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但是,再听到卢将军需要休养几个月,表情又都露出担忧之色,因为牵扯到了润州防务问题,谁来主持大局,坐镇润州,指挥三军抵挡吴越大军的进攻。
“苏监军,那接下来,由谁来暂代润州的守城统帅之职?”
苏宸说道:“目前形势严峻,我会将城中发生之事如实写成奏折,派人送往金陵城,由朝廷做决策,是另派主将过来,还是先维持现状,在此期间,由本监军暂代主将之职,指挥三军,听我调遣,诸位将军可有异议?”
诸将相互看了一眼,心中早有准备,因为按以往军方制度,一旦主将出事,监军可行使主将权力,所以他们并没有惊讶。
诸将抱拳道:“我等听候苏监军调遣!”
苏宸微微点头,对众人的态度,还算满意,他继续说道:“吴越兵马这次采取如此卑鄙手段,我军上下必定义愤填膺,但却不能被仇恨蒙蔽了心智。他们越是想让我们出城,跟他们决战报仇,我们越要冷静三思,坚守防线,跟吴越兵耗下去!
“每多耗一个月,我们对西部战线,便有很大的帮助,也能缓解金陵城的压力,对整个大宋伐唐的战略,都会有积极影响。所以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是否出城击溃这些吴越兵马,因为这个风险太大了,我们赌不起。
“但是,只要我们能润州城守上半年以上,甚至一年,不让吴越兵再前进,威胁到金陵城安全,不会使朝廷再分心,那就是作出的重大贡献。朝廷官员和西部战线的领军,才会专心与宋军对抗,那里才是主战场,才是我唐国威胁之所在,诸位将军可明白了?”
诸将听完,多少算是明白了六七成想法,平复了一些理智。
“我等明白,听从苏监军调遣。”
苏宸点头,继续说道:“我们要做好鏖战准备,当务之急,一是尽快清点剩余兵马人数,盘查库存粮草与武器装备的使用量,判断能坚持多少?其二,是对入城的这些百姓里,集中看守,盘问每个人的身份,核对信息真伪,只要是奸细肯定会露出马脚,不能自圆其说,救出混在百姓中的剩余的奸细。”
“喏!”诸将抱拳领命。
苏宸安排这些之后,又特意安排一个都虞侯张峤,带人将手术房进行守护,禁止任何生人靠近,打扰卢将军休息,或是图谋不轨者,没有他的手令,一律禁止探望。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零二章 温柔体贴
苏宸安排防务之事后,坐车返回自己的府邸,忙碌了一天,又是守城又是动手术,有些筋疲力尽了。
所以,到家后,苏宸沐浴泡在水桶里,洗到一半便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只觉得身后有人在为自己疏松肩膀,按摩颈椎,小手细嫩,十分轻柔舒坦。
苏宸睁开眼,发现是彭菁菁站在自己的浴桶后面,在为自己按摩,温柔体贴。
“菁菁,想不到你还懂这个!”苏宸笑容说道。
彭菁菁说道:“习武之人,对穴位和经络比较熟悉,做起按摩,肯定也没问题。这些日子,你劳神又费力,还进行手术,太辛苦了,让我看了都心疼。”
“我洗了多久了?”
“大半个时辰了,外面入夜了,你还没有用晚膳。”
苏宸叹息一声,被她这么一提,自己也有些饿了。
“你洗不洗,要不你也进来,我们一起洗完,然后去用晚膳?”
彭菁菁脸颊一红,嗔道:“才不要和你一起洗,羞死了。”
苏宸忍不住哈哈一笑,站起身来,露出来强壮又匀称的身材。
彭菁菁先是过转身去,但是,很快她又转过身,觉得自己又不是没见过他身子和部位,这些日子睡在一起,彼此已经熟络了。
虽然只差最后一步,没有洞房,但该亲的也亲了,不该摸的地方,也被占了便宜。
所以,两人情谊深重,时常缠绵亲吻,倒也不害羞了。
“宸哥哥,我给你擦。”
彭菁菁变得十分体贴,拿起干毛巾,来给苏宸擦拭。
苏宸没有拒绝,安静让彭菁菁服侍着,不禁想到当初刚见时,这太守千金,冷傲刁蛮,动辄就出手揍人,绝对不好惹,自己没少被她骑着打,谁想到一年后,她如此温柔体贴来伺候自己。
这既是爱情的力量!
而且,这一年来,彭菁菁成长起来,也懂了许多大道理,颇有点儿“彭府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沐浴更衣过后,苏宸拉着彭菁菁回到房间,让丫鬟把菜饭晚膳,直接送来房间。
由于大战期间,军规不能饮酒,所以苏宸和彭菁菁以身作则,都没有喝酒,只吃饭菜。
彭菁菁边吃边说道:“真希望这仗能够快点打完,每天这样拼杀,血腥惨烈,看着都让人揪心。”
苏宸叹息说道:“是啊,战争是残酷的,以前总是在史书上看到秦灭六国,五胡乱华,三征高丽,藩镇割据,五代更替,十国混战,每一个词语的背后,其实都有大量的战争和死亡,都是百姓流离失所,村庄十户九空,充满了血与泪的历史。”
彭菁菁也叹道:“何时能天下止戈,没有杀戮和战争呢?”
苏宸沉思了一下,说道:“除非天下一统,不再有这么多的政权割据,朝廷少了,就不会想要吞并他国;而小国之间,不也不会因为一城一地的得失,反复争夺战斗了。”
彭箐箐听完,觉得苏宸说的有道理,但仔细一想,要实现这种天下一统,岂不是唐国、吴越、蜀国、南汉都要被宋消灭了?那也不是她想要看到的情况,心中不禁感到更矛盾了。
.........
吴越大军撤退之后,主将沈承礼对这次失利,有些耿耿于怀,因为就差一点点,就可以攻破润州城了,几乎唾手可得,结果却功亏一篑。
归根到底,都是那个古怪的黄烟导致,进入城内吴越兵马都昏迷和呛鼻退走,无法作战,将士们畏惧了,开始撤退。
沈承礼回去之后,不断追问那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派人到城下,偷走了燃烧过后的艾蒿残余,拿回去让军中的军医大夫进行分析黄烟成份。
同时,很多昏迷的吴越兵被抬回来,发现不少人开始陆续醒来,仍四肢乏力,虽然中毒后的迹象还存在,但是并不严重,主要是因为苏宸没有想夺他们性命,所以用的毒性不大,他不想通过这种化学武器,真的伤人性命,不符合人道主义。
苏宸过不了心中那一关,毕竟哪怕在后世,二十一世纪,两国交战,也对使用毒气弹、生化武器这些不可控的杀伤武器,有禁止使用。
因为很可能造成更多的百姓伤亡,感染空气和水源等等,绝对不允许大规模使用。
所以,不论敌我士兵,闻到黄烟后晕倒,但醒来后症状较轻,所以,军医认为,这种毒烟并不致命,具体是什么元素,除了硫磺、艾蒿几种外,还没有完全分析出来。
这时候,有一名斥候,进了大帐,手里拿着一个小竹筒,里面有密函,来自于城内。
“启禀沈将军,城里的游枭发出来了信函,我们已收到,请将军过目。”
沈承礼点头,他也了解,军中有吴越军中提前就派往各地的游枭、间谍,早在战争之前,就派了不少,掩盖身份,混入这些唐国城市内。
这属于两国之间情报网的相互渗透,比较常见,吴越国肯定也有唐军的游枭和密探。
沈承礼接过木桶内的密信纸条,翻开一看,上面记载了几件事:
第一件,唐军主将卢绛已经中刺受伤,重伤昏迷,刺客得手,只是目前被苏宸动手术所救,暂时处于昏迷状态,如今润州城的防务,由苏宸代为管理,此其一。
第二方面情报,今日唐军使用的毒烟,也是苏宸所研制出来,投入军中使用,若是闻到,轻则呛鼻刺眼,咳嗽不已,重则昏迷倒地,无法继续作战。应对之法,除非提前闻了解药外,也可用湿巾毛巾捂住口鼻,减少呼吸。
第三件,苏宸已代管润州城防务之后,派人在城内仔细盘查粮仓、正在清点物资等,做好了持久鏖战的准备,足够坚守十个月城内军民使用。
沈承礼看完这些情报,愤恨道:“又是苏宸,好你个江左苏郎,屡次坏我等大事,真是留他不得!看了只能让城内的的游枭刺客,对苏宸进行刺杀,润州城才有城破的希望!”
这一刻的沈承礼,完全愤怒不已,自从与苏宸交手后,屡次因为他破坏,导致吴越兵惨败,从先锋军被伏击,到水路夜攻润州被苏宸发现阻止;这一次,又是因为苏宸的毒烟和救治,打乱了沈承礼的计划,让他无比痛恨苏宸,却暂时又奈何不了对方。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零三章 名正言顺上位
监军丁德裕听到沈承礼愤怒话语,有些狐疑,亲手接过了信函,看完里面的内容后。同样皱起眉头。
他记得自己南下之前,赵官家曾对他提过,不论哪一方先攻克金陵城,一定要留住苏宸一命。
因为江左苏郎,才情太高,而且也确实做很多令人钦佩的事,无论是治疗天花,还是制作青白瓷酿酒,发明肥皂等,全部用于改善民生,财源滚滚。
他的诗词又几乎每首皆可名传天下,连中解元、状元,这种人物可以说是全才,放眼整个宋国也没有这样的人物,所以,赵官家惜才,对曹斌、潘美、丁德裕等人提出要求,要留意这个苏宸,无论哪一方先攻入金陵城,俘虏了苏宸,都是大功一件,不许伤及性命。
但此时,丁德裕感到棘手,因为苏宸竟然在军事方面,也有这种才华,让丁德裕没有料到啊!
所以,他要写下奏折送往边境,给赵官家如实禀告,是继续留苏宸性命,还是对其进行铲除,毕竟他的的威胁太大了。
丁德裕现在都不得不服气了,因为在情报上看,这几次吴越兵屡次用奇谋,都险些破开润州城,换做其他人守城,肯定已经守不住润州,但就是有苏宸存在,打破了几次奇谋妙计,最终无效。
而且,谁也预料不到,这个苏宸,接下来还有哪些手段?
丁德裕面临这样的对手,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了,感到棘手。
沈承礼痛骂一番苏宸之后,暂时也无计可施,除非,他能通知到城内的刺客,不惜一切代价,行刺苏宸得手。
丁德裕劝道:“沈将军,我等当从长计议,苏宸。文采武功都具备,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之人才,别说放眼的江左,就是整个大宋,整个钱塘,也没有这等人物。赵官家的意思是,若能生擒此人,其价值不亚于几州几城,几十万百姓,给朝廷带来的价值。所以,此人越是表现非凡,我们越要想办法擒住此人,这是利国之大才!”
“啊!?”沈承礼愕然,他没有想到,连远在汴京的赵官家,也对苏宸这般看重,这让他有些投鼠忌器了。
………
次日,朝廷便得到了苏臣送出的奏折,李煜退朝后,在御书房召见了一些军机要臣商论此事。
众人都看过之后,对折子里写的捷报内容和面临的问题,让李煜和韩熙载等大臣,又是欢喜又是发愁。
喜的是苏宸,果然不负众望,屡次建功,先是伏击了吴越兵的先锋军,随后在吴越兵采用水路策略偷袭城池后,及时发现并围剿乱军,破坏了吴越兵的夜袭行动。
最近这一回,吴越兵使用百姓驱赶唐国百姓的卑鄙手段,险些破城,同样被苏宸巧妙化解掉了。
御书房内许多军机大臣们,对苏宸的治军能力,表示认可,对其军事天赋,表示惊叹。
韩熙载率先哈哈大笑道:“我怎么说来着,苏宸这个人不能用常理揣之,他绝不是那些儒生,只会写文章,动动嘴皮子,苏宸是真正的大才,用他自己的话叫做知行合一,把知道的道理和行动能够结合为一,这才是他最厉害的地方,无论是格物,还是治军,他都能做到超乎大家想象的地步。”
“是啊,这苏宸真的了不起,起初我还有些担心呢,毕竟他年纪轻轻也没从过军,想不到,真的可以带兵杀敌,在军中闯出一些威望。”徐铉也这样表态赞叹。
其余人都纷纷点头夸赞,对苏宸真正认可了。
李煜露出笑容,但旋即皱眉道:“目前卢将军已经受伤,陷入了昏迷,三军缺了统帅,只剩下苏宸这个监军和润州刺史王越超,诸位卿家觉得可有合适人选,派往润州,继续担任统帅之职。”
魏岑站出来,推荐了侍卫军殿前副都指挥使饶长辉,想要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取代卢绛的位置,这样可以夺回润州的兵权,还能压制住苏宸。
但是这个提议被韩熙载、徐铉等人强力制止。
韩熙载口若悬河:“不可,目前军中所有的将领,除了卢绛之外,大家都对苏宸心服,而且苏宸已经建立起了威信,臣觉得,便由苏宸暂代统帅之职。由刺史王越超暂代监军,两人配合,继续坚守润州,直到卢绛将军苏醒恢复,还回统帅之职!”
潘佑、李平、殷崇义等人,都是新党的领军人物,他们支持卢绛,现在得知卢将性命出现了危险,被苏宸在全力救治,都有些感激,而且苏神此人前途光明,不会只在乎这一点兵权,由他来暂代统帅之位,日后卢绛醒来之后归还兵权,这个符合潘佑等人的利益。
因此,潘佑、殷崇义也极力劝说李煜。
“官家,臣觉得韩大人所言甚是,自从出军北上到现在,已过半月之余,军中上下,对卢将军和苏监军已经适应,并且甘愿效力,上下一心,卢将军暂时受伤,按军制,监军苏宸替代统帅之位,这合情合理。再派新的主将过去,会产生分歧,分化内部力量,反而不利于润州的城防!”潘佑劝谏说道。
李平也接话说道:“潘大人所言大有道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可节外生枝。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既然许多将士都服了苏宸,不再觉得他年轻气盛,不懂军务,而被他层出不穷的才华所惊艳到,我想前线的将士一定很拥护苏宸暂代统帅之职,带领三军,抗击吴越大兵大军,是众望所归,最佳方案。臣也觉得可行!”
无论是新党、还是孙党,联合起来劝谏,魏岑等人无奈,根本争论不过。
李煜扫了一下这些军机大臣,微微点头,做君王,很多时候也要听从这些大臣们的意见,群策群力,不能跟大臣们对着干。
而且,他对苏宸现在也有了一些信心,说道:“那好吧,既然诸位大人都觉得苏宸能胜任此职,那么朕便亲自发一道敕令给苏宸,进行临时委任,让他名正言顺,暂代统帅之职,号令三军,坚守润州。”
“官家英明!”韩熙载等人露出喜悦之色,纷纷赞许李煜的决策。
但魏岑则脸色阴沉,很不好看,他已经渐渐感觉到被边缘化,无法抗争其他党派的联合,心中甚是生气。
他不禁心中冷哼:“这么憋屈下去,还不如唐国破了,重新归宋,获得一官半职,也比在这里处处受打压好。”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零四章 四面合围
两日后,苏宸来到将军府,今日起他便开始代理统帅之职了,刺史王跃超、太守等人全部到将军府,听候号令,从金陵发来的圣旨敕令也送到,册封了苏宸,名正言顺!
苏宸坐在主将位置,年纪虽轻,但是有过了带军经验之后,倒也不显得局促。
他认真听取了各方汇报,包括城内存粮,武器兵甲、箭矢的储备,每日伤员病死的情况,城中老百姓状态等,这些情况,苏宸都听取详细的描述,做到全面了解局势。
在他身旁,叶琛三人担任掌书记、文书,都被安排了重要文职岗位,全成为苏宸的心腹。
在将领方面,呙彦、马诚信、马承俊、荆泓等人,都是他提拔上来,在润州军营,也算是有一部分直系部队。
除此之外,马雄、王玉川、张峤、赵胜等人,对苏宸抢救卢将军,也十分感激,愿意听从调遣。
“好,诸位将军继续各履其职,随时应对吴越兵的进攻!”
苏宸听过汇报后,又交代了几句,然后去了伤兵营,探望伤员,并查看了卢绛手术后的临床反应情况。
此时的卢绛仍在半昏迷状态,发烧未退,明显感觉到了发烫。
这是动过手术、加上中过毒后,体内会存留一些炎症,不可避免。
幸亏卢绛习武在身,身体硬朗,各种身体素质性能,远非普通老百姓所能比的。
现在就看卢绛能否对抗炎症?只要能够退烧,卢绛身体类的炎症和毒素,就能消除的七七八八了。
所以,苏宸除了给他调配退烧药和消炎汤外,其它的只能靠他自己的意志了。
接下的两日,吴越兵因为损伤太大,没有继续进行攻城,这给润州一个缓冲时间,重新编排队伍,毕竟各军人手都有损伤,需要重组,整编队伍。
而且,苏宸感觉到兵力不足,打算在城内招募一批新军入伍,于是派人在润州城的大街小巷,否贴上了告示,征集新兵,然后组编成新军,进行加紧的训练,如战斗技巧、号令、和作战阵法等。
此外,在斥候间谍方面,苏宸也派了秘谍司和斥候营,对城内人口进行排查可疑人员,按户籍挨家挨户核对,避免有奸细混入,当然这是一项长期工作,很难连根拔起,毕竟各国的情报网,每年都会暗战,进行渗透与反渗透,要短时间内揪出所有吴越的游枭和间谍,也并不容易。
明战、暗战都在进行,整个润州城内和城外,都是战场。
.........
这股短暂的宁静,在五日后被打断,因为吴越国增兵了。
有四五万大军,从余杭之地,浩浩荡荡,发兵过来,终于抵达了润州城外的前线。
现在吴越大军有足够的兵力,于是沈承礼下令分兵,把润州城给团团困住了,并且设置路障和壕沟,目的在于四面合围,给润州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从今日起,外面的斥候和巡骑,很难自由进入润州城了。
而润州城内的百姓,再想出城逃亡,也变得困难,因为不知道城外的吴越兵,是否会对出城的百姓进行伤害。
大军围困润州的消息,传入城内后,许多百姓开始惊慌失措,疯狂的采购物资,但一些重要物资,如粮食、盐巴、牛羊肉食等,已经被政府管控,不会轻易售卖。
每家按户口申请粮票,按粮票才有资格购买粮食,这样避免有人哄抬物价,或是囤积粮草。
但军告明确表示,接下来,城内粮仓用为军粮,百姓们准备好一年的口粮,与润州城共存亡。
消息传开,令城内的许多富户,也跟着提心吊胆起来。
润州城能不能守住,他们也没有信心,但是由于七大家族的家主,之前拜访过苏宸,提前已经表态会支持苏宸守城,此时也没有挑事,还帮着太守安抚百姓,减少苏宸治民管城的压力。
宁国公来找过一次苏宸,亲自跟他说过慈不掌兵,善不称王,让他不能再像卢绛那样妇人之仁,中了吴越的奸计。
苏宸点头道:“放心吧,国公,我心中有数,不会再给吴越人奸计得逞的机会,一定不会被他们牵住鼻子。”
宁国公露出赞许神色,说道:“需要我徐家出力的,尽管说,这些年,我徐家也积蓄了一些粮食和物资,到了后面关键时候,也能拿出来,无偿资助给守城军人。”
“太好了,需要的时候,我就不跟国公客气了。”
“嗯,守住润州,就是守住大家的身家性命,当然要大力支持你!”宁国公看得很开,完全支持苏宸和守城军队。
这一次,吴越国几乎倾巢而出,将主力大军全部北上,看来对润州城是在必得,不惜赌上了国运。
一旦这十万精兵葬送在唐国润州之地,吴越国的主力军便没有了,只剩下地方的守城厢军,以及海防军,还有京城的御林军,总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万了,还分散在各地。
所以这个时候的吴越国,已经兵力空虚,但是,吴越国却并不畏惧,因为,有北宋的担保,没有人赶在这个时候,对吴越用兵。而且能够讨伐吴越的,除了唐国,周围的诸侯政权,也只有南汉了。
还有一个势力,就是割据泉州、漳州的陈洪进,那里的兵马也只有两三万人,不敢对吴越钱塘发起攻击。
所以,这一次吴越大军要跟唐军在润州城决一死战,誓要拿下润州,然后兵发金陵城,说不定可以早一步入金陵,除了报了唐国世代之仇,还可以瓜分金陵城内许多宝物和财富,美女、奴隶等等,这是吴越国的小算盘。
毕竟西面战线,曹彬带领的宋军,都在采石矶、池州一带,正在跟林仁肇十五万大军抗衡,双方势均力敌,虽然宋军来势汹汹,略占战略,已经拿下了一座沿江的城池。
但是,林仁肇步步为营,严防死守,依靠水军的力量,已经阻挡了宋军的过江,暂时让曹彬也无计可施,双方陷入了鏖战。
接下来,就看双方谁能够更想出新的计策,或者掌握对方的弱点了,才能碾压对手。
曹彬、潘美等北方大将,面对林仁肇,颇有点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嘴的感觉。
因此,东部的战线,变得愈发重要起来。
苏宸也心知肚明,他眼下也没有可依靠的历史走向了,因为轨迹发生变化,他能做的,就是以不变应外变,小心应对,亲自投入古代战争中,做好三军主将这个角色。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零五章 刺客风波
润州城外,吴越兵四面合围,列阵之后,队伍威武浩大。
咚咚咚!
1...183184185186187...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