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赵铭沉声道:“孤有战船之利,沿江地势又相对平坦,能最快抵达南京,自是不可能走南面山区。”

    赵铭于苏州起兵,传檄天下,声称调解唐鲁之争,请朱聿键和朱以海为了天下百姓,停止争斗。

    现在朱以海困守皇城,肯定坚守不了多久,一旦皇城被朱聿键攻陷,三十万大军就会全部向东而来,将对汉军不利,所以赵铭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军,只能选择走茅山北面平原,不可能还有功夫翻山。

    “殿下,既然敌军在此阻拦,那我们就直接击溃他们。臣看这天下,有谁能抵挡我汉军火炮!”王朝先自信满满。

    若是战场在沿江平原,有江上舰炮,还有步军携带的火炮,估计没什么人能够顶住。

    赵铭却不置可否,这条道他走过数回,每次都成功进抵南京城下,对南京东郊的形势最为熟悉不过,但这次他表情中有一丝凝重。

    因为此前,无不是因为南京空虚,而这次南京周围却有三十万大军,兵马要多过赵铭,而且这条道路,赵铭走了几回,郑成功不可能不备。

    赵铭眯眼看了一阵,千里镜从西面,转向北面,出现绵延的山林。

    “殿下,那是茅山北麓!”旁边参军张家玉,展开地图道。

    此时高姿在长江边上,南面数十里外,便茅山。

    赵铭收了千里镜,手指着茅山的位置,“茅山可有驻军!”

    张家玉看了看地图上的标示,忙道:“有,打得是金声桓的旗号。”

    赵铭手把玩着千里镜,茅山方圆数十里,可以藏很多军队。

    若是大军突破郑成功阻拦,茅山之军从后杀入,立时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

    赵铭沉声道:“可探知有多少兵马?”

    张家玉道,“只是五万,可能更多,但具体数目无法探知。”

    张家玉似乎明白赵铭的担心,遂即道:“殿下,茅山存在,确实会威胁大军侧翼。可是参军处,商议后觉得,无论敌军在茅山布置多少人马,我军都只能沿江突进,不可能去打茅山!”

    虞胤也道:“若是南京不急,殿下可先肃清茅山之敌,但现在皇城也不知道能守多久,大军肯定要避开茅山进军。否则光攻山,就得耗费多日,恐怕茅山未下,南京已经落入敌军之手。”

    赵铭微微颔首,沉声道:“那也就是说,即便郑成功在茅山伏兵,孤也只能沿江前突!”

    张家玉道:“眼下,适合我军进军的路线,就这一条,其它都来不及。”

    赵铭自嘲的冷笑一声,“这是阳谋啊!”

    这也是赵铭作茧自缚,老是想着渔翁得利,想等朱聿键和朱以海两败俱伤,再行出手。

    却没想到,李成栋投降后,朱以海崩的如此之快,让他还没反应过来,朱聿键就已经兵临南京。

    若是,赵铭早些返回江东,不想着让南京消耗朱聿键,早点出兵,进抵东郊,便也就不用钻郑成功的套子。

    当然,若是赵铭提前出兵,恐怕朱聿键就不会急取南京,也就不会有现在这场大决战。

    赵铭沉默片刻后问道,“如果郑成功在茅山布置重兵,参军处有什么对策!”

    张家玉道:“现今,大军进军道路既定,那么关键就看敌军如何阻拦。此战,若是我军在皇城陷落之前,突进至南京东郊,则我军胜,敌军败。反之,一旦皇城陷落,敌军集结全部兵力压上,我便难有胜算。届时,参军处只能建议殿下,先示弱讲和,等待时机再起。”

    其实朱聿键已经年过半百,赵铭却正值壮年,当乌龟熬死他们,也是条策略。

    这时,赵铭等人翻身下马,张家玉与虞胤等参军,将地图铺在一块石头上。

    “殿下,现在我军要向南京突进,只能沿江而进!”张家玉手指着地图,“参军处认为,敌军想要阻拦,只有三种情况,一是将全部兵力,摆在沿江平原,阻挡大军前来,二是大部分兵马,布置于沿江平原,少部分马布置于南面山林,进行牵制,三是,少部分兵马布置于平原,大部兵马布置于南面山林,待我军进攻时,平原上的人马,且战且退,引我军前突,待我军突破高姿后,南面之军杀出,突袭侧翼和后军。”

    赵铭直起身子,又望了眼西北方的敌军营地,冷声道:“郑成功帅旗虽在高姿,但看营盘,不像有十五大军,至多十万。再者,郑成功也不可能完全不守茅山,所以主要是后两种情况!”

    虞胤道:“若是敌军不守茅山,殿下便可派一支轻兵,翻山向后穿插,敌军必然大败。现在已经探知金声桓在茅山,那么问题就只剩下,敌军南北两军,那支人马较多了。”

    赵铭点了点头,“无论敌军是左权,还是右权,孤都不能忽视,突破正面之后,来自茅山方向的威胁。对此,参军处的对策是?”

    张家玉在地图上点了两点,“殿下,茅山西北,有宝华山、汤山两座小山,开战后抢占这里,以此为支点,便能建立一道防线,护卫前突之军的侧翼,挡住茅山之敌。”

    赵铭闻语,沉默一阵,“孤要前去看看!”

    王朝先忙道:“此地已经有敌军马队,大王还是回营,令斥候前往!”

    赵铭却翻身上马,一夹马腹,便冲下山丘。

    众人见此,连忙打马追去,王朝鲜急忙给骑兵传令,掩护两翼。




第791章金陵春之阵(七)
    几十万大军,在双方的眼皮底下,其实已经很难玩什么阴谋诡计。

    这个时候,就是阳谋之战,两军兵力、士气,还有战力的对决。

    这是真正的摆开架势的硬战,比的只剩下双方主帅的临阵决断,以及挥下将士,能否彻底执行主帅的意愿。

    几十万大军,摆开方圆近百里的区域之内,双方之间,游骑四出,相互刺探。

    不过,汉军在辽东有马场,骑兵数目和素质,远远高于明军,骑哨战中,汉军很快占据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赵铭才敢率领骑兵,亲自前往侦查。

    骑兵沿途逼退几股汉军斥候,前进至宝华山,却发现山上,早有明军把守,遂即又前往汤山,同样有明军立寨。

    赵铭见此,不禁自嘲一声,“咱们能够想到的,郑成功、金声桓肯定也能想到,不过好在守军不算多,还有机会。这一战,只能以力胜之了。”

    语毕,赵铭拔马回营,而后安排游骑四出,在高姿和茅山之间穿插,骚扰明军营盘。

    这些年来,明军与清军作战,又打了两年内战,各部都不是善茬。

    无论是郑成功的高姿大营,还是茅山的金声桓阵,都是营盘稳固,大军严阵以待,令汉军骑兵无功而返。

    不过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但是汉军骑兵在战场上来回驰骋,绕营奔走,还是打压了明军士气,提高了汉军的威势。

    高姿大营外,明军和汉军游骑,在旷野上游斗。

    这时,一队三百余人的骑兵,从西面奔至,逼开汉军游骑的骚扰,进入高姿大营。

    帅帐内,延平王郑成功,与李成栋、金声桓等将,正召开最后一次会议。

    赵铭大军已经进抵镇江,跨过运河,在距离高姿大营,不到十五里处下寨,可以肯定,今夜休整之后,明日便将迎来决战。

    这时,三人正进行最后的部署,帐帘却忽然挑起,一队甲士簇拥着一身盔甲的朱聿键进来。

    “陛下!”郑成功微微一愣,三人忙起身,躬身行礼。

    朱聿键一脸微笑的进来,摆了摆手,“成功,你们继续!”

    郑成功道:“陛下不是于南京坐镇,攻打皇城吗?难道~”

    金声桓和李成栋脸上露出喜色,难道皇城已经攻下,如此汉军士气必泄,这一战胜算大增啊。

    朱聿键却摇头道:“叛军还在顽抗,不过城破就这两日之间。朕将围攻之事,交给了堵卿,提前赶过来,鼓舞大军士气!”

    郑成功等人忙行礼,“有陛下在军中,此战必胜!”

    朱聿键在帅位坐下,微笑道:“成功,你们继续商议,务必制定一个万全的御敌之策!”

    郑成功低着头,内心有些不快,却又不好说。

    只剩皇城的朱以海,不过做困兽之斗,已经无法影响的大局,此战的关键,将是明军与汉军之间的对决。

    朱聿键这个时候赶来前线,必是心中不安,不信任他能够击败赵铭。

    “是!”郑成功抱拳行礼,遂即与金声桓、李成栋继续商议。

    有朱聿键坐在帅位上,不时对郑成功的安排,进行询问,商议和部署直到天黑时分,才勉强完成。

    商议妥当之后,金声桓和李成栋连夜赶回本阵,而郑成功则陪同朱聿键来到帐外。

    天黑下来后,明军与汉军营盘,俱都点燃了火盆,打着火炬的士卒来回巡视,如同夜空中两片旋转的星云。

    朱聿键看见十余里外,汉军营寨蔓延,仿佛一条银河,心中震撼。

    “成功啊!这一仗打败了叛军,天下也就该安定了!你以后想做什么?”朱聿键忽然问道。

    郑成功微微一愣,打败了赵铭,大明内部确实会迎来安宁,不过北方还有周和东清,大明内部依然藩镇林立,恐怕想要真正太平,却并不可能。

    郑成功想了想,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道:“这些年天下大乱,臣饱受征战之苦,若真安宁,臣便回福建老家,做个闲散郡王,好好享受太平。”

    朱聿键满意的颔首,不过随即却神情失落道:“此战,朕若是击败了赵铭,大明便会再次统一。若是上天再给朕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朕有信心,让天下安定。届时,朕驾崩后,太子已是年近三十的长君,有足够能力处理朝政,大明必定长治久安,然而~”

    说道这里,朱聿键却忽然一阵咳嗽,郑成功忙惊呼一声,“陛下!”

    朱聿键借势拉住郑成功的手,目光突然犀利,“然而朕恐怕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来为大明培养一个合格的君主。所以,这一战后,成功还不能清闲,今后朕还有重托!”

    郑成功见朱聿键老人某样,不禁动情,“陛下放心,臣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朱聿键拉住郑成功的手摇晃几下,他着是暗示今后必然重用郑成功,当然,他一路过来,已经不下暗示过五人,都是掌握兵权,或者拥有巨大实力的实权派大臣。

    离开湖广时,他拉住何腾蛟说过这样的话语,后来又对堵胤锡、金声桓、甚至对刚投过来的李成栋,私下里也说过类似的话语。

    这既是为了鼓励他们,好好打完这一战,同时也是在安抚他们,告诉他们,他不会卸磨杀驴。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如今朱聿键已经无法铲除他们,所以才寄希望将他们整合在一起,相互牵制,共同保卫大明,还有他的儿子。

    朱聿键摇晃这郑成功的手,动情道:“成功,此战,还有以后就拜托了!”

    正说到此处,高姿大营外一声尖啸,一支火箭,拖着长长的尾迹,落入明军大营。

    朱聿键见此一惊,郑成功眼睛一眯,沉声道:“是敌军骚扰之举!”

    朱聿键闻语,看见四处升起的火箭,目光看向远处汉军营寨,喃喃道:“明天就要决战了!”

    十余里外,汉军大营之中,赵铭身穿铠甲,站在大帐外,望着西面的明军大营,看见汉军斥候的火箭,射入营中,满脸坚毅,“一统天下,结束乱世,就在明日一战。”



第792章金陵春之阵(八)
    黑夜中,天空中不时划过一道道闪亮的尾迹,落入远处的明军大营。

    相比于明军,汉军在器械上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就如这火药,汉军能随意使用,而明军却不能,只能节省后用在刀把上。

    毕竟双方财力上差距巨大,虽说明军并非左良玉那样的乞丐军,但是绝对不能像汉军一样,随意挥霍昂贵的火药。

    明军营地内,士卒扑灭火箭点燃的帐篷,不禁碎了口唾沫,骂道:“狗日滴,射又射不准,射你娘哟!”

    汉军使用的火箭,射程可达两里,斥候在营地外,就能射入明军营盘。

    这东西全无准头,命中全靠运气,其实不能给明军造成多少实质性的伤害。

    不过,凡事就怕万一,不时落下的火箭,令明军将士根本无法踏实入睡,就怕睡着后,营帐被火箭点燃。

    明军士卒无不大骂,可心中却是对汉军能够使用近千火箭,点燃几座营帐,而感到羡慕。

    “真他娘的浪费!”明军士卒摸了摸身上所剩不多的火药壶,抬头看着乱窜的火箭,嫉妒无比。

    汉军用火箭袭扰,郑成功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明军没有汉军这么豪,但办法也是有的。

    黑夜中,明军士卒一边出营,清除驱逐汉军斥候,一边派精锐小队,摸到汉军营地外,敲响锣鼓,摇旗呐喊,骚扰着汉军营地。

    赵铭身着铠甲,站在大营之中,近万兵马汇集,赵铭沉着脸一挥手,数队精锐汉军,便出了营盘,驱赶和搜查黑暗之中骚扰的明军。

    汉军与明军在营地外,发生数次小规模的夜战,终于将明军斥候驱赶到营地外围。

    在两军分别进行骚扰的时候,四个营的汉军,已经在大营之中,集结完毕。

    这四个营与新军不同,都是穿着精良的铁甲,头戴碟盔,乃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杀手营。

    赵铭一身铠甲,佩刀铿锵的走过来,检阅了万余士卒,然后开始训话,“将士们,宝华山和汤山,乃是此战关键!大军要想直驱南京,必须拿下这两个支撑点!是建立不世之功,结束天下动乱,还是流亡海外,就看此战了!”

    赵铭说完,取下头盔,猛地弯腰躬身,“诸卿,拜托了!”

    近万将士哗啦啦单膝跪地,低声怒吼,“愿为大王效死!”

    赵铭遂即直起身子,低声道:“出发!”

    大营南门,悄悄打开,一万二千名将士,连夜出动,向高姿与茅山之间穿插过去,奔向宝华山和汤山。

    ~~~~~~

    黎明时分,夜幕更浓。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汉将李企晟与汉将张光翠,各领两营兵,六千余人,分别摸到了宝华山和汤山脚下。
1...274275276277278...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