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赵匡胤一听拍案,大喜道:“好计策,好计策啊,赵宰相,你不愧是说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大才,这等离间计,能被你想出,很是高明;我们用退兵议和,离间那苏宸和李煜的关系,让唐国朝廷陷入争斗,内部瓦解他们,使其内部元气大伤,我们以议和还能整兵拖延,补给粮饷等,顺带瓦解唐军士气。等一年半载之后,再行攻击,难度会比现在小上一半。而且有了苏宸在,也可以创办一些家朝廷官坊,发展皇商,再与他商议如何进攻北汉和蜀国等地事宜。倘若他能真心为我宋国出策,说不定我们消灭蜀国和北汉会更加顺利。
王继恩听完后,也觉得大有道理,于是微笑道“这么一看,得到苏宸的好处,的确很多,值得一试。”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那是,这苏宸一人可挡十万大军,若能得到他,朕宁愿前线退兵,一年之后再做决定伐唐,怕就怕这离间计,没有那么容易奏效啊!”
赵普说道:“由朝廷出函讨要苏宸,也只是此计的一环!”
“哦,还有哪些,不妨说出来。”赵匡胤询问。
赵普继续道:“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制造苏宸与李煜的矛盾,众所周知,苏宸对周皇后和皇子有救命之恩,光从这点,就很难让苏宸被李煜果断送出城,我们要派人在金陵大肆假传消息,编造谎言,说苏宸与周皇后有染,他曾利用探病期间,与周皇后心生爱慕,作出苟且之事,这消息一旦传入李煜耳中,必然会离间了李煜、周皇后、苏宸三人关系,以后周皇后再要劝李煜不动苏宸,会使李煜生出更大的怀疑。
“另外,李煜在未登基之前,曾自诩才华江南第一,现在苏宸的诗词要比李煜高出多个档次,借此也可以传言苏宸诗词天下第一,比李煜高出几筹,这样也让李煜心中不爽。
“再者,还可以由官家亲自写信,派人发给苏宸,劝降此人,许以高官厚禄,拉拢此子,适当有两封可以假装失误,被唐军的斥侯得到,送往金陵城,落在李煜手中,他必定心生猜疑。”
赵匡胤听完这些阴谋诡计,虽然以他的性光明磊落性格,多少有点不屑,但不可否认,在这个时候动用这些诡计,往往能奏效,这就是人性的把控。
他自己不齿去想,但是像赵普这种老谋深算之辈,却深谙此道。
赵匡胤思考过后,说道:“这些计策,赵宰相,你亲自来制定方案,我回让王继恩,动用武德司的人,配合执行!此外,朕觉得顺便可多制造几份书信,也给林仁肇将军也送去一份,这样让唐国朝廷的人,对林仁肇也产生不信任。
“如此一来,东西两道战线上的关键将领,被我们招安劝降,再伪造几封回信,可让唐国朝廷,造成更大的震荡和冲击,让李煜去抉择吧!事情越发复杂、棘手,那么便更容易出错。”
赵普说道:“官家所言极是,这一补充,更是一箭双雕,老臣佩服。”
赵匡胤哈哈笑道:“这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略作补充而已,还是靠宰相你,老谋深算的很呢。”
赵普拱手捧话道:“因为官家铁骨铮铮,军伍出身,马背上打下这个天下,靠的是真本事。哪像臣这样,读书并不多,又不能上阵杀敌,只能动些歪门诡计。”
赵匡胤摆手道:“宰相也不必自谦了,如果没有真本事,朕岂会这般信任、重用你,你就放心去做吧,朕会支持你!”
赵普恭敬道:“是,臣回去便安排,几日内必然做好,发往唐国境内,让军中斥候和武德司探子,进行实施。”
赵匡胤点头,表示赞许和支持。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一十二章 谋划漳泉之地
泉州刺桐城,目前是泉州的治所。
在乾德元年(963年),陈洪进夺张汉思权,自称留后,他审时度势,为保全实力,稳定泉、漳,一面仍附南唐,派人向后主李煜请命,被委任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等州观察使。
另一面,陈洪进派衙将魏仁济于宋乾德元年从海上坐船,绕道赴汴京,向赵匡胤奉表称臣,表示愿纳土归宋,赵匡胤下诏慰抚,当年开始,陈洪进即向宋朝廷进岁贡。
在乾德二年,赵匡胤命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泉漳观察使、检校太傅,赐号推诚顺化功臣,并以其子陈文显为节度副使,陈文颢为漳州刺史。
这两年,陈洪进为养兵自重,又向宋廷岁贡大量金银、象牙、乳香等,重征厚敛,加重人民负担,陈洪进今年亲自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大刮民财,使得漳州、泉州两州十四县的百姓,颇有意见。
海岛上的黑云都将军吕超群,早几年就派人在漳州、泉州一带活动,看中了这里,不断经营,收买了一些将领,如董久杰,他父亲是董福安。当年漳州戍将林赞尧叛乱,留从效领兵将其驱逐,趁机命泉州裨将董福安权知漳州事,唐国李璟承认留从效对漳州的控制,以董福安为漳州刺史。
但保大七年(949年)十二月,留从效之兄、南州副使留从愿用毒酒杀害董福安而代之,李璟即升泉州为清源军,任命留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等州观察使。自此之后,留从效兼漳、泉之地,拥兵自重,不听南唐调遣,李璟也无力征讨。
董久杰见父亲被杀,一直怀恨在心,只是表面没有表现出来,假装不在意,留从效一家人也没有赶尽杀绝,后来董久杰还做到了县尉,被吕超群派人收买拉拢,已经归顺黑云都的海外势力。
另一位被策反的都虞侯是张志成,他是张汉思的侄子,三年前,张汉思因此被陈洪进推为清源留后,陈洪进任节度副使。但是张汉思此时已经年迈而不能处理军政,事情都是由陈洪进决定。
张汉思曾经因害怕陈洪进专权,危害自己,就打算酒宴上埋伏士兵准备杀死陈洪进,结果事情败露,陈洪进逃走,过些日子带人攻入张府,软禁了张汉思,从此陈洪进自己做起了漳泉节度使、留后。
这一晚,董久杰、张志成来到晋江县的一家客栈内,约见了从海上来的几位将领。
吕峥、高福安、王远波出现在客栈内院的雅阁内,与之相见。
众人在雅阁入座之后,高福安将军为众人引荐:“董将军,张将军,这位年轻公子,正是吕超群将军的大公子吕峥,这次来泉州,负责督办此事。在下与王远波将军负责行动,而这位林林居裔将军,也是闽地人,是我们黑云都派回漳泉之地,经营这里的兵马,将近十年之久,占山为寨,聚集不少兵马。
“只要找到时机,我们就可以先从晋江县登陆,里应外合,占据晋江渡口一带,我们便可以向上直接进攻泉州的府城刺桐城,只要为这次同时拿下刺桐城,那么漳泉之地很快就能落在我等的手里了。”
董久杰和张志成起身抱拳:“见过吕公子。”
“不必客气,请坐!”吕峥呼应。
几位将军客套之后,董久杰说道:“这一天我已等待了很久,早就希望能够为家父报仇雪恨,投向明主做一番大事,吕将军已经在海外,准备复国大业,二十多年,那么是该返回江左,重新恢复吴国了。
吕峥说道:“家父筹备多年,现在兵力分布在各岛屿上,岛民人口超过十万万众,兵马有五万,只要我们能在晋江登陆,拿下泉州,再打下漳州,那么我们必定能在这里割据为王。现下北边宋国的军队与唐国兵马胶着不下,吴越的主力军在润州厮杀,导致国中兵力空虚,而闽地早就名存实亡,缺乏管控,正是我们先从闽地立足。
“章州泉州的地带,虽然名义上,被陈洪进归属了宋国,但是天高皇帝远,他们没有具体的兵力来管控,我方拿下之后,既可以北上讨伐吴越,也可以横向对抗唐国。总之,宋国唐国吴越三方元气大伤的时候,便是我们攻城略地,大力发展的时候。”
张志成闻言说道:“妙啊,原来吕将军早就看好了时机,若是真能拿下这些地方,那么日后说不定我们可以吞下唐国和吴越,取而代之。”
吕峥笑道:“哈哈哈哈,一定会的,我军是先从闽地站住脚,想办法吞掉吴越,然后复辟吴国,消灭唐国,这样整个长江以南,便都是我们黑云都的天下。那时候北方有宋,江东有吴,西南有蜀,重新恢复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场众人一听,全部斗志昂扬,那个时候他们这些将领便全属于开国功臣了;所以都十分高兴,对此喜闻乐见,充满了期待。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董久杰,张志成早就在闽地忍辱负重多年,等待机会,终于把黑云都的人马等来,可以彼此依靠、利用。
吕峥问道:“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一下如何拿下晋江县,晋江县临海有渡口,是外面船只登陆的关键所在,所以如果能兵不血刃,顺利登陆,将是更好。”
董久杰说道:“我在晋江县做县尉已有数年,在这里拉拢了不少人,但衙门捕快官差有限,可以作为内应,有三百人,我等约好登陆的时间,那晚我带人,可以制住渡口关卡守军。
高福安问道:“守军的防卫力量有多少,可摸清了。”
董久杰收到:“大约三千人马,每次执勤换岗有五百人,我们带的。
吕峥说道:“那无妨,你挑一些可靠的官差,后面我让林将军带八百人手跟随,帮你解决关卡上的守兵,然后放出信号,我军海上船只便可靠近登陆。”
董久杰点头回复:“没有问题。”
吕征看向了张志成说道:“刺桐城有多少防卫力量?”
张志成答道:“大约两万人吧,都是陈洪进的主力军。驻扎在城外有五千人马,城内一万五千人,而漳州刺史陈文颢带的兵马有一万。如果我等能拿下陈洪进,攻破刺桐城,漳州便可招降陈文颢兄弟。毕竟军中将士都是当地人,若不厮杀,可以减少仇恨,毕竟这些将士若是战死,他们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都会痛恨抵触我军。若是收编了,则可更好的融入当地。”
吕峥点头,对张都虞侯的说法表示赞同。
“张将军所言大有道理,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是更好。
张志成说道:“在下还有两个结拜的兄弟,都在军中担任都虞侯,手有兵权。到时候我可以说服他们进行兵变,里应外合,冲击帅府,打开城门,到时候,黑云都的兵马可以顺利攻入城内。”
吕峥拍掌微笑道:“那就最好了。”
众人谈论得十分投机,当场定下了时间,就在半个月后行动。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战中
六月盛夏,太阳像火炉般烘烤着江南润州的大地。
前两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城外野地低洼处有很多积水,可是在烈曰的肆虐之下,雨水很快就被晒干,积水之后的地面湿润泥泞,再遭烈曰一晒,便裂开卷起一块块巴掌大小的土皮。
吴越兵奔跑在炎日地面上,疯狂攻城,每日不怠。
苏宸继续坐镇,已经坚守了两个多月,面对四面合围,给润州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守城官兵,还是城内的百姓,都感觉到了,战争带来的影响很广。
原来守军有五万人马,两个月内损伤了近两万将士,还剩下三万兵马了。
苏宸臣觉得兵力过少,周转不开,于是在城内又招募了一万新兵,每日都进行训练,争取早一点投入守城队伍之中。
虽然城依然没有破,但是,军民之中开始出现害怕和紧张的情绪,因为照这样拼下去。破城十分危险。
摆在润州只有两个抉择,要么是吴越退兵,要么是润州城破,每一日都会有将士在伤亡,已经在少数士兵和百姓之间,开始有了厌战的情绪。
守城一方粮草压力也十分大,城内的粮草,满打满算还够四万士兵,八个月使用;但是贫苦百姓家里,已经出现了断粮情况。
苏宸下令,已经停止了市面上的售卖,因为粮食短缺,被富人哄抬物价,贫困的百姓更难以支付。
所以,苏宸只允许官方买卖,把粮食、盐巴等,生活必需品,当成了重要战略物资,商贾有粮只能卖给官府,百姓要买粮,只能根据户籍领取粮票,然后购买少量粮食,这样宏观调控和市场管理,才能在战争时候,很好把控物价和民生。
即便如此,还有一部分百姓,根本没有钱买粮,属于难民和乞丐等,苏宸组织了救济场所,进行慈善发粥,确保城内的百姓,不会被饿死。
战争是残酷的,但苏宸不希望,将这个残酷转移到老百姓身上。
那样守住这个城池,就失去意义,正因为苏宸如此仁厚,安排妥当,暂时还未出现百姓被饿死的情况。
但照这么估算,还要去掉两个月的军队存粮,润州在这种情况下,做多守住半年。
这一日,吴越兵攻城,到了下午就退去了,收兵较早,苏宸忙完军务,尚在黄昏,于是,苏宸坐车,在侍卫的护送下,去了一趟白府。
他已经有一个月没登门白家了,今日总算抽空闲过来看一下,顺便给白家老爷子和白守仁复查一番身体。
苏宸来到白府的时候,白素素刚沐浴好,换了一身霓裳裙出来,在庭院相见。
白素素有润州第一美人之称,明眸皓齿,肌肤如雪,绝代无双的容颜,如梦似幻,双眸似是清澈湖水,一袭天水碧的霓裳裙将她身段映衬的婀娜多姿。
佳人乌黑长发上挂着一个白玉雕成的蝴蝶卡,通体上下,再无半点装饰,衣青肤白,彼此衬托得就像青荷上的莲花,摇曳生姿,清丽无双。
“宸哥,你来了。”白素素看到苏宸到访,还是很高兴的。
“嗯,过来看看你,顺便也到了伯父和老爷子复诊的期限,这些日子太忙了,刚好今日空一点。”苏宸解释说道。
白素素点头,知晓来意后,心中对苏宸更是有些感激,毕竟他现在太忙了,处理的都是军国大事,润州防线,这种时刻,他还能想到她和白家长辈,这足以说明,自己在他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边请!”白素素带着苏宸来到其父的小院。
白守仁正在书房教给白读书识字,和一些经商的道理。
白素素和苏宸走进院子,接近白守仁书房的时候,里就听到九岁的白宇在询问着问题:“大伯,我们润州城真能守住吗?外面传言,吴越兵如果杀入城内,许多润州百姓都会被杀,是不是真的?现在我还学这些东西,会还有用吗?”
白守仁说道:“小宇,不要听那些人乱说,现在主将是苏宸,他的才能,谁不知晓,怎么会守不住润州?
小白宇点头:“嗯,我明白,我跟那些伙伴也说了,就是不相信别人守城,也要相信江左苏郎,他可是江左第一才子,但是,我和爹娘他们,还是有些担心,万一城破,我们会不会死掉?”
白守仁摇头说道:“不用怕!我们白家虽是商贾,被歹人盯着,即便真的城破,我们可以把白家的财产交出去一部分,换取大家的平安,财产散尽也无妨,我们只要白家人还在,商业头脑还在,许多配方还在,我们随时都可以东山再起。
“所以,越是这个时候,你要多学一些,才能在乱世中安身立命,懂了吗?”
小白宇点头:“我知道了,大伯。哎,要是苏将军和素素姐能够成婚就好了,这样,他就是我姐夫了,我可以跟他学习诗词,我还可以听他讲武侠故事,我们有很多小伙伴,私下都很佩服他,他文武双全,又是状元,又是将军。”
房内的话,传到了外面,白素素和苏宸听了,都略有些尴尬。
尤其是白素素,脸颊微红,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是她的家人,都在图谋着,把她嫁给苏宸。
白素素看了苏宸一眼,说道:“童言无忌,你莫笑话。”
苏宸说道:“没事,我倒是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要是都能够平安度过这次危急,唐国也能无恙,过两年,我就来白家提亲好不好?”
白素素闻言,脸颊更红了,但是,却没有反驳,心中是欢喜的。
目前白家属于过渡时期,白素素正在将手中的一些家中财产管理权,在转交给父亲白守仁,而白守仁也一改往日颓废形象,变得励志起来。
偶尔会站起来,在院子内走几步,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书房翻阅账本,重新管理家族产业,而且他有心培养侄子白宇,毕竟都是白家人,最后还是要用白家的男丁,来撑起白家商业链。
至于白素素,尽量减轻她的负担,让白素素可以从家族的商业中,渐渐抽身出去,逐渐恢复女儿家的自由。
这样一来,才能尽快把她嫁出去,好撮合她与苏宸的婚事。
毕竟苏宸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如果再等两年,白家人担心连一个发妻的位置都没有了。
这也是白家长辈担忧的原因!
“咳咳!”白素素轻咳两声,给了动静,然后带着苏宸进了书房。
白守仁和白宇,转头看到白素素带着苏宸来了,都露出来一丝意外的笑容。
“没想到苏将军来了,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苏宸说道:“伯父说的哪里的话,无论我是什么职位和身份,来到白家,您都是长辈,无需客气。”
白守仁听过之后,十分欣慰,对苏宸的态度很是满意。
他自己毕竟只是一个商贾而已,见到苏宸这种朝廷三品大员,换成普通关系,那必须要行礼迎接,客客气气,就如同润州其他大家族的家主,见到苏宸都要恭恭敬敬一样了。
但白守仁完全是因为女儿的关系,所以才会被苏宸区别对待,礼貌有加,这一点,他心中也很清楚。
“请坐。小宇你去吩咐下人上茶!”
“好勒。”白宇站起身,对苏宸行礼之后,跑出去喊丫鬟去了。
苏宸坐下后,对着白守仁说道:“今日守城任务不重,刚好想到很久没过来给伯父和老爷子复诊了,所以抽空过来探望一下。”
白守仁说道:“有劳苏宸你了!本来你镇守润州,军务繁忙,压力很大,还想着我们白家患者,真是过意不去啊。”
苏宸回道:“一码归一码,守城任务再重,但是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的。”
白守仁点头,伸出了手臂,让苏宸复诊。
苏宸搭上手指,把脉之后,察觉到白守仁脉象平和,气血如常,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恢复不错。
他又伸手去白守仁腰椎附近检查了手术后的伤口恢复,以及椎骨情况,点头道:“恢复的不错,只是平时要注意,可以常走动,但是......床榻上的运动,还是要尽量节制一下。”
苏宸说完,白守仁老脸一红,连白素素站在一边,听懂了意思,跟着红了脸。
或许白素素母亲宁氏,守了十几年的空房,终于可以得到慰藉了,所以,有的时候会多索求一下,但目前这种剧烈的腰部运动,对腰部会造成拉伤,不利于恢复,因此,苏宸提醒白守仁,让他多注意,尽量少动。
白守仁咳嗽了两声,掩饰自己的尴尬,说道:“苏宸说的是,后面会注意的,调养为主,宜静少动。”
苏宸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免得大家都尴尬。
白守仁自己转移话题:“苏宸,目前已进入酷夏,天气炎热,守城将士十分辛苦,有没有厌战情绪,对守城影响大吗?”
苏宸叹道:“从目前来看,长期作战,加上天气炎热,看不到希望,我军士气的确有些低落。但敌军伤亡比我们大,进入了鏖战状态中,在短期内,应该不会城破,但守到半年之后,就需要另做考虑了,否则城里了几十万户百姓都将成为陪葬者,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
苏宸继续说道:“我还是希望半年之后,吴越也能退兵,或者宋军能退,这样城内的百姓还能坚持,否则守到最后,城内没有一粒米,将士和百姓们,全部都要被饿死了。”
白守仁闻言点头,感慨道:“这的确是一个严肃的事,无论如何,白家都会支持你,也相信你,能够以润州百姓为主,为国效力,作出贡献。但若实在事不可为,也要在考虑好个人的后路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苏宸自然懂这个道理,回道:“我明白。”
白守仁又跟苏宸聊了一会,然后说道:“苏宸,你先去给老爷子看病吧,我跟素素她娘商量一件事,等你和素素,给老爷子看完病,回来我的院子一起用晚膳,咱们边吃边聊如何?”
苏宸见白父要留他吃完饭,盛情难却,点头回道:“好!”
白素素和苏宸起身,去了后面老爷子的院子探望。
一个月未见,白老爷子好转不少,身子不再颤抖了,口眼歪斜的毛病也没了,只是年岁大了,又中过毒,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溜达了。
基本恢复了七成,剩下三成的后遗症还在,需要逐渐的调养,才能渐渐恢复。
当白奉先看到苏宸的时候,已经能够正常的交流了。
“苏小子来了。”
苏宸微微一笑,看在白素素的面子上,也不见面就斗嘴了,而是保持了后辈的基本礼貌:道“老爷子,晚辈过来看看,您最近休息的如何呀?”
白老爷子微微点头,不疾不徐回答:“还好,还死不了!”
白素素上前推着白奉先的轮椅,一边柔声说道:“爷爷,让苏宸跟你复诊一下。”
白老爷子倒是没有拒绝,伸出了手臂,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人越老,越怕死的。
苏宸上前把脉后,笑着道:“恢复的很好,照您老的身体状态,再活个十年八年,也不成问题。”
白老爷子叹道:“那得看你守不守住润州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