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你习武比较晚,但是每日苦练,倒是打下了底子,身体的柔韧度、强度、硬度、持久度都够了.......”
苏宸听着,有点不自觉往下边看了看,怎么越听越像是,在夸它呢!
樊老丐继续说着:“你现在外家功夫,尤其是刀法,已经练到一定熟练度,即便每天再苦练下去,也不会有大突破了,除非你是一个百年难见的武学天才,可以自创武学来突破自己的瓶颈,但这显然不大可能1
“那当如何呢?”
“需要转为内家功夫,这就牵扯到了内功的呼吸法,吐纳口诀、运气养劲的方式等,都是不传之秘,远比那些刀法、剑法的招数更重要。只要内家功夫练好了,就好像你小说中写的内功心法,一旦有了几十年功力,随便招式,力量太大,速度太快,外家练家子刀法再精妙,也很难挡得住,因为他体能无法跟得上内功高深者,已经不是一类人了。”
苏宸点头,这个道理他懂,虚竹、段誉等就是最好例子,忽然有了内功,直接从小白,变成高手了。
“我有一套自用的“黄庭真阳功”也称黄庭胎息法,是我年轻时候,家中遭难,又遇到草寇追杀,躲入一个山谷,被一位山中修道的老者所救,他把自己所练的这套呼吸法传授给我,后来我一直练着,虽然不如小说中九阳神功等那么离谱,但也是道家炼气修道的一种吐纳呼吸之术,对人体奥秘和炼精化气,都有促进,配合外家功夫,一起练,就能逐步提高1
樊老丐这样解释说完,还真从兜内掏出了两张白纸,递给了他。
“我这是写下来的,你背下来后,就烧掉吧,不要外传第三者了。”
苏宸内心激动,接过来了,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呼吸吐纳的法子,终于等到它了。
虽然不是降龙十八掌、如来神掌那些虚构的武功,但是,有了这等内家炼气的法门,他就能加速提升了。
“明白,多谢老前辈,我这就背下来1苏宸的记忆力超群,只要看一遍,就能全部印在脑海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四十九章 练功提升
苏宸迅速记下了内家黄庭呼吸法,一字不差,然后拿出火石,当着樊老丐的面烧掉了口诀纸张。
樊老丐微微点头,对苏宸这个做法很满意,虽然苏宸记下后可以再写出来,但是, 这种做法,就代表着一种态度,令人舒服。
“这么短时间,都记下了?”樊老丐询问。
“记下了,我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1苏宸对这个还是自信的。
因为他穿越之后,两个人的灵魂力叠加了,导致他过目不忘。
“这个我信, 毕竟你是状元公,读书背字这肯定是你的天赋, 哎,想当年我也是个读书人,可就这两篇口诀,背了三天才能记下来,十分艰涩,还要不时翻看巩固,你竟然片刻工夫,便都牢记下来,老乞丐真是佩服了。”
樊老丐对苏宸这個记忆能力,心中钦佩加羡慕。
“那晚辈这就试试,如何吐纳,还请老前辈指点。”
苏宸想要当场尝试,因为口诀很枯涩,靠自己领悟修炼,也是很难入门的,需要武学高人在一旁指点引导才行。
练武这东西, 不像是读书做题,尤其是开始阶段,很难自学成才,需要有人传授才行。
这里面牵扯到身体奥秘,运气感受,一点不能错,否则不但无法练成,还可能练错,伤了身体。
所以古代有“穷文富武”的说法,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学文,成本最低,只有富家的子弟,才能有钱请武师传授,买上好弓、兵器和马匹等。
“这套黄庭呼吸法,包含了打坐、站桩、睡卧等不同静止状态时,如何呼吸吐纳的妙法,也有人在练拳、打斗时候的,调息变化,不论是静, 还是动, 都能够用上它1
樊老丐开始讲解了, 为他阐述一些黄庭内家呼吸之法的基本道理。
“明白1苏宸毕竟看过无数的武侠小说、玄幻小说等,对于这个道理,理解很轻松,即便对方说能修仙,他也不会感觉离谱。
“先从打坐开始了......”
樊老丐很上心,一本正经起来,对苏宸认真做指导。
而苏宸学的更用心,毕竟他穿越之后,除了对金钱美色感兴趣之外,另个兴趣就是成为武学高手。
因为武功这玩意儿,在二十一世纪已经遗失,看不到了。网上所谓的武学大师,如自称混元霹雳宗师等,被人一拳打成熊猫眼,也只能说个后辈不讲武德!
如今回到了五代十国,北宋初年,苏宸若是能够接触到一些功法,自然想要练通,增强自身实力,才有安全感!
打坐吐纳,除了外呼吸,主要还有更玄妙的内呼吸!
内呼吸就是内家养生之术的关键,重意境空明,调整呼吸状态,按照口诀所载,引导胎息行气,以推动气血,行走经络,最后在体内蓄气。
至于什么天地灵气、炼气化神等,都过于虚无缥缈,无法真的做到。
这更像是气功一般,一点点增强气血之力,推动体能不断突破、提升!
“心持自然虚境,如秋月之映照于碧水......”
苏宸默念着口诀,让自己内心安定,樊老丐在身边讲解内呼吸的几处关键,如何做到呼吸的时长、频率,让自己处于空明状态,引导气血的运转等。
半个时辰后,苏宸睁开眼,果然觉得整个人精气神似乎有了一丝丝改变。
每个人打坐入定,因为观想不同,产生的气质自然也不一样,苏宸更加有谦谦君子之风了,不像是纯武夫的彪悍气质。
“接下来是站桩,如何通过站桩,做到呼吸养劲,一动一静的转化,让体内气血之力反复跌宕,最后存于体内丹田......”
苏宸一边听着樊老丐解说,一边照做,不对的姿势和状态,樊老丐也会纠正。
站桩半个时辰下来,苏宸感觉到浑身大汗淋漓,但气血更加充沛了,刚阳之气浓厚。
“睡卧时候,也有特殊的姿势,抱丹而睡,不让体内的精气外放......”
樊老丐讲解细致,苏宸格外认真听着,都记在脑海里。
“等一会入睡,你可以体验一下,好了,今晚就聊到这吧,三天后的夜里再过来,看看你能入门到什么地步吧。”樊老丐打算告辞了。
“老前辈不住在苏府吗?”苏宸想要留下他,可以随时询问。
“不了,城内也有我丐帮的分舵,过去住方便1
樊老丐说完,把剩下的酒,直接倒入了他的酒葫芦内,然后腾身跃起,跳过了院墙,飞檐走壁出去了。
苏宸看的眼热,在这个五代十国,轻功也是存在的!
有了内功心法,苏宸迫不及待,去练功了!
.........
清晨,太阳初照,万物复苏。
苏宸很早就起来,正在站桩,他的脚踵,脚心,脚掌踩着地面,脚下生根,和大地连接。
尤其是每一步呼吸,他的全身毛孔都轻微的一起一伏,好像在口鼻呼吸的同时,他的全身也在呼吸。
新鲜空气,从口鼻吸进,经过肺部,散出身体中的废气腐气,令人浑身清爽。
通过两天这种黄庭呼吸法的吐纳修炼,苏宸全身上下每一处地毛孔都开阖自如。
每一次呼吸,都能带动全身,从上到下,从头脸一直到脚跟,仿佛都能随着呼吸。
长久下去,消除体内的血毒废气,的确达到延年益寿,养生益气的地步。
打坐和站桩结束后,苏宸开始练刀,虽然只练了两天内功,明显感觉到体能的细微变化,体内似乎有一股绵绵气力,让他体力更加悠长,而且,出刀的时候,对力量、速度、角度的捏捺,更加精准了,妙之毫巅一般。
刀光闪烁,身法如游龙,招式精妙,苏宸练刀结束后,有一种十分畅快淋漓的感觉。
“果然有效,虽然还不是特别明显提升,但是,那种细微的变化,能够察觉到了1
苏宸微笑着,对这股大黄庭内功心法还是很满意了,不会止步于外家功夫了。
这时候,荆云快速跑来苏宸的院落,禀告道:“公子,宫内来了公公,登门要见公子,说是关于常州战局的事,请您速速入宫,到澄心堂议事1
苏宸神色一凝,心中有一股不好预感,难道常州这么快就沦陷城破了吗?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
苏宸入宫之后,被小太监带到了澄心堂,里面有一些大臣正在与李煜在议事;当他的名字被通传进去,很快得到了召见。
进入澄心堂内,苏宸看到了屋内已经站了十几个人,都是南唐重要的军机大臣等,如韩熙载、同平章事严续, 枢密院使殷崇义,朱巩,枢密副使陈乔、陈觉,澄心堂承旨徐游,中书舍人徐铉、张洎,大臣潘佑、徐铉、魏岑等,都在屋内了。
苏宸进来之后, 顿时吸引了不少大臣的目光, 有的点头示意,有的充满提防,有的充满赞许,神情各异。
“微臣拜见官家1苏宸施礼。
李煜摆手道:“不必多礼!苏卿来到正好,关于常州失陷的军情刚刚送到,情况紧急,朕召见了诸位大臣入宫议事,韩大人提到了你,说你智计百出,或许能够想到一些对策,所以,便把你也召进宫来了。”
苏宸闻言,心中微惊:常州城才被攻打不出十日,这么快就告破了?
按照历史记载,吴越兵攻打一个月,常州城才破掉了,但是, 现在不足十天,常州竟然如此快的失守了,有点不对劲啊!
“这么快就攻破了?”苏宸的表情有些惊讶。
韩熙载在旁解释道:“这次刘澄将军带兵坚守城池,在战术上并没有犯错误,但是,根据送回来情报,就在昨天夜里,城内粮仓忽然失火,军营战马也被放栅,有一股势力从城内作乱,跟城外的吴越兵里应外合,突破了西城门,经过一晚上的厮杀,常州城失守了。”
“有内应?”苏宸听完,内心也狐疑起来,这次竟然不是刘澄主动投降,而是城内有吴越国的内应。
“如今那边形势如何了?”苏宸多问了一句。
韩熙载回道:“吴越兵已经进入常州,进行了一番烧杀抢夺,罪行累累, 整修过后,就会朝着润州进军, 如果润州再失守,东大门打开,很快就会抵达金陵城下,到时候,会给我方造成极大的威胁。”
这时候魏岑已经不耐烦韩熙载跟一个仕途新人在这里解释了,他站出来拱手道:“臣觉得,形势危机,当立即派出重兵增援润州,一定要守住润州城,否则,我江南唐国危矣1
他说的这话倒是不假,在场的大臣都心知肚明,润州成为东面屏守金陵城的最后一道门户了,一定不能出事。
“魏卿所说,大有道理1
“官家!魏大人说的是有道理,可是这刘澄将军正是魏大人极力推荐,但如今十日不到,常州城池就丢失了,是否魏大人有举荐不利之责?”同平章事严续刚正不阿,直接开始参奏魏岑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刘澄将军是本人推荐不假,但是城内出现了叛乱,又非刘澄弃城投敌,或是犯了明显错误导致失败,又如何能算得上刘澄将军的头上?严大人若是这样说,未免寒了那些前线将士的心1魏岑也是朝廷老油条了,所以,很懂化解这些参奏,避重就轻,甚至辩解脱身。
“若是无人负责,奖罚不明,那谁又能认真对待这次国家的危难?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1严续继续反驳。
“好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想一想如何解决东部战线的困境吧,常州失守,下一个便是润州,我们当如何去做?谁适合带军出征,坚守润州?”
枢密使陈乔沉思一下,站出来拱手道:“臣觉得,都虞侯卢绛最为适合1
这卢绛乃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卢肇之曾孙,不过,虽然他出生于一個书香门第世家,可是他“读书明大旨,屡举进士不第”,原因是他自少就爱好兵家,以博奕角抵为事,所以他读书只求弄通了大概意思就行了,不愿读死书死读书,下不了苦功,自然多次考不中进。
苏宸听到“卢绛”这个名字,脑海中倒是闪过此人的典故,此人倒是南唐的一位军事家,只可惜,并没有被重用。
北宋建立后,不断对南方小国施压,卢绛觉得这时候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便向南唐朝廷上书论事以求进身,于是得到朝廷重臣枢密使陈乔的赏识,吸纳成为枢密使的官吏,授沿江巡检。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显示,由卢绛亲自招募成立的一支水上队伍,训练有素,很会战斗。
在北宋大军攻打南唐时,卢绛担任凌波都虞侯,由他亲自沿江都部署防务,坚守在第一线秦淮水栅处,有了他与他率领的这支水军,北宋大军屡次进攻都不能得逞,均以失败而回。卢绛屡战屡胜,名声大振。
因此,宋军一听到他的名字便有阴影,而南唐诸位将领竟也是心存妒忌,容不得卢绛老打胜仗,共同游说李煜把卢绛调去外地,授昭武军节度留后,让卢绛升为节度使,留在后方做了一个守护官。正是由于遭宋党的人妒忌,卢绛不能发挥其一个军事家的杰出才能,难遂安邦定国之壮志。
在历史上李煜一投降,南唐的各个州都也竖起了白旗,归属北宋。唯独卢绛还在坚持抗宋不投降,他率领部下攻占了歙州城,开始以此对抗北宋,忠于南唐之心始终未改变,誓死抵抗到底,后来,城破后,卢绛被带去开封,见到了赵匡胤立而不跪,表示不服,赵匡胤担心留着生变,于是下令把卢绛推出午门杀了,还敇旨诛灭九族。
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南唐猛将豪雄,竟然不被南唐重用,也难怪最后国破了!
“臣也觉得,卢绛适合1潘佑站出来推荐。
“卢绛刚晋升成为都虞侯不久,如何能带军出征作战,臣觉得,他资历不够,难以服众,而且从未带兵出战过,是否有这个能力,还有待考量1魏岑并不同意。
韩熙载这时候站出来说道:“卢绛熟读兵书,武艺超群,平日里我也曾经过,是一位有带军能力之人,这次坚守润州,卢绛可以1
李煜见韩熙载也同意卢绛了,自然会高度重视这个提议,狐疑问道:“都虞侯卢绛的统兵能力,如何能通过对话看得出来?光是做带领几百人的都虞侯,忽然做三军统帅,他的才能是否足够,担当此重任?”
“官家,这都虞侯卢绛资历不够,难以服众1
“如今形势危机,谈资历未免过于教条1
几位大臣喋喋不休,开始争论起来。
这时候,李煜看向了苏宸站在那里深思状,于是问道:“苏状元,你的才学有目共睹,天下皆知,不知你对都虞侯卢绛如何看待?”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五十一章 监军之职
李煜问向了苏宸,寻求他的看法,这在许多大臣眼中,属于急病乱投医了。
如果问苏宸对诗词歌赋的看法,或许他能知晓,问了一个军方都虞侯卢绛看法,他又如何能知晓?
韩熙载刚要出口替他辩解, 说苏宸对卢绛并不熟悉,却看见苏宸拱手,已经开始回答了。
“回官家,臣觉得,这个都虞侯卢绛能够委托重任1
苏宸根据历史记载,对卢绛这个人老将军的傲骨和气节,还是很钦佩的。他是从头到尾在忠君报国, 抗争到底, 最后被俘到开封,八十岁高龄,不跪赵匡胤,何等有骨气!
“哦,你凭何判断出来的?”李煜好奇询问。
别说李煜,就是韩熙载、潘佑、魏岑等人,都赶到意外,难道苏宸认识这个卢绛吗,还是说,他在随口夸赞几句,给新党的陈觉、潘佑等人情面?
苏宸说道:“臣在吏部当差,曾翻阅过此人档案,这卢绛已过花甲之年,曾在地方做过沿江巡检,擅长水战,为人刚正不阿, 极有气节,若是派此人镇守润州, 必当能为朝廷效全力, 挡住吴越兵的入侵。”
李煜闻言,微微点头,他心中刚才因为没有合适人选,对卢绛已经有些倾向了,现在苏宸这样称赞此人,更加坚定李煜启用卢绛的想法。
“既然连状元公苏宸都这样说,那定然假不了,朕决定擢升卢绛为昭武军节度留后,出援润州,总领润州的三军,至于败军之将刘澄,让他担任副帅,听从卢绛指挥吧。”李煜做出新的部署。
陈觉、潘佑等人大喜,毕竟卢绛是他们的人,被重用之后,等若东西两道防线的兵权,都落在他们新党的手中,实权增强。
他们看向苏宸的眼神,也带着几分欣赏, 甚至心中更有拉拢之意了, 因为他们觉得苏宸很识时务,而且在官家心中地位颇高,有很好的进谏助攻效果。
就在这时,只见韩熙载忽然说道:“臣觉得,卢绛都虞侯果然适合,但毕竟威名不够,在军方也是未能树立足够威信,需要派出一名特殊身份的监军随同前往,一起商议做事,更为稳妥1
众人狐疑,不知道他说起这个观点,究竟有何深意?
李煜闻言,觉得大有道理,问道:“韩卿家,你觉得这個人选,是谁比较合适?”
韩熙载说道:“臣以为,状元公苏宸就极为合适。”
“苏卿,他做监军?”李煜愣了一下,显然并没有想到。
魏岑一听,心中冷哼,这韩熙载原来是想把苏宸推上去,与新党的卢绛结合,明显是要打掉他们宋党在军方的布置。
“臣觉得不妥,苏状元只是一介书生,从未在军中历练过,如何能懂兵家事?”魏岑直接反对。
韩熙载摇头冷笑道:“魏大人,苏宸的能力岂是你能尽数知晓?是你跟他熟,还是我跟他熟?”
魏岑据理力争道:“是你跟他熟,那又如何?他未入军方历练过,这是事实1
韩熙载回应道:“苏宸才学五车,懂的当然不只是诗书礼乐,歌赋文章,医术、格物、武功等他都精通,文武双全!而且,苏宸平时苦读兵法,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报效国家,眼下国难当头,正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1
苏宸在一旁听着,也有点惊讶,没想到韩熙载会顺水推舟,让他去做监军。
“卢绛老当益壮,有带军经验,可坐镇润州。而苏宸才学在江南才子中,可列第一,又是润州人,由他跟去做监军,又不是做主帅,在一旁出谋划策,还能安抚润州百姓的惊慌情绪,正是两全其美的法子1
韩熙载继续说出他的考虑,倒是合情合理。
“苏状元才高八斗,足以胜任1
“江左苏郎闻名江南,由他前往润州,肯定能安抚人心。”
徐铉、严续等人也纷纷支持韩熙载的说辞,文人党争,往往党同伐异,只要是自己派系人说的,不管对错,都会先支持再说!
潘佑、陈乔对视了一眼,也站出来帮忙说话,因为刚才苏宸帮了他们,给卢绛了机会,现在他们在投桃报李,还掉这个人情。
李煜看到御书房内,三分之二的大臣都支持韩熙载这个提议,他也动摇了,微微点头,看向苏宸问道:“苏卿,你对韩大人的举荐,有何想法,是否愿意随军前往润州,协助卢绛节度使,一起镇守润州。”
苏宸心中还是愿意的,因为润州是他的家乡,也是他财产的主要聚集地,苏家的作坊、铺子、庄园等,在润州已经购置了不少,他要回去保护。
另外,吴越兵如果杀入润州城,里面的老百姓,昔日的朋友,白家人,都要遭受灾祸,所以,苏宸不忍心这种事发生,也想亲自回去帮忙了。
苏宸拱手道:“臣愿意为国效力,担任监军之职,随军出征,对抗吴越之兵1
李煜开口道:“既然苏卿愿意,那朕便准许了,擢升你为监军,辅佐卢将军,一起坚守润州城,不能有失,否则,朕要治你罪的1
苏宸见李煜真的提他为监军,这是监督军务的官吏,不过在古代,监军大都是由宦官兼任。如唐中期后出兵作战,常以宦官为监军,因督察多路兵马,故称“都监”,算是军中的二把手,有时候,甚至特殊时候,会撤下主帅,亲自带军。
“臣定当全力,辅佐卢将军,保住润州1苏宸态度坚决,不想让润州失陷,遭遇战乱灾难。
魏岑见无力阻拦,脸色阴沉,却也没有办法,他现在对苏宸愈发忌惮和痛恨了。
因为苏宸出现之后,促进了朝廷孙党和新党关系,逐渐靠拢,在排挤掉宋党原本不多的势力,这样下去,宋党就彻底边缘化,然后被吞掉了。
魏岑没有说话,只是眼神盯着苏宸,心下则想:“这小子,不能留啊,当早点除掉,才能保住我方的利益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五十二章 卷入其中
苏宸被委任了监军之职,三日后就要随军出征了,关乎重大,不能耽搁下去,这件事就这样迅速被拍定下来。
文武大臣从澄心堂出来的时候,韩熙载、徐铉、严续等人都很热情地拉着苏宸边走边叙话,交代一些事情。
陈乔、潘佑等人, 也放慢脚步,难得与孙党的人靠近了。
如此一来,宋党的魏岑、陈觉等人,便显得被孤立一般,几个人被排除在外,冷冷瞥了苏宸一眼, 拂袖离开。
“哼,当心有命去, 没命归1魏岑低声啐了一句, 然后和陈觉等人离开了宫苑,走过甬道,出了宫门,蹬车回府了。
潘佑、陈乔对苏宸说了几分赞许的话,然后表示,希望苏宸能够与卢绛将军合作愉快,共同为国效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