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何至于让这个半大不大的少年,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唐邕当年得丞相高欢赏识,征辟入仕,自那以后,侍奉高家父子多年,如今看着高家的基业如同落日,即将消失,心中百味杂陈。
见怎么也劝不动皇帝,他也只能默默站着。
尖叫声传来,院外宫人四散,大量脚步声起,夹杂着甲叶的摩擦声,唐邕望向院门,却见大量楚兵冲进来。
胡太后见楚兵来了,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刀,好像刀刃上还有一抹红色,吓得双腿发软,幸得旁人扶着,不然就要瘫坐在地。
高纬则愣愣的看着这些人靠近,脑袋一片空白。
昔日一言能定人生死的皇帝,如今,不过是个吓了的少年。
唐邕看着这些楚兵,看着这群人脸上犹犹豫豫,担心刀兵无情,大喝一声:“放肆!齐国天子在此,尔等安敢刀兵相向!!!”
这一吼,楚兵们先是一愣,然后面面相觑,心中狂喜:哇,齐国国君被我们抓到了!!
这下可风光喽!
但很快就想到了军司和军士在战前动员会上的“警告”:
“入城后,谁敢烧杀抢掠,严重违反军纪,事后除了去军法司喝茶,名字和籍贯还要登报,给你家乡和宗族长脸!!”
想到这里,楚兵们忽然觉得有些心虚:万一对这齐国国君不好,算不算是严重违反军纪?
唐邕见自己这一吼,还真把楚兵吼住了,赶紧提要求:
“齐国天子在此,太后也在此,不可刀兵相向,还请诸位派人通传贵军主帅。”
“好,好...”楚兵们忙不迭点头,派人去通报好消息,然后打量着被自己抓住的“大鱼”。
看着高纬,一个个喜形于色。
哎哟,这就是传说中的亡国昏君么?
看上去,蛮斯文的嘛!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六章 着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夜,晋阳城内灯火通明,主要街道上点着大量火把,将各处巡街兵卒的身影,映照在高低不同的坊墙上。
楚军战前做了周密的布置,所以破城后,分头行动、纪律严明,很快便控制全城。
包括皇宫、武库、仓城在内的要地,都有重兵把守。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当夜幕降临,入城楚军并未懈怠,各类善后工作持续进行,其中,包括组织人手,对城内死者尸体进行收敛。
以及安抚军户。
晋阳一隅,军户聚集的几个军坊,此刻为楚军严密控制,前来安抚的司马消难,对坊主、坊吏以及军户代表,宣布几项处置措施。
第一,由他来管理军坊事宜,军户们有任何请求,都可以和他说。
第二,每坊选出一些人去认尸,确定战殁者的身份。
确定之后,无论男女老幼,其安葬等相关费用,由官府(新官府)承担。
第三,各军坊内,住户五抽一,抽出一名男子或成年女子给官府(当然是楚国的官府)干活,包括安葬死者、清理废墟、修补破损房屋等等,为期一个月。
被抽中的人家,官府给每户发粮食十石,足够一家五、六人口吃一个月。
第四,军坊内管理事宜,依照惯例进行,考虑到数月以来,许多军户家中都有死者,留下老弱妇孺没了依靠,等官府核实过后,会发放粮食,确保遗属饿不死。
第五,现有各营编制不变(军户构成的营兵编制),军饷照常发放,例行操练不能停,若各营编制缺额过大,会进行适当的合并、调整。
当然,各级将领会有适当的调整。
以上五点,算是让这些军户明白一件事:至少近期是一切如常。
死者能得到安葬,遗属好歹饿不死,各营编制照旧,军饷照发。
这也算是不错的着落,总比男人被砍头、女人被拖走、老弱病残活活饿死好很多。
而司马消难来管他们,也算过得去。
许多军户都知道,司马消难是齐国勋贵司马子如之子,尚齐国公主,是高家的女婿,在晋阳住过多年。
虽然司马消难早已投南朝,但由这位来处置军坊事宜,军户们好歹心定一些:或许这位,还会念及一些旧情。
他们依旧不相信南方朝廷,数月以来,亲人战死的悲痛,以及由此产生的怨恨,依旧深埋心中。
但是,今日楚军入城时的凶猛表现,让这些军户暂时生不起反抗之心,因为对方的兵器实在是无法招架。
人为了活下去,总是会不得不低头,遑论还拖着一家老小。
既然楚军没有把事情做绝,给了活路,军户们就只能服从。
司马消难和随行的官吏好说歹说,把新官府的善意,传递给惶惶不安的军户们。
等人们各自散去,他却不敢掉以轻心,吩咐率兵驻守各军坊的将领上心,注意执行宵禁制度。
严防人群聚集,严防有人暗地里联系,酝酿什么。
他来晋阳,身份并不是带兵将领,而是专程为安抚晋阳城中大量的军户赶来。
临行前,李笠反复交代,“稀释”这些“九州军士”十分必要,因为这一群体对于楚国而言,用起来不放心,不用,也不放心。
虽然杀光了倒是轻松,但没必要做到这种地步。
李笠的意思,是先稳住晋阳城里的军户,然后“化整为零”,陆续安排这些军户到河北、河南各地落户。
编入当地厢军,就这么“稀释”掉,没必要杀人。
前提是破城后的一段时间内,稳住这些人,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管理,这才是最关键的。
司马消难忙了一通,该交代的交代了,该布置的布置了,看看四周的火光闪烁,以及头顶上的满天繁星,忽然觉得有些惆怅。
晋阳,他再熟悉不过,毕竟这里是高氏霸府所在、齐国勋贵云集之处,可如今,物是人非。
他的父亲司马子如,是高欢的元从故旧,是齐国的建国勋臣,按说他这个齐国驸马,该与国同休。
奈何,高家兄弟一个个都是短命,他又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为了保命,不得不出逃。
如今再回晋阳,齐国已濒临灭亡,高家曾经的辉煌,已经如同落日那样,消失了。
。。。。。
晋阳宫,寝宫里,齐国国主高纬,看着熟悉的室内陈设,以及摆在案上的饮食,觉得如坐针毡。
旁边,妃子穆黄花呆呆坐着,不发一言。
自幼锦衣玉食的高纬,被楚军软禁在宫里,担心自己随时会被拖出去砍头。
他成了亡国之君,心中又气又恼,但更多的是惶恐不安,因为自己的性命,全在别人一念之间。
昔日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亲信,一个都不见了,他的乳母陆令萱,也被另行安置,不在这里。
高纬想和贴心人说话,寻求一些安危,做不到。
胡太后整个人都蒙了,不要高纬来安慰就不错了,而同为阶下囚的弟弟高俨,骂骂咧咧,高纬见了就烦,自然不会去见。
宠妃穆黄花,虽然在身边,但穆黄花受了惊吓,和胡太后一样,呆呆地,高纬指望不了对方来安慰自己。
至于皇后斛律氏,被软禁在其寝宫,高纬并不喜欢自己的发妻,相互间无话可说,也不想见对方。
至于儿子高恒,一个两三岁的小家伙,由乳母带着,高纬没放在心上。
他虽然当了父亲,但虚岁刚满十八,向来是只顾自己逍遥快活,如今自身难保,哪里有心思去想儿子现在如何了。
高纬见穆黄花哭伤着脸,心中不悦,又不好发作,毕竟旁边宦者,是楚军安排的,他要是发火,只会让外人看笑话。
不一会,外面响起说话声,应该是有人要进来,和守卫在外的楚兵交谈。
高纬以为来人要抓他出去砍头,吓得面如白纸。
片刻,有人入内,其中之一,却是唐邕,另外几位,是陪同的楚国官员。
唐邕当然算是被俘,不过,楚军这边让唐邕留在宫里陪伴高纬,省得高纬心不安,所以,唐邕此来,是给高纬带来一个消息:
他(高纬)会连同亲眷,以及被俘的齐国官员,随班师的楚军前往开封。
距离启程,还有一段日子,请他(高纬)在宫里安心居住,吃穿用度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等日子一到,他和亲眷就会随班师的楚军一道,前往开封。
高纬听到这里,心定了些:至少在抵达开封前,他的性命无忧。
唐邕问他有什么需要的,楚军这边可以尽量安排,高纬想了想,问:“都督呢?”
在高纬的语境里,“都督”一词专指韩长鸾,韩长鸾当年以库直都督(禁卫官职)的身份,陪伴年幼高纬,所以高纬把韩长鸾视作至亲。
唐邕见高纬现在还念着韩长鸾安危,心中无奈,回答:“都督...南军已另行安置,性命无忧,至于其他,微臣暂时不知。”
高纬闻言,稍微放了心,虽然皇宫被攻破时,韩长鸾已经没了踪影,但高纬觉得,“都督”一定是去调集兵马来救他,只是没赶上而已。
至于另外一个可能,他不会去想,也不敢去想。
。。。。。。
晋阳城内某私第,现在已经被征为楚国官员的临时下榻处,而这私第目前的“住客”,是来晋阳处理善后事宜的娄定远。
娄定远要协助司马消难安抚晋阳民心,但另有任务,现在虽然入夜,却在接见客人。
“娄公!!韩某的小命,如今都在娄公一念之间,还请娄公不计前嫌,救韩某一命!”
“韩老弟,你的性命,我可做不了主,全在陛下一念之间,我就算想帮,也帮不上忙呀!”
“娄公!韩某只求娄公帮忙在天子面前说句话....”
“哎呀,你真是...”
“娄公,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房间里,韩长鸾跪倒在娄定远面前,哀求娄定远“行行好”,救自己一命。
如今已是楚国大官的娄定远,看这个有些陌生的熟人,以及旁边那几袋金银珠宝,只觉颇为遗憾。
可惜,可惜,若是和士开跪在面前,求我救命,那该有多好。
当年,楚军入邺,和士开随高纬逃到晋阳,但后来被杀,为邺城失守担责。
所以,当年与和士开做交易大亏本的娄定远,此刻的愿望已不可能实现。
现在,投降的韩长鸾,得知娄定远在晋阳,便苦苦求见,携带金银珠宝,求对方帮帮忙。
求娄定远在楚国皇帝那边,说说情,保他一条小命。
韩长鸾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之前为非作歹,名声狼藉,所以生怕自己被楚帝当做收买人心的“牺牲”给杀了,早就给自己备下了“买命钱”。
而娄定远被皇帝派来晋阳,除了协助司马消难稳定城内人心之外,另外还肩负着一个职责,就是替朝廷干脏活。
向韩长鸾这种名声狼藉的齐国投降官员,及其走狗,收“买命钱”。
收来的钱,一成归内库,也就是归皇帝,二成,归他。
三成,事后分润给行军总督和几位行军都督等行军高级文武官员,算是“辛苦费”。
剩下四成,入国库。
所以,娄定远已经把刀磨好了,准备好好招待招待那些肥羊。
而如今,最肥的肥羊就在眼前,娄定远觉得若不狠狠的宰上一笔,怎么对得起皇帝的信任,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他看着韩长鸾,笑吟吟:“老弟,要说动陛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不知老弟准备的诚意如何?”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七章 喜讯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午后,开封,税关交易市场周边街道,食肆、茶肆、酒肆里,一如既往的热闹,食客们听说书人讲报纸上的新闻,议论着时事。
前日,有捷报传来:官军攻入晋阳,俘虏齐国国主、宗室及文武高官,所以,齐国完了。
高氏齐国的国祚,也就二十来年。
消息传开后,开封城沸腾,人们很快意识到,距离天下统一,又近了一大步。
近三百年的乱世,或许真的就要结束了!
当日和次日的报纸被抢购一空,哪怕报社加印报纸,都供不应求,一时间,“开封报贵”。
人们涌入各类饮食、娱乐场所,听说书人念报纸,了解关于晋阳大捷的详细内容。
从中,他们知道了晋阳城是多么的坚固,齐军的防御是多么的森严。
从中,他们知道了官军将士是如何的英勇奋战,突破城内各街垒,控制城中各处要害。
从中,他们知道了新式兵器“克虏伯”、“忠勇伯”的大名,及其协助官军破城的赫赫战功。
还知道了一件喜讯:第二期“国债”,即将发行。
因为灭齐之后,朝廷需要在河东地区进行大规模重建,加上河淮运渎的开工需要大量费用,且和周国的战争还在进行,所以,朝廷要借钱周转。
同一期国债那样,认购债券所用的“通货”,可以是钱(限定贞元五铢、贞元通宝),以及粮食。
这个消息,比起官军收复晋阳,更让人激动,因为这事关许多人的切身利益:
朝廷拿下晋阳,寻常人兜里不会因此多一文钱,但寻常人若能买到国债债券,兜里的钱真的会变多。
于是,各处饮食、娱乐场所里,客人们听说书人讲到“二期国债即将发行”的新闻,耳朵都竖起来了。
人们关注一点,那就是这“二期国债”,是否会向个人开放认购,还是如一期国债那样,只对钱庄、柜坊发售。
但说书人手中的报纸,关于国债的报道内容,并未细到具体操作,只是含糊其辞的提到“有司考虑降低认购门槛”、“个人认购或许可行”。
这就让许多人看到了希望:按如今朝廷的信用,以及财力(饶州乐安大铜矿年产量超千万斤),他们买国债债券,到期后真的能立刻拿到本、息。
如此,就是稳赚的买卖,但前提是略过钱庄(柜坊)这一道。
因为一期国债的发行,朝廷限定只有登记在册的钱庄(柜坊)才可以认购,其他商家及个人是不能买的。
而如今,钱庄、柜坊以支付利息的方式,吸纳储户的资金用于放债盈利,这门买卖,越来越流行。
许多大户人家,选择将一定数额的钱财(也可以是粮食),存入钱庄、柜坊,来个‘钱生钱’,由此每月获得的利息,也是不错的收入。
至少不会亏本,也比自己放债省心不少。
但在国债这件事上,对于个人来说,自己要先成为某钱庄、柜坊的储户,才能从朝廷发行国债这件事中,获得好处。
在钱庄存钱的利息,当然要比直接买国债债券的利息低,其差价,被钱庄、柜坊们赚去了。
所以许多有钱人,包括没有钱庄、柜坊产业的豪商们,对于二期国债能否放宽“认购限制”,十分上心。
至于官军“收复”晋阳,齐国灭亡这一系列事情,对于这些人来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个话题而已。
毕竟,齐国、周国灭不灭亡,不会影响他们兜里铜钱的数量。
而新一期国债的发行,其认购限制是否放宽,才是这些人关注的重点。
。。。。。。
行宫,从洛阳赶回来的皇太子李昉,一大早入宫,向父母请安,却被黄姈催促着回去:
“宫里一切如常,太子妃就要临盆了,赶紧回去陪着!”
“呃...可是孩儿有事要向父亲...”
“如今能有什么急事?齐国完了,周国无力反击,仗,自有前线将领去打,如今能有什么急事,比陪着你内人重要?”
“娘,这...”
“这什么这,你父亲让你赶回来,不是让你赶着汇报什么事,是让你陪着内人!走,赶紧回去!!”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李昉被娘这么催着,只能让左右将带来的资料留下,让娘转交给父亲,自己随后便出宫,往东宫而去。
太子妃武氏临盆在即,李昉其实也想候在房外,等着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降生。
至于是男是女,都是其次,最重要的大小都平安。
黄姈见儿子离开,松了口气,命人将儿子留下的资料放入小木箱中,贴上封条。
后宫不能干政,规矩就是规矩,李笠常说“以身作则”,她也要以身作则,给后代立个榜样。
转回自己的书房,黄姈看看座钟,问身边宫女:“陛下用过早膳了么?”
这是婉转的问李笠起床没有,宫女回答:“回殿下,陛下还没用早膳呢。”
“是么,他倒是悠哉悠哉的...”黄姈边说边摇头,方才她让儿子回去的原因不止一个,李笠到现在还没起来,就是其一。
总不能告诉儿子,你父亲昨晚折腾一夜,所以现在还没起来,先回去吧?
她再看看座钟,已经是上午十点,觉得李笠这两日放松得有些不像话,便往寝宫而去。
晋阳大捷,当然是喜讯,也值得高兴,可是你至于如此放纵么?
黄姈如是想,走在廊下,边走边问:“昨晚,是谁侍寝?”
“是萧娘子和张娘子...”宫女回答,声音如同蚊子叫,“还有,还有小薛娘子...”
“三个!!”黄姈脱口而出,一脸震惊,发觉声音大了些,于是压低声音:“你们昨晚怎么不与我说!”
宫女讷讷:“殿下之前吩咐,晋阳大捷,陛下心里高兴,若夜里要尽兴,不必大惊小怪....”
“那也不能、不能....”黄姈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
走了几步,心中怒火蹭蹭蹭窜上来:一晚三个,你还要不要身体了!!!
宫女见皇后面色不好看,想到什么,赶紧提醒:“殿下,陛下在,在...在琴室...”
“嗯?琴室?”黄姈觉得有些意外,随后愈发不快。
琴室不是卧室,过夜的话,按如今这秋天的天气,前半夜热,后半夜凉,她担心在琴室玩得兴起的李笠半夜着凉。
黄姈不是气李笠玩得疯,是气李笠不把自己健康当一回事。
一旦李笠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来到琴室外,见几名宦者、宫女在外候着,她不听禀报,也不让声张,自己走进去,却是轻手轻脚靠近内间。
她作为正室,不是来捉奸的,是担心李笠万一此时正在“紧要关头”,自己突然出现,容易把李笠吓出毛病来。
结果,听到里面传来李笠的说话声:“综上所述,国债的发行,要一步步来,让不同阶层的人,慢慢接受国债的信用...”
“只要那些大钱庄、柜坊,以及豪商、权贵们,都以买国债为理财手段,在这样的示范作用下,寻常官宦人家,还有百姓,也会纷纷跟进...”
这下,黄姈惊呆了:国、国债?这是怎么回事?
旁边,从方才就苦着脸跟着的宦者,赶紧向皇后解释:
“殿下,陛下昨晚兴致勃勃,和三位娘子弹琴、弹琵琶,弹着弹着,就讲起许多事,如今,讲国债...陛下,陛下足足讲了一晚...”
“哈?讲了一晚?”黄姈只觉难以置信,“就在这里,不睡觉,讲了一晚?”
“是的,奴婢见陛下很高兴,想来陛下是因为晋阳大捷的缘故,所以让三位娘子当学生,挂起黑板,讲解一些知识,讲了一晚...”
“期间,还用了几次宵夜....”
黄姈听后,只觉哭笑不得:李笠高兴起来的时候,经常做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官军攻破晋阳,消息第一时间被信鸽传到开封,李笠得知后喜形于色。
黄姈当时就被李笠抱起来,原地转了好几个圈才放下。
随后,李笠瞬间变得“身轻如燕”,过门槛的时候,都是一蹦一跳的,可见心里有多高兴。
想想刚才自己的担心,黄姈觉得有些尴尬,随后意识到这样不好:一晚上没睡觉,人怎么撑得住?
高兴归高兴,睡可是必须睡的!
便让宦者通传,李笠得知黄姈来了,高兴不已:
“皇后来了,赶紧的,进来进来。”
黄姈进去后,看见三个眼圈发暗的美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仿佛鱼市里待出售的鱼,绝望之际,盼到了来买鱼放生的好心人。
年纪最小的张丽华,见援军....皇后来了,两眼瞬间闪烁泪光,轻咬嘴唇,嘴角微扭,一副受了委屈要哭的样子。
这小娘子给黄姈的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我见犹怜”。
而李笠则一脸亢奋,好像不知疲倦,招呼着黄姈入座:“来来,皇后坐这里,我们继续...”
这样下去不行,黄姈赶紧说:“陛下!!陛下一夜未眠,可得休息了!!”
“休息?”李笠随后看向窗外,发现外面亮堂堂,摆摆手:“不,今日我高兴,跟你们分享一些有趣的知识!”
黄姈想劝李笠休息,见李笠兴致勃勃,便换了个方式:“接下来,陛下要分享什么知识呢?”
1...330331332333334...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