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陛下请用茶。”
这口音,可是地道的鄱阳话发音。
李笠拿起茶杯,慢慢喝茶,觉得不错,赞了一声:“不错啊,这茶泡得不错。”
随后觉得不对劲:今日跟着出宫的宫女,并不是鄱阳人。
宫里多有鄱阳女子担任宫女,“做工”三五年便可回去,因为有了宫中工作的经历,有了见识并知道许多规矩,这些“离职宫女”嫁人时不愁嫁不到好人家。
李笠转头看去,见倒茶的是冯小怜。
今日他微服出宫,跟着出行的宫女是冯小怜。
冯小怜见皇帝看着自己,面颊瞬间泛红,微微低头:“陛下,这茶真的好喝么?”
说的还是鄱阳话,口音无误。
“还专门学了鄱阳话?很不错呀。”李笠把茶杯放下,看着这个羞涩的美人。
不知不觉,秋天到了,而冯小怜来到他身边时,是去年秋冬之际。
一眨眼,一年就要过去,而李笠把这位绝色美人给忘了,潜意识里把对方当做身边员工,而不是..
冯小怜偷偷瞥了一眼,见皇帝看着自己的眼神有些灼热,心中大喜:
她特意学鄱阳话,还特意学习茶艺,当然是为了讨好皇帝。
“陛下,奴婢...奴婢给陛下倒茶....”她有些慌乱的再次倒茶,心跳加速。
都快一年了,皇帝却迟迟不碰她,冯小怜只觉难以置信:要么是皇帝“不行”,要么是皇后管得严。
她对自己的样貌有信心,所以以为皇帝“不行了”。
但观察了大半年,发现种种猜想都不对,好像皇帝就是把她当一般的宫女...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 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 领现金红包!
这怎么行!
皇帝拥有天下,而我,只要拥有皇帝,不就等于拥有天下了?
得老天赏了一副绝色容貌和好身体的冯小怜,不甘心默默无闻,可要让皇帝宠自己,就得诱之以利,她能给皇帝的利,自然是...
冯小怜下了决心,再拖下去可不好,那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张丽华,即将临盆,等对方做完月子,她更别想得皇帝注意了。
“哎呀!”冯小怜惊呼一声,“失手”将茶水倒在胸脯上。
虽然水温不是很烫,但白皙的皮肤瞬间红起来。
湿漉漉的衣服,将她要紧处的曲线勾勒得淋漓尽致,李笠见了,只觉“无名火起”。
光天化日的,这么直接了当的引诱,你真是不知死活啊小娘子!!
乱世栋梁 第一百八十八章 竞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傍晚,薛月娥结束会客,返回自己的院子,一会用过晚膳、沐浴更衣后,她要到皇帝寝宫,陪李笠过夜。
远处的钟楼,再次响起钟声,这意味着宫门即将落锁。
按制度,非宫内人员,亦或轮值官员、宰辅,必须在宫门落锁之前,离开皇宫,未经允许,不得留宿宫中。
哪怕是皇亲国戚,也无一例外。
所以,即便她还有很多话想和弟弟说,时间到了,弟弟也得离开皇宫。
并赶在全城宵禁前,返回自己的住所。
至少,不能在街上溜达。
否则,一旦违反宫禁或者宵禁,就会遭到相应的处罚,这对一个前途光明的军校生来说,可不是好事。
薛月嫦想着弟弟的前途,心情很快恢复,弟弟即将毕业,按照制度,要在军中任职。
在“基层”历练几年,回校深造,毕业后,更上一层楼。
虽然在军中任职有风险,毕竟战场上刀箭无眼,但她弟弟出身不好(倡家),若从文,根本就没有前途。
首先,弟弟不是读书的料,其次,出身容易被人歧视,日后即便以文入仕,在激烈的竞争中,也会被人各种奚落。
所以,从武这条路不错,出身不会成为问题,只要能立军功,就能晋升,就能加官进爵。
或者,等她或妹妹薛月娥的儿子开府任事了,儿子们正好把舅舅引为佐官,处理府内军务。
想到这里,薛月嫦再次高兴起来。
她和薛月娥,当年被齐国的清河王高岳买下,前往军中侍奉,结果高岳兵败,她俩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
从那以后,姊妹俩长期和家人分离,待得重回邺城,家中只剩下弟弟这独苗。
所以,她这个做姊姊的,要给弟弟谋前程。
薛月嫦回到自己的院子,用完晚膳,沐浴更衣,一身香喷喷的抵达皇帝寝宫。
按说妹妹薛月娥也该来,毕竟这是持续了多年的惯例,不过近日有变,强敌出现。
姓冯的小娘子得手了,还很得宠,所以薛月嫦决定变换策略。
寝宫外,宫女们默默候着,很明显,殿内正在发生着什么事,需要回避。
心知肚明的薛月嫦,淡定的走了进去,听着风雨声,面不改色。
待得那娇艳欲滴的鲜花停止摇曳,薛月嫦也做好了准备,要把主动权抢过来。
也好让这新来的小娘子知道,什么是规矩,什么是先来后到。
。。。。。。
早上,李笠猛地睁开眼睛,扭头看了看床边放着的座钟,发现已经是八点多。
仿佛一闭眼后一睁眼,天就亮了。
今日不用上朝,他才能稍微偷一下懒。
左右空荡荡,仿佛昨晚陪他左右的两位佳人,只是存在于美梦之中。
不过床单上的大量痕迹表明,这不是梦。
左拥右抱的“爽”,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李笠没摇铃,自己起身换衣物,听到动静的薛月嫦入内,服侍李笠更衣。
薛月嫦已经梳洗完毕,状态很好,让李笠看了之后,想起对方昨晚上的动人容貌。
随后而入的冯小怜,同样也梳妆完毕,一副楚楚动人的样子。
大清早的,将自己最佳状态展现给男人,把另一个女的比下去,这就是女人的战争,无时无刻不在。
李笠知道自己的后宫并不是一片祥和,面上虽然风平浪静,其实却是暗流涌动。
男人只有一个,为了争夺这个“紧缺资源”,女人们勾心斗角,在所难免。
但有皇后坐镇后宫,所以这暗流涌动,始终也只是涌动,李笠不需要担心后宫着火。
早膳送到,两位佳人立刻坐在李笠身边,紧紧靠着。
针锋相对的场面,李笠已经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
一旁,是状态持续多年都保持在高水准的薛月嫦,美而艳。
一旁,是青春靓丽的豆蔻女子,娇艳欲滴,楚楚可怜,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今日午餐、晚餐,菜肴有什么?”李笠问,先发制人,把节奏抓在手中。
薛月嫦立刻报菜名。
刚报完午餐,冯小怜趁着薛月嫦“换气”的空档,报起晚餐菜谱。
可见两位都是准备充分。
李笠其实知道今日菜谱,之所以这么问,无非是为了掌握主导权。
他示意两位一起用早餐,一边吃,一边说:“宫里的膳食制度,有些死板、不近人情,但却是很有必要的。”
“每日供应的饮食,都严格按照提前定的食谱来,首先是避免浪费。”
“每期七天的食谱,方便后厨备料,也能避免许多食材的浪费。”
“其次,统一由后厨供应饮食,避免孩子们挑食,能保证营养摄入,这一点很重要...”
李笠所说,薛月嫦明白。
宫里的膳食制度,有些奇特,哪怕是帝、后,每日饭菜,都按着提前制定的菜谱来安排,然后由御膳房统一准备,不允许各院开小灶。
早、中、晚三餐,以及夜宵,全都是如此。
所以,无论是皇子、公主,亦或是妃嫔,在饮食上,都没有太多的自由选择权力。
喜欢吃的食物,不能可劲的吃,不喜欢吃的食物,不吃的话就饿肚子。
除非到了每七天才有一次的“活动日”,才可以敞开了吃,想吃什么吃什么。
于是,皇子、公主们都没有挑食的现象,个子都蹭蹭蹭往上长。
薛月嫦想起儿子和弟弟之间的身高差距,有些无语。
她儿子,比做舅舅的年纪小些,却高了一个头,也壮实许多。
而皇后给李笠生的儿女,个头更是高,皇太子的身高,还没到二十岁时,就已经超过李笠了。
也亏得太子妃武氏身材也不矮,否则站在皇太子身边,真的是鹤与鸡的差别。
薛月嫦觉得,或许这和皇后本人身高较高有关系,再加上李笠那些奇奇怪怪的“营养学知识”,使得儿女们“身体对钙的吸收效率很高”。
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皮肤普遍略黑,这是长期坚持晒太阳的结果。
李笠说了一通,好歹把尴尬的用餐时间给拖完了,便做了个总结,免得自己提起话题显得突兀:
“膳食制度,不会因人而异,你们要适应,明白么?”
这话是说给冯小怜说的,作为“新人”的冯小怜赶紧表态:“妾听陛下的。”
她认为只要抓住了皇帝的心,就能抓住一切,所以,只需要讨好皇帝即可。
“这话有些不对,是要听皇后的。”薛月嫦不失时机发动进攻。
她知道这种说法,不会引起李笠的不快,相反,她知道后宫妃嫔越是表现出对皇后的毕恭毕敬,才会越让李笠认为自己“识大体、顾大局”。
皇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
这是她花了多年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区区小丫头以为靠着用身体来魅惑皇帝,就能登堂入室了?
冯小怜很快从李笠的反应中,察觉薛娘子的话,说到了李笠心中,赶紧亡羊补牢:“妾会遵守皇后的教诲,服侍陛下....”
“哈哈,莫要紧张,皇后是讲道理的人,不是吃人的猛虎。”李笠笑着捏了捏冯小怜的下巴。
光滑的手感,让他想起昨晚的各种爽,只觉意犹未尽。
但是,这种事也得有个度,否则就成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君。
李笠很快收拾完毕,到听涛阁处理政务,薛月嫦和冯小怜送了一段。
当李笠的身影消失,两人无话可说,各奔东西,回自己住处补觉。
冯小怜走着走着,手不由得握拳。
劲敌很多,所以,事情并不是她原来想象的那样,只要自己伺候得好,就能抓住皇帝的心。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 众号【书友大本营】 看书还可领现金!
这不是压过张丽华等妃嫔就能实现的愿望,皇后在陛下心中的地位,看来是十分特别的。
冯小怜停下脚步,毫不迟疑的转向,往皇后寝宫而去。
想要赢,就得多和皇后套近乎,让皇后认可自己。
那么,皇帝对皇后认可的妃嫔,一定会多一分信任。
这就是冯小怜的感悟,所以她要去给皇后请安,以后,只要不“轮值”,每天都要坚持,早晚各请安一次,看看皇后有何吩咐。
来到皇后寝宫,冯小怜却见有别家院子的宫女候着,仔细一看,却是段娘子那边的宫女。
原来,段娘子是来给皇后请安,这样做已经持续多年了。
冯小怜只觉想要赢的难度又大了一些:后宫里的每一位,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乱世栋梁 第一百八十九章 鱼加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上午,散朝归来的李笠,和前来禀报事务的尚书左仆射祖珽,就一件事交谈起来:开封周围,食用牲畜和家禽,该养什么为主?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问题,但关系不小:食用牲畜,基本上以羊为主,这就需要大量草场,那就会影响马的饲养。
李笠不能接受养羊不养马的情况出现,因为马属于战略资源,其在国防上的意义十分重大。
虽然,现在的楚国拥有了草原(部分),有了产马地,但是,李笠认为,中原腹地(譬如河南、两淮),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牧马场,以防万一。
而且,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中原养马体系,不能因为太平了就荒废了。
“陛下,对于百姓来说,养羊的收益明显高于养马,因为羊可以卖出好价钱。”
祖珽陈述着调查而来的数据,“以开封为例,因为城中对羊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所以养羊来卖能赚不少钱。”
“养马不同,首先,对于寻常百姓而言,马娇贵,不好养,养大之后,若不是好马,卖不出太好的价钱。”
“牵着一匹素质寻常的马,到骡马市售卖,或许等个几日都卖不出去。”
“还不如养羊,羊毛可以卖钱,羊肉也可以卖钱,不愁销路,脱手容易。”
“所以,随着开封城对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大,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羊,四处放羊吃草,对草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也有外地百姓,等羊长得差不多,便赶着羊出门,长途跋涉来开封,这一路吃草吃过来,到了开封,刚好长够分量,可以出手。”
祖珽所说数据,李笠已经知道了,也意识到事情的严峻性:
经济利益驱动下,民间养羊的热情高于养马,那么,羊、马争草地的矛盾,会渐渐尖锐。
对养马场的草地侵占,会成为趋势。
许多人认为,既然朝廷有了产马地,不再缺马,中原腹地就没必要给马留出那么多草场,同样的草地,不如拿来养羊。
毕竟,寻常小家小户,很难养得出在赛马会上跑出好成绩的骏马。
虽然以朝廷目前的执行力,下“禁羊令”并予以执行也不是不行,但和经济利益相违背的政令,是执行不了多少年的。
祖珽认为,如果朝廷要以确保中原有产马地为重,就得早日下决心,对民间养羊的情况进行遏制。
如果做不到,那么,羊把马的草给抢了的情况,必然会渐渐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
到时候再后悔,想采取什么措施,会变得很难。
“羊的饲养,有放养、圈养,圈养不行么?”李笠问,这个问题他真是没仔细研究过,因为满脑子想的是养马。
祖珽回答:“臣仔细打听过,羊若圈养,容易生病,或者体质差,导致肉质差。”
大家好 我们公众 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 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 年末最后一次福利 请大家抓住机会 公众号
李笠会养鱼,触类旁通,能理解为何圈养的羊容易出问题:“也就是说,大量的羊挤在一起,排泄物清理不便,羊圈环境差,羊的密度又大,容易致病?”
“对,陛下果然....果然体察民情。”祖珽差点说错话,因为赞扬皇帝会养羊(鱼),其实很不妥当。
随后补充:“而且,公羊聚在一起,容易争斗,导致两败俱伤,惊扰羊群。”
李笠觉得有些头疼:“就没有办法改进圈养技术么?”
这问题按说不该问宰辅,堂堂天子和宰辅讨论如何养羊,这传出去,可是“有碍观瞻”。
但祖珽却是有备而来,不在乎旁边有官员记录对话,慷慨陈词:“当然有,已经有一些人,设法圈养绵羊,以有限的占地面积,尽可能多养羊。”
“他们摸索出了不少好的办法,确保羊圈清洁,降低羊群发病的几率,确保养出来的羊,肉质尚可,不至于被人嫌弃。”
说到这里,他上呈另一份报告。
李笠看了一下,对这意外之喜很满意,祖珽办事总是滴水不漏,甚至会主动举一反三,亦或是主动急皇帝之所急。
譬如这件事(民间养羊意愿高涨),祖珽是主动提起,并做了相关调查,还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圈养羊)初步摸了个底,让皇帝一目了然。
原因,当然是因为祖珽知道皇帝重视养马,那么有可能危急养马事业的事情,作为臣子的祖珽,自然就要“急皇帝之所急”。
不仅提出了担心,还拟定了一个应对方案:
推广圈养羊,即用占地相对较少的大规模养羊场(圈养),向开封提供充足的羊肉供应,避免和马争夺草场。
然后以规模经营的优势,压低羊的价格,手段包括与开封城中羊肉消耗大户(富贵人家、邸店等)签订供货协议,使得个体散户养羊的收益大幅下降。
如此一来,就能通过“市场手段”,压制民间散养羊的规模。
但这样做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扩大牧草种植业(譬如苜蓿),确保养羊场有充足的草料来养羊。
这样做(扩大牧草种植)也有个好处,就是当牧草的供应充沛后,马的饲养成本也会下降。
而苜蓿等牧草的种植可以选择在耕地轮休时进行,因为种了苜蓿后,不仅不会消耗地力,还会恢复肥力。
而种植苜蓿的百姓,因为有养马场、养羊场收购草料,也能获取一些收入,并不会白忙活。
所以,祖珽提出的方案,实施性很强,效果也是不错的。
只要朝廷下定决心,给那些养羊场(圈养)以适当的“优惠政策”,就能尽快让养殖规模达到足够大的量。
对于民间而言,养羊的风险,明显大于种牧草,只要羊价低到一定程度,种牧草的综合收益,就会高过养羊。
这就是诱之以利。
李笠看着内容详实的报告,觉得很不错。
这样能干活、能体察上意、挑大梁的“高管”,哪怕是在现代,大老板们谁不喜欢用?
“说到养羊,朕想起养鱼,毕竟鱼加羊就是‘鲜’字。”
李笠放下报告,看着祖珽,“鱼肉,可比羊肉便宜,寻常百姓,消费不起羊肉,但吃鱼的门槛,没那么高。”
“养鱼不需要占草地,养鲩鱼的成本,即草料成本,也比养羊低。”
祖珽一边听,脑子一边飞快的转,要琢磨出皇帝说这话的真实意图。
莫非是以养鱼来替代养羊?
这只能说是各有优缺点,鱼离不开水,无论是养的时候,还是拿到集市上卖。
“但是,养殖业的风险,终究是存在的。”李笠话锋一转。
“家财万贯,带毛不算,数十只羊,折钱的话看起来可不少,然而一场瘟疫,就能让一群羊死光,养羊人亏了大半。”
“同理,一次变故,大片鱼塘变白,也是常有的事。”
“养殖业的特点就是这样,无论是牲畜,还是鸡鸭鱼鹅,在饲养周期内都有风险。”
“而且,这些活物的运输和售卖,也存在风险,因为活物只要一日没卖出去,就得养着,不然死了,就卖不出价钱,这和物品不一样。”
“那么,要绕过这种风险,有一种办法,就是进行食物加工,将鲜肉加工成肉制品,譬如,把鱼制作成鱼鲊。”
“如此一来,长途运输就不成问题。”
“或者,鱼也可以用盐腌制,做成鲍鱼,沿海地区发展捕捞业,大规模制作鲍鱼,只要价格够低,品质有保证,可以是多赢的局面。”
鲍鱼,在这个时代指代咸鱼,而后世所称鲍鱼,在这个时代称为鳆鱼。
祖珽听李笠这么一说,很快想到了:肉制品加工,以此满足寻常百姓的需求。
无论什么肉,均可制鲊,鱼有鱼鲊,羊也可做成羊鲊。
当然,羊肉贵,鱼肉相比之下,便宜很多,即便制成鱼鲊,价格也相对“亲民”。
那么,在沿海地区发展鲍鱼加工业,在长江、淮水沿岸地区发展鱼肉制品加工业,在河北地区发展羊肉制品加工业。
让“东鱼(鲍鱼)西运”、“南鱼北运”、“北羊南运”成为现实...
南北货物的大规模交流,新开通的河淮运渎——通济渠,不就能发挥更多的作用了?
运送南方物资抵达开封的船队,清空货舱之后,可以装上北来的货物,譬如羊肉制品,满载南下,来回倒腾,收入可是大涨的。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祖珽回答看,不过又补充一句:“可若是如此,开封必然愈发繁荣,毕竟是漕运中转之地,那将来...”
“洛阳的人气,会不会被开封盖过去?”
乱世栋梁 第一百九十章 民生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中午,民部食堂,年底进京“上计”的各州上计吏们在此聚餐。
他们从各地赶赴开封行在,风尘仆仆,忙完公务之后,共聚一堂,谈天说地,放松放松。
上计,即地方官年终向国家汇报管内情况,这一制度,从秦汉时就有了。
汉时,县令将本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数字,编成计簿(报告书),呈交郡国。
郡守或国相汇编本郡(国)情况,上计于丞相。
州刺史这一官职设立之后,每年奏报所察情况,也称上计(刺史一开始是监察官)。
如今,楚国取消郡的行政区划,地方上为州、县二级制,各县上计于州,州上计于中枢(民部)。
开餐后不久,现场气氛忽然变得有些特别,因为皇帝来了。
按说上计吏们在皇帝面前应该是噤若寒蝉,喘气都不敢大声,但是,许多吏员和皇帝谈笑风生,仿佛是街坊邻居一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