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如此野战,你是如何失利的?怎么向摄政王爷交代?如何向顺治帝和太后交代?”
不用洪承畴骂他,他也觉得这一仗败得太窝囊了。蒙古铁骑号称草原上的雄鹰,他们的祖上,成吉思汗铁木真和忽必烈是何等的英雄了得?后来他们衰落了,搞不赢建州女真的铁骑,现在竟然连汉人的步兵都战不过,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若非他亲自领兵带队,经过这一战,任凭谁说到天黑他都不会相信,被洪承畴骂的像孙子,这位蒙古总兵官一语皆无,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他真想找一口枯井,栽进去把自己淹死。
洪承畴越说越气,他帽子上的顶戴花翎都要飞起来了,最后把袖子一甩:“留你何用,推出去砍了!”
几名清兵往上一闯,把贴尔木的顶戴花翎打掉,绳捆索绑就推了出去。
“刀下留人。”声音有些低沉,多尔衮从外面进来了,此时他脸色苍白如纸,两只黑眼珠泛着黄光。
“参见摄政王爷。”洪承畴没想到,多尔衮能亲自来到他的帅帐,赶紧左右拍打袖子上的尘土,尽管一尘不染,但这是行礼前必须的动作,大清国的独创,然后跪倒在地。
“洪大人起来吧。”这才病了几天,原本身材魁梧,高大虎实的多尔衮好像成了一个暮年的老者,腰也弓了,背也驼了,说话有气无力,走路脚都抬不起来了,有人搀扶着。御医说,他背上的刀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是他的病情,并没有多大好转。
多尔衮传到帅案前,慢慢腾腾的坐到了主帅的位置上,而洪承畴却没敢起来。
“王爷卑职有罪,烟台河一战,我们又折损了2万多人马,请王爷治卑职之罪。”
多尔衮的脸色非常不好,但是却没有一点儿生气的样子,声音缓慢的像个大儒,“本王都知道啦……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如果都要降罪的话,山海关一役,本王难辞其咎,当获重罪。你起来吧。”
洪承畴听了这话,愕然。一向蛮横无理的多尔衮,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宽容待人了,他有些不相信,这句话是出自多尔衮之口。
“多谢王爷恩典。”洪承畴从地上爬起来,垂手侍立。
“把帖尔木将军也赦免了吧,大明的远征军,已经今非昔比了。”
“卑职遵命。”洪承畴深有同感。
帖尔木死中得活,进来之后,有人给他松了绑绳,多尔衮亲自把顶戴花翎给他重新给他戴上,铁尔木感激涕零。他也觉得摄政王也变了,从一个铁血王爷,变得通情达理,宽以待人了。
“不出本王所料的话,三五日之内,明军就会大举进攻宁远了。能不能守住宁远就看你们几个的了,切记一定要凭险而守坚城,不可擅自出城与明军浪战……”
除了洪承畴之外,在场的还有不少大明的降将,这些人都是多尔衮败出北京的时候带走的,现在包括洪承畴在内,这些汉奸大臣简直不敢相信,这话是从多尔衮口里说出来的,这口气他们太熟悉了,那是崇祯皇帝说的最多的,因此都面面相觑,彼此心照不宣。
多尔衮说到这里,一阵剧烈的咳嗽,令他惨白如纸的脸变的血红起来,痰中吐出了血丝。
慌得随行的太医,赶紧跪倒:“王爷虎体要紧,尽管不能回京师调养,也一定不能再为这些国事操劳了。”
洪承畴和帖尔木儿,以及宁愿原来的守将耶律布全都跪倒在地,异口同声道:“卑职谨听王爷教诲,请王爷放心养病,有卑职在就有宁远在!”
多尔衮满意地点了点头,被人搀扶着和太医等人,颤颤巍巍的离开了洪承畴的大帅府。
“卑职恭送摄政王爷。”洪承畴等人看着多尔衮摇摇晃晃的背影,躬身相送。
果然被多尔衮料中了。三天之后,张献忠的10万大军已经开到了宁远城外,张献忠带着李过高一功袁宗第在城外骂阵。
洪承畴少气无力道:“不要理他们。传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战,违令者斩!”
其实即便他不传这道命令,也没有人敢擅自出城开战,即便他重金悬赏,也不会有人主动请缨出城退敌的。这一点洪承畴心里清楚,但是该下的命令必须得下。
明军在城外,无论怎么叫骂。鞑子们在城头上,就装聋作哑,当缩头乌龟。明军骂的实在难听,他们实在听不下去了,那些汉奸军将给他们支招,把耳朵孔堵上,这样就听不见骂声了,只要有力气让他们随便骂好了,他们只要不攻城,就别理他们。如果他们攻城,我们就开炮,王爷说了,我们的大炮射程和威力皆优于明军!
明军无论怎么骂,鞑子就是不出战。张献忠无奈,只好撤兵几里,找到合适的位置,离城十里左右,扎下营寨。然后张献忠带着李过、高一功和炮营的将领,围着宁远城,转视察地形,寻找设置大炮的最佳阵地。
当天晚上30门红衣大炮就架好了。张献忠令全军将士饱餐战饭,早早的休息,留下警械人马防止鞑子夜间出来偷营,明天一早准备大举攻城。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68 宁远之战(中)(四更)
李自成听到张献忠取得了烟台河大捷,虎目微动,暗道:“这个张敬轩还真有两下子,他的步兵仅靠冷兵器在野战中就能打败鞑子的八旗精锐,算他狠!”
李自成刚心中赞叹了两句,突然想到一个严峻的问题,既然张敬轩的步军如此厉害,一点儿也不次于我李自成的马军,陛下还给他配了30门新式红衣大炮,这种大炮的威力可是惊人的,是汤若望和宋氏弟兄最新研制出来的攻坚战的尖端利器,张敬轩肯定拉着大炮攻打宁远,那宁远城就不保了。得胜之后的张敬轩肯定是把战线继续推进,如果让他得下锦州来个先斩后奏,那就没有我李自成什么事儿了。
想到这里,李自成急匆匆来见朱由崧,要求现在就出兵绕过宁远,攻打锦州,两城一同取下来最好。
“这……”朱由崧略微忧郁。
“陛下,现在鞑子们已经躲在城中,不敢出战了。多尔衮先伤后病,恐怕不能久长,我军应该加快速度,不给贼以喘息之机。臣此去如若拿不下锦州,甘当军令。”
看到赫赫有名的李自成,为自己如此卖命,心中还是很得瑟的,但是表面上不能带出来,就算自己身为帝王,亵渎了大臣的忠心也很不好。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朱由崧也很心疼他,让他原地休整兵马了几天,这几天朱由崧亲**问了李自成的马军将士和张环的弓箭兵。
现在他听说张献忠取得了烟台和大捷之后要攻打宁远,李自成慌了,生怕张献忠的战功超过了他,也怕不能冷了李自成为臣之心。
想到这里朱由崧一脸的爱惜,“难得爱卿一片忠心,朕就准奏了。只是锦州不比宁远,塔山,松山,杏山,三城互为犄角,此前乃我大明军事重镇,现在成为大清京师的门户,必是大清的重兵屯聚地,考虑到锦州山地较多,又要攻取险城,朕把特战兵营也派给你,另外也给你30门新式重炮。爱卿此去且不可贸功急进,能取则取,不能取则等待时机,朕随后和张敬轩就到。”
“多谢陛下虑的周全,臣一定不辱使命。”李自成谢恩之后,带着5万远征军的马军,外加2万名特战兵,还有3000炮营拉着着30门新式的红衣大炮,以及弹药粮草辎重等,一共7万人马,马军在前炮兵和辎重营在后,离开山海关,绕过宁远城,飞马开往锦州方向。
远征军开走了之后,5万远征军的后勤补给部队开到了,带队的主将张耐和双喜。
附近州县的文武官员带着勤王之师也相继开了过来。
现在的山海关仍然到处是军营,人马仍然不下10万,除了5万远征军的后勤补给军队,还有几万是地方的勤王之师。再就是朱由崧的4000御营新军,其中3000余御营铁骑,和一千火枪营。
这时喜报频传,黄得功的八万人马从承德和喜峰口方向出了长城,兵分两路向北推进,一路势如破竹,现在已经拿下了蒙古的扎鲁特部和翁牛特部的广大地区。
这里原来属于漠南蒙古的地盘,大清征服了漠南蒙古之后,就属于清朝的势力范围了。
黄得功和马宝等人现在正在攻打南科尔沁和西科尔沁。
李定国在乌拉尔河一带,击退了沙俄兵,漠西蒙古的盟主汗王固始汗已经彻底与大清断绝了关系,倒向了大明这一边。
另外,朝鲜又来了使臣,李氏王朝,派人从水路公开交好大明,朝鲜的使臣先到达了山东,然后从山东走水路到山海关,专程拜见朱由崧。
表面上他们向大明进贡交好,实际上是暗中告诉朱由崧,他们已经准备了10万军队,正向丹东移动,以配合大明的军队攻击大清。
朱由崧盛赞了朝鲜使臣,看来鞑子们已经四面楚歌了,这才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清朝气数将尽,朕也不能在山海关呆着了,他打算到前线去听听悦耳的炮声。
让附近州县的地方勤王之师暂时驻守山海关城,朱由崧带着4000御营新军离开了山海关,随后5万名负责后勤补给的远征军,拉着大车小辆也离开了上海关,往锦州和宁远方向而来,他们做好前线的补给工作。
张献忠在宁远城外安下营寨的第二天,10万大军五更造饭,天刚一放亮,10万远征军的步兵就对宁远城发起了猛攻。
当然,他们先用大炮开道,明军的30门大炮对着宁远城的南城门一带就轰鸣起来。
明军的大炮一响,城中早就做好准备的清军知道明军要大举攻城了,对明军的炮兵阵地也放起了大炮,他们认为双方这一对轰,明军的炮兵阵地很快就得被炸毁。
双方就这样对轰起来,一发炮弹呼啸着破空而出,跟穿梭一样你来我往,打的地动山摇,浓烟滚滚。
但是清军的炮弹大多落在明军的炮营阵地之前炸开,对明军的炮营阵根本构不成威胁。
虽然都是比较先进的红衣大炮,但是现在明军的更胜一筹。他们每门红衣大炮现在都能连发两弹,这就相当于60门老式红衣大炮的威力,而且射程又远,爆炸威力更大。
明军的炮弹都准确的落在了宁远城头上,守城的鞑子被炸得肢体乱飞,城头上的大炮被炸毁,幸存下来的鞑子,在不可思议之中四散奔逃。
清军的大炮成了哑巴,明军的大炮继续轰鸣。
张献忠通过望远镜一看,大喜过望:“本王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陛下的圣驾离这里只有60余里了。一鼓作气拿下宁远城,迎接陛下进城,给我冲!”
张献忠一声令下,10万远征军立刻沸腾了,十万步军潮水般向宁远城扑来,跑在前面的都扛着云梯,在大炮的掩护下,一个冲锋就过了护城河,冲到了城墙下面,竖起云梯往上就爬。
这些步兵训练有素,专门训练过爬城,此时城头上的清军,死的死,逃的逃,明军个个身法矫健,一鼓作气就冲上了城头……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69章 宁远之战(下)(一更)
“什么?”一大早,刚刚起床不久的洪承畴便接到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简直令他不可思议。
对于守住宁远城,洪承畴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尽管他们一再吃败仗,但是宁远也算得上城高池深的险城了。城中还有近二十万人马严防死守,更重要的是还有强大的炮火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十万明军想攻进来,谈何容易?别说是张献忠亲自指挥,就算是大明帝王朱由崧来了又能如何?
炮声响得厉害,他反而心存安慰。在他的意念当中,这应该是守城的清军用大炮打退一次又一次敌人的进攻。外面的明军攻城伤亡惨重,别说到不了城下就算是能冲到城下,也得被守城的清军用弓箭滚木石块儿击退。
他这位大清的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临时的兵马大元帅,再亲自登上城头,鼓舞一下士气,他张献忠想攻进来,只能是白日做梦。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他还没来得及登上城头,报事的慌慌张张就跑进来了,说明军的炮火太猛烈了,城上的炮台被炸毁,照这样下去,宁远怕是受不住了。
“这怎么可能?”
洪承畴投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完全弄颠倒了,难道不应该是大清炮火威力胜于大明的炮火才对吗?对,这问题都出在那个德国佬汤若望身上!
洪承畴带着亲兵卫队,吓得魂不服体,想上城看个究竟,刚到成门附近,两发炮弹呼啸而来飞落成中,在他们眼前就炸开了花。
轰!轰隆……
随着惊天动地的响声,两股火球夹杂着浓烟腾空而起。火光和浓烟散去之后,最面的几名亲兵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其中一名被炸碎了,尸骨无存,另一名血肉模糊,还有两名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满脸乌黑的爬了起来。。
“大人小心!”
“保护中堂大人!”
亲兵卫队随行的幕僚,赶紧保着洪承畴后退。
“大人太危险了,您不能上城。”手下的幕僚开始劝。
洪承畴坐在马上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城头上的清军被炸得四分五裂,尸体横飞。
他决定不再上城了,飞马来见多尔衮。
“王爷明军炮火猛烈,我军伤亡惨重,大炮尽被炸毁,王爷还是躲一躲的好。”
惊天动地的炮声早就把多尔衮震醒了,他们的大炮竟然不如明军的大炮,这一点他也难以接受。但是事实胜于雄辩,他现在真是后悔,没有把那个汤若望给弄死。
一阵强烈的咳嗽之后,多尔衮一点儿脾气也没有了,他预感到宁远城肯定守不住了,听了洪承畴的话,赶紧命人收拾东西,套了一架车子,派出1万名清军专程守护,退往锦州。
洪承畴带人送他出了宁远北门,临走时多尔衮用弱弱的声音道:“洪中堂,能守则守,不能守就撤吧。”
洪承畴听了,信誓旦旦道:“请王爷一路走好,卑职一定血战到底,与宁远共存亡。”
多尔衮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把车帘放下了。
多尔衮的车子走远了,洪承畴命人关上了北门。
“大人,明军已经从南门杀进来了,您快躲躲吧。”
洪承畴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为什么要投降鞑子呢?大明朝虽然风雨飘摇,但气数未尽。难道不应该是国难出忠良家贫出孝子吗?人生如棋,看来是一步棋走错,满盘俱是空啊!
洪承畴没有弃城而逃,他只是躲进了帅府,往他的那把椅子上一坐,开始思考他的人生了。
崇祯时代的辉煌,成为他最美好的回忆,侍奉鞑子这几年,他视为自己最大的耻辱。
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不时扰乱着他的思绪。
一名亲兵浑身是血的跑了进来,“大人,您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洪承畴仍然无动于衷,坐在那里置若罔闻,面无表情。
时间不大,门口的清军全部被斩杀贻尽,数不清的明军将士把门口给封锁了,浑身是血手提着鬼头大刀如凶神恶煞一般的张献忠出现在洪承畴的视线当中。
“贼人洪承畴,可识得俺老张否?”
当年洪承畴称张献忠,李自成之流为贼,现在翻过来了,洪承畴成了贼,张献忠成了剿贼者。这真是造化弄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洪承畴坐在那里,波澜不惊。“呵呵,八大王,张敬轩,现在官居何职啊?”
“弘光大帝驾前,大西王,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张献忠摇头晃脑的冷笑,手捋着大胡子,“我张献忠官儿不大,不如洪大人的顶戴花翎兵部尚书啊!”
“哼哼,胜者王侯败者贼。你赢啦,来取老夫的项上人头,继续请功受赏吧。不过洪某人要提醒你,弘光大帝似乎不是崇祯帝,你和李自成这次该不会又在玩假投降的把戏吧。”
在崇祯时代,张献忠和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这些人逼的四处打游击,有几次走投无路,陷入绝境,无奈之下,只有苟且偷安,为了保存实力,他们只有委曲求全,假意接受朝廷的招安苟延残喘。
遇到了这个油盐不进的洪承畴,不管投降不投降,一律格杀勿论。“杀降”的帽子就戴在了洪承畴的头上,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部下投降以后,被他斩杀的不可胜数。而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投降又反水,却成了他们的笑料。
今天当着这么多明军将士的面,洪承畴说出这番话来,无疑于当众揭张献忠的旧伤疤。
这令杀人不眨眼的张献忠如何受得了?
只见他怪眼员翻,胡子翘起多高,提着血淋淋的鬼头刀,就跳到了洪承畴面前。
“老贼,你去死吧!”
洪承畴把眼一闭。
“王爷,刀下留人。”
“高一功,你敢给老贼求情?”
身后说话的正是高一功,张献忠怒了。
高一功赶紧施礼:“属下不敢。但是此贼罪孽深重,十恶不赦,死有余辜,这么一刀宰了他,太便宜他了。属下愚见,还是交给陛下发落为上。”
犹豫了片刻,张献忠哈哈大笑,“老贼,你这是对俺老张用激将法吧。放心,我不会杀你的,来呀绑起来!”
洪承畴的眼皮又睁开了,但是很快又失神的闭上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70章 洪承畴的忠心(上)(二更)
朱由崧在碧绿如茵的大草原上信马由缰,领略着大草原的辽阔和北国的山川美景,贺宣娇慧梅和小柳策马相随。朱由崧不像是亲征打仗,倒像是携美游玩。
现在太监安林也学会了骑马,为了伺候一个马上的皇帝,皇上不坐龙辇而坐马,他一个当太监的当然不敢坐轿,也得骑马紧紧跟着,为了学这一家本事,不知道被马摔了多少次。
为了保护陛下的安全,李全和柳春红两个人早就放出了远近的锦衣卫,随时掌握,方圆数十里之内的情况。
再就是高桂英带着御营新军4000人,一千火枪营和3000铁骑紧紧相随。
看着这一望无垠的碧绿,朱由崧心旷神怡。日薄西山的时候,金光斜照,碧绿色的大草原好像镀上了一层金光,美妙无比。
这时候有锦衣卫来报,张献忠的人马已经拿下了宁远城,多尔衮逃往锦州,活捉了大汉奸洪承畴。
尽管已经在预料之中,朱由崧仍然很兴奋,作为一个帝王,还有什么比收服失地,征得城池更高兴的事呢!
更何况又抓住了洪承畴,这可是条大鱼,于明于清,均是赫赫有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是大明的三朝老臣,历事万历天启崇祯三主,特别是在崇祯时期,他以镇压流贼为功攻,累官至五省总督,成为崇祯皇帝最信任的人。兵败之后却又背叛主子投降了鞑子,当了可耻的汉奸。
他是大清朝的开国功臣,为皇太极出谋划策,对付汉人,计取中原,实行汉化政策,学习明朝的典章制度,乃是大清的肱骨之臣,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兼右副都御史,议政大臣。
朱由崧捉住了这样一个大人物,等于为大明除了一害,也等于抽掉了大清的一根台柱子,朱由崧焉能不高兴?
“张敬轩果然英雄本色,这样,朕今晚就不必野外扎营了。”
一身侠女打扮的贺宣娇也是豪情万丈,“陛下,照这样的速度,我们很快就能打到大清京师盛京了。”
“是啊陛下,敬轩将军真是神勇啊,鸿基将军听到这个捷报,估计又要慌了,他们老哥俩可真有意思。”小柳是快言快语,想起李自成和张献忠争功的事,忍俊不禁道。
高桂英听了这话,俊脸微红,她也觉得,张献忠和李自成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孪生冤家。
宁远城头在望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
城中的战斗早已结束,高一功正在出榜安民,李过带一支兵将在清扫战场,打理战利品,处理战后事宜,袁宗第则带着一支人马清扫洪承畴等人的帅府,作为朱由崧的临时御营军帐。
张献忠亲自率兵将在城门口迎接,城门口的官道两边,迎接的明军将士整整齐齐的排出几里地,旗幡招展,威武壮观。
朱由崧进了宁远城,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来宁远,不过他对宁远城可不陌生。从孙承宗到袁崇焕到孙元化,再到吴三桂,这里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如今又回归了大明的版图。
回到他的御营大帐,用过晚膳之后,朱由崧不顾一天的鞍马劳顿,命张献忠连夜把洪承畴,带到了自己的帐前。
很快洪承畴跪到朱由崧面前,朱由崧打量了他几眼。此时的洪承畴沮丧之极,一身大清一品大员官服,却跪拜大明帝王,他的顶戴花翎及身后的长辫子都显得极为讽刺。
洪承畴知道自己肯定活不成了,跪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求速死。
“洪承畴,你可知罪?”朱由崧啪的一拍龙书案,喝道。
洪承畴还是一语不发,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好说的。这一身罪还用说吗?明摆的事。按照大明的律法,掉脑袋是最轻的,挫骨扬灰,抄家灭门,亦不为过。
“陛下问你话呢?你他妈哑巴啦?”张献忠把眼一瞪,过了一脚,把他踹个跟头。
朱由崧赶紧制止了他,连讽带刺道:“敬轩,不得对洪大人无礼。这位洪大人,要论官职,可比你张敬轩大得多,什么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又兼副都御史,议政大臣,现在又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兵马大元帅。不过最终还是鞑子的一个奴才,朕说的对吗,洪大人?”
朱由崧这几句话,洪承畴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赶紧死了算了,他们既然活捉了自己,能让自己受一刀之苦吗?哎,真后悔没有自杀。可是自杀自己实在下不去手,到了泉下如果有知,如何去面见崇祯帝?他对自己是那么的信任,自己已经投降了大清,他却率领着文武群臣,亲自为自己致悼词,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哪!
1...247248249250251...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