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壶中洞天
所以,李阳直接叫吴伯去推辞。
“我家公子说了,税改乃朝廷之事,功在朝廷,在陛下,在长公子,还望诸位请回吧,否则我家公子要不高兴了。”吴伯对一众商人说道。
“不行,镇国君不见,我们便不回去了。”
“对,我们不回去了,就在这等。”
可是,这些商人似乎是扛上了,压根不听劝。
有人还道:“我们是来感谢镇国君的,镇国君怎会生气,我们不信。”
李阳也是很无奈。
你妈了个巴子的,你们这样可是会害死老子的,还不相信老子会生气?
见这些家伙这么不懂事,李阳只好来到了院门口,指着巴适就怒喝一声:“巴适,你糊涂,带他们来我这做甚!”
大家都怔住了,没想到李阳真的生气了。
“此次税改,咸阳商人皆说要前来感谢大人。”巴适见李阳不悦,小心的说道。
李阳道:“尔等真要谢?”
众人点点头。
李阳道:“行,那诸位就随本君进宫,直接去向长公子谢恩吧!”
“这……”众人一愣。
“怎么,你们不想向长公子谢恩?”李阳眉头一凝,质问道。
众人吓得赶紧点头:“想,我等想去谢恩。”
“走!”李阳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手一挥,带着一帮商人朝咸阳宫走去……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劳
咸阳宫,太子府。
“我等代表咸阳十万商人,特来向殿下表达感激之情,愿殿下万年,大秦万年。”
以巴适为首,十数位大秦富商,齐唰唰地朝扶苏深深一揖。
看着太子府门前聚集的大批大秦商贾,以前托盘中递上过来的一张1000万秦刀的大秦工商银行咸阳分行的支票,扶苏一时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太傅,他们……因何要来谢孤?”此时的扶苏,有点懵逼。
李阳笑道:“此次大秦的税法改革,这些商人对我大秦、对殿下您都无不感激,故而央求要进宫以表心中的感谢。”
“原来如此!”扶苏一听,原来一个小小的税法改革,就让这些商人如此的感恩戴德,心中不由也高兴了起来。
他还是第一次被百姓感谢,这种感觉让他特别的有成就感,以及使命感。
一直以来,百姓无不对朝廷充满了怨气,充满了不敬。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咒骂朝廷。而今天,这一切居然改变了……
今日,竟有商人,代表着咸阳十万户商人,前来向朝廷表示谢意,这绝对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扶苏无比激动,同时心中又不免感到几分叹惜。
叹惜的是,父皇不该没在咸阳,要不然父皇看到大秦的商人对朝廷如此的感恩戴德,定然是心中甚为欣慰!
父皇一生为秦国付出,得到的却尽是骂名。
暴君、暴政……此等骂名,不绝入耳。
为了天下百姓,尽皆安定,平六国,六国百姓尽皆恨之。
为天下百姓,免受异族侵犯,筑长城,天下百姓尽皆恨之。
为防止六国余孽割据,将六国富豪和贵族十二万户迁到咸阳,天下商人尽皆恨之。
而今日,最为恨朝廷的十万户商人,却是满怀感激之情,这种情景,简直就是父皇做梦都不敢想的。
而这次,自己却替父皇做到了……
想到这里,扶苏难掩心中的激动和高兴。
看着跟前一双双炽热的目光,扶苏知道,他们对大秦的这翻谢意,是真心实意的,没有半分虚假。
一时之间,扶苏也热血沸腾了起来,慷慨激昂的道:“太傅曾言,有志之士,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孤身为大秦长子,又身负监国之责,更当以为天下万民谋福为己任!大秦税法改革,乃孤生来之责,诸众何必言谢!”
一众商人闻听此言,无不感动,纷纷再次一揖,齐喝:“殿下之德,我等之幸,天下之幸!”
听着一众商人的歌赞,扶苏内心自然是无比的喜悦。同时,亦对大秦的新政,充满了希望和热情。
…………
当商人离开后,扶苏转身对李阳深深一揖。
“殿下,这是为何?”李阳赶紧伸手做托举状。
扶苏一脸诚挚的道:“阳滋说的对,大秦可以没有孤,但不能没有新政,不能没有太傅。大秦能有今日之成就,全因太傅之功。太傅当受孤一拜!”
李阳一怔,做梦都没有想到,扶苏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心中也是份外的感动和欣慰。
“殿下过奖了,大秦能有今日之成就,其实全因陛下与殿下之信任,君臣一心,方成可事,臣岂敢独自居功。”李阳第一次谦虚了起来。
扶苏握住李阳的手,一脸赤诚的道:“未来不管发生什么事,哪怕将来,孤为君,孤对太傅之信任,亦如今日,绝对不移半分。”
“谢殿下!”李阳深深一揖,心中感动。
扶苏笑了笑,然后突然好奇道:“对了,此次税法改革,我大秦商贾如此的感激涕零,百姓是否也是如此?”163txt
李阳点点头:“那是自然,此次税改,免除了口赋,百姓对大秦之感激,岂会没有。”
扶苏点点头,沉吟了一会儿,然后道:“要不……我们去街上看看?”
很显然,这家伙听完商人的颂扬没过瘾,还想去宫外听听百姓们的看法。
“可以。”
既然扶苏有这个提意,李阳自然不能打断他的雅兴,所以直接就答应了。
而且,对于李阳来说,一个未来的储君,在乎百姓的评价,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一个在乎百姓评价的君主,他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若是一个君主,完全不在乎天下人的评价,那才是可怕的。
因为他可以无视世人之评价,无视史书之记载,任性而为,毫无顾虑。这种君主,不管是有心治国,还是无心治国,对百姓来说都不会是福。
因为这种君主,有心治国,他就会为了功绩,为了自己想见到的效果,不择手段。
比如,他想旧城改造,他就敢强拆一座城,无视百姓死活。
如果这种君主,其心不在治国,那就更可悲了。为了贪图享乐,用尽一切手段向百姓压榨钱财,历史上的秦二世,不就是例子么?
总而言之,一个君主,他可以没有多大治国本领,但是只要他在乎百姓的看法,在乎天下之评价,在乎史书之记载,那么他就不敢胡作非为,凡事都会有一个度,凡事都会先想想天下万民能不能接受自己的行为。
这……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德。
德,从直,以示遵行正道之意。这种正道之意,即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亦是天下人遵行的要求。
扶苏在乎百姓的看法,这也说明,扶苏确实是一个心中有“德”的人。
…………
扶苏和李阳,二人很快就出了咸阳宫,只带了一队亲卫,便来到了咸阳城的街道上。
如今的咸阳城,绝对算得上是全世界最美丽的都城。
在扶苏的改造下,整座咸阳城,绿植簇簇,一片欣欣向荣。
走出咸阳宫正门,广场外,便是咸阳中央公园。
此时的咸阳中央公园,虽然还未竣工,但是中央公园的广场,早已种上了草皮,以及绿植花卉。
无数咸阳百姓,带着孩童,在中央公园的草地上游玩嬉戏,空中到处是风筝,处处充斥着欢声笑语,看上去尽是幸福的滋味。
或许是不想去打破公园里的那份恬静,扶苏并没有去公园,而是直接在街道上逛了起来。
他这次,虽穿着一身白衣,但是身后跟着的一队羽林军,百姓还是知道这是宫里的人,所以他走到哪,自然都是哪里的焦点。
只不过,这货似乎并不觉得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还认为自己这是微服私访,所以一路走,就一路跟街道两旁的百姓问话,觉得朝廷的税法改革好不好?
得到的答案,自然是一片歌功颂德,把这家伙给乐得,嘴都合不上。临问完了,他还得装个逼,告诉对方,自己就是大秦长公子扶苏,然后接着就享受百姓惊措的表情。
不过,这家伙也大方,一路赏钱。
就这样,扶苏乐此不疲的一路微访,最后整条街的百姓都知道他是扶苏了。
到了这时,也不用他问了,众人纷纷对他行礼,齐呼“殿下万年”。
也就是在他最为得意的时候,突然,人群中传来了一道不合时宜的呼喊声:
“冤呐,冤呐!”
“殿下,求求您为我做主啊!”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三百六十六章 律法与正义
“冤呐!”
这是一道喊冤声,在这一片歌功颂德的感谢声中,显得是那样的突兀和格格不入。
一时之间,感谢声嘎然而止,周围的人群全都安静了下来,纷纷往鸣冤声的方向望了过去。想知道是什么人居然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当街喊冤。
要知道,这可是死罪。
以前,也有百姓拦截始皇帝东巡的车驾,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别说见皇帝,自个儿都没了命。
此时的扶苏和李阳听到这突如其来的鸣冤声,不由也是怔住了。
因为这种情况,来的太过突然,谁会想到这次出来想听听百姓们的感激之情,居然会发生当街鸣冤的呀?
这实在是出乎了意料。
当下,便有几位羽林军立即挡在扶苏和李阳的前面,然后唰的一声,拔剑而起,其中羽林校尉则冲喊冤声的方向大喝一声:“大胆!是何人在此造次,给我拿下!”
“喏!”
几名羽林军,立即就朝前方的人群冲将过去,显然是要去拿下那名胆敢造次之人。
“慢!”
不过,就在这时,李阳却立即喝止一声。
人家明明就是有冤在身,极其可悲之境地,你们却还要问罪拿人,这还是人干的事吗?
羽林军听见李阳的喝令声,不由停了下来。
“此乃鸣冤声,何来造次一说?退下!”李阳手一挥,将羽林喝退。
这时,人群已经纷纷退开,将那名鸣冤者展露在了众人的眼前。
只见,那是一名不到三十岁的女子,跪在地上,脸上挂着泪痕,怀中还抱着一个不足两岁的孩童。也许是孩童受了惊,此时正哇哇直哭。
女子一边用手轻轻拍着,安慰怀中的孩童,一边心急忧伤的喊着:“殿下,救命啊,呜……”
女子显然是遇到了什么十分绝望的事情,要不然也不至于当街向扶苏鸣冤。
看那样子,估计她是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步吧?总之给人十分可怜的样子。
李阳何时见过这种情形,心中更加好奇这女子,到底遇到了何冤情。
“殿下,此人既然有冤,不如问清事由,看看是否真的有冤情。”李阳转头对扶苏道。
“太傅所言极是,孤亦是此意。”扶苏点点头,然后对那女子问道:“你是何人,有何冤情?”
女子见扶苏问话,赶紧答道:“民妇山东人,民妇之夫因与入室行凶之歹徒搏斗,伤了人命,入狱判了死罪,秋后便将问斩。呜……殿下,冤枉啊,民妇之夫,向来忠厚老实,从不为恶,此次若不是为了保护我跟孩子,岂会与人搏斗,此次伤了人命,亦是意外,绝非有意伤人。”
“如今,家中突遭横祸,家中上有六旬老母,下有两个孩童,民妇之夫若死了,叫我们这个家还怎么活啊,呜……”
“老天不公啊,老天不公啊,民妇之夫,何错之有,何错这有?居然要遭逢此等灾劫,冤啊,求求殿下救救我们家,民妇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如果殿下也不能救民妇之夫,民妇……民妇也不活了,便死在这里算了,呜……”
女子泣不成声的诉说着自己家的冤情,无比伤心绝望,许是因为她这一哭,怀中的孩童亦哇的一声哭闹了起来。
这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令人无不生心同情。
亦或许是这女子所遇之事,确实太过悲惨倒霉,围观的人群也纷纷摇头叹惜了起来,看上去像极了深有同感。
扶苏听完女子的诉说,不由露出了诧异的表情,转头对李阳道:“太傅,与入室行凶之歹徒搏斗,我大秦律法,也是有罪?”
李阳:“…………”
大秦律法,虽然是李阳主导改革的,但是……具体的律法条文,他也是不可能全部一一经手修改制定。所以,大秦律法,李阳只是制定了框架,而律法的内容其实是廷尉署那班人在制定的,也就是现今的刑部。
也正因此,被扶苏一问,李阳也是无言以对了。
扶苏显然是同情这个女子,愤愤不平道:“此……何罪之有!何罪之有!”
其实,这种案件对李阳来说,可并不算是新鲜事。
这倒并不是说他在秦国见过很多,而是他在穿越的那个时代见闻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事情了。
比如歹徒入室抢劫,屋主与其搏斗,结果反而惹上官司,这样的事情早就司空见怪了。
更奇葩的,哪怕电瓶车放在楼下,小偷去偷,被电身亡,你都得惹祸上身。
还有甚者,小偷爬窗行盗,不小心摔下去身亡,屋主也得赔钱,理由居然是……谁叫小偷是从你的窗户外摔死的。
简直荒唐可笑,滑天下之大稽!
而更可悲的是,这样的情况,居然是屡见不鲜,甚至沦为常事。
在穿越前,李阳每次在微脖上,抖音上见到这类事情,往往都是愤怒无比,忍不住像个愤青一样,写下愤怒的评论。
李阳至今还记得,当初自己像个愤青一样写下的那些评论。比如:“狗法官!”、“草泥马,还有正义可言吗?”、“这条律法明明存在问题,欺负好人,毫无正义!”、“明明违背正义,为什么不修改法律,你们都吃屎了吗?”、“正当防卫就因为你们这些糊涂法官沦为了笑柄!”、“所以,我们以后得礼貌的打开门,让小偷进屋偷,因为不开门的话,万一小偷爬窗可就惨了”…………太多太多写过的愤怒评主,李阳一时都记不住了。
总之,他每每看到这种让受害者、守法者反而受伤害的事情,总是会忍不住莫名感到愤怒。
只是,以往的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网民,就算愤怒,又能如何,最多就是在评论下面骂上一句,这还得看博主是不是允许评论。不允许评论的话,你就是愤怒,都没办法去骂,亦或者骂得太过份了,事后还得赶紧去删了,免得惹事。
以前,他根本改变不了存在问题的律法,也改变不了案件的判决,甚至新闻下面写评论,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而如今的他,不同了。
自己如今可是大秦帝国的镇国君,国政院院长,大秦律法改革,就是由自己主导修改的。
所以,当他今日在这个世界,也听到了这样的荒唐案情,心里便下定了决心,决不会让大秦律法,让正义的一方受到伤害。
因为律法,它不仅仅是惩罚做恶者,更应该有保护守法者、保护正义的功能和作用。
如果不能保护守法者,不能保护良善,不能框扶正义,反而压制正义的风气,助长恶人坏人的无理要求,那这律法显然就是存在问题的,是需要适当修改的。要不然,这个社会,正义便会慢慢消失,最后变得人心冷漠,不讲对错,不讲善恶,只讲得失。
不扶老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人们都不在乎扶老人是不是对错了,人们只在乎得失,如果扶了老人,会使自己受到损害,那人们就不会去扶了,哪怕扶老人这种行为是对的,是善的,可是……那又如何?
这种悲哀的社会风气,李阳是绝不允许在大秦出现的。
李阳允许律法不代表正义,但是绝不允许律法压制正义。
所以,当下李阳便对扶苏道:“殿下,此事不如交给臣吧,臣定会公正处理。”
扶苏点点头:“也好,正好大秦律法改革是由太傅主导的,此事由太傅来处理,比孤更为合适。”
这时,李阳便对女子道:“我是国政院院长李阳,你的案件本君会替你重审。”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三百六十七章 律法与正义(二)
“国政院院长李阳?”
“原来他便是镇国君!”
李阳的话音一落,顿时全场响起一片惊异之声,每个人的双眼皆是为之一亮。
很显然,李阳的大名对这些百姓来说,早已是如雷贯耳,只是他们没有料到扶苏身边的这位年轻人,居然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镇国君。所以,一时之间感到惊喜和意外,也就不足为奇了。
“太好了,有镇国君重审案件,这回有救了!”
“是啊,镇国君一定会还她公道的。”
“…………”
围观的百姓,纷纷为那女子感到庆幸。
而那女子身旁的人,则赶紧对那女子道:“你还愣着做甚?那可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镇国君啊,他帮你重审案件,你夫君一定不会有事的,还不快点谢谢镇国君!”
女子被身边的人一说,方才从惊愕当中回过神来,因为他也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位居然就是镇国君李阳。
说起来,她此次从山东,不惜千里赶来咸阳,其目的就是想找镇国君的,因为有人对她说过,大秦律法明文规定,伤人性命便是犯法,所以要想救她夫君,世上只有寥寥数人可以做到,要么就是皇帝,要么就是镇国君李阳。
其原因就是,大秦律法是由李阳主导改革制定的,所以也只有他可以将不公的律法重新做出修改。
所以,这虽然只是一线希望,但是她为了救自己的夫君,为了救这个家,还是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咸阳。
只是,刚到咸阳,没想到就能遇到自己要找的镇国君李阳,这……
女子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
这一定是老天爷显灵了!
也正因此,女子听到要重审案件的人是镇国君李阳,所以才会一时没反应过来。
“谢殿下,谢镇国君!”
此时,女子赶紧连连磕头,感动的泪流满面。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这次终于是有救了!
扶苏道:“你也不用太担心,你夫君是否死罪,镇国君自会秉持公道正义判决。”
女子连连点头。
说完,扶苏便先行离去,打算去中央公园看看。
扶苏一走,李阳也不打算回宫了,而是转头问众人:“尔等还有谁遇到不公之事否?”
是的,李阳打算趁此机会,看看大秦律法,到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正的。
这一问,还真就有人立即就站了出来,道:“回禀镇国君,庶民也遇到了不公之事。”
“哦?”
李阳没想到还真有人回话,不由有些意外,于是赶紧问道:“是何不公,尽管说来。”
站出来的人,是一个中年男人,衣着华丽,应当是一个有钱的商人。
此人小心翼翼的回道:“庶民是一个医者,在咸阳亦有药铺,一生济世救人,行善积德。就在数月前,有一老人行至庶民的药铺门前,突然犯病倒地,庶民见到这种情况,自然立即出去上前施救。可惜的是,老人身患某种急病,庶民尽力施救,却还是无回天之力。可是,就是因此,庶民却惹上了一场灾祸。那老人的子女得知此事后,并讹上庶民了,说老人是因庶民乱医而死的,扬言要将此事报官。”
“此事如若报官,庶民又无力自证清白的话,庶民定然是要赔上性命的,最后只得任其讹诈,庶民……实在是冤啊。唉!”
说到这里,中年男子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满是愤愤不平。
秦国,因为秦律改革后,讲究的是民不举,官不究。而这位中年男人的事情既然没有报官,李阳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帮他翻什么案了,因为他本身这件事都没立案。
但是,李阳还是挺替他感到同情的,这种事情,不管是谁遇到,基本上都是只能认栽了。哪怕在李阳来的那个世界,也是如此。
当然,中年男子的遭遇,也是让围观的人群纷纷感到同情,直呼好心没好报,那老人的子女太不要脸了。
一时之间,可谓是群情激愤。
这时,又有一老人道:“你这还算是好的,我有位邻居,比你还倒霉。他侠肝义胆,为人正义,可是就在上个月,他在洒馆喝酒,见到有一富家公子调戏姑娘,因为其仗义执言,站出来制止了富家公子,结果与那富家公子打将了起来,然后却为此犯下了私斗罪,罚狱三年,唉,无妄之灾啊!”
众人听闻此事,亦无不摇头叹惜。
有人道:“如此下去,这世道还如何叫人敢乐于施助,如何叫人敢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了?”
“是啊,有些律法,实在是太不公了,还望镇国君能够秉持公平正义,不要让这种现象再继续下去了。”
众人纷纷朝李阳一揖,显然他们都恨透了这种压制正义的律法。
看到这种情形,李阳知道,大秦的律法,真的是有太多缺陷和不足之处了。
为了安抚众人,亦是对大秦律法的修改下定决心,李阳当下便对众人承诺道:“诸位所言极的不公平之事,本君已然了解了。诸位放心,如果哪条律法让世人普遍感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那么本君可以在此向诸位保证,这样的律法一定会修改,绝不会视而不见,将错就错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