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苏宸转过身问道:“负责端药的人在哪里?”
傅东胜解答道:“端药的时候,有两名御医和两名太监送去,药汤被太监公公端着,御医跟在后面,”
“那两名御医何在?”苏宸继续追问。
“都在这里了。”傅东胜指着两名年轻的御医开口道。
苏宸望向二人,问道:“端送汤药的时候,途中可有遇到什么风波和古怪事,比如谁冲出来挡路,或是谁掉队了。”
一名御医回忆道:“途中……有一位公公,好像叫小贵子,忽然说肚子疼,于是转身把托盘顺手放入旁边的回廊台基上,然后告罪一声,就去上茅厕了。”
“尉迟将军,请立即派人,把那位上借故去茅厕的太监公公带过来,我有几句话要问。”
尉迟信点头道:“没问题。”
他对着四名侍卫吩咐几句,让他们去找小贵子。
苏宸心中想着,若是抓药没有问题,水煎没有问题,那么只有途中和喂药的环节会被下手了。
熬药的砂锅不断加火,蒸腾水汽在散发,一股苦涩的药味一缕缕飘出,味道并不好闻。
王聪此时冷笑道:“这位苏公子,你这止痫药方,闻所未闻,里面含有许多毒虫异草,就这么喝下去,别说有病再说的二殿下,就是普通孩童,估计也经受不住吧。”
其余御医等人在窃窃私语,有人冷眼旁观,有人面露讥笑,有人面无表情,什么神态都有。
苏宸不咸不淡地说道:“有没有效果,找有痫症之人试过便知。有没有毒性,找人一喝就明了。,王大人若是不信,也可以赌上一把,比如这一身官服。”
“你!”王聪有些愤怒,但是却不敢开口赌注,一身官服的意思,就是若赌输了,便离开尚药局,辞官离宫了。
御医待遇好,有不菲的俸禄,经常跟宫里贵人和朝廷权贵打交道,积累人脉的好地方,都不愿意舍弃。
永宁公主在旁看着苏宸两句话就把主药王聪给顶得无法接话了,淡淡一笑,心中也觉得有些痛快,她身为公主,这时候主动为苏宸正名道:“苏公子才情无双,医术高明,此次被官家传诏入宫,为二皇子和皇后治病,功劳甚大。诸位尚药局的御医们,当以此为榜样,且不可意气相左,敷衍抗阻,苏公子手里有官家赐予的玉牌,如官家亲临,可有先斩后奏之权!”
众人听了之后,全都紧张起来,看向苏宸的目光,变得恭敬不少了。
片刻后,前去传唤小贵子的四名侍卫,只回来两名,向着尉迟信禀告道:“尉迟都统,那位太监公公……已经出事了,被发现吊死在住处,像是畏罪自杀。”
“死了?”
众人都是一惊,连苏宸也感到了出乎意料。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一十八章 死无对证
侍卫回报,太监小贵子已经悬梁自尽了,疑似畏罪自杀,这个消息传开,站在尚药局的人都露出惊愕神色,显然没有料到这个局面。
看来这次二皇子中毒事件,真的没有表面那么简单,还确实存在蹊跷之处,否则,好端端的太监,怎么会自杀呢?
因此尚药局的御医们,本有些还对苏宸抱有成见者,觉得是他小题大做,根本就是他药方有问题,才害了二皇子。但如今出了这件事,逐渐觉得苏宸可能真的被人在汤药上做了手段,在故意陷害他。
苏宸冷静下来,心中在想,自己这个策略算是初步见效了,下毒的幕后主使,看到事情朝着不可控的局面发展,担心被揪出更多的幕后关系网,所以,及时掐断了这条线,让他来个死无对证了。
止痫汤有没有毒性,只要找人喝下就能证明它的安全性和药效,到时候,苏宸同样能够解脱一半罪名,因此,幕后的主使,觉得局势有些失控,被苏宸和朝廷再查下去,担心后宫会牵扯出大鱼来,不如早点丢掉棋子。
“派人保护现场,在下与公主殿下,尉迟统领这就过去瞧瞧!”
永宁公主点点头,她在这里身份最为尊贵,举止得体地说道:“跟查案有关,可以过去看看,尉迟统领,你觉得呢?。”
尉迟信拱手道:“公主殿下所言极是,咱们这就过去查勘现场。!”
于是,众人离开尚药局,去往了皇宫内侍省的区域。
由于南唐的皇宫并不像前朝都城长安、洛阳内皇城那般宏大,所以,六部九卿诸司的衙门,都放在了皇宫外。但是,像门下省、中书省、殿中省、内侍省的司衙都在皇宫内,单独给了区域,因为他们的日常工作跟皇帝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殿中省有六局,分别是尚药局、尚食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等,都是跟皇宫贵人们衣食住行分不开的。
而内侍省囊括了五局,分别是掖庭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等,管理后宫的一些太监、宫女、财务、仓储等,专门为皇帝一家服务的。
宫里大部分太监都住在内侍省所在的房舍区域,少数会住在所侍奉贵人的各院偏房内,便于随时伺候着。
小贵子已经不算底层的太监了,因此居住的房间是两人一间,同寝住的太监已去换班执勤了,只有他一个人在房间,选择了自尽后,没有被及时发现。
苏宸等人来到了这个简陋房间内,太监小贵子尸体已经被放下来,横陈在地上,铺了一层白布盖在其上。
周嘉敏和永嘉公主年纪还小,害怕见死人,所以没有进屋,只站在了院子内。
院子里还聚了一群大小太监,在窃窃私语,大多围绕着小贵子“下毒二皇子畏罪自杀”的言论传开,估计很快就能在后宫和朝廷内外疯狂了。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牵扯到谋害皇子,断不是一个小太监能够做得出来的,幕后必然有人给许了好处,但谁是幕后黑手,目前无法查办了。
尉迟信上前询问:“发现了什么罪证没有?”
“回尉迟统领,我们在死者的行囊里,发现了一个瓷瓶,里面装的药液,像是毒药,味道有点难闻。”一名侍卫回复之后,毕恭毕敬递交了一个青色小瓷瓶过去。
尉迟信接过来,扒开塞子闻了闻,果然有些异味,液体黑黝黝的,不像是什么好东西。
“苏公子,你懂医术,能看出这是什么毒药吗?”
“容我测试一下。”苏宸伸手接过来,然后从医箱内取出一个白瓷小酒盅,倒入一点毒液出来,再用银针测试,并没有反应。
其实银针测毒的效果有限,只不过被武侠小说给夸大而已,甚至早在宋代宋慈所写《洗冤集录》中就有银针验尸的记载。但是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剧毒的砒霜,即化学名称为三氧化二砷。
因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砒霜里都含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一定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所以银针试毒只不过检出了砒霜中的硫罢了,因此,银针不能鉴别毒物,更不能广泛用来作为验毒的工具。
所以,从科学角度上讲,银针等银质物件遇某些东西后马上变黑,主要见于银与硫化物相互的作用。
苏宸这样做,至少排除了砒霜相关的剧毒,但是一些毒虫毒兽上的毒素,却需要具体分析了。
他闻了闻味道,看了一下液体色泽,挂在酒盅内壁的残液,判断是一种来自毒虫体内,而非毒草的毒物。
“难道是蜈蚣毒?”
苏宸蹙起眉头,心中有这样的猜测,因为他的药方内,正好有蜈蚣成分,幕后人既要害死二皇子,又要嫁祸给他,还不至于被太监尝出来,又能引起二皇子的那些抽搐等反应,那么唯有蜈蚣毒最为合适。
它加入其中,使得药汤中蜈蚣毒含量增加几十倍,不仅不能救人,还会害人,中毒者会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脉搏增快、谵语及抽搐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这些症状跟二皇子身上的反应,也能对应上。
最主要的是,如果让御医检测药汤和其余尝毒者反应,都会渐渐跟蜈蚣毒关联起来,这样都会以为是苏宸开的药方有问题,里面有蜈蚣两条,诱发了二皇子的病情,到时候,有利也说不清了。
永宁公主看到苏宸凝思出神,遂上前问道:“苏宸,你能看出这是何毒物吗?”
“在下推测可能是蜈蚣毒,但还不能完全确定,需要让御医们研究一番,给出具体毒物的名字。”
“蜈蚣毒!”永宁公主脑海里想到那种毒虫的样子,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有些怕那种样貌丑陋又吓人的虫子。
奉御傅东胜、直长郭升带了几个人跟过来,此时也都上前观查毒液,以诸人多年的行医经验,经过几人判定后,确认了它就是蜈蚣毒。
一名御医道:“这名小太监,全身上下只有脖颈的勒痕伤,死状也符合窒息而亡,死于上吊自杀,可以断定了。”
尉迟信点头道:“看来这个小太监就是那卑鄙的下毒者,事发之后,知道自己逃脱不掉,为了掩护幕后的指使者,畏罪自杀,让咱们无法再查下去。”更新最快 手机端::
苏宸没有立即做结论,而是蹲下身,勘察了一下小贵子的尸体,虽然全身的确没有其它伤势,死于窒息也没错,但是四肢的尸僵程度,却让他有些惊讶,这根本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灭口了
苏宸看过太监小贵子的尸体之后,露出了狐疑神色,因为他通过医学常识和法医知识,可以确信,这个小太监并非自杀,而是死于他杀,确切说,是被人勒死的!
彭箐箐走上前问道:“苏宸,这个太监畏罪自杀了,我们查不下去了吧。”
苏宸沉思了一下,说道:“这件事很复杂,这个人也并非死于自杀。”
“什么,并非死于自杀?”彭箐箐吃了一惊。
苏宸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转向永宁公主和尉迟信,说道:“公主殿下,尉迟统领,这位小太监并非死于自缢,而是被人勒死的!”
“被人勒死的?”
在场的人全都惊讶万分,被苏宸的结论给震撼到了。
太监投毒就已经严重挑战皇权了,打了皇室的脸面。
如今太监投毒之后,还被另外的人杀了,也不知道凶手是谁,这更加折损皇室颜面。
这般凶险的后宫环境,光想一想,就让人头疼,害怕,恐惧!
永宁公主娇俏的脸色微变,眸光看着苏宸,不像开玩笑的样子,黛眉蹙起,有些迟疑道:“苏宸,此事非同小可,你确信他死于他杀吗?”
尉迟信有些质疑道:“这现场已经很明了,这小太监身上没有其它伤势,只有脖子上的勒痕,人挂在房梁绳子上,众人皆见到,如何能看出他不是自缢,断定为他杀?”
“就是,可不能随意臆断啊,得讲究证据!”
“这畏罪自杀,已经很明显了,断不会有错。”
周围的御医、太监议论纷纷,觉得悬梁自尽十分直观,如何能判断出,他是被人杀害的,莫不是随意猜测?
周嘉敏和永嘉公主听到这里似乎产生了矛盾,也都围过来,得知争论点之后,也都好奇地看向苏宸。
“苏宸,你可有证据?”永宁公主询问,宫廷太监被人杀死,还牵扯到了给皇子下毒,兹事体大,可不能随便猜测,信口开河。
苏宸微微点头,脸色平静,似乎一切都胸有成竹的样子,给人心安的感觉。
熟悉他的人,如周嘉敏、彭箐箐,一看他的神色,就知道苏宸所说,十有七八为真,皆露出好奇之色。
“回公主殿下,生前上吊与被勒死后悬尸,在尸体上,是有区别的。比如勒死悬尸时人已死亡,血液流动停止,悬吊部位痕迹较浅,淤血较少。而生前上吊的由于血液大量受阻勒痕有较重较重的青紫色。”
“其次,挣扎的痕迹不一样,自缢者,眼合、唇开、手握、齿露;缢在喉上,则舌抵齿;喉下,则舌多出,胸前有涎滴沫。若被人打勒杀,假作自缢,则口眼开、手散,身体症状不同。”
“第三点,就看悬梁上的痕迹也能看得出来,如果自缢者,悬空后肯定会有挣扎,房梁的痕迹就会有磨损,如果是死后被悬挂上,则痕迹只有一道。”
苏宸根据脑海里的医生经验,说出了三个主要方面,最容易辨识的方式。
众人闻言之后,都露出诧异之色,然后胆子大的如禁军侍卫统领尉迟信,奉御傅东胜,直长郭升等,上前观察之后,果然几个尸体特征,都跟苏宸描述的相同。
彭箐箐一个纵身,跃上了房梁,观察了一下房梁上的痕迹,果然只有一道浅浅勒痕,没有任何的摩擦痕迹。
尉迟信会意,他也跳了上去,发现情况正如苏宸所说后,脸色微沉,下毒的小太监被杀害灭口,情况似乎更恶劣了。
其它几位御医们按照苏宸的办法,结合行医经验,也很快验证了这三点的正确性,对苏宸的医术更加钦佩了。
永宁公主看过这几人的神色,心中已然明白,恐怕苏宸所言为真,小太监是被人勒死,而非自缢身亡了,那“畏罪自杀”就成了“杀人灭口”,性质完全不同。
杀人者是谁?很可能就隐藏在皇宫之内,想到这些,永宁公主自己也感觉到一丝冷意和恼怒。
永宁公主眸光看着苏宸,询问道:“苏公子,接下来,该如何查下去?”
苏宸闻言苦涩一笑,自己并非福尔摩斯,也不是狄仁杰、宋慈,破案这玩意儿,自己也懂得不多,何况没有指纹核对系统,没有监控录像,在古代查案子,就太难了。
这个小贵子,是否为下毒者,都很难断定。
或许小贵子就是下毒者,幕后的人担心他泄密,便把他灭口了。
也有可能,小贵子根本就不是下毒者,但是巧合在中午端着汤药时,肚子不舒服离开了片刻,导致他身上有了嫌疑,幕后黑手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派人来灭口,伪装成自杀的样子,让小太监成为替罪羊。
总之,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暂时没有其它法子了,暂时只能查到这里,咱们回去向官家和太后复命吧,还是先救皇子殿下要紧。”苏宸冷静地回答。
“也好!”永宁公主点头,虽然她是公主,身份尊贵,但此时跟苏宸接触久了,不自然地会向他询问意见,感觉自己在他面前,不论是知识、学问、见识、睿智等,似乎都有不足,一向被母后和长辈夸赞天资聪颖的她,也自感无法与苏宸比拟。
“都死人了,真实晦气,还是早点离开这了。”永嘉公主毕竟是小女孩,跟灵儿差不多大,自幼锦衣玉食,平时哪见过被勒死的死人,所以,有些抗拒逗留了。
尉迟信点头,让侍卫先把太监小贵子的尸首抬走,安放在宫内临时的停尸院内,等待处理,他则一部分侍卫,护送两位公主、皇后胞妹、苏宸等返回二皇子的寝殿。
李煜见到众人会来,开口询问他们过去查案,是否有了线索。
苏宸拱手道:“因为牵扯到草民自己的案子,所以为了避嫌,还是请永宁公主来解答吧。”
永宁公主瞥了苏宸一眼,心中赞叹这个年轻男子做事稳重,考虑得体,于是主动向钟太后和李煜解释一番,她们随行苏宸,在尚药局核对药方剂量,在内侍省查太监小贵子之死的事,都讲了出来。
由于她最近没少看戏剧话本、传奇,因此讲起来,条理清晰,绘声绘色,哪怕钟太后和李煜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听过之后,也能全部听得明白。
“竟然有这等混账事!”钟太后有些怒了,宫廷有太监对皇子下毒,还被人杀了灭口,把皇宫当成什么地方了。
李煜也脸色阴沉下来,打算要好好彻查此事,吩咐道:“立刻传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大夫进宫,朕让三司好好查一查!”
还在找"唐时明月宋时关"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简单!
(=)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二十章 亲手熬药
一向脾气好、性格仁慈的李煜,这次也很愤怒,皇宫发生这样的事,等于触及了皇室逆鳞,哪怕脾气再好也要暴走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李煜当即派人出宫,请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一把手入宫见驾,要给他们安排调查的任务,非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苏宸对此并不看好,因为古代案件没有诸多先进技术手段辅助,甚至连法医知识都没有,很难调查彻底,哪怕三司会审,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苏宸,哀家皇孙的病,逆可有救治的把握了?”钟太后此时对苏宸客气了许多,觉得此人心思缜密,医术高超,皇子病发的确跟他无关,心中对他的认可,也多了不少。
苏宸拱手道:“回太后的话,草民有七成把握,等会亲自熬药,为二皇子治病。”
“七成?好好,七成也不少了。”钟太后点头,连赞两声好,皇孙命悬一线,几次就要救不活了,而苏宸却能站出来力挽狂澜,有办法救治李仲宣,这就是能力体现,令人不得不钦佩了。
李煜瞥了苏宸一眼,心中也认可了这位江左苏郎,的确医术无双,扛得住巨大压力,有一定的担当和能力,若是真的能救好皇子和皇后,自己定要好生感谢一番。
这时候,尚药局的主药和御医,送过来一些药草,都是苏宸在新方子上所写,要求送到二皇子这里。
苏宸接过了一包包炮制好的药草,命人在院子内搭起临时灶台,找来砂锅器具等,要亲自为二皇子熬药了。
这般做法,一方面是为防止有人继续下毒,令他不放心;二来嘛,也有苏宸作秀的成分。
他越是表现如此重视,亲力亲为,既可以表达自己的衷心,也能从侧面凸显出下毒者的卑鄙,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无疑能捞取更多好感!
永宁公主、周嘉敏、永嘉公主、黄保仪等人,都对苏宸心存感激,觉得他这样做法,为了皇子病情,已经竭尽全力了,哪怕被冤枉了,却还是这样尽心尽力,实在太难得了。
这一次,苏宸煎药并非止痫汤了,而是药效温和一些的愈痫汤,因为此时的皇子,不能下猛药了,很容易诸病迸发,一起发作出现大危险。
方子上药草有制南星、法半夏、全蝎、礞石、沉香、龙骨、牡蛎、菖蒲、琥珀、瓜蒌、甘草、参须等,以水煎熬,每日只需一剂,便能有效果,稳住病情,逐渐好转。
于是,二皇子的庭院,就上演奇怪的一幕。
苏宸一个人在亲手熬制,四周围绕了一群人观看,太监、宫女们都被禁止上前掺和,其余嫔妃、公主们也无须插手,任由苏宸一个人在熬制,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他的身上。
周嘉敏眸光带着一股柔情,看着苏宸这样一力承担救治皇子的事,所有人都期待他能做出奇迹来,可谓万众瞩目,光芒万丈。
以前他觉得自己皇姐夫是江南最厉害的人,身居高位,一言可决定许多人的生死,许多家族的兴衰,但就是这样的一位有权有势的男人,却无法保住自己的儿子和妻子,需要依仗苏宸来办到。
周嘉敏终于意识到了,皇姐夫的厉害,是他手里的权力和尊贵的身份,而不是他个人的能力。
但苏宸的医术、才学、能力,都是他自己的,无人能比拟。
只有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才有精彩的人生,不枯燥无聊,经常见证各种奇迹发生。
除了她之外,彭箐箐的眸光也是带着一种陶醉,因为这是他的未婚夫,他的光环越大,自己就越开心。
永宁公主看向苏宸的目光,则带着一股欣赏,此等优秀的年轻男子,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江左苏郎,名不虚传啊!
半个时辰后,苏宸熬制好了药,自己亲自喝下一碗,又让一名太监喝下一碗,证明汤药无毒后,端进二皇子的寝殿内。
“由我来喂吧!”永宁公主提出建议,照顾人方面,男人还是不如女子,这是她的侄子,所以很上心。
苏宸站到床边,微微点头,把盛放汤药的翡翠玉碗递过去,里面是散着怪味的愈痫汤。
接碗的时候,两人的手意外触碰了一下,苏宸倒没有觉得什么,但是永宁公主差一点脱手掉碗,那一瞬间的肌肤相触,对于这位久居皇宫待嫁公主而言,可谓第一次,这般直接面对一位年轻男子,心中猛地悸动了一下,如过电一般。
但永宁公主赶忙掩盖掉了自己的内心慌乱,让自己保持冷静,不要胡思乱想,暗忖自己堂堂一国公主,怎么会先紧张起来。
转过身,永宁公主开始为李仲宣喂药了。
有宫女负责帮扶二皇子的身子,让他能够顺利服下汤药。
整个过程,牵扯了钟太后、李煜、周嘉敏等人的心,毕竟是她们的亲人。
苏宸神色并不担忧,因为已经查明了毒素来源,就是蜈蚣毒,加入的剂量也没有那么大,虽然对二皇子造成了一些危害,但是经过他及时清肠清胃,毒素清理了不少,然后用了鱼腥草消炎药,也能对毒素进行压制,因此,病情还是能够控制的。
当二皇子服药过后,没有出现过激反应,令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外面的天色已经渐渐黑下来,整个皇宫张灯,室内烛光通明。
二皇子李仲宣似乎睡着了,安静不少,暂时没有抽搐,发作癫痫,也让钟太后、李煜、永宁公主等人,对苏宸的医术和汤药,增加了信心。
苏宸朗声说道:“官家、太后,不必担心,草民今夜守在这里,照顾二皇子殿下,确保他听过今晚这一关,只要今晚不出事,明日再服用一次药,就能稳住病情,脱离生命危险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