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八万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紫钗恨
虽然江北四镇加起来号称有大兵二三十万,实数也至少有十万兵马,但是跟宁南侯左良玉在湖广的兵马相比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现在左良玉号称大兵五十万,虽然这个数字水分极大,但左良玉所部至少有八万大兵甚至可能有十万大兵,而江北四镇实力最强的高杰也不过是有三万精兵而已,与宁南侯左良玉的十万兵马相差甚远。
何况左良玉所部虽然鱼龙混杂成分极其复杂,却属于同一个军事集团力往一处使,而朝廷倚重的江北四镇却根本形不成合力,现在实力最强的高杰与黄得功正在为扬州地盘争得你死我活。
在这种形势下,左良玉的一举一动可以决定了整个弘光小朝廷的成败,弘光登基诏书抵达湖广的时候,左良玉甚至不准备开读诏书,最后还是经过湖广总督何腾蛟与江督袁继咸的反复争取才终于开读诏书,承认了弘光政权的合法性。
而现在握有十几万大兵的宁南侯派出湖北巡按御史黄澍与承天守备太监何志孔庆贺弘光登基,不管从哪个方面对弘光小朝廷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好消息,怎么会让刘永锡看出了机会。
而刘永锡直接指出了真正的关键:“瑾儿,你对湖北巡按御史黄澍这人知道多少?”
瑾儿还真知道一些黄澍的信息:“这人好象是进士出身吧?巡按一般都是进士出身!”
刘永锡对于黄澍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瑾儿,你这个贴身宫女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不合格,懿安娘娘最恨的就是这位黄巡按!”
最恨的人?
瑾儿完全想不明白这位巡按御史干了什么大事成了张皇后心底最恨的人,但是她终于想起这位巡按御史到底是什么来历:“就是那位开封府黄推官!”
刘永锡非常明确地说道:“就是那位开封府推官黄澍,因为决口决得太漂亮,所以先帝才让他升任湖北巡按御史!”
张皇后之所以把这位巡按御史恨得要死,自然是因为崇祯十四年流贼李自成三攻开封,双方苦斗七月,从二月一直打到了九月,城破前夕当时的开封府推官黄澍毅然扒开黄河,把整个开封府与小半个河南都淹在河里,光溺死者就有数十万,后继因为水灾逃亡者更是超过了百万之数。
直到现在开封城的绝大部分还淹在河水里,而张皇后就是开封人,岂能不把黄澍恨到骨子里,但是达成了以水代兵辉煌战绩的黄澍却凭借守住开封的功绩平步青云,被崇祯皇帝提拔成了湖北巡按御史。
瑾儿想起张皇后转述的种种惨剧:“这是个狠人啊!不但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虽然黄澍看起来是个无关的小人物,但刘永锡很清楚黄澍与何志孔的到来会让南都朝堂变得真正彻底失控:“没错,真正的狠人!瑾儿你以为黄澍真是来庆贺陛下登基吗?他这次是来扒堤决口!”
瑾儿已经明白刘永锡的转机在什么地方:“看起来马相国与东林接下去又要大打出手了?”
刘永锡不由叹了一口气后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我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应对,是不是趁这位黄巡按入贺的机会干掉他!”
瑾儿都被刘永锡的可怕念头吓了一大跳:“那肯定会逼反左良玉,左良玉在上游可是有十几万大兵!”
虽然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会遇到下游与上游对抗的局面,但是历朝历代遇到的情况都不如弘光朝,左良玉这个大军阀控制着整个上游,如果他发兵东下那么刚刚建国的弘光朝廷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刘永锡的想法与瑾儿完全相反:“对于朝廷来说,左良玉现在引兵南下对朝廷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但是对于我们京口镇来说未必是好事!”
瑾儿在理智上完全不赞同刘永锡的判断,现在左良玉掌握着弘光几乎一半的野战大军,他发兵东下对于福王小朝廷来说是灭顶之灾。
但是刘永锡之前有过那么精准无比的预言,所以瑾儿现在对刘永锡的判断近于迷信:“永锡哥哥,咱们为什么要替福王考虑?还是得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还是先放黄澍一条生路吧,下一步该怎么走?”
刘永锡非常明确地说道:“那我们就渡江一起去趟南京把水彻底搅混吧!”
瑾儿没想到刘永锡会带自己一起渡江:“我们一起渡江?这不太好吧!”
说到这她自己都有些不安起来,俏丽的面容一下子蒙上了一层阴云,虽然张皇后也在南都,但她与张皇后完全是两回事,而刘永锡看出了她的担心:“没事,有我在,保证可以万无一失,而且我觉得有你在,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你若是不在身边,我都觉得有点不安……!”
虽然刘永锡军中也有不少文人,但是刘永锡却觉得最机密最核心的那些文书理应托付给瑾儿,而瑾儿也明白刘永锡想说什么正想开口,就听到富定在外面说道:“小伯爷,小伯爷,有人专门过江来找你了!”
现在这个时候有人过江来了?
刘永锡不知道到底刘孔昭还是张皇后派人过江来找自己?
他当即带着瑾儿与慧儿走了出来:“定哥,是谁过江找我?”
富定看了一眼刘永锡身边的瑾儿与慧儿,好一会才说道:“来了位大美人,但始终不肯说明来意!”
明风八万里 第三十五章 小人圣人只有一念之间
来了位不肯说明来意的大美人?
刘永锡也猜不出来的到底是哪一位,毕竟富定作为诚意伯府的老家将可以说是看着刘永锡长大,刘永锡认识的大美人如张皇后、阮丽珍,富定肯定都认识,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位他也不认识的大美人。
倒是瑾儿抓住了刘永锡的手不放:“永锡哥哥,我们一起去看这位大美人。”
刘永锡只能牵着瑾儿的手一起往外走:“瑾儿,回头我们一起去趟南京。”
来的确实是位大美人,虽然穿着一身荆钗布裙,一张素洁的脸蛋看起来特别清纯,但是掩不住一身的烟视媚行,瑾儿与慧儿都觉得眼前这位面若桃花我见犹怜的美人恐怕不怎么好对付。
刘永锡第一眼就把这位美人给认出来了:“媚儿姑娘?您怎么来了”
他没想到找上门来的居然是只有一面之缘的朱媚儿,他完全不明白朱媚儿为什么专门渡江找上了自己。
象她这种青楼名妓肯定是有忙不完的生意与永远闲不下来的应酬,平时休息个一日半日都可能会引发惊天波澜,怎么可能会放下忙不完的生意专门渡江来找自己,而且她与朱媚儿也只有一面之缘。
虽然说南京与京口之间只有一江之隔,但是一来一回可要耽误不少时间,而朱媚儿也没想到对自己始终不屑一顾的刘永锡第一眼就把自己认出来。
但刘永锡虽然第一眼就把自己认出来,现在却是左拥右抱,心思都放在身边这两个俏丽可人的小姑娘身上,对自己的到来只是好奇而已,这让她越发觉得不平起来。
不平归不平,朱媚儿还是没忘记自己的来意:“今日之所以来找诚意伯,是带来一个晴天霹雳,而且诚意伯现在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
刘永锡觉得黄澍与何志孔入京才是真正的晴天霹雳,朱媚儿所说的晴天霹雳多半不够分量,但是他向来不懂得怎么拒绝美人恩重,所以非常郑重地说道:“多谢媚儿姑娘,刘永锡感激不尽!”
看到刘永锡客客气气的样子朱媚儿的脸上不由多了一道无比自信的光泽,一时间明艳不可方物,她告诉刘永锡具体是怎么一回事:“昨日有几位客人在我船上喝得尽兴,结果不小心把一些东西留在船上,虽然事后已经把东西取回去,但是我亲手抄了其中一份最重要的奏稿,不知诚意伯有没有诚意?”
刘永锡赶紧让富定守在院子门口:“媚儿姑娘放心,我一定守口如瓶,不负媚儿所望!”
只是刘永锡到现在还不明白,朱媚儿为什么会在人海之中选择了自己,虽然自己是诚意伯世子兼京口镇副总兵,但是朱媚儿这种奇女子认识的大人物不计其数,但最后能够慧眼识珠选中了自己,只能说明朱媚儿确实是位令人敬佩的奇女子。
虽然不觉得朱媚儿抄来的这份奏稿到底有多重要,但是刘永锡还是十分郑重地接过了带着朱媚儿体香的奏稿抄件。
只是真正看到这份奏稿刘永锡就只能苦笑了,而瑾儿看了两眼就惊呼起来:“刘念台怎么能无知到这等地步?”
刘念台就是刘宗周,这是与黄道周齐名的另一位东林圣人,但是东林圣人出手自然非同凡响,不但把凤阳总督马士英骂了一通,而且是真是以圣人自居,直接说路振飞与高杰、刘泽清皆可斩。
“尤可恨者,路振飞坐守淮城,家眷浮舟于远,是倡逃也。于是刘泽清、高杰,有家属寄江南之说,尤而效之,其又何诛?按军法临阵脱离者斩,一抚二镇皆可斩也!”
朱媚儿虽然已经看过这份奏稿而且亲手抄了一遍,但是现在看着如此激烈的文字仍然有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高杰、刘泽清都是朝廷倚为长城的大帅,朝廷正不惜一切手段笼络他们,刘泽清、高杰迟早会知道刘宗周的这份奏稿,恐怕弘光小朝接下去马上就会面临一次惊天危机。
而路振飞更是大明朝最忠心耿耿的托孤老臣,不但坚持“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是弘光朝的定策功臣,而且敢以一己之力与南下的大顺军对抗,最终战败了南下的大顺军董学礼部,可在这份奏稿上却成了当诛的罪臣。
刘宗周的这份奏稿杀伤力实在太强了,而且说高杰与刘泽清皆可杀大家还能理解,真正骚的地方在于居然能把路振飞定义为率先临阵脱逃的逃官,难怪瑾儿会说这位圣人“无知”。
刘永锡苦笑道:“刘宗周聪明得很,他只是放不下门户之见!”
路振飞虽然忠心耿耿而且能力很强,但是东林好不容易与马士英联手斗倒他,自然是要踩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能翻身,所以刘宗周才会对路振飞如此刻薄。
一说到“门户”二字,瑾儿与朱媚儿都沉默了下来,连她们这些小女孩都知道东林的门户之见有多严重,朱媚儿更是突然后怕起来,自己偷出刘宗周奏稿的消息若是被泄露出去自己恐怕是生不如死。
刘永锡继续说着刘宗周的这份奏稿:“刘宗周的门户之见太深,他甚至要对张国维下手!”
刘宗周最骚的地方是他居然对张国维火力全开,说他“总督张国维,亲承先帝命尽得便宜,反滞家园,意在卸担,则封疆诸臣之应诛者”,把他与路振飞、高杰、刘泽清列在当诛之列。
问题在于张国维崇祯皇帝到三月三日才授张国维兵部尚书之职,并派他前往浙直督理输饷练兵事务,按照张国维自己的说法“出都十日而都城陷”,刘宗周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而且张国维一直是东林的有力盟友,是个“慕东林之名而不止”的人物,崇祯八、九年间温体仁攻击东林、复社欲兴大狱,就是应天巡抚张国维保住了钱谦益与东林诸君子,更不要说张国维与刘宗周还是浙江同乡。
刘宗周这已经不仅仅是门户之见,而是纯粹计较个人恩怨,瑾儿不由发出了一声叹息:“小人圣人,原来只在一念之间啊!”
明风八万里 第三十六章 朱媚儿
刘永锡一看完奏稿就问朱媚儿:“刘宗周这封奏疏献上去没有?”
朱媚儿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复:“暂时还没有,这几位东林君子只是私下传阅帮着刘宗周出主意,但是诚意伯应当知道刘宗周既然是圣人,这份奏稿顶多只有文字上的小修改,迟早是引发九天惊雷的!”
刘永锡觉得引发何止是九天惊雷,考虑到黄澍与何志孔这两个小人即将入京,恐怕到时候是八方风雨会京师,弘光小朝廷很快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朱媚儿突然问道:“诚意伯确定这真是刘宗周的奏稿,而不是我随手所写或是有人让我故意抄写这篇奏稿?”
瑾儿也有同样的想法,她觉得朱媚儿的渡江而来背后总隐藏着天大的阴谋,刘永锡却非常明确地答复道:“这肯定是刘道周的奏稿,因为他读书不多,居然以草莽孤臣而自居!”
刘宗周一代大儒读书何止万卷,在东林君子眼中跟圣人没有区别,而现在刘永锡却给他一个全新评价“读书不多”,因此瑾儿不由脱口而出:“为什么说刘宗周读书不多?”
刘永锡非常明确地说道:“刘宗周若是读过三国志,就知道孙綝行篡立之事时自称草莽臣!”
这个掌故见于《吴书孙濮阳传》,三国吴国孙綝废孙亮改立孙休之后,就是以“草莽臣”自称,而刘宗周现在自称“草莽孤臣”,显然是没读过这段故事,虽然是读书不多的无心之失,但在有心人眼中却是刘宗周欲行篡立之事的铁证。
瑾儿现在是越来越佩服刘永锡,她没想到刘永锡连这么冷门的掌故都知道:“刘念台读的是都是道学书,哪象永锡哥哥饱读群书什么都不懂!”
刘永锡不由脸红起来,若是论读书他自然是远远比不上刘宗周,因此她马上就转移话题:“媚儿姑娘,谢谢你送了我这么一份重礼,这份奏稿在手,我自然是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我也不能凭白受了你的恩惠,你有什么要办的事情只管托付给我,我一定帮你办到!”
朱媚儿等的就是这句话:“永锡公子,听说您跟淮扬巡抚田仰交情不错?”
刘永锡已经知道朱媚儿为何而来:“媚儿姑娘是为李香君的事情而来。”
朱媚儿本来是抱着一种不妨一试的念头,但是没想到刘永锡虽然远在京口,却是消息异常灵通直接猜出自己的来意:“永锡公子也知道李香君的事情?”
刘永锡倒是真没想到这戏文里面的传奇故事居然发生自己眼前:“媚儿姑娘怎么会找到我?”
现在他现在对朱媚儿越来越有兴趣了,虽然那一夜在花船上他对朱媚儿目不斜视,但之所以对朱媚儿以礼相敬自然是因为朱媚儿本来就另有归宿,而且是一位真正的奇女子让他十分敬佩,论气节朱媚儿比那些声气君子不知道强到哪里。
但是既然朱媚儿能慧眼识英雄,抛下了南京城内的那么多位大人物却选择没有多少人注意的刘永锡,刘永锡本来就对她充有敬意与好感,自然不希望她付出无谓的牺牲。
朱媚儿却不由想起了刘永锡连多看自己一眼都没有兴趣的那个夜晚,眼神变得越发勾人:“我觉得整个朝廷敢在御前把吏部尚书打得抱头鼠窜事后还能毫发无损,也只有老诚意伯了,可老诚意伯凡事都听永锡公子安排,所以只有永锡公子能办这件事!晁采姐也觉得这件事只有永锡公子能办成!”
刘永锡这才明白不是自己的名声有多响亮,而是刘孔昭帮自己打出了名气。
刘孔昭这段时间是真打出了名气,虽然所有文官都在围攻刘孔昭,连攻击刘永锡的奏疏都有三十多封,刘孔昭承受的攻击至少是自己五倍甚至十倍,可最后刘永昭不但毫发无损甚至还帮勋臣争到了弹劾文官的特权。
如此能打的刘孔昭自然是整个南京城最受关注的男人,何况马晁采在朱媚儿面前将刘永锡好好夸了一顿,按照马晁采的说话,刘孔昭只是一介莽夫,可是刘永锡却是真正的不世之才,以后的成就远胜刘孔昭五倍十倍。
朱媚儿觉得马晁采说得过于夸张,虽然她也承认刘永锡少年有为,现在才二十岁就已经是京口镇副总兵,以后凭借着定策之功肯定能够平步青云,但是马晁采却给出了一个完全意料之外的答案:“才二十岁?我们家永锡公子现在才十六岁?”
刘永锡现在才十六岁?十六岁就已经护送张皇后千里南渡而拉起了一支上千人的武力,现在更是南京隔江相望的京口镇自成一军掌握几千精兵,这样的成绩怎么才十六岁?
朱媚儿觉得马晁采根本是在糊弄自己,但是马晁采却是斩钉截铁地说道:“在其它事情我经常糊弄,但是在这种大事,我糊弄过自己姐妹没有?虽然这个十六岁确实是周岁,但我家永锡公子确实是十六岁!”
早在万历末年,马晁采就是青楼之中有名的“女侠”,几十年来不知帮助过多少青楼姐妹,说出的话自然是重于泰山,所以朱媚儿觉得刘永锡即使不止十六岁,最多也就是十七八岁。
这可是十六七岁的小弟弟啊!
朱媚儿原来一想到刘永锡始终对自己不屑一顾就会生闷气,但现在想到刘永锡的年龄就觉得刘永锡累代勋贵却对自己以礼相待,这是真正的无瑕少年,浑身都香喷喷。
如果不是马晁采在场,朱媚儿肯定会偷偷流口水,而且她虽然每天都有应付不完的应酬却已经到了考虑出路的时候,不能象马晁采人老珠黄以后才终于考虑到嫁人的问题。
她知道马晁采能嫁入诚意伯府刘永锡是真正的关键人物,而且刘永锡对青楼女子没有什么成见,马晁采原来只想成为刘永锡的妾室,但在刘永锡的运作之下却成了刘孔昭的如夫人。
虽然外面有很多非议,但是青楼姐妹都觉得马晁采真有福气,而朱媚儿却觉得还是小诚意伯眼光独到。
所以李香君向自己与马晀采求助的时候,朱媚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眼神如此清澈的小诚意伯,而她抄下刘宗周奏疏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这位小诚意伯。
这次江北之行她觉得这一趟没白来:“永锡公子觉得李香君这事应当怎么办才好?”
明风八万里 第三十七章 回京
李香君与田仰的事情实际非常老套。
田仰自从崇祯初年落职以来就一直流寓金陵十几年,好不容易起复自然准备讨个好彩头,这个时候有人就建议李香君是秦淮河首屈一指的美人,现在又正好闭门谢客,不如把李香君请来助个兴,而田仰也是一下子来了兴致。
他见过李香君几面,这确实是个大美人,但是当时他只是个贬落多年的谪官,只能看着美人空流口水。
现在他起复淮扬巡抚,是天下数得着的大人物,自然讲究要尽兴而归,当即让同桌的淮安盐商准备好三百两银子叫李香君过来喝两杯。
在田仰眼中,这样的大手笔肯定会让李香君以身相许。
可是李香君太不识趣,不但坚持闭门谢客不要这三百两银子,甚至还随口说了几句恶语,现在田抚台是真来了兴致一定要把李香君搞到手。
他堂堂淮扬巡抚总不能连个青楼女子都弄不到手!
因此这件事自然闹大了,金陵官场甚至把这视为一件美事,最后李香君只能向朱媚儿与马晁采求救,而现在朱媚儿又求到刘永锡这来。
而刘永锡第一时间给出了解决方案:“田抚台对我不错,前段时间还请我驰援淮扬,虽然我钱粮不足难以出兵,但是只要抚台赏我个美人,我立即出兵淮扬!”
朱媚儿自然知道所谓“只要抚台赏我个美人”的美人就是指李香君,但是她真不愿意李香君平白就占去了天大便宜,这可是十六七岁的美少年啊!
“诚意伯,我觉得这样不妥吧,李香君闭门谢客自然是心有所属,您这么做会让李香君遇到许多麻烦!”
不但朱媚儿觉得不妥,瑾儿与慧儿也觉得这样不大合适,瑾儿已经开口:“永锡哥哥,这样虽然帮了李香君的大忙,但是您这么大包大揽对她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
既然朱媚儿与瑾儿都开口反对,刘永锡只能改变主意:“原本是想快刀斩乱麻,但既然媚儿姑娘不同意,但还请媚儿姑娘把这件事具体的前因后果跟我说一遍,这个忙我一定帮到底!”
朱媚儿当即把这件事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刘永锡听说却是苦笑道:“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是阮大铖给田抚台出的好主意,我如果把这件事压下去不但得罪了田抚台,也得罪了阮大铖!”
虽然南京城内关于阮大铖复出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朱媚儿真没把阮大铖放在眼里,毕竟痛骂阮大铖与烂嫖滥赌都是东林士子的保留节目,所以朱媚儿印象中的阮大铖几乎人畜无害:“诚意伯连田抚台都不放在眼里,何况阮大铖只是一介罪臣!”
刘永锡却是非常严肃地说道:“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阮大铖就是这样的小人,如此不是媚儿姑娘向我求助,我肯定是放手不管!”
朱媚儿觉得刘永锡说得太夸张了,但是刘永锡如此看重自己,她自然非常开心:“诚意伯,凡事量力而行,只要你尽力了就行了!”
瑾儿听朱媚儿说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反而同情起李香君这位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永锡哥哥,我觉得李香君确实值得敬佩,你还是帮帮她吧!万一她被田仰与阮大铖祸害了,侯公子回来见不到人岂不是一个天大的悲剧!”
刘永锡非常坦然地说道:“这乱世之中的悲剧实在太多了,但是媚儿姑娘与瑾儿妹妹你们都要我帮一把这位李香君姑娘,我肯定会保证这位李香君毫发无损,我们一起渡江入京去救这位李香君!”
听刘永锡这么说,瑾儿自然是特别开心:“那我们就一起渡江救人吧!”
朱媚儿也是特别心动:“诚意伯,渡江之前还有一件事要麻烦你!”
刘永锡不知道朱媚儿还有什么要求,但她既然是马晁采的朋友而且还帮了自己这么一个大忙自然是好人做到底:“媚儿姑娘有什么要求只管讲,只要我能做得到一定尽力!”
朱媚儿现在是笑颜如花:“我想说的是叫媚儿姑娘太生份了,叫我媚儿姐姐吧,就象瑾儿妹妹一般!”
刘永锡还没开口,瑾儿已经抢先叫道:“媚儿姐姐,我是瑾儿,我想要一个姐姐已经很久很久了!”
而刘永锡看着朱媚儿也是觉得特别亲切:“媚儿姐姐!”
对于张皇后来说,没有比刘永锡渡江入京的消息更令她开心,虽然南都与京口只有一江之隔,而且刘永锡隔上两三天就会给她写上一封信,收到书信的那一刻也是张皇后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