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我操,这不是何成吗”赵铭惊得眼珠凸起,觉得自己有些寒碜了。
太湖义军不是遭受了重创吗,看他们的装扮,一个一个骚,不像是损失惨重的样子啊。
赵铭看了眼李成栋和他身后的人马,衣甲鲜明,甚为精锐,光是穿铁甲的护兵,有百余人,而赵铭身后将领的铁甲都没配齐,气势立刻矮了李成栋一头。
不过李成栋兵马精壮,对赵铭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
赵铭压住心羡慕,微笑点头:“元伯,长庚!”然后对李成栋道:“李大帅,咱们入城再谈!”
李成栋点了点头,身后李元胤举起马槊向前一指,大军立刻继续向前。
李部辎重、火炮放置于船,身穿棉甲,头戴铁盔,手持火绳枪的士卒,站在船弦两侧,岸边手持长矛,背着弓箭,悬着箭袋的士卒走在内侧,手持盾牌的士卒,则侧拿着盾牌,护卫在外。
大概五千余名李部士卒,列隊而行,浩浩荡荡的向江阴前进。
赵铭与王德顺等人勒马驻立在道路旁,看着李部精锐,感受到太平营与他们的差距,都没有说话,注视了一会儿,便把马往江阴而去。
现今,正面战场,明军已经处于劣势,并且几乎无法扭转这种局面,所以赵铭带兵突入长江,想要让清军后院起火,逼迫多铎推进,停止攻击浙东。
赵铭的兵力太少,只能小打小闹,要达到战略目标,便急需要有太湖义军,特别是李成栋的加入。
湖州之战,是复杭之战的一部分,李成栋已经无路可走,只能一心拥明,再者坐困太湖,并非长久之计,浙兵若下杭州,能与太湖义军的根据地连成一片,李成栋能冲出太湖,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他在湖州之战表现颇为积极。
李成栋原属于高杰镇,是南明五镇兵马,最能打的之一,超过三流绿营,实力接近二流的关宁,算是准二流。
八旗不到的情况下,李成栋在湖州是逮谁打谁,所向披靡,实力迅速壮大,收编了数千绿营,但无奈八旗突至,湖州遭受突袭,义军被杀得大败。
李成栋损失也不小,不过却并未伤
第130章路遇阻击
正月初五,本是人们一家欢聚,庆祝新年,享受去岁收获的时刻。≦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
可是今年,这个年对于汉民族而言,却并不好过。
北京失陷,南京易手,清军兵锋已经攻至浙东,国破家亡的沉重之感,家破人亡的悲伤之情,使得一六四六年,隆武二年的新年,过得特别惨淡。
百姓无心过年,大军更是还需征战。
初五清晨,赵铭与李成栋合兵一处,大军沿着长江南岸,快速推进。
李成栋前军骑兵四处出动,为大军张目。
一时间只见长江旁,密密麻林都是披甲执兵的明军士卒,江面都是,运送粮草物资船队,万余大军,前后绵延数里,极为壮观。
两杆大纛旗下,李成栋昂然坐于马背之,赵铭手提大棒与之并行,反而像是他的跟班,像是他手下大将。
这让赵铭十分不爽,不过没奈何,李成栋乃总兵官,赵铭只是员游击将,加他那身盔甲,是杀了陈瑞之所得,是守备之甲,原来在小兵还算惹眼拉风,可往一堆副将、参将、游击一站,立刻相近见拙了。
在两人身后,各将相随,李、赵、王、阎、阮、张等各面认旗,紧随其后,随风猎猎作响。
在军队,每面旗帜代表着一员战将,一部兵马,各将手提兵器,催马于后,颇有点三国演义,大起诸军,征伐不臣的味道。
这时赵铭边走,边给李成栋介绍道:“往前二十里,是镇江,南大运河在此处与长江相连。我军只要占据此处,便可截断漕运,湖广、江西的粮食,无法经过镇江转运浙,多铎必然心急。”
李成栋微微颔首,不过遂即皱眉道:“清军精锐大部南下,不过南直境内,并非没有清军精兵,本帅知道的有几支人马。现在南京多半已知我军动向,洪承畴必会有所反应,镇江乃重地,他不会不防啊!”
赵铭沉声道:“不管洪老贼防不防,这一仗,我们都要打!”
李成栋脸颊鼓动,没有接话,半响开口道:“也不知浙东情况如何,金华城应该能守住吧”
说起浙东局势,赵铭心担心起来,“金华守住只是挡住清军向台州穿插的道路,保持浙东与福建的联系不断,在浙东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殿下还可以退往台州、温州。我担心的是,博洛之兵,会少部监视金华,大军直接包抄殿下后方,如此江防诸军,只能拔腿南奔了,仓惶~。
“报!”正说话间,一骑飞驰而来。
李成栋与赵铭立刻勒住马缰,将战马拉到路边,那骑兵逆着人流奔来,飞身下马,急声禀报:“大帅!前方十余里,运河之东,有大批清兵背河布阵!阻拦我军靠近镇江!”
洪承畴果然有所动作,知道镇江乃此役关键,派出了兵马阻拦。
赵铭急问道,“敌军有多少兵马”
“回禀赵将军,卑职等人发现敌军,想要进前探查,遭受敌方游骑驱赶,杀了一阵,不敢靠近,只远远眺望,见对方背水列阵,极其严整,在万人以。”斥候报道。
李成栋问道:“可看清了旗号”
斥候抱拳,“大帅,有三面总兵旗,旗号分别为田、马、杨!”
总兵在明朝是个稀少的物种,早前全国也没有二十员,明朝后期开始滥封,但也是顶级的武官,还是可以认得全。
李成栋一时不语,部将们都围了过来,片刻之后,他道:“这个田、马、杨,如果本帅没有猜错的话,田是田雄,马是马得功,杨应该是杨承祖。”
赵铭脸色一沉,“是暗算了黄靖南,将安宗皇帝交给满清的田雄、马得功”
去岁弘光帝出逃至芜湖,入黄得功营寨,博洛、尼堪和刘良佐追至,两军对垒之时,田雄、马得功勾结清军,暗箭射黄得功,致使黄得功兵败自杀。
明军大败后,两人遂即入营,捉拿弘光帝,想要换取富贵,田雄背着弘光,马得功在后面紧紧抱着弘光帝的双脚,生怕到手的荣华富贵飞掉。
弘光帝痛哭流涕的哀求两人,却毫无效果,于是恨得咬住田雄的脖子,血流满衣。
弘光帝
第131章两军对垒
镇江城东,京杭大运河东岸,密密麻麻的出现一片人潮。≦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
一万五千余名清军,在此布阵,如林的长枪,犬牙交错,像是钢铁森林,各面将旗猎猎作响,散发阵阵杀气。
早已恭候多时的三部清军士卒,各自握紧兵器,冷俊的注视着,远处出现的明军身影。
这些清军背河列阵,军阵前是佛郎机炮,还有大批的火绳枪手,然后是手持长弓,腰悬箭袋的弓手,后面是手持盾牌和长矛的士卒。
清军百余人一个小阵,阵间有空隙,可供前面的弓手、火铳手后退,也可以供最后面的骑兵冲出。
在弓手之后,长矛手之前,三名身穿铁甲,头戴铁盔,系黑披风的战将,傲然骑在马。
看着远处明军迤逦而来,清将纷纷露出蔑视的目光。
像李成栋了解清军的实力一样,田雄、马得功、杨承祖三人,也知道明军的实力。
南京那帮官,听说明军杀入长江,便慌得要死,但是作为武将,其实并不慌张。
洪总督说得很清楚,来的是李成栋和赵铭。
李成栋的底细,不说同属于高杰镇的杨承祖一清二楚,连田雄与马得功,曾今也同李成栋交过手。
当年高杰被许定国设计伏杀,黄得功想趁机兼并高杰部,双方交过手,都是熟人,大家都知道对方有几斤几两。
如果单练,或许三人都不是李成栋对手,但是今天哥三一起,还不把小李屎打出来
再说那个赵铭,最近名声很响,也很嚣张,据说勇力不凡,乃是万人敌,但这种人也是匹夫之勇,几十人几百人的厮杀,或许还有点用处,万人大战,靠匹夫之勇根本没用。
项羽、吕布猛不猛,还不是被人灭了,明朝的刘綎刘大刀,一百多斤的大刀,轮转如飞,不也死在了萨尔浒。
以前是大意,不晓得赵铁棒勇力过人,现在知道了,没等他靠近,一排火枪射去了。
三员清将对明军战力很清楚,明军侥幸拿下了崇明,不过也到这里了,镇江是他们此行的终点。
田雄蔑视的扫视了远处的明军,轻蔑道:“终于来了!”
杨承祖有点意外道:“我还以为他不会来了。”
马得功笑道:“要不要趁着小李立足未稳,直接冲垮他。”
田雄闻语,跃跃欲试,杨承祖忙道:“你们忘记洪堂的交代呢咱们在这里布阵,等李成栋、赵铁棒撞个头破血流!”
马得功不屑地道:“要是他们见我军容壮盛,不敢进攻怎么办”
杨承祖道:“不会,洪堂说了,他们入长江的目的,是一路打到南京,这才到镇江,他们不打,是认输了。况且,他们不攻,我们这么耗着,等洪堂调集各地兵马过来,他们死定了。”
三名清军交谈之时,明军前锋已经停下了脚步。
大纛旗下,李成栋脸色阴沉,明军前锋故意示弱,想引清军出击,然后诈败伏击,打一个反击,不想清军并不计,那只能硬攻了。
一旁赵铭手提狼牙棒,目视前方阵列森严,严阵以待之兵,神情也严肃起来。
这次他的目的是弄出足以让多铎退军的动静,而要做到这一点,便只有一路杀到南京。
这像是一场游戏,夺取崇明,进入长江只是第一个关卡,现在镇江是第二个关卡,若是过不去,那他输了。
因此他只能一路冲破阻拦,杀至南京城下。
这时明军见清军并不主动出击,也不在隐藏实力,士卒迅速布阵。
一万明军士卒将在这里对阵
第132章步军大战
在洪承畴告诉他们的信息,提到过明军有一艘西夷炮船,火炮相当犀利,不过三人其实都不以为然。≦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
什么炮船,还相当犀利,三人没有亲眼见过,都以为是大一点的福船,无法想象出,明军炮舰的样子。
这像是鸦片战争初期的清政府一样,完全想象不出,英夷的厉害,若大一个帝国,拿不到两万英夷毫无办法。
这时,镇远号,明军水手,打开炮窗,将装填好的重炮,退了出来,黑洞洞的炮口伸出船舷。
看着那一排排的火炮对准了自己,田雄、马得功不禁一个哆嗦,“他们准备干啥”
杨承祖脸阴沉,“李成栋没有进攻,应该是想用大炮轰咱们!”
田雄眉头一挑,“明军的炮能打那么远”
似乎是为了打消田雄的疑惑,炮船忽然“轰”的一声巨响,腾起一团白烟,一枚炮弹划破天空,直接跃过清军头顶,落入运河,溅起一道水柱。
炮弹将河水溅天空,然后哗啦啦落下,宛如瓢泼大雨,将靠近河滩的清军身棉甲瞬间淋湿。
清军布阵之地,距离长江其实还有段距离,一般的火炮,攻击不到他们,可是镇远号,不仅有十八磅的红夷大炮,还有二十四磅的重炮。
炮船的火炮,不仅能击他们,甚至能打到更远的地方。
严阵以待的清军忽然一阵骚动,田雄、马得功等人一愣,目光看向江山明军炮船,眼露出的恐惧之色。
这时炮船,一炮没有打,炮船的水手,立刻调整炮位,从新调整了一下角度,然后迅速开火。
“轰轰轰”一连串的巨响传来,船只侧舷依次腾起一团白烟,只见那些伸出炮窗的巨炮,炮身一震,便退进炮窗,船只和江面都随之震动,场面极为震撼。
三名清将还没反应过来,一枚枚的炮弹,便呼啸而来,十多斤的炮弹,直接将清军砸穿。
巨炮打出的炮弹,威力巨大无,一枚铁弹将前面一名鸟铳手撕碎,又从后面士卒的胸膛,破体而出,带着血雾和残肢断体,将整条阵线的清军,全部砸倒,像是犁地一样,翻出一条血红的直线,然后滚入河。
田雄等人惊愕了,清军阵线太密集,明军一炮砸来,站在一条直线的清军,直接全部被打死打残。
这他娘的谁受得了。
要是明军一直轰击,清军岂不成靶子了。
田雄、马得功、扬承祖都是久经杀场的战将,看见眼下的情形,立时知道不能站着了。
趁着明军重炮轰击的间隙,田雄怒道:“怎么办”
扬乘祖道,“现在要么先撤回镇江,以城池为依托,等堂大人到来。要么大军向南走,离开明军炮船的攻击范围。要么便直接冲去,绞杀在一起,炮船便无法轰击。”
马得功道:“要是撤回镇江,明军只能靠近运河,他们把炮一架,运河被截断了。再者,咱们背水一战,没准备船,一时间也撤不过去,两军这么近,咱们一退,李成栋肯定掩杀。至于向南撤,也是一样,军阵一动,李成栋肯定乘机攻击。我看只有直接拼了!”
明军用炮船的重炮轰击清军,清军只有撤退和主动进攻两个选择。
撤退,要被明军掩杀,哥三并非没有一战的实力,还占据着优势,自然不干,那么只能主动出击。
背水而战,真他娘的是个馊主意。
田雄、扬承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数目众多的兵马。
田雄道:“我们人多,冲前去,绞杀在一起,明军火炮在厉害,也没用!怕他个鸟,今天非把李成栋和赵铁棒灭了!”
扬承祖道:“那不废话,等下明军火炮装填完毕,又要挨打了!”
炮船,明军的重炮,虽然给清军造成了不小伤害,一炮过去,糜烂数里,但是红夷大炮毕竟不是野战炮,而是要塞炮和攻城炮,打一发装填的时间太久,都快足够敌军冲到跟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