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烽火戏诸侯
老人哎呦一声,身体前倾,探出身子,扭头望向那名年轻剑修,大声问道:姓斛律的小子,斛律银子是你什么人?
年轻剑修没好气道:是我小叔,闭关很多年了。你认识?
老人一巴掌拍在腿上,哈哈,斛律银子年轻时候,贼没劲一木头疙瘩,头回上妓院开荤,还是老子带着他去的!那之后,啧啧啧,三天两头跟在老子屁股后头,他娘的只听说天底下有蹭吃蹭喝的,像你小叔这般蹭嫖的,老夫活到一大把岁数,生平所遇仅一人!
年轻剑修涨红了脸,赶紧小心翼翼瞥了眼身旁女子剑修,并无异样后,才略微松口气,对那个糟老头义正辞严道:我小叔不是这种人!
儒衫老人翻了个白眼,老子跟你小叔,那是相互帮着推屁股的瓷实交情,你个雏儿懂个屁!
年轻剑修如遭雷击。
女子剑修终于忍无可忍,怒喝道:闭嘴!
老人嬉笑道:哇,好凶的小婆娘,得嘞,你小子有的苦头吃喽。
年轻剑修心知要遭,只是根本来不及出声提醒。
女子剑修已经面若寒霜,出言不逊,口无遮拦,就打碎你的狗牙!
用以绾住青丝,那柄本就已经极小的钗子飞剑,剑身无锋,玲珑纤细。
但是离开主人头顶青丝之际,剑尾就绽放出一丝雪亮白芒,飞剑轨迹,在空中拉伸出一条极长的刺眼白线。
世间飞剑,本就以迅猛疾速难以防御著称于世,但是这名女子的小剑,更是快到了匪夷所思的境界。
太快了!
大开眼界。
陈平安心思微动。
哎呦妈呀,疼死老子了!
儒衫老人捂住嘴巴,鲜血直流,言语含糊不清。
原来飞剑刺破嘴皮,直接打碎了老人一颗门牙。
老人不怒反笑,痛快至极,双手拍腿,喷着一嘴的鲜血唾沫,使劲嚷嚷道:好一柄‘电掣’,不愧是我俱芦洲最快的飞剑之一,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便是青骨夫人都有些悚然。
又是一位老祖身为不世出剑仙的后代。
而且比起势力庞大的斛律家族,那柄电掣的上任主人,属于势单力不薄,战力极其强横无匹。
曾经独自仗剑行走于藏龙卧虎的中土神洲,佩剑名为虎兕,飞剑为电掣。
虽然陈平安不知道那些俱芦洲山顶处的机密内幕,何况他们都用俱芦洲雅言对话,陈平安根本听不懂,但这是一场风雨欲来的神仙打架,毋庸置疑。
所以他老老实实坐在原地,做好了见机不妙就随时跑路的准备。
好在这段时日的闲聊,经过春水秋实的讲解之后,也清楚在这艘跨越三洲的鲲船之上,遇到什么神仙都不用太奇怪。
至于鲲船底下,那座宝瓶洲的市井江湖,其实没这么多惊世骇俗的存在,不但是小小的东宝瓶洲是如此,哪怕是地大物博江湖剑客多如牛毛的俱芦洲,也一样。
女子剑修在飞剑归鞘之后,对打醮山船主歉意一笑,后者心中大定。
其实有她帮着一锤定音,事情反而不会复杂,只会早早落幕。
果不其然,三方各自安静下去,没了先前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
这一刻,陈平安在小镇或是落魄山,其实都没觉得如何江湖险恶,远远没有青衣小童那种绝望到麻木的心境。
但是看过了花鸟条幅之中的剑修之战,又看着近在咫尺的神仙过招,陈平安在内心告诉自己:陈平安,别光顾着喝酒,练拳再勤勉一些才行啊,早点练剑。
陈平安下意识转头望向鲲船之外的天空,御剑飞行,穿云过雨,与飞鸟作伴,这让他十分憧憬。
第两百一十四章 风雨夜行
打醮山好似用上了类似拓碑的手法,将花鸟长卷上的场景全部给保存下来,一层层撕下薄纱似的白纸,总计十次,然后开始公开售卖。
船主点名春水秋实这对姐妹上去露脸,帮着打醮山喊价。
陈平安原本没觉得什么,无意间看到秋实站在那边,与姐姐各持一端,春水气度雍容,滴水不漏,报价喊价都很熟稔,秋实是个没心没肺的,直愣愣望向陈平安,看到他的视线后,这才心满意足,微微抬起下巴,露出一张骄傲的容颜。
好像直到这一刻,秋实才觉得自己跟陈平安平起平坐了一次?
陈平安不是很能理解少女的心思,便将注意力放在了那些拓碑白纸之上,十次拓印,越往后,灵气越稀薄,场景画面也更加模糊,最后一张,更是只能观看一次而已,价格当然垫底,只需要三十颗雪花玉钱。
制造钱币的古玉,名为雪花玉,是北方皑皑洲的特产玉矿,主要分布在两座洞天福地,将这种山上盛行的铜钱放在太阳底下,能够映照出其中晶莹,如雪花飘荡。又名小雪钱,正面篆刻有丰年吉兆四字,背面篆刻有小雪封地四字。
因为雪花玉产量巨大,灵气含量又相当不俗,在漫长的岁月当中,雪花钱,便逐渐成为了九洲共用的山上货币,流通广泛,是底层和半山腰练气士出门必备之物,雪花钱必然可以兑换金银,金银却未必能够折算成雪花钱。
道理很简单,山下的达官显贵,各方割据势力,供奉山上神仙,不可能送一马车一马车的银子,既不方便也太扎眼,若是上供一盒子雪花钱,就很讲究,若是装钱的盒子再讲究一些,是一些灵秀木材,那就更文雅了。
陈平安咬咬牙,买下了最后一幅白纸画卷,三十文小雪钱,因为是最后一幅,打醮山的船主亲自交给陈平安,秋实不如姐姐春水稳重,对这位船主也谈不上如何敬畏,像只小黄莺围绕着枝头叽叽喳喳。
好在船主是看着这双姐妹长大的,加上秋实的天资比起春水要更好,不是没有希望跻身中五境,所以打醮山船主对秋实的耐心,其实挺好,这叫放长线钓大鱼,在山上捧饭碗讨生活,眼光还真得看长远,不单单看到桌上的锅里的,说不定还要看到田地里的。
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船主捉弄秋实,从檀椅旁边的茶几果盘里,抓起一颗火梨递给这位婢女,然后扬长而去。陈平安不明就里,却挨了秋实狠狠一记眼光,原来那颗火梨,就是秋实帮忙打醮山卖出一幅画的抽成,只是秋实瞪眼之后,自顾自笑了起来,扬起手中的火梨,对姐姐晃了晃,得意洋洋。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
风雷园和正阳山的大战落幕后,陈平安与龙虎山外山道士分开,与春水秋实返回天字号乙房,朝夕相处,但是当这艘鲲船缓缓落在南涧国境内的渡口上空,就变成了陈平安与道士张山凑巧重逢,一起选择在此地下船,与春水秋实那对婢女挥手告别,从此天各一方。
南涧国的渡口,建造在与古榆国接壤的两国边境,是一座大湖之上。
比起大骊龙泉刚刚开辟出来的梧桐山,这座渡口要大上很多,能够同时停泊五艘打醮山鲲船。
与春水秋实的分离,谈不上依依惜别,在这段时日,陈平安厚着脸皮跟打醮山要了许多瓜果,两位少女因此沾光,打醮山后来都开始腹诽那大骊少年,什么是个眼窝子浅的,没见过世面,却是个喜欢占小便宜的,陈平安就算知道了,肯定也不会在乎,反而是秋实听着那些阴阳怪气的言语,有些不开心,闷闷不乐,最后变成了春水去跟鲲船厨房讨要瓜果。
陈平安下船的时候,带了好些瓜皮果核。
因为在南涧国下船的人不多,所以陈平安和桃木剑道士一下子就撞见,结伴而行。
在船头栏杆那边,秋实冷哼道:姐,你看那个家伙,下船了一点也没有离别伤感,说不定正想着山下的花花世界呢。
春水无奈道:陈公子就连杏花坊都没有兴趣,怎么会对青楼勾栏有想法。你又不是不知道,多少见惯世面的将相公卿豪阀公子,到了鲲船之上,在杏花坊一样流连忘返,毕竟坊里好些曲意奉承他们的女子,可是世俗眼中的神女仙子,醉酒之后,那些男人一个个丑态毕露,唉,山下的男人,若是都像陈公子这样就好了。
秋实有些不服气,那是陈平安年纪还小,以后也会变成那样乌烟瘴气的坏东西,说不定下次再登船,陈平安就要嘴花花,对咱们动手动脚了。
春水眯起眼眸,瞥了眼妹妹腰间的绣袋,你真这么觉得?
秋实猛然间转过头,假装对湖上一幕场景视而不见。
春水望去,才发现陈平安正在对她们姐妹抱拳告别,很江湖气,不愧是一位勤恳练拳的纯粹武夫。
春水赶紧抬起手臂,挥挥手。
等到陈平安转身离去,秋实这才转过头,气鼓鼓的俏皮模样,春水打趣道:你这是何苦来哉,跟人家离着这么远,客客气气道个别,又不少几两肉。
秋实斜瞥一眼姐姐的胸脯,忍住笑意,姐,你少了几两肉,是不怕,反正底子厚,我可不行。
姐妹二人打闹起来。
年少时,总以为离别是下一次重逢的开始。
陈平安和道士张山一经攀谈,才知道相互都要南下,陈平安是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陆沉和杨老头都要他在南涧国下船,不敢贪图省事,去往老龙城下一座渡口,而桃木剑道士是饥寒交迫,实在是坐不起这艘渡船,如果再不下船,估计就要给鲲船打杂才能混口饭吃。
两人脾气相投,就约好一起南下,至于何时分道而行,暂时不去理会。
两人下船的渡口,位于南涧国南方和古榆国的北部边境,道士张山粗通宝瓶洲雅言,便给陈平安解释起了古榆国的乡土,原来古榆国的皇帝为楚氏,国名来历,也有说法,相传上古时代,有一位职掌报春一事的女神,同时掌管天下草木的生发枯荣,唯独古榆国境内有一棵大树,秋绿春枯黄,总是慢上一拍,让女神恼火不已,便敕令此树,天生不开窍,极难成为精魅。这就是后世榆木疙瘩的来源。
道士张山是三境练气士,境界尚未稳固,不过翻山越岭一事,作为龙虎山道统内的道人,不管记名还是不记名,都再熟悉不过。
背负桃木剑的年轻道人,在入山之前,还从包袱里拿出一只铜铃,系挂在桃木剑尾端,跟陈平安解释道:这是听妖铃,在道门之内最是盛行,类似练气士人手一幅的白泽图,贫道这串铃铛品相最低,只能算是入门的降妖器物,灌注灵气之后,在数个时辰内,只能感知到高出贫道一个境界的山泽妖怪,贫道如今才三境,这意味第五境的大妖,便无法察觉到。
陈平安欲言又止。
哪有你跟人见面没多久,就自己报上修为深浅?
再就是第五境的大妖?
陈平安有些吃不准了,难道自己和这位龙虎山外山弟子,混的不是一座天下,一座江湖?自家那两个小家伙,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可都是中五境的练气士,在自己家乡那边,青衣小童还不是每天嚷嚷着争取不被人一拳打死?
陈平安虽然一肚子疑惑,可是对年轻道士的观感,又好了几分。
年轻道士没有注意到陈平安的疑惑,还在那里安慰身边的陈公子,不过陈公子放心便是,咱们山上有个说法,任何一座门风正派的宗字头仙家,辖境千里之内,绝无大妖作祟,道理很简单,大妖们没那胆子为祸人间。一旦被中五境的仙师知晓了,说不定当天就要授首,对吧?
陈平安笑着点头说是。
读书人入山访仙,一直是历代文人笔札里的重头戏,神仙乔装打扮,游戏人间,戏弄世人,亦是。
山上山外,两者之间,藕断丝连。
陈平安也是登船之后,才知道包括宝瓶洲在内的三洲版图,像龙泉这样的地方,少之又少,许多老百姓,终其一生,劳劳碌碌,都不曾看到过一次所谓的山上神仙。
道士张山是个地地道道的热心肠,闲聊之后,听说陈平安出门在外,竟然连一卷白泽图都没有携带,便死活要将自己的那卷白泽图送给陈平安,说这幅卷轴不过花了两三文小雪钱,而且与那听妖铃铛如出一辙,是最入门的廉价物件,出自一座私家作坊,粗糙不堪,刊印马虎,便是送礼都寒碜,既然你陈平安是急需一幅,以备不时之需,那就刚好拿去先用着,反正他张山早已烂熟于心。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善财童子遇上散财童子?
陈平安不敢白收,就手入袖中,遮掩踪迹,然后驾驭方寸物十五,取出两枚小雪钱,交给道士张山,后者犹豫了一下,便只收了一文小雪钱,还说这么老旧的物件了,一文钱都卖贵了。其实当初遭遇那位嫁衣女鬼,目盲道人就赠送有一幅师门祖传的《搜山图,比起张山的这幅白泽图,确实好了不知千百倍,不过陈平安转送给了林守一,而且陈平安一边登山一边翻看白泽图,一样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有些精怪鬼魅的图像,是那幅《搜山图未曾记载绘画的,更让陈平安觉得收获颇丰。
入山一事,道士张山恐怕再跋山涉水十年,都未必比得过泥腿子陈平安。
所以陈平安走得很闲庭信步,桃木剑道士虽然不至于气喘吁吁,但也不轻松。
陈平安没有像鲲船上那般谨小慎微,时时刻刻,刻意加重行走之时的脚步动静,一来是陈平安在竹楼练拳之后,明白一个道理,心弦需要松弛有度。二来行驶于云海的鲲船,和鲲船下边的国土山河,天壤之别,陈平安不需要太过小心,便是寻常的三境武夫,单枪匹马游历行走于一国疆域,都不会有太大威胁,最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陈平安对道士张山很放心,这种一见如故的感觉,陈平安极为信赖,就像之前看到站在学塾外的齐先生,站在李氏家门口的李希圣。
陈平安相信自己的直觉。
随着两人一起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很快就过去两旬时光,一路上顺风顺水,并无波折,陈平安和年轻道士也愈发关系亲近,陈平安会毫不掩饰地修行六步走桩,停步休憩的间隙就会练习剑炉,而道士张山修行的竟然是五雷之法,因为林守一和目盲道人的缘故,陈平安对此并不陌生,张山经常摆出奇怪姿势,金鸡独立,以手握拳重击腹部某处气府,发出极有规矩的呼啸之声,或是手肘弯曲手指抵住脖颈经脉,另一只手,双指并拢作剑,闭紧嘴巴,腹如雷鸣,发出闷闷的噫吁声调。
这是陈平安第一次遇到对待修行,孜孜不倦,比起自己练拳丝毫不差的人物。
这恐怕也是两人能够一直结伴南下的关键所在。
都吃得苦,还能够乐在其中。
偶尔夜幕降临,两人寻找到一处遮风挡雨的住处,或古庙或山洞,燃起篝火,年轻道士会跟陈平安说俱芦洲剑修的厉害,说那边道士的受人白眼,同样是一件法宝灵器,剑修出手购买,十文小雪钱就能买走,道士去买,可能就要出双倍价格,性情温和的年轻道士,说到这里的时候,才会破天荒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说以后若是可以的话,他一定要改改这些规矩。
年轻道士之前确定陈平安是练武之人后,其实百思不得其解,若说练气修仙,是天底下最大的销金窟,那么习武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一样是要吃掉金银无数。他张山自打下山之后,就没过上一天舒服日子,偶有所得,都在百般权衡之后,换成了一张张能够傍身保命的符箓一两件最适合降妖除魔的法器,就好比最简单的一张神行符,能够帮助年轻道士在遭遇大妖的险峻时刻,快速脱离战场,去往几里地外,就要耗费张山三十文雪花钱,一文雪花钱,最少价值百两纹银,这意味着张山在市井百姓人家,要靠着自己本事挣来最最少三千两银子,才能买到一张神行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