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零四章 大有来头
彭箐箐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见到陌生的读书人,就躲在房间里不露面的那种扭捏女子。
她则直接大方地邀请三位书生进了彭府,沿途家丁仆人都对大小姐毕恭毕敬。
彭箐箐见人随口问道:“我爹呢,回来否?”
那名家丁恭敬道:“回大小姐,家主尚未回府。”
“那行,你们忙着去吧,顺便把官家叫过来。”彭箐箐吩咐家丁去找官家。
“是,大小姐!”家丁走去第二进院子四处寻官家了。
彭箐箐转过身,对着苏宸道:“到主客厅聊吧。”
江涛人为处事变通一些,在旁提议道:“彭姑娘,我等三人无功名在身,而且又非彭大人所邀的宾客,在主客厅做客不妥,随便找个房间,我们和苏公子聊一聊诗词文章就行。”
彭箐箐一摆手,十分豪爽道:“无妨,彭府苏府,没啥区别,都别见外啊!”
苏宸闻言,苦涩一笑,心想要是被彭大人听到,又要动怒了:养个女儿,终究是要向外人的!更新最快 手机端::
刘、夏、江三人面面相觑,既然彭家大小姐如此热情好客,他们也不好诸多推辞,最后把目光都盯向了苏宸,由他来抉择了。
苏宸露出一抹阳光般的爽朗笑容,眉清目秀的他,更加精神帅气,微笑道“那就去主客厅吧,等彭大人回来,咱们正好也跟他打个招呼,彼此引介一下。”
江涛三人听到苏宸要为他们引介给府尹大人,顿时露出几分欣喜之色。他们在金陵城算是无根角的人,没有门路,无法拜入那些翰林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大人物的门下,如果能认识彭大人,那也会有些益处。
进了客厅,分主次位置坐好后,彭府老管家谭玖走了过来,向大小姐问好。
彭箐箐大大方方吩咐道:“谭管家,这位是苏宸公子,你在润州也见过的,身份你也知晓。如今他从润州过来,专门为皇后治病,这一个月期间会住在彭府,你派人收拾一下东厢侧院,那个院落暂时都让苏公子使用吧。”
谭玖在彭府待了二十年,跟彭家主关系很深,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关系,可以说苏宸是彭家的准女婿了,而且彭家主能够升迁到江宁府尹,跟苏宸也有很大干系。因此,他不敢怠慢,朝着苏宸拱手笑道:“欢迎苏公子来到金陵彭府,老朽这就派人去收拾院落和房间。”
苏宸也微笑回道:“那就有劳谭管家了。”
谭玖客气道:“无妨,些许小事,都是我们做仆人应该做的。”
苏宸又追问了一句:“对了,昨日有荆家三口被介绍来彭府住下,现下在何处?”
谭玖答道:“安排在两间厢房住下,等大小姐和苏公子回来再安排去留!”
苏宸交待道:“甚好!让他们也去侧院帮忙干活吧,顺便给他们也腾出两间房来,这段时间跟我住在一个院子。”
“行,老朽这就去安排。”谭玖跟苏宸、彭箐箐点头示意,然后离开了会客厅。
苏宸对着三人说道:“先给三位兄台治伤吧,然后开个方子,让彭家的家丁去抓药就行了。”
“那怎么好意思。”江涛、刘洞等人,觉得这样受人恩惠,有点过意不去。
“咱们相见就是缘分,难得看着顺眼,聊着投机,这些旁枝末节上,不必在意。”苏宸说完,便开始为三人检查身上的伤势。
彭箐箐把药箱放在苏宸旁边后,就离开了会客厅,让两名男性家丁进来打杂活儿,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不方便在这里看三位男子宽衣解带。
经过苏宸一番诊断,三人身上都是一些皮外伤,不过也有淤青发紫的地方,需要及时调节,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留下暗疾。
“这个查家纨绔,真不是个东西!”江涛愤恨地骂了一句,本来他们见义勇为,结果被打成这样,当众受辱,现下回想起来,还心中有气。
夏宝松哼道:“查文徽在世的时候,就是当朝五鬼之一,虽然自从查文徽去世后,查家大不如前了,但这些年权倾朝野,有了些底蕴,很少有人找查家的麻烦。”
刘洞言语中带着庆幸道:“也幸亏是彭彭彭姑娘出手搭救,换做其它人,恐怕怕怕……会有麻烦!”
苏宸倒是不怎么担心查元赏被揍之后,得知了彭箐箐的身份,还会来找彭家的麻烦。毕竟查家长子查元方只是水部员外郎,官爵和实权并没有彭泽良大,查家虽然有势力和背景,但彭泽良背后站着是韩熙载等孙党的人,因此,也不会忌惮查家的势力。
“没必要跟这种人怄气了,只要三位日后能够进士及第,入仕后在朝廷做官,终有一日,会让查家忌惮你们的身份,清洗今日之耻辱。”苏宸一边安慰劝说,同时也在三人心中埋下日后跟宋党奸佞做斗争的引子。
江涛顺着他的话说道:“苏公子所言极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咱们不可因此事耿耿于怀,愤恨不已,伤了自己身子,不值得那样,以后咱们都成为朝廷肱股之臣,不怕没有收拾查家的机会。”
刘洞和夏宝松点点头,也认同了这个观点。
苏宸又问起了三人出身,好对比自己在历史课本中,看到的五代历史人物,是否相同一致。
江涛和夏宝松、刘洞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前者叹口气道:“实不相瞒,我和夏兄、刘兄认识已十余年了,他们少年时是我父亲的门生……”
原来,江涛竟是名人之后,他祖父是江文蔚,在南唐史上也留下浓墨一笔。江文蔚是后唐长兴二年的进士,因明宗李嗣源谋杀第二子从容及权臣安重诲事件受牵连,他便南逃投奔李昪,当时还是杨吴执政,他被任为宣州观察判官。不久后南唐建国,李昪提拔江文蔚为中书舍人。 : :
江文尉耿直不阿,做事稳妥,李璟登基后,授他为营田副使,又升迁卫尉卿,提为右谏议大夫、礼部侍郎,与南唐名臣徐铉同掌词命,后来江文尉因病致仕,告老还乡,于保大十年病逝。
江涛的父亲名为江为,在江南之地有不俗的诗名,但累试不第,郁郁不得志,后来因为闽国乱党份子逃亡到金陵,躲在他家中,密谈一些事被人揭发,受到牵连被诛,从此江家就中道衰落下来。而夏宝松和刘洞少年时在江家跟随江为学习诗文,算得上关门弟子,故而,江涛与二人关系莫逆。
“原来如此!”苏宸微微点头,江涛的祖父江文蔚,在南唐史上也算一名好官,又是孙党派系的人,那么这个交情,应该更能加深一些。
刚聊到此,庭院内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谈话声,正是彭大人回府来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零五章 谦虚低调是美德
彭泽良经过大门的时候,询问了仆人,箐箐是否回府,门房则禀告大小姐和苏公子带着几位读书人进府了。
因此,彭泽良心中有数,走到第一进的会客厅前,眼神就在打量屋内的情形。
苏宸看到准岳父回来,起身恭迎,拱手道:“苏宸见过彭叔叔。”
彭泽良对这位准女婿还是打心里认可接受的,甚至当宝贝看待,露出一丝笑容,单手背在身后,右手捋须道:“回来就好,今日我已经听闻,你昨夜在宫内,为皇后和皇子治病的事宜,稳住了贵人的病情,深得官家的赞许,做得好!”
苏宸谦虚回应道:“身为医者,定会竭尽全力救人,所幸皇后和皇子的病情,被我诊断出来,才好对症下药。”
彭泽良点点头,没有再多问,毕竟现场有其它外人在,目光扫了一下客厅。
江涛、夏宝松、刘洞三人立即上前,拱手行礼:“见过彭大人。”
彭泽良见三人鼻青脸肿,模样可笑,却也没有表现出笑意来,只是装作看不见,依旧客气问道:“这三位年轻公子是谁呀,苏宸,你来为老夫引介一下如何?”
苏宸微笑道:“彭叔叔,这三位是我在途中偶遇的太学院的生徒,跟我同届,即将参加秋季的科举。”
“在下江涛,祖父江文蔚。”
“学生夏宝松。”
“学生生……刘洞!”
三人自报了名字,对彭泽良都十分礼敬,毕竟这是江宁府尹,从三品的大员了,对他们而言,足以仰望的朝廷重臣。
彭泽良微微点头,没想到江涛还是老侍郎江文蔚之后,算得上出身名门,书香门第,至于其余两人,虽出身普通,但既然能被苏宸请入家中,想必被他认可了。
“几位公子不必拘束,到了彭府,就当进了苏宅没什么两样,苏宸与小女有婚约在身,日后便是老夫的乘龙快婿,他在府上,完全可替老夫做主。”
彭泽良说的大方,给足了苏宸的面子。
苏宸闻言,有点受宠若惊,心想:可不是当初严防着自己跟他闺女接触的时候了。
彭泽良让三人先行坐下,然后他走到主位上坐下,苏宸则坐在了副位,变成五个人座谈模式。
“你们三人身上带伤,这是遭人殴打了不成,为何没有去府衙报案?”
江涛拱手道:“回彭大人,实不相瞒,我们三人因看不过查府的小儿子查元赏欺负民女,出言阻止,反被他的家丁围殴。幸亏苏公子和彭姑娘路过,出手相救,这才没有大碍,加上查府横行惯了,背景深厚,我们只是太学院的生徒,无权无势,即便去告了,顶多赔了一点铜钱了事,奈何不了查元赏,所以,就没有去报官。”
彭泽良点点头,叹息说道:“原来是这样,京城皇亲国戚与朝廷官员的门户较多,各种衙内和纨绔也不少,当然,还是大多数还是品行端正的,尔等切莫因此寒心,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有了正确的志向,才能不被这些丑陋事所影响,努力成为朝廷栋梁,接触中枢,然后为百姓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方能改变世俗现状。”
三人被彭大人高瞻远瞩的话打动,都一副欣然受教的样子,读书人讲究“道义”,文以载道,越说的高大尚,符合儒家的道,读书人就像打鸡血一样推崇。
苏宸在旁轻轻摇头,心想这彭大人若是知晓了自己女儿,把查家纨绔打个半死,不知道还能否像这样云淡风轻了。
在正义感上,箐箐还是那个箐箐啊!
接下来,彭泽良问起了三人备考秋闱的准备,随口聊起一些诗经楚辞、晋唐文章,这三人往往都能引经据典,对答如流,基本功相当扎实。
这一次,苏宸倒是没有像听天书一样了,因为他这两个月恶补了许多古典文章辞赋,凭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还有研究生的学习方法,把这些知识都硬记下来,因此他们说的典故和文章出处,苏宸也能多少听懂了。
彭泽良赞许三人道:“不错,你们对经学和文赋研究,都十分到位,有真才实学,要进士及第应该问题不大,若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挤入前三甲!”
夏宝松摇头苦笑道:“前三甲就不考虑了,这一届竞争激励,尤其是苏公子也参与此届科举,肯定能成为明年春闱的新科状元了。”
江涛点头附和道:“就是,目前唐国的春闱科举往往是考一诗一文,或是一词一文,并不考试经帖和策论,比的是诗词文章,谁能写的锦绣优美才有机会。苏公子的诗词每一首出来,都能盖住天下士子,非得状元不可。”
“同同同……意!”刘洞跟着赞道。
苏宸感觉到压力倍增,江南人似乎都在等着他科举中进士及第,冲击状元,若是到时候落榜,他估计没脸见人了。
彭泽良听着三位年轻士子如此推崇他的准女婿,心中欣喜,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转首看向了苏宸,问道:“苏宸啊,你这些日子在润州,备考的如何?”
苏宸半心虚道:“回彭叔叔,晚辈在润州一直闭门谢客,苦读经书文策,只要题目出的不冷门生僻,应该能够考中,至于状元、解元,并没有考虑!”
江涛、夏宝松三人看着苏宸的目光,都带着一股钦佩,这般有才华的人,说话竟如此低调、谦虚,品行真是没的说啊!
彭泽良咳嗽一下,叮嘱道:“年轻人,还是要志存当高远!”
“这个……科举之事,实力和运气都需要,晚辈尽力而为吧!”苏宸还是不敢把话说满,古代科举秋闱,他靠自己实力绝对不行,只能期待考题跟他上一世背过的文章挂钩了。
这时候,彭箐箐走回来,人未至,喊声先到:“苏宸,给你准备的院子和房间,都已经收拾妥当了。”
彭泽良站起身,望见女儿如此行路匆匆,毫无大家闺秀的样子,有些头疼,干咳道:“箐箐,不可大呼小叫的。”
“哦,爹爹回来了。”彭箐箐朝着父亲展颜一笑,至于责问的话,却丝毫不在意,从小到大都习以为常了。
彭泽良道:“好了,老夫还有事,先去书房处理一些公务事,你们年轻人聊吧,三位公子既成了苏宸朋友,中午可留下用膳吧。”
江涛等人受宠若惊,婉拒道:“能得苏公子和彭姑娘搭救,已是感激不尽,再多叨扰,实在过意不去了。”
彭泽良摆摆手,让他们随意一些,不必如此拘束,然后离开会客堂,去往第二进院子的书房去了。
彭箐箐对着苏宸笑道:“走,要不要过去看看你的院子,顺便带几位朋友过去一叙,谈话更方便一些。”
苏宸点头道:“甚好,诸位跟我过去吧,咱们到别院,煮茶论诗文。”
江涛、夏宝松等人,闻言后也来了兴致,满脸的喜色,只是跟一脸的淤青和熊猫眼搭配起来,倒是显得不伦不类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零六章 论词之道
苏宸等人来到了第二进的东厢院子,与彭箐箐居住的院落只隔着一道墙,以箐箐的轻功,根本不必走门,就能飞来飞去,随时见面了。
荆泓一家三口以及在院内等候了,见到苏宸回来,荆泓、荆云父子上前相见。
“苏公子,你终于回来了。”
苏宸除了感激荆泓父子两次救命之恩外,也有意拉拢这一家人,以后替自己做事,于是十分客气,微笑道:“荆老哥,你们昨夜在这里休息的如何?”
荆泓尴尬道:“都挺好的,就是没有事可干,待着挺不适应的。”
这里是江宁府尹的府邸,朝堂从三的官员家里,等级森严,家丁、奴仆、丫鬟、婆子、短工等加起来有百十号人,不会有人四处嬉戏打闹,都是稳定做事,很少说话,极有彭泽良的家风严教。
荆泓一家人居住进来,也不敢随意走动,在屋内老老实实待了一整天,还是有些闷的慌。
苏宸眸光打量着荆家父子,愈发觉得他们人可靠,以后为自己做事能够放心,含笑道:“暂且随我先住在彭府,这个院子归咱们居住,你们在一楼选两间,平时咱们自己开火,麻烦荆嫂子做饭,后面我会给荆老哥一家安排些事情做,荆云还是少年,可以学些读书识字的事,为以后做打算。”
荆泓闻言,听到有事可做,顿时来了兴致,加上苏公子愿意找人教他儿子读书识字,也心中感激,拱手道:“如此就谢过苏公子了,以后我们一家三口,都跟随苏公子卖命。”
苏宸道感慨:“你们救过我,还因此受到牵连,苏宸委实过意不去。以后就做我苏府的人,不会亏待荆老哥一家人。”
荆泓性情敦厚,被苏宸这一番诚挚的话,说的心中感动,双手抱拳,没有过多言语,但是那眼神和表情,都能看得出来,此人极重义气和承诺。
接下来,苏宸把江涛、刘洞、夏宝松请在院子内的方桌之上,让彭箐箐去吩咐仆人,弄来煮茶沏茶的茶具等,他们在院子内边喝茶,边谈一些和科举之事。
三人最好奇的莫过于苏宸写词为何那么厉害,首首都是佳作,脍炙人口,而且风格与以往的词大不相同,因为花间词、蜀地词、五代词多是慢词居多,小令多,但苏宸的词却跳出了这个范畴。
与诗不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等。
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如果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若按乐调性质来区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唐代时候西域音乐曲子大量流入,被称为“胡部”。《羯鼓录》载一百三十一曲,其中将近半数是外来曲。后被用作词调的,比如《望月婆罗门》原是天竺乐曲,《苏幕遮》本是龟兹乐曲等等。
不过,以花间派占主流词行,专门描写艳思恋情,因此词的地位不高,在五代末还登不上大雅之堂。
但苏宸写出的一些词,却超脱花间派“艳思恋情”的范畴,出现了
清新绮丽,柔婉不艳的一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已经在士林圈子引发了热议。
苏宸跟三人解释道:“花间词过于浓艳,写的东西多是闺房之乐,或是儿女风情,过于局限了,因此,我在研究长短句的时候,便在思考,如何超脱花间词的束缚,既可以写的清丽淡雅,又可以写的雄放豪迈,于是,便拟定了两个类型方向,一个叫婉约派,一个叫豪放派!”
“婉约派?豪放派?”三人都惊愕万分,露出思索神态,在咀嚼话意。
苏宸耐心讲解道:“不错,婉约派,意思是抒发情感,尽量委婉含蓄一些,不必像花间词那么浓艳露骨,讲究一种意境美,虽然内容同样侧重儿女风情,但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就如同清水出芙蓉一般。”
“原来如此,似乎懂了。”江涛、夏宝松都微微点头。
“懂懂…懂了!”刘洞也点头赞同。
“那豪放派呢?”
苏宸继续道:“豪放派,顾名思义,就是行充满豪放意境,用词大气磅礴,内容不局限于儿女私情,还是放眼天下社稷,或是自然风光,抒发心中豪迈之气,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些豪放诗句如果用于词里,便是豪放词了。”
江涛询问道:“苏兄所做的那首《诉衷情》里一句“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便是豪放词了?”
苏宸答道:“对的,那就是豪放词的一种,感慨人生际遇,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一首悲壮沉郁的词中意境。”
夏宝松深以为然,不停点头道:“这样一说,便彻底明白了。”
江涛捧哏着道:“苏兄对词的研究有如此超前眼力,若是科举中,写出一首词,大放光彩,考中解元、状元把握就更大了。”
苏宸轻轻一叹,苦涩一笑道:“写词只占分数的三到四成,而六七成分数在章上,我在这方面,写的不多,所以,未必能够入考官的眼,所以,最后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坦白说,我自己也心中无数。”
“原来是这样啊!”三人恍然,原来苏宸一直谦虚,是担心章那一块了。
“不知三位,在诗词和章方面,各自有什么擅长?”
夏宝松回道:“夏某擅长写诗,章辞赋也还凑合,词这一块,灵性一般。”
“我我……我也是,与夏兄类似。”刘洞结结巴巴说了一句。
唯独江涛尴尬苦笑道:“我的诗词章都水准一般,能不能及第,把握并不大。”
苏宸想到江涛的父亲江为,研究古诗和经学很有名气,却偏偏写的章不行,所以屡次不第,最后落个凄惨下场,没想到其子江涛采竟也是一般化。
“那除了诗科举,江兄还对什么事感兴趣?比如经商,或是水利,航海之类的?”
江涛想了想,说道:“对格物颇有兴趣,造船航海方面,也有些兴头,但这些终究是贱业,平时只是看了一些类似的书籍,如水经注,山海经,地理志等,觉得有趣,但身为读书人,还是要以科举和仕途为主。”
苏宸闻言,微微点头,并没有再多深谈,心想以后若这江涛不能考中,再跟他聊聊其它行业,未必都得走仕途之路。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零七章 调教计划
苏宸跟夏宝松、刘洞三人聊了一个时辰,从诗词歌赋,到对文学和历史的看法,以及人生立志存高远的事情,三观基本在一个方向上,越发聊的投机。
这三人从苏宸身上听到了许多新鲜观点,比如戏剧话本的结构,比如词曲的发展,以及武侠小说的见解,鬼怪故事的塑造等,这些给三人很多启发。
尤其是苏宸对历史的看法,许多地方超脱了太学院那些教喻、祭酒、翰林学士等,令他们都钦佩不已。
临行之前,三人都发出了那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苏宸客气道:“三位兄台若有时间,以后可以多来府上走动走动。”
江涛拱手道:“一定一定,苏兄之高见,令我等受益匪浅,回去仔细思索学习,有了心得之后,再登门来交流!”
夏宝松感叹道:“苏兄之才,我等算是服了,回去之后当需苦读,再来深究讨论了。”
刘洞点头道:“同同…同意!”
苏宸站在门口拱手相送,三人拿着赠送的治疗药包,十分感激地离开了彭府。
彭箐箐站在他身后,嘀咕道:“你好像很想拉拢他们三个人。”
“有吗?”苏宸转身,笑着问道。
“当然有!”彭箐箐坚信自己的看法,她现在对苏宸了解越来越深了,所以,对苏宸的一些做法,能够多少猜到一些意图。
1...9495969798...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