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嗯,这些我等也都想到了,以轩能看到这些,难能可贵了。”高越点头,认可了苏宸所说。
徐铉、钟谟等人也都微微点头,目光带着赞赏,觉得苏宸果然没有令人失望,说出一些很现实的分析,不是年轻读书人高谈阔论,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笼统的论点切入,说明苏宸很务实,有真才实学。
但韩熙载大有深意地看了苏宸一眼,然后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光这么一点分析,韩熙载根本不满足,因为这些见解,他们都想到了。
韩熙载现在只想听一些奇谋妙计,真正能够收货奇效的。
苏宸似乎读明白了韩熙载的眼神,深思熟虑了一下,说道:“对抗大宋,既要拼硬实力,也要拼软实力。所为硬实力,就是财力、军饷、药品等方面,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只要内库运转起来,官方生产的新瓷器、白酒等,可以出海贸易,可以跟南汉、大理贸易,换取我们需要的粮草、武器、银两、金属等,比拼国力,我们也能造血能力。”
“软实力,比的是舆论战,间谍战等,除了朝廷已有的谍报系统,新成立的秘谍司,也要快点投入运作,希望诸位大人派一些靠谱的人手给我,训练之后,立即投入使用,散布一些谣言中伤宋军,夸大唐兵与吴越兵的仇恨,来增加抵抗的决心。
“还有,派一些秘谍过江,收买宋朝廷官员,瓦解宋军朝廷,比如掀起晋王赵光义与太子、大宋官家、宰相赵普的矛盾,还有一些后周反赵的矛盾,让他们内部出现问题,也对我们破敌有好处!”
苏宸说的并不是什么大道理,都是一些秘谍运作、信息舆论战的想法。
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超前的舆论战了,听得韩熙载、徐铉等人目瞪口呆,眼神一亮,这些手段都腹黑,但很符合他们这些朝廷老梆子的胃口,更加阴谋诡计一些。
只是他们没想到,苏宸如此年纪,如此才华,本应该是阳春白雪,但是用计的时候,竟然如此的绵如细针,格外刺人啊!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四十二章 灭唐之心
墨轩坊,金陵城松石街的一座水墨工坊,这是江左盟会的一个隐秘联络点。
杨灵儿这次女扮男装来到这里,见到了几名驻金陵城的手下,有卢俊升、燕沛、吴春秀等人,以及两位生面孔的武者,是海外岛上刚入金陵的校尉。
“公主, 吕将军这次派我们来到金陵,是想跟您汇报,这次吴越兵进军常州,我们的人,会在常州内策应,帮助吴越兵顺利破城,不知是否可行,请公主决策!”校尉之一的陈达, 这样问道。
杨灵儿接过密信,是吕将军派人送来,她过目之后,已经明白吕将军的意思。
现在大宋进攻南唐,将会是南唐巨大的灾难,也是杨吴残存势力复国的好时机。
海外的势力,当年黑云都的部下,他们特别想要回归中原,收复失地。
淮南一带,他们打不回去,但是,却可以趁乱回归江南。
杨灵儿沉思不语,陷入了思索。
燕沛说道:“公主,机会来了,不能让唐国兵守住, 否则,会影响我们复国计划,我们可以暗中帮助吴越兵, 常州失守, 下个目标就是润州城,可以在那里,让双方继续鏖战。”
吴春秀接话说道:“按照我们最初的想法,应该让唐兵和吴越兵、宋兵打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我们坐山观虎斗,让这几方都死伤惨重,削弱力量,才最有利我们。”
“对的,三方都惨败,最符合我们的立场。”卢俊升也这样说道。
杨灵儿点头,说道:“既然大家意见统一,那就这样做吧,我并未觉得不妥。可以提前让潜伏在常州的武士,做好准备,先让吴越兵与唐兵打上一段日子,再帮助吴越兵破城, 里应外合, 常州失陷。”
“明白!”陈达拱手。
“对了,公主,可知朝廷的一些规划?”燕沛询问。
杨灵儿回道:“嗯,我在家兄的书房里,听到他提过朝廷的举措,无非就是调动唐国第一大将林仁肇,驻守在池州一带,与对岸皖口的曹彬大军对峙,进行抗衡,发挥水军优势,尽量减少与宋军地面上的作战,扬长避短。”
卢俊升叹道:“林仁肇将军,的确是江南唐国的第一猛将,足智多谋,带兵能力突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可惜了,不能被我们所用,忠君于朝廷。”
燕沛充当半个谋士,分析道:“这林仁肇很可能会阻挡我们复国,得帮助宋人除掉他,大宋的军队才能击败唐国水师。”
吴春秀插言道:“或者派人画到沿江防御图,这些情报交给宋军!”
这些举措都是在帮助宋军,对方南唐政权。
杨灵儿听了,微微点头,也认可这些说辞,毕竟,她杨家皇室血脉,都被李璟下令诛杀三百六十多口,让皇族的人,全部绝嗣。
这是何等的残忍!
杨灵儿作为杨吴皇室后人,自然要替父母族人,报这个血海深仇。
消灭南唐,就是她的责任之一!
她自己对于做义军首领,甚至复国杨吴,并没有那么热衷,但是复仇,却是她有义务要去做的!
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更何况整个族人一脉全部被清洗灭口。
十三岁的杨灵儿,虽然是豆蔻年华,但也要扛起这个复仇任务。
“就按照我们讨论的,派人绘制长江沿岸唐军的防御军事图,江水深度等,想办法交给宋军,让宋军跟唐国精锐水师,来一番较量,都会彼此消耗,加速唐国的灭亡,我们驻扎在海岛上的人,才能返回江南!”杨灵儿变得成熟,说话也一板一眼,越来越像发号施令的尊贵公主了。
不过,做完这些决定,杨灵儿还是有一点点愧疚,因为她的家兄,最近不分白昼黑夜都在书房中,研究如何振兴唐国,如何阻挡宋军。
而杨灵儿的出发点,恰恰相反,是如何帮助宋军,灭掉南唐。
可以说,她和义兄苏宸,第一次出现了方向的南辕北辙。
二人的目标已经完全相反了,日后会不会成为敌人,杨灵儿有些担心,所以,神色闷闷不乐。
她曾经问过胡伯,是否应该告诉她义兄了,不要这样隐瞒下去,否则,等有朝一日公布身份,灵儿担心苏宸会怪她欺骗。
可是,胡伯却说时机未到,还不是坦白身份的时候。
杨灵儿也问过胡伯,那什么时候才成熟?胡伯则回答:当苏宸对唐国彻底失望,心如死灰的时候,再让灵儿公布身份,把苏宸拉入他们的阵营,封个大将军,封个太守,都不是问题。
如果日后杨吴复国,推荐苏宸做宰相都行,对于他的才学,没有人会怀疑。
这时候,吴春秀说道:“公主,你义兄研究的几种配方,比如香皂、海盐过滤法、白酒蒸馏法,你可拿到?”
杨灵儿回过神了,点头说道:“拿到了,而且,我亲自让义兄教过我,这三种制作方法,我都有做好笔记,可以拿去交给吕将军,在海岛上使用,虽然需要一些原料和粮食,但生产出来的香皂、白酒等,可以获得巨大利益,海上贸易可以让我们积累更多财富,相当于拥有了宝藏,源源不断可以生产、交易,充当军饷。”
吴春秀拍手笑道:“那太好了,这下我们的经费也能有保障,一旦几个海岛的黑云都人马反攻江南,就需要大量的军饷物资,正好可以使用了。”
卢俊升说道:“江左苏郎研究的东西,的确都是好东西,稀奇古怪,却与众不同,非常实用。听说他的天工院即将开院招生,我们也打算拍一些聪慧少年,有格物天赋的,推送进去,跟着学习一些,日后能够为我们所用。”
杨灵儿听着众人如此推崇自己的义兄,打心底儿有些高兴。
她真的很期待,日后自己能够光明正大地站在苏宸身前,揭开亡国公主的身份,然后把他推到最闪耀的位置,哪怕让他做杨吴复国的义军首领,灵儿也是愿意的!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四十三章 铁马冰河入唐来
常州城外。
吴越军队五万众,从苏州出发,先后突破了两道防线,已经杀到了常州城下。
五万大军四面合围,将常州城,围在其中,正在上演一场攻城大战, 到处是冲锋陷阵、喊杀震天的士卒,
都指挥使路彦铢令旗一挥,五千弓箭手排于阵前,向城头放箭,
“咻咻咻!”
一阵破空之声响彻,数排弓箭手均向城头狂射,掩护己方的士卒进攻。
顿时乱矢齐发,多如飞蝗, 漫天箭羽黑压压地笼罩了函谷关上空。
在弓箭手的掩护下, 吴越兵继续攻城,盾牌手在前挡架,将云梯手、刀斧手、长矛手围在中间,抵达城头下,开始架云梯攻城。
常州的统帅为刘澄将军,曾是侍卫军殿前都指挥使,也是李煜的亲信。
不过此人与宋党关系紧密,所以,这次东部的兵权,被宋党争取,推刘澄上位了。
“守住城头,寸土不失!”
刘澄大喝着,坐在瓮城的一处高楼上, 观望着前城下的战局,坐镇指挥,一些指挥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
唐军用长板与盾牌挡住飞射疾来的箭矢,同时城头的弓箭手, 也朝城下的吴越兵还击射箭。
一时间,双方远程攻势,已然交锋。
由于常州的城墙很高,增加爬云梯的难度,但吴越兵冒着箭矢石块,滚木烫油,石粉毒烟,仍往城关上强攻。
攻城不像平地野战,人多势众一般狂涌冲上,可将敌人包围群歼,人越多气势越猛。
但攻城战,因为面积有限,云梯有限,能利用的进攻空间也有限。
五多万人一齐冲到城下也白搭,只有被守城将士乱中射杀击毙,因为人数太多,任你闭眼随手抛一块石头都能打中好几个人。
所以,统帅都是下令分波进攻,轮番休息, 这样一波波前仆后继, 与对方打体力战,消耗战。
而城头上的空间也有限,能站开的人数也就数千人,城内的唐军,也在列队等候,一批批进行替补更换。
“杀啊——”
城外杀声震天呼地。
吴越与南唐世代交恶,摩擦不断,这一次,吴越兵带着仇恨而来,口中呐喊,斗志昂扬,如潮水决堤般汹涌地冲锋陷阵,冲击城头防线。
爬梯的吴越士卒腰间挂着单刀,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扶着梯子向上攀登,用盾牌挡击迎头砸下的石块滚木,有的坚持不住便掉了下去,不死也残废。
就这样,东部残酷的战争打响了。
.........
长江北岸,皖口大营。
一杆宋军主帅大纛的军旗,上面绣着“曹”字,在风中飘扬,被吹得猎猎作响。
这是曹彬率领的十万大军驻扎之地,座营盘连绵数里,总体上呈圆形,依照地形的特点,一圆套一圆的连接,每一个圈都是一个大营,周长一千多步,直径约四百五十步。
外围设置了栅栏、倒刺,挖浅沟、埋鹿角,并每隔五十步竖立起一座高高的哨塔,不但观察敌情,也监视着营内的异常动向,如同一个山寨一般。
主帅大营的外围,是左前军、右前军、左虞侯军、后虞侯军、左后军、右后军等,还有单独的厢军,这样成梯度扇形向外扩。
宋军的军制秉承了后周建制,一个厢大约两万五千人,设都指挥使一人,也称厢主。下辖十个军,每军两千五百人,设都虞侯。每军下辖五个营,每营五百人,设营指挥,或校尉。营指挥管了五个都,每都一百人,设都头一人,再往下,便是队长、火长、伍长了。
营地布局井条有序,人道马道清晰区分,各营有校尉、都头率军巡逻,两班轮换,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曹彬算是大宋第一良将,出身显赫,他是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后汉时曾任成德军牙将。后周世宗时,他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
由于曹彬酷爱兵法,文武双全,严于治军,尤重军纪,颇受到大宋皇帝赵匡胤的信任。
就在前年,北汉欲借辽兵收复辽州,引辽军六万骑兵来进攻平晋军,曹彬与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等人率军六万迎战,在城下大破汉辽联军,因此战功,曹彬兼任枢密承旨,在军中威望最高。
这一次,赵匡胤吸取去年伐蜀失利的教训,特意派了曹彬担任三军统帅,甚至给了曹彬一把尚方宝剑,明告诉他:副将以下皆可杀。于是,包括潘美、石守信等在内的一众五代悍将都露出了惧色。
此时,杨素正在大帐内召开都虞侯级别以上的将领会议,潘美、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光义、党进、李汉琼、田钦祚等大宋猛将聚集一堂,浑身甲胄,神色冷峻,面对潘美都多少有点拘谨,在听候曹统帅的调遣。
曹彬点首过后,开口道:“这次我宋军,征调二十万伐唐,天下瞩目,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所以,曹某与诸位将军,都肩负着大宋统一天下的重任,能否载入青史留名,就看这一战了。是在史书中流芳美名,还是成为史学家的笔下笑谈,都看这一次灭唐之战!”
“眼前虽有滚滚长江,阻断我军去路,但是这长江根本就不是天险,发挥不了庇佑唐国的作用。诸公应该知道,当年晋灭东吴,从川蜀出兵,顺长江而下,一直杀到建康。那时候,长江不仅不是东吴的天险,反而成了西晋的运兵路线。隋灭南朝陈,四千里长江战线、五十一万隋军列阵,南朝陈到底在哪里设防?处处设防、处处分兵,而处处都不能形胜关键局部的优势,所以,南朝陈,仗还没打,就已经输了。所以,这长江对我们而言,并不会成为阻挡我军伐唐的障碍!”
李继勋跟随曹彬打过几次大仗,对曹彬用兵能力,十分钦佩,率先拱手道:“曹将军所言在理儿,我大宋这次出兵二十万,消灭唐国,指日而待!”
“就是,小小江南唐国,不足为虑!”
“半年之内,一举灭唐!”
王审琦、刘光义、党进、李汉琼等将领,纷纷附和起来。
曹彬忽然莞尔道:“唐军虽然不足为虑,不过,这个林仁肇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尤其是他率领的水师,更是训练有素。听说他还跟唐国内一群武林人士关系密切,调集不少绿林异士充当特殊队伍,若能除掉林仁肇,我们胜算便更大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四十四章 秘谍司成立
南唐,峡口寨。
这是一处长江渡口,江滨之地,这里水面开阔,江滩平缓,十分适合渡江登岸。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唐军在此修建了一个军事要塞, 平时驻扎一个军,大约两千五百人在此镇守,与池州防御遥相呼应。
此次林仁肇将军带了十万水师,来到峡口寨,扩大了军营。
只见漫山遍野都是营帐,连绵数里,旌旗飘飘,战马成群, 长矛如林,寒光烁动。
尤其是江面的水师,更是密密麻麻,排列接龙,大小战船数百艘,一旦与宋军在江面交战,气势、数量上,就要碾压过去。
打水战,林仁肇是不惧怕宋军的,他所担心的,就是宋军会从上下游渡江,在陆路上进攻池州和峡口寨,使得他的水师,不得不在地面上,跟宋军厮杀决战,对抗大宋铁骑。
一身甲胄的林仁肇, 站在军事地图前, 陷入了沉思, 他身边有一位青衫谋士, 名叫陈攸,曾在十年前就是南唐的三甲进士,由于没有钱托关系,一直没能进入仕途,机缘巧合,被人推进军中做幕僚,屡献良策,得到林仁肇重视,成为他身边军师人物。
“将军,光靠长江天险,可不容易守啊1陈攸在旁提醒说道。
林仁肇三十七八岁,正是壮年,身材魁梧,眉峰冷峻,目光盯着唐国地形图,上面许多标记是唐军、宋军驻扎之地,还有可能被攻击的地方。
“不错!守江必守淮,淮河到长江之间,最短虽然只有四百里的距离, 却是一带形胜之地。江淮之间滩涂泥泞、河网密布, 不仅增加了北人的作战成本,而且削弱了北方的战争效率。而江淮间的几个坚城要地,则是坚固堡垒,可消耗北方军力,一旦淮河失去,长江就只是心理上的防线了。”
林仁肇看的很清楚,知道长江防线根本起不来决定性防护作用。
在这一点上,历史早有证明,南方多小国,都难逃被北方大国消灭的命运,很少有从南打到北方成功的例子。
至少林仁肇没有见到过,哪个王朝做到过,从南方崛起,推翻了北方朝廷。
“这一仗,关乎了唐国生死,如果我们不能挡住曹彬大军,那么,用不了几个月,宋军就会兵临金陵城下,一旦京城失守,皇室被掳,江南唐国就算完了。”
林仁肇发出感慨,他对这一战,看成了唐国生死战一般,倍感压力了。
“林将军一人,便肩负了唐国的生死安危,的确不容易!让卑职不禁想到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1陈攸称赞道。
林仁肇闻言,露出一丝笑容:“你也看射雕啊?”
陈攸说道:“嗯,射雕三部曲,都看过,很喜欢江左苏郎的武侠小说,林将军也知道?”
“对啊,江左苏郎之名,哪怕我在军中不问世事,但这等武侠小说,也是爱不释手,展现了侠义,为国为民,比以前的传奇故事好看太多,也能增加我唐国人的血气,唤醒侠客之心,目前江南唐国内的绿林人士都因为看了这些小说,凝聚起来,自发要组成武林人士小队,对宋军进行偷袭等,这都是江左苏郎小说的作用1林仁肇严峻的脸色,露出几分笑容,他对苏宸的武侠小说还是很认可的,高度评价。
陈攸感慨说道:“江左苏郎苏以轩,如今已经新科状元,唐国横空出现这等大才之人,或许是天佑唐国,气数未荆说不定这次大宋伐唐,最后会败退而归1
“但愿吧!我不信命,只相信,事在人为1林仁肇站在那,身体笔直,整个人如长枪扎在地上,要刺破苍穹的感觉,锋芒霸气,要为唐国击退宋军。
........
金陵城的城区西郊,一个被简单翻修的官宅院子,被临时设为秘谍司的办公点。
苏宸今日来到秘谍司里,是韩熙载要为他引荐六处的指挥使。
韩熙载已经选拔出来得力干将,填补到六处中,今日算是跟苏宸正式见面,公布他的身份。
大堂内,韩熙载坐在主位上,苏宸站在他的身后,一身蓝色长衫,面如冠玉,英气挺拔。
在韩熙载的面前,左右各有三张椅子,坐着六个人,分别是彭康、孙滔、刘景铮、郑大海、孟庆宇、唐延瑞,这是韩熙载精挑细选出来,都是心腹。
“这位是秘谍司的提司苏宸,在本司主之下,高于六处的指挥使,以后你们都归他调动,吩咐你们做的事,也要务必做到。不论是刺探情报,还是暗杀行动等,他有权分配任务,你们在自行任务前,写下行动内容报备一下即可,明白了吗?”
六人闻言,目光复杂看了苏宸一眼,微微点头。
他们没想到,韩熙载会任命苏宸这样一个级别,等于副司主了。
“苏宸的才学,你们应该也知晓,新科状元,精通格物与医术,救过皇后和二皇子的重疾,治过天花瘟疫,制造出青白瓷、白酒等新物品。他本身也会武艺,精于练刀,写过不少武侠小说,思维缜密。创建秘谍司,并设置六处和职能,也是他构思的,所以,没有比他更适合这个提司的职位了。”
韩熙载多费一点口舌,是在为苏宸抬升地位,让众人能够服气一些。
“苏提司的武侠小说,卑职倒是很喜欢1彭康笑眯眯说道,态度表现很友善。
“我家族中的远房亲戚,在润州得过天花,幸亏苏提司及时想出治疗对策,才被救治,幸免于难,刘某在此感谢1刘景铮抱拳道谢。
其余几人也都没有反对,毕竟江左苏郎的名气,在江南太大了,那些诗词,那些小说,那些格物和医术的传奇故事,他们早就听过。
“以轩啊,你来讲几句吧。”韩熙载推他出来,独当一面了。
苏宸点头,自信满满说道:“建立秘谍司和六处,也是我......偶然间想到的,这样强化我们情报网,丰富了监测、情报、行动、掩护等体系,更加完善化,我们可以打听到更多敌国的情报,国内的情报,为我们的朝廷做出更详细的判断,它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甚至,未来它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关乎朝廷的命运......”
六人听完,都有些发愣,觉得苏宸说的,是不是有些夸大作用了。
就是一个情报组织,有这样重要吗?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权
苏宸做完了自己个人演讲,对秘谍司的作用进行了肯定,打鸡血来推动好这个组织的运转。
不过,看这几人的神色,似乎有点质疑,间谍、游枭这些情报人员,自古就有, 但是,并没有这么细致的划分,还有不同的部门,连武器发明、监督官员、做生意等都包括了,更加完善缜密。
韩熙载微笑说道:“以轩的想法,就是与众不同, 相信在他的推动和指挥下, 秘谍司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是啊, 的确与众不同1彭康等人,苦笑着附和,他们就没有听过这些详细的秘谍打造。
苏宸见没人提出不同意见,就趁热打铁说道:“既然各处指挥使都没有了异议,那我们就正式开始运转起来,他们各自招揽人手,要求经过考察,有档案存档,绝对可靠之人,为我们所用。”
1...164165166167168...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