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飞凤
似乎是道惊雷在耳边炸响,戚伯雄大惊失sè:“什么?再说遍。”
哨兵重复道:“外围的士兵昨夜悄悄包围了军营!”
“反了他们,来人!”
几个贴身侍从跑上来,七手脚帮戚伯雄穿上铠甲。
戚为雄听到消息,已经走过来了,士兵刚通报:“七爷到”
戚伯雄就立刻连声道:“有请!有请!”
戚为雄进来,他虽然直做职,但却比戚伯雄神态要淡定,他问报信的士兵:“那些士兵,有没说为何哗变?”
“他们要去西疆杀鞑子。”
戚为雄很奇怪地皱起眉头:“哦?他们怎么知道的消息?这到底是些什么人?”
“七爷,这些人,有部分是襄国公的人,去年让大帅收编的,还有些是民壮。”
民壮全都是当地人,其实是戚伯雄的正规兵,他们几乎目不识丁,只要给吃饭,就肯为你卖命,怎么会哗变呢?
“走,看看去!”戚伯雄已经恢复了冷静,带头往外走。
又有哨兵跑过来:“报”
“讲!”
“大帅,襄国公带人过来,那些哗变的士兵和他们合在起了。”
这是最坏的情况,戚伯雄很奇怪:“襄国公不是住在二百里外吗?昨晚潜入,怎么会毫无声息?”
戚为雄低声提醒兄长:“咱们这边有人被策反了。”
“叛徒,不要让我抓住了!”戚伯雄骂了声,已经有士兵牵了马过来,戚伯雄和戚为雄兄弟匆匆上马,到了辕门。
外面,大队人马,围住了帅帐,辕门口列着队方队,数千人马,居然没有丝嘈杂,个个面容整肃,手里举着管火铳,戚为雄大吃惊,虽然对头打着襄国公的旗号,但他确定,这绝不是襄国公的人。
方队打头的个,轻轻推了推头上的护额。
“郑芳!”戚伯雄兄弟起倒吸口冷气,他什么时候来的?
“戚大帅,小弟奉旨来接你部人马,增援西疆,你,准备好了吗?”
戚伯雄昨晚还放话,皇帝不能把他怎么样,今天就让人给包了饺子,此刻,巨大的震撼,让他时话都不会说了。
戚为雄暗暗庆幸,自己带了面具,不然,个擅离职守的罪过跑不了。
他轻轻给哥哥提示:“别反抗,顺着来!”
戚伯雄虽然比郑芳要大十来岁,但他早就听过这位的威名,据说,郑芳力大无穷,武艺高qiáng,曾在西疆徒手打死过两只狼。
真正让戚伯雄害怕的,是郑芳下手特别狠,有回他回家路上,碰上个小混混tiáo戏妇女,郑芳个巴掌,竟把那小混混打地脑浆迸溅。
有段时间,京城妇女吓唬哭闹的孩子,都是这样说的:“郑大将军来了。”
戚为雄却盯着郑芳带的士兵手的火铳发呆,这可是比弓箭更可怕的武器,哥哥手下的西南兵,再利落敏捷、善于攀援,也躲不开火器的扫射。
“大哥,说话,顺着!”戚为雄再次低声提醒。
戚伯雄猛然清醒,他大声地打了个哈哈:“郑将军别来无恙?小弟不才,已经整好了兵士,这就交给你带走!”
“呵呵,皇上还有密旨给戚大帅!”
戚伯雄略微犹豫,看到弟弟已经下了马,也赶紧下来,跪倒在地。
“戚大帅,皇上让你亲自带兵去西疆。”
“不可能”戚伯雄忍不住大声叫喊起来。
“你想抗旨吗?”郑芳的声音里,带着说不出来的威严,似乎有股排山倒海的压力,,让戚伯雄的腰瞬间垮了下来。
“微臣,微臣……”他微臣了好几遍,也没说出遵旨两个字,戚伯雄知道,只要离开了西南,他的这个老窝,立刻就会换了主人,而那些军队,也不见得自己能控制在手。
郑芳抬起手里的火铳,对准了戚伯雄。
“微臣遵旨!”这声回答,可真利落,生死面前,戚伯雄再也骄狂不起来。
跪在后面的戚为雄心如刀割,他要是早来天就好了,不,他不是来得晚了,是大哥醒悟得晚了,是他的爹爹执迷不悟,给孩子指了条不归路啊。
郑芳的眼光,定定看了看戚为雄,但却始终没有说什么。
皇帝密旨,密切关注戚为雄,发现他若是有丝反抗,当场格杀。
但从头至尾,戚为雄都特别乖顺,他是不是按皇上的第二个密令执行,装糊涂放了此人呢?他对混在戚伯雄卫兵里的个手下使了个眼sè,然后,命人押着戚伯雄,取了元帅大印和领兵的信符。
郑芳将戚伯雄的人马打乱重新编队,指定了新的军官,然后便要准备北上了。
戚为雄见没人注意自己,悄悄换了身奴仆穿的衣服,然后戴了假发,打扮成打扫的粗使仆人,悄悄溜了出去。
盯梢他的人,早就沿路布置好了,戚为雄只要有丝反抗之心,今天便会命丧当场。
但他却乖乖地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了,几天之后,便出现在南疆的海湾,他装得跟没事人样,盯着他的人,也只是给皇帝打了个报告,并没有多做什么。
忠勤伯前不久又犯了次风,现在瘫痪在床,人事不知,忠勤伯夫人听到长子居然听从皇帝tiáo遣,出了西南,气得捶xiōng跺足:“败家子,败家子,老爷子辈子的心血,就这样完了。”
想到戚伯雄在西南,掌控了戚家九成九的资产,忠勤伯夫人就更加心疼,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伺候的丫鬟婆子似乎在惊慌叫喊,她却怎样也听不清,什么都看不见了。
忠勤伯夫人这闭眼,就再也没有睁开过,第二天忠勤伯府的门前,就挂起了白幡。
戚家在南方做生意的两个儿子匆匆往回返,戚为雄也上了折子,要求丁忧。
戚家这颗钉子,皇帝就这样拔了出来。
可是另颗,并没有被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53 章
意的钉子,这会儿却狠狠刺了皇帝的心,给昊天朝带来了灭顶之灾。
☆、第二百六十五章 风云
戚伯雄接到母亲过世的讣告,难过地哭起来,他离开西南,就和军队分开,被上了脚镣手铐,押解到了个不知名的山沟里,山沟有小片地,种了菜和麦子,还有条小溪,溪水清浅,但能看到指头长的游鱼在里面来回游动,看押的人去了他的脚镣手铐,给他了铁锨锄头:“这些年你民脂民膏,享用不尽,现在也该活动活动,去去身上这些肥rou了。
几天后,看押的人换了,全都成了哑巴,只知道干农活儿,偶尔和戚伯雄交流,也就是打着手势,教他如何种地而已,戚伯雄虽然平日里也练武,但从没想到和种庄稼完全两回事儿,枯燥乏味、没有任何娱乐,没完没了的干活-吃饭-干活-睡觉,让他心神俱疲。
戚伯雄个月都没熬过去,就想要逃跑,晚上,山沟里片平静,只有不知名的虫子唧唧啾啾叫个不停,他悄悄走出干活的农庄,爬上座山峰,看到的是黑黝黝深不见底的悬崖。
他换了个方向,才开始走,就被抓了回去。
那几个哑巴打起人来,根本就没有任何怜惜,戚伯雄全身上下,没有块好rou,但哑巴们依然bī着他干活。
生不如死地日子,让他甚至有些后悔去逃跑,不然每日劳作之后,可以安静地享用新鲜的蔬菜、充满麦香的面食,做饭的哑巴还从溪水捞了小鱼炖汤,没想到貌不出众的小鱼儿,熬出的汤却滋味鲜美无以复加。
到了这种境地,戚伯雄的本性才彻底显露,才逃跑了次,就再也不敢尝试,日出日落,他每天勤勤恳恳地耕种土地,冬季,哑巴还教他用竹子编筐、席子等生活和生产用品,没想到他人不怎样,手还听灵巧,很快就学得像模像样。
皇帝面对戚为雄请求丁忧的折子,犹豫了下,便批了个:“准!”
戚为雄现在就是戚家的主心骨,他要是联合几个哥哥做什么,味阻拦也不是办法,但若他够理智,能够摆脱家庭qiáng加于他的束缚,今后的仕途,依然片光明。
戚为雄连大哥到底在哪儿,做什么都不敢打听,他知道这时候什么也不做,才是最好的选择,或许,大哥还活在人世,他四处打听,妄图营救,反而加快了大哥的死期。
他帮着二哥出头,办了母亲的丧事,虽然父亲忠勤伯还在世,但他已经是个活死人,人事不知,戚为雄和五个哥哥商量了下,把家给分了。
戚家老二和老六接了京城的铺子,老三早就分出去过了,戚为雄从自己那份里,拿出些银钱补给了他,老四老五自然继承戚家在江南的那些产业。
戚家兄弟没人敢提起西南的那份家产,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出,大哥肯定不会轻易说放手,那么就只有个可能,他是被迫的。
能bī迫戚伯雄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位。
皇帝很快便把戚家的事情放到了边,西疆那边,直处于不战不和的胶着状态,让他的心也十分不安。
老卫国公去世,打乱了皇帝的些部署,原本借升官tiáo回孙课的计划,便是这样搁浅的,就在西疆局势紧张万分时,孙课却给皇帝送来张降表:北疆外鞑子耶律津部,愿意对昊天称臣。
喜卒这些年,利用开关通商,在北疆也布置了些人手,他送回的消息,耶律津根本就是个狼崽子,面对昊天的大好河山,无时无刻不想张嘴咬口,而且,这些年他积极备战,实力不断扩张,如今西疆吃紧,正是耶律津趁火打劫的良好时机,他如何肯忽然服软呢?
西疆威胁不去,鼎新帝自然不会在北疆再开战端,他派大臣去北疆,面和耶律津接洽,若对方是真心向往和平,他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去北疆的钦差还在路上,孙课的第二个奏折就到了:耶律津提出和亲,他愿意把自己的小女儿,献给皇帝。
这是什么状况?越发让人难解。
多数大臣认为,和亲是解决两国争端的最好方式之,他们劝皇帝答应下来。
“正值朝廷多事之秋,北国有示好之意,皇上还是慎重考虑下。”
鼎新帝断然拒绝:“朕已有妻,不能下堂,北国贵人,如何可以轻慢?两国若是真心和好,不必多此举,北国若有他求,不妨明言,不用这样牺牲小儿女的终身幸福。”
和平日久,大臣们,尤其是臣间,有血气的只有少数,他们或许可以清廉,处理朝政也有定的能力,但提起打仗,却有些胆小惧怕。
皇帝拒绝了和亲的要求,让这些人十分担忧。
他们竟然打着为皇上分忧的旗号,想从燕然身上,打开缺口。
时之间,京城的贵夫人来往频繁,而德高望重的明远公府、卫国公府,还有皇家宗室辈分最高的益王府,是这些人重点攻关的对象。
益王妃这段时间日子过得很不顺利,她还卧床养病呢,自然不能担当大任,益王世子夫人是个没担当的,自然不敢接这样的烫手山芋,但益王长孙赵弘昆的妻子,戚氏却毛遂自荐,冲了出来。
戚芸娘也不是没头脑的,她也知道自己的分量不足,但有人分量足啊,她第个想到的,便是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年纪也很大了,颤颤巍巍的,竟然还不甘寂寞,听了戚芸娘通蛊惑,立刻便拍着xiōng脯:“既然朝廷用得着老身,老身便豁得出这百多斤。”
她现在还恨皇帝不肯让孙女进宫呢,哼,你不是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吗?国难当头,我看你怎么打自己的嘴巴。
戚芸娘还去拜访了明远公夫人和卫国公夫人,但都吃了闭门羹,她最后找到了并肩王的两个侧妃。
方侧妃和李侧妃争了十多年,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刻。
并肩王眼看不久于人世,他的爵位,到底该谁来继承?这两个女人,都想做点什么,为儿子袭爵,增添砝码。
☆、第二百六十六章 宝珠发威
并肩王这些年,直没有让方侧妃或者李侧妃成为王妃娘娘,又拒绝了许多人的提亲,解决不续弦。
方侧妃和李侧妃,个喜欢展现自己的能力,为并肩王打理家务,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个喜欢装柔弱,让王爷总是对她心存怜惜,两人斗了十多年,也只是打了个平手,她俩眼见在自己身份上的战斗,是没法取胜了,现在都卯足劲儿拼儿子。
方侧妃的儿子读书没有李侧妃的好,但却活泼可爱,又长得特别好,武艺也练得不错,而且,方侧妃也很聪明,儿子读书不如人,那就在别的方面表现好些,人人都夸赵宏波谦虚、忠诚、宽厚、懂礼,李侧妃则督促儿子读书上进,赵宏澜机敏、聪慧、好学、仁厚,两个孩子各擅胜场,打了个平手。
摄政王妃就那样死了,娘家也被抄了,赵宏璋和赵宏就被王爷送到了外地读书,这么多年,才回来过次,方侧妃和李侧妃看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54 章
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两个失宠,王爷这个爵位,岂不是她们儿子的?
现在,李侧妃和李侧妃争着照顾并肩王。
并肩王更喜欢和方侧妃在起,方侧妃性格豪爽,照顾也特别jīng心,李侧妃却娇怯怯的,她不管如何主动服侍,并肩王都觉得不舒服。
方侧妃和并肩王在起,总会聊点什么,她自然就比李侧妃对王爷的心思知道的多些。
并肩王老了,jīng力不济,但对皇帝的爱意,对朝廷的责任心,却点也没减轻,不能为朝廷做什么了,他就难免寄希望于上天的惠顾,最好太太平平,相安无事。
“西疆局势紧张,北疆可不能再出事了,耶律津想要和亲,这是好事,真不明白皇帝怎么想的,不就是宫里进个女人吗?给她个妃位,有何不可?”方侧妃曾听见幕僚李石这样给并肩王说。
并肩王咳嗽了两声,却句反驳也没有,显然,他是赞同这话的,用咳嗽掩饰,只是不愿意背后议论皇帝。
他是忠臣,就算皇帝是自己儿子,并肩王也得规避些许。
方侧妃想了又想,她若是能劝皇后主动表示接受耶律津的女儿,王爷肯定会高兴,或许,王爵就会是自己儿子的了。
李侧妃的心机,点也不比方侧妃差,不然,方侧妃人前人后做了那么多事,她为何还能和她打个平手?戚芸娘去王府通蛊惑,两个侧妃立刻便表示愿意进宫了。
燕然这些年,早上都和儿子女儿在起说话散步,宝珠年纪渐渐大了,越发出落得美丽动人,燕然虽然和宝麟在起的时间多些,却对女儿的关心更细致。
皇帝说宝珠的性子,像她的母亲,十分恬静雅,但她却并不是那种没有主见的柔弱女子,宝珠喜欢读书,喜欢听宝麟给她讲国家大事,有时候,她边静静地绣花,边听弟弟讲国事,但她却很少chā嘴,哪怕弟弟说错了,她也会耐心听完,柔柔地笑着纠正。
燕然却没想到,皇帝国事繁难,她却怀孕了,前几个孩子,孕期都很平静,但这个却特别能折腾,每天早上起来,都得大吐特吐场。
宫里就算没有那么嫔妃,但也有很多人的,燕然每天都要处理些俗务,宝珠见母亲不适,主动来帮忙,这孩子学东西挺快的,很快就能替母亲分担小半儿。
这天,方侧妃李侧妃带着戚芸娘,在宫外求见。
燕然贯喜欢请人和下午茶,因此,这些人也是下午求见的。
燕然现在特别嗜睡,尤其是晚上,还想帮皇上批阅些奏折,白天的觉就越发多了些。
宝珠这些天,都在坤宁宫照顾母亲,听到宫娥传报,她想了想,没叫醒母后,而是自己来到了会客厅。
几个贵妇热情地和宝珠说话,等了又等,还没见皇后出来,实在忍不住,便问宝珠:“宝公主,皇后怎么还没来呢?”
“咦?我刚才不是给诸位说了吗?母亲很忙,你们的好意,由我转达就行了。”
“……”几个人进宫,打着探望皇后的旗号,宝珠下子就把她们的路子堵死了。
“哦,宝公主,我们还有几句话和皇后讲。”
“我能转告吗?”
几个人无语,宝珠毕竟还是个小姑娘,她们怎么能说出那样的话来?
可是不说,就得告辞离开,进次宫不容易。
“宝公主,你还小,有些话不适合听。”方侧妃大着胆子,开口说道。
“噢?什么话我不能听?母后每天很辛苦,家长里短的,也就免了。”
“不不,不是家长里短,很重要的。”
“很重要?”宝珠眨眨大眼睛:“既然那么重要,为何还要藏着掖着,现在就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不更好?”
“宝公主年纪还小,有些话不能听。”戚芸娘解释。
宝珠笑:“既然本宫不能听,证明你们说的不是什么好话,本宫刚才说过,母后身体欠佳。”宝珠有些生气了,小脸儿绷得平平的,原来弯弯的大眼睛,也不笑了,谦和的自称“我”,也变成了“本宫”。
没想到小姑娘会忽然严肃起来,几个半老徐娘时哑口无言。
戚芸娘的性子,到底还是有些轻浮,她笑着给宝珠行了个礼:“宝公主,我们是有要紧事的。”
“益王府出什么大事了吗?本宫怎么没听说?”
“不是我们王府的事儿,是,是朝廷大事!”
“闭嘴!”宝珠真怒了,瞪圆了眼睛,“本宫yòu时,父皇国事繁忙,母后曾帮着看过几个奏折,就被那些御史铺天盖地地上折子弹劾,差点没将父皇的耳朵嚷嚷聋了,怎么,你们见这几年,母后日子随顺了些,没人骂她了,不舒服吗?”
“哦,不是,宝公主,这事儿真的特别重要,只有皇后才能办得到。”
“只有皇后才能办得到?难道皇后比皇帝的本领还大,皇后能做到的事情,皇帝会做不到?既然是朝廷要事,你们就给皇上说吧。
本朝直很开明,你们之,有品阶的也能将自己的意见写成奏折,委托朝大臣,转呈陛下。”
几个人谁也没想到,宝珠公主瞧着就跟个画儿上的仙女样,纯洁雅致,超凡脱俗,居然还是个厉害的,脑子够用,嘴巴也很利索。
就在这时,又有宫娥传报说:“大长公主求见皇后。”
大长公主让她们先在宫门前求见,说她很快就会来,谁知却迟到了。
几个女人脸上都露出喜sè,宝珠却挥手,兜头泼了瓢凉水过来:“你们告辞吧。”
“宝公主”不等几个人再说话,送客的宫女便鱼贯而入,站在旁。
谁知燕然睡醒之后,听说宝珠为自己挡客,唯恐孩子受了委屈,急匆匆赶过来,也是这个时候到了。
听见会客厅外传报:“皇后娘娘驾到”几个女人更是欣喜。
李侧妃却最鬼,站起身来佯装往外走,戚芸娘却不甘心地想耍赖:“宝公主,皇后娘娘已经来了,就让臣妾见见吧。”
宝珠的脸儿沉下来:“戚夫人,你僭越了。”说着摆手,“礼仪嬷嬷何在?带她下去学上三天。”
戚芸娘的脸下子就白了,宫里的礼仪嬷嬷有多严格,多能折磨人,她深有体会,事到如今,她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噗通声就跪了下来:“公主娘娘请饶恕,臣妾再也不敢了。”
宝珠却微微笑:“这不是饶恕不饶恕的事儿,你是皇家宗室的媳妇,不懂礼怎么能行?若是让别人知道,皇室颜面何存?幸而今天都是自己人,丢人也不打紧。”
说完,她白皙的芊芊玉手摆:“让回事处派人去趟益王府,就说戚夫人在宫里学礼仪,过几天回去。”
个小宫女立刻应了声,行礼退出,去送通知了。
李侧妃最jiān猾,赶紧对宝珠行礼:“臣妾告辞,宝公主千岁千千岁!”
宝珠摆手:“请!”
方侧妃也是琉璃球儿抹猪油,又圆又滑的主儿,眼见形势不对,也赶紧行礼告别。
走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 第 255 章
出会客厅,皇后就在不远处,她们却不敢再出幺蛾子,跪在路边行礼。
皇后理也不理,进了会客厅。
方侧妃和李侧妃好会儿才起来,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头也不回地出了皇宫。
大长公主等曾想给宫里塞人,是皇上出面挡住的,外命妇之间传言,皇后其实没什么能耐,是爱显摆,批几个奏折在皇帝面前邀宠,还有就是命好,皇帝傻的时候嫁过去,占据了陛下的心,现在,但凡有些难处,皇帝都不顾切地护着,皇后才有这样尊崇无匹的地位。
没想到她们第次想在皇后身上打主意,还没面对,就大败而归。
竟然败在十岁不到的宝公主手里。
看来传言很不靠谱,皇后若是个软面团,会把女儿教成这样犀利的小“斗士”?
两个女人低头疾走,路无言,看到长公主的身影,也悄悄绕道,唯恐被老太太拉住,再来个二进宫。
☆、第二百六十七章 冷对
宝珠三言两语,就把刚才的事情说清楚了,燕然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个看着跟个小仙女样清纯可爱的女儿,性格里竟然杀伐决断,十分利落,这点倒是有些像姨母。
“宝珠,你先下去,大长公主要来了,她们肯定是路的,有些话,你的确听了不好。”
“母后,你身体行吗?”
戚芸娘只是宝珠的远房婶娘,而且只有五品诰命,并肩王的两个侧妃,虽然是祖母级别的,却是侧妃,宝珠都能压得住,可大长公主就不同了,她是宝珠的曾祖姑母,在燕然这个皇后面前,都敢发几句飙的。
“母后,你行不行?”宝珠关切地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