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当年的大凌河战役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大清王朝的奠基人皇太极在这场战争中,一改猛攻险成的战术,把围城打援战略运用到了极致。那一战明军遭到了大败,祖大寿,祖可法,刘天禄等很多明朝的有名将领,投降了清朝。明军最精锐的部队,关宁铁骑被摧毁,一部分被清军收编,成为清军的战力。
七年之后,皇太极指挥着八旗军展开了松锦会战,这场大会战前后历时四年,最终以明军的失败而告终,最具有讽刺性的明朝大臣洪承畴,也成了清军的俘虏。
经过这两场大战之后,清政府更加认识到,锦州一带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加紧修筑工事,锦州除了杏山,松山和塔山互为犄角的三城固若金汤之外,在锦州城的外围,方圆几十里处。他们修筑了很多防御工事,南面的除了宁远城之外,有女儿河,西南有小凌河,北边有黑山,大凌河。
这些城堡据点多则驻兵上万,小则驻兵几千,成为锦州城最外围的屏障。
不过现在,随着多尔衮山海关的战败和顺治帝御驾亲征到达锦州,这几个战略据点都增兵防守了,这几个战略据点有的都增加到两三万人,最少的也有清军1万多人。
这时李自成率骑兵就到达了营州,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建昌县一带。
李自成率骑兵饶过宁远,要从这里过去进取锦州,必须得把曲清军的小凌河和女儿河两座城堡。
这一带多山地丘陵,李自成他们已经把大炮等辎重营远远的甩在后面,除了他的5万远征军的马军,有皇妃马金华率领的2万元征军特种兵也是归李自成调度指挥,这支人马离他倒是不远。
李自成立功心切,当然不能等,他打算同时拔取两城。否则,如果集中力量供其中的任何一个,另一个就会,袭击他们的后方。因为清军的这两座城堡相距30里,每座城堡之中,都有清军在2万以上,都有红衣大炮,防守甚严,实力雄厚。
而且两城的这个距离不要说对骑兵,就是对步兵有也是非常近的距离。
因此,李自成的马金花的特种兵赶到之后,7万人马就开始分兵派将,至于离他们至少还有两个日程的大炮辎重营,则不再等了。
李自成把5万远征军的骑兵一分为二,让刘文秀和马万年领兵2万攻打小凌河。李自成和陆校率领剩余的近3万人马攻打大女儿河。
同时让马金华把她的两万特种兵也一分为二,其实这里面的2万人马能用得上的,就是一万余人。一个是3000白杆兵,另一个是3000弓箭营,外加5000火枪营。其余的,9000人工程兵和爆破兵暂时派不上用场。
马金华带着3000白杆兵和2000多名火枪营,配合刘文秀的2万人马攻打清军的小凌河,刚还带着3000弓箭营和2000多名火枪营,配合李自成的2万多人马攻打女儿河。
由于没有炮火支援,强攻伤亡肯定会很大,李自成和马金花等商议之后,采取正面佯攻,让特种兵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战术。
就这样,两地的战斗同时打响。
明军在这两座战场投入了6万余人马,清军在这两座城投入了5万多人。
李自成的这个策略果然令这两座城互不能相顾,但是这两座城清军的炮火都非常猛烈,而明军此时没有红衣大炮,只是让几千火枪营组成轻火力进行佯攻,几万马队在后面随时做好冲锋的准备。
这个时候弓箭兵和白杆兵就出动了。
特战兵就相当于后世的特种兵,特就特在他们战时执行特殊的任务,一般的兵将难以完成。
面对小凌城河猛烈的炮火,明军的火枪营,火力被压住。骑兵自然也冲不上去。
但这只是表面,马金花亲自指挥的3000白杆兵营,已经绕到了小凌河城的后方清风岭。
这里是山地,一般的部队根本上不去。但是对最善于山地作战的白杆兵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他们把手中的白杆枪,头部的钩和尾部的环相连,就跟长了翅膀差不多。很快3000兵将就上到了清风岭上。
“冲!”马金花一声令下,3000白杆兵如下山的猛虎,杀入清军的城堡之中。
对于从天而降的3000人马,更重要的是令鞑子闻风丧胆的白杆兵的威名,城中的2万多名清军彻底崩溃。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75章 血战女儿河(上)(一更)
马金花率着3000白杆兵,突然杀入城堡之中,城堡中的清兵顿时大乱。
这时是外面正面佯攻的军队发动真正的攻击,2000多名火枪兵呐喊着冲上去,枪响如爆豆,白色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城堡。
潮水般的呐喊声中,大明远征军副指挥使刘文秀和独目将军马万年带着两万骑兵排山倒海一般冲杀过来,一下子便攻进了城堡之中,一场激烈的肉搏战之后,城堡之中的清军被斩杀贻尽,尸体扔进了小凌河之中,鲜血染红了河水。
这样这座固若金汤的座城堡,不到一天便被拿下来了。
然而女儿河这边战事并不怎么顺利。与小凌河的作战模式基本上一样,2000多火枪营的战士在正面开展佯攻,枪响噼里啪啦的如爆豆,但是效果并不怎么理想。
李自成和陆校带着2万多骑兵将士,准备发起冲锋,他们在等待张环的弓箭兵,从后面下手。
因为张环他们箭法再高明,与清军的红衣大炮没法比,弓箭对大炮,如果正面开战,张环他们别说3000人,就是3万人也得成为炮灰。
因此他们必须选择敌人的侧后方,以发挥狙击手的作用。
女儿河城堡有两道天然防御工事,一面临山,一面临水。这两面算是他们的侧后,而正面则是深沟高磊,以红衣大炮布防,七八里地的范围之内,都在大炮的打击范围之内,最近的一百五十米炮火的盲区,清军则密布弓箭,滚木和石块。
弓箭兵要想出其不意的出现的敌人的侧后方,一个是攀缘,另一个是渡河。
然而弓箭兵不是白杆兵,白杆兵的特点是善于山地作战。而弓箭兵的特点是哪里都可以作战,只要能射箭。但前提是,目标必须在射程范围之内。
张环率领3000弓箭兵,努力了几次从山上无法攀援上去。他们只好绕道河边。
女儿河的宽度和深度远非小凌河可比。它的平均宽度,在50米上下,平均深度超过三米。
但是在城堡的周围,女儿河的河面又宽又深,都远远超过平均宽度和平均深度,河面宽度甚至达到了80米,深度甚至超过了四米,水流还算是平稳。
如果是单单的河面宽度80米,仍然,可以在弓箭手的射击范围,但是除了河面,女儿河还有河床,城堡是建在河岸上,而不是建在水边上。这样算来,张环他们要想射中城堡中的清军,至少是一百二十米的射程。
对3000名弓箭兵来说,这个距离基本上是个极限距离。
这可能是清军在修筑城堡的时候有考虑的地方,现在女儿河的水还不算太大,如果再过一段时间进入夏秋汛期,已经在向,站在对面往他们城中射箭至少得是150米的距离,这对当时的弓箭手来说,是个望尘莫及的距离。
就是现在也给张环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是今天的风向也不作美,站在河的对面射箭是逆风。四季风虽然不算大,但对弓箭手的影响也不算小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3000弓箭手基本上都失去了作用,射出一批又一批的箭,大多都落在了水里,或者落到对面的岸上,城堡的墙上。
只有张环一个人能发挥作用,一是他的弓是铁臂铜胎宝雕弓,二是他膂力过人,弓箭比这3000名弓箭手射的都远出十几米。
是关键时刻就这十几米就起了作用。
张环站在河岸边的,坐在马上一发三箭,顿时对面城堡中的三名清军就有人从脑后被爆了头,或者被穿了脖子。
其他兵将只有看到张环一个人射箭,在惊叹将军的神箭时,恼恨自己无用。
张环也不怪他们,一口气射出几十支箭,箭无虚发。
但是他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城堡之中此时有2万多名清兵,就是站着不动,让他随便射,也得把张环给活活累死。
何况鞑子能不对动吗?几十名同伴儿接连暴毙,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觉。他们回头一看,大批的明军在身后的河对岸偷袭他们,惊愕之余,清军立即采取行动,躲到城堡之中,或者用盾牌避挡,张环再射箭,便失去了作用,张环他们就等于打草惊蛇。
但是张环这种举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独一无二的神射壮举,令城堡中的清军惊愕不已,在小范围之内引起了一定的混乱。
这种混乱,被前面的李自成他们所查知,认为张环已经得手了,李自成指挥着两三万人马,包括2000多名火枪营,冲杀过去。
明军排山倒海一般,城堡中清军的大炮就响了,但是由于城堡中部分地段防守清军死亡混乱,影响了他们的火力。明军一鼓作气突破了清军的炮火防线。
但是离城堡还有一百多米的时候,城堡中的清军万箭齐发,阻止明军靠近,然后用滚木和石块,阻止明军爬城,弓箭石块滚落如雨,明军伤亡惨重退了下来。
就这样,李自成组织的第一次冲锋失败。
张环仍然在河对岸射箭,他一口气射了两壶箭,累得他汗流浃背,但最后已经没有多大效果了。
李自成接连又发起了两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
三次冲锋已经损失了上万人马,李自成只有停下来调整策略。这时消息传来,张献忠攻下宁远,他的陛下的朱由崧也到达了宁远城。
李自成就有些急了,拿不下这座城堡,就无法取得锦州,一个小小的城堡能挡就挡住了自己的去路?要等大炮吗?但是等陛下和张献忠的人马来了,自己仍然没有拿下锦州,如何向陛下交代?张敬轩不得小看自己吗?今天无论如何一定得把这座城堡拿下来!
李自成正欲组织第四次进攻的时候,好消息传来,马金花和刘文秀他们已经攻下了小凌河。
李自成大喜,立即派人去三十里外的小凌河调用白杆兵。这时在李自成他们身后来了一支队伍,这是保护多尔衮撤退的一万清军……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76章 血战女儿河(中)(二更)
因宁远告急,在1万名正白旗鞑子军将的保护下,摄政王多尔衮的车驾离开了宁远城,把死守首宁远的希望,交给了洪承畴。
这支队伍虽然都是鞑子的八旗精锐,清一色的铁骑,但是出了宁远之后,他们走的却很慢。
一天才走出几十里地,这对来无影去如风的鞑子来说简直就是蜗牛爬行。
但是没办法,因为他们现在的摄政王有病在身,车驾不敢走的太快,害怕颠簸。
多尔衮坐在车里,车帘儿放下来,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宁远城肯定保不住了,此时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从山海关之战以来,他的人马打一仗败一仗,或者说是,大战大败,小战小败,无战不败。自己究竟这是怎么了?这还是那个随父兄纵横在草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多尔衮吗?征服林丹汗,征服察哈尔,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朝鲜王朝无不臣服纳贡,俯首称臣。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一次又一次的把明军杀得大败,山海关大战逼降吴三桂,大败李自成入主中原,秋风扫落叶之势,将李自成的大顺军出了北京城,迁都关内,开始了对中原汉人的统治,那个时候是何其的辉煌?
自从遇上了弘光大帝朱由崧,一切都改变了,仿佛做了一场噩梦一般。从前的纵横疆场,战无不胜,完全反过来了。难道自己真的就对付不了一个朱由崧?尤其这次山海关大战,他们筹备了五年,没想到却败在了李自成的手中。说服不了朱由崧,难道连李自成也对付不了?
我多尔衮这辈子难道就完了吗?不成,绝对不成!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不就是这点伤病吗,我多尔衮一定有重新崛起的那一天!
多尔衮这样想着,身子骨好像一下子又硬朗起来,身心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恨不得现在就到疆场上跨马挣扎一番。这股热血冲得他,心潮澎湃,豪情四起。
“停!”多尔衮在车里大喝一声,声若洪钟。
手下的兵将立马停住了车驾,多尔衮决定不再坐车了,令亲兵又把他的战马拉过来了。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在太医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多尔衮又披坚执锐飞身上马。
手下的兵将皆大欢喜,顿时军心振奋,认为他们王爷的康复了,又可以带着他们纵横在沙场了。
唯独多尔衮的太医不住的摇头叹气。
这时有坏消息传来,宁远城已经丢了,十几万人马烟消云散,临时的大帅洪承畴被明军活捉。
手下的军将害怕大病初愈的多尔衮受不了打击,但又不敢隐瞒,想劝劝自己的王爷莫生气,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了。虽然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是连吃败仗,那就不再是兵家的常事了。
一个个都不无担心的看着多尔衮。
但是多尔衮,很反常的没有大发雷霆,甚至看不出有生气的样子。接下来他反而鼓舞大家加速赶往锦州,并下决心要在锦州与明军决一死战。
这群鞑子兵将心才稍稍放了下来。
一路上不时有宁远的逃兵跑过来,多尔衮破例一律既往不咎,这些逃兵如蒙大赦,又重新加入了多尔衮的队伍,很快他的队伍又增加了几千人马。
离锦州城还有几十里地的时候,有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传来,顺治帝亲征了,孝庄皇太后带着十万人马已经到了锦州。
“皇上真是好样的,不愧是我们爱新觉罗的子孙!”多尔衮更高兴了,催动手下兵将加速前进。
突然前方战讯传来,李自成率领着数万明军,向北绕过宁远城攻取他们的锦州来了。小凌河城已经被拿下,女儿河正在大战。
多尔衮闻报大怒,他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匹夫李自成欺我太甚,难道他真的认为我们大清的军队不敢与他野战吗?随本王冲,里应外合,可擒杀李自成!”
多尔衮说着取下大刀,带着1万多名鞑子的精锐,向李自成军的后方冲来。
此时两支军队相距也不过20里地,因为这一带多山地和丘陵,不是一望无际的荒野,行军打仗隐蔽性也比较强。
因此等李自成的人马发现了,鞑子的这支突袭队伍之后,已经有些晚了。
此时李自成的几万人马,前面的坚城功不下来,士气有些低落,他们暂时停止了攻击,在等待马金花的白杆兵,也可能是因为疏于防守。
一二十里的路程,对于鞑子的骑兵来说,根本不算个距离。眨眼之间多尔衮率着一万多人马就出现在李自成队伍的后方,铺天盖地般冲杀过来,喊杀声惊天动地。
起初的时候,李自成的军对还认为是自己的援兵来了,把他们当成了远征军特战兵的白杆兵,直到看到鞑子的大旗才觉得弄错了,铺天盖地的鞑子杀过来了,而且领兵带队的是威名赫赫的摄政王多尔衮。
李自成带着陆校赶紧引兵拒战,特战兵的火枪营对鞑子们开火,特战兵的火枪营,他们所使的火枪不再是旧明军的火枪,而是在荷兰火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装,虽然比起荷兰的火枪来说,威力和功能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全部是大明朝自己生产的,包括弹药和子弹,但是毕竟明军的旧式火铳要强得多,最起码它不容易炸膛。
这些特战兵都是挑选出来的,枪法比较准的,又荷兰驻台湾海军司令和防务总长亲自任教,受过近一年的严格训练,对于城堡中有强大炮火的清军,他们没有多大办法,但是对于多尔衮的这些人马,他们可以大显身手了。
一时间枪声响作一团,股股白烟弥散,影影绰绰之中鞑子的兵将成排成批的往下倒。
远征军特战兵的2000多火枪营,一阵密集的枪声撂倒了不少鞑子,多尔衮豁出去了,亲自带队冲锋,这一次还真是突破了明军火枪的防线,双方的骑兵拼杀在一起。
此时李自成的人马已经冲杀了半天,已经有些疲惫了,多尔衮的1万多名八旗精锐又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袭击过来,此时明军显得有些被动。尽管论战斗力,远征军的骑兵要比八八旗军的强悍得多,但是加上对明军不利的因素,双方一时难分高下。
此时,女儿河城堡中的清军当然也没有闲着。起初他们认为是明军在使用什么阴谋诡计,诱他们出城上当。后来他们看清楚了,多尔衮的战旗和很多熟悉的身影。城堡中的清军觉得的战机来了,城堡内的2万多人马杀出来,与多尔衮的人马两面夹击李自成,明军腹背受敌。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77章 血战女儿河(下)(三更)
朱由崧在宁远待了几天,将洪承畴传旨解往京师,公开处决了1万多名鞑子和清军的汉奸俘虏,大快人心。
很快朱由崧便得到了消息,多尔衮有伤转病,出了宁远往锦州养病去了。大清京师方面动静很大,13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了,而且他和孝庄皇太后率领十万大军离开了盛京往锦州而来,开启的他的第一次御驾亲征之旅。
朱由崧当然知道锦州位置的重要性,不论是对大明,还是对大清,都是必争之地。
朱由崧思忖道:“看起来锦州要有一场大战,李自成这一支人马恐怕难以支撑局面,传朕的旨意,立即起驾赶奔锦州。”
这几天张献忠率领的远征军步军在城中也得到整休,及时补充了粮草给养,炮营也得以补充了弹药,处理完了战后事宜,留下一名副总兵,率几千人马,镇守宁远。
朱由崧和张献忠总督御营新军和远征军步军兵离开宁远城,浩浩荡荡奔锦州而来。
宁远和锦州相距仅一百多里地,走出几个时辰之后,朱由崧便得到报告,李自成的人马已经拿下了小凌河,正在攻取女儿河。
朱由崧知道,锦州城外有很多据点,要攻取锦州城,必须得拔去他们城外围的据点,小凌河和女儿河,就是清军在锦州南部和西南部修筑的两处城堡。
朱由崧拿出了军用地图,具体看看这两座城堡,要从南边攻打锦州必须拔去这两座城堡,拔出了这两个城堡就等于摘去了锦州南部的两道天然屏障,打开了锦州的南大门。
另外除去锦州城不说,锦州城的北部还有大凌河据点,西北还有黑山据点。加上西南部的小凌河和南部的女儿河城堡,这几个战略据点,把锦州城牢牢的抱在怀中,加上锦州城塔山杏山和松山三城互为犄角,锦州城及其他的外围据点已经聚集了大清的精锐之师将近20万,整个锦州的防守可谓是固若金汤。
要攻取锦州之前,必须扫平外围的障碍,如果锦州城是一头猛虎,扫平他外围的战略据点,相当于去掉了它的爪牙,另外这样做的好处是切断清军的归路,使锦州成为孤城一座。
朱由崧和宋献策,张献忠等人商议之后,打算给李自成传旨,让他们拿下女儿河之后,不必急着进攻锦州城,而是集中力量扫除锦州外围的大凌河和黑山等据点。
但是大凌和黑山两个据点在锦州城的后面,要想拔取这样的据点,无异于虎口拔牙。因为锦州城的守军不可能坐视他们,进攻黑山和大凌河而不管。
因此朱由崧决定,最好对锦州的攻击和对大凌河和黑山的攻击同时进行,让他们难以相顾。或者是在锦州城的正面布下重兵,摆出要大举进攻锦州的样子,让城中的守军不敢出城去救,这跟围城打援的策略如出一辙。
要这样部署兵力,有个前提,必须得有足够多的军队。现在李自成的人马集中在小凌河和女儿河一带,张献忠率领的远征军步军,充其量就10万人,很难完成这样的战略部署。
因此朱由崧决定立即调动水师。
朱由崧御驾亲征,带着远征军打出了山海关,水师营的将士当然没有闲着,新训练的五万水师营,作为30万远征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他们的陛下朱由崧当然没有太远,现在国丈大人铁臂苍龙贺兆雄任水师指挥使,5万水师已经由天津卫沿海北上,出山海关开到了宁远城,随时待命。
跟其他军种一样,这五万水师营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水师营,水师营的装备得到很大改善,全部是清一色的新式水师战船。这些战船吸收了荷兰人先进的造舰技术,不但吨位变大了,火力布置也更强大,另外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很强的逆风行驶能力,顺风航行速度更快。
经过优中选优喝,将近一年的强化训练,水师营的将士个人素质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总之,远征军的水师营原来的水师营相比,规模仍然是5万,但战斗力实现了一个飞跃式发展。
在锦州城这样一个大战场上,朱由崧决定让水师营也参战,有人带着他的旨意,命令水师营走海上,从大凌河的入海口处逆行而上,拔取锦州城北边的大凌河城堡,切断清军的归路。
朱由崧派出的天使官刚走之后,负有战时收集军情任务的锦衣卫头子李全急匆匆来见朱由崧。
“启奏陛下,臣等探知,我军攻取女儿河战事不利,多尔衮带着一支人马突然从背后杀出,李自成将军的人马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朱由崧一听,多尔衮这家伙不是病了吗?从哪又冒出来了?李自成被困女儿河,形式可真够危急的。
“这里离女儿河多远?”
李全道:“回陛下,超过40里。”
这时张献忠说话了,“陛下,臣等愿意带一支人马,火速驰援女儿河,营救李自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