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飞凤
“吾皇万岁,万万岁!”然后,笑眯眯地低头退了出去。
鼎新帝脸上浮出讽刺的笑容,当年嘉佑帝没找到父亲之前,还打算让他做皇帝,幸亏不是那样……
益王妃听说孙子要接替戚为雄,去西南,大惊失sè,益王和王妃闹翻,两人好几天谁也不理谁,这会儿也顾不得这个,两人在起商量了下,让人把孙子叫过来。
“昆儿,听说皇上要把戚为雄tiáo到户部,让你接替他做西南道布政使?”
“是的,祖父,我还没给你报喜呢,你怎么就知道了?”
“你,你怎么这么糊涂,戚为雄是你的大舅子,咱们两家是亲戚。”
“祖父,这样,他才会在交接的时候,不做手脚啊。”
“你做梦。你公然抢了他的饭碗,还指望他对你好吗?”
“祖父,王爷,你多虑了吧?戚家对芸娘最好的,可就是这个七哥了,不为别的,就算为了亲妹子,他也不会对我怎样的。”
益王气得个劲儿说:“糊涂,你糊涂!”却没法给孙子说清楚,他到底犯了什么错。
益王妃qiáng忍着,脸上堆笑:“昆儿,戚为雄是个好的,可你去西南,他就回京城了,他照顾不了你的。”
“好我的祖母,王妃,孙儿都这样大了,身边还有祖父帮着找的幕僚出谋划策,不用戚为雄照顾的。”
“你糊涂!你把戚为雄撬走,戚伯雄岂能咽下这口气?虽然戚家兄弟早就不是铁板块,可这位戚为雄乃是戚家最出sè的,前面六个哥哥,没有个不极力拉拢他,戚伯雄不会饶了你的。”
赵弘昆眨眨眼:“祖母,你怎么不想想,戚伯雄说不定也会拉拢我?瞧着吧,我有了权力,很快就能培养起势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戚伯雄又不是傻子。”
“祖母,别忘了襄国公是如何起来的,戚伯雄不也样束手无策?”
“你拿什么和襄国公比?当年老襄国公在西南经营十多年,那些追随者多少还记得老公爷的恩情呢。”
益王也在边,为老婆帮腔:“昆儿,昔日三大国公的名头,岂能是白叫的?梁炳辉都对他们十分忌惮,你和老襄国公,还是没法比的。”
“是的,祖父,可是老襄国公是流放西南,他赤手空拳,自然艰难,我可是开始就是布政使,而且,我还是皇家宗室,那些人怎么也得让我分。”
赵弘昆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根本就听不进大人的劝阻,益王夫妇说得口干舌燥,他最后扔出句:“我必须得去,皇上本来就不答应,是我下了保证的,他都怒了。”
益王忍无可忍,愤怒地拍桌子:“你就听不进人话是不是?我不管皇上怒不怒,你马上去,把这个差事辞了去。”
☆、第二百五十五章 面对面
赵弘昆还沉浸在有朝日,他也有权有势,跟戚伯雄样,成为镇守方的封疆大吏的美梦,益王夫妇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
想起明远公的儿子,京城第纨绔慕容博,居然敢砸自己的场子,他就心难平,回到家里,父亲还把他骂了顿,凭什么呀?自己可是皇家贵胄。
可是,老爹说了句话,就让赵弘昆垮下了脸儿:“你觉得皇上会不会偏袒你?”
皇上有多依仗明远公,京城里别说有眼睛的都知道,就是瞎子也知道,他虽然还和皇帝是堂兄弟,可是,估计皇帝也不会为了自己,让明远公心情不爽。
赵弘昆看看辈子都缩头缩脑的祖父,窝窝囊囊的父亲,越想越憋气,你们不行,我自己奋斗。
他根本就不知道奋斗有多难,这也是纨绔子弟的个共性。
“祖母,祖母,我就想不通了,别人家的长辈,哪个不是想方设法,尽力提携子女后辈,你们倒好,我好容易求来个好差事,你俩却左栏右挡,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昆儿,西南就是个大泥潭,咱家的势力又没在那边,祖母这是担心你。”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会小心的。”
益王妃哭起来:“昆儿”
赵弘昆特别不耐烦地皱起眉头。
“圣旨到”
“请益王、王妃和赵弘昆接旨”
听到外面的传报,益王妃眼前黑,差点头栽倒在地,旦下了圣旨,就是劝孙子改了主意,也来不及了。
皇上对赵弘昆还真照顾,特许他带四十私兵,沿途还有护兵想送。
“万岁说了,这二百护兵,由卫国公从西山大营里挑选,务必保证布政使安全抵达。”宣旨的太监念完圣旨,还解释了句。
益王和益王妃对视了眼,略微松了口气,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样是最好的。
这天晚上,明远公把小儿子叫到身边:“皇上有意让你去驻守南海的水军历练,南海很远,父亲这辈子也没去过,听说那里天天吃大米,博儿,你会不会觉得辛苦?”
慕容博摇摇头:“这是父亲为孩儿争取的吗?父亲知道孩儿不想荒唐下去吗?”
“父亲天天盼着博儿不要荒唐下去,可这次,却是皇上的意思,博儿,你做了什么,皇上似乎对你还挺欣赏的。”
“父亲,那天,我和戚洪雷在起胡闹,赵弘昆来了,他还想和我争风头,我就打了。”
明远公大惊:“因为这个,皇上就瞧你了?”
“父亲,这两年,孩儿也好好打听了下朝庭的事儿,看了不少的书,也分析了好些邸报,觉得西南是皇上的块心病,他肯定希望另有股势力进入那里,撼动下戚伯雄和襄国公,原本我想去,后来觉得那样太明显,就想让赵弘昆去,打架的时候,孩儿就使了激将法,赵弘昆果然自己跑到皇上那里,闹着要去西南了。”
“啊?哦,好好好,父亲真的老了,还没想到这招。”
“父亲,孩儿认为,益王绝不是表面那样老实无能,他和戚家结亲,或许会悄悄在西南安chā人手,戚伯雄若是个聪明的,肯定兼容并蓄,把益王的势力拢在自己手里。”
“戚伯雄不会,这是个心眼只有针尖大的小人。”
“父亲,我也这样想,益王若是聪明,肯定也会这样想,那样的话,为了孙子的安全,他肯定会tiáo动自己的力量,保护孙子,甚至给赵弘昆人手,让他先壮大起来。”
“嗯,有道理,博儿,皇上看出你的心思了,好,好啊,博儿,得遇明主,做事就是这样舒畅。”
明远公心里高兴,和儿子聊起朝政,父子多年,这还是头次这样投机。
“父亲,对不起,孩儿让你伤心了。”这话,已经在慕容博的心头,盘旋了两年,现在终于说出来了。
明远公摇摇头:“是为父做得不好,不管多忙,为父都不该把你的亲事,交给你母亲做主,她毕竟妇人心性,眼光不够远。”
慕容博摇摇头:“这件事,都是儿子的错。儿子这些年也直埋怨母亲。”
“你娘嘴上不说,心里也是后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44 章
悔的。”明远公垂下头。
慕容博叹口气:“唉,父亲,说句实话,儿子根本就不配她,她也从来都没有看上过儿子,不然,娘亲当年让人去提亲,杜家就不会三次两次的拖延。”说起伤心事,慕容博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父亲,儿子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才想通此事,还让母亲直十分内疚,她都老了,父亲,对不起!”
明远公想了想:“博儿确定,杜真没有看上你过?”
“是啊,父亲,都是孩儿头热,孩儿那时候的确不懂事,从来都是只按自己的心情做事,没有想过别人会怎样。”
“不能全怪你,是为父没有好好教养你。”
“父亲,事到如今,孩儿怎么还会怪你?要说教养,大哥才让你教了几次?还有二哥,他们还不都行得正立得端?为何孩儿就要学副纨绔模样呢?归根结底,还是孩儿的错。”
“好孩子,你真明白了?”
“明白了。”
明远公热泪盈眶:“为父这下可就放心了。”
他把双手,放在儿子的肩头,父子两四目相对:“父亲老了,直担心没人再照顾你娘。虽然你大哥二哥十分孝顺,可你才是她的亲骨rou,你要是过得不好,你母亲的心就不会舒展,我直十分后悔,当年就不该娶她”
“父亲,母亲说过,她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嫁给你,你别自责了。今后,若是能在母亲身边,我就好好孝顺她,若是去了南海,就定努力建功立业,让母亲为我儿骄傲。”
“好孩子,你明白就好,为父估计是看不到那天了,你祭奠的时候,告诉为父声。”
“父亲,对不起,孩儿明白得太迟了。”
“不迟,不迟,能明白就好。”
☆、第二百五十六章 女人都是水做的
明远公夫人听说老爷和儿子在书房长谈,猜想儿子肯定又闯了什么祸,在屋里坐立不安,派去打听消息的婆子回来,再保证国公爷和七爷没吵架,但好像是哭了。
明远公夫人闻听那里还能坐得住,她惶然地站起来:“难不成闯下的祸事,连国公爷都兜不住了?皇、皇上不会杀了他吧?”
说到最后,已经变了声tiáo,眼泪扑簌簌地掉落下来。
“夫人,夫人莫急,公爷还夸了句七爷,说什么明白就好,绝对不是闯下什么大祸的样子。”
“不,不,不,你们不懂,呜呜”明远公夫人哭起来,“都怪我,都怪我啊”她捶xiōng顿足,伤心欲绝。
儿子当年喜欢上了杜家姑娘,甚至下苦功读书习武,连老爷都十分欣喜,说是小儿子是最像他的,比前面两个大的都聪明,天分高。
明明知道儿子的心意,她却鬼迷心窍,给他订下另外门亲事,虽然她和儿媳妇配合,让儿子不得不成了亲,可儿子从那以后,便再也不肯读书,也不练武。
他用自bào自弃,来表达他的不满。
十五年时间,慕容博赢得了京城第纨绔的“美名”,明远公夫人为此掉了无数的眼泪。
明远公最爱这个儿子,他劝过,骂过,甚至还有次动了手,把慕容博打地遍体鳞伤,也没让他有丝毫的改变。
那次之后,明远公就放弃了这个儿子。
明远公是皇上近臣,京城的贵妇,没有不羡慕自己的,可是,明远公夫人这十多年,却从来都没有真正开心过。
儿媳妇也不成器,每次受了委屈,都会到她这里哭诉,她从来也不想想,如何把丈夫笼络住。
味只知道掉眼泪,若是眼泪能有用,她宁愿没没夜地哭它三年,只要能挽回儿子的心。
明远公夫人真后悔啊,若不是自己当时念之差,怎会毁了儿子的幸福?
更别说杜家姑娘成了皇后,每次过年过节,宫里宴请外命妇,明远公夫人都心惊胆战,唯恐皇后迁怒,给她难看。
还好,皇后果然有母仪天下的xiōng襟,从来对她都是和蔼的,但却从来不亲近。
明远公夫人巴不得离皇后远些,以前,她的身边,也有好些个闺蜜,这些年,她闭门不出,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了。
然而,越是了解皇后的好,知道她不仅是有过人的容貌,还有过人的聪慧和能力,明远公夫人就越是后悔。
此刻,她用拳头捶打着脑袋:“博儿,对不起,是为娘害了你啊”
伺候明远公夫人的婆子吓坏了,见劝解不下,飞跑出去找明远公。
公府上下,没人不知道老公爷对夫人深情厚谊,绝不肯任由夫人这样难过的。
天sè已晚,明远公怕回内院,打扰夫人休息,正准备让儿子去休息,他在书房过夜呢,听到外面小厮传报,急忙带了儿子,匆匆来到后院。
“夫人何事惊扰,竟如此悲伤?”明远公问传话的婆子。
“夫人担忧七爷闯下什么祸事。”黑暗里,婆子也看不清慕容博的表情,低着头小声道。
唉,做下人真不容易,不说不行,说了,还不知道这位小爷会怎样发飙。回话的婆子胆战心惊了好会儿,却没听见慕容博吭声,也没有踹自己脚,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
明远公夫人听说丈夫和儿子起来看自己,急忙拿毛巾敷了下眼,这时候根本来不及,明远公父子已经进来了。
烛光下,越发显得明远公夫人憔悴孱弱,头顶的白发也清晰可见。
“夫人”
“母亲,对不起,孩儿让你受苦了。”慕容博哽咽了,他跪下磕头。
这是向自己告别吗?看来,儿子的确是犯下大事了,明远公夫人失声痛哭:“呜呜,博儿,母亲对不起你”
“夫人,博儿去南海水军,也是皇上给我透个气,有商量的意思,你要是舍不得,我明天就求求皇上,让他在西山大营就行了,你别这样伤心。”
什么?去南海从军?不是要被杀头啊,明远公夫人抬起泪盈盈的双眼,有些疑惑地看了看丈夫,又看看儿子,他们眼都是对自己的爱惜,毫无悲怆和绝望。
“皇上怎么想起博儿了?真的不是因为出了什么岔子,让他去南海……流放?”
“夫人请放宽心,皇上欣赏他,让他去南海历练,夫人,皇上对水军多重视,你知道的,那里的年轻将校,都是十分出sè的。”
“国公爷是说,皇上认为博儿也是出sè的?”
“是的。”
“呜呜”
“你怎么又哭了?”
“我这回是高兴的,你们都别拦着,让我好好哭次,这回之后,我就再也不哭了,我博儿有出息了,呜呜”
“母亲,对不起!”
明远公夫人这样哭闹,慕容博的妻子也听到了消息,她第反应,也是丈夫捅下了天大的漏子,这回,恐怕是难逃法了,她急忙收拾了下,带着丫鬟婆子赶到婆婆的院子。
夜sè寂静,还在大门外,她就听见句:“这会之后,我再也不哭了……”
“呜呜”后面半句话,七nǎinǎi都来不及听了,捂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45 章
脸痛哭失声。
屋里的人好容易安抚下来,外面又传来哭声,父子俩面面相觑。
“博儿,你回去吧,准备几天,皇上的旨意很快就会下来的。”
“是,父亲,母亲,你们多保重。”
慕容博行礼退下,出了门就开始跑,心里把老婆骂个贼死,却拿她没有任何办法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人家有“哭”这招好办法,慕容博每次都只有举手投降的份儿,女人都是水做的,谁要男人们离不了呢?
皇上的旨意第二天就下来了,明远公亲自带着儿子进宫谢恩,鼎新帝再叮咛慕容博,定好好向那些老兵老将学习:“你可要早点磨砺出来,朕想扩充水军,将领缺口太大了。”
这是有意栽培了,明远公和慕容博感激涕零,拍着xiōng口再保证会好好努力,这才恭恭敬敬磕头谢恩而去。
皇帝收拢人心的能力,越发臻于化境。
☆、第二百五十七章 气大伤身
赵弘昆还没离京,就听到慕容博去南海的消息。
虽然皇帝对水军十分重视,可慕容博不去冷热适宜的东海,而是被发配到人烟稀少离京遥远的南海,这其肯定有惩罚的意思在里面,赵弘昆越发相信,皇帝对宗室还是有维护之心的,祖父祖母喋喋不休的唠叨,令他越发腻烦。
益王见孙子如此不懂事,也是头疼不已,但这是他嫡长的大孙子,将来要承继自己的衣钵,眼看孙子走在条艰难的道路上,他实在没法坐视不理。
赵弘昆路上有二百护军,又有四十私兵,再加上幕僚、奴仆,可谓浩浩荡荡,人还没到西南,动静就先到了。
戚为雄实在不想在西南待了,他和大哥的裂隙越来越大,可父亲却再要他听大哥的,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可面对要把家族往沟里带的大哥,实在没法苟同。
他曾经在回京述职时,和父亲长谈过,无奈轻度风之后的父亲非常顽固,根本就不听劝,还特别爱生气,句话说得不对,便吹胡子瞪眼睛,把桌子拍得啪啪响,戚为雄真的很无奈,好容易任期将满,他亟不可待想要离开。
戚伯雄却另外个想法,他不想让弟弟离开。
当年父亲动用了关系,才把弟弟tiáo过来辅佐他,戚为雄确实能干,把西南治理地风平浪静。
说起来,西南的风光非常美,放眼望去,山奇水秀,可以说是无处不入画。
可是这样美丽的地方,却养不住人。几乎没有像样的土地,粮食产量极低,百姓穷困潦倒,他们几乎从出生到老去,肚子都处于半饥饿状,为了活命,这里的人什么都可以不顾,为了袋玉米杀人的都不稀奇。
别说戚为雄那样温厚的性子,就连戚伯雄刚到这里,都大为吃惊。
但这里的百姓,却并不难统驭,只要给他们吃的,就很听话。
戚为雄到了西南,便四处走访,然后,聘来了百十个蚕农,教当地人植桑养蚕,又教当地的妇女,学习丝织技艺。
另外,戚为雄还请茶农过来,把当地人食用的好些树叶进行加工,找到了种野茶树,然后,在西南推广栽植,现在,这个途径也让许多百姓生活有靠。
戚家对皇帝是有意见的,觉得经营西南,出力流汗,皇帝却对他们十分戒备。
按道理,忠勤伯的功劳,也不比明远公差多少,可是到现在,他们的爵位还是个伯,连个侯都不是,可威远侯都成等国公了。
但皇帝似乎独独对戚为雄情有独钟,戚为雄入仕十三年,从七品路升到四品,这在年轻代,只有几个人可以相比。
而且,皇帝tiáo戚为雄进京,让他进兵部,给了三品侍郎的衔儿,这代官员,只有国舅杜英睿和他比肩了。
昊天的官员,没有不羡慕戚家圣眷隆裕的,戚伯雄做西南总兵,二品的武将,戚为雄又是三品的官,而忠勤伯,这回更上层楼,进了内阁,成为皇帝最亲近的宰辅。
旨意下来,忠勤伯却在家大发雷霆,他在兵部经营十几年,好容易才把明远公的影子肃清了,兵部上下,齐心协力,皇上却要把他tiáo走。
“老爷,不是让老七接替你的吗?”
“老七不过个右侍郎,如何能把我的人手全部接下来?老夫要推荐蒋雨成做兵部尚书,皇上却驳回了,他是什么意思?还不因为蒋雨成是我的人?”
忠勤伯夫人吓得把捂住了老爷的嘴巴:“你也是病糊涂了,这样的话也能说出来,万走漏风声可怎么得了。”
忠勤伯还是没法不生气:“皇上把柳云峰提上来做尚书,这个柳云峰是明远公的人,以前没少给我使绊子,老夫用了十年,才让他乖顺了些,皇帝这提拔,得,他还不再次展翅?等小七交接完成,回来,进兵部,小半年过去,物是人非,可就难掌控了。”
忠勤伯夫人为丈夫敲背:“老爷别生气,你想想,有什么办法挽回不?”
“唔!”忠勤伯凝眉思索。
坤宁宫燕然给皇帝收拾的小书房里,宝麟大人样坐在案台前,拿着邸报看得入神,燕然怕儿子累着,想把他带出去玩儿。
“宝麟,想不想知道你父皇这么大,都做了什么呢?”
宝麟摆手:“等下,我马上看完了。”
燕然只好坐下等着,这孩子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对政治又敏感,又热衷,哪怕页旧邸报,都能让他着迷两个时辰。
宝麟终于抬起头:“母后,父皇说,宝麟最像他,父皇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看邸报吗?”
“是的。”
宝麟十分骄傲。
“你父皇还喜欢做别的,宝麟想不想知道呢?”
“想!”
“母后带你去看,好不好?”
“好!”
宝麟乖巧地跳下凳子,让燕然牵着手走了出去。
坤宁宫前的小广场,有几个小男孩正在滚铁环,宝麟毕竟是小孩子,玩心还是挺大的。
个滚铁环的小太监非常机灵,立刻把自己的铁环拿着送了过来:“大皇子,奴才陪你玩儿。”
“好吧。”
宝麟还不会玩儿,铁环歪歪倒倒,没滚几下就躺倒地上,如此三番,他有些恼火。
刚好铁环滚倒在燕然脚边,她帮儿子捡起来:“麟儿,治国可比滚铁环难多了,情况经常反反复复的,你父皇都没怎么生气呢。”
宝麟咬咬牙:“母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燕然便由着儿子去玩,她带着宫女去花园散步了。
宝麟丢下铁环,玩起了皮球,过了会儿,心情好了,又转回来玩铁环,换了好几次,太阳快要落山时,他的铁环已经滚得很好了。
燕然见儿子玩得额头汗津津的,让人伺候他盥洗。
宝麟换了衣服,感觉jīng神都好了许多,他笑着说:“母后,儿子知道怎么tiáo节情绪了。”
“麟儿真聪明。”
吃过晚饭,家人在花园里散步,宝麟扯了扯父亲的衣袖:“父皇!”
皇帝低头看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46 章
看儿子,俯下身来。
宝麟对着他耳朵,悄悄说道:“父皇,儿子知道如何除掉忠勤伯了。”
“如何?”
“气大伤身,不用咱们动手。”
“哦?哈哈哈”
“父皇,儿臣都想出如何办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