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创业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公子不歌
因为大家都觉得,你这个在网上聊天的破玩意有什么用呢?
oicq在他们眼里,不过就是上网扯闲篇的东西罢了,没感觉到多大意思,也没觉得有什么前途,最关键的是没有商业模式。
人家运营商的短信,至少收费一毛钱一条。
你这倒好,你不找用户收钱,还得自己往里搭各种成本,谁敢投这种傻生意?
再后来,马化藤心想,干脆就把这个oicq卖掉算了。
卖给已经成熟的网络平台,比如搜狐什么的,或者卖给国企,比如电信什么的,让他们当个线上工具总可以吧?
但结果是,人家大公司也不感兴趣。
大企业的心态都觉得,你一个破程序就敢开口要上百万?真当我人傻钱多?
别说你这玩意看不出什么牛逼之处,就算真有牛逼之处,我让我的程序员依葫芦画瓢开发一个就是了,何必买你的?关键是我连抄都懒得抄你。
现在,oicq在马化藤的手里,卖是卖不出去,投资也拿不进来,已经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他和他的团队为了维持公司继续运转下去,已经开始到处借钱,但是能借到的钱毕竟有限,对整个公司来说,杯水车薪。
在这种情况下,每天还要抽空冒充女网友跟男网友聊天,心情之烦躁,可想而知。
那个“伤感的听雨人”见他没有回复自己,又发来一句:“小雪,你不要有太大压力,我只是想让你做我网上的女朋友,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们可以见见面,到时候你要是觉得我不合适,我们随时可以分开,你说呢?”
马化藤感觉像是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但也只能按照自己陪聊的台本范例,直接回复对方:“对不起听雨人,虽然我对你印象挺好的,但我现在还没有谈恋爱的准备,给我点时间考虑考虑,好吗?”
虽然感觉很恶心,但自己也不能拒绝,因为一旦拒绝,可能就少了一个日活用户。
“好的,我等你考虑!”
对方果然没有立刻灰心,毕竟看起来,女网友对自己印象还不错,也愿意考虑,自己还有机会!
这时候,又有好几条问好的信息发了过来,耳边滴滴滴的声音接连不断,让马化藤有些招架不住。
他揉了揉太阳穴,心想,要不今晚就到这吧,实在是聊不下去了。
再这么聊下去,自己怕是要精神分裂了。
这时候,他听到耳机里传来一声咳嗽的声音。
他不禁又有些头大。
又有男网友加自己了,真是烦啊!
一般新网友加自己,说什么都得尽快通过、先跟别人聊两句,因为这种上来加人的,很可能是新用户。
新用户如果上来发现,加人不通过、通过对方又不说话,八成会对这款软件失去兴趣。
于是,他立刻点开那个闪烁的小喇叭,本以为又会看到“美女你好啊!”、“美女聊两句呗!”之类的验证申请,可仔细一看,他顿时激动起来。
“你好,我是天使投资人,对oicq有兴趣。”
“天使投资人?!”
马化藤看到这五个字,心里激动的无以附加。
这段时间,自己找了许多所谓的天使投资人,但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天使,别说投资了,连一个好脸都没有,甚至有的还对自己各种讥讽。
现在,竟然有天使投资人主动找上门来,这难道是要时来运转了?
冷静下来之后,他忽然有些迟疑,会不会是恶作剧?
他看了一下对方的资料,jeremyxu,还留了邮箱,看起来好像挺是那么回事。
随后,他暗想,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聊聊总没什么损失。
于是他便点击了通过。
此时,许逸阳正在电脑前,双手合十的期待着。
他期待这个pony能够尽快通过自己的好友申请,大家赶紧把投资的事聊一聊。
行的话,自己抽个时间赶过去把合同签了、把钱付了、再把工商变更做了,剩下的就等着藤讯这艘火箭点火了。
等了几分钟,电脑忽然弹出一个提示:pony已经通过你的好友申请!
许逸阳激动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他立刻打开对话框,发了一句:“你好,请问你是oicq的负责人吗?”
马化藤收到信息,回复道:“没错,我是,请问你是?”
“我姓许,目前在做教育产业,有兴趣投资一些互联网公司。”
马化藤急忙兴奋的回复道:“许总你好!我姓马,叫马化藤,你可以叫我小马。”
许逸阳:“马总你好,我很看好你,也对你的oicq很看好,有投资的想法,所以想了解一下,你的oicq现在拿了投资没有?”
“还没有。”马化藤如实说道:“我们目前正在寻找第一轮融资。”
许逸阳问:“融资计划书有吗?方便的话,麻烦发到我的邮箱一份,我想先看一下。”
“有的,没问题,您给我个邮箱地址,我现在发给您。”
商业计划书虽然也算是企业的机密信息,但因为是做出来给投资人看的,所以马化藤知道自己不能对投资人藏私。
不过,他心里也有些担心。
到处找不到投资人,怎么就忽然从网上冒出来一个?
一上来就说要投资自己,还找自己要商业计划书,这人万一是骗子怎么办?如果是竞争对手,又怎么办?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一百零一章 成了!
因为不敢相信许逸阳的真伪,马化藤立刻查看了他的登陆ip,发现是齐鲁省营州市。
他不由皱眉,感觉好像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随后,他查了查墙上挂着的全国地图,认真找了半天,才终于找到了营州这两个字。
仔细一看,发现营州实在是小的可怜。
这种地方,怕是连几家网吧都还没孕育出来,为什么会孕育出一个互联网投资人?
他紧接着又打开后台,从用户数据库里,查询了许逸阳这个账号的所有日志。
日志显示,这个号码已经注册两个来月了,而且一直在一个ip地址登陆,从来没有变过。
难道是经过两个多月的使用,让他对oicq感兴趣了?
这倒是有可能。
不过,这一刻他忽然灵机一动,一个念头浮现在心里:要不要查一下他的后台记录?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下一秒,他又急忙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行,太违反职业道德,自己作为平台运营方,理应保护用户的隐私。
可是,他很快又纠结起来。
这可是唯一一次,有投资人主动找到自己。
如果自己错过,那岂不是等于和生存的机会擦肩而过?
可如果盲目的相信对方,商业计划书发过去,不等于把公司与产品的机密泄露出去了?
毕竟,平时自己找的那些投资人,都是有名有姓有业内知名度的,而且大家线下面对面接触、不担心被窃取创意或者泄露机密。
而这次的“投资人”,只是网上忽然冒出来的一个无名氏,谁知道躲在电脑屏幕背后打字的,到底是个什么人?
就像自己这些马甲号,每一个马甲号的背后,都是一段心酸无奈的故事……
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悄悄看一看这个许总的聊天记录,从细节上分析一下,他到底是不是投资人。
于是,他急忙调取了许逸阳注册以来,服务器里他与所有人的聊天记录,然后逐人、逐条的看了起来。
看了若干条之后,马化藤内心深处的担忧,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许逸阳这个号,前前后后聊了不下一百个网友,每个人都是随机添加的,而且别人问起他职业的时候,他都说自己是投资人。
而且,他还不止一次跟其他网友说过,他比较看好oicq这款软件,有兴趣投资这家企业。
但那些网友都不相信他,不少人反而还对他冷嘲热讽。
这下终于可以确定了。
马化藤松了口气,他从许逸阳两个多月来孜孜不倦留下的使用痕迹中,判断许逸阳一定是个真实的投资人。
正是这些聊天记录,让他打消了所有的疑虑。
于是,他立刻打开邮箱,将藤讯的商业计划书发到了许逸阳指定的邮箱。
由于网速比较慢,在发送的过程中,马化藤好奇的询问许逸阳:“许总,不知道你准备做多大规模的投资?对股份的要求大概是多少?”
许逸阳说:“如果是针对初创企业,我不太接受30%以下的股份出让。”
言下之意,我要投你的话,你至少得给我准备30%以上的股份。
马化藤有些惊讶,现阶段oicq并不被外界所看好,所以投资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兴趣,他们连投资都不愿意,也就更不可能希望持较高的比例。
不过对他来说,这个比例虽然很高,但并非不可接受。
一直以来的艰苦和冷遇,无形中也降低了他自己对公司以及产品的信心。
在他的规划中,在这种生死关头,自己和团队可以接受出让40%的股份给资方,以换取足够的资金让oicq活下去并不断发展,一直到自己能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于是他便对许逸阳说:“许总,比例都好说,您先看看商业计划书,如果您觉得有兴趣,咱们可以先聊一下估值的问题。”
事实上,藤讯第一次融资,就是出让了40%给资方。
idg、盈科数码分别投了110万美元,各占藤讯20%的股份。
折算下来,当时的藤讯估值应该是550万美元。
不过,那是在藤讯挺过1999年困难期之后的事了。
就在今年,藤讯账上曾出现过连一万块钱都没有的窘境,几近死亡,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阶段,但许逸阳能肯定的是,马化藤现在一定极度缺钱。
他想300万人民币把oicq卖掉,就是今年的事情。
所以,这个阶段马化藤自己对藤讯的理想估值,应该也不会超过一千万人民币。
许逸阳下载了邮件里的商业计划书,打开之后,大概的看了看。
前面是藤讯的团队介绍,马化藤、张志冬、许晨烨,这些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藤讯创始人。
随后是oicq的产品介绍,许逸阳快速的略过了功能、亮点方面的介绍,把目光瞄向了现有用户数据。
商业计划书显示,截止到1999年6月,oicq的注册用户数是62万、日活用户6-7000人。
马化藤在计划书中表示,有信心在资金到账之后,迅速把注册用户数提高到两百万,并且让日活用户突破两万。
不过,在盈利方面,马化藤写的很模糊,可能他自己都还没弄清楚,oicq到底能靠什么盈利。
他只是给了一个大概的范畴,比如,日活用户突破两万之后,广告收入应该能有一个不错的起色。
但这也只是预期,没有任何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
计划书的最后,是融资规划。
在这份规划里,马化藤希望以不低于1500万的估值,出让20-40%的股份。
许逸阳看完之后,直接在oicq上对马化藤说:“马总,说实话,1500万估值,水分有点大。”
马化藤也有些脸红,回复道:“许总如果真的有心要投,我们具体还可以再聊。”
许逸阳说:“马总,我估算你内心的最低估值,应该在1000万以下吧?”
马化藤心里一咯噔。
这个jeremyxu判断的确实很准。
1500万估值,只是先抛出去的一个报价。
毕竟每一个投资人都会讨价还价,所以他必须先报出一定的溢价,留给对方讨价还价,这样才能留一定的缓冲,与投资人来回扯皮。
不过,被人猜中心理价位也不能慌。
1000万虽然也可以接受,但马化藤还是决定尽最大努力争取,于是回复道:“许总,1000万的估值确实太低了,我的心理价位在1200万左右。”
许逸阳这时候说:“马总,我确实看好oicq,也确实想投你们这个项目,好的项目也确实需要更多的钱去孵化,所以你说1200万,我也就不跟你讨价还价了,不过我的要求是,必须出让40%给我,并且我拥有藤讯往后每一轮融资的优先投资权。”
马化藤有些没回过神来。
什么玩意,这就同意了?
1200万的估值,出让40%,也就是说,他愿意投资藤讯480万人民币?
480万,足够大家解决眼前的困境了!
而且,这也确实超出了他现阶段对藤讯的预期。
如果现在有人出三百万要把oicq打包买走,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更不用说以1200万估值、投资480万了!
其实,如果不用马后炮的眼光去看的话,绝大多数人在做买卖的时候,都不会意识到自己卖亏了。
想想当年,laszlo·hanyec花了4天的时间,才终于找到一个“傻瓜”,愿意接受他用一万个比特币换了两份披萨。
两份披萨至多值一百美元,但在数年后,一万个比特币价值最高时达到1.6亿美元。
数年之后的laszlo·hanyec一定把场子都悔青了,但是在卖出的那一刻,他非但不觉得自己吃亏,反而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此时的马化藤也是一样。
他一点也不觉得,480万出让40%股份太亏。
反而觉得,这480万简直就是来救命的,而且远超自己的预期。
马化藤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询问许逸阳:“许总,你是认真的吗?”
许逸阳说:“当然,我这些天试着用了一下oicq,觉得这款软件确实有点意思,对它的未来也比较看好,480万虽然不少,但在我看来还是值得冒险的。”
马化藤内心深处感激涕零。
这不只是因为480万,更因为他第一次得到了投资人的肯定。
于是,他开口道:“许总,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可以见面把合同签了。”
许逸阳恨不得明天就飞过去,于是他也没有耽搁,开口道:“我明天去看看机票,尽快过去跟你见一面。”
马化藤忍不住问:“许总,你从哪里过来?”
许逸阳说:“齐鲁。”
马化藤问:“那许总你有特区边防证吗?”
“没有。”许逸阳这才想起,现在的深市,可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还要办特区边防证才可以。
想到这,他对马化藤说:“这样吧,我们各自带着律师在广城见面,谈好合作的细节之后,我直接汇款到你公司账上。”
广城是粤省的省会,与深市挨着,距离很近。
许逸阳虽然去不了深市,但马化藤到广城来,倒也非常便利。
马化藤也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下来,兴奋道:“许总,那你确定机票后告诉我,我立刻去广城跟你见面!”
重生创业时代 第一百零二章 再埋伏一手
这一晚,许逸阳失眠了。
而远在深市的马化藤,也同样一宿没睡。
两个人都处在一种极度的亢奋情绪中,无法自拔。
许逸阳觉得,只要自己飞到广城、把这份合同签了,自己下半辈子算是稳了,就算是几辈子,都稳了。
马化藤觉得,自己终于熬过死亡关口了,四百八十万现金如果打进来,能立刻帮助藤讯摆脱困境,最重要的是,它还能让藤讯快速发展。
总之,是皆大欢喜!
现在,投资藤讯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许逸阳相信,绝对不会有人在这个时间段截自己的胡。
这个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也给了许逸阳一个巨大的鼓励,看来投资确实是一条好路子。
于是,他不由想到另外一个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
藤讯都入股了,能不能想想办法也参阿里一股?
用赵全斌的话说,自己干脆也去支持马老板一把。
一念至此,他立刻爬起来,仔细回想阿里成立之初的一些细节,用笔在空白的练习册上画了一套思维脑图。
随后,他回忆起自己看过的邓肯·克拉克的《阿里》一书,把能想到的重要节点,都写在了思维脑图上。
其实,马老板是一个深谋远虑、谋而后动的人。
他早在1998年10月,就已经开始筹划创立阿里。
那个时候,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公司的名字就叫阿里。
1998年的11月和12月,马老板分别注册了两个域名,第一个是alibaba-online.com,第二个是alibabaonline.com。
马老板为什么要注册这样两个加了online的域名?
原因是因为,alibaba.com的域名其实已经被一个加拿大人早早的注册过了。
马老板舍不得也不敢花几千美元买这个域名,没办法,才注册了两个加online的域名,作为退而求其次的备选。
98年就想好了公司应该叫什么名字,并且提前注册好了域名,一直到到1999年的9月才正式成立公司。
这中间,光是筹备的时间就用了一年不止。
那马老板这一年都在筹备什么呢?
除了域名,更多的,是发展方向与团队。
马老板在1999年的2月,就已经集结到了阿里的核心团队。
那个时候,马老板每天在给自己的团队讲述互联网、讲述硅谷、讲述电子商务。
同时,马老板也已经开始启动了自己的网站,但依旧没有注册公司,只是刚刚开始小试牛刀。
1999年5月,他认识了华尔街的高端人才蔡崇新。
蔡崇新何许人也?
台湾省出生、美国长大、在美国读高中、读大学、然后在华尔街工作,当时年薪已经数十万美元。
随后,马老板用他八列火车都拉不动的口才,把蔡崇新挖到麾下。
蔡崇新最擅长的就是华尔街的资本路线,所以他加盟阿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册了一个离岸公司,给阿里规划好了一条美元融资路线。
国内互联网企业,融资一直有两种货币单位。
有的企业宣布融资,融资披露里,金额用的是人民币,但有的企业用的是美元。
融人民币的企业,就像许逸阳现在投资藤讯,藤讯注册在深市、没注册离岸公司、标准国内民营企业,自己过去直接用人民币投资它即可。
具体操作方式很简单,自己打款给藤讯,藤讯变更股份给自己。
但是,融美元资本的企业,是另外一种操作模式。
他们首先会在开曼群岛等离岸法区成立一家离岸公司,然后在国内注册分公司,再用离岸公司的主体,去跨国资本手里融美元资本。
融来的美元放在离岸公司主体内,不受国内外汇政策管控。
比如,一共融了一千万美元,国内如果分公司的发展需要一百万美元,就把一百万美元结汇进来换成人民币,剩下九百万还放在离岸公司,哪里需要去哪里。
将来做大之后,离岸公司的资本架构,也能很大程度上避税。
而且,这样的架构还有一个好处:更方便拓展海外市场。
如果是人民币架构的企业,出海发展的第一个困难是美元不足,毕竟外汇管制的政策是宽进严出。
而且,人民币架构的企业,将来去海外上市也很困难。
所以就算一家企业,初创的时候是人民币架构,但后期做大、为了走海外路线,也会在某个时期成立离岸公司、引入海外资本。
后世的bta以及绝大部分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都采用了这样的路线。
蔡崇新一上来就注册离岸公司,也证明从最开始,阿里就准备走美元资本路线、拿海外资本的投资。
而蔡崇新也不负众望,阿里九月份正式成立之后,他就帮助阿里搞定了高盛的500万美元融资。
至于蔡崇新为什么能搞定高盛的投资,这件事许逸阳也有所耳闻。
蔡崇新1999年在摩根士丹利工作的时候,一次在台北到纽约的飞机上,偶然认识了高盛资本的华裔高管林夏茹,建立了朋友关系。
正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蔡崇新在阿里创业之初,就找到林夏茹运作投资的事情。
1999年9月,林夏茹在蔡崇新的牵线搭桥下,去杭城见了马老板。
随后,她决定投资阿里五百万美元。
而作为回报,她要了阿里50万股,也就是50%的股份。
也就是说,阿里此时的估值,是一千万美元。
天使轮给出50%的股份,听起来很夸张、会让很多人听到就大叫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但遗憾的是,这都是真的,这就是马老板的真实操作。
所以相比藤讯天使轮出让了40%,马老板还要更胜一筹。
事情发展到后来,是林夏茹的公司为了更好的操作,主动把股份降低到了33%,剩下的17%则由另外几家公司共同承担投资,但估值还是一千万美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