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几个小家伙骑着果下马(一种矮马),在凉亭附近溜圈,玩得不亦乐乎,喊声连连,十分吵闹。
入宫汇报事宜的祖珽,见李笠全神贯注忙着做事,便候在旁边,静静等着,不让内侍去通传。
又见几位小皇子玩得起劲,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祖珽忽然想到往事。
高王(高欢)有许多儿子,当年,家里也是如此热闹。
只不过,高王一直在外忙着大事,无暇顾及家中太多,家务都由正室娄氏掌管,可惜,娄氏对儿子们疏于管教。
所以,高家嫡庶兄弟间多有龃龉,若只是寻常家庭,大不了儿子们长大后分家过,不相往来。
结果,高家成了帝王家后,兄弟之间已经没有任何亲情。
兄欺弟,叔杀侄,侮辱女眷,家族内部乌烟瘴气。
祖珽知道自己行径多有不堪,不过比起高家兄弟来,还是相形见绌。
至少他玩的女人,都是外面的,对自家亲戚女眷可没动手。
思绪回到现实,祖珽见李笠经常陪着儿子们玩耍,觉得很有意思:或许是学着那梁武帝萧衍,试图让宗室们有亲情吧。
不过,萧衍是对儿子们、宗室们不断地宽纵,李笠对儿子们,似乎不打算宽纵。
但以后会不会宽纵,还难说,而且这是以后的事,祖珽有很重要的事情,现在就要向李笠汇报。
不会,李笠注意到祖珽来了,便召其过来。
“为何脸色凝重?出了何事?”李笠问,祖珽回答:“风雨欲来,鸟兽烦躁不安。”
“坐。”李笠示意祖珽坐下,祖珽谢过,坐下,说道:
“陛下,检寺已经告一段落,成效显著,检籍、检地即将开始,先在三吴实行,如今,三吴可是暗流涌动。”
李笠放下刀和竹筒,拍拍手:“有什么难听的话?说来听听。”
祖珽回答:“苛政猛于虎。”
“这个词真是振聋发聩呀。”李笠笑了笑,不以为意。
祖珽不可能只是来汇报小道消息,所以李笠切入正题:“接下来的检籍,检地,必然起风波,你有何建议?”
“陛下,不如引蛇出洞,让那些刺头跳出来闹事,适当杀一些人,事情才好做下去,一如放火烧荒。”
这是祖珽的建议,李笠反问:“吴郡..哦,现在是吴州,一州之地,就有在编民户近十万,要是闹起来..”
“不明真相的百姓被裹挟,怕不是要有数万之众,还可能拖家带口,这可不是引蛇出洞,而是引火烧身了。”
“陛下,脓包还是尽快让其发了,才好挤掉,若总是红肿,而不化脓,真是麻烦。”
李笠故意装傻:“问题是,朝廷可以挑动某些人造反,但乱起来后,战事何时平息、影响范围是大是小,就不在朝廷控制之中了。”
祖珽不好挑破这种装傻,便说:“臣有一计,可引蛇出洞,却不会投鼠忌器...”
他其实是想说不如“放饵钓鱼”,考虑到李笠的出身,决定还是尽可能注意用词,避免引起李笠不快。
毕竟,人一旦富贵,就忌讳别人提起自己当年寒微之时的窘况,更别说当了皇帝。
李笠:“其实就是钓鱼嘛!说到钓鱼,朕可就精神了,现在的问题是,鱼饵放了,大鱼就是不肯咬钩,只是搅动水花,并撺掇小鱼去吞。”
“小鱼畏畏缩缩,或许需要几年时间,才会下决心动口,这就让钓者很郁闷了。”
“所以,不如再加把料,下口味重的鱼饵,让大鱼们憋不住,直接就扑上来咬钩。”
里看着祖珽,问:“说吧,你要下什么重口味的诱饵。”
“陛下,微臣斗胆,请陛下放出风声,说要在三吴地区选美。”
李笠听了,眉毛一挑,心中吐槽:放这种假消息?你这主意算是馊主意吧?
连老妪都撩的奇男子,出的主意这么奇葩,还真是邪门歪道啊!
可我刚登基称帝不到一年,就急着选美人?
虽然是放假消息,可万一玩脱了,搞不好我就坐实昏君的名号了?
想了想,李笠一脸平静:都被传‘苛政猛于虎’了,那么,“好色、荒淫”的污名,好像都已经相形见绌。
祖珽见李笠没有暴跳如雷,继续说:“当然,为了避免影响陛下声誉,这只能是小道消息到处传,决不能从任何官署传出风声。”
“微臣有信心,使得谣言传得让那些大鱼躁动起来,觉得可以起事,闹一闹。”
李笠笑起来:“这算是教唆犯罪,或者说,是钓鱼执法啊!”
祖珽也笑起来:“食、色,性也,能刺激凡夫俗子的,无非是这两个字。”
“民以食为天,若在‘食’上做文章,哪怕只是假消息,一旦放出去,后果或许会很严重...”
“那么,这谣言从女色上做文章,就既能传得纷纷扬扬,又能避免各地真的民怨沸腾。”
“毕竟,寻常百姓家里的妻女,容貌好不到哪里去...没什么好担心的。”
“反倒是那些豪强大户,家中女儿或许养得白白净净,貌美如花,听了消息,或许,会坐不住。”
“当然,其中不乏有愿意献出女儿,以便鸡犬升天者,但恐怕更多的人家,是不愿意自己如花似玉的姊妹或者女儿入宫的。”
李笠对此有些怀疑:“你真的有把握?万一朕的名声...”
祖珽表态:“事情若搞砸了,微臣愿承担一切后果。”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你有多大脑袋,担得起这个后果。”李笠笑着摆摆手,“算了,朕行得正、坐得直,无所谓些许谣言,你仔细布置。”
“谢陛下信任!”祖珽再次表态,他不会拿自己前途开玩笑,可不敢让李笠的名声有这种污损。
检寺告一段落,祖珽要再为李笠的马前卒,一定要实现“教唆犯罪”。
让那些必然反对检籍、检地的三吴地头蛇,安耐不住,跳出来兴风作浪。
而不是像现在,得朝廷张榜公告即将在三吴地区检籍、检地后,沉默不语,却暗地里开始撺掇小鱼小虾搞事。
三吴地区,确实开始有暗流涌动,祖珽认为,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所以必须“诱导”那些心中极度不满的地头蛇,尽快跳出来搞事。
只有收拾了这些人,检籍、检地事宜,才好实行下去。
李笠仔细权衡了利弊,觉得可行。
反正自己不受士族欢迎,也必然因为检籍、检地触动地主利益,导致这些人编造谣言,诋毁他的名声,所以,无所谓多一个谣言。
即便他从今天开始吃斋念佛,不近女色,外面那些充满敌意的人,也一定会编造谣言,说他“夜御数女,后宫人满为患”。
虽然李笠打算软硬兼施,在即将检籍、检地的同时,也公布了考试选拔入仕制度即将试行的消息。
但根据他的判断,必然有人不在乎入仕机会,只在乎自家土地是否要缴税。
毕竟,逃租赋可是千百年来地主们的本能。
所以,“苛政猛于虎”的谣言,现在就开始在三吴地区冒出来,随着检籍、检地的正式施行和不断深入,必然有更多谣言出现。
这些谣言,或许会攻击朝廷政策,或许会攻击他本人“残暴无道”,反正不会有好话。
譬如,因为检寺,就有谣言说,正是因为他下的命令触怒了佛祖,所以,他娘才会去世。
这种谣言,确实让李笠觉得恼火,但要“辟谣”却不容易。
因为造谣、传谣的人,其实并不关心真相,对方的目的,就是要诋毁他。
对于这种做法,“官方辟谣”反倒是火上浇油,只会引来更多人的关注,然后传得更离谱。
李笠不打算对各种谣言较真,因为他注定要得罪许多利益集团,那就免不了各种谣言满天飞。
所以,也不介意多一条“荒淫”的谣言。
然而,败犬们的哀嚎、诅咒,又有谁会在意呢?
乱世栋梁 第二十一章 釜底抽薪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下午,天色昏暗,雪花风飞舞,一座庄园边上,由破败茅草屋构成的村落中,升起一道道炊烟。
一座茅草屋里,孙五看着前来问话的曲管事,挤出笑容,给出回答:“再宽限两日。”
“两日?”曲管事闻言看了看孙五,又看看其身后站着的女子,目光在女子清秀的脸上扫了一下,摇摇头:
“不行,等着种地的人多了去,你们不种,那就不种吧。”
说完,曲管事转身,带着左右离去,孙五追上去,喊着:“曲管事,再缓两日,再缓日!”
他装模作样追了几步,便折返回来,那女子见状面色凝重,想说些什么,屋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便赶紧转回屋内。
孙五也进了屋,把破门关好,又放下破旧的门帘,来到火盆旁坐下,看着内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默不作声。
他的内人罗巧娘,很快将苦恼的婴儿哄入睡,轻轻放在摇篮里,再转到火盆边。
两人沉默不语,孙五将重新热过的残羹,分了一半,递给内人,自己埋头吃起另一半来。
夫妇俩默默的吃着,火盆里燃烧的树枝,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连同外面呼呼的风声,汇聚成枯燥乏味的伴奏曲,回荡在屋内。
不一会,罗巧娘吃完饭,放下碗,看着良人:“还是...我还是,去曲管事那里..干几日活吧。”
孙五听到这里,动作一僵,随后咽下口中的炒米饭,再把碗放下。
看着火盆里跳跃的火光,低声说:“不用,不用你受这个罪。”
罗巧娘咬了咬嘴唇,迟疑片刻,回答:“可是,若种不上地,我们,我们就过不下去了。”
说完,两人又陷入了沉默。
穷人日子难过,没有地种,没有东家雇佣做事,日子就过不下去,更别说一家三口、两大一小。
现在是年底,明年,孙五能不能继续做田客去种庄园的地,获取微薄的收入,那就要看他容貌清秀的内人罗巧娘,“懂不懂事”。
如果懂事,去庄园曲管事家里干几日活,孙五就有地种。
不懂事的话,呵呵....
“去年,我们来到这里,他是见你长得俊,起了心思,才让我当田客种地,不过,当时你是大着肚子,他才没对你下手。”
孙五缓缓说着,“现在,你要是去,他会放过你?几日下来,还想走路么?”
“我、我...我大不了,休息几日,就能缓过来..”罗巧娘低下头,绞着手,忽然有几滴眼泪落下。
“总不能,总不能饿着孩子,我、我就当做了几晚噩梦...”
“不要哭,不要哭...”孙五握着内人的手,扭头看看门窗。
忽然起身,走到门边,掀起门帘,推开破门,探头出去张望,确定没人之后,关上门,坐回火盆旁。
轻声对罗巧娘说:“我决定了,明日,明日就带着你,还有孩子,进城...我去做厢兵!”
“做厢兵?”罗巧娘惊讶不已,压低声音:“听说做厢兵是要上战场的!是要编成兵户的!”
“而且,听说、听说...”罗巧娘有些迟疑,“听说,这是以招募厢兵为名,看女眷样貌为实,要选美人入宫...”
孙五摇摇头:“你听他们鬼扯!他们就是骗人,我仔细跟马货郎打听过了...”
“厢兵不是兵,就是官府雇佣无业游民,组织起来干活,修桥补路,搭建房屋,或者看守库房...”
“城里,公廨张榜招募厢兵,连同家属,包吃住,至于美人...皇帝哪里看得上民女哟!”
“我问得很清楚,作厢兵,好过在这里给人做牛做马,还得让你去陪人困觉!”
罗巧娘只是觉得不放心:“这、这,万一半路,被人截了,如何是好?万一进城了,公廨不招厢兵了,如何是好?”
“万一公廨里的人,骗人,把我们骗到别处去,如何是好?”
“你放心,我已经和姜大网商量好了,两家一同去,就等明日,商队从附近经过...”
孙五低声将自己的谋划和内人交代起来。
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们不能等死,所以必须找一条出路。
这条出路,就是去城里应募,做厢兵。
孙五和罗巧娘,都是苦命人,十余年前,侯景作乱时,孙五和家人逃难,遇到溃兵,倒了霉,孙五就成了孤儿。
他四处流浪,后来投入一个庄园,当了僮仆。
碰到了时为婢女的罗巧娘,也许是有缘,一来二往,看对了眼。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罗巧娘长得清秀,某日被醉酒的郎主占了,眼见着要成为侍妾,但主母不依不饶,让人把罗巧娘关起来,准备卖掉。
孙五救下罗巧娘,逃离庄园,两个苦命人自己结为夫妇,要一起度过余生。
辗转了两三年,罗巧娘有了身孕,夫妇俩便到这距离吴县不算远的庄园做田客,而管事的明显看中罗巧娘的样貌,才同意收他夫妇为田客。
当时罗巧娘是孕妇,所以那曲管事便没动手,不过现在..
现在,对方就以来年能否继续种地作要挟,要挟罗巧娘去其家中“干几日活”,其实就是“暖床”。
孙五知道,若内人真的从了,这只是开始,那曲管事不会放过罗巧娘,必然隔三差五,就要罗巧娘去家中“干活”。
这样的日子,他可不想过,而且,庄园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官府开始检籍、检地,公廨的吏员们,之前不就来这里丈量土地了?呵呵...”孙五说到这里,笑起来。
“从明年起,这里的地,要足额向官府缴纳租赋,那么,这多交的租赋,到最后,必然转到我们这些田客身上。”
“本来做田客的收成就少,在这么折腾,日子还能过下去?不如去做厢兵,厢兵是真的包吃包住...”
孙五所说的“道理”,一半是那贩货的马货郎跟他说的,一半,是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琢磨出来的。
“我觉着吧,如今,官府就是和这些大户争夺田客,大户们开的工钱,以前是每日二十文,往后,会变成十文,少一半。”
“而官府,招募厢兵,等于是用每日三十文工钱,还包吃住,从大户们这里挖墙脚。”
“所以,你别看曲管事还是摆出一张臭脸,其实,他心虚得很,庄园里的田客,不会争着来年种地,而是...而是去给官府当厢兵!”
罗巧娘听了良人所说,只觉难以置信,如果有得选,她当然不想去曲管事家中“干活”,可去给官府干活...
比起大户们的管事,官府的那些官吏,心不是更黑么?
“若是往年,确实是官府里的官吏心更黑,可如今,有所不同。”孙五依旧压低声音,轻声说着,提防有人偷听。
“就说税署,吴郡....啊,不,如今是吴州了,吴州税署,如今有名的铁面无私,官吏办事不收好处,可见,确实有些不同了。”
“我们入了城,就算公廨那里门不好进,还可以去税署,税署那里,也招厢兵,当然,这厢兵都是官府的,无非是多开几个门面,招募人手而已。”
“这都是听马货郎说的?”罗巧娘问,孙五点头:“对,但不光听他说,我还找其他人打听过,世道,确实有些不同了。”
“那...”罗巧娘还是有些担心,孙五继续安慰:“莫要担心,如今,官府多了个提刑司,专门盯着各地大户,曲管事再有心思,也得收敛。”
“而且,如今这里许多人都想着离开,曲管事他们,能拦得住?”
“就算他们半路上把我们截下,杀人,但总会走漏风声...姜大网,可有不少亲戚的!”
“依我看,官府如今是真的要按田地收租赋,所以,就算我们留下来,在这里,日子也不好过。”
“马货郎说了,官府这做法叫釜底抽薪..”
“一方面,对大户们的地足额征税赋,还要清查隐户,让田客服劳役。”
“另一方面扩招厢兵,不仅发工钱,还包吃住,来吸引大户们的田客,跑去给官府干活。”
“如此一来,大户们要想留住田客,就得少收田客的田租,但上缴官府的租赋又不能少...如此一来,偌大个庄园,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罗巧娘还是不明白:“可官府哪来那么多钱粮,招募百姓做厢兵,还包家属吃住?”
孙五笑起来:“这不是有饶州大铜矿么,官府自然不缺钱了,之前不是检寺么?今年秋天,就对寺庙田地征租赋,这不就有粮食、布帛了?”
罗巧娘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官府有钱粮了,才扩招厢兵...”
多了“做厢兵”的选择,如此一来,许多人就有了活路。
。。。。。。
太湖上,寒风凛冽,大量渔船聚集在深水区捕鱼。
天气寒冷,水也变冷,鱼群都聚集在深水区过冬,所以,此时正好进行大规模集中捕鱼。
许多渔民击打船帮,此为“鸣桹”,为的是惊动水中鱼儿,使其惊慌失措往某个方向去,正好撞入渔民们布下的渔网之中。
南面远处,一艘渔船孤零零往西而去,没有参与到这热闹的捕鱼活动中去。
曲亮坐在船舱里,听着外面隐隐约约的喧嚣,觉得有些心烦。
当然心烦,临近年底,本来是大捞油水的时候,结果,事情起了变化。
秋收后,官府开始在三吴地区检籍、检地,动作很快,且派驻了大量兵马,使得大户们敢怒不敢言。
眼见着自家土地被官府丈量得清清楚楚,明年秋天要缴纳好大一笔租赋,庄主们的心都在滴血。
而且,依附庄园的田客们,也被清查出来,明年开始,即便继续在庄园种地,也要给官府服劳役。
若有逃避,庄主要担责。
所以,明年的日子,不好过了。
庄园田地要给官府缴租赋,剩下的,是东主和田客分。
上缴的租赋,其份额总不能让东主承担,可减少田客的收入,田客就会不满。
而且田客还要承担官府劳役,那么依附庄园就没有必要。
所以,当官府开始扩招厢兵,并承诺给厢兵及家属包吃住后,曲亮所在庄园的庄客,泡了大半。
其中,就包括孙五、罗巧娘夫妇。
一想到容貌俊俏的罗巧娘,就这么从自己手中溜掉,曲亮心烦不已。
孙五和其他田客,陆续跑到吴县,做了厢兵,庄园里冷清许多,来年种地的人,不够了。
庄主对此极度不满,又拧不过官府,成日里酗酒发牢骚、打骂下人,曲亮都被酒瓶砸了两次脑袋。
他下意识摸了摸头上的伤口,心中满是恨意。
你个浑身鱼腥的渔家子,不给我们活路,那好,你的日子也别想好过!
曲亮心中所恨的那个“渔家子”,就是当今皇帝,而这位年初登基,一上来,就不给人好日子过。
之前的检寺,就引起不少风波,现在得寸进尺,开始检籍、检地,让许多大户十分愤怒。
但渔家子有好多兵马,去年刚把三吴地区起兵的前朝宗室击败,所以,现在的三吴地区,明面上没有人敢和官府对着干。
但这不代表大户们愿意咽下这口气。
许多人都在谋划,想要在适当的时机,给官府一个好看。
而渔家子做的坏事,可是一件接着一件:有传闻,此人极其好色,所以称帝不到一年,就要在三吴地区征选美人入宫。
虽然是传言,但已经传得各地皆知,而且越传越夸张。
譬如,曲亮最初听到的传言,是朝廷要求三吴各地十三岁以上未嫁女子,不许婚配,必须随时等候官府征召,到公廨接受中使验看。
然后,是十三岁以上女子,即便有婚约者,也不许嫁人,待选。
再过几日,传言变成了:十三岁以上,无论婚嫁与否,但凡有姿色者,都在征召范围内,只要公廨下令,就得到公廨,接受中使验看。
又过几日,传言变成了:但凡被中使选中,哪怕已经嫁做人妇,并有子女,也得入宫,从此,和良人、子女再不得相见。
到之后,传言变得惊悚:适龄孕妇也得待选,一旦选中,就要把肚子“弄干净”,休养一阵子,入宫服侍皇帝。
而且,三吴各地公廨招募厢兵,也被传做一旦厢兵女眷被看中,也要入宫,服侍皇帝。
这些流言,听起来很假,在公廨颇有人脉的曲亮也知道,其实这流言是起自民间,朝廷并未有任何动静。
所以,渔家子根本就没打算“选美”,在各地流传关于“选美”的消息,其实有识之士都知道,这纯粹是谣言
但是,既然这越传越惊悚的流言,已经引起民间极大恐慌,那么,正是大户们浑水摸鱼的好时候。
曲亮想到这里,心情稍微好了些,他掀起窗帘,忍着迎面而来的寒风刮脸,看着船外远处,那笼罩在水雾里的某处湖汊。
渔家子想要把三吴地区的大户放在釜里煮,煮成美味的鱼羹,那好,他们就来个釜底抽薪,给这个渔家子好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