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创业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他请求胡老能够答应为教材写序,同时在编辑团队介绍里,加入他的名字,自己为此愿意支付一笔辛苦费。
老爷子同意了署名,但婉拒了辛苦费。
其实,大学教授正常是不能随便在课外辅导教材上署名的,起码要先经过学校的同意。
但好在老爷子已经退休了,所以也就不受这一点影响。
接着给许逸阳送来好消息的,是藤讯的马总。
寒假这段时间,藤讯又加大了推广力度,再加上移动的结算金额到账,资金充沛。
所以他们趁着这一波假期,把用户做到了将近八百万,增速喜人。
一个多月前,还因为账上已经没什么钱而亟待融资的藤讯,现在已经成了华夏互联网企业里,少见的高收入企业。
很多互联网公司,对藤讯新开辟的盈利业务羡慕嫉妒恨。
其实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希望能够抱上运营商这样的大腿。
奈何现在手机上网还没普及、他们自己的产品现阶段还很难跟运营商相结合,所以只能看着藤讯靠移动qq赚钱而眼红不已。
佟方权也告诉许逸阳,一进入二月,上月移动qq的56万包月用户,续订率达到97%,是目前整个总公司里,次月留存最高的增值业务,而且远超第二名,简直就是神一样的产品;
同时,受到藤讯寒假大力推广的利好,到了2月中旬,又新增了二十六万包月用户,现在总包月用户已经突破80万!
这个发展速度,真的是太惊人了,甚至比许逸阳预期的都要快得多。
佟方权的老婆陈欣琳也告诉许逸阳一个好消息:韩晗的《三重门》已经加急过审,准备下印厂开机印刷了。
《三重门》开机首印五万册,在民营图书公司,已经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数字了,毕竟大家都是先印几千一万册看看市场反应,如果市场卖得好,才继续加印。
但这样也有一个弊端,就是首印的八千、一万册上市之后,如果卖得好,临时加印根本来不及,很快就会卖断货。
等这边印厂完成加印之后、再通过物流渠道分发到全国各地的书店,盗版已经满天飞了。
所以,畅销书的首印如果多印,就能够在盗版没出来之前,先铺开市场。
毕竟做盗版书的也要时间反应,再排版、印刷、分发,至少也要一个礼拜的时间。
但是,多印的风险也非常大。
首先是版税,如果版税是8%,那一本定价30元的书,要给作者2.4元的稿费,开机印一万册,就给作者两万四,开机印十万册,就要给作者二十四万。
如果印多了、卖不掉,这钱作者是不退的。
除此之外还有不菲的印刷成本,也是收不回来的,最后可能剩下七八万册丢在库房,最后只能卖废纸。
所以,对出版公司来说,宁愿给盗版一些可乘之机,也要把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所以首印的数量一般都比较保守。
许逸阳听说之后,直接跟陈欣琳说:“陈阿姨,如果您公司的资金比较充裕,而且也信得过我,那就赶紧申请一下,开机首印直接印三十万册。”
“三十万?!”陈欣琳被吓了一跳:“这么多吗?我都没听说过有什么书首印就印三十万册的,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许逸阳说:“一点都不冒险,韩晗现在在全国有很多学生粉丝,一旦他的处女作出版,粉丝们一定会购买的,三十万册绝对能销售一空。”
说完,许逸阳又道:“但如果您首印五万册,热销的时候后续的书跟不上,很可能就被盗版抢占市场了,最后只能卖掉十几万册,甚至更少,其他的市场份额都被做盗版的抢走了。”
陈欣琳通过老公的亲身经历,非常相信许逸阳的眼光,听闻许逸阳这么说,略一思忖,便立刻决定:“好!那我就改一下申请,首印三十万册!”
许逸阳笑道:“印三十万册的话,韩晗那小子能赚不少吧?”
陈欣琳说:“《三重门》定价二十元,三十万册的话,他能拿到48万稿税,我们已经支付了他五万册的版税了,一共8万元。”
许逸阳玩笑般说:“那您得跟他说一声,他能赚这么多钱,我可是帮了很大忙的,等我回去之后,让他请我吃饭。”
陈欣琳忙道:“我跟他说过,你才是他的伯乐,他对你可是很感谢的,本来就说想找机会认识你,但是就怕你不愿意搭理他。”
许逸阳笑道:“那您就直接跟他说,准备请我吃饭就好了。”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七十八章 咱自己有渠道
大年初七,许逸阳告别了父母和妹妹,乘机返回中海。
同寝的兄弟们,以及沈乐乐,早就已经到中海了,许逸阳回来之后,大家专门给他安排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接风。
回来的第二天,许逸阳就去胡老家中,初中三年六册的英语教辅,胡老已经审完了初三的上下两册,对许逸阳说:“这两册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可以准备出版了,你有好的出版公司资源吗?”
许逸阳点了点头,说:“我认识一个阿姨是做出版公司的,她说可以帮我出版。”
胡老说:“出版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销售渠道,我在教育行业做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比教辅竞争再激烈的图书,大家为了卖书,无所不用其极。”
说着,胡老掰着手指头道:“有人专门跑书店渠道、抢书店最好的书架展位资源;有人专门跟名校合作,拿名校的名头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还有人专门去学校,跟老师合作,让老师推荐甚至强制班上的学生购买,所以这一行的竞争真的是太激烈了,销售环节要是搞不好,很可能没销量,所以你准备重点突破什么渠道?”
许逸阳哈哈一笑,说:“胡老,咱跟外面那些卖教材的不一样,咱不需要依托别人,咱自己就有渠道啊。”
说着,许逸阳又道:“我的佳阳教育现在有十七家分部,今年上半年,中海至少再开个五家以上、齐鲁本地再扩二十一家,苏浙两省,至少也开它二三十家,如果腾得出空来,我还得去燕京开个十几家,到时候全国大几十甚至上百家分部,你说我还需要去书店或者其他渠道里卖书吗?”
胡老一愣,旋即惊叹道:“你这个脑子真的是……要真照你这么说,你这套教辅,明年在你的学生群体里就能卖疯了,搞不好其他做教辅的,都要求你帮忙卖英语之外的教辅教材。”
“对啊。”许逸阳笑道:“这年头,什么渠道不重要,有客流和转化才是最重要的,书店客流量是很大,但十个进去的未必有一个会买,转化率很低,但我这就不一样了,我这全是学生,很多都是初中生,到时候教材的转化能力,十个人里至少能有一半。”
胡老又感叹道:“更厉害的是,你不需要给书店分成、也不需要打折,你卖一本书,码洋就是实洋,这个太可怕了!”
码洋,是书的定价,比如一本书,定价二十元,卖了十万册,就是做了两百万码洋;
但是这些书从图书公司出来,给到书商手里时,走的是定价打五折左右的价格。
如果是五折,那一本书的实洋,就是十元。
十万册图书,图书公司的实洋其实只有一百万。
许逸阳用自己的渠道卖书,根本不需要经过书店,这样一来,利润率提高了一倍不止。
不过胡老还是提醒他:“我听说,明年可能会出台比较详细的出版物管理条例,到时候对零售出版物会有明确的资质要求,你得让你的人时刻跟进一些政策变化。”
紧接着,胡老接着说:“如果政策要求办理经营出版物的相关许可证件,你们一定要先停止销售,立刻办理好相关证件,资质齐全之后然后再恢复销售,千万不要一不小心违反了国家规定。”
许逸阳急忙感谢道:“谢谢胡老提醒,我会跟他们交代清楚的。”
胡老随后将审校后的稿件,以及自己为佳阳教育教辅写的序都交给了许逸阳。
许逸阳急忙感谢,从胡老家里离开,就立刻去了佟悦薇妈妈的出版公司。
陈欣琳最近正在忙着《三重门》的出版工作,为了确保这本书尽快上市,整个公司都在加班忙碌。
见到许逸阳,陈欣琳格外开心,把他迎进自己的办公室。
许逸阳把胡老整理润色过的两册教辅稿件给了她。
这两册是人教版全国英语初三上下册的对应教辅,许逸阳决定,给佳阳教育的所有教辅,都起名为《佳阳名师英语》,后缀则是对应的年级。
比如这两册教辅,全名就是《佳阳名师英语——初三年级上(下)》。
两册教辅的目标定价均为19.8元,按照许逸阳的想法,每一册的首印都为十万册。
陈欣琳被他的手笔吓了一跳,她也了解过教辅教材市场,和胡老的观点一样,她也认为教辅教材是最难做的、竞争最激烈的类型。
因为许逸阳之前跟她说的是有一个朋友要做教材出版,所以她便对许逸阳说:“你那个朋友这么大胆,实在是有点过于冒险了,不如稳妥一点。”
许逸阳微微一笑:“没事陈阿姨,我那个朋友自己有路子。”
陈欣琳不知道,许逸阳手底下有一个已经覆盖全齐鲁,甚至马上要登陆中海的培训机构。
十万册,在许逸阳看来并不算多。
而且教材也很少过时,所以可以多做些准备。
慢慢等教材越来越完善,能够把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教辅全做出来,品牌效应越来越强,在佳阳教育之外的其他渠道上,应该也能取得不错的销量。
他倒是不指望教辅教材能给自己赚多少钱,只是希望能够通过教辅教材,进一步增强佳阳教育的名气,来提升佳阳教育本身的品牌价值。
陈欣琳表态,会马上把稿件整理成选题,报给出版社审核,尽快落地。
聊完正事,许逸阳问她:“陈阿姨,您这边最近怎么样?”
陈欣琳笑着说:“我最近一直在忙韩晗的新书,果然让你说对了,韩晗的影响力真不是盖的,各地书商听说韩晗的第一本书要出版,订货量都很大!”
许逸阳笑着问:“怎么样?三十万册定出去多少了?”
陈欣琳说:“现在首批是订了七万册,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到时候一旦书商那边卖得好,不等他库存消耗过半,我们这边就立即发货了。”
说着,她把水递给许逸阳,又道:“幸亏听你的建议,加大了首印数量,一旦这首批七万册在全国上市、引发抢购,我们后续的图书很快就能送到书商手里,无缝对接,否则的话,临时加印就把空挡拉开了。”
许逸阳说:“韩晗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我觉得他这本书,今年卖一百万册问题不大,长久看,至少能卖三百万。”
陈欣琳惊讶的问:“能卖这么多?!你就这么看好他?!”
许逸阳点点头:“我确实非常看好他,有可能会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学偶像。”
陈欣琳说:“外界听说韩晗辍学了,还马上要出书,很多电视台都特别想采访他,甚至中央台都想邀请他过去做节目,我已经劝他接下了几家大媒体的邀请,给自己增加一些影响力,不过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韩晗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许逸阳解释道:“韩晗代表的是现在年轻人的叛逆,而且是正向的叛逆,他用自己的才华,来挑战传统教育以及社会的传统观念,这在年轻人眼里,几乎就是同龄人的英雄以及代言人,所以他很容易就会引发年轻人的追捧。”
陈欣琳轻轻点了点头,说:“我跟这个小伙子聊过几次,他确实挺有想法的,很多想法在我们这一代人眼里,确实有些惊世骇俗,比如放弃中海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早早的辍学写作。”
许逸阳说:“好好学习当然是每个人最稳妥的出路,但总有人有能力能找到更好的,韩晗就是其中之一。”
陈欣琳笑道:“他说了要请你吃饭呢,你看你什么时候有空?他说他很期待跟你见面,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家,随时有时间,就看你了。”
许逸阳想了想,说:“择日不如撞日,要不您给他打个电话,问他今晚有没有空?”
“好!”陈欣琳说:“那我问问他。”
说着,陈欣琳拿起手机,给韩晗打了过去。
韩晗此时正在家中研究汽车。
他之前就拿到了陈欣琳三十万六本书的保底签约金,也就是说,一本书有保底五万。
而后,陈欣琳把首印定在了五万册,一共是八万元版税,扣除单本五万保底,陈欣琳又付给他三万。
这就是三十三万了。
紧接着他还没想好三十三万应该怎么花,陈欣琳又一个电话打过来,说是要把首印提高到三十万册。
又补了他四十万的稿费,这可就是七十三万。
韩晗自己做梦也不敢相信,自己第一本书还没出版,到手的版税就已经七十三万。
这笔钱在当下,可真是一笔巨款。
就连韩晗的父母也都为之震惊。
仔细问过陈欣琳才知道,原来韩晗的背后,有一个伯乐,正是这个伯乐,从韩晗的新概念作文中,看出了他的潜力,推荐陈欣琳给了他一份三十万的合约。
也正是这个伯乐,建议陈欣琳把首印五万册,直接提升到三十万册。
而这个伯乐本身,还挺出名。
就是之前救火的英雄、全市十大杰出青年,许逸阳。
韩晗很少对同龄人服气,但是对只比他大一岁的许逸阳,是真心服气的。
早在还没有接触到陈欣琳的时候,他就觉得许逸阳很值得敬佩。
别的不说,单说他的创业故事,就深深触动了自己。
这才是杰出青年应该做的事情,老老实实在学校读书的人太多了,但是能一边读书、一边创业赚大钱的,才是自己眼里真正的牛人。
而且,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很多人都觉得,许逸阳创业做网吧,把份额平分给六个同学实在是愚蠢至极。
但是韩晗却觉得,这才是一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在他的骨子里,有一股对侠义的追求,而在他看来,许逸阳身上就带着那股武侠小说里高手主角的豪情侠义。
如果换做自己是他,自己一定也会做出与他一样的决定。
所以,他从许逸阳频繁上电视的时候,就一直渴望有机会与他相识,没想到,自己有些崇拜的对象,竟然还成了自己的伯乐!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七十九章 你必须要成功
拿到七十三万版税的韩晗,内心在感谢许逸阳的同时,也对自己职业作者的前景充满信心。
他的父母更是倍感骄傲。
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里的亲戚,韩晗也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之前的同学。
退学的时候,全校人都认为自己靠写作谋生完全没有可能,但现在,自己刚迈出第一步,就已经有了丰厚的收入。
他憋着一口气,要让同学、老师甚至校长对自己刮目相看。
你们都觉得我不行,那现在我要让你知道,我行!而且很行!
韩晗拿到七十三万版税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正在放假的师生圈子,但是大家对这个消息都抱有同样的观点:不可能!
绝不可能!
大家虽然没出过书,但也大概了解作家的收入,现在专职作家,大部分都只是能过温饱线,只有那些顶尖的知名作家,才能一年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韩晗一本书都没写过,第一本书还没见动静,凭什么就能拿到七十多万的版税?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少人甚至嘲讽韩晗脑子有病,想钱想疯了。
还有老师放出断言,断定韩晗最迟明年下半年,一定会返回学校重新读书。
因为他一定会被现实打击,一定会知道,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韩晗听说了老师的判定,对此嗤之以鼻。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畅销书作家。
甚至,能成为一位杰出的职业赛车手。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九月份自己满十八周岁之后,就可以考驾照了。
到时候,自己应该买一辆什么车呢?
他把其中的五十万给了父母,自己留了二十三万,这笔钱,他准备全部都用在买车上。
正在家里对着电脑研究汽车的时候,他忽然接到陈欣琳的电话,于是急忙说:“陈阿姨您好。”
陈欣琳笑着说:“小韩,许逸阳回中海了,你不是想请他吃饭吗?今天晚上有没有时间?”
韩晗顿时一喜,脱口道:“有!我有时间!”韩晗确实很想认识许逸阳。
一听说他有时间,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下来。
然后立刻跟陈欣琳约定好时间地点。
韩晗还邀请陈欣琳一同前往,陈欣琳也欣然答应。
挂了电话,陈欣琳对许逸阳说:“韩晗很激动啊,迫不及待想认识你。”
许逸阳微微一笑,问:“这小伙子是哪年人?”
陈欣琳说:“82的,还没满十八岁,合约都是他爸代签的。”
许逸阳点点头,心中暗忖,韩晗比自己还小一岁,见面是不是得叫声许哥?
……
下午,许逸阳和陈欣琳一起从她的公司出发,同去韩晗在外滩订好的饭店。
为了表示诚意,韩晗专门选了一家人均消费上千元的法餐厅,他自己也没来过,只是听不少传言说这里非常牛,所以才选了这儿。
两人到饭店的时候,韩晗已经到了。
他是一个人来的,见到许逸阳的那一刻,明显还有些紧张。
此时的韩晗,略矮、略瘦、略黑、头发很长、有些杀马特风格,还真是有点小混混的既视感。
不过他的发型风格跟香港明星谢霆峰很像,就是颜值差了对方一截。
有趣的是,许逸阳一眼认出他竟然还穿了一条superx的101系列牛仔裤。
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去金陵路排队了。
看着眼前这个略微有些羞赧小伙子,许逸阳心里感慨不已。
毫无疑问,韩晗是绝对的人生赢家,十八岁出版《三重门》大火特火,随后一路发展顺风顺水,在国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许逸阳对韩寒也是有些崇拜的,虽然没怎么看过他的书,也没怎么看过他赛车,但许逸阳总觉得,这哥们身上有着一股80后不服输的气质,而且是真的一直在追求梦想的80后。
有了钱、有了名,还能够不忘初心的80后太少了。
但韩晗真的在有钱有名了之后,还努力实现了自己少年时的赛车梦。
比起专拍烂片的80后知名作家、导演,学术造假的80后学霸演员,以及爆出各种丑闻的80后明星们,他真可谓是一股清流了。
只是,此时的韩晗,哪知道对面大自己一岁的许逸阳,上辈子竟然还崇拜过自己。
他紧张又激动的向许逸阳伸出手,一开口便是谦逊无比的说:“许哥,久闻您的大名,今天终于如愿见到您了!”
未满十八岁的韩晗一上来就表示敬仰,让四十岁的许逸阳心里涌上一阵得意。
看吧,这位小伙子可是80后的代表人物,见面就管咱叫许哥。
他虽然也挺高兴,但冲着许哥这个称谓,也得装作淡定的点点头,然后笑着说:“我看过你的作文,写的很好!”
韩晗忙道:“许哥过奖了,其实就是耍了一点小聪明,要是说写作,我还有很多要学习、要沉淀的地方。”
陈欣琳却说:“小韩,小许正是看了你的作文,所以才向我推荐你的,他认为你如果出书,一定会成为爆款,所以才建议我把你签下来。”
说完,陈欣琳又补充一句:“首印提高到三十万册,也是他的建议。”
韩晗感激的看向许逸阳,说:“谢谢许哥这么看得起我,不过首印三十万册,我也怕将来卖的不好,给陈阿姨带来损失。”
许逸阳笑道:“虽然我还没看过你这本书,但是就冲你这个人,我也相信你这本书能卖到三十万册。”
陈欣琳也点了点头,说:“小许的判断还是没错的,你看最近这么多电视台都对你的第一本书感兴趣,甚至邀请你去参加节目,足以证明你在年轻人群体里,是有着很高影响力的。”
韩晗有些脸红的说:“其实我也没想引发什么关注,可能就是我退学的事情,对很多人来说有些大逆不道,所以我看不少媒体都想拿我退学的事情做文章,他们关注我,好像是更希望看我的笑话。”
许逸阳没想到,年纪轻轻的韩晗,竟然把事情看的这么透彻。
其实,这时候很多媒体关注韩晗,并不是真心觉得他有多厉害,相反,他们更希望看到韩晗摔倒,毕竟他退学的事情,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已经不只是叛逆,甚至是违背了整个成年世界的价值观。
上辈子,韩晗确实参加过很多节目,但是很多节目里,都精心设计了抨击他的环节,甚至故意把高中退学的他和那些知名学霸放在一起比较。
但是,韩晗从所有的质疑中扛了过来,并且真真正正向全社会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而那些与他相提并论学霸,却一个个都泯然众人矣,这其中包括著名的哈佛姑娘、以及当年向美国总统科林顿表达过不满的燕大姑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