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大火导致阵型逐渐溃散,一时间,将领们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只有各部督将声嘶力竭的呼喊,试图维持秩序,但兵卒们为了躲避这飞来的火球,已经什么都不顾上了。
南边,彭均看着己方名为“火箭”的远程攻击兵器飞入敌阵,纵火效果不错,很满意。
对方果然在这里设伏,搞水攻,那么,他就搞火攻,为此,带来大量“火箭巢车”。
他看着还有过半没有发射的“火箭巢车”,下令全都射空:对面可有近十万“客人”,可不能“怠慢”了。
并让传令兵上前听令:“传令下去,让前军准备渡河,给他们一个痛快!”
有将领提醒:“节下,万一上游周军决堤放水..”
彭均笑起来:“那好啊,我军分批过河,每批不过数千人,对面漫山遍野乱跑的兵有近十万,真要放大水,看哪边淹死的人多!”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曲坂(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九曲坂,周军被楚军释放的火箭纵火,阵型大乱,各部兵马溃散。
眼见着就要兵败如山倒,而对面楚军已经过河,往这边杀来,久经战阵的尉迟迥虽然心急如焚,但很快冷静下来。
他见过河的楚兵并不是一拥而上,而是分拨过河,判断对方一定是忌惮上游放水,不敢一下子全军压上。
如此一来,己方还有机会挽回战局。
现在,兵卒们是为了避火才乱跑,乱也只是目前乱而已,主要将领的部曲们,并没有乱跑,还能坚守山坡。
而且是居高临下,只要应对得当,可以将分批过河的楚兵击退。
尉迟迥看了看战场形势,己方依旧大乱,但他很快想到了应对之策:等楚军过来一部分后,让上游决堤放水。
如此一来,大水不仅能将正在过河的楚兵冲走,那些已经过了河,攻上九曲坂的楚兵,退路也会被截断。
然后被歼灭!
旁边,宇文宪等将领也冷静下来,他们看见楚兵分批过河,也觉得己方还有机会扭转战局,那就是借助水攻。
拦河蓄水的堰坝,在散关之后、宜阳之前,距离九曲坂的路程有十余里,若靠人骑马去传令,无法及时给楚军迎头痛击。
但是,此次他们在九曲坂设套给楚军钻,事前考虑到这点,并做了响应准备:
靠着千里镜和旗帜,来个远距离的传令。
即在九曲坂的高处,设旗帜,西边数里外,又设有哨岗。
那里,有人拿着千里镜,以及各色旗帜,作为“中转”,向更西面的“中转”,传递九曲坂位置发出的旗号。
以此,在短时间内将九曲坂这里发出的简单指令“决堤放水”,上游传到堰坝处。
尉迟迥的反击决心,其他将领也认同,很快执行下去。
将领们将自己的部曲组织起来,居高临下,迎战过河、上坂仰攻的楚兵。
尉迟迥又让出身洛西豪强的行军总管韩擒虎,与宇文宪一起,收拢惊慌失措的战马,一左一右聚集在山坡上,等候冲锋的命令。
韩擒虎本名韩擒豹,因为年少时曾经生擒猛虎,所以改名“擒虎”。
其父韩雄骁勇善战,韩擒虎也在军中磨炼多年,作战勇猛,不愧“擒虎”之名。
尉迟迥要让两人率领骑兵,待得时机成熟,居高临下冲击仰攻的楚军,将对方直接打崩。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眼见着过河的楚兵越来越多,前军已经和己方反击的精锐短兵交接,尉迟迥认为火候差不多了,看向对面南坡。
他认为,南坡上的楚军将领,肯定用千里镜,把九曲坂上动静看得一清二楚。
不仅会注意到己方骑兵开始聚集,甚至会注意到,高处有人时刻准备摇晃旗帜,对外发号施令。
所以...
尉迟迥对传令兵下令,然后特地让传令兵确定了一下命令再走。
不一会,位于高处的兵卒,把旗帜竖起来,不停挥动,并吹响号角,以便让西边“中转”的哨位注意到。
九曲坂上的动静,南边山坡上的楚军看得一清二楚。
彭均从一开始,就让人用千里镜盯着九曲坂高处那几个“形迹可疑”之人,见这些人拼命挥舞旗帜,又吹号角,明白是在向别处传令。
这种时候传令,大概是让洛水上游堰坝放水。
不顾已经跑到平地的溃兵,要用大水把过河的楚军冲走,顺便截断已经攻上九曲坂楚兵的退路。
然后,山上左右两翼聚集的骑兵,再那么一冲,攻上九曲坂、后路被断的楚兵就全完了。
如此一来,周军就有时间稳住阵脚,收拢溃兵,反败为...平手?
彭均看着眼前战场,看着蜂拥过河的己方将士,忽然有些不忍。
“彭公?”耳边传来声音,却是行军都督张轱辘出言提醒。
彭均看着对方,对方也看着他。
“成功几率不低于六成,彭公,真的可以试一试。”张轱辘又说,旁边的将领们听着这话,觉得莫名其妙。
试一试?试什么?
张轱辘是皇帝的元从,他们不好问什么,便看向彭均。
慈不掌兵,彭均随后下令:“传令,前军后撤,敌军可能要决堤放水了。”
这个顾虑没有问题,其他将领也知道该防着上游放水。
不过,“成功几率不低于六成”是什么意思?
命令很快转化为鼓角声,正在猛攻九曲坂,或者即将过河去攻九曲坂的楚军各部,听得后方发号,只能后撤。
他们这一撤,尉迟迥看得清楚,随后下令骑兵冲下山坡,追杀这些后撤的楚兵。
与此同时,各将领率领部曲,随骑兵一道,追杀楚兵。
若情况对己方有力,也可以追杀过河,反推南坡。
至于上游放水....刚才他并未让人发出放水的旗号,纯粹是骗对面的。
很显然,对面一直在观察他这边,结果中计了。
尉迟迥就是要让对方以为己方可能下令放水,于是收兵,那么他们就可以趁着对方收兵的时候,反击。
很快,左右两翼骑兵出击,如同下山猛虎,扑向坂下后撤的楚兵,与此同时,阵中也鼓声大作,激励着将士们奋勇杀敌。
急促的鼓声中,宇文宪率部策马疾驰,扑向后撤的楚兵。
战场上的形势转换很快,他们抓住了对方后撤、阵型散乱的机会,可不能错过了。
骑兵居高临下冲锋,速度很快,宇文宪和韩擒虎一左一右,率领骑兵冲锋,如同两把长剑,插入后撤的楚兵人群之中。
骑兵们甚至不用马槊捅人,只需策马冲撞、践踏,就把楚兵队伍撞得七零八落。
本来就在后撤的楚兵,仓促间组织起来的防御阵型,很快被周军骑兵冲破,只能拔腿狂奔,往洛水跑,仓惶过河。
四周,本已溃散的周军兵卒,见己方发动反击,而来袭的楚兵,居然“溃退”(其实一开始是撤退),原本被大火烧掉的斗志,很快又恢复过来。
他们只是被火烧蒙了,如今见己方骑兵竟然击溃了楚军的进攻,不少人驻足观望。
也有不少人掉头,返回本阵。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溃兵“恢复正常”,跟着大队兵马追杀溃退的楚兵。
尉迟迥站在高处,看着战场局势逆转,看着己方溃散的兵卒,又集结起来,追杀楚兵,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两军对垒,胜负的转换很快,有时候看起来即将获胜的一方,却未必能真的获胜。
而看上去要败的一方,却也有机会反败为胜。
所以,主帅的随机应变能力十分重要,要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甚至创造战机。
与此同时,各部将领的“韧性”也很重要。
他看着渐渐汇聚成洪流的己方将士,气势磅礴的追击楚军溃兵,追下山坡,追到河边,追到河中,追到河对面。
用千里镜看去,宇文宪、韩擒虎所部骑兵,不断“驱赶”着楚军溃兵,使其往南坡楚军大阵跑,倒冲本阵。
九曲坂上的周军,包括之前溃散的兵卒,此时大半已经下到河边。
各部要么正在渡河,要么已经渡河,跟随着骑兵,对南坡上楚军发动进攻。
呼喊声、鼓角声响彻河谷,这在尉迟迥听来,就是欢庆胜利的乐曲声。
但是,那升起来的火球是怎么回事?
尉迟迥看到南坡楚军阵中有数颗火球飞上天空,然后忽然炸开,绽放出绚烂的火花。
火花很大,动静不小。
随后,西面,洛水南岸的山坡上,也有火球飞上天空,炸开,绽放出绚烂的火花。
更远的西面,半空中也有火花绽放。
看上去,宛若烽燧之间传递烽火那样。
可西边,是周国控制的散关、宜阳,楚军往西边传消息?传给谁?
不一会,山谷里有杂音响起,人们仔细一听,听出是轰鸣声,河水的轰鸣声。
尉迟迥听出来后,惊悚的看向西面,洛水上游方向。
却见河谷之中,有一道白墙快速向下游靠近。
上游发大水了。
是上游的堰坝被人掘开,于是,积蓄数日的河水没了阻碍,呼啸东进,往下游方向过来。
尉迟迥着大水沿着河谷呼啸前进,又看看看眼前,九曲坂下,密密麻麻正在过河的己方兵马,只觉得心一空。
随后脑袋一片空白。
怎么回事?我没让上游放水啊!是不是上游搞错了?
他看着大水快速向己方大军逼近,张口想喊,却喊不出来,身边其他将领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个嘴巴微张,说不出话。
就这么看着大水扑来,把过河的将士们淹没。
黑压压的人群,无数的兵卒,在暴怒的河水中不堪一击,几乎是瞬间消失在惊涛骇浪中。
南坡上,楚军将士看着呼啸而来的大水,把周军卷走,一个个只觉心惊肉跳。
彭均看着这大水,心中百味杂陈。
没想到,内应真的控制了上游堰坝。
可是这内应,是何时成为皇帝内应的?
“伊、洛地区,宛若连襟,伊川、洛川,百姓都是乡里乡亲。”张轱辘缓缓说着,强忍着用家乡话讲述的冲动,向彭均解释:
“陛下和阙南的渊源,可早喽!”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二章 选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宜阳西南,洛水畔,群山环绕的一合坞边上,西行的周国兵马,连同大量军属、百姓,在此休息。
前不久,洛阳周军西撤,准备走洛川过宜阳回关中,却在宜阳东北洛水畔的九曲坂,被楚军追上。
随后,两军爆发激战。
这一仗,周军输得很惨,只有少数兵马逃过散关,抵达宜阳。
因为楚军来势汹汹,所以宜阳守将决定后撤,撤往洛水上游,汇合后方友军,凭借地利抵御楚军追击。
但因为随行还有大量百姓和军属,所以行军速度较慢。
所幸,楚军为周军在沿途设下的疑兵所阻,追击速度也很慢,给了宜阳军民撤退的时间。
随行兵马当中,之前率军抵达宜阳助战的和州刺史李义孙,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有些走神。
他本该在东边伊川的和州镇守,抵御楚军进攻,但战局有变,朝廷要放弃洛阳,放弃阙南,收兵回关中,只守洛川一带。
所以,他便带兵来熊州,协防宜阳。
现在这一走,也不知还能否返回家乡。
楚军的实力很强,强到周军招架起来很吃力,而他,本来可以留下的。
看着眼前流淌的洛水,李义孙想起之前,那被人掘开的蓄水堰坝。
他是楚国的内应,暗中向楚军通传伊、洛地区周军的动向,其中包括宜阳周军在洛水筑坝蓄水一事。
九曲坂一战,守坝的周兵,是被他派去的人解决,待得看见了焰火信号后,决堤放水。
这水一放,导致周军大败,宜阳也守不住了。
按说,他该设法留下,譬如断后,然后因为“力战不敌”,不得不向楚军投降。
这也是他的结拜兄弟、楚国皇帝李笠的安排。
但是,李义孙不能这么做,因为他的侄子李人杰如今在关中。
李义孙觉得自己若投降楚军,李人杰一家可能会倒霉。
李人杰是李义孙兄长李延孙的独子,若李人杰及其子因为他而丧命,李义孙觉得对不起兄长的在天之灵。
所以,他只能随着大军撤退,这一撤,也不知,接下来还会经历什么。
毫无疑问,楚国统一天下的脚步不会停止,或许不久之后,楚军就会兵临长安,届时,他要如何保全自己和侄子一家呢?
只能到时再说。
想着想着,李义孙觉得有些感慨,他父兄的在天之灵,知道他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不知会不会生气。
李义孙的父亲李长寿,兄长李延孙,都是作为朝廷的忠臣,不断征战。
李长寿孤军守城、城破后被俘,宁死不屈,被敌军主帅侯景杀害,而李延孙是因为长史意图投东贼(东魏),被杀害。
李延孙死后,李义孙和姊夫韦法保很快平叛,稳住了局势,韦法保随后挑起大梁,坐镇阙南,率领将士与东贼周旋。
最后,战死沙场。
现在,他李二郎贪生怕死,卖国求荣?
暗地里做内应,决堤放水,淹死了多少将士?
那可是近十万人,十万条命!
李义孙心中想着事情,想起李笠亲笔信中的内容。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乱了将近三百年,是时候结束了。
能够让天下统一,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日子的朝廷,才是值得效忠的朝廷。
想到这里,李义孙有些纷乱的心,平静下来。
抬头看天,看着蓝天白云。
李笠当年,还是个少年时,就杀了李家的仇人,让李延孙的大仇得报。
过了几年,李笠竟然击败了侯景,并将其生擒,在建康游街之后“脔割”,让李义孙的杀父之仇得报。
所以,哪怕仅仅是报恩,他给李笠做内应,也是应该的。
李义孙觉得李笠说得对,天下乱了将近三百年,这乱世,是该结束了。
。。。。。。
洛阳东郊,风尘仆仆的皇太子李昉,看着荒芜的洛阳城廓,看着城廓西北角的金墉城,以及眼前静静流淌的洛水,感慨万千。
官军收复洛阳,他奉父亲之命来洛阳现场勘查,为接下来的重建做准备。
而闻名天下的洛阳城,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李昉想起了往事。
四十多年前,梁国大通二年,魏国发生内乱,梁国将军陈庆之,奉命率军护送在梁国避难的魏国宗室元颢北上。
陈庆之所部兵马,连战皆捷、长驱直入,成功护送元颢到魏都洛阳。
当时的洛阳,虽然刚经历了河阴之变,但作为北朝都城,繁华依旧。
陈庆之入洛阳之后,为洛阳的繁华所震撼,与洛阳士人接触后,惊叹“衣冠人物尽在中原”。
如今,四十多年后,南军再次收复洛阳,而此时的洛阳,已经残破不堪,和陈庆之当年看到的洛阳,截然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
陪同李昉来洛阳的尚书左仆射祖珽,及其他官员,现场讲解起来。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当初,魏帝元修与权臣高欢决裂,率部入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随后另立皇帝,并迁都邺城。
并将洛阳及周边地区(河南郡)四十万户迁至邺城。
四十万户,以一户五人计,就是二百万人,这么多人被迁走,河南郡自然为之一空。
洛阳瞬间变得冷清起来。
从那以后,东西魏围绕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反复争夺,并数次爆发大战,进一步导致洛阳衰落。
因为当地人口不足,粮食产出不多,无法供养太多驻军,所以,驻防洛阳的东魏/齐国军队,平日里的数量有限。
人少,自然无法守住偌大的洛阳城,于是,将洛阳城西北角的金墉城作为据点、堡垒。
金墉城相比洛阳城,不大,但数千兵力据守,正合适,城墙坚固,即便是数倍于己的大军围攻,急切间也攻不下来。
而且金墉城的位置很关键:挡住了洛阳城北和北面邙山之间的陆地通道。
洛阳城南临洛水,北望邙山,陆上通道,就是北城墙和邙山南麓的狭长平地通道。
历次围绕洛阳爆发的战争,这条通道就是步骑往来东西的咽喉。
位于洛阳城西北角的金墉城,刚好卡住这个咽喉,任何想要围攻洛阳的军队,都必须解决控制邙山、金墉城,才能从容围城。
但金墉城的驻军不需要太多,这些年来,一旦西魏/周国军队逼近洛阳,邺城那边自然会调动兵马救洛阳。
至于原来的洛阳城,城内大多荒芜,多为聚落般的民宅,以及随军家属的住处。
当年那些王公贵族的宅邸,如今已经化作农田或者菜地,再也不是四十多年前,陈庆之入洛时见到的那个繁华大都会。
李昉一边听介绍,一边骑马在城中转悠,转了几圈下来,对洛阳城现状有了了解,看着眼前一片荒芜,只觉心都凉了。
所谓的重建,基本上都是从无到有,工程量不比新建少。
甚至还得先清理大量废墟。
自汉以来,洛阳城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无数次大兴土木,在地里留下了太多的痕迹。
如今再重建,仿佛是在一处反复拆建以至于地都松软了的祖宅地基上,再建新宅。
亦或是将栋梁都已经腐朽不堪的老宅子粉刷一新,凑合着住。
当天下统一后,国都洛阳,应该是焕然一新,怎么能是这种修修补补的样子?
祖珽见皇太子一脸郁闷的表情,提议:
“殿下,如今的洛阳,已经太旧了,别的不说,井水大多变得苦涩、浑浊,与其在旧址重建,不如别选城址,新建。”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三章 动员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晋阳东郊,楚军大营,各部兵卒聚集在各自营地里,听军司(类似监军)们讲述晋阳的情况。
楚军兵临晋阳城下,之前已经和晋阳齐军打了十余场仗,如今后续兵马源源不断赶到,官军已经围了晋阳。
攻城战即将开始,军司们此举是要进行战前动员。
战前动员,是军司们的一项职责,目的是要让参战的普通兵卒明白,接下来的仗,其战场环境如何,天气可能会如何,敌军概况如何。
并告诉兵卒们,交战时若是己方胜了,追击时要注意什么;
若己方败了,撤退时,该怎么“有序撤退”。
而且还要重申军纪,尽可能让兵卒们做好战斗准备。
现在,各部军司向兵卒讲晋阳概况,目的是让大伙意识到,守卫晋阳的齐军,其作战意志会有多坚韧。
“晋阳,是高氏的霸府所在,是高氏起家的根基!”
某部营地,临时用几个木箱搭起来的讲台上,一名军司向席地而坐的兵卒们,讲述着晋阳对齐国的重要意义。
“齐国有两个国都,一个是邺城,一个是晋阳,邺城管文,晋阳管武,所以晋阳这里,是齐军精锐集结的地方。”
“这些齐军精锐有个名号,叫做九州军士!”
“什么是九州?就是齐国并州尚书省下辖并、肆、汾、恒、云、朔、显、蔚、燕九州。”
“这九州的军人,就是四十多年前,魏国的六镇军民,不下二十万人,以及在这四十年间从血与火中活下来的北地军人。”
“他们是专门打仗的军户,亦或是在战争中活下来的老兵,连续两代人,经历了魏国末年的无数战争。”
“是高家,给了他们如今的地位,免劳役,还有各种福利,他们对高家的忠心,不是那些河北豪强可以比的。”
“所以,当我军破城后,这些九州军士,连同其家人,未必会乖乖的投降,他们很可能会负隅顽抗!”
话说到这里,许多兵卒不以为然,毕竟官军向晋阳靠近的时候,晋阳齐军也屡次出击,和他们交锋。
结果呢?什么九州军士,还不是一样打败仗,如今缩在城里不敢出来?
军司见兵卒们一脸轻松,便发问:“那么,我们攻入晋阳后,在街道上,碰到的敌人,若是手持棍棒,甚至向我们扔石头的老弱妇孺,该怎么办?”
这一问,让许多人愕然:老弱妇孺?扔石头?不会吧?
军司又说:“你们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那好,我举个例子。”
“魏国的六镇军民,是在北境吃风沙的卑贱军户,本来日子要过不下去了,是同乡的高欢,带着他们不断打胜仗。”
“于是,来到并州及周边各州定居,过好日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