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飞凤
燕然笑了:“行的,宝儿,你先退下吧。”她指了指会客厅的侧门,不想让女儿和大长公主碰上了。
大长公主临出门,忽然有些气喘,等她吃了太医配的丸药,又歇息了下,就和那三个女人错过了。
大长公主可比前面几个女人有底气多了,是出身好,二是年纪大,辈分高,还有条,她身体很不好,动不动就会大喘气,料定皇后也不敢把她怎样。
气病大长公主,皇后母仪天下的形象可就损毁殆尽了。。
燕然客气地请大长公主坐下,命人上了茶点:“大长公主,进来身体好吗?”
说这话,大长公主便气儿不打处来:“不好,很不好,我动就喘气,刚来的时候,还吃药了。”
燕然腹诽:“那你还出来做什么?想死了也臭我块地吗?”
见皇后没应声,大长公主眨了眨昏花老眼,终于看到那有些讽刺似笑非笑的美丽容颜,股怒气禁不住涌上心头:“咳咳咳”
立刻有仆从行礼,上前为公主捶背。
大长公主终于可以说话:“皇后娘娘,老身冒死进宫,是有要事的。”
“请讲!”燕然很客气。
“皇后娘娘,你应该劝说皇帝,让他接受耶律津的提议,和北国和亲,维护边疆安稳。”大长公主鼓作气,大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对,她就是用要求的口气说话的,而不是请求。
燕然点头:“好,大长公主,我会劝皇帝的。”
大长公主没想到皇后答应得这样痛快,时愣住了,随即便料定皇后在敷衍她。
“皇后,你是国之母,妇女表率,要言出必行。”
燕然怒:“本宫何时食言而肥了?”
大长公主每词儿,只好进步要求道:“你要劝陛下答应下来。”
燕然语气冰冷:“怎么?大长公主要本宫干政吗?本宫看大长公主年纪很大了,还为国事忧心,不忍拂逆,可本宫也有本宫的规矩,皇上有皇上的决断,本宫答应转告大长公主的劝告,已经是仁至义尽,不便之处,请大长公主见谅。”
当着后宫和公主府的干仆佣,皇后毫不留情地驳斥自己,大长公主气得猛喘起来。
燕然冷静地指挥宫娥,搀扶大长公主躺在软榻上。
大长公主见皇后没有丝毫慌乱,也不宣太医,忽然害怕起来,自己这破身体,皇后若是真的不怕非议,把自己气死在皇宫怎么办?
“快叫太医!”大长公主竭尽全力,说出句话来。
燕然耐心地给大长公主解释:“你躺下静静心,很快就好了。”
“不会的,我必须得吃药。”大长公主很焦急。
“你进宫之前刚吃过,那药力还在,你只需要平心静气便好,太医来了也只能让你冷静。”燕然说完,便吩咐身边的人,“好好伺候。”然后转身,走到门口的椅子跟前,面朝外坐下。
有宫娥奉上本书,皇后居然接过来去看。
大长公主越发气愤,身边伺候的嬷嬷在她耳边提醒着:“大长公主千万冷静,较劲也是和自己过不去,你好好歇息,立刻就会好的。”
大长公主勉qiáng忍着,开始深呼吸,这是太医教的办法,她的气息渐渐平稳,喘息也平静了。
伺候的嬷嬷扶她起来,喝了几口温开水,大长公主见自己在这里要死要活,皇后根本就无动于衷,也不敢再搏命了,她站起来:“皇后,老身这就告辞!”
燕然站起来:“大长公主好好养病,国事有皇上和大臣们呢。”
这是提醒自己,多管闲事,干政了,大长公主又有些生气,伺候的嬷嬷立刻帮她捶背,提醒她千万冷静。
大长公主果然长长呼吸,不敢真的气倒在这里,刚才皇后冷漠又决然,根本不在乎她是死是活,和让皇后没脸比起来,自己的命还是更重要。
大长公主见继续留下毫无意义,只好告辞,燕然只派了几个小宫女想送,自己毫不迟疑,转身回宫。
大长公主的所作所为,她会告诉皇帝的,但她知道,鼎新帝绝不会答应耶律津。
对那样趁火打劫的小人让步,就会被bī着让第二步、第三步,他不是那样软弱无能的人。
兵凶战危,燕然对对西疆战事还是挺担忧的,虽然护国公忠心可嘉,能力也不错,但影响战事的因素太多了。
皇帝这几天的心情也很不平静,今天朝廷上,还有大臣提出要他接受耶律津的提议:“不然,西部和北部两面受敌,对皇上很不利。”
他上世步履艰难,重生之后,奋发努力,又有良臣相助,尤其是上世沉默不语的燕然,这世成为他的皇后,出了不少好主意,令他力挽颓势,走出困局,现在,国家qiáng盛,他更不愿看到上世的仇敌耶律津,在面前得瑟。
回到皇宫,皇后带着三个孩子,笑脸相迎,皇帝立刻心情大好,和家人起吃了饭,皇帝带着皇后花园散步,宝珠非常知趣地带着宝杰在宫前玩耍,只有宝麟在后面跟着。
燕然讲了宝珠替她挡灾的事儿:“没想到她还不到十岁,便有如此心智,少见的能干。”
宝麟chā话:“父皇,姐姐和我像。”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哈哈哈”皇帝笑道,“是你和姐姐像。”
宝麟鼓了鼓腮帮子,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56 章
他的确是个小的,不服不行,只能撅了撅嘴,不说话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且看
皇帝看了看皇后:“梓潼,这件事朕要和你商量,耶律津绝没有这么好心,会主动联合咱们对付胡人,朕想假意答应他的要求,看他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燕然颌首:“臣妾也很想知道,皇帝既然已经决定,那就实行吧。”
皇帝见皇后点愠怒的样子也没有,心里有些不淡定,不知道她是对自己太有信心,耶律津的女儿根本就不会进宫,还是她和自己成亲时间长了,感情已经淡薄,根本就不吃这个醋。
偏偏宝麟拉着母后的手:“母后,麟儿今天早上,已经能蹲两刻钟的马步了,再等几年,孩儿跃马扬鞭,带大军杀尽鞑子,看他们还敢猖狂不。”
“好孩子,母后可就靠你了。”
皇帝心弦被重重地拨动了,自从有了宝麟,皇后果然比以前心思笃定,对真的对自己无所谓了?
这些年国事随顺,回宫后夫妻和美,皇帝从来都没有这样奇怪的心思,今天也不知怎么了,总忘坏处想。
其实,这都是因为皇帝今天压力太大,用脑过度,人太疲累了,情绪难免会低落。
皇帝沉默下来,脸上的笑容都没有了,燕然注意到他十分疲惫,禁不住柔肠百转,心涌出股怜惜之情:“皇上,我有些累了,咱们回去吧。”
鼎新帝不明所以,他刚好也觉得特别累,就点点头:“好吧。”
看到宝麟有些失望,燕然叮咛身后跟着的太监总管:“派几个人陪大皇子玩耍。”
宝麟虽然很喜欢跟着父亲,但小孩子本性好玩,转眼就忘记了不快。
宝麟比般的孩子执拗,什么都想做得最好,现在,不仅滚铁环比那些小太监好,就是顶拐儿抽陀螺也做得十分出sè。
他是干个爱个,也出彩个,这几天正在练习抛沙包,就是将三个沙包lún流抛到空,他才刚刚入门,正是最心热的时候。
夫妻俩回到房间,燕然为皇上褪去外衫:“皇上躺会儿,臣妾为你去去乏。”
虽然也有太监练过按摩,皇帝还是最喜欢妻子的手温柔地压在自己身体上。
他真的很累,燕然从头顶压到后背,躺着的人呼吸已经深沉绵长,燕然阵心痛,这段时间,他真的太累了,压力太大了。
鼎新帝原本打算小睡会儿,再起来看奏章,却没想到觉到黎明。
燕然为丈夫推拿按摩了半个时辰,还看了几个奏章,躺在他身边,正睡得香甜,皇帝轻手轻脚起来,拿起衣服到了外间,小太监急忙上前,服侍他穿衣洗漱。
“备辇!”多数时候,皇帝都步行去金殿,今天他惦记那几分奏折,想在车里看看。
皇上的御辇十分宽大,里面点上蜡烛,鼎新帝从袋子里拿出奏折,没想到最上面的十几个里面,都夹着纸条,他心里涌出股暖意,匆匆将奏折和纸条浏览了遍,挑出两个,又仔细看了遍,然后闭目沉思。
皇后的建议,和他最初的想法并不样,但各有所长,他打算和几个肱骨大臣商量下,看如何将这两方面揉到起。
卫国公并肩王代老臣纷纷退休,下面这代大臣虽然也挺能干,但皇帝却总觉得没有前面的人得力,而且,这些人私心似乎也比较大。
皇后意思是磨合不够,让皇帝再观察下,同时,也从全国的官吏,选拔优秀人才上来。
皇上升殿,首先说起扩军备战的话题。
满朝武,都很不高兴,觉得皇帝把国事当儿戏,此刻,拒绝耶律津显然不合适,西线和北线同时开战,国家的负担得多大呀,再说,扩军也来不及了。
“皇上,臣以为,耶律津的提议,应该郑重考虑。”
群大臣个个卯足了劲儿要劝谏,金殿上呼啦啦跪了片:“请皇上三思!”
鼎新帝忽然把手里的奏折都砸了下来:“糊涂,耶律津狼子野心,提议的背后,还不知cào着什么心思,你们竟然贪生怕死,让朕答应如此屈辱的条件,朕要你们做什么?献降表的吗?”
“皇上,西线和北线真的不能两面受敌,哪怕是暂时敷衍耶律津,也不能贸然拒绝他。”
“好好好,若是朕结门亲,就可以让四海升平,战事平息,朕愿意天天迎娶新娘,这事儿就这样定下来了,谁做使臣去北国?”
金殿上的大臣没想到皇帝今天这么好劝,时都愣住了,是啊,谁做使臣呢?
几个不怕死的忠臣,全都是反对和耶律津结亲的,他们见皇帝竟然答应下来,时都有些难以接受,愣在边,没有反应过来。
跪在间的人,悄悄用眼光四下扫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担心皇帝点兵点将,万叫到自己的名子可怎么办,时都有些后悔太过冒失。
鼎新帝默默看着跪着的几个臣子,心里默默给皇后点了个赞。
燕然昨晚给皇帝的建议,就有条,要他用这种方法甄选臣子,果然效果显著。
殿上静默让人压抑,皇帝的心也越来越难过,没想到只为自己打算的臣子,竟然这么多。
就在这时,最后排有人说话:“陛下,微臣愿往,只恐微臣才疏学浅,有负皇上圣恩!”
金殿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面的臣子,官小位卑,多数时候都不敢说话,最多就是随声附和,跟着跪跪。
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后看去。
又有个声音响起来:“陛下,微臣不才,愿意辅佐魏大人。”
“是哪两位?走上前来。”鼎新帝发话。
魏弄cháo,就是当年太子太傅魏涛的儿子。
鼎新帝此刻看到忠良之后,心还是很感动的。
赵弘琛刚当上太子,真傻着,但却有记忆恢复的迹象,杜英睿发现之后,报给先帝,先帝安排魏涛他们给太子上课。
面对个傻子,魏涛没有丝毫的敷衍,哪怕看到赵弘琛有些微进步,都非常高兴,后来,杜英睿直给赵弘琛说,魏涛是个忠臣,可惜,赵弘琛继位,下旨招魏涛上京,老头的身体已经垮了,没法赴任,只给皇上写了份谏议书。
鼎新帝记得自己曾拿到内宫去过,皇后看到了,被感动得掉了眼泪,说像那个谁的出师表。
☆、第二百六十九章 秘密
魏涛辞官之后,便回了乡下。
魏弄cháo是魏涛最小的儿子,他的几个兄长,书都读得不太好,魏涛便亲自教导小儿子,十年辛苦,终于成效显著,魏涛二十四岁了进士,鼎新帝记得清楚,是个探花。
魏弄cháo先在礼部观政,后来因为写手好字,再加上思敏捷,被提拔为翰林待诏。
看到魏弄cháo颌下的缕黑须,鼎新帝才意识到他已经三十多了,魏涛也已作古。
魏弄cháo当年殿试,那篇策略曾让自己激动不已,只因为他年轻,才硬给压成了探花。自己怎么就把这个人忘了呢?
鼎新帝实在不愿意相信,当年意气风发的个大好青年,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57 章
让自己给压成了个明哲保身的庸碌之人。
“魏爱卿,你为何要朕答应耶律津的提议?”
“陛下,微臣以为,耶律津狼子野心,绝不会为我们去挡胡人,陛下此刻拒绝了他,难免落人口实,不如顺水推舟,让耶律津无话可说。”
“嗯,不错,朕也是这个意思。”
跟在魏弄cháo身后的是个武将,年纪却不小,足有四十多,身形瘦削,但却有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息,见皇帝看自己,他赶紧跪下行礼:“陛下,微臣姚勤俭,当年追随明远公去了西疆,后来卫国公又将臣带到京西,是前不久顶替王将军做的京西火器营参军,今天lún值金殿。”
“哦,你是个好的。”光听经历,鼎新帝就知道他属于什么样的人。
跪着的官员,都知道这两个人,从此便入了皇帝的眼,青云直上,前途不可限量。
但也有人对魏弄cháo和姚勤俭的行为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虽然说富贵险求,但此去北国凶险万分,十有**是回不来了,就算皇上愿意给你天大的富贵,也要有命享受。
人死如灯灭,了百了,与其像流星般,闪而逝,不如默默无闻,图个长长久久。
殿堂上站了这么多人,大家心思各异,时竟然没人言声,寂静带着沉重的压力,让人喘息都觉得艰难起来。
鼎新帝看着地上跪的人,就觉得烦躁,他摆手要散朝。
“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大臣都没人说话,多数都行礼退下,只有几个内阁大臣,准备去值班。
皇上让魏弄cháo和姚勤俭跟他来到上书房。
“姚勤俭,你是皇后家的亲戚吗?”皇帝总觉得皇后说过这个名字。
“陛下,我以前住在胡家庄。”
“啊?噢,想起来了,没想到……”
“臣老的皇上都认不出来了,呵呵”
“你说朕不就想起来了?其实不是你老了,而是气质变化太大。”
“皇上,微臣读了军校,那里可真好,微臣读书写字看舆图,东学些,西凑点,有些还是瞎摸的,在学堂两年,受益非浅。”
“你为何愿意去北国做使者?”
“万岁,微臣见没人愿意去。皇上既然问起,肯定是需要的,微臣没有别的能耐,但这条命是陛下的。”
鼎新帝感动不已:“姚勤俭,你先回军营,旨意随后就会下去。”
“是!”姚勤俭磕头行礼,退了下去。
他以前都不怎么认字,后来见杜仲德人好,有空了就会请教,后来做砖窑,bī着他向几岁大的杜英睿请教,后来,到了西疆,居然因为认字,被选上做了斥候,他虽然不比表哥力大无穷,却非常机敏,反应特别快,又被选入火器营,在京西大营那仗,立了大功。
从那以后,他步步,慢慢升迁,居然到了四品的位置。
姚勤俭觉得,这辈子,他已经活得太值了。
在军校学习两年,他才明白,自己个普通百姓,为何还能获得升迁的机会皇帝英明,任用清官能吏,军队里才会赏罚分明,平民子弟,才有可能靠自己的能力走上来。
忠孝思想,本来就贯穿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心头,现在,他更加明确了自己效忠的对象,刚才在金殿,才会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姚勤俭退出之后,鼎新帝陷入沉思,现在已经有很多事例,反应军校教育十分成功,皇后当时提出这个建议时,他已经感到其的绝妙之处,但他还是低估了其成果。
若是这样下去,将来他就不再依赖某些忠臣来控制军队,而是所有的军队,都只效忠皇室,再也不会出现忠勤伯这样的权臣恶宦。
“派人通知明远公,明天早朝后,在上书房见朕。”鼎新帝要和明远公商量今年加倍招生的事宜。
鼎新帝又召见了魏弄cháo。
第二天,昊天礼部的官员,非常郑重地把国书送达四夷馆的北国使者,表示皇帝接受了耶律津的请求:“陛下已经让礼部准备迎娶拉乌公主的聘礼,不日将送到北疆关口,以示天朝郑重之意。”
“噢,请问,天朝的博格达汗什么时候接见我们?我们还有很重要的话,转告博格达汗。”
“圣上召见各位,就在下个月初三,那是个黄道吉日。”
“噢,只有六天了?”北国使者耶律长似乎有什么话要说,最后却沉默了。
就在第三天,西疆的战报送到朝廷:胡人见久攻不下,忽然往东北迁徙。
难道他们真的放弃昊天,去进攻北国吗?满朝武面面相觑,都不敢相信这个结论,但又想不出还能有别的结果。
“皇上,想不出就不想了,反正这段时间,我们在上京之北也驻扎了军队,料想胡人占不了便宜去。”
“朕的心里十分不安,不知为何。”
其实燕然也隐隐觉得不对劲。
又过了两天,耶律长上殿谢恩,又拿出份国书:“大汗要我转呈博格达汗,请博格达汗把青城镇作为聘礼。
昊天朝幅员辽阔,土地肥沃,我们北国却没有产粮的地方,既然两家要结亲,自然得互相帮助互通有无,上国划出百十里的地方给我们,也不算什么,想必博格达汗不会这么小气吧?”
金殿上的朝臣无不变sè,昊天和北国打了几十年,也没有失去寸土,现在对方献女和亲,竟敢提出这样的过分要求,谁给他们这样大的胆子?
鼎新帝气得勃然变sè,将手里的国书砸在耶律长的头上。
耶律长很不高兴:“博格达汗切莫生气,不就百多里地盘吗?小小青城,十年九旱,年收不到什么赋税,反而还经常得赈济他们,你们有江南那样的富庶之城,何必在大敌当前,做出这样的不智之举?”
鼎新帝为了表示对北国的诚意,前几天把魏弄cháo和姚勤俭的官职,都提了级,他们现在已经站在了前殿。
魏弄cháo往前步,怒斥耶律长:“你住嘴!不管青城贫瘠还是弱小,那也是我们昊天的国土,岂容宵小觊觎窥视?”
耶律长十分狂妄,指着魏弄cháo:“我们拉乌公主尊贵无匹,难道还不值个小小青城?上国的人,每天讲究乐善好施,说什么仁义道德,却原来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假象,真遇到问题,却如此斤斤计较,真是难打交道。”
魏弄cháo驳斥耶律长:“是我们难打交道还是你们难打交道?两家结为亲家,哪有女方向对方索取彩礼的?”
“你们上国不都是这样的吗?很多人家明明男有情女有意,就因为彩礼谈不拢,最后分道扬镳,我们索要彩礼怎么不对了?”
这回,大殿上几乎所有的大臣异口同声驳斥耶律长:“使者此言差矣,尊可汗难道不是堂堂国之君,而是市井之内的下里巴人吗?”
“胡说道,我们可汗尊贵无匹,公主也是无比尊贵,你们对待他们,竟然还不如市井小人,现在反而倒打耙,说我们可汗的坏话,你们可知,这样的后果是什么?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58 章

鼎新帝声音低沉,但却非常严厉地责问:“你竟然敢威胁朕,这是对待上国的礼仪吗?是来求亲的态度吗?”
耶律长直着脖子辩解道:“那也是你们上国没有充分尊重我们汗王和公主。”
“怎么算是尊重?只有割让土地才是尊重吗?”鼎新帝的声音里,硝烟弥漫,只要有颗火星,立刻就要炸了。
但耶律长点也不退缩,依然振振有词:“尊敬的博格达汗,上国有什么是我们汗王没有的呢?若想拿出诚意,自然只有土地。”
“你们汗王也配!”
“尊敬的博格达汗,请你不要这样冲动,我们汗王也不是点实力也没有的。”这句话里,威胁的意味表露无疑。
鼎新帝冷笑声:“不就打仗吗?回去告诉耶律津,他不要自作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耶律长缩了下脖子,眼珠子忽然转了两下,那表情让人觉得,他有什么秘密被觉察了般,随即,耶律长行礼,继续qiángtiáo:“尊敬的博格达汗,还请您不要忙着拒绝,我们大汗还是希望两个国家能平平安安。”
鼎新帝给司礼太监摆手,让耶律长退下。
后殿的小官儿也退出去,前殿留下了三品以上的大臣。
“皇上,今天这样贸然拒绝耶律长,似乎有些不妥,臣总觉的,他们似乎有依仗。”
☆、第二百七十章 良策
戚为雄离开之后,兵部另提拔了个右侍郎,姓方,他上前步,行礼后回答:“耶律津这些年地盘扩展不少,并且,那年大旱之后,有将近十年雨水都比较丰沛,他们牛羊满圈,又从咱们这边换取大量其他物品,实力大增,不然,哪里敢和咱们天朝叫板。”
这话里,对两国通商略有微词,魏弄cháo有些不满,接了句:“不是通商有错,而是有jiān商给鞑子走私铁器。”
“咱们这边也趁机买了不少好马,此事也算拉平了。”
“就是,北国实力增长,咱们难道就是弱者吗?我们不怕。”有人慷慨陈词。
1...8283848586...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