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创业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五万块钱啊,二十年也未必能还的完。
反正你家有钱了,我作为你大舅、你妈的亲大哥,跟着沾沾光怎么了?天经地义啊!
旁边的二舅虽然一直没说话,但他心里想的跟大哥一样。
两家住的很近,中间就隔着老爷子的老宅子,大哥家什么情况,他再清楚不过。
别说拿钱盖新房,去年夏天雨水多,西厢房的草房顶塌了一半,扔了半年也没钱修,现在忽然有钱盖好几间大瓦房,一看就不正常。
于是他软磨硬泡好几天,才从大哥嘴里撬出风声,原来是找大姐借了五万块钱。
大哥能借五万,自己为啥不行?
于是一个电话,又是五万块钱到手。
至于还钱的事儿,他跟大哥想的一模一样。
你家这么有钱,这钱就当是支援我们过日子了,姐弟一场,不能看你弟弟在家过苦日子吧?养着三个闺女,还各个不懂事、嗷嗷着要上学,那真真是不容易啊!
所以,这时候一听许逸阳说年底有可能要让还钱,他心里也直突突。
好嘛,钱还没捂热乎呢,就提还的事儿?
幸亏是自己没多嘴,也没贪心再多找大姐一家要钱,不然大外甥要是把这话拍在自己脸上,那可就难看了。
许逸阳也确实没关注二舅的事情,只是看着大舅,感叹道:“大舅,年底之前赚五万块可不是个容易事儿,你和妗子可能要辛苦些了。”
这话一出,大舅也顾不上买出租的事,急忙说:“阳阳,你妈借钱给我的时候,可没说年底就让我还啊!”
许逸阳无奈的说:“可我年底万一周转不灵,您不能见死不救吧?而且我也不是说让您借钱给我,只要在我困难的时候,您能把这钱还上就行了。”
大舅急了,一扔筷子,说:“你这话说的,年底我拿啥还钱啊?我卖血去啊?”
一旁的许逸姗替哥哥觉得委屈,气鼓鼓的问:“大舅,你借钱之前,难道没想过什么时候还吗?”
大舅表情一阵红一阵白,嘴硬道:“我当然考虑了!我就是考虑着等你哥结婚了,我跟你妗子就出去打工去,两三年把这个钱给你还上。”
许逸阳点点头,说:“两三年也行,要是觉得困难,五六年也行,要不这样,一年还一万得了,正好五年还完,从今年开始。”
大舅摆摆手:“一年一万我拿啥给你?你干脆把我房子扒了吧!”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小姨看不过去了,脱口道:“大哥,你这话说的也太过分了吧?五万块钱就算放银行,存五年还有将近一万块钱的利息呢,借给你、让你五年一年还一万,你还不乐意了?哪有这样的事?”
大舅被踩了尾巴,眉毛一立:“有你什么事?我的事轮得着你管?你出了嫁就不是老吕家的人了,再回来你就是客人,客人上门还对主人指指点点的吗?有你说话的份吗?”
小姨气的要站起来理论,一旁的小姨夫急忙把她拉回了椅子上。
许逸阳这时候急忙说:“不是啊大舅,两三年是你自己说的,我给你放宽到五年,还不行吗?”
大舅气呼呼的说:“我说等你哥结婚之后两三年,他啥时候结婚,咱啥时候开始算这个时间。”
许逸阳也不生气,点头一笑,说:“行啊,就按你说的来。”
姥爷和大表哥见这个气氛,也不好意思再说借钱买车的事。
大舅倒是生起了闷气,抬头瞥见二舅缩着脖子,当即开口道:“二子,你也从你大姐家借钱了,你准备啥时候还?”
二舅心里气炸了,我躲这个话题还来不及,好不容易挨过来了,你这时候把我牵进来干什么?
心里虽然生气,面上还是很认真的说:“大哥我跟你不一样,我借钱不是为了盖房,是为了养猪,盖房是花钱的,养猪是挣钱的,我要是养猪挣了钱,立刻就能把这钱还了。”
说完,二舅略有几分自得的看着大舅,心说这回看你怎么办。
大舅表情确实更难看了,本想把祸水东引,没想到非但没成功,还被反噬了一波。
姥爷这个时候出来打圆场,道:“行了行了,大过年的老提钱的事干什么,吃饭吃饭!”
关于钱和工作的话题,这才算是告一段落。
可话题虽然停了,但饭桌上的气氛多少有些尴尬。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七十六章 老厂长
本来一家人打算在外公外婆家住一晚,等大年初三再回去,但因为饭桌上的不愉快,吃完饭没多久,许妈就说营州还有事,匆忙便要回去了。
走的时候,姥姥姥爷一大家亲戚把他们送出门,许逸阳先安排爸妈、妹妹上车,这才又跟几位长辈道别。
虽说心里不太高兴,但总归是不想坏了面子。
大舅一家脸色都不太好看,许逸阳还是带着笑脸跟他们客气的道别。
转身上车的时候,听见大表哥在后面嘀咕一句:“挣两个熊钱,可给他烧毁了!”
鲁南口音,跟营州虽然有差,但许逸阳也听得懂。
烧,无非就是烧包的意思,大体就是觉得自己赚了点臭钱就烧包了、目中无人了。
这一瞬间,四十岁的许逸阳想回去跟他理论一番。
为什么我们借给你家五万块钱、让你家住上了新房,还他妈不能落你一句好?
这才刚2000年,人情之间的物价就这么贵了吗?
但是仔细一想,算了。
争吵是最无趣的事情。
尤其是和这样的人争吵。
钱都借过了,再吵也是自己吃亏。
与其这样,不如及时止损。
更何况,夏虫不可语冰,大家完全不在一个段位上,有什么好争吵的呢?
他若是个知道感恩、知道努力的人,自己说什么也会拉他一把,毕竟,几个同寝都能跟着自己鸡犬升天,自己表哥自然也应该照顾。
可是,有些人注定是烂泥扶不上墙。
所以,他要恨,便让他恨吧。
开车离开,许逸阳还能从后视镜看到,大表哥往车的方向吐口水。
大舅和大舅妈的脸色也在开车出来的那一刻,立刻变得十分难看。
刚才还跟自己一家佯装客气,估计让他们身心都受了不小的委屈。
回营州的路上,许妈气的直掉泪。
虽说这车上姓许的爷仨,谁也没说一句,谁也没怨一句,但她自己还是一个劲的哭个不停。
许逸阳知道,这是大舅二舅把妈妈的心伤了。
他笑着说:“妈,这点小事儿,不值当生气,怎么说也是亲戚。”
许妈愧疚的说:“妈不光是生气,妈是觉得对不起你,这钱是你上大学走之前留给我的,都是你白天黑天一节课一节课赚出来的,结果让我拿去喂了这么一家白眼狼……”
许逸阳笑道:“嗨,几万块钱而已,算个啥啊,就当咱支援他们过日子了。”
“哎!”许妈叹气道:“我也是鬼迷心窍了,老觉得你表哥一直娶不了对象,你大舅是个心思,你姥爷也是个心思,你姥爷十年前就开始盼着抱曾孙,盼到现在也没盼上,我觉得借你大舅点钱,把房盖上,没准你表哥娶媳妇就轻松点,谁知道是这样,早知道这样我一分钱都不借他!”
许逸阳见妈妈是非分明,心里就松了口气。
就怕妈妈骨子里是那种扶哥魔、扶弟魔。
毕竟上辈子自家情况也一般,多数时候妈妈也帮不上大舅二舅什么忙。
现在有钱了,万一真是鬼迷心窍要扶到底,那还很是有点头疼。
好在妈妈三观还算很正,而且也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于是,许逸阳便开口劝道:“行了妈,借都借了,就别想这些了,以后各人过各人的日子,再有什么事找咱帮忙,咱不理他就是了。”
一旁的许爸也开口劝道:“就是,儿子说得对,就当花钱买个教训。”
副驾上的许逸姗回过头,对许妈说:“妈,咱以后再也不要跟大舅一家人接触了!”
许妈轻轻点点头,眼眶红红的。
其实,她才是最委屈的那个。
……
回了营州,一家四口自己的小日子就顺心多了。
许逸阳在家除了陪父母、妹妹,就是跟大家聊短信、聊qq。
也是许逸阳从姥姥家回来的这天,沈乐乐和爸妈,以及爷爷、姥姥姥爷,六个人坐飞机去了中海。
本来老人们都是坚持要坐火车的,毕竟火车要省不少钱。
但沈乐乐怕老人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太遭罪,还是悄悄买了从泉城出发的飞机票。
据她说,三位老人都没坐过飞机,也没去过中海,所以这次旅程,从上了飞机开始,再到中海,真的是看哪都觉得稀罕,心情也格外的好。
到了中海,更大的惊喜是沈乐乐在中海御景的“豪宅”。
一百七十平米豪华装修的房子,而且又在中海市区非常好的地段,在老人眼里,已经算得上是最好的房子了,所以让三位老人感叹连连。
这房子足够大,六口人住也很轻松,三个卧室,两个卫生间,还有一个不算入面积的开放式大阳台,这样的户型,在营州基本上见不到。
到中海的当天晚上,沈乐乐的爸爸开着许逸阳的奥迪a6,载着一家人去了外滩。
繁华的中海夜景对一辈子生活在营州的老人们来说,如梦如幻,让沈乐乐特别有满足感。
许逸阳只是在电话里听她说起这些,便感觉格外欣慰。
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有着一种想多为沈乐乐做点什么的冲动。
他不知道这到底是出于内心深处的愧疚,以及补偿的心态,还是单纯的出于自己对她的那份好感。
总而言之,他对沈乐乐,已经进入到了那种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状态。
有趣的是,他自己竟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
大年初三,李萱一大早就来许逸阳家里拜年。
一起来的,还有李萱的父母,也就是许妈一直很尊敬也很感激的李厂长。
眼看人家一家三口来给自己家拜年,许妈显得格外愧疚。
她觉得应该是自己家去李厂长家里拜年,但昨天在娘家受了些委屈,整个人的情绪一直有些低落,所以也就没顾上这些。
和许妈感激李厂长一样,李厂长两口子也很感激许逸阳一家,尤其是许逸阳。
当初要不是许逸阳伸出援手,冠诚制衣基本上就只有以超低价贱卖这一条路了,更不会有现在热火朝天的冠诚制衣。
当时,卖厂子的钱,是李厂长重病的救命钱,如果当时没有许逸阳帮忙,最后被迫十几万出手的话,一辈子心血基本上也就给他人做嫁衣了。
而且,女儿现在也有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工作和非常丰厚的待遇,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在他们眼中,许逸阳就是把李家从绝境之中拯救出来的恩人。
许妈是个有感恩之心的女人,即便到现在,她依旧觉得,当初家境困难的时候,冠诚制衣愿意给自己一份工作,是莫大的恩情。
到了最后,冠诚制衣因为经营问题不得不裁员的时候,还补了她两百块钱工资,这份情,许妈心里一直记着。
于是两家四口坐在一起,聊起往事,许妈很快就眼眶通红。
这边,许爸许妈忙着招待李厂长夫妇,许逸阳则直接跟李萱沟通起了工作的事情。
李萱告诉他,现在冠诚制衣在营州已经八百多名员工了。
工厂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而冠诚制衣自己做的再就业培训班,也在源源不断的为冠诚制衣输送新的技术人才。
市里面对冠诚制衣的发展也非常重视,毕竟为本地解决了这么多的再就业岗位,可以说是民营企业拉动就业的龙头了。
现在的李萱,重点精力都集中在宁城那边的业务,所以将来大部分时间不在营州,很难顾得上冠诚制衣的管理。
所以,她想请她爸爸重新出山,担任冠诚制衣的厂长。
李厂长前段时间虽然大病一场,但现在基本上已经痊愈,才五十岁的人,每日待在家里也闲不住,正好李萱担心接下来的冠诚制衣管理跟不上,所以就萌生出了这个念头。
把这个想法跟她爸爸一说,她爸爸对此也非常乐意,甚至主动提出不拿薪资、纯粹帮忙。
一方面是想还许逸阳的人情,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找一份自己喜爱的事情,好让生活有点事业成分。
为此,李萱也想征求一下许逸阳的意思。
许逸阳听完,自然是非常赞成。
冠诚制衣本身就是李萱的爸爸辛苦多年做起来的,而且他在厂子里也很有威严,可能在业务上,他多少有些跟不上市场,但管理上肯定没有问题。
而且人品是肯定信得过,这自己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至于业务上,其实完全不用李厂长去开拓。
冠诚制衣现在的订单,全是佳阳教育给过来的,一部分是佳阳教育的纪念t恤,更大一部分,是兔斯基系列服装。
于是,许逸阳立刻拍板,请李厂长回冠诚制衣担任厂长,月薪三千加绩效奖金。
李萱和李厂长慌忙婉拒,但许逸阳没给他们留斡旋的余地,直接拍板。
在他的经营理念里,没有让任何人白白出力的思维模式,让每个人劳有所得、劳得相符,这才是真正长久的经营模式。
以后,李厂长接手冠诚的管理,陈大中那边继续帮着运营再就业培训班、给冠诚输送技工劳动力,就能够保证冠诚的稳步发展。
同时,张爱学这边会继续扩大佳阳教育的规模,自己也会跟进中海以及南方苏浙一带的扩张,只要佳阳教育未来发展的好,冠诚制衣就永远不缺订单,而且订单规模会越来越大。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几个板块的产业形成一条产业链,彼此相互补充,同时也相互输送养分。
如果佳阳教育能发展成新东方那样的规模,冠诚制衣光靠佳阳教育的订单,就能够发展成一个中大型服装企业,不但能创造不菲的利润,还能为营州解决更多的劳动力。
营州市区人口不算多,如果冠诚制衣能够实现几千甚至上万工人的规模,那就等于是为营州下岗职工做了一个巨大的贡献。
以许逸阳上辈子的亲身经历,他很清楚能让几千上万的家庭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背后的意义有多重大。
这不仅仅是几千上万的家庭收入得到提升,甚至可能让几千上万的孩子多读几年书,甚至相当一部分原本会失学的孩子,能够因此而考上大学、鱼跃龙门。
所以,就算是自己其他的生意做得再大,冠诚制衣都一定不能放松,要让它长久、快速、稳定的发展下去。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三百七十七章 好事不断
李萱一家走后没多久,张爱学、张冲、李楠以及一大群佳阳教育的早期员工,也结伴来家中给许逸阳一家人拜年。
张爱学整个人看起来,又显得更精神了几分,许逸阳一度怀疑他是不是又有了感情的第二春。
私下里一问,第二春没有,但年前刚谈下一个在新东方工作的人才,对方已经答应,年后加盟佳阳教育。
许逸阳一听说是新东方出来的,立刻有了兴趣,追问他具体情况。
他说,这次聊的是新东方的一位中层,男性,27岁,清岛人。
早期是新东方的老师,随着新东方的不断发展,他也成了新东方一家分校的负责人。
因为是独生子,父母身体也不是太好、又在催婚,所以他便有了留在清岛的想法。
他本来是想在清岛自己做一做英语培训,但后来一调查,才发现齐鲁竟然已经有了佳阳教育,这个全省名气都很大的英语教育品牌。
于是就主动找人牵线搭桥,认识了张爱学。
张爱学跟他聊了两次,不但从他那里了解到了新东方的一些发展情况,也与他达成了合作意向。
对方愿意以副总经理的身份加盟佳阳教育,负责参与战略的制定,以及各分部的管理、人员以及模式的优化。
许逸阳很高兴,自己现在的团队,都不是培训行业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几乎都是自己半路拉进队伍的。
这样的非正规队伍,自己要跟他们解释太多,比如培训行业的现状、模式、以及未来发展的空间。
但是,新东方出来的,那就真的是正规军了,现在的新东方已经到了年收入几个亿的地步,营业额应该是佳阳教育的十倍左右,所以,从新东方出来的人,不但能立刻跟得上佳阳教育的进度,甚至某些环节上,比现在的团队懂得更多。
佳阳教育往下走,说到底就两个字:扩张。
省内要扩张,省外也要扩张,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除了要登陆中海之外,省内的扩张其实也很重要。
现在佳阳教育在全省十七个城市,已经完成了占地盘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饱和占领了。
新登陆一个城市,其实才是最难做的,不但要在熟悉这里的环境,还要在这里组建本地的团队、汇拢本地的推广资源,并且在本地打出名气。
可一旦完成了最初的登陆,扩张地盘就变得轻松无比。
现在,全省17家分部,全部处于饱和运转状态,这也就意味着,是时候搞一搞裂变了。
许逸阳定的目标,是泉城、清岛、烟城、临市这几个规模较大、人口较多而且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直接增设两家分部,实现全市三家佳阳教育;至于剩下的地级市,每个城市增开一家。
也就是说,一共要在齐鲁省内,再增开21家。
许逸阳核算过在省内开分部的最低成本,稍大一些的城市,房租、装修以及各种硬件设施全部到位,五六十万就足以搞定,小一些的城市,主要是房租、装修的人工能节省一些,大概在三四十万的样子。
所以,一口气开21家分部,资金压力并不大。
反正现阶段佳阳教育17家分部的造血能力已经非常强,许逸阳暂时也不需要从佳阳教育抽调资金,所以就全部用来投入到自身发展上。
张爱学从那个即将加盟的副总经理身上,得到了一些启发。
所以他询问了许逸阳两个问题,第一,要不要融资;第二,要不要加盟。
融资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迅速拿到一大笔钱,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扩张、迅速发展壮大。
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股权的丧失,以及未来利益的割让。
加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直接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裂变。
不但能靠加盟费快速聚拢天量资金,还能一下子搞出几十上百家分部,源源不断给总部供血,但它的缺点比融资还大,那是经营权的丧失,以及大部分利润的割让。
许逸阳首先排除的是加盟,教育机构搞加盟,很容易因为加盟商的不可控而砸了招牌。
随后排除的,是融资。
佳阳教育目前营收能力足够,发展速度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融资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是,融资相对应带来的麻烦也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团队实力不够。
一个团队能够驾驭多少资金,也是这个团队能力的一大表现。
钱多了,不知道怎么花,就会导致两种情况,要么乱花钱,要么不敢花。
如果乱花钱,很有可能把自己搭进去,无数公司冒进发展,前半场跑的比火箭还快,后半场直接破产倒闭,其根本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乱花钱。
至于不敢花的,如果钱到手了不敢花,那还融资做什么?被投资方做理财吗?
佳阳教育现在一年十二个月,十二个月都是旺季,其中还有三个月超旺季,也就是说,一年下来收入轻轻松松能做到六七千万。
六七千万的收入,净利润差不多能做到一半,也就是一年三千多万。
如果按照资本圈10倍pe,也就是10倍年净利润的基本套路,那么现在的估值就是十倍净利润,也就是三个多亿。
但是,10倍pe是最基本的估值方式,大部分热门企业,或者业绩上升比较快的企业,是瞧不上区区10倍pe的,资本方为了打动他们,就会给出20倍甚至30倍pe的报价。
许逸阳多了不敢说,现阶段佳阳教育这么优质的成长速度,真去了燕京、上海这种20倍pe也有人抢着投。
那样的话,佳阳教育的估值,应该在7亿人民币左右。
如果自己牺牲10%的股份出去,那资本就应该投给自己7000万现金。
7000万是一笔巨款,张爱学虽然也搭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团队,但是在许逸阳看来,这个团队最多能驾驭的投资规模,也就是一千万到顶了,再多的话,他们根本玩不转。
所以,融资的事情,还是先稳一稳,如果能不靠融资,自给自足就能稳步快速的发展起来,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
沈乐乐和其他兄弟们,回家只待了一个星期,就都返回了中海开始忙碌。
唯独许逸阳,在家呆了十天。
这十天,他又收到了几个好消息。
最早给他送来好消息的,是胡老胡秉文。
胡老说,许逸阳给的教材稿件,他已经看过了,他给的评价是四个字:出类拔萃。
同时,胡老也帮助许逸阳做了一点润色。
得到胡老的认可,许逸阳非常高兴。
1...163164165166167...1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