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众人一听,连忙齐呼:“镇国君英明,大秦万年!”
李阳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转而又道:“国,之所以需要律法,是为了天下之安定,为了天下之长治久安,是为了公平,为了惩恶。但是,律法又是人制定的,既然是人制定的,那么就不可能每条律法都是完美无缺的,所以个别律法有不足之处,诸位亦要理解,容朝廷时间,慢慢完善。”
众人连连点头,赞同。
见百姓之怨气消除了,李阳这才对那女子道:“你随本君回刑部,本君为你重审案件。”
说到这里,李阳又对那个替邻居鸣不平的老人道:“对了,你去告知你的那位邻居,让其家人向刑部递交诉状,本君会令刑部重新审理。”
那位老人一听,顿时大喜,连连点头,然后迫不及待的跑回了家,去向自己的邻居报信去了。
“走,去刑部!”
交待完一切,李阳手一挥,带着那位女子,朝刑部赶去……
……………………………………………………
ps:大家好,我是作者壶中洞天,闲话几句,谈谈更新的事吧。
这本书因为断更了半年,上个月我才重新恢复更新的,但是因为断更太久的原因,读者早已散尽。
最近,我的内心是非常纠结的,一直在坚持与放弃之间徘徊,十分煎熬。
坚持?可是看到这订阅成绩,每天不过十几块钱收入,两三百人在看,继续写一本没有人看了的,值得吗?就这样,我坚持下去的信心每每动摇。
放弃?可是我真的花了心力在这本书,从始至终都没有把它当成快餐文化,宁愿更新慢,也不敢乱水,更是把现实中的美好愿景,都写进了当中,我希望笔下的大秦,通过各种改革,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的世界。还有好多好多情节,都还未开始写,就这样放弃,心有不舍,且毕竟还有两三百人在看,不愿让他们看到一半就没了。
就这样,我不断挣扎着,纠结着,徘徊着,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恢复更新了,但是却还时不时又断更一天两天的原因。
当然,我很明白,成绩差,是因为自己当初断更造成的。
唉。一声叹息。
不过,为了能更坚定的更新下去,为了能更有动力写下去,在此我还是想呼吁一下,希望还在看这本书的朋友,还喜欢这本书的朋友,都能来支持一下正版,让我知道不止只是两三百人在看,让我还能看到更新下去成绩会起来的那么一缕希望……
拜托大家了,都过来支持一下正版,每章一毛钱左右,我每天更新两章,两三毛钱,掉地上很多人都不愿弯腰捡,但此时对我真的是太重要了,这两三毛钱对我来说,是值得弯腰,值得努力争取的,这能让我重新看到希望,重燃动力。
目前,我会继续连载更新,只要成绩稍有起色,我承诺每天绝不会低于两章。
----------壶中洞天。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三百六十八章 请功
刑部,秦国官制改制前,曰延尉署,主管一国之刑狱、律法,权力极大,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秦国最高法院。
此时的刑部大堂,十数位刑部官员齐聚,刑部尚书蒙毅,端坐刑部大堂的正上方主位,正与部下议事。
今日的他,很高兴,因为长达近两年的秦律改革,终于基本完成了。
除了行政法由监察院编著之外,刑部已经按照李阳的指示和要求,基本完成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物权法、婚姻法、民法通则、治安处罚法、民事诉讼法、国籍法、国旗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兵役法、义务教育法、税法、商业法等二十余部律法。
如今的律法之全面,律法之完善,涵盖社会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而且,每条律法,都极为的公平、公正,值得推敲,可谓简直就是完美。
这是律法改革的一次重大的成功,有这些完善的律法为基准,秦国要走依法治国的路线和方针,已然毫无问题了。
说实话,身为刑部尚书,执掌一国之刑狱、律法,同时又是主导律法改革的蒙毅,内心里面免不了为自己感到骄傲。
因为此次律法改革,显然是要载入史册的。
从古至今,唯有今日之律法,方可实现真正的依法治国。
秦,自商鞅变法伊始,虽说是依法治国,但是秦国的律法,其实并不完善,所以百年来,秦国都没有真正的实现依法治国。
然而,如今的大秦律法,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是可以使大秦真正的推行依法治国的康庄大道了。
这份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是值得骄傲的!
“此次律法改革圆满完成,诸位可谓是劳苦功高,稍后我便会去国政院,向诸位请功!”蒙毅笑呵呵地对大堂内十数位部下许诺道。
“谢蒙尚书!”十数位官员一听,大喜,忙起身一揖,齐声道谢。
大家都很激动,很兴奋。
因为律法修著,其实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而且所费时日亦长,不像发改署,每次新政,只需一道政令,然后便立了大功。
说实话,为此大家可没少嫉妒。
反观自己的律法改革,一改就是一年两年,默默无闻。
而如今,这律法改革终于是大获成功了,这份功劳自然值得去请的。得让镇国君以及满朝的官员知道,咱们刑部的人,也是一直在默默付出,一直在努力的。
这时,一位稍老的吴姓官员道:“蒙尚书,这些律法还需不需要再逐一检查,逐一推敲,免得出错漏?”
蒙毅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每条律法的制定,我们早已一起推敲过,而且这些律法也发布各郡县启用了,亦算是经过了实战的检验,各地亦没有反馈不妥之处,由此可见,我们修订的律法,当是毫无问题的。”
底下官员连连点头。
一官员道:“蒙尚书所言极是,此次修著的大秦律法,是在以往的旧秦律上优化的,汰劣留良之下,新律法比以往更完善,更先进,又以往的秦律相比,根本挑不出毛病来,简直可堪称完美。吴老过虑了!”
吴姓官员听到这么一说,也点了点头,将心中的小心打消了去。
其实,蒙毅和其部下,并没有装b,也没有轻狂自大,而是他们修著的大秦新律法,确实算得上是完美的律法。
因为他们修订的律法,是按李阳的框架来修订的,而李阳脑子里面想要的律法,可全都是经历了两千年岁月,优胜劣汰之后,最终由后人编著出来的。
虽然后世的律法,并不是一股脑全部照搬到了秦国,但是能适用在秦国的后世律法,李阳几乎都搬过来了。
比如了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物权法、婚姻法、民法通则、治安处罚法、民事诉讼法、国籍法、国旗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商业法,这哪条不是超越了时代的产物啊?
而且,这些律法组合在一起,涉及方方面面,整个社会活动几乎都涵盖在内,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以,这也是他们认为这次修订的律法,是完美的,是无比健全和完善的原因所在。
“既如此,我这便去国政院,向镇国君请……”见大家无异意,蒙毅正想说去向镇国君请功,结果这个“功”字还没说出来,就看到李阳风风火火的朝自己的刑部大堂而来。
自从律法改革踏上正轨后,李阳就没有来过刑部了。此次见到李阳亲自驾临刑部,蒙毅自然不敢怠慢,赶紧起身相迎。
“下官正准备去国政院找镇国君,结果镇国君倒是来我刑部了。”蒙毅以下属之礼,至大堂门口相迎。
“下官见过镇国君!”
大堂内十数位刑部官员,也纷纷一揖,见礼。
李阳大步进到堂内,也没回礼,径直大步朝大堂正上方的案台走去。
看到这副架势,蒙毅和众官员对视一眼,都是一脸的疑惑,心里有一种预感,不会是出了什以事吧?
就在众人心中惊疑之时,只见李阳站定在大堂案台的后方,然后看向蒙毅,道:“蒙尚书刚才说要找本君,有何事吗?”
说实话,看到李阳这风风火火的架势,他心里突然有一点没底了。
不过,如今李阳亲自问起了,他又不好不说,于是只好回道:“下官原本欲向镇国君禀呈秦律之事,经过长达近两年的时间,在我刑部各官员的努力下,如今大秦律法终于算是已基本修著完成了。”
“哦?已经完成了!效率倒是不错啊。”李阳一怔,略有些诧异。
蒙毅点点头,高兴的笑了笑:“律法改革,乃国之大事,亦是我大秦依法治国的根本,故而我部官员兢兢业业,不敢耽搁哪怕一时一刻。”
众官员听到蒙毅这话,脸上也是洋溢了自豪的笑容。
“嗯,不错!”李阳点点头,对他们的工作效率,还是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此乃我部官员之职责!”
蒙毅谦虚了一句,然后就一脸期待的看向李阳。心想:快来夸我们,快来夸我们啊。
然而……
表扬和论功行赏的话却没有等到,反倒李阳竟反问了他一句:“这么说来,你欲找本君,是要请功喽?”
“这……”蒙毅尴尬了一下,心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于是点了点头,笑道:“正是,我部官员也算是劳苦功高,身为刑部尚书,下官为我部官员请功,也是应尽之职责。嘿嘿……”
哪知,李阳却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道:“请功?你还好意思请功?你知道新律法有缺陷、有不足之处么?”
“啊?”
表扬没等到,反倒等到了一通质问,蒙毅也是傻了。
这……难道是哪个地方出了茬子么?
蒙毅看了一眼身后的部下,其部下也是一脸懵,表扬没等到,怎么感觉今天好像反倒要挨训的样子了……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三百六十九章 必须较真
蒙毅不傻,今天这个情形,很显然是新修的律法惹出了什么乱子,要不然李阳不可能如此质问大家。
既然律法出了差错,他也不敢怠慢,所以立即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是哪条律法有不足之处,还望镇国君明示!”
李阳叹了口气:“刑部编著之律法,一经完成,便发布各行省、郡县实行新律,然而,新律是否尚存在缺陷与不足之处,刑部却毫不知情,亦不在意,此乃一大过也!”
被李阳如此一训,蒙毅也是意识到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
李阳说的没错,律法一经著成,便发布各行省郡县实行了,但是却没有去想过,各地实行新律后的情况到底如何,是否有不足之处,这些刑部确实没有考虑到。
想到这里,蒙毅当即认错:“此,确实是下官之疏忽。”
堂下十数位刑部官员,也立即齐声道:“我等疏忽,愿意领罚!”
李阳看了众人一眼,叹了口气,罚?他倒是不想罚大家。
而且,李阳也知道,他们修著大秦律法,确实是劳苦功高,而且还是修著出如此健全的律法,这功劳不可谓不大。
说实话,李阳其实是不想训斥他们的。
毕竟律法是人修著的,既然是人修著制定的,就不可能完美无瑕,且新修著的律法,出现不足,出现缺陷,也是再所难免的。别说是在秦朝,就算是在李阳来的那个世界,那个真正所谓的依法治国的社会,其律法不也是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完美吗?
可是,既然律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出现了,而且还让李阳撞见了冤案,那么李阳就不能不管,也不能不训上几句。
因为律法不像别的东西,可以通容,可以含糊,可以得过且过。
律法是用来治国的,律法是用来断案的,律法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定,关乎一个家庭的生死,关乎每一个人的利益。
所以,律法必须较真,容不得半点随意。
也许在这些刑部官员看来,可能只是难以避免的一个纰漏和不足,但是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一个涉案之人来说,这一个小小的纰漏和不足,就有可能是致命的,就有可能令他们感觉天都要塌了,令他们的人生带来绝望。
因此,这样来看,律法就得认认真真的对待。同时,亦要让这些主管一国之律法的官员,有认真与较真的态度去对待律法。
所以,李阳哪怕明知这些刑部官员功劳甚大,但还是必须得训斥几句。
看了一眼众人,李阳道:“罚有何用,本君只是想让尔等明白,制定律法,只是依法治国的前提,而要顺利的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要想通过依法治国使天下长治久安,还须有不断完善律法的态度。”
“镇国君训示,我等谨记!”蒙毅和刑部官员急忙应是。
李阳消了一点气,然后问道:“与人私斗,如何判?”
“私斗罪,按律,依情节严重,判狱三月至六年不等。”蒙毅立即答道,然后好奇道:“镇国君,是不是此条律法有不妥之处?”
李阳摇了摇头:“这条律法并无不妥,但你们刑部可知晓,有一良善正义之人,却因此条律法,蒙受了刑狱之灾?”
“这……”蒙毅一时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回话了。因为……与他人私斗的人,就算其原本是一个良善正义之人,但是律法是论行,不论心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不管你这个人的心是好是坏,也不管你是好人,还是一个所谓的坏人,律法都不管,律法只看你的行为是不是违法,是不是做了律法所不容的事情。所以,既然这个原本是良善正义的人,难道其私斗,就是无罪的吗?
所以,蒙毅有一种无辜感,心想李阳问的这个问题,有点偏离了律法的根本和论点。
底下的刑部官员,亦是一脸诧异的样子,显然想不明白,李阳怎么会说这样的话。所以,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一种自己修的律法并没有错的感觉。
看到众人这副鸟样,李阳知道,这帮家伙是真的还没有意识到这条律法存在问题啊。
苦笑了一下,最后,李阳只好把真实的案情讲了出来:“咸阳有一位有志青年,其侠肝义胆,为人正义,可是就在上个月,他在洒馆喝酒,见到有一富家公子调戏姑娘,因为其仗义执言,站出来制止了富家公子,结果与那富家公子打将了起来,然后却为此犯下了私斗罪,罚狱三年。此案,诸位作何感想?”
嘎!
蒙毅的下巴脱掉了。
而刑部一众官员,也直接傻了眼。
作何感想?
这明摆着那位有志青年的行为,乃是属于见义勇为嘛,而这案件于他来说,可谓是无妄之灾矣!
“为何不作声了?”李阳看到这般家伙无言以对了,不由追问道。
蒙毅和刑部一众官员,刚才还觉得自己制定的关于私斗罪的律法无错,甚至还认为李阳的问题,违背了律法论行不论心的根本规则,结果……这个案件反手就给了大家一个清脆的耳光。
一时之间,一众官员纷纷低下了脑袋。
蒙毅则一脸惭愧地道:“此律看来,确实存在巨大的疏漏,私斗罪,不可一概而论之,我等之过错也。”
李阳扫视了众人一眼,道:“现在终于知道这条律法有问题了?如果此律法继续施行下去,日后我大秦百姓,还有谁敢见义勇为?当坏人欺压良善之时,岂不叫良善之人唯有任人欺压,不可反抗乎?”
众人连声道:“我等知错矣。”
李阳似乎并没有就此罢休,接着他又转身朝刑部大堂门外一指,道:“还有,尔等可有看见门外有一女子?”
众人回头朝大堂外看了一眼,连连点头。
其实,大家早就注意到了那个女子,甚至都很好奇,那女子是什么人,而且怀中还抱着一个孩童,怎么会跟李阳一起?
“敢问镇国君,那女子是?”蒙毅问道。
李阳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实不相瞒,那女子是从山东,不远千里而来,为的就是来咸阳鸣冤的!”
“啊?鸣冤的!”
这一下,蒙毅真的是大吃一惊。
因为来京畿鸣冤的,这还真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这时,他算是终于明白李阳为何会来刑部训斥大家了,其原因正是因为有人来咸阳鸣冤来了。
而如果没有料错的话,这女子的冤情,显然是跟新律法的缺陷与不妥之处,有直接关联。
想到这里,蒙毅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了,于是也不敢再有怠慢了,赶紧问道:“那女子是何冤情?”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三百七十章 正当防卫
“亦是私斗罪!”
李阳道:“她的丈夫因与入室行凶之歹徒搏斗,致歹徒身亡,故而犯下了人命案,依大秦律例,伤人性命,死罪也!所以她的丈夫被判死罪,秋后问斩。”
“这……”
听到这话,蒙毅直接傻了,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条私斗律法,居然存在着这么多的漏洞。
而堂下的刑部官员,听到这个案件,也是无话可说了。
对于这个案件来说,这种判决……很显然是于他不公的。
李阳道:“怎么样,是不是听完后,自己都觉得十分的荒唐、可笑?歹徒入室行凶,为了保护家人,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安全,与歹徒搏斗,居然也犯法。如果这条律法不加以修改完善的话,那日后,我大秦百姓遇到歹徒,岂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歹徒行凶作案,不可反抗了?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被李阳这么一骂,大家都被训的是面露羞愧之色。
特别是,先前大家还自以为此次的律法堪称完美,而现在却感觉……这简直就是在啪啪打脸。
蒙毅当下便道:“下官惭愧,镇国君容我们一些时日,我们定当尽快将此律法修改、完善。”
李阳点了点头,然后突然问道:“问诸位一个问题?我大秦以法治国,然,当律法与正义产生取舍之时,是当尊律法为先,还是当尊正义为先?”
“这……”
这个问题一出,大家都怔了起来。
因为这个问题不管如何回答,都显然是存在问题的。
如果你回答,当以律法为先,那么正义的一方就存在着不公平,就好比那妇人的丈夫与入室歹徒搏斗之遭遇。
可若是回答,当以正义为先,那么又置大秦律法的威严于何地?
难不成,为了所谓的正义,大秦律法就失效么?
所以,一时之间,大家都沉默了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李阳的这个刁钻问题。
看到大家都不回答,李阳一笑,道:“按你们内心的想法,如实回答就好,如果你们是审案之官员,遇到此类事情,当如何处之?”
蒙毅回道:“当以律法为先!”
一众官员见自己的上官都这么回答了,自然大部分人都是回道以律法为先。当然,也有一两人回道,当以正义为先。
李阳点点头。
蒙毅好奇道:“不知镇国君,会如何选择?”
李阳笑了笑:“此事无论如何选择,都是有问题的。你若依法论罪,于正义一方不公平,你若不依法,只论正义,那又置律法威严于不顾,以后我大秦天下,究竟是以正义仁德治国乎,还是依法治国乎?”
“这……”
大家听到这个回答,直接就无语了,因为李阳这话等于是废话。
谁不知道如何选择,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呀,可问题是,你如果是审案之官员,你总得选一个来定案吧?
这时,蒙毅心里也是日了狗了,只得追问道:“那若依镇国君,此题该当何解?”
李阳看了一眼蒙毅,道:“蒙尚书有没有发现,本君刚才所提的这个问题,便是今日大秦律法在各地实行当中所遇到的问题。”
蒙毅点点头,对于这一点,还是认同的。
“既然无论是以律法为先,还是以正义为先,都存在问题,那么这种案件就应当暂且搁置,呈报刑部来断决。”
说到这里,李阳正色道:“如果山东那妇人丈夫的案件,由当地呈报至刑部,你们刑部不就能发现此条律法之缺陷了?这条存在争议的律法是要修改完善,还是不须修改,刑部来决定,由此最终决定此案的判决,这……岂不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么?”
听完李阳的这个回话,蒙毅眼珠子都瞪大了。
因为李阳的这个方法,实在是太过精妙了!
这不仅可以各地将存在争议,或存在缺陷的律法反馈至刑部,让刑部及早发现缺陷与不足之处,而且各地方将存在争议的案件呈送刑部,也能减少像山东那妇人之夫所遭遇的不公之冤案。更重要的是,如此程序走下来,就算最后判正义的一方无罪,那大秦依旧是依法治国,而不是依仁德治国,因为最后刑部判正义的一方无罪,显然是修改的律法,所以也等于是依新法定案的。
完美,简直太完美了!
想到这里,蒙毅双眼放光,当即便朝李阳深深一揖,一脸佩服的道:“大人之妙策,着实令下官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此妙策对我大秦律法系统,简直是一剂良药啊!”
刑部的众官员也是被这个妙策给惊呆了,纷纷跟着一揖,齐声喝彩:“镇国君之妙策,我等自叹不如,着实是令人叹为观止!”
他们虽说是拍马屁,但是内心深处是真的佩服李阳的聪明才智,同样的问题,大家无一人能想出一个最优的回答,而镇国君却能想出如此绝妙之策,这着实是大家自叹不如的。
1...196197198199200...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