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当帝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星星草
朱由崧摇头道:“爱卿是步军统领,率人马赶到那里,至少得一个时辰,你们作为朕的后援,救兵如救火,还是让朕亲自去吧。”
“微臣遵旨。”
朱由崧带着4000御营新军,全是清一色的骑兵,风驰电掣一般往女儿河飞奔。随行护驾的男女将领除了宋献策之外,还有高桂英,贺宣娇,小柳是,慧梅,李全和柳春红,以及御马监的大太监安林等等。
张献忠在后面督师远征军的步军,加速前进,赶往女儿河。
战马如飞,4000铁骑在山林之中穿梭,像一阵旋风卷地而过。
一个小时之后,朱由崧带着贺宣娇和小柳是以及李全夫妇领着一支锦衣卫,出现在女儿河畔的一处高岗上。
下面不远处喊杀声震天,李自成率着人马正在和清军拼杀,张环指挥着3000弓箭兵从河边绕过来,也加入了战群,这场凶杀恶斗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战场后,死伤遍地,血流成河。
朱由崧在马上御鞭一指:“传朕的旨意,命令御营新军出击,一千名御营火枪营打头,三千御营铁甲骑兵扫尾!”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78章 多尔衮殒命(四更)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女儿河畔清军和明军大战了几个小时,清军明显已经占了上风。
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多尔衮带着有人马偷袭了李自成的后方,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后方也有人偷袭,正是朱由崧的御营新军。
首先冲上来的御营火枪营,一千名火枪手骑着马排着队从多尔衮这支人马的屁股后面杀了过来。
这一千火枪手,跟远征军的火枪营还不太一样,虽然他们用的火枪都是当时先进的火枪,都是荷兰人的火枪改装过来的。但是因为这一千人马是保护圣驾安全,也就是说这是皇家的亲军卫队,当然是精英中的精英。如果说远征军火枪营比较厉害,那么朱由崧的御营火枪营就得加个更字,他们由荷兰驻台湾的海军司令范佩西亲自任教。
这一千人马快管直,一边骑马往前冲一边放枪。鞑子们更是猝不及防纷纷落马,多尔衮的队伍当时就乱套了。
一千火枪手的后面是3000御营铁骑,这3000人马,本来就是朱由崧中的王牌军队之一,与白杆兵齐名。远征军训练的时候,他们这支军队也在训练,有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为指挥使。
3000铁骑全部是双武器,除了弓箭还有长矛。由于现在有一千火枪营在前面开道,弓箭他们基本上不用了,冲上来直接上长矛。
3000兵将排成了两排,像一架巨型战车往前推进,马上的兵将,每人一杆一丈多长的长矛,组成了长矛的森林。在战马强势的冲锋下,几千根长矛一起往前捅,无坚不摧。
前后这4000人一走一过,战场上全是尸体,基本上就没人了。
清军根本抵挡不住,别说多尔衮来了1万多人,就是来个三万五万的也不够杀。
此时,多尔衮这张脸又绿了。
本来他偷袭李自成成功,胜利再望,他的正白旗人马跟城堡里冲出来的2万多绿营兵已经连成了一片,李自成的两三万人马被夹在当中,腹背受敌,眼看就要把李自成这支人马全歼在女儿河畔。
当时多尔衮心情正然高兴,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看来真是如此,他上马一冲锋,一高兴什么病都没有了,屌也不疼了,蛋也不痒了,似乎他的病真的好了,上马冲杀还是当年那个威风凛凛的多尔衮。
他还梦想着把李自成抓住,报一刀之仇,但是李自成率领人马拼死力战,几个小时下来了,李自成及其他手下的人马并没有伤亡多少,战斗力仍然强悍。
多尔衮不得不感叹大明远征军的英勇神武。但是那又如何?你们现在败局已定,再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就得全军覆没!
然而令多尔衮没想到的是,天赖出猴头,眼看着胜利在望,就要成功了。朱由崧的御营军队从后面杀到了,虽然只有4000人,但是这4000人锐不可当,所过之处像战争之神,收割生命一样,脚下全是鞑子的死尸。
此时已经力战了几个小时的李自成,看到了火枪营和绿营铁骑,精神头一下就上来了,振臂高呼:“我们的援兵来啦,陛下圣驾已经到了,一鼓作气拿下女儿河,杀!”
喊完之后李自成挥舞着闯王刀,像打了鸡血一样,诛杀鞑子如砍瓜切菜,他手下的远征军铁骑一下子就精神抖擞了,个个勇不可挡。他们这支队伍一下子反过手来,化被动为主动。
倒霉的是这些鞑子八旗和绿营兵,现在只有四散逃命的份儿了。
惊愕之中,多尔衮赶紧撤退打算夺路而逃。
但是冤家路窄,迎面正被李自成带着一支人马堵住去路。
“狗贼多尔衮,哪里走?”
李自成大喝一声直取多尔衮,多尔衮还打算跟李自成拼上几刀,以报当初的山海关下一刀之仇,但是被手下兵将劝住了。
“王爷快走,明军的援兵上来了,我们腹背受敌,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王爷快到城堡中躲避一时吧。”
手下的亲兵将士城堡中的清兵相劝。
多尔衮只有拨转马头带着残兵败将往另一个方向逃走,李自成带着人马在后面就追。
多尔衮身边的兵将越来越少,跑着跑着他有些慌不择路,冷不丁抬头一看,前面数百米处的山冈上站着一队人马。
这支人马约有几百人。全都是明军将士,还不是普通的明军,看装束多尔衮就知道,那是明军的锦衣卫和几个貌美如花的女将军簇拥着人中的龙凤,正中间的一个人骑着高头大马,这匹马浑身上下火炭红,只有马脑袋上,一块巴掌大小的乳白色标记。
马上端坐着一员玉树临风的年轻大将,生的浓眉朗目,面白如玉,头戴八宝珍珠闹龙冠,一身银白色的甲衣,外罩杏黄色滚龙战袍。这个人多尔衮太认识了,正是大明朝弘光大帝朱由崧。
五年前多尔衮和朱由崧就打过交道,他记忆最深的一次是,朱由崧仅带着两名美女,三人三骑被困在三岔河口。但是他亲自指挥的3万鞑子精锐,竟然没有能困住他们君臣三人。
最后朱由崧在万马军中杀了个几进几出,骂翻了范文程,还追着他多尔衮跑了几圈,险些落到他手。
此后,清军就一败再败了,直到败出北京。
多尔衮现在看到这个朱由崧犹如惊弓之鸟,脑袋突然疼了起来,头疼欲裂。
紧接着,多尔衮觉得天旋地转,眼前发黑,扑通一声从马上栽落下来,人事不知。
“王爷?”
“王爷落马了,快保护王爷!”……
此时的多尔衮身边还真有几个死忠,不顾一切的跳下战马,把多尔衮扶起来大呼小叫进行抢救,多尔衮明白过来之后,一句话也没说,哇哇的又吐了两口血,昏迷不醒。
这时李自成带着人马从后面就杀倒了,这些鞑子赶紧把多尔衮弄到战马上,狼狈而逃。
李自成等人追上去一顿乱刀,这群鞑子全部被歼灭,多尔衮也被扔到了地上。
李自成骑马冲上来,一刀把多尔衮的脑袋剁了下来……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79章 锦州会战(1)(一更)
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多尔衮,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说他最负盛名不为过。站在清朝人的立场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他的功勋,堪比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建立了后金。皇太极的主要功劳,是建立了大清,完成了入关的资本积累。他们父子二人主要是为建立统一的大清王朝做了铺垫筹备工作。
但是没有多尔衮就没有大清的入关,也没有李自成集团的覆灭,六岁的小顺治也难以在北京称帝。这是一个不是帝王胜似帝王的人,他的功劳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有过而无不及。
但是由于朱由崧的穿越,这个明清时期最叱咤风云的人物,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被李自成一刀剁了脑袋。
历史上的多尔衮也是这一年死的,只不过是稍晚一些时候,在狩猎的时候坠马受伤,然后身亡。也是这一年13岁的顺治帝正式临朝亲政。
摄政王多尔衮一死,清军大乱。李自成指挥的远征军铁骑和朱由崧的御林新军,在天黑时分一鼓作气拿下了女儿河城堡。
连多尔衮的人马和城堡中的大清守军,超过4万人,死走逃亡,烟消云散。
李自成命人清扫战场,来到朱由崧近前下马请罪,说自己用兵不当,有负圣恩,折损了不少人马,请陛下降罪。
朱由崧把他扶了起来:“鸿基无罪,何出此言?这也算不上什么用兵不当,这一场主要是被多尔衮搅和了。多尔衮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爱卿不但无罪,还有功劳。”
朱由崧说着,命人为李自成夫妇记下首功一件。
李自成高桂英,感念皇恩,然后
把朱由崧接进城中。
这时马金花率白杆兵赶到了。
一看女儿河得下来了,陛下亲临,马金花赶紧过来见驾。
朱由崧笑着,把马金花揽入怀中,“爱妃驰骋疆场,左右逢源,真有祖上风采,辛苦啦。”
马金花娇羞的一笑,谦虚道:“皆是陛下运筹帷幄,李自成将军指挥有方,臣妾不敢冒功。”
接着张献忠的人马也开到了,张献忠跑的浑身是汗,满身的征尘,前来见驾。
朱由崧让他起来笑着对李自成道:“敬轩将军也听说你被困,很是着急,奈何步卒没马才跑成了这个样子。”
李自成看了张献忠一眼,不屑道:“他能有这么好心,不是急着来看我李自成的哈哈笑吧!”
张献忠一听可就急了,眼睛瞪得溜圆,连胡子也颤抖了,冷哼一声道:
“哼,我张敬轩风风火火的往这里赶,当然不是冲你,是害怕陛下有失,你李自成还真不值得俺老张这样。”
朱由崧一看,两个人仍然是翻贴门神不对脸,赶紧把话题岔开了,高桂英过来也是劝,既劝丈夫,也劝亲家,这两个人才没有再争吵下去。
女儿河一战,歼灭了清军4万余人,如果算上小凌河的战斗,共歼灭清军五万余人,不过这一战明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连女儿河和小凌河明军共伤亡了一万一千人。
短短的两天有如此战绩,实在是可喜可贺的大胜仗了。打仗没有不死人的,杀敌3000,自损800,就已经是兵家所追求的大胜仗了,那种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完美的战斗纵然是战神如白起韩信之流亦是可遇而不可求。
朱由崧传旨,原地休整人马犒赏三军,然后把自己和宋献策,张献忠等人商议的攻取松锦的策略向李自成等人作了传达,让他们心中有数。
这一下李自成也不急着进攻锦州了。经过此役,他也认识到锦州远非宁远可比。清军实力还是很强大的,不容小觑。鞑子们在这里屯驻重兵,小顺治和孝庄皇太后亲自坐镇,这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会战,李自成很是赞成朱由崧的这个策略。
两天之后,李柱石统领的炮营也开到了。按照朱由崧的部署,为了造成大兵压境之势,李自成的马军,张献忠的步兵,拉着大炮,十几万明军陈列在锦州城外十几里远的地方。
明军没有攻城,也没有困成,而是找个地方安下营寨,摆出了一副打算强攻锦州的阵势,杏山,松山和塔山三城的守军立刻紧张起来,日以继夜的巡逻防守。
这三城互为犄角,三城的远近炮火实现了全覆盖,再加上城头上的弓箭,滚木和石块,防守没有漏洞。而且这三城都修有内城,外城,辅城和瓮城,10万清军的精锐严防死守,是真正的固若金汤。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明军仍然没有攻城。
但是,城中的顺治和孝庄皇太后就开始猜测朱由崧的心思了。
小凌河和女儿河两城失陷,多尔衮阵亡的消息,锦州城当然知道了。顺治帝大哭,顿足捶胸,孝庄皇太后也伤痛欲绝。
损失两座小城不算什么,关键是失去了多尔衮这样一个大人物。
摄政王多尔衮这颗将星的陨落,对他们的损失和打击可太大了。小顺治虽然雄心万丈,但是失去了多尔衮,无疑是倒了一座坚强的靠山。
孝庄皇太后悲天悯人,哀叹上苍的不公,对大清抽去了一根台柱子,让她柔嫩的肩膀失去了一个特殊的依靠。
宁完我等人赶紧相劝,顺治小皇帝和孝庄皇太后,哭了两天,才算止住悲声。他们命令全城挂孝,既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摄政王的哀悼,也表达了他们母子与明军决一死战的决心。
然而,十几万明军兵临城下,却迟迟不开战,既不围城,也不攻城,看不到有什么大活动,就这样睡了吃,吃了睡,一日三餐,跟游玩也差不多,令顺治集团泛起了嘀咕。
这样的和平对峙,里面绝对有事!
有人认为朱由崧在等待时机,可能是大炮军粮等均需补给尚未完备,也可能是在等待什么兵马。
顺治帝和孝庄皇太后,以及宁完我等君臣要员反复商量,但是,无论如何商量,结果都是除了严防死守,还是严防死守,绝不能出城跟他们交战,因为现在朱由崧的远征军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点,大清的摄政王多尔衮已经反复为他们证明了,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清军不管是八旗精锐还是新成立不久的绿营兵,远远不是远征军的对手,他们只能凭险而守,决不能与明军在野外浪战,这是他们总结出来的血与火的经验教训。
这时大明远征军的五万水师舰队,已经开到了大凌河的入海口,然后逆流而上了。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80章 锦州会战(2)(二更)
水师作为远征军的一个重要兵种,这次也配合朱由崧远征大清,这是朱由崧第二次铸练新军以来,水师营第一次参加战斗。
水师的编制仍然是5万,水师的指挥使是仍然是铁臂苍龙贺兆雄。这是与明军的旧水师相同的地方。
但是新的远征军水师与旧明军水师相比,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首先是装备的更新换代,主要表现在舰船和舰船的火力配置上。
现在大明远征军水师舰船,是清一色的超荷兰技术。因为这一时期,荷兰人的造船技术是非常厉害的,堪称是世界一流,首屈一指,要不然海上的马车夫的称号也轮不到他们。
朱由崧在吸取荷兰人造船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改装,这是宋应星,宋应升哥俩和汤若望等几个军工专家,呕心沥血,日以继夜,努力了几个月的成果之一。
现在,大明的水师战舰,不但吨位大,而且航速高,顺水顺风就不用说了,有很强的逆风逆水航行能力。
而且操控舰船相对来说简单,一艘大战舰,只需要数人就可以完成操作,解放出更多的人力用于作战。
第二个明显的方面,是战舰火力配备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点不说与明军的旧水师战舰作比,即使与先进的荷兰战舰相比,也有明显的改进。这里主要是指汤若望他们改进的大炮,装到了战舰上,而什么千斤佛郎机,原来的红衣大炮全部拆除,装上了清一色的新式大炮。
一艘大战舰,分为上下三层,一层装三门这样的大炮,这样舰船的一侧可以装九门炮,也就是说舰船的两侧装有18门大炮,另外前后各装一门大炮,这样一艘大战舰共装20门大炮,火力打击的威力和射程,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的24门舰装大炮,能够打击四面八方各个方向的敌人。
另外每艘大舰上还设有若干火枪手和弓箭手,那就实现了战力的远近覆盖,一艘战舰可以打击方圆十里地以内的范围,也就是说,一艘这样的战舰,它的作战半径可达五公里。
由于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新的水师战舰特别是大战舰数量上大幅度削减,不以数量求生存,而以质量求保证。
因此这5万水师,只配有一百多艘这样的大战舰,至于说轻快灵活的小型战舰,根据需要配备若干。
相对于旧明军水师和荷兰水师来说,动辄几百艘甚至几千艘战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一句话,现在朱由崧的水师与以前相比,速度和战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升。
现在明军远征军水师一百艘大战舰和数百只小舰由渤海开到了大凌河入海口处。
这期间他们遭遇了清军的两次水师。
清军当然也有水师,这些水师主要由崇祯时代投降过去的汉奸军组成,也即是汉人军队。
不过清军的水师跟现在大明的水师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因此清军水师一触即溃,根本挡不住大明远征军水师的进攻。
在龙海湾和葫芦山庄,清军数百艘战舰几万人马,根本接近不了明军的战舰,全都成了明军的靶子,一顿大炮,大都成了炮灰沉尸海底,余者仓皇而逃。
明军水师继续前进,逆风逆水如有神助,畅通无阻,很快这支舰队开到了大凌河城附近水域。
相距数里,城中守军向他们开炮开炮,打得硝烟弥漫,水柱四起,几艘明军的小战船被击中,有的倾翻,有的解体起火。
但是清军这一开炮,就说明清军的城堡完全在明军水师战舰的射程范围,不用再做测量,因为关于清军大炮的射程等各项数值,都在明军的掌握之中,这当然是汤若望的功劳。
水师指挥使贺兆雄一声令下,明军开始了还击。
河中航道跟大海里肯定不同,为了避免搁浅和拥堵,此时大凌河水域只开进来三艘大舰船,其余的二百多艘皆是小战船。
火力攻击当然靠大舰船,小战船让道,三艘大战舰往前开的同时,舰上的炮兵调整好距离和射程,弹药早就装填完成,火把点燃引线。
一艘战舰上,可以有九门大炮瞄准目标同时开火,三艘这样的战舰,就是二十七门大炮齐发,而且还都是二连发。
二十七门当时最先进的大炮同时开火,绝对是惊天动地。第一轮54发炮弹呼啸着准确地击中目标,城上的清军被炸的残尸横飞,硝烟弥漫。
但是还没完,这时三艘战舰一调头,另一侧的二十七门大炮也开火了。
“咚咚咚,轰隆轰隆……”又是54发炮弹飞落在清军的城堡中炸响。
这样,明军的三艘水师大舰船,一个华丽的转身,就是双五十四响108发炮弹,这算是一轮炮击。
等到三艘大战舰再转过身来的时候,这边的27门大炮又装填好了弹药,又可以二连发了。
就这样,三艘大舰左一转身,叨叨叨,又一转身,轰隆隆。两轮下来200多发炮弹,就飞出去了。
再看大凌河清军的城防上,已经成了一片废墟,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什么叫做船坚炮利?不用清政府等到200年之后,列强入侵中华的时候再现,现在,这些鞑子清军已经领略到了。
看到炮击已经差不多了,贺兆雄命令数百条小船靠岸,上万名明军水师弃船登岸,呐喊声震天如潮水般扑向清军的城堡。
只一个冲锋,明军便冲进了清军的城堡,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城中白刃战。
几乎没有悬念,不到两个时辰便结束了战斗。明军水师以闪电般的速度端掉了清军的大凌河城堡,城堡内的清军甚至来不及向锦州求援。
贺兆雄指挥着人马清扫战场,一边命人向陛下报捷。
虽然城堡内的清军无法向锦州求援,但是清军水师海岸边连吃败仗,损失了几万人马舰船,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锦州城。
败仗?又是败仗!顺治皇帝气的把桌子都掀翻了,恨不得亲自上战场陷阵杀敌。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81章 锦州会战(3)(三更)
不怪顺治小皇帝发脾气,也不是因为13岁的小孩喜怒无常,容易冲动,刚刚当上皇帝,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实在因为这事太气人了,摄政王多尔衮一败再败也就罢了,岸上的军队不行,但是水战怎么也是节节吃败仗?难道大清的军队就这么不堪一击?优秀的爱新觉罗,所向披靡的八旗军,那就成了昨日黄花,风光不再了吗?
顺治皇帝虽小,胸存大志,13岁的他基本上就有了成人的头脑,心怀社稷。
不像现在十三四岁的孩子,还是在家当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拿着手机,玩着游戏,通宵泡网吧,就是不爱学习,稍有不顺心,就冲父母老师发脾气,动不动离家出走,这才是真正的孩子气。
古人普遍寿命较短,人生七十古来稀,四五十岁就成了老人。但是他们成熟的也早,十三四岁娶妻生子的、嫁为人妇的比比皆是。别人不说孝庄皇太后就是如此。
现在的顺治皇帝刚刚临朝亲政就已经成熟了,不成熟也不成,这个烂摊子,除了他没人敢收拾,除非他不当这个皇帝。
顺治皇帝这一发脾气,身边的太监吓得就跪下了,门口伺候的宫女也吓得战战兢兢,体如筛糠。
很快孝庄皇太后,宁完我,刚林、巴哈纳、冷僧机、拜尹图,以及蒙古鞑子吴克善,满珠习礼等随行护驾的文武大臣,以及锦州的地方官,包括锦州知府王化成和逃回来的宁远守将耶律青等等,全都跑过来伺候啦。
除了孝庄皇太后之外,他们在顺治皇帝面前呼呼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
顺治皇帝冲他们咆哮一顿,然后把水师连连兵败的奏折摔给了他们,“岸上的兵马连吃败仗,明军的水师又是畅通无阻,如入无人之境,现在他们的战船已经开到了朕的后面大凌河了,食君禄,当报君恩。尔等拿着朕的俸禄,就是这样报恩的吗?”
1...250251252253254...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