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风八万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紫钗恨
这些贵州乡党现在手上的本钱实在有限,除了马士英、杨龙友控制的这四千多人之外就有田仰这位据说还在海上坚持的淮安巡抚,方国安所部足足有六七千人,若能一起北上马士英的地位就完全不一样了。
毕竟整个浙江省内真正能拥有上万强兵的存在除了越国公刘永锡这位后起之秀外可以说是屈指可数,马士英可不想一辈子只做个虚衔大学士,他既想中兴大明也想重新成为大明朝的马相国。





明风八万里 第二十二章 轻而易举
但是马士英的如意算盘打得实在太精,阮大铖这种绝顶聪明的人物才不会上当,他直接就把马士英的书信递给了方国安:“国安兄,马士英想让我们成为他复出的垫脚石,您觉得如何处置!”
方国安这位池口总兵现在仍然是惊惶未定,但他还是给出了阮大铖想要的回答:“马士英想要抱女人大腿自己抱去,咱们又不稀罕,再说了,咱们手下的兵马比他多,装备比他精良,战斗力也远远胜过他那些残兵败将!”
虽然都是残兵败将半斤八两,但是一说到这些事情方国安就神气起来。
不管怎么样,方国安所部的实力都比马士英、杨龙友强得多,而且现在有阮大铖煽风点火方国安更神气了:“再说了,要投靠金华那边,咱们自己过去就行了,用不着他马士英当好人,他现在也就是一个虚衔大学士而已!”
阮大铖连连点头:“国安兄所言甚是,有些事情咱们自己可以做,去金华用不着马瑶草领路!”
方国安对阮大铖颇为敬服,虽然大家都说这位阮圆海浊乱朝政,但是阮大铖到他营中一番话就说动了方国安,让方国安觉得阮大铖就是自己的诸葛孔明,现在他更是觉得听懂了阮大铖的言外之意:“圆海,你说去金华?”
他突然压低了声音,毕竟现在是“金华军”或所谓“越国军”如日中天的时代,方国安的几千残兵败将连清军中的新附军都打不过,而刘永锡所领的明军却是在钱江两岸大捷连连,据说连八旗真虏都斩杀了五六千人,越国公刘永锡甚至准备建一座京观。
但是阮大铖话里的意思却是准备对“金华军”或所谓“越国军”下手,这让方国安深感不安的同时又跃跃欲试,这件事若是成了就是万世功业了!
而阮大铖装作没听懂方国安的暗示:“我们与金华不过一江之隔,马士英可以投效懿安张皇后,我们也可以投效坤兴公主!”
方国安一下子就全明白了,阮大铖的野心实在太大了。
金华是监国皇后与监国公主的基本根据地,几路北征大军都是从这里出发越过钱塘江,但是明清双方在杭州附近展开战略决战,金华小朝廷不得不把所有兵力都押上去,自从张皇后御驾亲征率三千精锐渡过钱塘江之后,金华这个越国军的老根据地已经没有多少守军。
这个时候打着投效坤兴公主的名义从严州府南下金华自然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阮大铖就觉得机会绝对不能错过:“监国金华者,一是懿安张皇后,二是坤兴公主,咱们南下去投坤兴公主跟北上投奔张皇后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方国安知道阮大铖是睁眼说瞎话,北上投奔张皇后是加入明清双方的战略决战,而南下金华不但要当逃兵而且还准备裹胁坤兴公主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他把自己心里的犹豫都说出来:“咱们这么干的话,马士英与杨龙友会不会有所误会!”
阮大铖却是狠下心来:“咱们现在困在严州府这个鬼地方,要想不要人吞并走出一条活路的话必须南下,南下金华才是咱们的活路了!”
阮大铖说到这语气变得特别动听起来,方国安也接受他的思路:“没错,这才是真正的活路!”
而对于南京的豫亲王多铎来说,他知道博洛在杭州肯定遇到了麻烦,但是没想到博洛会遇到这样的大麻烦:“王师在钱江北岸又输了?”
赶来求援的八旗兵带着血水哭着说道:“王师大败而归,死伤数千人,八旗将士与蒙古兵都折损了近千人!”
实际钱江北岸的这次战斗八旗兵与外藩蒙古兵的损失远远不止近千人,但博洛临行的时候特别交代过只许说“近千人”,毕竟清军入关以来核心武力从来没承受这么大损失,即使是一片石与潼关战役也是如此。
但是一听到八旗将士与蒙古兵伤亡了近半人,多铎现在是连杀人的心都说了:“博洛他到底干了什么?他麾下有四万大军!”
他带八万大军南征轻而易举地灭掉了弘光朝,可是博洛带着四万大军到底干了些什么,他居然连一个小小的刘永锡的都收拾不了!
只是多铎虽然快气吐血了,还得帮博洛收拾残局:“之前江南之役,王师似乎也损失数千人,其中也有八旗将士折损?”
赶来求援的白甲兵赶紧说道:“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两场恶战之后,我们贝勒麾下的兵马已经不足三万人,八九万明军把杭州城围得水泄不通,请王爷尽快出兵支援!”
博洛上报的数字还是尽量缩水,现在他手上可用的战兵几乎不足两万人。
但即使是这样的数字多铎仍然无法接受:“不到三万人?一万多将士就这么没了?这怎么可能!”
派来求援的白甲兵是个聪明人,他又跪了下去:“王爷,我们贝勒说了,您要怎么处置他都没问题,但是请您千万别放弃杭州这三万将士!”
多铎是真想一刀就把博洛给剁了,但是他也知道越是形势险恶博洛就越要活着,而且他英明神武已经提前集结了李本深、刘良佐、马得功在内的十几路援军,只要博洛能在杭州坚持下去,他就一定能尽歼越明军于杭州城下。
因此他气定神闲地说道:“折损如此之多的王师将士,我十分痛心,但是这天下终究是我大清朝的!”
说到这,多铎的信心暴涨,自从父汗七大恨起兵以来,天命就在大清这边,虽然博洛在杭州折损了上万将士,但对于大清来说也只是一场无关大局的受挫而已,今日的大清已经有五六十万大军,一场小挫决不会影响到大局。
因此多铎的信心越来越强烈:“明日我就率十五万大军救援杭州,你放心便是,大清国是决不会放弃博洛贝勒与杭州的三万将军!”
他觉得一场大胜近在咫尺,在覆灭南明之后他又轻松覆灭一个叫“越明”的明国。




明风八万里 第二十三章 响应
现在越国公刘永锡的兵力都被牵制在杭州附近与博洛苦战,只要他下定决心率军南征就能轻轻松松地获得胜利,当然在胜利之前还有一个小问题:“这件事博洛贝勒有没有通知英王?”
他与阿济格都是一母所出,也是摄政王最信任的两个同母兄弟,所以多尔衮才会让他们统率大清最强而且最重要的两个野战集团,但即使是同出一母,兄弟之间的情分也不可能一直坚如金石。
现在多铎特别担心的问题就是占据湖广、江西的英王阿济格可能会介入江南战事,而博洛已经特意交代了来报信的八旗兵:“贝勒派了十多个白甲与红甲冲出来向王爷求救,但现在只有我突出重围!”
多铎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得赶紧通知英王,金华贼不可小看,我们必须全力携手才能解决金华贼!”
但多铎只说要尽快通知英王阿济格,却没提阿济格是否出兵支援的问题。
只是多铎并不清楚,就在几里之外的钱谦益宅,这位天下闻名的东林领袖几乎是泪如雨下:“王师江上大捷,国家中兴有望了!”
一旁侍奉的妾室柳如是却觉得钱谦益太激动了:“牧斋,小心隔墙有耳,而且福王时也天天有露布大捷!”
柳如是说着这话的时候握紧了拳头,这几个月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瞬间,但是她怎么没想到国家气运即将为之一变,一想到王师在钱江两岸大获全胜,她就想要跳起来。
钱谦益向来喜欢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五月多铎入南都,钱谦益是最有力的赞成者,甚至还劝降过各地文武官员,但是没几天他就在图谋拥立潞王,只是潞王实在太不争气,让钱谦益的一番谋划尽付东流的同时也让他变得悲观起来。
而现在江上大捷的消息传来,钱谦益又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乐观派,他笑着说道:“这不是金华传来的消息,是有人见到杭州逃出来报信的白甲兵,据说杭州光复已经近在咫尺,能打到这个地步,博洛贝勒的四万大军最多只剩下一万人,国家中兴有望了!”
与外人眼中的无耻之徒不同,虽然钱谦益有些时候骨头太软,甚至可以说是“天生媚骨”,但是落水之后他知道怎么自救,现在他就谋划着怎么给多铎致命一击,而柳如是却是轻声问道:“牧斋,这话当真?”
虽然是弘光朝的礼部尚书,多铎进入南都之后也是格外小心翼翼把多铎伺候好,但是多铎对钱谦益这种降臣始终是不当一回事,直到最近“金华贼”在钱江两岸屡屡重创清军,多铎才重新想起用钱谦益来对付明国。
但是钱谦益也得到了非常明确的内线情报,摄政王与大清国真正要用的是新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他钱谦益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人物而已,因此他一面与多铎虚以委蛇,一面筹划着惊天一击:“所以我现在正在联络各方英雄,这次多铎精兵尽出号称十五万之众,如果我们在南都……”
柳如是已经明白大致是怎么一回事,她觉得自己都站不稳了:“牧斋,那有什么事是我能办的?哪怕是风里雨里,刀山火海,我也愿意去!”
比起横跳的钱谦益,柳如是向来是下定了决心就不会回头,大明中兴既然有望,她就一定要尽自己的全力,而钱谦益并没有把自己的这位妾室放在眼里:“你先在家好好呆着,我好好联络一下各方英雄!”
只是钱谦益虽然这么说,柳如是却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只是她想了半天,都没想到该怎么做。
她对自己有些失望,如果能说服一两位握有兵马的实力派,情况或许会彻底不一样。
只是她突然想到了什么:“朱媚儿……”
虽然她实际上并不是秦淮出身,但是她与秦淮姐妹有着不错的交情,她知道秦淮河出身的朱媚儿、卞玉京都在张皇后身边,据说还是张皇后非常信任的女官,除此之外李香君不但是越国公刘永锡的爱妾,而且也是越明军中的关健人物。
说起这位越国公刘永锡柳如是就更有兴趣了,她曾经与这位小诚意伯见过几次面,但是在她的印象之中,这位小诚意伯并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步,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位小诚意伯居然能挽狂澜于不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柳如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
但越是如此,柳如是就对这位小诚意伯越感兴趣,虽然钱谦益不会赞成自己的做法,但是柳如是还是觉得自己应当试一试!
毕竟她始终是那个认定了死理就不会回头的柳如是!
而在几百里的徽州,金声与江天一、吴应箕也在讨论着这个问题:“现在闽浙争立,闽中已经送来了圣旨,而浙中也派人过来联络,咱们这支队伍到底投向哪个方向,大家表个态吧?”
听到金声的问题,江天一不由苦笑一声:“问题不在我这边,还是在应箕身上!”
吴应箕一直锁紧了眉头,听到江天一这话脸色就更难看了:“唐王才是明主,金华这边都是女流之辈,连个宗室都没有,太不象话了!”
金声却明白吴应箕真正的难处在什么地方:“金华想立个藩王监国,自然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大明有的是藩室,但他们只是不想立而已!”
吴应箕知道金声说得很对,但却不敢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所以我觉得应当再观望一下,我们毕竟是要复兴大明,可金华这边推出一个监国皇后与监国公主,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金声作为掌控徽州大局十多年的义军统帅,自然有一种非同凡响的气度:“我虽然打出复兴大明的旗号,但我并不在意复兴大明还是大宋,只要汉家山河能够中兴,我就能心满意足了,何况现在真正与建虏抗衡者,只有越国公刘永锡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
金声说到这却是苦笑了一声:“应箕担心的是东林与诚意伯府之间的旧怨吧!”




明风八万里 第二十四章 汉家山河
吴应箕立即沉默了下来。
金声确实说中了他的要害,他是东林后人复社骨干,过去没少嘲讽过诚意伯府,跟刘孔昭、马士英、阮大铖都有旧怨,而现在浙中主事的兵马大元帅越国公刘永锡就是原来的小诚意伯,吴应箕自己都经常说刘永锡的小话。
可是谁也没想到刘永锡一飞冲天,现在依附浙中等于放弃自己过去坚持的所有原则,这让吴应箕与许多东林复社中人无法接受,只是江天一却是站了起来:“应箕,我来说几句吧!”
吴应箕叹了一口气:“说吧,不管说什么我都能接受!”
江天一的声音变得坚毅起来:“剃发令下的时候,咱们这些人只要剪去头发放弃汉家衣冠就能享受半辈子的荣华富贵,但是我们为什么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毅然起事,不就是为了汉家山河吗?我们要争的不是朱家的天下,而是汉家的山河!”
说到这,江天一的声音越来越有力量:“我不在意浙江秉政的是监国皇后还是监国公主,或者是那位越国公刘永锡,但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汉家山河而战,而且普天之下只有越国公刘永锡才能挽救汉家山河!”
说到这金声的情绪突然低落下来:“这都是我的错,我原本以为经营徽州多年,不管是什么局面都能应付下来,但是真正起事以后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别说是真正建虏,就连汉军都难以应付,但越是如此,咱们就越不能放弃希望!”
这正是金声决心与浙中联手的最大原因,虽然金声、江天一、吴应箕都是地方上的强力人物,起兵以后一度形势大好,而且刘永锡吸引清军的大部分注意力,但是现在的皖南战局已经有逆转之势,更糟的是清军还没有投入真正的八旗兵,而是用了一批绿营兵与新附军,但是金声、江天一已经觉得难以招架。
虽然金声在心底更认同那位在福州即位的唐王,但是他更清楚在当前的形势下浙中才是更可靠更可信的选择,毕竟只要他向浙中献表称臣,不管是江西的王孙蕃还是湖州的张博易都会全力提供支援,而浙中如果能得到皖南义军的全力支持同样能够如虎添翼。
现在的浙中小朝廷除了大半个浙江之外,只有自称江西巡抚的王孙蕃与小半个江西响应,但是皖南义师的加入能让浙中有真正立国的资本。
而吴应箕想明白了:“我也想明白了,不过是向小诚意伯俯首称臣而已,比起汉家衣冠与汉家山河,这又算得上什么!别说是刘永锡,就算是马士英甚至阮大铖,我都能认了!国事为重!”
金声笑了起来:“应箕想明白就好,应箕能这么想最好!为了国家,我什么都可以牺牲!”
但是他没想到吴应箕的转变比他想象还要大:“江上之战,决定汉家气运,我听说建虏以十五万大兵驰援杭城,我们应当有所作为!”
吴应箕已经想明白了,既然要向浙中献表称臣,那就要尽一个臣子的本分。
他是汉家臣子!
整个天下都关注着这一场关系天下兴亡的战略决战,刘永锡调集能搜刮出来的全部兵力凑足了一万五千大军投入了湖州战场,但是他刚刚启程,湖州方面的张博易就发出了多封急报。
正如刘永锡预期的那样,在清军的攻势之下,湖州可以说是首当其冲,虽然张博易办事一向令人失望,但是看着潮水一般涌来的清军张博易也很清楚光凭自身的力量无法抵挡清军的攻势:“张将军说他已决心战至一兵一卒,但是他手上就那么多兵卒,而且清军还有红衣大炮!”
张博易这是做好据城死守的决心,但清军的红衣大炮对于任何城池来说都是无解的克星,不知多少名城被红衣大炮轻易轰破,所以刘永锡的援军必须加快速度第一时间赶到湖州。
一想到这场决战的重大意义,刘永锡不知不觉间就变得焦急起来,倒是跟她并肩骑马而行的邢夫人沉稳大方地说道:“夫君,张皇后都觉得张博易大将之才,他一定能稳得住局面,而且嘉兴府那边不是传来了好消息!”
嘉兴府那边确实是传来了好消息,而且这个好消息还跟刘永锡有很大关系,那就是操江诚国公刘孔昭的援兵已经抵达嘉兴。
南都沦陷时,刘永锡的临淮镇全力南进,而刘孔昭的操江水师数千人则从长江突围转向舟山,只是这支操江水师长期以来都是在内河行驶,从长江口出海之后自然遇到很多意外情况甚至损失了不少船只,最后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舟山。
只是刘永昭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长子刘永锡会摇身一变成了浙中小朝廷的越国公,而且张皇后还册封为刘永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一下子就成了浙中朝廷的顶尖人物,而且张皇后正准备把监国坤兴公主许配给刘永锡。
虽然有许多人觉得刘永锡是在趁火打劫,但是得到消息的刘孔昭却是如同打了鸡血,战斗意志空前旺盛,虽然刚到舟山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但是他第一时间就率部出兵嘉兴,给坐镇嘉兴府的陈渊吃了一粒定心丸。
虽然刘孔昭只派出了近余名水师,而且都是河舟并非海船,但是对于陈渊来说这支水师的到来与张煌言的三千精锐一样意义重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可能与老诚国公一起协同作战,有这么一段履历从此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他写给刘永锡的奏报上非常乐观,甚至表示嘉兴府的危机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是邢夫人不说嘉兴府也就罢了,一说到嘉兴府刘永锡就头痛起来:“把我爹的水师算进去,咱们砸锅卖铁也就拼凑了两万援军,可是江西还有阿济格在!”
这是刘永锡眼下最担心的问题,光一个多铎就让刘永锡用尽了一切办法,何况江西还有阿济格的几十万清军。




明风八万里 第二十五章 慢下来
邢夫人同样觉得阿济格的几十万清军是近于无解的问题,毕竟光是对付博洛的四万清军自己与刘永锡就已经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为了对付多铎压过来的几万援军更是吃奶的力气都投入进去了。
如果阿济格所部几十万清军从江西方向投入战场,哪怕刘永锡有通天本领也无法应付,但是她对刘永锡有着绝对信心:“夫君,天命在明,事在人为,当初有谁能想到咱们把博洛的四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我真觉得天命在明!”
就在几个月之前,大家都觉得南都沦陷福王被俘,汉家江山已经走到了尽头,虽然也相信胡人没百年国运,但是连邢夫人都觉得会出现第二次北虏一统中国的局面,谁也没想到摄政王多尔衮如此厉害的人物会利令智昏,强迫中国之人放弃汉家衣冠才有了刘永锡用兵江上的机会。
邢夫人觉得摄政王多尔衮既然犯下了如此致命的错误,接下去肯定还会有一系列的致命错误,那就是刘永锡这个小朝廷崛起的大好机会,因此她给刘永锡打气:“小夫君,您可是办到了太多不可思议甚至不敢想象的事情了,这些事情可比战胜阿济格要艰难得多了!”
说到这,邢夫人朝着张皇后的车驾扫了一眼,笑容变得神秘起来。
一想到这两日的风流阵仗,刘永锡也觉得有万丈豪情,毕竟这才是最大的人间奇迹:“邢姐姐说得好,天命在明,天命在我,我一定能力挽狂澜!”
这一刻刘永锡尽显英雄气,不但让与他并肩共骑的邢夫人有一种迷醉的感觉,就连掀开车帘的张皇后都觉得自己没看错人:“这就是我们家的越国公,媚儿,你觉得怎么样!”
朱媚儿盈盈笑了两声才说道:“娘娘,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可是一直想对越国公下手,可您就是不给你与玉京机会!”
坐在另一边的卞玉京赶紧摇头:“媚儿,你掂记着越国公就行了,千万别算上我!那可是个风流种子,我可不想争风吃醋!”
卞玉京的性子有些淡薄,但是说完这段话她又觉得后悔,觉得自己可能错过了什么。
张皇后却是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两个美人,虽然她们在张皇后面前穿得非常简朴,但是一身素白的宫装却压不住她们的千娇百媚,正是红颜如玉美人如画,让她都有了几份怜惜之情:“你们俩个我见犹怜,何况是越国公这么一个男子汉,这次湖州之役如果能大获全胜,我就让你们俩心满意足!”
只是张皇后这么做也是为了掩耳盗铃,毕竟她与刘永锡还有邢夫人、李香君的风流故事或许能骗得过别人,却骗不过朱媚儿与卞玉京这两个身边最亲近的女官。
卞玉京想要拒绝张皇后的好意,却发现自己根本说不出口,心底有几分跃跃欲试的感觉,而朱媚儿却是直接抓了她的手说道:“我与玉京会一辈子都记住娘娘的好处!”
张皇后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到前面马蹄声阵阵,接着前来报告战况的信使一位接着一位,都是与湖州、嘉兴的战局有关。
正如大家之前得到的情报那样,多铎所部清军几乎是倾巢而出,连距离南京不远的江阴城他们都暂时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却以泰山压顶之势大举南犯。
即使是得到张煌言与刘孔昭大力支援的嘉兴府方面都觉得异常吃力,以前一场战斗伤亡一两百人已经是很大伤亡,但是现在一场前哨战斗下来伤亡往往达到两三百人甚至更多,总伤亡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直接突破了千人。
但嘉兴战场还只是清军南犯的侧翼战场,湖州战场才是真正的决战战场,虽然张搏易采取坚壁清野节省兵力的战术,但是十几路清军潮水般蜂拥而来,意外情况此起彼伏,战斗自然比嘉兴府还要频繁激烈,张博易不得不报告兵力伤亡已经接近两千人,不得不撤回府城坚守。
1...6162636465...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