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创业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如果门店数量扩大十倍,销售额一年就是一百亿。
销售额一百亿的话,去掉硬性成本、团队成本以及营销成本,净利润至少也能做到十分之一。
这就不难看出,为什么zara的创始人,能靠全球几百家分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跑全球富豪榜的榜首。
而他的资产是多少呢?六七百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五千亿人民币。
不过许逸阳心里也很清楚,账不能算的这么理想化,superx现在只是在中海打出了一点名气,去了外地能不能复制这种影响力,还是一个未知数。
李萱和林天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两人一齐向许逸阳建议,最好能在近期给superx找个形象代言人,然后开始着手投放广告。
未来,superx不能只靠口碑传播,得先在全国范围,或者华东范围内取得一定的知名度,后续的扩张才好开展。
所以,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而服装宣传,最快、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一个靠谱又合适的明星代言。
许逸阳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但是,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旦做明星代言,就必须同时扩大规模以及启动广告推广,否则就等于是打水漂。
所以,这一下子就增加了不少成本支出。
现阶段,新星的代言费都已经突破了百万,一线明星的代言费用至少也得几百万。
而广告推广需要的钱更多,想在全国范围内做品牌,至少得先准备上千万的广告费,否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可是,许逸阳现在手里的钱也并不富裕。
他一共就小几千万的资金,想做一个全国性的品牌,还差得远。
别的不说,起码也要先在内地开个几十家店,否则牌子打响了,大家没地方买衣服就完全属于资源浪费了。
所以,如果再多筹备一点资金在手,就成了许逸阳心里比较着急的问题。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八十二章 赴港交流
2月26日,星期六。
许逸阳一大早就拖着行李箱离开寝室,和沈乐乐一起,在同寝室友的相送下,来到政教楼门前,学校准备好的大巴车已经在此等候了。
上车前,许逸阳和沈乐乐检查了一下随身的证件以及现金。
根据国家的外汇规定,短期赴港,可以兑换价值1000美元的港币,于是两人都按最高的规格,用8200多元人民币,兑换了7780元港币的现金。
检查无误、上车。
车里,已经坐了十几个学生和老师。
这次带队的人是胡老和教务处主任李云辉,除了他俩,还有几个比较年轻的教授。
至于学生,一共有十二个,大一到大四各选了三个人。
两人上车之后,胡老就急忙给他介绍了一下随行的其他老师和学生。
不过,大二、大三、大四的九个人里,许逸阳只知道学生会的会长徐亚楠,其他的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时候,宁若琳提着行李箱走了上来,见大家都到了,抱歉地说:“真是不好意思,最后一个到。”
胡老笑道:“还没到出发时间就不算迟到,不用不好意思。”
紧接着,他又说:“赶紧找空位坐下,既然人到齐了,咱们这就出发去机场。”
宁若琳看到许逸阳和沈乐乐坐在一起,便与他俩挥手打招呼,然后坐在了隔着过道的另一侧空座上。
大巴车驶离学校,胡老便在路上介绍了一下这次交流的大概安排。
这次之所以交流时间这么久,主要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来推动两校之间达成长久的交流合作。
毕竟进入新世纪了,中海外的校领导很希望本校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
所以这一次,他们不但要跟香港大学英语专业搞学术交流,还要跟其他专业进行一些交流活动,不过具体的日程和计划,还要看港大那边的安排。
一行人抵达机场,在通过安检和海关之后,直接来到登机口附近的等候区。
全队人里,似乎只有许逸阳和宁若琳看起来有些提不起兴致,其他老师和同学一个个都兴奋难掩。
毕竟是2000年,大家坐过飞机的人都还不足一半,就更不用说去过香港的人了。
许逸阳推测,不算自己这个重生者,这些学生里面去过香港的可能只有宁若琳。
不过宁若琳似乎对香港其实也没什么感觉。
其实他也一样。
距离登机还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候,许逸阳接到了腾讯马总打来的电话。
他急忙站起身,来到一处无人的角落接通了电话。
“喂,马总。”
马总的声音传来:“许总你好,你们学校应该已经开学了吧?”
“对。”许逸阳说:“已经开学了。”
说完,又问:“马总你有什么事?”
马总说:“许总,是这样,最近腾讯的业务、营收突飞猛进,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两天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港商联系到我,说是希望能够投资腾讯,而且给出的估值条件非常优厚,我打算考虑一下。”
许逸阳不由皱眉:“港商?方便透露一下是哪一位吗?”
马总急忙说:“是香港李家的二公子,李泽凯。”
许逸阳眉头皱得更紧。
李家二公子历史上投资腾讯的时间节点是去年,不过可能是因为腾讯先拿了自己六百万,所以也就没再跟他搭上线。
现在他又找到腾讯,看来还真是跟腾讯有点纠葛的宿命。
不过,许逸阳对李家二公子的评价不高,甚至对整个李家的评价都不高。
李家发家致富的套路简单粗暴,最直接的一套打发就是哄抬楼价、高抛低吸,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其实是从整个香港吸血。
香港楼价高不可攀,店租也贵得惊人,许多人辛苦一生,无非就是为了一套小几十平米的所谓豪宅,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以李家为首的几大家族,把楼价越炒越高。
甚至,卖期房、算公摊这种玩法,也都是他们所创。
许逸阳看到李家的光鲜,但极少看到李家能为社会带来什么进步。
据说当初大陆邀请他们来大陆推动城市地产发展,他们反而借政府给的利好政策,低价圈下最好的地皮,然后一扔就是数年、十数年。
把最好的地皮扔在那里,不动工不开发,而是等地价暴涨之后,直接出手、套现走人。
这样的操作模式,不是来推动大陆城市发展,这是来寄生大陆滋养自己,待汲取完养分之后,便义无反顾的离开宿主。
至于李家这位二公子,花花公子的形象与风格,就不做置评了,毕竟大陆也有不少每天与网红、明星纠缠不清的富二代。
但是,李家二公子赚钱的套路,着实让许逸阳为之不齿。
他做过很多空手套白狼的大买卖,甚至被称之为小超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数码港和电讯盈科。
数码港是香港政府对香港未来的一次豪掷,他们希望通过建设数码港,吸引大量高端互联网企业,把香港的未来转型向硅谷靠拢,成为亚洲的it中心。
而这个项目,被小超人拿到之后,改头换面的做成了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自己大赚特赚,却把整个香港的it梦想葬送殆尽;
电讯盈科,则是小超人又一个鲸吞的经典案例。
他用一个空壳公司,一方面给香港电讯疯狂画饼,另一方面又利用银行关系从银行拿到了高达130亿美元的授信贷款。
几乎自己一分钱不花,就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击败了新加坡电信,把百年历史的香港电讯收入囊中。
然后呢?电讯盈科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五千多亿港币的市值,一路直降到两百多亿,不知道套住了多少香港股民。
至于小超人自己,早就在各种减持套现中,拿到了大笔利益。
除了空手套白狼,小超人还有一个经典的反面案例,就是抛售腾讯股份。
当年他投了腾讯110万美元,持股20%,一年之后卖了1260万美元,如果只看一年11倍的盈利,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短线操作,小超人自己也觉得自己这一波零花钱赚的很溜。
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腾讯后来的市值,达到了四千多亿美元……
于是,他自以为很溜的短线操作,成了互联网历史上最经典的“短视”案例。
他现在,他又盯上了腾讯,难道还想玩一波短线骚操作?
想到这里,许逸阳笑着问他:“马总,你跟李家二少爷是怎么联系上的?”
马总认真道:“其实他们家族最近一直在深市搞投资,腾讯上个月营收一下次突破千万,吸引力不少资本方的注意,李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许逸阳嗯了一声,又问:“你怎么看这件事?”
马总说:“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李先生的资源还是非常强大的,而且他在香港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也很大,如果我们拿了他的投资,将来赴港上市有李先生在背后帮助,一定会轻松很多。”
许逸阳说:“可是我们现在不缺钱啊,移动qq第一月的利润就已经超过了一千万,二月甚至会超过一千五百万,到了年底,一个月甚至几千万,一年赚几个亿轻轻松松,不缺钱,为什么还要融资?”
说着,许逸阳又道:“融资,最怕的两件事就是融了乱花和融了不花,不缺钱的情况下还盲目融资,在我个人看来,有些不理智了。”
马总急忙解释道:“许总,李先生那边给的估值确实很优厚,他也认可我们今年的发展前景,认为我们今年的净利润是有希望接近两亿元的,所以他愿意以10倍净利润的估值投资我们,也就是20亿人民币,而且李先生那边投的是美元,折合下来会给我们两亿四千万美元的估值,他意向持股20%,也就是投资我们四千八百万美元现金。”
说完,马总又道:“许总你看,我们想做一两亿净利润,要等到年底,这个周期还有十个多月,谁也不知道这十个多月会发生什么,万一出点什么意外,可能就达不到这么高的利润,但是我们如果现在答应李先生的融资,那账上就可以多出四千八百万美元的现金,相当于四亿人民币啊!”
许逸阳叹了口气,说:“马总,你要这四亿人民币做什么?”
马总说:“现在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很快,李先生认为,现在全球互联网大热,很快会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迎来崛起,而现在互联网公司大部分都还在赔钱、烧钱的阶段,像我们这种能够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就少之又少,相比之下,我们是互联网行业里的优质项目,所以这也是他很看好我们的原因之一。”
许逸阳心里冷笑。
现在认为一大批互联网将迎来崛起?所有持这个观点的人,一个月后就会被互联网崩盘疯狂打脸。
不过,李家二公子这么看,也确实是主流思维,现在是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最后的狂欢,诸如思科、亚马逊这些美股,股价都是在未来一个月爬上巅峰,然后一阵暴跌。
李家二公子现在这多么想投腾讯,无非是因为看好互联网的短期前景、看好腾讯的盈利能力,想抓住机会提前进场、赚一波钱。
一个月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就算马总跪地求他投资,他也绝不会投。
只不过,马总现在还看不到这一层。
于是,他问马总:“他们看到我们业务发展迅猛,所以想进来分一杯羹,怎么看都是他们赚便宜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做呢?”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家要入场
听到许逸阳的问题,马总尴尬的说:“许总,说实话,我们也要为更远的将来做准备啊!”
“腾讯不能光靠移动qq业务赚点现金流,我们还是要谋求更远的资本路线!”
“说到底,上市才是最终的目标,如果李先生能成为我们的股东,那我们未来的资本路线会更有保障,而且我相信李先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以及很多我们拿不到的资源,这对你我、对大家,都是最好的选择!”
许逸阳听他说了半天,淡然一笑,问他:“马总,李家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
马总毫不犹豫的说:“地产。”
许逸阳又问:“那我问你,三年前香港楼市崩盘,你见他们帮过他们的业主没?”
“这个……”
许逸阳见马总一时间无言以对,认真的说:“李家是非常标准的传统资本家,就像是封建时代的地主,他们的盈利模式在于压榨和掠夺,而不是输出与培养,他想投资你,不是想支持你做一番事业,而是想趁着你还没有高速发展起来,提前进来占个坑、借你来发一笔财,如果他们真想支持你做一番事业,他们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出现,而不是等到你能盈利的时候才姗姗来迟。”
紧接着,许逸阳又道:“你如果现在让他进场,他除了钱,未必能带来什么对你有益的资源,相反,我敢肯定,将来他会在你真正需要他的时候套现走人。”
“马总,你记住一句话,像这样的资本家不会培育梦想,他们只会收割梦想。”
马总没想到,许逸阳对李家二少爷的投资意向会这么排斥。
他本来还以为,许逸阳会像自己一样,为李家的垂青而激动不已。
毕竟,李家在香港的能量巨大,有李家入股,未来腾讯想去香港上市,易如反掌。
许逸阳的强烈否定,让他一下子凉了半截。
马总心里很清楚,现在,许逸阳才是腾讯真正的控股股东,毕竟他有40%的股份在手,又通过移动qq业务提前锁定了自己和团队的15%,目前的趋势来看,这15%的股份已经是他的了。
所以,一旦许逸阳与团队的约定目标达成,许逸阳就将持股腾讯55%,成为腾讯的第一大股东。
上辈子,南非报业巅峰的时候,持股腾讯的股份也达到过50%,后来上市之后,才减持到了33%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再想引入新的资本,就必须得让许逸阳点头才行。
虽然许逸阳给了自己足够的投票权,但是自己手里的股份已经被稀释很多了,如果许逸阳不愿意稀释股份给李家二公子,那就得全从剩下的45%里稀释。
他没办法,也不能再从剩下的45%里,出让20%,那样一来,自己和团队的利益还没上市就已经割让了太多。
但是,他现在又确实太希望能够引李家进场、给腾讯背书,所以只能想办法说服许逸阳,大家共同出让20%的股份给李家二公子。
于是,他非常认真的解释道:“许总,我知道你可能对李家的商业模式有些异议,不过说实话,我们要的是他们的钱和他们的资源,至于他们是怎么发家的,我们大可不必操心。”
许逸阳认真的说:“马总,如果腾讯现在真缺钱,你要融李家的钱,我自然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不缺钱的情况下,硬要让渡股份给李家、让李家进场,我个人感觉是不够明智的。”
马总见许逸阳态度坚决,叹了口气,道:“许总,我们还可以跟李公子深入谈一下,10倍pe只是他的报价,我觉得我们可以往15倍去谈,要他30亿人民币的估值,差不多三亿六千万美元,你看怎么样?”
许逸阳说:“马总,我个人的意见,是现阶段完全没有必要融资,无论是李家的钱,还是比尔·盖茨的钱,都没必要融。”
说着,许逸阳又道:“他们是想锦上添花,但我们现在的状况完全不需要,我们的业绩才刚跑起来、刚跑了一个多月,着什么急融资?这种时候就应该自己放开了跑一年,让资本市场看到我们的后劲、看到我们更大的价值,到时候至少也要以1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去融资才算合理;”
“我们一年后以10亿美元再融一轮,继续冲一年业绩,然后筹备上市,上市后市值至少30亿美元起,给半年时间让业绩继续提升的话,市值一定会大涨,无论在香港还是在美国,都至少能有五六十亿美元的市值,如果业绩做得更出色,超过百亿美元市值也很有希望,何必现在去以两三亿美元的估值融李家的钱?李家的钱难道额外镶了金子?”
马总感叹道:“许总,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是……但是我真的觉得,如果我们能把李家带进来,未来的路会更好走。”
许逸阳语气有些严肃的说:“马总,直说吧,我不同意融资。”
马总也有些斗气的说:“可最终决定权在我们这边!如果我们决定融资,许总如果不想稀释股份,也可以选择跟投。”
许逸阳一下皱紧眉头。
看来,马总想让李家进场的意愿极其强烈。
如果按他所说,他最后自己稀释股份给李家二公子,那自己如果不配合稀释股份,就只能增资。
自己本身就在为钱的事情头疼,这时候哪有资本以2、30亿人民币的市值去给腾讯进行增资?
少说要出一个多亿。
别说一个多亿,他连一千多万也拿不出来。
如果自己拿不出钱,到时候还是只能牺牲股份。
毕竟公司的最终话语权在马总手里,如果他坚持要融这笔资,自己是没有权利一票否定的。
马总的话,已经有了几分威胁的意味,许逸阳听得出来,他是铁了心想让李家进场了。
许逸阳心情有些烦躁。
一方面感觉自己多少受到了背叛,另一方面,也为马总现在的短视所感叹。
看来,后世那些大佬,确实是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也做出过许多错误的决定,也有过一叶障目的时候。
让李家进场,在他看来,和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没什么两样。
但是,现在吴三桂铁了心要让清军进来,自己只能另想对策。
于是,他追问马总:“李公子确实很看好腾讯吗?”
“是的。”马总急忙道:“我们第一个月的收入出来之后,资本圈对我们都非常看好,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全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之一。”
“嗯。”许逸阳又问:“那他目标股份是多少?只要20%吗?还是希望要更多?”
马总说:“李公子的意思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他说有把握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让我们在香港上市,对他来说,自然也是希望股份越多越好吧。”
许逸阳思忖片刻,对他说:“这样吧马总,毕竟事关重大,你给我一点时间考虑一下。”
“好!”听到许逸阳愿意考虑,马总立刻激动起来,问:“许总需要多长时间?”
许逸阳说:“我现在在机场,准备去香港参加学校跟港大之间的交流,要不就等我回来,你看如何?”
马总一听说许逸阳要去香港,急忙道:“许总,要不要我约一下李公子,你到了香港之后,当面跟他聊一聊?”
说着,马总又道:“其实,你可以跟李公子沟通一下个人套现的问题,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额外多让渡一些股份给李公子,我相信李公子也是愿意吃进的,如果按照20亿的估值计算,你让10%股份给他,就可以得到两个亿的现金。”
许逸阳心说,马总你这就有点白眼狼了吧?
我帮了你这么多,李家二公子一来,你就立刻倒向他了?
不但要让我稀释股份、让李公子带资进场,还希望我个人转让股份给李公子,你是不是想让我直接撤出,换李公子做你们的大股东?
看来,自己这种没有足够背景、当初出资又少的股东,到了公司发展起来之后,都是要被嫌弃的。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男人有钱了,对糟糠之妻就越来越看不上眼的缘故。
拿10%的腾讯股份,去跟李泽凯换两亿人民币现金,你这是把我当成李泽凯本人了吧?
他自己不就是那个拿20%腾讯股份,跟南非报业换了一千两百多万美元,结果还沾沾自喜的冤大头吗?
历史还真是够讽刺,现在小超人一下子换了个身份,开始惦记起自己的腾讯股份了。
许逸阳虽然心里多少有些怒气,但是嘴上跟马总并没有任何表示。
他知道,马总心里现在已经倾向于李公子,自己多说无益。
自己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争取一个时间窗口,先想办法斡旋,再找解决之道。
于是他便说:“我到香港之后,可能要先忙交流的事情,这样吧,我先考虑一下,如果我有时间见他的话,你再帮我约。”
马总立刻答应下来,道:“好的许总,有任何问题,咱们随时沟通。”
挂了电话,许逸阳面无表情的收起电话,心中暗暗琢磨起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在这个时间节点,距离互联网泡沫破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互联网企业、资本圈、华尔街现在都还蒙在鼓里,大家疯狂把钱砸进互联网,就是为了实现半年翻倍、一年再翻倍、两年十数倍的投资神话。
但是,越是让所有人陷入癫狂的时候,就越蕴含着巨大的危机。
如果自己想拖住李公子入股腾讯的步伐,只要等到三月中下旬、互联网泡沫破裂,到时候不用自己拖住他,他自己就会掉头跑了。
不过,许逸阳又隐约觉得,这里面似乎还蕴含着某种机遇。
但是,他现在一没钱,二没外汇,好像有机遇也做不了什么。
可冥冥之中,许逸阳又觉得,仔细思考一下,应该还是有的搞。
1...166167168169170...1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