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创业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后来游手好闲在家蹲到二十六七岁,每天净做发财梦,被人忽悠着跑去南方干了多半年传销,因为没钱又好吃懒做、发展不出任何下线,连续让好几个传销组织赶出来,几乎成了当地一个传奇;
再后来,他就成了村子里出了名的二流子,每天在家吃完饭就搬着马扎到处溜达,跟上班似的,早出晚归,有时候就算是坐树底下看人打牌,都能看上一整天。
一直到许逸阳重生之前,这个大表哥都四十好几、快五十的人了,还是没找到对象。
这样的人,给他盖了房,他也未必能娶上媳妇。
就算娶上了,人家也未必能跟他过下去,搞不好还把人家闺女给耽误了。
大舅种地的收入极其微薄,还要养着这个游手好闲的儿子,这次借五万块钱盖房,给他二十年也未必能还上。
至于二舅。
虽然人不懒,但是自不量力、爱折腾。
而且是属于狗熊掰棒子那种,东一下、西一下。
之前看村里有人烙烧饼挺赚钱,自己也学着烙,而且总觉得这事简单的很,自己绝对没问题,所以也不正经研究,直接把炉子支起来就准备干,烙出的烧饼据说喂狗,狗都不爱吃,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后来看农村建筑队里切砖的瓦工赚钱不少,自己又买了两袋水泥、几百块砖,开始在家自学成才,切了三天把手伤了之后就再不干了。
这样的人拿五万块钱去养猪,能养好了才怪。
而且,许逸阳上辈子就没少借钱给他们。
听说许逸阳在燕京做出点小成绩,大舅二舅隔三差五就打电话编造各种理由借钱,今天买种子、明天买化肥、后天就一不小心骑车摔了胯,有时候说自己让人骗了、在外地回不去了、住院没钱交医药费了……
甚至许逸阳妈妈都去世了,两人还打电话来借钱。
更离谱的是,大舅有一次打电话给他,说他去许逸阳爷爷奶奶的老家给许妈上坟,回来的路上被电动车撞了,让许逸阳给一万块钱看病。
许逸阳觉得人家怎么也是去给妈妈上坟才受了伤,钱给过去后来才听说,他压根就没去给妈妈上坟,更没被电动车撞,纯粹就是找个由头问他要钱而已。
知道这件事之后,许逸阳对他们彻底失望,电话也全部拉黑,再也没有联系。
那些年,他陆陆续续借给两人不少钱,一直到他重生之前,一分钱都没还过。
想到这些事,说不生气是假的,即便是重生回来了,想想这些事,许逸阳还是生气。
但是,说到底,都是妈妈的亲兄弟,她现在手里有钱了,想帮衬帮衬他们,自己肯定也不能反对,不然伤的是妈妈的心。
尤其是木已成舟的情况下,更没必要去为借钱的事情掰扯。
于是,许逸阳便开口道:“爸、妈,咱家现在也确实有点钱了,帮衬一下亲戚也是应该的,尤其是直系亲戚,真开口借钱,咱确实也不能拒绝。”
许妈松了口气,连连点头,说:“可不就是这么理儿吗,兄弟姐妹之间就是得相互帮衬。”
许爸也赞同地说:“亲戚家有需要咱帮忙的地方,咱肯定不能不管不问。”
“对!”许逸阳先是高度肯定了爸妈的观点,随后才道:“不过啊,我觉得咱们帮归帮,但是得定一个标准。”
“标准?”许妈、许爸同时问:“什么标准?”
许逸阳说:“银行给一个人发信用卡,那信用卡还有授信额度呢,说白了就是银行评估你的实际情况,给你定一个能借款给你的最大金额,比如他给你定一万,那你借了这一万,就不能再借了,额度用完了人家也不会借给你。”
顿了顿,许逸阳接着说:“如果你借了五千,还上了,那你下回再找人家借,人家还愿意再借你五千,就是这个意思。”
爸妈两人轻轻点了点头,大概听懂了许逸阳说的这个授信额度。
许逸阳又说:“咱家的亲戚找咱借钱的话,咱也得定一个授信额度,暂时就定每家五万吧,大舅、二舅现在已经把额度用完了,要是再找咱借钱,那咱就不能再借了,什么时候把借的钱还了,什么时候再说下次借钱的事儿。”
“至于其他亲戚,我姨啊、我叔还有我姑啊,每个人也都有五万额度,只要他开口借钱的数低于或者等于这个额度,那咱就毫不犹豫的借;”
“高于这个额度,那咱也按额度最高上限给他五万,如果他还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如果他实在不还,咱也就不要了,毕竟都是亲戚,五万块钱的情分还是有的。”
说到这里,许逸阳认真道:“五万块钱额度可真不少了,这钱在鲁南也好,在营州也好,买套房子是够了,一般人家也根本不需要借这么多的钱。”
许逸阳觉得,自家现在条件好了,帮衬着一点困难的亲戚,确实是应该的,但帮忙绝对要杜绝帮成无底洞,否则的话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自己可以把钱借给亲戚救急、借给亲戚致富,但不能借给亲戚铺张浪费,或者是寻求物质上的越级满足。
但问题是,别人借钱都有比较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亲戚,也不可能像银行那样,先考察核实,后审批放款。
所以,干脆定一个五万的额度,无论是救急还是救穷、帮困还是帮懒,就这五万块钱了。
如果真是打了水漂,也能够控制损失,而且在亲戚那里,也算是做到仁至义尽。
许爸许妈听完这些,相视一眼,随后许妈说:“行,妈觉得你这个办法挺好的,以后要是开口,就每家最高借五万,多了不借。”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七十四章 懒汉
一家四口的第一站是爷爷奶奶家,在这个偏僻的鲁南小村庄,一家人开着小轿车回来过年,一下子成了全村人关注的对象。
毕竟在2000年初,能开着别克轿车回乡下老家过年的,全市怕是屈指可数。
除夕夜,看完春节联欢晚会之后,许逸阳躺在老家的土炕上,手机响个不停。
同寝的兄弟纷纷发来短信拜年,沈乐乐、顾思佳、佟悦薇和宁若琳也都陆续发短信过来问好。
许逸阳一一回复,又主动给胡老胡秉文、以及帮了自己不少的赵翰生老先生分别打了电话过去拜年。
几个同寝的兄弟告诉他,他们这次回去,都成了家里人的骄傲。
毕竟这学期大家分到手的钱已经超过二十万,几人都一下子成了土豪,而且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里的经济水平。
像李一鸣这种,他一学期跟着许逸阳赚的钱,顶他爸妈辛辛苦苦种十几二十几年地,对家里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助力。
李一鸣给许逸阳打了个电话,电话里除了感谢他之外,还告诉许逸阳,他今天上午刚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房子。
房子一百平米,一共花了不到五万块钱,据他说,他的父母在房子里激动的哭了好几场。
巧的是,陈猛也买房了。
他东北老家的老房子太小,是他爸妈下岗之前单位分的房子,两居室的使用面积一共才四十多个平方。
为了给爸妈改善生活,他花了将近八万块钱,在市里买了一套几乎是准新房的二手三居室,原房主刚做完装修,家具家电也配齐了,因为遇到点变故转手,他看着各处都不赖,便直接买了下来。
买了房子之后,他还专门把年迈的奶奶,从乡下接了过来,跟他们一家人一起生活。
今年新年,他们一家三代四口人,就是在新房里过的年。
许逸阳听了,分外欣慰。
重生是命运眷顾,这些室友也算是从自己身上,沾到了点命运的光。
在爷爷奶奶家里过完大年初一,年初二的一大早,一家四口又启程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姥姥家。
许逸阳的姥姥、姥爷一共生了四个孩子,除了许妈之外,还有许逸阳的两个舅舅和一个小姨。
大舅、二舅都在本村成了家,几乎是一左一右的挨着老人住,小姨则嫁去了另一个村子。
许逸阳一家四口回来,大舅、二舅殷勤的不行,不但各种问候,还主动帮忙把买的各种礼物往姥姥、姥爷的堂屋里拎。
许逸阳跟姥姥、姥爷问了好,陪他们聊了几句,姥爷便催着大舅赶紧出去放鞭炮。
许逸姗一听放炮,立刻来了兴致,非要拉着许逸阳一起去,于是爸妈跟长辈、平辈聊天的时候,许逸阳便被她拖着,出门放炮。
当哥哥的许逸阳也不知道,许逸姗一个可爱水灵的小丫头,为什么对放鞭炮这种事情情有独钟。
鲁南农村的鞭炮跟普通的红皮鞭炮还不一样,鲁南的鞭炮是废报纸裹的,大拇指一般粗,放起来巨响无比,这种炮必须吊起来放,一颗颗炮仗烧断了炮捻、下落的过程中炸的四分五裂,动静惊人。
许逸阳用专门放炮的长竹竿把鞭炮挑起来,许逸姗一手捏着炮捻,另一只手就要用打火机去点,许逸阳急忙喊道:“站远点啊笨蛋,要不换我去点吧。”
“我不!”
这时,大舅家的大表哥穿着一身黑得发亮的棉袄、双手交叉着插在袖子里,从院里溜溜达达的出来。
看见这一幕,他急忙招呼许逸姗:“姗姗,我给你点根儿烟你拿着,这炮威力可大,别崩着你。”
说着,直接从袖管里掏出一包软盒大前门,从半瘪的烟盒里掏出一个打火机和一根烟来,点燃嘬了两口,递给许逸姗。
许逸姗笑着说:“谢谢表哥。”
说完,拿着烟跑回来,远远的举着烟,问许逸阳:“这样行啦吧哥!”
许逸阳点点头:“点了就跑啊,跑远了再回头看。”
“知道啦。”许逸姗说:“我是放鞭炮小能手,这点小事儿不用这么紧张。”
说完,呲溜点燃炮捻,吓的把烟往地上随手一扔,双手捂着耳朵就跑。
鞭炮噼里啪啦震天响。
一挂炮都炸完了,炮烟还没散,表哥就跑过来,在满地炮皮里,把许逸姗刚才慌乱中丢的烟卷捡了起来,嘬了两口,一脸美滋滋。
许逸阳看着表哥这架势,忽然有一种王宝强树先生的既视感。
想想这个表哥也确实很奇葩,只要有口吃的就绝不干活,讨不到对象宁可在村里当闲散二流子,也不愿意出去打工。
炮放完了,大表哥叼着烟卷,继续把双手插进袖子里,围着许逸阳开来的别克车转了好几圈,然后努努下巴,问他:“阳阳,我听人说学开车可容易了,是不是真的?”
许逸阳点点头:“倒是不难,个把月就能拿驾照。”
“嘿,这么快?”大表哥嘿然一笑,说:“哎呀,还是司机的工作好啊,刮风吹不到、下雨淋不着,又威风气派……”
许逸阳道:“司机也不是那么好干的,车里坐久了身体容易得职业病。”
大表哥咧嘴一笑,被烟头冒出来的烟熏得眯了眯眼,说:“坐久点怕什么?我搬个马扎到村头坐一天不也一样吗?马扎坐着哪有车座子坐着舒服,跟沙发似的。”
说完,他冲许逸阳挑挑眉,笑道:“阳阳,要不我报个名学学车,给你当司机去吧!”
许逸阳不由头大,说:“哥啊,我现在上学,哪用得上司机。”
大表哥乐道:“那你这车平时谁开啊?”
许逸阳说:“这是公司的车,公司有专职司机开车。”
大表哥立刻说:“这不正好吗?我去给你公司当专职司机啊,自家人你用着也放心不是?”
许逸阳笑着说:“哥,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我要是为了安排自家人,把原来的员工赶走,其他人看了也会心寒啊,不如你等一等,等我公司再添车了,我就让你当司机。”
其实许逸阳很清楚大表哥的路数,打死他也不敢让他来当司机,无非就是先来一个缓兵之计。
可是,没想到大表哥倒是不乐意了,眉毛一皱,说:“咋啦?当老板的不是想开除谁就开除谁吗?他们要是敢废话,你就都给他们开了,到时候雇咱这些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保准比他们干的还好,都是自己人、你也能放心,是不是?”
许逸阳微微一笑:“这可不行,我那的员工都是需要专业技能的,不是随便去了就能干。”
大表哥使劲嘬了口烟,为了不把手从温暖的袖口里拿出来,便呲着牙、用牙上下晃动烟卷、熟练的将上面长长的烟灰甩掉,这才说:“阳阳,你是不是瞧不起咱这穷亲戚?后山水泥厂的厂长,把自己家亲戚全弄厂子里去了,我一个仁兄弟,小学都没毕业,去了还给安排工作,一个月工资七八百呢,怎么到你这就不行了?”
“真不是……”许逸阳诚恳的说:“大表哥,这不是瞧得起、瞧不起的事儿,我那干的是培训班,要教学生读书的,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初中高中生,你小学没毕业过去能教书吗?”
大表哥说:“咱不说教书的事儿,咱还是说回司机,我去给你当个司机,总不需要什么学历吧?”
许逸阳无奈:“刚才不是说了吗,已经有一个专职司机了,如果再添新车的话我再请你。”
大表哥问:“那你什么时候添?我看你也不少赚钱,要不这么着,你给我大姑、大姑父买辆车,我以后就给他俩当专职司机,到时候也能经常开着拉着他们回来看咱爷爷奶奶,哦不对,是我爷爷奶奶,你姥姥姥爷。”
许逸阳顿时头大如斗,好说歹说,怎么说都不行了?
于是他只能撒谎道:“哥啊,我现在生意不好做,一个月光银行贷款就要还好几万,行情稍微差一点就得赔钱,哪有闲钱买车啊。”
大表哥顿时无比失望:“那我这司机啥时候才能上岗啊?”
许逸阳说:“你再等等,再等等。”
大表哥又问:“那你的培训班还有啥职位是我能干的?事少的、比较清闲的。”
许逸阳认真道:“表哥,这个是真没有……”
好在这时候姥姥出来张罗吃饭,才算是让许逸阳从大表哥的胡搅蛮缠中解脱出来。
饭桌上,大表哥似乎对许逸阳有了几分不满,一直抓住饭桌上的话茬,就挤兑许逸阳两句,说许逸阳现在厉害了、有钱了、瞧不起穷亲戚了。
小姨看不过去,便开口说:“你这是咋说的话,你家那新房不是人家阳阳借钱给你盖的?”
大表哥瓮声瓮气的说:“那是我大姑借的。”
小姨说:“你大姑借的,那也是阳阳的钱,你年后赶紧出去找个工作,抓紧时间赚钱还你大姑。”
大表哥立刻来了精神,脱口对许逸阳的姥爷说道:“爷爷,我刚才就跟阳阳说这事儿呢,你看,阳阳现在生意干的那么大,可我这还没个工作,我琢磨着去考个驾照,给阳阳当司机,可他死活就是不愿意,你说,这不是瞧不起穷亲戚是什么?”
许逸阳的姥爷迟疑片刻,对许逸阳说:“阳阳,你大表哥不容易,他能有心干一份工作就更不容易了,要不你给安排安排?你看你表哥都二十好几了,说不上个对象,要是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将来也好说媳妇。”
许逸阳的姥爷是老封建,而且重男轻女,最宠这个大表哥。
大舅俩孩子,表哥是老大,还有一个小他两岁的表姐已经出嫁;
二舅生了仨闺女,没儿子,所以姥爷只有大表哥这一个孙子。
再加上又是长子、长孙,自然是宠得不行。
一听说一向不愿工作的大表哥,竟然主动想去给许逸阳干司机,老人家立刻就觉得欣慰不已,觉得孙子娶媳妇有戏了,甚至,脑子里都已经抱上了曾孙子。
大舅见老爷子开了口,也急忙一脸期待的附和道:“阳阳,你表哥这情况你也知道,你这个当弟弟的有本事了,说什么也得拉你表哥一把啊!”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攻代守
许逸阳有些头疼,放下筷子认真的说:“老爷、大舅,不是我不愿意帮忙,你们说给表哥盖房子,我妈二话不说借了五万块钱,五万块钱可不是小数啊!都够买一辆夏利车了,随便拿出来一部分做点小生意,不比给人家打工强?”
大舅苦着脸说:“那钱都拿去盖房子了啊!”
许逸阳反问:“盖房子之前,为什么不想着用这笔钱先讨个营生呢?”
大舅叹着气解释道:“农村的情况你不知道,你找人说媳妇,人家第一件事就是问你家住什么房,是草房还是瓦房还是平房?是新房还是老房?要是老房,谁家的闺女也不愿意嫁过来啊。”
许逸阳又问:“那现在房子盖起来了,表哥说到媳妇了吗?”
大舅又说:“光有房子还不够,这不是还缺一个好营生吗……”
许逸阳说:“既然讨媳妇需要盖新房,还需要有好营生,那当然应该先把钱投资在营生上啊,当初你拿着这五万块钱,完全可以先不盖房、买一辆夏利车再注册个出租车执照,让我表哥学个驾照、自己跑出租也能赚钱啊,先赚钱再慢慢攒钱盖房,不就什么都有了吗?”
跟后世随便一个出租车证几十万的行情不同,现在小城市的出租车才刚起步没多久,车辆稀缺,所以市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营业门槛。
只要有车,很快就能注册下来营运手续。
如果大表哥真有心开车赚钱,拿着那五万块买辆出租,立刻就能奔上小康。
十几二十年后,要是不想开了,连车带证少说卖个二三十万,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是他根本没有这根弦,永远想着张嘴吃饭、伸手穿衣,哪有这样的好事去?
现在看见自己开了车回来,就突发奇想要当司机,这不是扯犊子吗?
大舅被他这么一说,脸上有些泛红的说:“阳阳,我们都是乡下人,没读过什么书,更没你懂得道理多,你得多体谅啊。”
许逸阳点点头:“我是可以体谅,但体谅也应该是相互的,为什么你就不能体谅体谅我呢?”
微微停顿,许逸阳一脸诚恳的说道:“我公司就这一辆车,而且已经有一位成熟靠谱的老司机了,平时要开着带着公司的人全省各地跑,你们非让表哥去顶这个职位,到时候他开的车谁敢坐啊?”
几人面面相觑。
片刻后,大舅开口道:“要不这样吧阳阳,我们呢也确实不想给你添麻烦,更不想让你为难,要不你再借大舅五万块钱,让你哥去考个车本,顺便再买辆出租,让他自己去跑出租去,你看这可以吧?”
许逸阳心说,我来时路上才刚跟父母订了五万块钱“授信额度”的事儿,现在又开口要借五万,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不能这么贪吧?
再说,您一年到头家庭年收入未必有五千块钱,去了吃喝用度,能剩两千吗?
十万块钱,要还多少年?
可能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吧?
况且,这个大表哥是能踏踏实实开出租的人吗?
他要真的是,也不至于二十大几岁了,连三个月的班都没上过。
要真是正干的人,自己买辆出租车送他又能怎样?寝室几个兄弟,跟着自己几辆夏利的钱也赚出来了。
可那是人家正干啊,自打倒腾军训服的时候,就投入了120%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进来跟着自己干,谁叫苦叫累了?
而且,就算是家庭条件最差的李一鸣,那也是有骨气的,申请不到贫困补助,宁可不要了也不愿给学生会的人回扣、同寝室的人愿意给他凑点生活费,他也不愿意要,坚持要靠自己勤工俭学。
当时自己要不是看他这份骨气和坚持,也不会突发奇想,去带着他们倒腾军训服,毕竟那时候自己已经是腾讯的大股东之一,手里还有上千万现金,闲的没事赚那点零碎钱干嘛?吃饱了撑的?
所以,归根结底,不是自己不愿意帮忙,而是我帮你可以,但你自己首先要正干啊!
我可以拉着你跑,扶着你跑,但我不能抱着你跑、背着你跑,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对大表哥这种不正干的人,说难听话,给他包烟抽,都觉得把烟糟践了。
一旁的许爸许妈表情也不太好看,许妈甚至有些难堪,可能是觉得家里这祖孙三代,提的要求实在是有点过了,让自己在丈夫、儿子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这时候,许逸阳满脸愁容的开口道:“大舅,我刚才跟表哥说了,我现在贷款投了很多商铺,欠着将近一千万的银行贷款,每个月光贷款要还好几万,要是哪个月钱跟不上了,银行就会把我的商铺全部收走,到时候我的培训班就干不下去了、我也得破产了。”
说完,又叹了口气,道:“我妈借给你那五万块钱,是从本来就很紧张的流动资金里,硬抠出来的,如果今年培训班生意不好做,那年底我可能就得来找您要钱还贷款了。”
大舅一听这话,表情立刻慌乱起来。
他本来还想,如果许逸阳不愿意借钱,那自己就当场拉着老爷子一起给他施压。
你生意做这么大,借点钱给你表哥怎么了?你再拿五万块钱出来,你表哥就能有个好营生了!
到时候住新房、开汽车、跑出租,十里八乡不知道有多少家的闺女抢着要嫁过来!
等你表哥结了婚、生个男娃,我们老吕家就有后了,你姥爷一辈子的夙愿也实现了,这么重大的事情,你难道真就无动于衷吗?
可是,他万没想到,许逸阳直接给他来了个以攻代守。
你也别提找我借钱的事儿了,我这银行欠了这么多钱,随时有破产的风险,到时候真遇到麻烦,你得把钱还我。
还钱?
大舅心里暗忖,借的时候就没打算过还钱的事儿。
1...162163164165166...1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