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53章 破甲战阵(三更)
在山海关的关城的西北,大约五六里地处,有一片山岗,这是为角山。
角山海拔不高,大概几百米的样子,但是这一带风景不错,林木葱郁,山顶上非常平整的一片,能容纳好几百人。此时这里成为山海关大战最好的望景台,站在山顶上,远近景观,一览无余。
朱由崧把2万特种兵营安置在这里,李自成把部队拉出去后,朱由崧当然没有待在山海关的关城之中,要是呆在山海关的关城听奏报,还不如呆在北京的皇宫之中舒服,御驾亲征者何来?
四千御营新军护驾,其中包括3000御营铁骑和一千火枪营。智囊宋献策,御马监的太监安林,贺宣娇,高桂英,慧梅,李全,柳春红等文臣武将随行护驾,当然少不了一批锦衣卫,这是朱由崧特殊的军事情报系统,每次御驾亲征,身边都少不了厂卫人员。
朱由崧站在角山顶上,战场上的情况尽收眼底,由于距离有点远,他为了看得更清楚,手里拿着望远镜。
“陛下的远征军真威风,鞑子的军队一触即溃,简直不堪一击。”
“的确很厉害,陛下这兵真是没白练,不过这是清军的绿营兵,清军最厉害的是八旗兵军。”
“八旗军又怎么了,难道还能比陛下的远征军厉害吗?”
小柳是看得兴致勃勃,跟柳春红小声议论着,他们这是第一次目睹远征军接敌。
绿营兵和八旗军,去年柳春红和李全他们都领教过,鞑子的八旗军,和陛下的远征军,究竟哪一个更厉害,此时他们夫妻俩还真不敢枉下结论。
朱由崧透过单管望远镜,看到明军斩杀清军的镜头,有些热血沸腾,特别是看到刘文秀和马万年二将先登陷阵,马万年刀斩岳乐,心中痛快极了。
若非是战场离他有些远,说不定他又不顾及自己的帝王身份,催马下去大杀一阵了。
朱由崧一边看一边心中高兴:李自成,刘文秀他们不负朕望,远征军真是没白练,看来朕的李爱卿今天真的要翻本喽,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也不失英雄本色。此时的多尔衮估计正在惊愕和发抖吧,他的八旗军估计要放出来了。
朱由崧脑子里刚闪过这样的念头,果然远处征尘滚滚,两只铁骑斜插过来,朱由崧赶紧又把单管望远镜支了起来……
刘文秀正在追歼绿营铁骑,忽然看到鞑子的两支铁器,袭击他们的侧翼。
刘文秀当即和马万年停止追击溃退的绿营铁骑,二将各带一支人马,以二龙出水式,一个往左后,一个往右后包抄过来。
贴尔木和铁犁是蒙古的两员猛将,他们率领的这两万人马全都是蒙古骑兵。而且他们的装备良好,不但人穿着金属甲衣,戴着金属面具,连战马也罩上了金属甲衣,马脑袋上也戴着金属面具,只露两个眼睛。
这才是真正的金戈铁马,当然能够避挡弓箭和刀枪。
蒙古骑兵象征草原上的雄鹰,来去如风,此时这2万铁甲骑兵从左右两侧像两股旋风一般杀入刘文秀这支队伍的两翼。
一边往前冲,他们还一边射箭,天空中流矢如雨,远征军的铁骑挥舞着手中的刀枪,拨挡箭矢,但仍然有人不时中箭落马。
短暂的一阵流矢过后,两支蒙古铁骑收起弓箭,便冲进了这支明军的队伍。
双方就展开了白刃格斗,这些蒙古鞑子,个个都拿着牛耳尖刀,有的是双弯刀,寒光闪闪,斩向明军。
明军把手中的刀枪舞动开来,挡开牛耳尖刀的同时,猛砍猛刺敌军的要害,但是却砍不动,也刺不进去。只好斩他们的战马,马身上也有金属甲衣,斩然斩不动,刺不进。这时蒙古鞑子的牛耳尖刀又劈砍过来,明军将士纷纷被斩落马下。
当时明军的阵脚就有些乱了,这时刘文秀和马万年各带一支骑兵二龙出水式,把来这两支蒙古鞑子包围起来。
“成阵!”
“破甲式!”
因鞑子穿着甲衣,连战马也进行了武装,刀枪不入。幸亏他们平时训练过这种战法,因为朱由崧的御营铁骑就是这种装备,他们在训练的时候,就想过如果敌人也是这种铁甲战马,如何对敌的问题?
后来他们真想到了一种办法,那就是破甲战阵。这种战阵的具体做法是,成阵以后两两结合,一个攻上,一个攻下。负责攻击上面的当然是人脑袋,攻下面的目标是马脑袋,然后对这种破甲战阵,进行了专门训练。
现在终于派上用场,刘文秀和马万年一声令下,明军拉了一个包围圈,把蒙古鞑子困在当中。
这些蒙古鞑子根本不在乎,仗凭铁甲护身,用手中的弯刀继续斩向明军。
但是他们的刀被挡开后,便受到了明军的致命攻击,负责攻击上面的兵将,用手中的利刃刺鞑子的眼睛,或者砸他们的脑袋。负责攻击下面的明军,用手中的利刃砸马的脑袋,攻击马的眼睛。
这一招还真实用,此时的鞑子,顾上顾不了下,顾人顾不了马,不是人眼睛被刺瞎,就是马脑袋被砸漏,要不就是人脑袋被砸漏了,马眼睛被刺瞎,或者是人脑袋和马脑袋的全部被砸漏,或者是人眼睛和马眼睛全部被刺瞎。
不管是哪种方式,中招者纷纷落马,人受不了吗,马也受不了,哀鸣的,受惊的,当场死亡的,比比皆是。
眨眼之间,这两只蒙古鞑子伤亡惨重,混乱不堪,甚至自相践踏。
两个蒙古鞑子头领贴尔木和铁黎一看不好,他们根本没见过这种打法,金戈铁马,也照样避之不住,除非是铜打铁铸的战马和兵将才行,但他们根本不是,只好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残兵败将,像一阵风一样败下去了。
刘文秀和马万年只带两万铁骑,便打败了绿营兵和八旗军的五万精兵,时间持续的也不长,从岳乐率绿营兵冲锋,到蒙古鞑子败逃,前后只一个时辰左右。
再看这片旷野上,到处都是绿营兵和鞑子的死尸,死伤的战马也不少,残旗遍地,血流成河。
此时,远处欢喜岭上的多尔衮简直要气炸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54章 多尔衮的计划 (四更)
多尔衮清楚的记得五年前,他也是站在这欢喜岭上,观看不远处这片荒野上一场精彩的大战。
那时的主角也是李自成,另一个主角当然是明朝遗臣吴三桂,而他多尔衮率领着数万满洲八旗子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这场精彩的战斗。
那时这场战斗非常精彩,李自成和刘宗敏率领大顺军的主力,跟大明的残余势力吴三桂,拼个你死我活。
他来了个鱼蚌相争,坐山观虎斗,等到双方两败俱伤的时候,多尔衮来请求他出兵相助,条件当然是投降。多尔衮抓住战机,悍然出兵,把筋疲力尽的大顺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那一战铸就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因为他是最后的赢家,也是最大的赢家。不但得下了山海关,收了吴三桂这个悍将,这个他们入关定鼎中原的急先锋,还得了他手下的几万关宁铁骑,成为他们一统天下的一支中坚力量,使得李自成大顺军,一撅不振,一直拜出北京,逃亡陕西潼关。
事隔五年了,他多尔衮现在又站在了这欢喜岭上,观看不远处的一场极为激烈的打斗,战争的一方同样是英勇无敌的李自成。
但是与五年前不同的是,李自成不再跟大明打了,而是投降归顺了大明,也没有了吴三桂这样令他可以一战成名的汉奸,眼前是大明与大清的战争,也可以说是李自成跟他多尔衮的战斗,他多滚不可能再坐收渔翁之利了,成了这一战的一方主角。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双方大战伊始,他的人马就已漏出了败相。
5万人马被对方的2万人马,杀的溃不成军,落花流水。
他的5万人马可都是清军的精锐之师。3万绿营兵训练有素,特别是2万铁甲骑兵,是他们的八旗精锐之一。可是却败在了这2万明军骑兵的手里,他们没有弓箭,没有火气,这简直是他们大清的耻辱,更是他多尔衮的耻辱。
“这支部队的番号是什么?带队主将是谁?”多尔衮不可思议的惊问。
“回王爷,已经打听清楚了。他们是大明远征军。”
“远征军?”
“王爷,确切的说,他们是大明远征军铁骑,据说朱由崧训练了一批新军,叫远征军。人数大概有二三十万,有骑兵,步兵,炮兵,水师特战兵等等,骑兵大概有5万,骑兵指挥使就是李自成,副指挥使是刘文秀。刚才这支人马的总指挥就是刘文秀,他的参将就是独目将军马万年,就是刚才杀死岳乐贝勒爷的那个。”
“远征军……”多尔衮拒绝这个名字,从这个名字可以得出结论,他今天不出兵山海关,大明一定会出关征伐他们,朱由崧来到山海关,绝非巧合。这支军队太可怕了,虽然没有见到他们的步兵,特战兵,单从他们的骑兵就可以看出可怕战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这支军队,否则我大清必将面临一场灾难。
想到这里,多尔衮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多尔衮当然不甘心,为了这一战,他下了多大决心,储备了好几年,现在他真的被激怒了。
5万人马眨眼之间被打的烟消云散,多尔衮脸色铁青,像被挨了一记重拳一样,“洪大人?”
“微臣在。”洪承畴赶紧施礼。
“我们的炮营还有多长时间能赶到?”
“回王爷,最快也得明天早上。”
“你告诉他们,今天晚上三更天,本王要见不到大炮,就别让他们来啦。”
“遵旨。微臣这就派人再去催。”
洪承畴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此时的多尔衮离开了京师,就是实质上的皇上,洪承畴在军中的官职是随军参赞,就像当于多尔衮的总参谋长,也是他的军师。军师军师,有事先知。什么事都不能掉底,一点伺候不好,多尔衮一翻脸,他的脑袋就得搬家。
洪承畴这才感觉到汉奸不是好当的,奴才更难做。崇祯皇帝虽然不好伺候,脾气大,疑心重,刚愎自用,事必躬亲。又想用人,又不相信人。但至少对他洪承畴还是相信的,因为他投降鞑子多少天了,那边崇祯帝还带率着文武群臣为他追悼致言。
洪承畴每每想起这些,脸上就觉得发烧,现在大明朝又复国了,弘光大帝文治武功,看样子大有当年太祖和成祖遗风。自己迈出这遗臭万年的一步,注定是万劫不复。现在自己唯有当好这个奴才了……
“王爷是打算拖到天黑?”索尼道。
“无论想什么办法,本王一定要消灭他们的远征军。先从骑兵开始,只要消灭了他们的铁旗,其他兵马都不在话下。本王打算带人马亲自出击,本王已经观察清楚了,李自成的主力肯定藏在古堡一带,本王全面出击之时,李自成肯定也会带主力兵马与本王决战。介时你带一只偏师,从石河那边绕过去,绕到李自成军侧后,多步弓箭,我们前后夹击,一举把李自成的五万铁骑消灭。”
索尼道:“王爷高明。属下正要说这件事呢,要对付他们的远征铁骑,必须得出重兵,这样他们的五万骑兵都压上,也无法对付我们的铁骑重兵。他们刚才的战阵属性下已经观察了,虽然厉害,但是很有弊端,两两结合,无形之中就消减了他们一半的力量。这次我们把铁甲重兵全部压上去,再加上前后夹击,他们必败无疑。”
“有理。你率领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四骑精锐立即行动。”
“微臣遵旨。”
多尔衮的话就是谕旨,索尼答应一声离开了。
“洪大人你也别闲着,本王一会儿带八万精骑出击,索尼带三万精锐出发,剩下的十多万人马由你掌控,本王和索尼与李自成激战之时,如果山海关,一片石,无论哪座关城,有明军出来救援,你就趁虚而入,给本王拿下那座关城,不得有误。天黑之前,本王要灭掉他的远征军铁骑,今天晚上炮营就到了,我们的大炮射程和威力都要优于明军,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本王一定要在山海关看日出。”
“卑职领命。”洪承畴作了个揖,暗暗赞叹多尔衮用兵有道,急匆匆准备去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55章 考验李自成的时候到了(五更)
角山顶上,朱由崧带着御营军将及随驾文武,远远地看到远征军首战告捷,两万明军pk五万清军,明军以绝对优势胜出,宋献策等臣僚无不由衷盛赞大明远征军天下无敌,被吹嘘得战无不胜的鞑子八旗军也被踩在脚下了,铸造了明军骑兵无火炮和险城可守的情况下,野战取胜的神话,果然是独一无二的王师!
“李自成练兵有方,指挥得当,刘文秀和马万年先登陷阵,等打完这一仗,朕得好好赏赐他们。”朱由崧从望远镜里看到数万绿营铁骑和鞑子的铁甲重兵先后败阵,溃不成军,一种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这时宋献策施礼道:“全赖陛下运筹帷幄,鸿基之用兵可比周之吕望,汉之张良,然多尔衮为人狡诈,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臣怀疑这一仗他根本没有全力,而是派出偏师试探我军虚实,接下来可能会有什么阴谋诡计,要不要派人给鸿基提个醒?”
朱由崧觉得宋矮子的话有道理,但又一想,自己现在是给李自成翻本的机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一仗既然给了他,自己这个帝王就不能过多干预,否则难免会令李自成难堪,这是个要面子的人,还是先静观其变为上。
朱由崧因此思忖道:“李爱卿智勇双全,与张敬轩一样,他们俩用兵朕素无挂忧。他多尔衮再狡诈,岂能是李鸿基的对手?当年的山海关大战,先生是知道的,若非李鸿基误判了形势,凭实力而论,多尔衮和吴三桂联手也未必能赢啊。”
宋献策知道朱由崧的良苦用心了,是想让他扳回一局,以洗刷五年前那场大战的耻辱,聊以心灵上的慰藉,则李自成今后必将更加感念皇恩,但是李自成毕竟只有五万铁骑关外陈兵,多尔衮二三十万大军,尽管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李自能不能对付得了多尔衮,还真不好说,陛下肯定是另有打算,以陛下之眼光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一步,自己就不必杞人忧天了。
想到这里,宋献策道:“陛下所言极是。是微臣多虑了。”
这时锦衣卫头子李全来到朱由崧近前低声道:“启奏陛下,鞑子有一支铁旗撤兵了,有往石河一带移动的倾向。”
“哦?石河……”朱由崧立即拿出一张军用地图展开一看,他所在的位置是角山,在山海关的西北约六里处,角山离李自成的战场大概在十里地上下,李自成的主力在古堡,古堡西北约十五里处有一条小河,上面标的是石河,这条石河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古堡东北七八里处是欢喜岭。
朱由崧仔细看了看山海关外这几个地点,透望远镜又看了看李自成军所在的古堡处,树木苍翠,看向欢喜岭方向,草木蔚然,知道这几处都是能藏兵的地方,其他的地方多是荒野草坡。
然后朱由崧思忖道:“石河因何而得名?”
李全不止是朱由崧的保镖,现在是他的情报头子,因此赶紧回答:“回陛下,这条小河又窄又浅,里面多卵石,只夏秋汛期才能称得上一条小河,平时只能称溪流,牧民到此称它为石河。”
朱由崧点了点头,“那现在石河应该是小条多石的小溪,根本挡不住万马千军,你立即派人盯紧这里,有风吹草动速报朕知。”
“遵旨。”李全答应一声安排去了。
“陛下快看,鞑子进攻了!”小柳是细声道。
朱由崧向东望去,果然数里之外的欢喜岭方向,征尘滚滚,万马奔腾,遮天蔽日,朱由崧觉得这次清军来势汹汹,遂举起望远镜仔细观看,就见清军铁流滚滚,有绿营也有八旗,其中有一杆白色的大纛旗朱由崧看清了,上面有“大清摄政王”字样,甚至还看到了多尔衮了,朱由崧暗道:“真正考验李自成的时候到了,不过有朕为爱卿兜底,尽管放手一搏。不敢奢望太久,有卿这五万马军能牵扯鞑子的主力半天,他多尔衮必败无疑。”
“陛下,这次鞑子来得太多了,看那阵势比刚才多得多,是多尔衮的主力吗?”小柳是看得津津有味,问朱由崧。
朱由崧点头,“多尔衮终于不淡定了,亲自出马了,接下来这是一场硬仗,传朕的旨意,让特战兵做好准备,另外告诉张敬轩,关城内的兵马包括山海关六城,一片石九门,无论李自成的胜负,皆不可贸然出关来救,等待旨意而行。”
“奴婢遵旨。”随行太监安林躬身施礼后,下去传旨去了。安林本来是御马监的提督监,论地位仅次于李国辅,李国辅倒台之后,卢九德提督整个厂卫,御马监这一块具体就由安林负责了。这次朱由崧御驾亲征,御马监作为朝廷兵马兵勤总管,当然少不了御马监的人,安林就亲自随驾出征了。
山海关的东罗城的城头上,此时立着一员大将。此人身材魁梧,顶盔掼甲,腰悬佩剑,金翅头盔上的红缨在太阳鲜亮无比,随风舞动,身披淡紫色战袍,往这里一站面北背南,手捋着一把长胡子,眼睛盯着关外几里外的战场,煞是威风。
此人非别,正是叱咤风云的曾经的大西帝王张献忠。在朱由崧“调解”下,把他首战之功让给了李自成,他的十万步军此时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关迎战的准备。
张献忠已经在这里呆了半天了,时刻关注着关外这场大战,如果李自成的马军不能取胜,他的步军就随时出击,这是陛下已经定好的调子,因此他让人马做好准备,他就立在关城紧盯着关外的战场。
在张献忠身边站着几员大将,有李过、高一功等,李自成军首战告捷,以少胜多,将两股清军杀了个落花流水,特别破了鞑子的铁甲重装骑兵,张献忠咧着大嘴向他们伸出了大拇指,“李鸿基真有一套,俺老张佩服!”
但是没过多久,张献忠在关城上看到多尔滚大举起兵了,这次来势凶猛,张献忠带兵多年,一看就能估计出,这次清军没有十万也差不多,扯地连天,看来这次考验李自成时候到了!
想到这里,张献忠对手下副将李过道:“传本王的命令,让弟兄随时做好出关厮杀的准备。”
“末将遵命。”李过答就一声刚要下城,这时有人高喊,“陛下旨意到——”
张献忠和李过、高一功等人赶紧跪倒接旨。前来传旨的当然是御马监的太监安林,安林此时手中并没有圣旨,只是朱由崧的口谕,等安林传完旨意,张献忠有些发傻……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56章 李自成大战多尔衮(上)(一更)
张献忠并不盼望着李自成打败仗,都是远征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是张献忠一直希望着,自己能够拉着十万步兵杀出关城,重创多尔衮的军队,那样也证明这些天自己的兵没白练。尤其陛下正在观战,如果自己带个步军,也能把鞑子的铁骑打个七零八落,那该多威风啊!
为了这一天,张献忠近一年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然而现在朱由崧突然给他传来了这样一道口旨,他实在觉得是不可思议。
“公公,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张献忠的言外之意是,你这个大太监是不是歪曲了圣意,以讹传讹,但是这话张献忠可不敢直说。
“哈哈哈,王爷您是聪明人。陛下说的已经够明白了,让您坚守城池,不可浪战。”安林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笑的声音有点像鸭子叫。
张献忠当然明白,坚守关城,不可浪战。也就是说,只要没有朱由崧的旨意,他是不能擅自带着队伍出城的,几点关外的李自成吃了败仗,甚至全军覆没,他也只能在关城上看着,无动于衷。
张献忠百思不得其解了,额头上的青筋也蹦起来了。陛下怎么突然来了这样一道旨意?此前可不是这么说的。要是一味的坚守城池,为什么还要把战场摆到城外?李自成的本事再大,远征军的铁骑再牛逼,五万人能抵得住多尔衮的三十万大军吗?
一时间,张献忠竟然真的怀疑这道旨意的真实性。该不会是这个没有卵子的家伙被多尔衮等人收买了吧?
张献忠当时脑海里还闪过这样的想法,因此看安林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当太监的练就的就是察言观色,讨主子欢心的本事,安林能混到这个位置上,可以说眼睫毛都是空的,一看就知道张献忠在想什么了,那张脸笑成了白面包子。
“哎喲我的王爷,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已经不是一次了,山海关一战至关重要,王爷只管按旨意而行就是,有什么难做的,难道有什么想法不成?”
张献忠哪敢有什么想法呀,就是有想法也不敢说出来,在旨意面前,做臣子的只有绝对的服从,绝不敢损公肥私,个人的功过得失,对这一场意义重大的大战役来说,那是微不足道的。
他当过帝王,里面的轻重缓急他自然能掌握,特别是安林这几句话,令他立即打消了自己的疑虑,觉得陛下自有陛下的道理,这个安林绝不敢歪曲圣意的。
因此张献忠赶紧恭恭敬敬道:“啊……公公误会了,敬轩一定按旨而行。”
“那就好。咱家这就回去见陛下复命。”
“公公慢走。”
安林说完一甩苍蝇刷带着人走了,张献忠躬身相送。
关城几里处,远征军马军副指挥使刘文秀,和参将马万年率2万人马一场激战,先后将清军的5万精锐打了个溃不成军,狼奔豕突。
但是杀敌3000,自损800,他们这2万人马此时也伤亡了好几千人。索尼观察的很细致,他们这2万人这两次战斗赢得并不是很轻松。特别是在大破2万蒙古鞑子的铁甲重装骑兵的时候,索尼所言不假,列成破甲战阵以后,由于是两两结合对敌攻击,他们的战力就消减了一半儿,幸亏鞑子的重装铁骑只出动了2万人马,如果他们兵力再多的时候,刘文秀和马万年他们也很难取胜,因此这一仗下来,刘文秀这2万人马伤亡比较惨重。
1...243244245246247...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