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吾家娇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夜纤雪
晏同丰不好意思地捂住了脸,背转身子,用肥屁股对着两个姐姐。
晏老夫人笑道:“今天中午就吃酱肘子,无咎也留下来一起用膳吧。”
“多谢老夫人留饭,只是无咎还有事在身,改日再来叨扰。”傅知行微微笑道。
“这样呀,那我就不留你了,有空就过来玩,别见外,就当自己家一样。”晏老夫人笑道。
傅知行看了眼晏萩,道:“无咎不会和老夫人见外的。”
吃肘子的愿望达成,晏萩拉着傅知行的手,带着弟妹离开东居室,回暖阁。





吾家娇女 第四十八章 下套
到了暖阁,晏萩殷勤给傅知行奉茶,“傅表哥,这就是送给我礼物吗?”
傅知行抿了口茶,“对。”
晏萩捧过锦盒,转手交给甘草,“送回院子里去,放在床边的柜子上,不许人动,等我回房再看。”
“是,小姐。”甘草接过锦盒,小心翼翼地抱着,送回四房正院的西跨院。
“先前在玩什么?”傅知行问道。
“在解九连环,好难解,一直解不开。”晏萩噘嘴道,每回玩这些智力玩具,她就觉得自己智商堪忧。
傅知行淡笑,“拿来我看看。”
晏萩扑腾着就往炕上爬,只是炕沿太高,她蹬着小短腿儿爬不上去。傅知行微勾了下唇角,伸出了修长的手轻托住小丫头的小屁屁,助了她一臂之力。
晏萩回头给了英雄救美的少年,一个羞涩的笑容,爬上炕,抓过九连环,“傅表哥,你看看,这里怎么都解不下来。”
傅知行一看,就知晏萩解错了,道:“这里应该是这么解。”
“等等,等等。”晏萩钻进他的怀里坐好,“好了,可以解了。”
傅知行搂着她软软的小身子,耐心地教她怎么解九连环。不多时,九连环就解开了。晏萩拍着巴掌赞道:“傅表哥好厉害。”
站在一旁看的晏荭,“傅表哥是很厉害,不像大哥,解半天也解不开,笨死了。”她嘴里的大哥是指晏同书。
“傅表哥当然比大哥厉害,傅表哥是解元,大哥只是普通的进士。”晏萩洋洋得意,仿佛考中解元的人是她一般。
咳嗽声从门外传来,帘子撩开,晏同书提着个篮子从外面走了进来,苦着脸道:“两位妹妹,真话很伤人心的。”
“大哥哥,你怎么可以躲在外面偷听我们说话?”晏荭诘问道。
“偷听非君子所为。”晏萩认真地道。
晏同书朝傅知行拱拱手,笑道:“我没想偷听,我刚去街上转了转,买了点果脯、干果回来,知道两位妹妹爱吃,特来送给两个妹妹,可是没想到……”捂着胸口,“哎哟,这心千穿百孔了。”
晏荭和晏同丰跑过去,抱住他的大腿,“大哥哥最好,我们最喜欢大哥哥,刚才、刚才……”姐弟俩扭头看向晏萩,他们词汇量有限。
晏萩眨眨眼睛,道:“幻听。”
“对对对,幻听,大哥哥你幻听了。”姐弟认真地道。
晏同书看着古灵精怪的小堂妹,噗哧一笑,促狭地问道:“十二妹妹,何为幻听?”
“哎哟,头疼。”晏萩解释不了,如是闭上眼睛,瘫倒在傅知行的怀里装死。
晏同书没有继续追问,笑着从篮子里拿出一包果脯、一包干果,“无咎慢坐,我就先去忙了。”他还要拿果脯和干果去哄媳妇,这几日王氏的精神不济,吃不下饭。
傅知行在晏府陪了晏萩小半个时辰,方才离开。
腊月二十四,小年夜,街上的商贩们在叫买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等祀灶之物。到了晚间,晏太傅率家中男丁供拜灶神,祈求能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晏太傅照旧读《送神辞》:“赤乌堕城尘土昏,人家火急催宵餮。庖夫膳吏递走速,涓尘拥彗当厨门。张筵布箦举灯烛,送神上天朝帝阍。黄饴红饧粲铺案,青刍紫椒光堆盆……一年一度送神行,记得人间二十四。吁嗟乎!今年畿甸事更多,愿神开口如悬河。”
读罢,将纸和纸犬、纸马一起焚烧。送了灶神上天,一家子散了,各自回房休息。
腊月二十五日上午,金翠楼的内掌柜送来了晏府女眷的头面,晏大太太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道:“我知道贵店生意兴隆,这点小生意是瞧不上眼了。”
“还请大太太恕罪,只因天气寒冷,有两个师傅病倒了,才拖延到今日。”内掌柜陪笑道。
“今天都二十五了,这要是那儿不合适,都法改了。”晏大太太还是有些不太高兴。
“大太太请放心,太太和小姐若有不满意的,定让店里的师傅连夜修改,绝不耽误了太太和小姐们的事。”内掌柜笑道。
“这可是你说的。”晏大太太露出了笑脸,内掌柜松了口气。
晏府公中每到过年都会给每位小姐打造三套头面,让她们在过年时候出门见客用;手头阔绰,又疼爱女儿的南平郡主私下给晏萩打造头面,那就要自掏腰包。
内掌柜带了二十几匣子时兴的精致首饰,婢女们一盒一盒打开,摆放在长条桌上,看着款式精美、散发着流光的金钗、玉簪、宝石项圈……
大家凑到一起,兴致勃勃地点评挑选。
“芳菲呀,你还没出孝,这里的首饰不适合你戴,我让掌柜的拿了别的让你挑。”晏大太太拉着郁芳菲的手道。
坐在罗汉榻上的晏老夫人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晏大太太这事办得好,办得周到。
郁芳菲屈膝行礼,“谢谢大伯母。”
“不用谢。”晏大太太笑道。
正在挑首饰的晏芗目光微闪,走了过去拿起一枝银质喜鹊登梅簪,笑道:“郁表妹,这一枝簪最适合你戴,寓意好这造型也别致。”小鸟儿攀高枝,自命不凡。
郁芳菲眼中露出一丝疑惑,晏芗绝不会这么好心为她挑簪子的,可这喜鹊登梅簪有什么问题呢?王氏今儿就戴了一枝赤金喜鹊登梅簪,这表明这种簪子没有什么忌讳。
“怎么郁表妹不喜欢我为你挑得这枝簪子吗?”晏芗眯着眼问道。
“没有,我很喜欢,谢谢六表姐。”郁芳菲接过簪子,不管晏芗打的是什么主意,这套头面,她会置之高阁。
“郁表妹喜欢就好。”晏芗唇边带笑,眸色却是冷冷的。郁芳菲在打听楚王妃的喜好,可有些事情是打听不到的,比如楚王妃不喜欢喜鹊登梅簪,这个是她前世无意之间知道的,现在没有人知道这个。让郁芳菲误以为楚王妃喜欢喜鹊登梅簪,到时她戴到楚王妃面前去,那就有好戏看了。
一个时辰后,众位小姐选好的自己钟意的头面,开心的拿回院子去了。




吾家娇女 第四十九章 年前
郁芳菲除了要了晏芗给她挑得那套喜鹊登梅造型的头面,还要了一套合浦南珠头面和一套镶羊脂白玉的赤金头面。
进到屋里,郁芳菲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让婢女将头面放在妆台上,她歪倒在临窗的美人榻上,眼睑低垂,若有所思。郁芳菲的奶娘端着杯热茶,进来了,见状关心地问道:“小姐,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
“没什么。”郁芳菲摇了摇头。
奶娘把茶水送到她面前,“小姐从风里走回来,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软轿上都垂有纱幔,把风挡住了,并不是很冷。”郁芳菲坐起来,接过茶杯,抿了一口。
“府上的大太太是个和善人,待小姐挺好的。”奶娘在一边的小杌子上坐下。
郁芳菲看着她,“奶娘,你想说什么?”
奶娘干笑了一声,道:“长房的八少爷……”
“奶娘。”郁芳菲声音尖利地打断她的话,“郁家就算败落了,我一个嫡出的小姐,也不会将就一个庶子。”她要嫁给楚王世子,只有嫁给楚王世子,她才能重振郁家门楣。
“小姐,这府上的三太太和五太太何尝不是嫡女?”奶娘不忍心看奶大的小姐一步步走错,苦口婆心地劝道。
“奶娘,你以后要再说这种话,我就留你不得了,我只能送你回乡。”郁芳菲厉声道。
“小姐。”奶娘见她一意孤行,快愁死了。
“出去。”郁芳菲把杯子重重地放在矮几上,躺下,转身用背对着奶娘。
奶娘轻叹了口气,小姐魔障不听劝,要怎么办?她一个下人,劝不了,只能落寞地起身退了出去。
入夜后,晏太傅带着男丁们在灶房外,迎玉皇来人间,晏太傅读《迎神词》:“三十六天高几重,珠宫贝阙金芙蓉。清都上位玉帝子,陛罗将辅排群龙……吁嗟乎!近来比屋兴咨嗟,请帝先过民牧衙。”
腊月二十八,朝堂封笔,除了留值的官员,其他官员都回家等着过年了;二十九到三十这两天,宫中内侍不时带着封赏到各府,有皇上钦赐的福字和春联,还有皇后赏赐的珠宝和玉如意。
大年三十,天还没亮,晏家宗祠灯火通明,除了晏府本家,还有依附晏府的旁支也过来祭祀祖先。一番忙碌后,略吃了些牛乳、糕点充饥,到了申时初,晏太傅、晏老夫人、南平郡主、晏四爷依品着装,带着晏同烛进宫,参加宫中除夕晚宴。
留在府里的人,酉时正都聚集到了暖香院,只是年夜饭要等晏太傅他们从宫里回来才能吃。可晏太傅他们至少要戌时正才能出宫,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枯坐无趣,大家各找事情消磨时间。
晏同书招呼弟弟们,“走,到院子里放鞭炮去。”
“同书媳妇,过来,陪我们和你婆婆打牌吧。”晏三太太喊道。
晏芪问几个妹妹,“你们想玩揽胜图,还是玩弹珠?”
“玩揽胜图(玩弹珠)。”晏苗和晏荭同时答道。
晏芪安排道:“想玩揽胜图的,就上暖阁的大炕,玩弹珠的,就到矮足短榻上玩。”
可是除了晏荭想玩弹珠,其他人都愿意玩揽胜图,晏荭也只好随大流,跟着上了大炕。
晏太傅几人亥时初回到家中,换下朝服和宫装,换上家居的吉服,晏太傅身着深蓝色绣万字团花纹锦袍,晏老夫人穿姜黄色绣百子千孙的大袄,端坐在暖香院的正厅的紫檀雕山水人物宝座上。厅里放着火盆,焚烧着松柏香和百合草,温暖如春。
晏大爷领着弟弟、子侄们进来,给二老行礼;礼罢,退到左侧站立,晏大太太领着女眷们亦进来行礼。晏老夫人笑道:“这一年辛苦你们了,都坐下吧。”
左右两边摆着紫檀高背椅,众人依着长幼次序坐下。府中的下人,依着差役上前行礼,晏老夫人笑道:“赏。”
晏大太太依言散了押岁钱和金银馃子。
“时间不早了,孩子们怕都饿了,都入席吧。”晏老夫人笑道。
偏厅内摆了六七张桌子,分男女入坐。婢女们提着鱼贯而入,有鸡有鱼有肉有合欢汤亦有如意糕,酒则是屠苏酒。一家人开始吃年夜饭,王氏这几日胃口都不好,今天看着满桌菜肴,还是没什么胃口,只是这阖家欢乐,她也不好表现出来。
“盛碗百合乌鸡汤。”王氏小声吩咐伺候她的婢女。
喝了碗汤,王氏反而更不舒服,胸口闷得慌,想吐,忙捏着帕子捂住了嘴。晏五太太瞧见关心地问道:“大奶奶,可是菜不合口味?”
“没……”王氏侧头想吐,婢女赶紧捧过痰盒儿。王氏将那碗汤吐了大半出来,感觉才好点,婢女拿茶水给她漱口。
“大奶奶,你……”晏五太太迟疑片刻,“该不会是有喜了吧?”
“有喜?”王氏呆怔住了。
“谁有喜了?”晏老夫人听见了。
晏五太太笑道:“我看大奶奶没胃口,喝了点汤还想吐,就跟我怀同丰时一样,所以就揣测大奶奶有可能有喜了。”
“五婶,你别这么说。”毕竟没有请大夫确诊,王氏怕空欢喜一场。
“你别那么紧张,不管有没有,等过几天,请大夫进府来诊个平安脉吧。”晏老夫人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
王氏轻咬下唇,微微点头,手搭在肚子上。
“先去弄一杯姜汁牛乳给大奶奶,再熬一些白术鲫鱼粥。”晏老夫人吩咐道。
婢女领命而去。
宴罢,全鱼和全鸡留在桌子上,象征所谓吉庆有余的彩头。吃完了年夜饭,还要守岁,因而大家仍聚在一起说话。
晏太傅笑道:“同书、同安、同华、同烛、同亮、同秀、同文、同明、同……同丰就算了,你们几个一人背一首除夕诗来助兴。”
“祖父,为何我算了?我会背诗的。十二姐姐和十三姐姐教过我,我都记得。”晏同丰不服气地嚷道。
“哦,你会背,那你背来听听。”晏太傅捋着胡子笑道。
晏同丰坐椅子上跳下来,收腹挺胸,摇头晃脑地道:“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晏太傅笑道:“好好好,比你爹强多了,你爹背诗,第三句总背不出来。”
“父亲。”晏五爷哀怨地喊道。
“怎么了?我说错你了。”晏太傅瞪他一眼道。
晏五爷耷拉着脑袋,道:“没说错,您老说得都对。”
厅里众人都掩嘴偷笑。
------题外话------
注:北方很多地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有很多地方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还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但情节需要,本文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请考据的朋友见谅。晏太傅读的是明朝谢承举所写的两首诗。




吾家娇女 第五十章 取乐
晏太傅笑道:“同书,该你背了,可别输给你最小的弟弟。”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晏同书背了一首七言律诗。
几兄弟一一站起来背除夕诗,晏芗看了眼晏萩,唇角上翘。前世,晏萩是唯一被晏太傅点名背诗的孙女,今生,她终于泯灭于众人之中了。晏萩被她那一眼看得莫明其妙,大过年的,这人不会是想闹什么幺蛾子吧?
背完了诗,晏太傅出谜语给大家猜,“岁岁除夕花前会,打一字。”
“祖父,这是一个‘茁’,茁壮成长的茁。”晏同烛抢答道。
“猜对了,是怎么猜出来的?”晏太傅问道,想得他的彩头,不是那么容易的。
“‘岁岁’二字把‘夕’除掉,剩下‘山山’,可组成‘出’,“花”的前半部分为‘艹’。”晏同烛解释道。
晏太傅满意地颔首,道:“那枝玉杆紫毫笔就给你了。”
“谢谢祖父。”晏同烛高兴地道。
晏太傅在孙儿们期待的目光中,笑着出谜语,“芷草飞花落,重峰望北尘,打一字。”
这第二道谜语有点难度,众人垂首思索,半晌,晏同安扬声道:“祖父,这应该是‘紫’,紫色的紫。芷字中草飞,便只剩下止,花落的意思是花字残缺了,可取匕字,重峰可取象形‘幺’,按照上北下南原则,尘北是小,这四字可组成紫字。”
“不错,不错。”晏太傅颔首,“那方青竹砚台就是你的了。”
“谢谢祖父。”晏同安亦得到自己想要的奖励。
晏太傅做了一晚的散财老人,只是见得彩头的都是孙子,笑道:“老婆子,你也出几道谜语,让大家乐呵乐呵。”
晏老夫人笑道:“才出了这么点东西,你就心疼了,居然拖我下水。罢罢罢,今儿高兴,我也出一回血,我想想呀。”晏老夫人轻轻拍着窝在她怀里,有点迷瞪的晏萩,“一朵红花头上戴,一件锦衣身上盖,一到天亮把歌唱,一唱千门万户开。打一种动物。”
晏家兄弟都知道这是祖父祖母有意让姐妹们参与进来,都含笑看着姐妹们。晏苗大声嚷嚷起来,“这个我知道,这个我知道。”
她这声喊,把晏萩给惊醒了,小身子抖了抖,晏老夫人赶忙拍着她,“潇潇不怕,潇潇不怕,没事,祖母在。”
晏萩又闭上了眼睛,继续打盹;被晏五太太搂在怀里的晏荭睡得香甜,没受一点影响。
晏大太太遥点了下晏苗,“有理不在声高,知道就说。”
晏苗吐了吐舌头,道:“是公鸡,大公鸡。”
“苗儿答对了,祖母送你一匣珍珠,你拿着串珠花。”晏老夫人笑道。
“谢谢祖母。”晏苗高兴地险些跳起来,那天挑选首饰时,她在赤金头面和珍珠头面之间犹豫了许久,最后要了赤金的,今儿得了一匣子珍珠,就可以做珍珠头面了。
一家人团团坐着,猜谜语、说笑话,乐呵呵地守岁到子时,隐隐听到觉生寺的钟声。过了一小会,鞭炮声响起,晏太傅起身道:“放鞭炮。”
晏老夫人捂住晏萩的耳朵,院外鞭炮噼呖啪啦地响起了,硝烟弥漫。各色烟花“砰砰砰”的飞上夜空,炸开,五光十色,璀璨夺目。放过鞭炮,婢女们把饺子送了进来,一人一碗。晏萩也被南平郡主喂了两个,吃了饺子,天地桌摆好了。晏太傅领着家人进行接神仪式,点烧松柏枝烧。
几个小的去踩芝麻秸,踩得噼叭做响,晏同丰边踩边喊:“踩岁啰踩岁啰,踩芝麻秸节节高。”
接神踩岁后,各自回院子休息。不过也休息不了多久,寅正四刻,晏太傅、晏老夫人、南平郡主和晏四爷又得起来,晏太傅和晏四爷穿朝服,晏老夫人和南平郡主按品大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
领宴回来,一家子聚在祠堂祭祀列祖列宗,依房次给两位老人磕头拜年。晏同丰边磕头边念叨,“拜年拜年,屁股朝天,不要糕糕,要挂挂钱。”
晏五太太羞愧地想要捂脸,把头偏开,她没眼看。晏老夫人却觉得小孙孙有趣,拿过一个大红包,递给晏同丰,“祖母给你挂挂钱,给封最大的,好不好呀?”
“谢谢祖母。”晏同丰乐呵呵地磕了个大响头。
正月初二,晏府二门处人马纷纷,晏家四房人一起前往平国公府。除了长房分坐两驾马车,三房、四房和五房都是一房一驾马车。天寒地冻,晏四爷带着三个儿子也一起坐在马车上。南平郡主把暖手炉塞给晏萩,“潇潇,不舒服要告诉娘哟。”
“娘,我很好。”晏萩甜甜地笑道。
“太太,潇潇长大了,身体会一年好过一年的,你不要总是那么紧张。”晏四爷笑劝道。
“我那有紧张,我这是关心女儿。”南平郡主摸了摸晏萩的脸。
“知道,知道。”晏四爷往火盆里添了几块无烟炭。
大街上车来人往,见面都道一句:“拜年了,恭喜恭喜,吉祥如意。”
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平国公府的门口,晏同烛三兄弟依次下车,晏四爷跟着下车,然后转身扶南平郡主下车,再把晏萩抱下来。
晏萩搂住晏四爷的脖子,“爹爹,我可以自己走的。”
“可是爹爹很想抱潇潇。”晏四爷笑道。
“那好吧,就让爹爹抱着啰。”晏萩娇声道。
晏四爷笑,“潇潇真好,真乖。”
晏萩被晏四爷抱着进了厅,才落地。平国公和夫人还健在,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子孙满堂,在平国公夫人身边坐着四五个小姑娘,那是闵家二房三房的姑娘,晏萩的表姐妹们,众人一番客套后落了座。
世子夫人拉着晏萩的手,“潇潇今儿能来,姨母可真是高兴,这栗子糕还算可口,潇潇吃一块吧。”
“谢谢姨母。”晏萩接过栗子糕,啃了一口,软软糯糯的,上头还撒着瓜子仁和松子仁,味道还真不错,“好吃。”
“你喜欢吃就好。”世子夫人摸着她垂在肩上的小辫,慈爱地笑道。
“潇潇,这个珍珠蜜枣糕也很好吃。”闵自常向晏萩推荐道。
“叫表姐,我是你表姐。”晏萩伸手捏他的脸,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生日礼物,给你。”
闵自常接过玉佩,塞进怀里,潇潇送了玉佩给他,可以去跟唐祉炫耀了。




吾家娇女 第五十一章 字谜
闲话了几句,平国公夫人笑道:“你们这些孩子就不要拘在这里,出去玩吧。”
孩子们本就坐不住,得了这话,面露喜色。南平郡主觉外面寒冷,不太愿意让女儿出去;闵家大小姐二房的嫡长女闵灵芝笑道:“婶母,请放心,我会带潇潇表妹去暖阁坐着玩,不会到院子里去的。”
南平郡主笑了,道:“那我就把你妹妹交给你照顾了。”
闵灵芝牵起晏萩的手,道:“婶母尽管把潇潇表妹交给我。”
晏萩跟着闵灵芝去了暖阁,晏芗看着两人的背影,目光微闪,闵灵芝和她一样是庶出的嫡出,前世嫁给谯郡伯府的二公子做了填房,是京中有名的贤良人。
暖阁里干爽温暖,没有熏那浓郁的香片,晏萩进去觉得呼吸都畅快些,露出甜甜的微笑。闵灵芝把晏萩抱上了临窗大炕,脱了她的羊皮靴,“潇潇表妹,你乖乖坐在炕上,不要乱动。”
“哦。”晏萩应道。
闵灵芝让婢女送来茶水点心,安顿好大家,她捧着一小箩珠子爬上炕,“潇潇表妹,我教你穿珠子手链好不好?”
“好。”晏萩是个随和的客人。
闵灵芝拿起一团丝线,从里面挑出一根来递给晏萩,“来,潇潇表妹,先穿一颗红珠子,然后穿小银珠,再穿一颗红珠子。”
晏萩一一照做,可红珠子的孔比较大好穿,小银珠的孔小,比较难穿,晏萩穿了几次,都没穿过去,反到弄得手上起了汗水。闵灵芝拿过帕子,帮晏萩擦手。
1...1314151617...1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