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吾家娇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纤雪
“我怎么就成坏蛋了?”帐幔被撩开,傅知行含笑的俊脸出现在她面前。
“你不是说要和我分房睡,你还过来干吗?”晏萩噘着嘴道。
“我记得是你说要和我分房睡的。”傅知行在床边坐下。
“就算是我说的,可你不是也答应了。”晏萩艰难地往里面挪了挪。
傅知行撩开被子,躺了下去,“我故意答应的,就是让你知道,你离了我,连觉都睡不着,看你还和不和我分房睡了?”
晏萩傲矫地哼了一声,“夜深了,睡觉,不许说话了。”
傅知行扬唇一笑,在她额上轻啄一口,“好,睡觉睡觉。”
一夜好眠到天明,清晨,傅知行陪晏萩吃完早膳,扶着她在廊下散步,刺玫过来禀报道:“世子爷,书通让人过来禀报,太子有事找您,请您东宫一趟。”
“我在休假。”傅知行淡然道。
“要不是有重要事,太子不会让请你过去的。”晏萩轻推了下他的胳膊,“快去快回,顺便帮我去买包糖炒栗子回来。”
“我先扶你回房。”傅知行安顿好了妻子,这才出门。
傅知行前脚刚走,晏菁后脚就来了,“十二姐姐。”
“二伯又被祖母抽了?”晏萩脱口问道。
晏菁摇头,“没有,父亲上回被祖父打了二十板,老实多了,很久没惹事了。”
晏萩噗哧一笑,她二伯总算是学乖了。
晏菁这次过来,是来说八卦的,说的是她嫡母娘家的八卦,“过继了一个五岁的男孩。”
晏萩皱眉,“怎么过继这么大岁数的孩子?”襁褓中过继的孩子长大了,尚且会牵挂亲身父母,过继一个五岁的孩子都记事了,就不怕养不熟吗?
“那个孩子的父亲死了,家里还有两兄一姐,跟着寡母日子不好过。只是那孩子过继之后,他亲身母亲就舍不得了,又哭又闹,折腾了几日,把自己折腾病了。还闹到族长那儿去了,说方大太太心思不正,会把她儿子给教成纨绔公子,会毁掉她儿子。”晏菁边剥桔子边道。
“你怎么会知道这么清楚?”晏萩斜睨她一眼。
“大舅太太派人来找母亲时,我正坐在偏房里帮母亲抄经书,偷听到的。”晏菁嘻嘻笑道。
“你呀。”晏萩伸手在她脑门上轻戳了一下,“被人这么说,方大太太肯定气得半死。”
“大舅太太要把那孩子还回去,另外过继别的孩子。”晏菁笑道。
“方家旁枝人丁兴旺,要挑人过继不难。”晏萩接过晏菁递来的半边桔子,放了瓣进嘴里。
姐妹俩说了一会子八卦,晏菁带着茡荠做的糕点,乐呵呵地回家了。
------题外话------
本文是甜宠文,简写阴谋、本文是甜宠文,简写阴谋,本文是甜宠文,简写阴谋。不忘开文的初心,坚定依照细纲来写。呜呜呜,提醒自己一百遍。





吾家娇女 第三百四十三章 官员考课 (二更)
十月中旬,太子责令工部侍郎和工部水部司郎中联名上书:冬闲期间,整治水利、浚通河通。奏请圣上下旨在京畿道、都畿道等范围内,将堵塞河道全部疏通,并且在春耕之后加固河堤等等,凡与水利有关的官员亦附议。
“准奏。”圣上已看过钦天监上呈的折子,说是从卦像上得知明年春夏将有洪水大灾,“太子,此事就由你总领,人员财物由你调度。”
太子出列行礼,“儿臣领旨。”
禁足半年,又重回朝堂听政的鲁王眼中露出一抹嫉恨。在府中禁足归善王得知此事,亦是满脸不甘。嫉恨也好、不甘也罢,他们都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子总揽大权。
治水虽是大事,涉及到的人也多,但它远不如另一件事让文武百官在意。明年又到了三年一度的考课之年,景朝考课与任期相结合,三年为小满,六年为秩满。
这关系着所有官员的升迁定等,这能不在意?能不重视吗?不想升官的臣子,不是好臣子。依照惯例,圣上应该任命吏部和都察院的官员主持考课,可是圣上这次却让安国公世子傅知行总领此事。
“我是工部侍郎!我在休假。”傅知行听到内侍带来的圣上口谕,都忍不住抓狂。
内侍低头答道:“圣上今日早朝,已任命世子为都察院右都御史,而少夫人生产在即,不影响明年世子主持考课一事。”
圣上这都算计好了,傅知行还能如何?冷着张俊脸,道:“臣接旨。”
内侍回宫交差,圣上朗声大笑,“任你孙猴子再狡猾,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看着乐不可支的圣上,沈皇后哭笑不得,“万岁爷,你这么欺负小辈好吗?”
“那个臭小子,总找借口不想做事,朕就偏不如他的意,朕就要找事给他做。”圣上任性地道。
当然圣上也没想过把傅知行给累死,他还任命了几位官员协助他主持考课一事。安国公府以及那几位官员家中,访客如云,傅知行不胜其烦。
这些官员除了拜访傅知行等人外,也在自行查漏补缺,不少宅院里,都会听到这样的吼声,“你这个混蛋!你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挪用仓部五十万两纹银,还全部挥霍完了!五十万两,不是五两,不是五十两,不是五百两,你到底拿这些银子去做什么了?”
“你这个该死的东西!是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敢把库粮倒卖一空的!你想死,就自己去死,不要连累我们。”
“你做了什么?怎么会亏空了近百万两银子?这要如何填补亏空?亏空填补不了,别说当官,只怕我们这一大家子都性命难保。”
许多官员为了赶在考课之前,把亏空补上,开始卖店铺、卖田地,或者四处拆借。
归善王府内,归善王和一个老者坐在书房内饮茶,“明老,这五十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
“王爷,舍小财成大业,等王爷坐上那个位置,富有天下,这五十万两银子算什么?”老者笑道。
“你说的没错,不过五十万两不用那么着急送去苏家,让苏谓多心急两天,让他深切休会一下走投无路的绝望之感。只有这样,他才会更加感激我,才会为本王所用。”归善王精明地道。
“王爷英明。”老者小拍了下他的马屁。
这些事,在家里养胎的晏萩无从知晓,天气越来越冷,怕她受凉,通了炕,烧了地龙,外面寒风刺骨,屋内还是暖和的
傅知行似乎有事情要忙,陪晏萩吃过早膳后,就出门了。
午时初,韩氏让人把卓儿和越儿送过来,陪晏萩一起用午膳。越儿小手里不知道捧着什么东西,跑了进来,“娘,越儿捡到好多冰豆豆。”
晏萩往他冻得红通通的小手里一看,笑,“傻小子,你抓这么多雪粒子,不冷吗?”
“送给娘。”越儿咧嘴笑。
“是要送给娘的呀,真是娘的乖儿子。”晏萩摸摸他的头,“刺玫,拿过杯子过来,把二少爷送我的冰豆豆装起来。”
刺玫拿了杯子,让越儿把他手中那些“宝贝”冰豆豆放在里面,又帮他洗了手,再涂抹上防冻伤的膏药。
过了一会,卓儿也来了,他从公主府带来了一枝腊梅,“娘,儿子看院子里的腊梅开了,就折了几枝,曾祖母和祖母那,都派人送过去了,这是儿子折来送给娘的。”
“谢谢卓儿,娘啊最喜欢这梅香了。”晏萩笑盈盈地道。
等傍晚,傅知行从外面回来,看到供在瓶里的腊梅花,“丫鬟去帮你折的?”
“卓儿折来送我的,我儿子真孝顺。”晏萩乐呵呵地道。
“儿子送你一枝梅花,就这么高兴?”傅知行擦干净手,在她身边坐下。
晏萩眸光流转,“女人的追求就是夫君疼爱,子女孝顺啊。”
“这些送给你,看看可喜欢?”傅知行把刚放在一旁的木匣拿过来,递给晏萩。
晏萩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叠地契和田契,惊愕地问道:“这些是怎么来的?”
“官员考课,那些贪污挪用公款的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不得不卖地卖田,筹措资金填补亏空。”傅知行解释道。
“你这算不算趁火打劫?”晏萩笑问道。
傅知行一本正经地道:“我这是救他们于水火,如果我不买,他们的田地卖不出去,就拿不出银子去填补亏空,不仅官位保不住,连性命亦堪忧。”
“谢谢夫君,这些我很喜欢。”晏萩眉眼弯弯,她发财了!发大财了!
这天半夜,睡梦中的晏萩突然被痛醒了,推推身边的人,“夫君,夫君。”
“潇潇,怎么了?”傅知行蹭地一下坐起。
“我、我要生了。”晏萩早在入睡之前,就已阵痛,只是间隔时间还比较长,她就没有告诉傅知行。
傅知行赶忙下床,点亮的灯,“来人,快来人,少夫人要生了。”
顿时院子里的灯全亮了,婢女赶忙把住在西跨院的稳婆给喊了来,傅知行把包裹严实的晏萩抱进了早就布置好的产室内。




吾家娇女 第三百四十四章 龙凤双胞
这一次,傅知行和晏萩如愿以偿的有了一个女儿,还多了一个搭头小儿子。南平郡主在知道女儿为她生了小外孙女后,就立马带着两个儿媳赶去了安国公府,路上,曾氏笑道:“母亲,潇潇的女儿应该嫁回晏家来才对。”
“炜哥儿的年纪配外甥女儿最合适。”谭氏立刻道。
“我三个儿子随潇潇挑。”曾氏得意地伸出三根手指在谭氏面前晃了晃。
比儿子数量,谭氏比不过,眸光一转,“母亲,大嫂欺负我。”
“那你就努力多生几个欺负她。”南平郡主笑道。
谭氏点头如捣蒜,觉得这主意甚好。
曾氏掩嘴一笑。
婆媳三人说笑间,到了安国公府,进屋就见澄阳大长公主抱着个红色襁褓,韩氏在旁边眼巴巴地瞧着。南平郡主眼馋地道:“姑母,这就是我那小外孙女儿吧。”
“你刚从外面进来,满身寒气,先烤暖和了再过来,别冻着我家小乖乖。”澄阳大长公主立刻道。
晏家婆媳忙去熏笼烤了一小会,感觉差不多了,就围过去,可澄阳大公主抱着曾孙女不撒手,只让她们看,不让她们抱。
在房里休息的晏萩得知南平郡主她们来了,眼巴巴的等着她们进来看她呢,可是等许久也不见人,一问方知她们看着小女婴舍不得挪步,“呜呜呜,夫君,我失宠了!”
傅知行喂了她一口鸡汤,“我永远都会宠着你。”
晏萩翘了翘唇角,嘴上却道:“我才不会跟女儿争宠呢。”
女眷们围着孩子在看,老国公和安国公在争夺小女婴的取名权,最后老国公一言定之:“我是你爹,这个家里,我最大,曾孙女的名字当然得我取。你和我争,你就是不孝。”
“您蛮不讲理。”安国公委屈极了,这事也能扯上不孝?
“我那有不讲理,我讲就的就是理,孝顺孝顺,何为孝?顺为孝,你不顺着我,就是不孝。”老国公指着他鼻子训斥道。
好吧,老头子都这么说了,当儿子的还能如何?安国公无奈地道:“让你,让你取。”等他的重孙女生出来,他一定也倚老卖老一回,霸占取名权。傅知行完全想不到,他儿子还这么小,孙女还不知道在那里飘着,他就失去了孙女的取名权。
老国公满意了,据理力争可是他的强项。老国公去书房翻书,打定主意要为曾孙女取一个好听、好记、寓意好的好名字。安国公则又一次找他的亲家晏四爷饮茶,感谢晏四爷把爱女嫁给他儿子。
洗三这天,绞尽脑汁的老国公还没给曾孙女取好名,到是傅家三少的名字取好了:傅时君。
卓儿和越儿对弟弟的兴趣不大,对妹妹十分喜爱,一左一右站在摇篮边,抓着妹妹的小手手,“妹妹,我是你的大哥哥,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妹妹,我是你的二哥哥,我帮你打架。”
两兄弟都围着妹妹说话,晏萩好可怜自家倍受冷落的小儿子,“卓儿、越儿,你们也和弟弟说说话啊!”
兄弟俩百般不愿地去看了看君儿,卓儿道:“娘,弟弟在睡觉。”
“真懒。”越儿嫌弃地撇嘴。
晏萩嘴角抽抽,一天十二个时辰睡八个时辰的人还好意思嫌弟弟懒。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两个娃就快满月了,晏萩边喂儿子的奶,边问傅知行,“夫君,祖父还没给丫丫取好名字吗?”丫丫是晏萩给女儿取的小名。
“还没有。”傅知行直勾勾地看着她怀里的儿子。
晏萩横了他一眼,她当然知道他看的不是儿子,而是……好吧,这男人禁欲大半年了,对她垂涎三尺才对,要是对她不感兴趣,那才麻烦大了。只是现在她不能和他同房,所以还得分散他的注意力,“祖父究竟想给丫丫取个什么惊天动地的名字啊?”
“姑母的名字,他翻了一年的书,最后给姑母取名叫瑶瑶。”傅知行对老国公的取名水平不抱希望。
“这名字还不错,瑶,玉之美者。”晏萩笑,比她爹给她小侄儿取的炜哥儿要好多了。只是这样一个名字,需要翻书翻一年吗?
“差强人意。”傅知行淡定点评。
过了几日,安国公府为两个小娃办满月宴。内外院各开了一百席,府中下人全部忙得脚不沾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时,宫里来人了,圣上和皇后不仅有赏赐,还下旨册封刚满月的傅家大小姐为郡君,封号欣然。
宾客里就有人道:“安国公府这圣宠,着实令人羡慕。”
因为这道圣旨,次日,傅知行和晏萩抱着女儿进宫谢恩,不带君儿去是因为圣旨是给丫丫的,与君儿无关。到了椒房殿,太子妃也在,长乐郡主、安乐郡主和小皇孙唐峦也在。
“快把欣然给我,让我瞧瞧欣然长得像无咎,还是像潇潇。”沈皇后伸手道。
晏萩把女儿小心地递交给她,沈皇后抱过去一看,笑,“不愧是无咎和潇潇的女儿,这小模样长得可真俊。”丫丫长的七分似父,三分肖母,才满月,眉眼一长开,就能看得出是个小美人胚子。
有太子妃在,傅知行不好久坐,给皇后请了安,就离开去见皇上。
唐峦凑到沈皇后身边,“皇祖母,这就是峦儿的小媳妇吗?”
晏萩瞪大了眼睛,什么意思?
沈皇后笑了一下,并没有回答孙儿这个问题。在唐祉跟她谈过后,她已经改了主意,不再想着把她疼爱的女孩儿拉进皇室这个泥坑里来了。
“是呢,峦儿以后要好好照顾丫丫妹妹哟。”太子妃摸着儿子的头道。
“太子妃,您不能这么乱点鸳鸯啊!”晏萩没想过把女儿嫁进皇家啊!虽然圣上和太子在女色方面,很节制,后宫嫔妃不足十人,太子身边更是只有四个女人,但是那也没有寻常的一夫一妻的日子过得舒坦。
“潇潇啊,你看丫丫对峦儿笑了,她很喜欢峦儿呢。”太子妃笑道。
“丫丫才一个月大,还不会笑,她嘴巴动是因为她饿了。”晏萩说着,就想把女儿从皇后手中夺过来。
沈皇后见晏萩急了,忙打圆场,“孩子还小呢,婚姻一事,等他们长大了再说。”
太子妃还想说什么,在沈皇后的眼神示意下又咽了回去,可自从这天后,唐峦隔三岔五就往安国公府跑。傅知行和晏萩都非常不待见这小子,竭力不让他接近丫丫。




吾家娇女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年岁末(二更)
“孩子孩子,你别闹,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一喝喝到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正月初一欢欢喜喜拜大年。”城中小孩儿开始唱这童谣,就表明又到岁末了。
卓儿虽被老国公教得十分懂事,可他毕竟还是孩子,和越儿一样,还是很盼望着过年的。至于丫丫和君儿,她们才一个多月大,屁事不懂,就知道憨吃憨睡。
申时正,又落雪了,天空阴暗昏沉的,各房各院早早点上了灯。酉时祭了祖,一家大小在花厅坐下吃年夜饭。
饭后,在暖阁坐下,澄阳大长公主开口就问道:“老头子,丫丫的名字,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取好?你不会又要翻一年书,才能取出名字来吧?”大名没取好,连族谱都不能上,这不是耽误事嘛?
老国公面露尬色,“快了,过几天就行。”
“父亲,要不还是让我来取?”安国公趁机想夺权。
“你不学无术,能取出什么好名字来?一边去。”老国公怒瞪他一眼。
“父亲,我可是您教出来的。”安国公提醒他道。
“你是个棒槌,我教的,你都没学会,浪费我精力,还好,无咎、卓儿不像你。”老国公贬低儿子,抬高孙子和曾孙。
为了不继续被打击,安国公郁闷的闭嘴喝茶。然而老国公为了不让澄阳大长公主再说曾孙女的名字,“卓儿,今天是除夕夜,你背一首,不,背三首除夕诗来给你这不争气的祖父听。”
“曾祖父。”卓儿背三首诗到是不难,可是这有打祖父脸的嫌疑啊!
卓儿懂事,知道要给祖父面子,越儿还小,不懂,他嚷嚷道:“曾祖父,越儿也会背诗。”
“越儿这么厉害,会背诗了,背出来,曾祖父有赏。”老国公乐呵呵地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越儿背的正是下午晏萩才教他的诗。
“这是昨儿教的?”傅知行小声问道。
晏萩笑道:“今天下午才教的。”
“难怪。”傅知行淡笑。
“越儿不错,比你祖父强多了,你祖父在你这么大的岁数时,背一首诗,背的结结巴巴的。”老国公解下腰间上的玉佩,塞给越儿,“曾祖父赏你的。”
“谢谢曾祖父,曾祖父,越儿最最喜欢您了。”越儿往老国公身上爬。老国公弯腰抱起他,越儿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潇潇,越儿像你。”傅知行凑到晏萩的耳边,“嘴甜,会哄人。”
晏萩娇嗔地横了他一眼。
老国公和澄阳大长公主年事已高,说笑了一会,就有些精神不济,支撑不住,如是就散了,各自回院子守岁。
外面又落起了雪,卓儿坚持要自己走回去,越儿朝晏萩伸手,“娘抱。”
“你这个小胖子,你娘可抱不动你,爹抱你。”傅知行伸手将次子抱了过去,另一只手揽着晏萩。
丫丫和君儿包裹在襁褓里,由奶娘抱着。
一家六口回到蒲磐院,正屋厢房、东西跨院,灯火通明。说是守岁,可实际只有傅知行和晏萩在守,卓儿还好,越儿边洗脚,边打盹,要不是旁边的婢女扶着,他非一头栽进洗脚盆里去。
晏萩下午被丫丫和君儿闹得没歇午觉,这会子也困的不行,缩在傅知行怀里,直到外面噼里啪啦鞭炮声响,才惊得睁开了眼睛。
子时了,又到了新的一年。
卓儿稍大,就算被鞭炮声闹醒也没哭,越儿则丝毫不受影响,依旧醒得香甜。丫丫一被闹醒,就扯着嗓子哭,君儿有点懵,可姐姐一哭,他也细声细气地哭了。
“哎哟,你女儿这大嗓门,屋顶都要被她哭得掀翻过来了。”晏萩揉揉额头,她可记得她打小就是斯文人,“女儿的性子一定是像你,才这么坏。”
傅知行无言以对,他的性子比较晏萩来,的确没那么好。
晏萩抱过女儿,解开衣襟,动作利落地堵住了她的嘴,哭声停,只余外面的鞭炮声。至于哭得斯文的君儿,傅知行抱着哄。
正月初一,卯时初刻,晏萩和韩氏依品大妆,去见澄阳大长公主。大长公主歇了一晚,精神气恢复,只是厚重的冠服让她不舒服,“老了老了,这公主凤冠压得我脖子都直不起来。”
澄阳大长公主贵为圣上的姑母,她完全可以告假不进宫朝贺,但澄阳大长公主不愿让人家说安国公府恃宠生娇,更不愿意日后有人以此弹劾,才不顾年事已高,也要坚持进宫朝贺。
上了马车,晏萩帮澄阳大长公主捏了捏脖子,澄阳大长公主才稍微觉得舒服些。
初一,进宫朝贺,初二,傅知行和晏萩带着孩子们,陪着安国公和韩氏回韩家。韩氏的大哥病重,熬不了多久了,也许这就是他过得最后一个新年了。
下午,从韩家离开,韩氏的情绪低落,“我身体这么差,本以为会走了兄弟姐妹之前,却不想最先走的会是大哥。”
这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安国公也只能道:“这些日子,你就常过来陪陪大哥。”也算是全了兄妹之情。
初三,傅知行陪晏萩回娘家。初四,他们又带着孩子回老宅给晏太傅、晏老夫人他们拜年。初五,去荣王府给老荣王、老太妃他们拜年。
过年期间,就这么走亲访友,吃吃喝喝地过去了。到了正月初九,虽然过年的气氛还在,但文武百官已按部就班的开始了官场生活,三年一度的考课亦正式开始。
景朝立朝已过百年,考课之事在吸引前朝的经验和教训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备,吏部和都察院的官员对此也都是驾轻就熟。
京兆各部的主要考课内容是依其所掌的事务而制定的,并且以品行和能力作为衡量官吏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考课虽然极其严格,但也还是有余地供官员动作的。即便不能徇私舞弊,也就是给姻亲故旧在合理范围之内谋划谋划,都察院的官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大理寺那边也不会追究。
1...118119120121122...1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