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琐
“小姐,方才您去过的,往那里走就是夫人的院子。”下人为秦文月引路,谨慎地说,“夫人喜欢清静,平日里不大见人,小姐若是要见夫人,最好先打发下人去问一问。”
秦文月笑道:“这是自然的,客随主便,怎么好打扰夫人的清静。”
深宫里,王婕妤身边的香薇,正怒气冲冲地回到海棠宫,王婕妤见她这架势,笑叹:“又白走一趟吗?”
香薇点头:“今天连炭渣都不剩下了,昨儿明明说好,让奴婢今天去领的。”
中宫 111 念旧的祸
“这两天他们怕是顾不上的,宫里角角落落都在查投毒之事,供不上炭火的何止我们一处。”王婕妤倒是无所谓,可她怕冻着自己的儿子,儿子被吓着了又不去书房,她便翻出些散碎的银子交给香薇,吩咐她去书房走一趟,从那里匀一些炭来,好给儿子取暖。
香薇愤愤道:“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年年都这样折腾一回,淑妃娘娘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闹就只当没事了,合着咱们好欺负。”
王婕妤冷冷一笑,亲手冲了汤婆子要给儿子房里送去,香薇跟在她身后说:“主子,如今有了皇后娘娘,不如咱们想法儿把事情捅出去,怨恨的人多了,让皇后娘娘出面整顿,她一定也很想捉淑妃的短处。”
“不会的,我一开始就送了一份大礼给她,结果她什么都没管。”王婕妤冷冷一笑,看向香薇的幽冷眼神只把小宫女唬了一跳,香薇是她在这宫里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但很多事连香薇都不知道。
如当初送给皇后的白衣,就是她要报复尚服局的人对安乐宫母子过分殷勤,不把自己和儿子放在眼里,第一次觐见皇后时见到她红衣下的白裙,王氏特别地高兴,可结果什么也没等来。后来才从尚服局的人口中知道,不过是在帝后之间发生了些小矛盾,皇后送了尚服局一个顺水人情,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过失,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可王婕妤就此以为皇后孤傲清高,绝不会在乎宫里琐事时,皇后却在她为了报复林昭仪而在太监宫女里下毒搅得天下大乱时,下令撤走了宫里所有的王府旧人,让王氏这个出身卑微的人,唯一可以利用的人脉悉数散尽了。
王氏心里明白,上阳殿不好惹,她往后做任何事都要避开上阳殿。可后来,儿子的事没人帮她,皇后又似乎想要抢走她的儿子,她只能先默默地把祸害儿子的周觉处置掉,之后再看皇后的动静。她若不抢自己的儿子,王氏与她无冤无仇,大家相安无事就好。
来到儿子的屋子,小家伙正坐在桌前发呆,桌上的糕点瓜果摆得整整齐齐,可孩子一口也没动。难得不用上书房,本该乐呵呵地吃东西玩耍,可他这样呆坐着很久了。
“冷吧?香薇这就去烧炭了。”王婕妤将汤婆子塞入儿子怀里,又找了件棉衣给他披上,笑着问,“肚子不饿吗,还是这些点心不合你的胃口?”
项泓面上的惊恐还未散去,害怕地问:“吃了点心会像表哥一样吗,娘,表哥是不是死了?”
王婕妤搂着儿子,故意说:“是呀,她吃了皇后娘娘赏赐的点心死了,谢天谢地,幸好是他来抢你的点心,不然你吃了出什么事,娘就活不下去了。”
项泓嘀咕了一声:“娘别哭。”
王婕妤轻轻摇着他的身体:“不哭,泓儿不喜欢见娘哭,娘再也不对着你掉眼泪。”
这下却是孩子哭了,哽咽着:“表哥好可怜,虽然我不喜欢他,可是他死了,真的没人陪我玩了。”
“傻孩子,表哥太淘气,带坏了你,父皇会生气。”王婕妤温柔地摸摸儿子的脑袋,“回头请父皇为你挑选其他同龄的孩子进宫做伴读,就有人陪你念书陪你玩耍,要选听话聪明的好孩子,娘没念过书,也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她一面说着,拿了块点心给儿子:“吃吧,点心没有毒。”
桌上的红豆糕,是王氏亲手做的,给儿子吃的自然是干干净净绝不会有任何差错,但有一块糕里放了要命的东西,昨天被她带在身边,宫人奉上茶点后,她就若无其事地放在自己的面前。她做的红豆糕,与昨天皇后赏赐下来的点心长得完全不同,可是塞进嘴里吃进肚子里,谁还分得清是什么。
王氏的胆子很大,当年她敢把儿子生下来,这世上就没有她害怕的事了。
而每有宴会,太后与皇帝皇后都会把他们面前的食物分赏下来,王氏并没有刻意等待皇后的赏赐,只是事情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周觉在看见泓儿得到赏赐时,果然立刻就上来抢,早在御园茶会上,他就处处要和泓儿争,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虽然王婕妤也只是打了个赌,倘若周觉来抢,她就把那块掺了剧毒的红豆糕送进他嘴里,算是老天帮了她一把,一切顺利地发生了。
周觉来抢,儿子必然要夺,两人争执的时候,王婕妤上手劝说,不动声色地就把那块红豆糕放在了皇后那一碟点心里,孩子们争的面红耳赤,哪里会在意多出一块,周觉更是穷凶极恶地抓了就往嘴里塞。
王婕妤当时立刻就另塞了一块点心给儿子,本是怕周觉还没吃,儿子再去抢回来,所幸周觉嘴巴急,一眨眼就塞进肚子里去了。
再然后的事,所有人都看到了,而仅仅一块红豆糕有毒,已经被周觉吃进肚子里,当然查不出任何毒源,王婕妤这里,过去通过王府旧人弄来的毒药就剩下这一小袋,全用上了。就是把海棠宫翻过来,也找不出一点蛛丝马迹。至于曾经为她递送毒药的人,早已经被皇后撵走,远在他乡。
是皇后,阴差阳错地给她一个绝好的机会,也是皇后过去的决定,为她免去了被怀疑的麻烦,周觉已是死无对证,眼下宫里与她有往来的,都和这件事没半点关系,王婕妤看着太医们翻查时,连眼皮子都没动一下。
谁能想到,一碰就哭,柔弱得令人心烦的她,会如此心狠手辣。她明着吃亏甚至受尽委屈,背过人去,却阴狠果断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和尊严。
那之后两天,宫里怎么搜查也毫无结果,反是人们警惕的心渐渐松了,毕竟慧仪母子都不讨人喜欢,被慧仪长公主欺负羞辱过的人,甚至巴不得他们母子都送了命,两天一过,没再节外生枝发生其他悲剧,恐慌的气氛从宫里散去,又恢复了往日的正常生活。
反是珉儿这边,时不时见清雅发呆叹气,她等了两天清雅也没开口,这一日皇帝匆匆来喝了碗茶离去后,茶碗搁在桌上半天也没人收走,珉儿把清雅叫到跟前她都没留神看见,完全没有平日里的细心体贴。
“你怎么了,家里出事了吗?”珉儿终于问了,神情严肃地说,“这两天你魂不守舍,我有些话想和你商量,也开不了口。”
清雅抿着唇,便要屈膝请罪,被珉儿拦下:“谁都有心事,但我希望你把我这边放一放,先去把事情解决好,不然两头都顾不上,什么也做不好。”
“娘娘,奴婢早该对您说的,或许您训斥几句,奴婢就死心了。”不想清雅一开口,什么都倒出来,说张尚服来问她借银子,数额虽然不小,但清雅多年来有积蓄,可她不知道有了这一次,还会不会有下一次,毕竟上一回为了张尚服贪污尚服局银款的事,已经受到了皇后亲自警告,纵然如此她还是不收手,这一次又亏了好大一笔钱。
珉儿摇头,问道:“宫里不缺吃喝,她也是经年在宫里的人,到底拿那些钱做什么,贴补家里吗?”
清雅垂首道:“尚服局每月都会有一两天出宫,去民间挑选好的料子针线,是很自在的差事。但出了宫,外头的世界就大了,张尚服她喜欢赌钱,每次出去都赌,可十赌九输,她的俸禄有限且要贴补家里,哪里供得起。”
珉儿问:“所以你都知道?”
清雅僵硬地点了点头,珉儿则叹:“可你却不曾告诉我,明知道她是这样的人,还由着她在那里,便是你的错了。我在元州十年,没见过大世面,但人世百态哪里都是一样的,元州的人也有善恶之分,也有勤劳的和懒惰的,村里的赌徒无不是倾家荡产卖儿卖女,没几个赌徒是能浪子回头的。”
清雅无奈地说:“娘娘,奴婢在宫里认识的旧人,没剩下多少了。当年跑的跑死的死,所以才……”
珉儿苦笑:“你这样的心情,和太后如出一辙,不是我冷血无情,可你们念旧,都是在纵容不好的事不好的人,心里明明是怨恨的,却放不下那点早就被对方忘得干干净净的旧情。”
清雅低着头,她说出来,就是下狠心了,她知道皇后不会姑息她去纵容张氏。
珉儿道:“去把淑妃请来,这件事不能当做没发生过,张尚服那样的人不能再留在宫里,她现在还只是贪钱,若最后开始贪人命,就了不得了。”
清雅稍稍迟疑了一下,到底什么也没说,转身要去请淑妃,珉儿喊下她,笑道:“把皇上的茶碗收了呀。清雅,别放在心上,这不是你的错。”
安乐宫里,淑妃突然接到皇后传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而她今早才得到消息,说是各宫供暖还未周全,她担心皇后为了这件事找她麻烦。
中宫 112 胸闷
几年来,淑妃打理六宫,除了沿袭旧朝的一些制度外,都是照着过去在王府里的习惯治下,表面上看起来太平无事,实则底下多少弊端和麻烦,她自己心里都清楚。不过是从前她一人独大,没有人会追究,但现在她上面多了一位皇后。
通往上阳殿的长桥,淑妃走过好几次了,从前总是嫌这段路太长,今天却巴不得永远走不到尽头,她不愿被一个比自己年小十岁的人当面责备,她为皇帝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心血,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指摘。
“淑妃娘娘。”清雅早已迎在宫门前,被皇后责备几句后,她反而踏实自在了,此刻笑盈盈地相迎,客气地说,“天越发冷了,娘娘快进屋暖暖身子。”
然而淑妃被带着东转西转,皇后不在上阳殿,也不在后院屋檐下,寝殿里也不见身影,走了好一阵子,才被带到了背对着上阳殿大门的水榭台,而淑妃只在太液池边,远远看到过这个地方。
在清雅的示意下,淑妃不得不脱了鞋子,才觉得脚上生凉,可踩上厚实的绒毯,立刻就暖和了。水榭台上烧着暖暖的炭炉,这会儿虽冷但胜在无风,这三面环水的地方,倒也能坐得住人。
“你若是觉得冷,咱们就到里头说话。”珉儿很客气,但是她备下了绵软厚实的蒲团,她自己也坐在上头,和淑妃的位置中间摆了矮几,上头精巧的小火炉煮着茶水,正好煮开了。
淑妃落座的功夫,珉儿亲自为她斟了茶,笑道:“喝口茶暖暖身子吧。”
一贯清冷孤傲的皇后,突然变得这么亲切,淑妃觉得好不自在。为了宋玲珑的事,她曾深夜造访上阳殿,皇后那高高在上的姿态她永远也忘不了,还有皇帝出征羌水关那天,她还踩了这一位的裙子。
捧着茶水,淑妃满脑子都是她和皇后有过的摩擦,但是回想起来,秋珉儿当真一件事都没追究过。
“其实是有件事要为难你,我考虑再三,还是应该和你商量,谁出面去办倒是其次,但宫里的事是你在掌管,我不能不顾及你的感受。”珉儿主动开口,并把清雅喊来,让她再向淑妃说明一遍。
淑妃完全猜不透是什么,满心以为是各宫供暖的事,只等清雅说明白,她已是目瞪口呆,其实就算在纪州王府,也有下人贪,但张尚服这般愈演愈烈,甚至这么大的数额,怪不得今年各宫的冬衣送得那么晚……
“奴婢早该向娘娘们禀告的,是奴婢纵容了她。”清雅自称有罪,知情不报也的确是错。
淑妃慌忙放下茶杯,就要向皇后请罪,但珉儿拦下了,温和地说:“你劳苦功高,宫里的事多如牛毛,且细琐复杂,这一点疏漏,错的是张尚服,不是你。”
辛苦多年的人,最在乎的就是一句肯定,皇后不是没肯定过她,但此时此刻的神情语气,活脱脱像是换了一个人。
珉儿再要开口时,忽然觉得胸前一阵郁闷,她别过身子去,微微扯了一下衣襟。
淑妃看得奇怪,清雅也已经上前问:“娘娘,您不舒服?”
珉儿点头:“突然觉得胸口闷得厉害。”
中宫 113 她怀孕了?
清雅担心地说:“奴婢搀扶您进去,必是这里太冷,再宣太医来看一看才好。”
珉儿却朝她递过眼色,示意不要宣太医,不愿大动干戈,惊动皇帝匆匆赶来看她,但这话说出来,在淑妃面前颇有几分炫耀的意思,她一个眼神,清雅也就会意了。
淑妃亦道:“娘娘身体不适,该宣太医才是,这些日子宫里不安生,吃东西也要谨慎。”
珉儿笑:“没事,大概是早晨胃口好,多吃了几口蒸的糯米糕此刻有些反胃,煮一碗山楂茶就好。”
可淑妃看着皇后的气色,想着自从皇帝把心全丢在上阳殿后,几乎夜夜都在这里过,皇后那么年轻又健康的身体,自然是……她心里很酸,大概比皇后反胃还要难受,但听得说山楂茶,孕妇禁忌山楂,她忙道:“山楂是克化肉食,娘娘用炒麦芽泡茶,对面食的食积最管用。”
珉儿也是随口一说,但淑妃看起来有些激动,而这一阵郁闷过去,珉儿觉得舒服多了,还是正经事要紧,说起如何打发张尚服,安排什么人接替掌管,有商有量地,很快就有了结果,淑妃对宫里的事了如指掌,这也让珉儿十分佩服。
“尚服局的事就交给臣妾,该走该留的都安排好后,臣妾再来向您禀告。”淑妃起身要走了,朝珉儿欠身,“多谢娘娘周全臣妾的体面,臣妾会更谨慎对待六宫的事。”
珉儿含笑:“辛苦了。”
清雅上前来相送,淑妃穿上鞋子,重新穿过寝殿穿过大殿,一路走到了外头,她请清雅留步,带着自己的人便走了。
长桥的距离是多少,她不知道,也不会像珉儿那么去数脚下的步数,可是此刻每走一步,都是她与皇帝的回忆,姐姐在世时,王爷的身边没有她的位置,姐姐过世后,王爷就远走他乡。
其实虽说十几年了,实则她与皇帝在一起的回忆只有区区几年,因为太珍惜,她每一件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再皇后出现之前,项晔对她唯一的一次不高兴,是她翻动了清明阁里上阳殿的图纸,所幸当时她身怀六甲,皇帝不过是皱了皱眉眉头。
“她怀孕了?”淑妃自言自语,双手已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长长的指甲刺痛了掌心,可也及不上她的心痛,这么快,她所害怕的事,这么快就要发生了吗?
不过,皇后好像没有自觉,又或是她知道了瞒着?淑妃苦笑着叹了声,她是看不透那小皇后,忽然之间好像变了一个人,不过这样和气亲切,还真让人愿意相处,和聪明的人相谈实在太省心,她身边总是那些莺莺燕燕的女人们,满心想着的都是如何博得皇帝的喜欢,似乎因为这样,她和皇后在一起时,总觉得自己也变得高贵起来。
皇后若真的有身孕,皇帝欣喜若狂外,太后一定也会很高兴,但愿她一开心,能暂时忘记那个秦文月,淑妃现在真是顾虑重重,宫里的事不顺,自己的担心的事也随时可能发生,还有那个不省心的堂妹江云裳。
回到安乐宫,淑妃利落地吩咐人处理尚服局的事,又命人给云裳传话,让她进宫见自己,秦文月现下就住在将军府,她可不能让堂妹傻乎乎地把丈夫身边的位置拱手让人。
而正如淑妃所料,珉儿对自己到底为什么不舒服没有自觉,琴州一病吃怕了药的她,很反感看大夫,回宫以后就很少让太医进上阳殿,自己小心冷暖便是了,年轻轻的人没事看什么大夫,过去在元州时,若遇上头疼脑热,都是祖母自己照顾珉儿,所以她好些习惯,都是从秋老夫人身上学的。
这会儿在清雅的劝说下,已经退回温暖的寝殿,也没再有方才胸闷的感觉,清雅见皇后气色好了起来,也就不强求了。原本清雅该比珉儿更留心这上头的事,可现在她正惦记着张尚服,毕竟是多年的老姐妹,可她这一下就断了她的后路。
珉儿劝她:“她自作孽,若是往后穷凶极恶去害了别人,受害的人岂不是更无辜?连你也是包庇之罪,一并要卷进去。”
清雅定下心道:“奴婢不再去见她,但是能否允许奴婢,给她送些银子出宫谋生,不然这一下撵出去,大冬天的她怎么活。”
珉儿自然是答应的,让清雅自己拿主意,她虽然不觉得胸闷了,但却疲倦得很,这日午后歇了一觉,睡得特别得沉,醒来时已是傍晚,天色阴沉沉的,清雅说今夜可能要下暴雪。
“皇上几时来?”珉儿问,“你传话去清明阁,若是夜里遇上暴风雪,可就别来了。”
话虽如此,入夜后北风呼啸,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珉儿却一直没有睡意,借口白天睡得太久了,在殿内徘徊。自然她是在等消息,若是确信皇帝不来,她就安心了,可是今天却不知为什么,特别想见到丈夫。
时辰一刻一刻过去,珉儿让门外侍立的宫人都去取暖休息,这上阳殿孤立在水面上,只要守好了长桥不让人上来,大冬天的难道还有人游水进来不成,根本不需要重重守卫,宫人们辛苦,珉儿也觉得压抑。
是以当项晔顶着风雪到来,宫人们手忙脚乱地打开殿门,里里外外冷冷清清,皇帝不悦道:“人都去哪儿了?”
应声却从里头闪出珉儿的身影,见她就要跑出来,项晔嗔道:“别动,你也不看看这雪多大。”
他疾步走上前,满身的寒气,可手却热乎乎像火炉似的,珉儿轻轻掸去皇帝身上的落雪,说道:“不是说了,大风雪就不要过来了?”
皇帝絮叨着:“天那么冷,朕怕你的床捂不暖,当初到底怎么想的,在你的后殿搭建水榭,就一道门根本挡不住寒气。”
他一面说,绕过去看了眼,只隔了一道门,珉儿睡觉的地方终究不如别处暖和,项晔自责道:“当初工匠不建议在寝殿后搭建水榭,朕还把他们骂了一顿,如今看来果然不适合人居住,现在他们一定在偷着乐。”
见珉儿笑得双眼成了月牙儿,项晔嗔道:“这么高兴?”
“今天特别想见皇上,见到了已经高兴得忘乎所以了。”她大方地承认,又很满足地说,“可我很喜欢上阳殿,皇上,珉儿很喜欢。”
皇帝这才露出笑容,洗漱更衣后,两人一起看了眼外头肆虐的风雪,说着明日晨起从太液池看出去必定是银装素裹的世界,便早早入寝,互相依偎着取暖。
而闲谈起白天的事,皇帝叹周觉的死没有一点头绪,后宫出了这样的事,他在朝臣们的面前十分丢脸。珉儿本想说些高兴的事哄他开心,想了半天也没有,相反张尚服那点事,只会让皇帝更烦。
倒是项晔听说今日淑妃到过上阳殿,问起缘故,珉儿不得不说明白,但与从前不同地是,珉儿说:“和淑妃聊得很好,她对宫里事无巨细都知道得清清楚楚,详谈半天学了好些事。我们一起喝了茶,第一次觉得彼此很投缘,将来若是可以,大概能常常往来了。”
皇帝果然高兴:“你们若能和睦,朕真真高枕无忧了。”
珉儿眼眉弯弯地看着皇帝,她是真心想和淑妃交好的,也是真心想在将来,和平而体面地,把她送到远离京城的地方去。她知道,自己很自私。
可这仅仅是心愿,未必真的会有那一天,她也绝不会去害什么人,毕竟小皇子长大了,早晚要去封地做王储的。
被子捂得暖暖的,怀里搂着香软的人儿,抚摸着那滑腻的肌肤,皇帝就的气息不自觉地就暧昧起来,看着珉儿的目光也变得迷离朦胧,在她脸上亲了亲,轻声问:“朕可以吗?”
珉儿粉面含羞,赧然点了点头,慢慢地蹭着身子下去,项晔的手探入她的寝衣,正要揭开春色时,珉儿直觉得胸口一阵烦闷,下意识地挡开了皇帝,翻身坐起来,捂着心门口。
这一刻,珉儿意识到自己不是吃多了反胃,她可能是病了。
“不舒服?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皇帝瞬间冷静下来,温柔地扶着珉儿躺下,焦虑地问,“哪里不舒服?”
珉儿摇头:“白天就觉得胸闷,一阵一阵的,皇上让我歇一会而就好,但今晚恐怕不能……”
项晔忙道:“还想那些事做什么,你躺着,这让他们去找太医。”
珉儿拉了他道:“这么大的风雪,别叫太医们路上出了事,明日雪霁天晴,再请太医可好?”
项晔不答应,可珉儿说她已经感觉好多了,只想皇帝抱着她,让她睡过去,皇帝不得不依了她,但这一夜都没能睡踏实。翌日晨起见珉儿气色不错,好像又没什么事,虽然放心了些,临走时再三叮嘱:“立刻把太医找来,让他们看过后,把消息送去宣政殿,朕等消息。”
中宫 114 我们的孩子
在太医到来之前,珉儿都觉得自己是病了。她这才刚开始新的生活,开始享受丈夫的半百呵护,才定下人生的方向,若是病了,把生命停在这一刻,实在太冤了。难道做项晔的妻子,都是这样的命格吗,可她不想做皇帝记忆里的人,只想和他一辈子在一起。
清雅第一次见皇后如此忧愁,连她也被带着担心珉儿是病了,压根没往好事上想,直到两位太医轮番为皇后把脉,再三确认,并找清雅核对皇后的月信日子,笑盈盈地恭喜皇后是有了身孕,清雅才激动地自责:“奴婢怎么完全没想到呢?”
珉儿呆呆地看着太医,问:“太医,你确定吗,真的有喜了?”
一切来得太突然,但她和项晔夜夜欢好,这是必然的结果,可珉儿完全没有要做母亲的准备,夏天之前,她还是在祖母怀里撒娇的小孙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