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乱世栋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米糕羊
“想来是母猿要救儿子,跟了一百多里,撕心裂肺的嚎,嚎得肝肠寸断,最后累死了,唉..”
这个故事,听得几个年轻人默然。
两岸猿声再起,他们也不觉得那么恐怖了。
旁边,巡视的兵大声提醒:“抓紧时间吃,如今是打仗,还有人要换上来吃饭呢。”
“就好,就好!”中年人应了几声,却依旧慢慢的啃炊饼,还不忘交代几个同乡年轻人:“莫要急,慢慢吃,别噎着。”
天还没亮时,船队就开始准备出航,应募从军的棹手们,当时就分批吃了朝食。
如今太阳升起来了,船队也走了一段距离,因为逆水又逆风,棹手们体力消耗较大,所以能有第二餐朝食。
中年人年轻时跑船,对三峡颇为熟悉,仔细看了看两岸山景,判断如今船队的位置。
“大概午时之前,就会抵达江关,到时打起仗来,大伙各安天命。”
忽有喧嚣声起,是从北岸传来,众人举目望去,见北岸陆地上,一些官军骑兵似乎已经和周军哨骑交战了。
这些官军骑兵,走陆路西进,算是和船队并行,驱逐岸上那些窥探的零星敌人。
但他们是打不了恶仗的,要突破江关,还得靠船队。
然而大伙都听说了,江关那里,周军拉起了数道横江铁索,还打造不少战船,以及火船,就等着官军来。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 看书领现金红包!
对方顺风顺水,只要等官军船队近了,释放火船,届时,己方船只怎么躲?
江面狭窄,那么多船在一起行动,要躲,真是不好躲。
但棹手们都对官军打胜仗有信心。
因为官军从来都没打过败仗。
“官军的主帅,那位大都督,可不得了,当年啊,那是二十多年前了...”中年人又提起往事。
“那年,有大王在临湘造反,被官军精锐突入城中活捉了去,啧啧,当时我在城外码头修船,事情可闹得很大。”
“那支精锐的主将,就是如今率军入蜀的大都督,这位可是皇帝儿时的伙伴,你看,皇帝派心腹大将率军入蜀,怎么会没把握赢呢?”
这话说得有道理,几位年轻人心中的些许不安,很快消散。
他们都是湘州人,是渔民,平日在洞庭湖里打渔为生。
现在,朝廷要收复蜀地,在荆、湘各地招募棹手,待遇不错。
所以应者如云,据说有数万之众,他们就是其中几个。
当中,将近三十岁的白五郎,不仅是奔着混口饭吃而来,还想着若是有机会,要在战场上立功,改变人生。
现在,说到主帅“大都督”,白五郎甚至还能扯一句:“当年,我可是和大都督打过照面的。”
当然,说出来没人信,但他是真的有一段经历。
二十多年前,官军精锐突入临湘城、抓造反的大王时,年幼的他在公廨附近街头玩耍,还真是和这帮人打过照面。
当然,他不认得这些人,也不知道这些人之中,有没有现在的“大都督”。
但是,当官府张榜公告,招募棹手随官军入蜀,他毫不犹豫应了募,就想着若有机会,或许能如当年那些突入临湘的官军一般,立下大功。
其实有许多年轻人也有这种心思,湘州已经太平将近二十年,这可是一代人的时间。
当初战乱时年纪还小或者没有出生的人,现在已经成年,而朝廷愈发厉害了。
他们通过报纸,得知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大败气焰嚣张的草原霸主——突厥汗国。
得知官军攻入河东,攻下晋阳、又攻入洛州,收复洛阳。
官军一直都在打胜仗,立功将士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亦或是分田分地分女人。
许多出身江南的兵,凭军功在北方分田地,又呼朋唤友去那边定居,有田有地成了家,日子过得那是不错。
这些“新闻”,报纸上经常提起,让人期盼不已。
所以,许多湘州子弟也盼着哪天有机会从军,也跟着官军打胜仗,也分田地分女人。
现在,官军要入蜀,收复失地,大量招募青壮从军,对于许多人来说,就是难得的机会,自然是应者如云。
用餐时间到,他们进入甲板下的船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握着长棹,开始划船。
船舱里,看不到外面的情况,白五郎跟着伙伴们一起喊号子,心中愈发期盼。
首先,不能死。
其次,若有机会,可得立功啊!





乱世栋梁 第一百九十六章 信心(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呜呜呜呜呜~~~”
号角声中,江关江面上火光大作,位于上游的周军,释放大量火船,对自下游而来楚军船队施展火攻。
此刻临近午时,西风大作,火船冒着浓烟、夹杂着火光往东而去,速度很快。
楚军快船率先出阵,要作为前军,尽可能弄沉火船,保己方船队安全。
然而,周军亦派出快船,护卫火船,不让楚军意图得逞。
周军快船为特制,船首如刀,如此形状的目的,是要以冲撞的方式,将敌军船只两舷一侧棹、桨撞(切)断。
一艘快船动辄几十支棹,若是被“撞断”一侧长棹,等同于蜈蚣少了一边的腿,那里还“跑”得起来?
周军快船展开的阵型较为松散,也是为了方便“撞棹”。
但是,当双方距离接近后,周兵发现,楚军快船没有棹、桨。
真的没有,船舷两侧光溜溜的,没有棹、桨。
但对方的行进速度不慢,这是怎么回事?
或许尾部有长橹,这样一来,“撞棹战术”用不上了。
而且楚军快船似乎顶着个“壳”,船员都藏在壳下。
两军快船交锋,周兵率先射箭,射出的火矢落在楚军快船上,竟然都被弹开。
双方距离愈发接近,周兵发现楚军快船上的“壳”似乎是铁制。
而船头两舷有机关,居然能喷火。
喷射出来的火柱大约有两三丈远。
虽然不是很远,但两军战船缠斗在一起,对方近距离这么一喷火,周军船只哪里吃得消。
人被点燃,泼水灭不了,只能跳进水里。
船被点着,用水也弄不灭,船员们只能弃船逃命,于是,周军快船很快溃散。
溃散之余,周兵们发现楚军快船尾部有浪花不断翻腾,似乎有浆在搅水。
可船尾并没有橹,那是什么桨?
没了护卫的火船,直接承受着楚军快船的攻击,船上楚兵用长斧等长杆兵器、工具破坏火船,甚至用上了大型的喷水唧筒。
船舱里的棹手,此刻并不是划船,而是不停的踩踏板,带动一根长轴。
许多转动的踏板,使得长轴不断旋转,其尾部穿过船尾,没入水中。
末端,是名为“螺旋桨”的一种“船桨”。
这种“螺旋桨”必然是跟着长轴一起旋转,但怎么能推动船只前进?
棹手们不明白,但事实就是船在前进,而且走得很快。
他们的职责就是踩踏板,至于作战,暂时不用管。
棹手奋力“划桨”,兵卒则奋力破坏四周火船,但蜂拥东进的火船,已然超过了他们的“处理能力”。
至少过半火船越过快船组成的“前线”,继续前进。
楚军快船没有掉头去追,而是继续前进。
顺利而下火船,很快接近后续楚军船队,迎面而来的,是船舷两侧装备着大量拍杆的楚军大船。
这些大船,船首及两侧钉着铁皮,相对耐火,直接撞入火船阵中,不断发拍,将火船击沉。
拍杆前端捆着数十斤乃至上百斤重的石块,一击就能把火船拍烂,威力比起之前快船上的长斧,厉害得多。
然而船板在耐火也防不住火船的浓烟熏,船舱里的棹手们,虽然戴着口罩,依旧被沿着舷窗进来的浓烟呛得咳嗽连连。
但现在是打仗,他们不能擅离岗位,哪怕暂时不用划船,长棹都已抽回舱内。
这因为两侧都是火船,露出船舷的木制长棹,会被烧断的。
只有船尾不断摇动的长橹,能让船只勉强保持缓慢前进。
不知过了多久,船舱里浓烟越来越大,棹手们受不了了,幸亏上头下令所有人登甲板,于是纷纷往楼梯走去。
有兵卒维持秩序,白五郎随着人群上了甲板,迎面而来的热浪,让他只觉面颊发烫。
眼前的情景,让他和同伴们愣住了:四周都是一片火海,他们的船,以及周围的船,好像已经被火海包围了。
前方(上游方向),周军释放的火船太多了,江面上火光大作,仿佛已经烧起来。
这样下去,他们的船避无可避,和其他的船一样,如同釜里的鱼,迟早会被煮熟。
怎、怎么办?
“别愣着,赶紧帮忙!!!”
兵卒的呼喊声中,白五郎忍着恐惧,和同伴们一起忙碌起来。
有人去帮忙拉拍杆,有人去踩脚踏板,驱动唧筒抽水、然后喷水。
水不是往外面火船喷,而是往船舷两侧喷。
目的是将两侧铁皮弄湿、降温。
热浪滚滚,浓烟大作,白五郎和同伴们经受着火与烟的折磨,忙得已经连害怕都忘了。
不知过了多久,周围火势渐小,白五郎惊觉自己还活着,自己所在的船并未烧起来。
不仅如此,其他船只也是如此,虽然船身和许多人的脸被烟熏得黑乎乎的,但船还在,人还在。
而且,船队已经突破渐渐消散的火船阵,往上游走了不少距离。
前方江面上,帆影如林,那是准备就绪的周军战船,即将顺流而下。
白五郎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接下来,就是接舷恶战么?
却听雷鸣声起,随后火光大作,周军船队好像被人点着了。
仔细一看,竟然是之前打头阵的己方快船,直接冲入周军船队纵火。
白五郎还以为这些快船都葬身火海,没想到竟然平安突破火船阵。
他看看前方开始烧起来的周军船队,又回头看看后面。
后方,才是官军的主力船队,而白五郎所在的船队,其实也算前军,职责是对付火船,或者说,他们的船就是特制的灭火船,为主力在火船阵中开出一条路。
棹手们看着后方,官军浩浩荡荡的主力船队,又看向前方,已经烧起来的周军船队,爆发出欢呼声!
“我们能赢,我们能赢!!”
白五郎也欢呼起来,不一会,见老前辈看着前方不吭声,他便问:“怎么了?”
“江关到了。”中年人回答,白五郎抬头,透过烟雾弥漫向前看。
看到了西斜的太阳,又看见西北方向、江边岸上,隐约有一个营垒。
那就是江关么?
他觉得奇怪:“那又如何?船队在江中,他们在岸上,挡不住呀。”
“前面,那一道道的,当是横江铁索。”中年人指了指前方,“你眼睛若是没问题,应当看得到。”
“要弄断这横江铁索,不知要填多少人命哟...”
“烧断?砍断?敌人可不会坐视不理。”
“一道道铁索折腾下来,要多少时间?打多少场仗?”
白五郎听中年人这么说,也觉得战况不容乐观。
但是,他依旧对官军打胜仗有信心。
为什么?因为官军从来都没输过嘛!所以一定有办法的!
浓烟渐散,棹手们再次回到船舱,开始划船,白五郎看不到外面的情形,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祈祷官军能尽快弄断横江铁索,少死一些人。
划着划着,他时不时听到雷鸣声,仿佛是天雷落到江面。
于是心中担忧:也不知,劈中了哪艘船?
雷声此起彼伏,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有欢呼声传来。
声音越来越大,白五郎仔细听了一阵,听出来外面是在喊“断了!断了!!”
断了?横江铁索断了?
他看了看同伴,相互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官军果然厉害!




乱世栋梁 第一百九十七章 信心(再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傍晚,白帝城,周国信州总管陆腾站在城头,遥望东面。
那边是江关所在位置,此刻却是“电闪雷鸣”,浓烟大作。
抬头看天,白云朵朵,根本就没有打雷闪电。
很显然,楚军动用了某些兵器,攻打江关,这些兵器发威时,会有火光闪烁,浓烟大作,动静不小。
陆腾再看江关附近江面,满是楚军战船,甚至有不少快船已经越过白帝城江面,窥探两岸情形。
他看着将沦陷的江关营垒,心中顿生无力之感:事已至此,派援军过去,那就是白白送死。
陆腾再次坐镇信州,就是要守住蜀地东面门户白帝城。
为此做了许多准备,本以为好歹能拖延一段时间,没想到,轻易就被对方破了江关。
大量火船、水军战船,还有横江铁索,并未起到预期作用。
战前以重金招募的勇壮,今日水战不可谓不用命,却无济于事。
之前派出去的刺客,没有消息,看来行刺失败。
现在江关丢了,楚军接下来必然会进攻白帝城,那么,白帝城能坚持多久呢?
陆腾不知道。
若按以往的经验,他有把握坚守白帝城数月,但现在,面对这前所未见的强大敌人,他没有底。
强大的军队,陆腾见识过,年轻时,他曾为大将军尔朱荣的帐内都督,见识过尔朱荣麾下数千精骑的实力。
真是天下一流强军。
以不到万人攻入洛阳的梁国将军陈庆之,战绩确实不错,但面对腾出手来的尔朱荣,也只有兵败如山倒的份。
至于后来的高欢、宇文泰,麾下军队也很强,但很遗憾,若不是尔朱荣出了意外,轮不到这两位出头。
陆腾见过了太多会打仗的将领,见过了不少善战的军队,却一直认为,尔朱荣率领的精锐,才是天下强兵。
只是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还能碰到一支与众不同的强军。
南朝的主力军队,攻坚、野战、守城样样精通,灭了齐国,击败周国,以及草原上的突厥。
陆腾觉得,对方的强,不是尔朱荣麾下骑兵那样快如闪电的强,而是另类的强大:稳,稳如泰山。
譬如所用兵器,无论攻防都很厉害,是别国军队没有的。
江关的沦陷就是证明,接下来,楚军还会在攻打白帝城时使用。
他只能尽可能去防,至于防不防得住...
陆腾看看左右,见兵卒们都是一脸惊疑,知道如今自己必须镇静,才能稳住军心。
他一脸平静的继续巡城,和沿途碰到的兵卒交谈,嘘寒问暖,甚至还开起玩笑,哪有一丝紧张。
许多兵卒见总管如此淡定,心中稍定。
毕竟江关沦陷、白帝城被围即将成为现实,若总管一脸凝重,任谁都会觉得战局真的不妙了。
他们之中,许多人跟随陆腾征战多年,当初,陆腾奉命讨伐作乱的信州蛮时,就来过这里。
当时,白帝城为信州蛮攻破,周边城池也悉数沦陷,局势一片糜烂。
作乱的蛮部人数众多,大多据险筑城,亦或是穿行于山林之间,行踪飘忽不定,官军想要平乱,真的很难。
但是,陆腾就做到了。
所以,现在见陆腾如此淡定,许多人的心也跟着定了。
江关方向的动静渐渐变小,不再有火光闪烁、惊雷炸响,看样子,大局已定。
在城头走了一圈的陆腾,看了看江关方向,叹了口气,吩咐左右,今晚加强戒备。
与此同时,给将士们加餐,鼓舞士气。
只要顶住楚军前几日的猛攻,或许还能对峙下去,等到援军抵达。
楚军兵马以及船只开始在江陵集结时,消息就已经传到白帝城;楚军船队进入三峡时,白帝城已经做好迎战准备。
现在,成都那边召集的兵马,也该登船东进了,用不了多久,就能抵达信州。
夜幕降临,陆腾看着远处已经失守的江关,只见水、陆之间一片灯火璀璨。
那是大量楚军船只点起灯火,火光为江水倒映,愈发耀眼。
连同岸上营地的无数灯火一道,汇聚成河,仿佛天上星汉落入人间。
。。。。。。
三日后,下午,陆腾再次登上白帝城头,用千里镜观察东面江关。
那里,已成楚军营寨,陆寨和水寨连在一起,规模庞大。
水寨附近江面,靠泊着大量船只,桅杆如林,密密麻麻。
陆腾看着看着,忽然有一种冲动,想要在上游再放火船,一把火将楚军水陆大营烧得精光。
然而他做不到,楚军水寨戒备森严,而己方水寨已经被破坏殆尽,根本就没有多少像样的船可以发动火攻。
不过,楚军攻下江关之后,连续三日没有发动像样进攻,就只是安营扎寨,白帝城守军得了宝贵的三日时间休息、备战。
陆腾对楚军的“迟缓”有些不能理解,逆水行船确实很累,对方好不容易穿过三峡,当然需要时间休息,才好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但那也得先拿下白帝城再休息。
白帝城这个入蜀门户都没拿下来就先休息了,莫非楚军逆水行舟过来,真的累得不行?
陆腾觉得楚军意图可疑,用千里镜继续观察楚军营地,发现边上的几个炭窑果然还在冒烟,看样子依旧是在烧炭。
他派出去的斥候,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侦查发现楚军伐木、立窑、烧炭,这让陆腾觉得有些不解。
当然,如今天寒地冻,楚军烧炭做燃料,也不是不行。
但是,这有必要么?
烧柴也能取暖,特地制炭来烧,不是费事么?
陆腾不认为楚军主帅蠢,或许,木炭对于楚军的意义,并不是作为燃料而已。
又观察了一会,看不出什么异常,楚军似乎不急着进攻,他也乐得拖延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响起号角声,陆腾循声望去,发现号角声来自城西。
随后,他看到城西、长江上游方向,江面出现帆影。
帆影越来越多,那是大量船只顺流而下,即将抵达白帝城。
昨日傍晚,陆腾就收到消息:援军将于今日抵达。
所以他并不惊讶,看着浩浩荡荡的己方船队接近城池,听着城头将士们的欢呼声,眉头微拧。
敌军主帅,职务“行军总督”者,姓梁名森,是楚国国主的元从故旧。
也是楚主的左臂右膀,打了许多年的仗,不可能犯下“贻误战机”的错误。
那么...
他再次看向东面的楚军营地,忽然想到一个可能。
对方就是故意等在这里,等益州那边的援军抵达白帝城,然后,连同白帝城守军一道收拾了。
楚军若如愿以偿,那么接下来,益州兵力大衰,无法抵挡楚军的进攻。
是这样么?
陆腾不这么认为,因为增援的兵马,既有舟师,又有大量步兵,与白帝城守军汇合后,无论水攻、陆战,可是很能打的。
他对接下来的决战,颇有信心:你们未必能赢,我们未必输!!




乱世栋梁 第一百九十八章 怪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上午,天色明亮,西风依旧。
于江关扎营的楚军,在“沉默”数日后,终于动起来了:战船离开水寨,在江面上排开阵型,然后缓缓向上游白帝城江面行进。
准备就绪的周军战船,也在江面上排开阵型,以顺风顺水之利,向下游楚军船队发动进攻。
首先发难的,当然是火船,周军释放大量火船,向着楚军船队快速接近。
他们汲取了上一次作战的教训,所用火船数量加倍、加大,并且备下更多快船,防止楚军快船突入阵中纵火。
然而楚军此次直接用尖头大船打头阵,快船反倒跟在这些船后面。
这些尖头大船两舷无桨,也没升帆,排着松散的阵型,以船尾摇橹为动力,直接迎向密密麻麻的火船。
如同扑火飞蛾一般,撞入火海之中。
抽红包!
一艘船上,随军作战的湘州渔民白五郎和同伴一起待在船头下层甲板,各自协力操纵两根伸出去的铁长橹。
然后奋力摇橹。
船头摇橹,碰的却不是水,而是拨开迎面而来的火船。
他们不需要把火船拨得太远,只要两边拨开,钉着铁皮的船头就能“乘虚而入”。
船头的两根长橹,如同大鲶鱼的两根须,不断晃动着,勉强拨开漂来的火船。
浓烟飘进船舱,大火没有直接烧进来,却燎得船头发热,白五郎和同伴们被烟熏火燎,非常难受,却极力撑着。
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营垒,他们拿了重金,命,已经交给官军,现在就是死守营垒的时候。
被他们奋力拨开的火船有很多,靠着船舷两侧,缓缓而过,大火烘烤着船舷,将船板上流淌的水不断烧干。
1...347348349350351...3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