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白云诗诗诗
承月心有不甘,终于愤懑道:“那金大少为什么不出来?他为什么不帮你?”想说“他玩弄了你,待你有事便撒手不理”,又觉得这话实在玷污了露生,如鲠在喉,气得像只河豚。
虽然年纪相若,孔二小姐却让他想起粗鲁凶残的“大娘”,想起她殴打和辱骂他母亲的样子,也想起他母亲不争气的嘴脸,一味地只晓得哭,等人走了,从地板下面翻出一撮烟膏,搔着乱发道:“怎么办呀,人下之人,你爹短命鬼,没人给我们仗腰子呀。”
便是父亲在世,也会护着母亲,金大少粗俗他都认了,至少应当珍惜师父。
可他就连这一点儿珍惜也没有。
露生心知金孔二家的事情,就是解释了承月也听不懂,只是温柔道:“他是忙大事的人,这些许小事,不必他出面——你别扭什么呢?横竖并没人打到我头上来呀。”
这些事情渐渐成了承月心里的一块病,一种伤花凋落伤月缺的遗憾,并且和自己痛苦的身世联系起来,他觉得人生就是这样,一定会有一些遗憾,这真是戏子多薄命!白露生是多么像一朵花呀,开得美丽、香得清艳,别人把他攀折了,他也不自知,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一个情景,以至于他对着渐渐凋零的梅花,感受到一天比一天暖起来的春意,忽然感受到了东君无情,让花朵开了,又教花儿谢了,原来春光是谁也不在乎、谁也不珍惜的,这光阴是多像东流水,教人无力挽留,这原来就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有些难为情地,他管不住自己的手,像黛玉一样,把落花掩埋了,埋到一半儿,忽然惊醒——哎呀,这不就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师父就是姹紫嫣红,金大少是颓垣!
——别人愤怒的时候是咒骂,而姜承月同学毕竟有灵性,他居然在这种狗屁倒灶的心情里,产生艺术的感悟了。
他一瞬间理解杜丽娘了,以一种诡异的心情大彻大悟了。
金总:可以的,脑洞挺大,是个宝才。
无论如何,承月认为金少爷是师父人生当中的一个污点,但他又擦不掉他,只能选择视而不见。好像日后那些忠心的粉丝一样,被迫接受了偶像有女朋友的事实,大家谁也不许在超话里提起这个可恶的嫂子,只盼着偶像大红大紫,女友粉做不成,安心做事业粉。
这件事倒是让他很满意,大凡diss嫂子的女友粉都在偶像的事业上肥肠满意,因为偶像如果扑街就不用diss嫂子了,可能还要倒贴做姐夫粉。他听沈月泉和徐凌云闲谈,说:“露生现在真是长进了,我看他在旦行上已臻化境,就那天跟春帆说的那些话,太有功夫了。当初穆先生叫他来主持传习所,怪你我眼不识人,梅兰芳的弟子确实不同凡响,我真盼着他能再有一个大突破。”
徐凌云道:“不知梅兰芳是怎么点拨他了,就前年他在得月台大演,我感觉还没有现在这样好,现在有一种出神入化的韵味,跟他对戏真是痛快!”
沈月泉笑道:“你两个倒是惺惺相惜,怎么这么肉麻的,这个话,他也私下跟我说过呢!”
徐凌云道:“哎哟,愧不敢当,不够我也觉得我近日可得心应手。”
沈月泉恶心道:“你还顺着杆子上来了,去!拿你的琴来,陪我练一曲。”
大家都在长进,益友之切磋,可如良师之琢磨。
承月听得欣喜,又听得忐忑,盼着师父能像月泉先生说的那样,在艺术上再有大突破,可又怕他为情所误,庸庸碌碌地就这样过一生。
——少年承月之烦恼,好愁喔。
那一日他从盛遗楼回来,见露生正在书房里写字,按礼进去拜了一拜,告诉师父回来了,沈先生今日有客人欢聚,晚上不回来吃饭。
露生专心写字,低头柔声应:“知道了,厨房给你做的雪梨汤,趁热喝罢。”
承月舍不得走,看他写的是“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咏西施的诗词,不觉脱口道:“这是林黛玉写的。”
露生凝神写毕,方直起身来:“你也读过红楼梦。”
这真是黛玉写着黛玉词,杨贵妃舞霓裳羽衣,没有比这更贴切的场景了,承月触动心肠:“金少爷就常叫你黛玉。”
金大少经常放屁,所放屁中唯有这一个是承月还能认可的,世外仙姝,还算匹配他师父。
露生脸上就有些红了,低头一笑:“他是胡说八道,我一个男人,怎么会像黛玉。”其实后面还有个“兽”字才是精髓,这些话说了承月也听不懂,自己想起求岳在屋里学什么数码宝贝、究极进化——好像都是小孩子玩的把戏,越想越笑,自己一个人憋着乐。
承月不知他何以笑成这样,陪同开心,你乐我也乐,虔诚地又说:“您是不像黛玉,您端庄大方,像宝钗。”
露生笑着把笔一搁:“怎么人就只有两个品格儿?不是黛玉、就是宝钗?我哪个也不像,我是我自己。”
“是、说的是。”承月见他玉面含嗔,说不出的洒脱清艳,心里痴了一半儿,管不住嘴地仍说:“红楼梦我读过的,其实还有一个人,最像师父。”
“谁?”
“警幻仙子的妹妹,叫兼美,鲜艳似宝钗、风流似黛玉。”这是他心里一个圣洁的美的形象,白露生把这形象落实了,仙人下凡的亦真亦幻,所以说这话时不敢拿眼去看,像祈祷,“您就是兼美,宝钗黛玉的品格,您都占全了。”
露生听得脑袋上直冒问号,看他越说越迷,扑哧一声大笑,笔也拿不住了,推了承月道:“好疯魔!”见他痴痴迷迷的,故意问他:“你这只知道一不知道二,兼美就是秦可卿,年纪轻轻就死了,小兔崽子,咒我老人家死么?”
承月吓得冷汗直冒:“我说错了。”低着头,又嗫嚅:“我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
“素手才配握梅花,宝玉才堪配黛玉。”
露生真笑了:“宝玉才堪配黛玉?”
“——难道不是么?”
露生一下午关在书房里,正用了许多功,见承月雅问,不觉也动了谈兴:“黛玉宝钗,世间灵秀所钟,配个宝玉是冤枉了,宝玉能与她二人有缘得见,就是前世修来的福气,究竟以他的品格能耐,不配这二位姑娘。”
承月好奇道:“那应当配谁?”
“云从虎、风从龙、美人自当配英雄。”说着,他秀美的脸上隐隐有豪气纵横,“据我看来,若是能有不世英才、无双国士,得遇这两位仙姝,想来这两位姑娘也不至于锁在深宅大院里,只能写些闺怨世情!”
承月不喜欢求岳、瞧不起求岳,他多多少少是看出来了,一面暗笑这个傻哥哥总是让文雅人崩溃,另一面心说这孩子虽然年纪小、却不向权贵低头,天生一段清高,是一件好事——只是在“情”这一字的眼光上落了俗套,被那等才子佳人的戏码哄住了。露生心道,我过去不就是误在“才子佳人”四个字上?可我现在不愿做佳人了,就是真送一个才子到我面前,我也未必看得上!
人以红楼比方,自己便也以红楼比方,都是隔纱看灯地不说破,也不知这十来岁的孩子是否能懂。不料承月听了这话,忽如醍醐灌顶,凝神良久,缓缓抬头道:“师父,我觉得你好冤枉。”
“冤枉?”
“你演丽娘、妙常,真是冤枉,她们哪一个也比不上你这份心胸。”承月说着,心头是一股隐隐的激动,仿佛哀从中来,又仿佛喜由空生,往日那些感时伤怀的情绪忽然都觉俗套,他一瞬间从小家碧玉的愁绪里升脱出来了,晓风残月,见着千堆雪了!
“你应该演虞姬、演梁红玉——不对,她们也不像。”红玉和虞姬都像是霸王和世忠的陪衬,仍然逊色了,此时搜肠刮肚,居然想不出一个惊才绝艳的女子可以比较。
这话却恰恰中了露生的心。
露生看他一会儿,心中踊跃,从案上拿起一本文稿,递与承月:“你看看这个。”
承月接来一看,是一本四不像的东西,有些像小说,也有一些已经安了曲——前面颜色已固,最末则墨香清新,是刚写成的,字迹柔美,正是他师父所书。想要快翻一遍,却被故事吸引住,坐下来越看越爱,越看越惊喜,细细地读完了,当真满口余香,仰首喜道:“师父,这是改的《浣纱记》?”
“也算,也不算。”露生笑道,“应该是吴越春秋里化出来的,我叫它《越女传》。”
原来露生从杭州回来后,一直琢磨着编一部新戏,只是选材未定。那日与蒋百里的侄儿乐谈片时,忽然大受感发,想起那孩子说的“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这不就是一个好故事?
自己在腹内默默地想着,不知不觉,居然已经成了一个完整的剧本,自古以来,女人永是政治的牺牲品、象征物,可千百年来,难道没有女子中流砥柱,为国效力?霸王辞虞姬、世忠携红玉,连西施也要爱范蠡——为何个个角色都是男子的陪衬?
越想越是,忍不住偷偷地动笔就写。有时跟求岳谈起这类故事,求岳不知他的这段心思,也说起后来的那些大女角,说起二月河的孝庄太后、说起超级英雄的黑寡妇,说起韩剧的大长今,那些新时代的平等坚强的思想全像火在他心里烧,那些古为今用的新传奇也在他心里跳跃——那已经不是性别和性别之间的一个平权,而是一股人心共有的英雄志气。
并非因为是女人才传奇,而是传奇总不肯为女子留下阔朗的笔墨。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女性的柔美,和英雄的刚烈,这又的确是亘古长存的一个好配合。
只是他一向自谦至于卑,从来没有写过戏,因此总有些害羞胆怯,几次想跟沈月泉聊聊,要说、又害臊了。唯是承月晚辈小孩子,就是写得不好也不丢人的,一时兴动拿出来了。自己快活地评价:
“咱们万年中华,柔中有刚,非但男子可以统领百万大军,就是女子也不遑多让。你说吴越春秋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传奇,越女西施,两个奇女子,男人都叫她们比下去,刀马旦和正旦,有小情小爱,也有巾帼大志——在一起必定极好看!”
承月会意:“而且昆曲发自吴越,用这越女传来重耀门楣,再合适不过了!”此时想起露生做的松鼠衣服,才知他是在给新戏设计服装,再想这戏里的两旦、小生、翎子生,居然眼下就齐全——喜悦万分地问露生:“师父打算什么时候上演?”
露生又踟蹰了:“上演……上演?这曲子都安不对,怎配上演,哎呀,我只是随便写写。”越说越难为情,声音也低了,夺了本子,不叫承月再看。
承月乌龟一样四脚护住本子:“不配?!这都不配,什么才配?安曲子容易呀,师父,就茶座里常来的那个乔先生,你记得不?北平来的,他就会安曲,你为什么不去问问他呢?”举着本子窜出去:“明天我就去问!”
露生好笑道:“你请人家?算了吧!我告诉你,你是眼太浅了,我这比汤大家孔大家不知逊色多少倍,故事也不完整,好歹等我写完了再去。”抢了本子回来:“不许多事,再乱说,打你。”
承月怎甘心就此罢休?以为他问过沈月泉和徐凌云,一定是受了打击,再想还有谁会支持师父?鬼火一冒——
承月:“——师爹!我有个事情告诉你!!!”
金总:“……啥?”
这真是宝二爷进了大观园、熊瞎子滚进玉米地,要拦你也拦不住,承月才不要师父屈才,抓着金少爷一鼓作气地全说了,一边说、一边还看他脸色,生怕金少爷这个大俗人不懂艺术,舍不得给师父掏钱,蜷着手指道:“金、金少爷,你,你看一看,你看不懂我讲给你听,这真的是一个好戏!”
孰料金总拍腿道:“废话,老子还能看不出?我他妈搞过影视的——大女主,还大格局,这戏绝逼能爆啊。”拍了承月的脑袋道:“你爸爸我确实不懂艺术,你妈还得跟你一起玩儿,好小子脑瓜儿挺中用啊。”
松鼠:什么!你在说什么!这个家里我不允许有第二个儿子!
露生受不了他们俩这冲动性格:“这不知要花多少钱,你们且别忙乱。待咱们盛遗楼的生意慢慢做起来,这个月进账就不少,再攒两个月,做一套好头面,尤其是西施,得要一身天姿国色的好衣服,待我去问问梅先生,听听他的想法。”
“你又会省钱了。”金总笑道:“怎么我的钱不是你的钱?”
“我是要寻一口好宝剑。”露生被他说中心事,又难为情,徒弟面前维持师尊,强行解释:“你不知道上海那边,现在可讲究道具了,有电母上台,手里的镜子会发电光呢。咱们这宝剑要是假了,岂不丢人?”说着说着又认真了:“但好剑都是精钢,必定沉重,很难舞得轻盈。所以我想订一把琉璃剑,做成碧玉样子,又珍贵又漂亮。”
“就是真做一把翡翠剑,哥哥也舍得,配你那不是理所应该。”求岳笑道:“你就专心写戏,明天我去盛遗楼问问那个乔先生,问他有这个意思没有,钱还不是小事吗?!”
承月眼见这事居然马到成功,心中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红着脸高兴道:“师爹说得对。”
金总忽然发浑:“你演越女,那谁演西施?”
承月:“……我演西施。”
金总:“……噗。”这确实需要好衣服。
承月气跑了。
两个急性子对了点了,倒把露生扔到房顶上,自己作乱。第二日就告诉了沈月泉,把本子也抢走了,大家传看,看完皆喜——一起地会同了去找盛遗楼的乔先生,此人是齐如山的好友,与梅兰芳也相识,文词上逊色于齐如山,但安曲却是一绝。尤难得是他甚通旧曲,听沈月泉他们说了一遍,倒先不应允,只说:“拿本子来我看。”
直看了三天。
大家都以为事情不成,甚感消沉,倒是露生反过来安慰大家:“就说了我不行,好歹是有了个创意,待我下个月去问问我师父。”
——不料外头周裕来报:“有个乔先生来拜访,问白小爷可在家里。”
露生心中一动:“他自己来的?”
周裕笑道:“好几个人,还带着笛子和琴。”
露生不知怎的,身上有些软,是一种从没经受过的新认可的喜悦,回头一看承月,傻傻站着,掉泪了。
这两人其实都有一点迷迷怔怔的性格,喜欢把人和事看待得理想化,是但愿花开永不败、但愿月满永不缺的性情,他们其实活得比世人都真实,因为人活着无非就是一个爱和激情,因此阴差阳错地反而是艺术上的好伙伴,一个人不过是聊发狂性,醉过之后就清醒,两个人却是你怂恿我、我怂恿你,互相洗脑,越洗越嗨。这种艺术的战友往往容易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因为艺术太需要激情,也太需要金钱,偏偏后面还有一个真情真意的金求岳,又做|爱人又做亲爹地只管掏钱。艺术和哲学的事业往往就是这样,是要在一种近乎溺爱的情绪里永攀高峰,其间往往什么也不想,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迈,也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行云流水的轻快。
这是一种多么单纯的、快乐的心境,它恰恰迎着冬去春来的时光,老燕衔泥诲新燕、柳浪莺声踏清明。三个人乐着,把其他人也感染了,像春光把南京城染透了,就这样,梅子黄了、石榴花开了,六月到了。
那时节,承月从朝天宫的街市上拉回一小车的西瓜,叫金总骂他“智障可达鸭,不会多花个钱叫人送回来,累成死狗”,皮卡丘和黛玉兽都围过来,好像神奇宝贝开会,三个人吆喝着,叫徐凌云和两位沈老快来吃西瓜,猛不防碰着葡萄架上喂鸟的水罐,哗啦一声泻下来,清凉好像小雨。
玲珑月 115|玫瑰
北平来的乔先生,单名一个贞, 别字德清, 据说祖上是钮祜禄氏, 因民初避乱而从外祖姓, 但一口满文说得很溜, 大有遗老遗少之风。进门先拜见金总:“小贝子不必客气, 若是几十年前, 我还当向你叩头。”
金总:“……”
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遗老!这他妈才是真正的遗老,遗得血缘都算不清了,见着一个攀得着的就恨不得互相三拜九叩共同缅怀美好的清王朝时代。他心说就是真在清朝我这也封不了贝勒啊,我爷爷纯正血统的汉人,封屁。
乔贵族见他神色有异:“是我说错了什么?”
金总学着金忠明说话的口吻:“我祖母是婉心格格,祖父是汉人。”
乔贵族略感失望:“……哦, 原来如此, 我听说你是金姓, 以为你是爱新觉罗氏的后裔。”爱新觉罗朋友们退位之后就统统改姓金, 这是袁大总统的建议, 不过遗老善于自己挽尊:“虽然是母族一脉,但格格也是金枝玉叶, 可惜了, 你原本可以位列公爵。”
金总:“……”简直想告诉你我奶奶是私奔的自由婚姻。
看在黛玉兽的面上还是算了算了。
好在乔贵族虽然脑子不太清楚, 但一身的艺术细菌非常够用。说到戏,立刻谈吐珠玑:“这个本子我前后看了一遍,有新意、也有噱头,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白老板大约是第一次写本子?好些惯例的东西你没搞清楚。”
因为是看在遗老朋友的面子上,因此他对露生说话倒也客气,露生亦端了十分的敬重:“乔先生慧眼,我不过是心有所感,因此冒昧一试,平日从未写过文章,有错漏是在所难免,您只管说来。”
乔德清面有得色,满意地点点头,前前后后、滔滔不绝地就把剧本上的问题说了一遍,金总是完全不懂,只看露生目不转睛,猫咪看见绒线球的表情,便知这老小子肚子里有真货。快活地叫丫鬟捧茶捧果,招待他带来的琴师笛师,又吩咐厨房山珍海味,预备大宴宾客。乔德清却很有文人雅士的胸怀,有茶便喝、无茶也不问,一时又让笛师吹奏起来,自己按板唱了一遍,居然音色端正、吐字铿锵,和露生琢磨:“所以你看这个地方用绕池游,虽然是老格式、老路子,但我看来不如增改两字,换满庭芳的曲子,嘹亮有新意。”
露生恭敬且欣喜:“确是如此,我是写完了按字数算算,觉得绕池游能填得上,您这样一改,可明亮多了。”
金总狗腿地在旁边伸过一个手,端了一盅白牡丹,露生谢也不谢,转头奉与乔德清:“乔先生喝茶,今日真是相见恨晚!”
金总亦快乐道:“俺也是。”
座中琴师笛师,见这白老板如此恃爱无礼,偷偷地都咋舌,乔德清倒不大在意这些——其实公侯贝勒,醉心于花街柳巷者岂是一个两个?其做小伏低之情态,比金少爷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见金大少不拘身份、文雅礼下,心中反而合意。
用金总的话说:不做舔狗的还算是我们遗老遗少吗?真正的遗老,就是要做艺术的舔狗,不舔不是真遗老!
唯独有一样,自从西后及隆裕、端康太妃三朝摄政,满蒙亲贵之中多随宫内崇尚京剧,钟爱昆曲的是少之又少,乔贵族是其中的一个异类,这种爱就是真爱了。他父亲和祖父当年也是昆曲党,三代遗恨不能让昆曲在御前扬名立万——后来宫没了,更恨了。此时当如赵子龙得青釭剑、刘玄德掣雌雄股,半生抱负于此一发,倾心吐胆、尽展胸中艺术细菌。还怀了点对梅党齐如山先生的暗暗的醋妒,着意要压倒对方,因此精益求精地又说:“我看梅兰芳的戏虽然都还好,但常用四个字来做题目,不免俗套,你虽然学汤大家李大家,知道言简意赅者为上,但奥妙处你却误了——你看古来传奇剧目,要么以场景为题、要么以一物事为题,这就是把精华和索引放在题目上,叫观众心里有数,以此引逗全文。”
露生细细一想,的确如此——牡丹亭,是爱情发生的地方;玉簪记,是爱情的重要信物;一捧雪,是生死冤仇的证物;浣纱记,是范蠡见西施之因由。越想越是,听乔德清道:“所以你越女传用这个‘传’字,实在太大了,不免令人生出歧义,而且也显示不出你这戏里有刀马旦的功夫。”
“乔先生以为如何?”
“你的故事是越女得宝剑而领军复国,何不就叫越女剑呢?”
露生稍一思索,拍手道:“极好!”
新戏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虽然金总是觉得这名字好像在哪见过。而剧本的琢磨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乔先生看好这个戏,自引诸多同流的好友,日日向莫愁湖聚会去,是个秦淮风雅、莫愁又再。这一年没有什么大的战事,算是差强人意的风平浪静,所以时人又都有了观看歌演的心情。其时大戏小戏都抬头,不单是京剧,评剧、昆曲、乃至于文明戏,都敲锣打鼓地各展其才。
愿意看的人多了,愿意学的人也就多了。
这样的潮流中,南京的盛遗楼渐渐有花繁叶茂的情势,而世人皆知中国戏曲的高朋之所仍在上海的马思南路,一大一小的两个名流地,遥相呼应,是个苔花也学牡丹开。
夏天到了,万木葱茏的季节,这时节的南京唯有燠热,而上海却是美丽的。上海的夏天是被蔷薇和白兰围绕起来的,像画报上的“沪上淑媛”的边框。
中国银行的副总经理张嘉璈走在茂名路上,一路上尽是招摇出栏杆的白蔷薇,他拐进去的院落却是幽绿一片,叶片里星星点点的,仔细看,是米兰,这正是冯耿光在上海的住处。他推门进了书房,见冯六爷闲心静气地提着笔,正写这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不由得宽眉一乐,“今天你倒得闲,在家写起字来了。”
六爷仔细拉完一竖,丢了笔道:“我这不是等你来么。”
这两人分任中行的总裁和副总,共事多年,因此不讲客气那套见外,当下叫佣人撤了纸笔,端各自喜欢的点心茶水来。
张副总看条几上摆一个镜框装的横幅,自己不曾见过,写的是“雨细春寒夜,清香发越时”,以为是梅大爷手书,再看又觉得不像畹华的字——飘逸清婉,是走的卫夫人的路子。扶着眼镜弯腰细看,才看出原来是织就的一幅工艺品,黑字缂丝、白地挖绒,远远看着仿佛纸墨一样。张总弯着腰道:“这是谁的诗来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