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他们不用再过吃风沙的苦日子,不打仗的时候,待在军坊里悠哉悠哉过日子,不用种地,就有粮食吃,不用纺织,就有衣服穿。”
“这样的好日子,是和高家连在一起的,如果高家没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没了。”
“北方的百姓,本来就对南方朝廷有顾虑,而这些军户,甚至对原来的魏国朝廷都有疑虑,不然当年为何造反?”
“他们会对南方朝廷老老实实么?”
一番讲解下来,兵卒们的想法有了改变。
他们之前认为,只要官军用刚到的“克虏伯”攻破晋阳城墙,晋阳齐军就会投降,这场仗,好打得很。
“克虏伯”,是军中对某种新式兵器的代称,兵卒们不清楚这兵器是什么。
但光听“克虏伯”这个名称,就明白这种兵器一定能“克虏”。
现在,军司们这么一分析,兵卒们意识到城中齐军包括其军属的反抗意识可能会很强,那么,接下来的攻城战,可不能掉以轻心。
“克虏伯”能够攻破厚厚的城墙,可城墙破了之后,还得靠他们这些大头兵去控制城中各处要地,抓俘虏、缴械,控制全城。
如果城中军民的反抗意志确实很强,那真得多注意了。
。。。。。。
晋阳城内,行宫,主持晋阳城防的唐邕在见皇帝之前,特地见了皇帝心腹韩长鸾,试图说服对方,认同自己的建议:
一,将晋阳宫里的宫女,发放给将士们,以激励军心。
二,将晋阳宫以及并州州库里的钱财、布帛发放给将士们,以激励军心。
唐邕认为,如此一来,就能动员所有能够动员的力量,抵御楚军的进攻。
否则,城破之后,玉石俱焚,这些宫女和钱财、布帛,成了他人之物,留着也没用了。
对此,韩长鸾表示没有必要:“一如唐公所说,城破之后,玉石俱焚,那么,九州军士肯定知道,被南军破了城,会有什么后果。”
“自己的性命全在对方一念之间,而家人,即便保得性命,也会沦为奴婢,做牛做马。”
“所以,无论有无赏赐,他们都会尽力杀敌。”
“而且,把库房里的钱财、布帛拿出来发放,中间又不知会被多少人截留,最后,兵卒们能拿到手的,能有多少?”
“若太少,甚至会让将士们怨气冲天,那是何苦?”
唐邕听得韩长鸾这么说,知道事不可为,不再坚持。
他是可以面见皇帝,请求皇帝将宫女以及钱财、布帛赏给守城将士,但皇帝肯定不会立刻答应,而是询问韩长鸾的意见。
既然韩长鸾现在就反对他的建议,那么皇帝问起时,也不会有改变。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所以一会自己还要说,就是自寻烦恼。
韩长鸾知道唐邕是个聪明人,既然现在自己已经表示反对,那么一会唐邕见了皇帝,也不会再提这件事。
所以,直到内侍来引唐邕去面君,韩长鸾一句话也没有多说。
当然,他知道唐邕的建议并没错,但是,已经没有必要了。
自介休被楚军攻占,晋阳与平阳之间联系中断,韩长鸾就觉得,齐国要完了:若无周军救援,晋阳无法长期坚守。
果不其然,自那以后,楚军从容向晋阳逼近,而南面,再无消息。
现在,楚军已经围城,按着对方一贯擅长攻城的表现,韩长鸾知道,晋阳是守不住的,迟早要沦陷。
而他们除了晋阳,已经没地方跑了:北边通往草原的大门,早已被楚军占领。
孤城不可守,晋阳撑不了多久,城破之后,城里的人,要么死,要么投降。
所以,他得为将来考虑。
晋阳宫里,确实有很多金银珠宝、钱财,而他,借着皇帝的信任,安排人手,以监库的名义,暗中转移部分钱财。
待到城破之后,他当然要投降,傻子才自尽殉国。
再往后,能不能活下去,或者能在楚国有个像样的官职,得靠钱来开路。
但韩长鸾陪伴皇帝从邺城出逃时,因为走得匆忙,所以万贯家财都陷在邺城。
他在晋阳虽有别院,但并无太多产业,积蓄也不多,哪来的钱财在城破之后给自己开路?
所以,韩长鸾把手伸向宫库的金银珠宝,并暗中挑选美貌的女人,包括宫女,藏于别院,等着城破之后,开路之用。
毕竟,娄定远那家伙,都能得楚国重用,他花钱开路,送美人讨好楚国权贵,保命应该不成问题。
可一旦皇帝听了唐邕的建议,要开库房,把金银珠宝赏赐给将士们,就会发现数目不对,少了很多...
想到这里,韩长鸾向宫内走去,决定多用心,把皇帝盯紧了,免得出意外。
他对高纬的忠心是有前提的,当初对高纬好,是因为高纬是贵人。
而且后来还成了皇太子、皇帝,那么讨好对方,就是保自己的富贵。
如今高纬就快成为阶下囚,他不早做打算,难道将来,陪着高纬去受苦?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金城汤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清晨,楚军大营响起鼓声,刚吃完朝食的将士们,纷纷聚集在营边,看着一个个“克虏伯”离开军营,向晋阳城前进。
“克虏伯”,是一种兵器的名称,这种兵器很大,很重,得用车来装载,要用好几匹马来拉,才能移动。
周围还跟着不少兵,以及护卫的队伍,还有不少马车。
许多楚军将士之前只闻“克虏伯”之名,未见其“人”,对这神秘而又威力巨大(传言)的兵器,十分好奇。
听说今日“克虏伯”要大展身手,协助官军破晋阳城,大伙都激动万分,在不违反军纪的前提下,跑来围观。
然后议论纷纷。
有“半桶水”趁机卖弄着自己的知识:为何官军要把晋阳团团围住?
自古攻城,大多围三缺一,留一个缺口,给守军以突围的念想,如此一来,守军的意志容易动摇。
但是,面对那种金城汤池,城中守军已逃无可逃的情况,就得围个水泄不通,其全力攻打。
晋阳城,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坚城,城墙高大坚固,各类防御设施齐全。
而躲在晋阳城里的齐国君臣以及军民,已经没有退路,必然负隅顽抗,所以,就用不上“围三缺一”。
即便其城有一侧靠着汾水,但汾水对岸,也有楚军军营。
所以,只要晋阳城破,城里的人对于官军来说,就是瓮中捉鳖。
对于旁听的兵卒而言,“有见识”的这位所说“瓮中捉鳖”,他们能理解,意思就是捉瓮中的鳖,轻松得很。
可什么是“金城汤池”?
莫非城是金子做的,城外有许多煮汤的池子?
“不是,这个词的意思,是‘金铁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坚固。”
那“半桶水”一边说,一边指着眼前的晋阳城:“这可是高氏的霸府所在,精锐兵马聚集之处,周军之前几次兵临城下,都奈何不得。”
“大伙应该都听军司说了,这晋阳城城墙,夯土包砖,高有四丈,那墙体的厚度,可就不止四丈,简直就是一道厚厚的堰坝。”
“若按往日的攻城法,譬如用云梯、楼车攀墙进攻,也不知要打多久,才能打下来。”
“即便用投石机来砸,可这厚厚的夯土包砖城墙,要砸多久才能砸穿?那得要多少石块?”
“但如今,官军有了‘克虏伯’,那就不一样了。”
这“克虏伯”到底怎么个不一样,谁也不知道,众人闲谈之际,那些“克虏伯”,一字排开。
距离晋阳城东墙,大概二百步。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将军们今日特别宽容,让各部将士在确保纪律的情况下,围观“克虏伯”攻晋阳城。
当然,为了提防城中齐军突然冲出来,必要的防御还是有的。
不知不觉,日上三竿,“克虏伯”们已经准备完毕,“围观群众”得了通知,一个个屏住呼吸、瞪大眼睛。
他们看清了“克虏伯”的样子,却是装在两轮车上的长柱子,有不少兵卒在柱子前端忙碌,好像是在往里面塞东西。
看样子,这柱子是空心的。
不一会,只听一声惊雷炸响,一个“克虏伯”喷射着浓烟和火光,猛地后退。
“嘭”的一声闷响传来,众人循声望去,看见晋阳东城墙上尘土大作,仿佛被什么东西砸中了。
那一排“克虏伯”处,有人拿着纸皮大喇叭呼喊着:“试射完毕,命中目标,参数合适!!”
不一会,刺耳的哨声响起,其他“克虏伯”依次怒吼起来,喷射着浓烟和火光,然后后退。
围观的将士们,只觉得自己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重重击中。
与此同时,晋阳东城墙上绽放出朵朵“土花”,烟雾弥漫之际,其高大威武的东门门楼,在众目睽睽之下倒塌。
无数楚军将士脑海里冒出一个念头:好大的威力!!谁能挡得住啊!
烟尘散去,高大的晋阳城墙上,出现不少明显的凹坑,原本在城头上站着的齐兵,都已经东倒西歪,人影渐渐消失。
看样子都被吓得跑下城了。
一些见识过焰火表演的将士,到还好些,而更多的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将士,见着“克虏伯”那恐怖的破坏力,张大嘴巴,合都合不拢。
却见“克虏伯”们被旁边的兵推回原位,然后这些人围着“克虏伯”忙碌,不断有人高喊着什么,仿佛在下达命令。
这些命令,旁观的将士们听不懂,但他们看得出来,第二轮进攻就要开始了。
不一会,“克虏伯”们开始了第二次发威,再次喷射出浓烟和火光,晋阳城头,又有大量“土花”绽放。
待得烟尘散去,晋阳城墙上的凹坑,愈发明显。
观战的兵卒们,连同高级将领,看着“克虏伯”的攻城威力,不由得后背发凉。
金城汤池?在这种兵器面前,和纸糊的有什么区别?
还好,这是友军啊...
。。。。。。
翌日上午,雷声不断,休息了一晚的“克虏伯”们,再次忙碌起来。
它们喷射着浓烟和火光,攻击着晋阳东城墙。
经过昨日一个白天的攻击,晋阳东城墙已经伤痕累累,墙面大幅崩塌,包在外层的砖块已经脱落,里面厚厚的夯土墙体出现大凹坑。
楚军炮兵阵地后部,高台上,行军总督王顗以及各行军都督等高级将领,用千里镜看着晋阳城墙,沉默不语。
王顗看得清楚,虽然晋阳城墙外表已经面目全非,可以说得上是“满目疮痍”,并有几段城墙垮塌,开始出现斜坡。
但是,距离城墙被打破,还早,毕竟这夯土墙太厚了。
旁边,一名炮兵军官,向诸位“老古董”讲解火炮攻城的一些知识:
“夯土城墙的特点,是墙越高,墙体就越厚,如晋阳这般的坚城,其城墙高约四丈,那么下段墙体的厚度不会小于这个数。”
“可以认为,这就是个厚实的土坡,想要通过实心弹将其击穿,哪怕是用上克虏伯,也要花很长的时间。”
“所以,夯土城墙被炮击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先是城头被摧毁,无法站人,与此同时墙面崩塌。”
“随着炮击的持续,墙上出现破口,破口逐渐扩大,出现滑坡,滑坡变成缓坡。”
“大量缓坡出现,人徒步就能走上去,于是这城墙的防御作用就没了。”
“所以,不需要等到克虏伯将其击穿,只需等缓坡出现,我军先登,就能蜂拥而上...”
“当然,寻常小城的夯土墙没有那么厚,在克虏伯的攻击下,撑不了多久就会坍塌,失去防御作用。”
这一番解释下来,“老古董”们算是明白了克虏伯这种兵器的大概“用法”。
攻城的话,破坏小城城墙,不废吹灰之力,而攻击诸如邺城、晋阳这种坚城城墙,主要是摧毁城头,然后在墙上制造缓坡,导致城墙的防御作用失效。
然后,攻城方的兵马一拥而上,越过城墙,攻入城内。
“克虏伯”因为重量很大,随意移动缓慢,野战时限制颇多,主要拿来攻城。
但尺寸小一些的同类兵器,能够随着军队行军,不扯后腿,在野战时发威,所向披靡。
厚厚的夯土城墙,在名为“火炮”这种兵器的攻击下都撑不了多久,血肉之躯组成的军阵,其阵再厚,又能撑过几轮炮击?
数万,甚至十余万大军,在面对有轻便“野战炮”以及骑兵护卫的军队时,根本就没有招架之力啊!
王顗放下千里镜,看着眼前这些喷射浓烟和火光的“怪物”,心中百味杂陈。
一如皇帝所说的那样,时代,已经不同了。
他能猜得出来,其实李笠手中,早就有这个兵器,而不是楚国建立后才有的。
所以,若当年,他们选择和李笠作对,根本就打不赢。
甚至,李笠都不需要动用这种兵器,以其之前用计赚邺城的表现来看,其他人想和李笠斗智,都是那么的艰难。
王顗耳边,除了隆隆的炮声,还有如潮的欢呼声传来,此起彼伏。
无数楚军将士,看着“克虏伯”攻击晋阳城墙,看着晋阳城墙渐渐崩坏,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克虏~伯!克虏~伯!”
欢呼声和炮声夹杂在一起,直冲云霄,有坚城之称的晋阳城,在这惊天动地的声音中,仿佛在颤抖。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六章 落日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午后,晋阳城东,欢呼声如潮般响起。
东城墙处,大量楚兵沿着一道道被“克虏伯”打出来的斜坡,冲上千疮百孔的城头,然后进入城内。
齐军战前精心布置的各种防御设施,在此之前,已经被楚军的“克虏伯”摧毁,根本就阻止不了楚军突破城墙。
但是,新的防线已经在城内出现,那是由大量砖木、障碍物堆积在各街道上而组成的街垒。
大量齐兵坚守街垒,在街垒后,在旁边院墙、屋顶,拿着弓弩,等楚军上前送死。
除此之外,又有许多妇孺参战,要么也拿着兵器、弯弓搭箭,要么不断搬来砖石,以作“箭矢”。
面对蜂拥而来地楚兵,无论是披坚执锐的男人,还是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妇孺,全都毫无惧色。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晋阳为高氏霸府所在,不仅有大量武勋,还聚集着大量精锐以及军户。
这些军户,是当年被安置在河北地区的六镇军民,走投无路之下,跟着高欢转战各地。
高欢成了权臣,以晋阳为霸府,后来儿子当了皇帝,这些军户也过上了好日子,至少比起当年在六镇吃风沙,好了许多。
所以,他们对高氏的忠诚,以及对外人的敌视,并不会因为晋阳东城墙被突破而瓦解。
楚兵渐渐逼近,街垒后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握紧手中武器,或者能够当做武器的物体,准备死战。
但是,楚兵停在百步距离,对他们喊话。
喊的无非是什么“投降不杀”之类的话,但没人信。
当年的洛阳朝廷,把他们当贱户;现在,他们也不相信南方的朝廷。
楚军这边喊了一会,见各街垒后毫无回应,于是,“忠勇伯”就位。
“忠勇伯”和“克虏伯”一样,是新式兵器——火炮的军中代称,但和身材细长如柱的“克虏伯”不同,“忠勇伯”身材矮胖如钟。
因为外形像钟,故而取其谐音,命名为“忠勇伯”。
一枚枚肥胖如酒坛的火油弹,由炮兵们装填完毕,“忠勇伯”们随后对天怒吼起来,将这些沉重的“酒坛”抛出去。
肥胖的火油弹,在半空中画出个曲线,绕过一堵堵厚实的街垒,落在百余步外的地面。
在街垒后的人群里,墙壁上,房屋上,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火花。
火花照亮了附近人们的双眼,也点燃了不少人。
身上着火的人,哀嚎着挣扎,这忽然燃起的火,水扑不灭,而着火者身上燃烧的液体,其他人沾上,也会跟着被点燃。
齐兵依靠街道、墙壁、房屋构建的各类街垒,在楚军“忠勇伯”的不断抛射下,根本就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雷鸣声此起彼伏,晋阳城东各街道处的街垒,很快烧成一片火海,无数准备和楚兵同归于尽的齐兵,连同其家眷,在大火中溃散。
他们甚至还没机会和敌人白刃战,就已经伤亡惨重,面对蔓延的火势,血肉之躯,根本就无法抗衡。
一如开始西沉的太阳那般,齐国的国祚,已经完了,而他们的命运,自己已无法掌握。
严重破损的东城墙上,楚军将领用千里镜观察城内情况,确定各街垒处的齐兵已经溃散,便发出进攻的号令。
准备就绪的楚军各先锋队,扛来湿漉漉的毛毯和布帛,还有一桶桶泥沙,在火场中铺出一条条通道。
激昂的鼓角声响起,身着红色戎服的楚军将士,在烈焰之中,化作猩红的潮水,涌向晋阳城内各处。
。。。。。。
夕阳西下,晋阳城内雷声此起彼伏,到处都是火光和浓烟。
晋阳宫,宫中一片混乱,随着宫门在浓烟、巨响和火光中垮塌,本就已经稀稀拉拉的禁军,一哄而散。
楚兵从垮塌的宫门处涌入皇宫,指挥禁军守门的高俨,见左右只剩下几个部曲,嚎叫着挥舞手中佩刀,扑向楚兵。
他是皇帝的同母弟,心意已决,绝不屈膝投降。
楚兵本来想给这位一个痛快,但见衣着不凡,铠甲也特别光鲜,琢磨着莫非是什么贵人,便把长矛当棍用,一番乱打,将高俨打翻在地。
然后一拥而上,将其如同抓猪般捆起来。
涌入皇宫的楚兵越来越多,宫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但又能逃去哪里?
逃出宫,外面是同样混乱的晋阳城,即便逃出晋阳城,城外到处都是楚兵。
许多走投无路的内侍跪倒在地,面对凶神恶煞的楚兵,不住求饶。
而大量宫女则抖若筛糠,看着眼前一群群喘着粗气的壮汉,站都站不稳,瘫倒在地,面露绝望。
然而入宫的楚兵并未失控,沿途遇到的人,只要对方放弃抵抗,他们就不会刀兵相向。
无论是内侍,还是楚楚可怜的宫女,被楚兵指挥着聚集在不同地方,集中看管起来,并无其他事情发生。
皇宫深处,惊慌失措的胡太后,跌跌撞撞的跑在走廊内,身边只有一个宫女跟着,其她人早已不知踪迹。
她好不容易在花园里找到儿子高纬,而一脸惊恐的高纬,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人跟着,此刻,扑在乳母陆令萱怀中,嚎啕大哭。
高纬是陆令萱带大的,所以视如亲娘,关键时刻,首先想到的就是陆令萱,而不是胡太后。
“怎么办,怎么办?!!”胡太后发问,心急如焚,陆令萱漠然的摇摇头,抚摸着高纬的头,没有说话。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
昔日围绕在太后以及皇帝身边的‘忠臣’,包括韩长鸾,如今一个个都没了踪影,胡太后想找个人出主意都找不到。
她这一路过来,皇后斛律氏在寝宫里静静坐着,一声不吭,妃子穆黄花只知道哭,指望不上。
次子高俨自告奋勇去守宫门,如今宫门破了,高俨恐怕也凶多吉少。
脚步声起,一个人出现在院门处,胡太后定睛一看,却是录尚书事的唐邕来了。
“唐公,唐公!接下来可如何是好?”胡太后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木板,不住地问。
哭得稀里哗啦的高纬,见唐邕来了,仿佛也有了主心骨,同样不住地问。
一脸憔悴的唐邕,看着这对母子,又看看平日里气焰嚣张但此时一言不发的陆令萱,缓缓说道:“陛下,请正衣冠,御正殿。”
“上朝?”高纬觉得这主意太荒唐了,“如今,如今南贼入城,朝士又如何会来上朝。”
“陛下,为一国之君...”唐邕看着年轻的高纬,忽然眼睛有些花,“当有一国之君的尊严,南兵入宫,必不敢对陛下刀兵相向。”
“尊严?尊严!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何尊严!!”高纬又气又急,眼泪水直流。
“都是你们...都是他们这些无能之辈,守邺城,守不住,守晋阳,也守不住!”
唐邕看这个走投无路的年轻人,想想其弟、守宫门的高俨,两相对比之下,只觉有些恍惚。
德不配位,德不配位啊...
如果,当初....
他想起了高欢,想起了高澄、高洋、高演、高湛兄弟。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高王(高欢)当初去世的时候,能想到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都这么短命么?
南边那位楚国国主,年纪和高澄、高洋相仿,若当初,高澄没有遇刺,高洋没有早逝,甚至高演、高湛能活久一些....
1...329330331332333...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