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不论正反面,这件事都是一种忌讳的话,宫内人对此一般保持缄默,没有人会直接当众说出来。
既然苏宸把话挑明了,甚至目光不自然地看向了魏妃,让后者尴尬不已,眼眸冷冷对视着苏宸,轻哼道:“你看本宫作甚,好生无礼。”
苏宸拱手道:“草民只是在谈论皇子安危之事,一时失神,绝无冒犯嫔妃娘娘之意。”
魏妃越想越来气,你谈论皇子安危事,一直盯着我看做什么!
“看你那眼神,难道你怀疑此事跟本宫有关不成?”
苏宸摇头,躬身道:“草民不敢,绝没有怀疑这位嫔妃娘娘跟谋害皇子之事有关,在下只是初次见到这位嫔妃娘娘,实在不知这背后会有什么关联,平时与皇后、皇子关系如何,是否有利益冲突,这些全然不知,所以,断不敢有所怀疑。”
魏妃闻言,心中还是气鼓鼓的,别看苏宸一口一个不敢怀疑,但是说出那些解释言语,被在场其它人一听,会如何猜想?
因为平时她跟皇后、皇子之间,关系就一般,这些日子觉得周皇后要不行了,所以更加表现积极,企图能够上位,成为下一任皇后。没事她就去太后那里献殷勤,或是想方设法博取官家欢心,打击其她嫔妃、美人。因此,苏宸称自己不知道具体关系,但其它人则知晓这里面的利益关系,反而更加怀疑她了。
顿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她,有猜忌,有怀疑,有恍然,也有不信任,这使得魏妃如刺在背,眼神开始有些紊乱,神色稍紧张起来。
“够了!”钟太后忽然喝斥了二人的辩解,早就听着嫔妃的话不耐烦了,以她六十岁的年纪,也是从年轻王妃,熬到皇后,然后到太后,久居宫廷内,什么事没见过?
许多手段,都是她们年轻时玩过的,所以魏妃打什么心思,她心知肚明,但争宠也要分场合,今日的魏妃的确刁钻刻薄了些,有些不合时宜,令钟太后有些腻烦了。
钟太后沉着脸,挥手道:“救人要紧,其余无关的人,都暂且回避,不许在此逗留!”
李煜听到太后发话了,也被点醒般,先让自己的这些嫔妃、保仪、婉仪、芳仪、夫人等,暂且离开这座皇子寝殿。
留下的人,有苏宸、彭箐箐、李煜、钟太后,两位公主,周嘉敏,太监总管冯健,太医御奉傅东胜,以及四位宫女和太监伺候着。
李煜看向苏宸,有些不放心,毕竟关系到小儿子的生命安危,询问道:“苏宸,你赶快救治吧,朕暂时唯一能信任的医者,便是你了,不要让朕失望。”
钟太后、永宁公主,永嘉公主也都密切关注着他。
“皇姐,你说他的医术真的有那么厉害吗,跟他写词那样牛?”永嘉公主年仅十二岁,跟灵儿差不多大,因此还有些
永宁公主平淡说道:“看着就是了,不过我感觉……他能行!”
永嘉公主疑惑发问:“哪里看出来的?”
永宁公主低声道:“你瞧他如此年轻,又无功名在身,面对魏妃刁难,母后问责,诸多压力,他都没有慌张失色,始终保持如此镇定,就能猜出他是有真本事的,或许真有办法救治小仲宣。”
“若是真能救过来,那他的医术就真的厉害了。”永嘉忍不住感叹。
这对公主姊妹的话,虽然声音很小,但毕竟离着钟太后很近,却被太后听去了,心中也对这个苏宸另眼相看,一个草民,在宫内面对这般压力,却没有慌张地跪地求饶,战战兢兢,这份定力比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也不逞多让了。
至少,钟太后在新科状元,或是一些年轻的官吏身上,都没有看到过,心想难道这个苏宸,真的有办法救仲宣,中毒的事是真有发生?
此时,苏宸已经重新坐在床榻边,手里拿着一根消毒的银针,插入胃部的反射区,反复捻动,顷刻,二皇子李仲宣忽然呕吐起来,苏宸亲手把住这个五岁的孩童,任由他将胃里的一些尚未消化完的毒物呕吐出来,吐在了太监手里的铜盆内。
当李仲宣已经吐不出来时候,苏宸放下孩童身子,又在他身上扎了一些银针,稳住中毒后的病情,由于暂时不知道是什么毒药或是药性冲突,只能先使用一些清肠胃的汤药,把他体内的残留毒质清空,然后打算使用稳妥的消炎药,比如蒲地蓝消炎药汤、鱼腥草消炎药汤,对中毒和炎症都有缓解作用。
苏宸又拿着银针在呕吐物里试探,并未变色,说明里面掺杂的毒物并不猛烈,不是剧毒之类的,这也可以理解,若是很明显的鹤顶红、牵机毒等,那么等于告诉官家和皇室,有人要谋害皇子,事情就闹大了,也无法嫁祸给苏宸了。
很可能幕后的人,投入并不烈性的毒药,甚至可以巧妙融入药汤之内,让太医都无法试探出来毒素。
苏宸想到这里,问向太监总管冯健道:“给二殿下服药之前,可有宫里人先行尝过试毒?”
冯健点头道:“依照宫内规矩,有人试过第一碗,才给二皇子殿下服用。”
苏宸说道:“需要把那名试药的太监传唤过来,看他有没有事!”
冯健抬头看了一眼李煜,后者点头准许,他转身就出殿,派人传唤那名小太监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一十五章 步步有局
苏宸写下了药方,派人去宫内的尚药局拿药回来,打算在二皇子寝宫的院子内熬药,由禁军看管,任何人都不得无辜接近。
他越是这样大张旗鼓防范有人下毒,其实也是对皇室进行打脸,连皇宫这里都不安全,有人敢要谋害皇子,可想而知,李煜、钟太后、公主、皇族的人都十分恼怒了。
这件事被苏宸这样摆在明面上,毫不掩饰,导致谁也无法掩盖下去,彻底把事情闹大,如此一来,下毒者也会惴惴不安,时刻关注着形势发展。
当消息传出宫后,连朝廷诸多大臣也都露出了震惊之色。有人要给二皇子下毒,这件事可是直接挑战皇权了,跟谋反没啥区别了。
韩熙载一派的人和新党的潘佑、李平、殷崇义、陈乔、张泊等人,都态度一致在写谏言,请求圣上严查此事,因为谋害皇室的皇子,等于谋逆大罪,必须严惩,维护皇权威严。
金陵韩府内。
“所有孙党五品以上的人,还有御史,明日全部上书,要求严查此事,配合苏宸这一步棋。”
韩熙载手里放下清香四溢的龙井茶,捋须一笑,吩咐徐铉、徐锴、高越、李德瓒等人,除了让五品在京官员上书之外,还要发动御史台的殿内御史、监察御史等,一起上书。
高越担忧道:“苏宸曝光此事后,需要他自己自证清明,韩兄这么肯定,他能够把自己摘出去吗?若是最后没有查到凶手和幕后人,他也无法逃脱这个责任啊,总有人要背锅,挡住朝臣之怒!”
韩熙载摇头道:“无妨,事情越大,关注的人越多,背后出手的人,自然会担心不可收拾,殃及自己,便会丢车保帅,反而露出马脚来,这样就有利于苏宸摆脱嫌疑,此乃一步妙棋啊!
“这是苏宸故意做出来的一步棋?”徐锴忍不住询问。
韩熙载一脸神秘笑意,心情大好,解释道:“你们想啊,一旦事情闹大,全朝文武都知道了,皇室的颜面和权威受到挑衅,那么肯定会宫里宫外严查一番,只要有幕后下毒者,必然会紧张起来,有所行动,只要稍微有异常,便会为苏宸开脱了。到那时,苏宸不必证明自己清白,只需证明真的有人鼓捣动作下黑手就行了,官家和太后就会相信,有人要害皇子,嫁祸苏宸,到那时,苏宸反而能够获得众人的同情和认可。”
“原来如此啊,想不到他小小年纪,在宫廷之内,那种巨大压力下,换做其他人,哪怕新科状元,也绝对要吓瘫软了。他竟然不卑不亢,镇定地为自己开脱,而且想好一步妙棋,为自己铺好后路,果然不简单啊!”
众人恍然,愈发觉得苏宸有些应变的能力。
韩熙载忍不住大笑一声:“哈哈,那是,这小子精明的很!”
他对苏宸十分信任,接着又道:“这次是拉拢新党的机会,左仆射、同平章事殷崇义,门下侍郎、知制诰潘佑,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张洎,这些江左之人,也都有些学识,只是因为地域南北差异,与我们有些隔阂。但自从江北失陷,朝廷转移到江南之后,江左的地方人杰,愈发被重视了。苏宸目前被称为江左第一才子,他的身上既有咱们孙党的印记,也有江左的标签,所以,这一次是趁机拉拢盟友的好机会!”
钟谟有些惊愕地问道:“韩兄打算以苏宸为枢纽,趁机将新党的一些权贵,与咱们结盟在一起?”
韩熙载深邃的眸子,闪过一丝异彩,捋着胡须,淡笑着说道:“不错,其实新党一直以来,要求革政,变法图强;孙党要求对抗北宋,积极备战;宋党目标是吞并楚闽越,扩大疆土,三方意见各不相同。当年就是宋党的人,宋齐丘之流,志大才疏,发起了对楚、越、闽三地的战争,消耗国力和国库,最终一无所获,还导致在对抗后周军队时,国力空虚,军队精锐损失大半,无力抗衡,才会一败涂地,误国误民,谓之五鬼!”
“如今宋党的人为求自保,已经在暗中支持郑王,企图政治投机,已经无药可救了。但新党的改革派,却还有结盟的希望,毕竟他们真心为朝廷!但他们推行的变法思路,效仿秦国商鞅变法,企图恢复井田,也不合时宜了。若是能把变革方向,跟苏宸提议的经商之策结合,那么新党就会成为咱们的助力了,最后富国强兵,彼此的政治目标都实现了。”
高越闻言,连连点头,惊喜道:“韩老哥所言极是,拉拢新党土著,推行经商富国之策,的确需要他们的变革辅助。”
钟谟摇头叹道:“不过,潘佑、李平这些人,顽固得狠,苏宸那一套经商论,怕是不会被接受,最后难免有分歧,闹个不欢而散啊!”
韩熙载也觉得此事不容易办妥,毕竟政见这玩意儿,不是几句话就能获得支持的,最难改变的就是人的思想。
“走一步看一步吧,要说服他们这些改革派,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案,真金白银的收益,才能打动他们,改变思路!”
韩熙载目光看向窗格,在等苏宸那边的消息,然后伺机而动。
与此同时,宋党的人则发动御史和官员,要联盟上书,痛批苏宸开的方子有问题,从未在历代药方和神医手札中听过,认为“止痫汤”大有问题,完全是乱来,故意要坑害皇子,应该打入天牢。
………
金陵皇宫内。
苏宸从药箱内取出了随身携带的消炎中药,这是他来之前就早有准备,熬制好了粉末,只要热水一冲,就能直接服用了。
给五岁的李仲宣服下之后,对于体内毒素消炎杀菌会有一定效果。
虽然还不知是什么毒药,但是最后都会转化为毒素,对脏腑器官和胃肠血液进行感染,苏宸使用的鱼腥草消炎药,针对大部分毒素,都有消毒功效,只要不是急性、烈性毒药,就能有克制、缓解作用。
果然,服下片刻后,李仲宣的脸色已经不再是痛苦神色了,安详是熟睡。
其实在药汤中,苏宸还放了一点安神止痛的药草,将孩童稳定病情,送入睡眠状态,这对他把控局势有很大作用。
钟太后、李煜、永宁公主等人,亲眼看到苏宸给皇子李仲宣服药过后,不到半柱香的时间,这孩子已经睡熟了,不再翻来覆去痛苦呻吟,嚎啕大哭了,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是亲眼所见,不会有假,顿时对苏宸的信任增加了几分。
彭箐箐和周嘉敏则松了一口气,相视而笑,其实手心和额头都是冷汗,也被吓到了。
苏宸心中知晓,这是他消炎药和安神止疼药发挥了效果,暂时稳住了皇子的中毒疼痛感,使他入眠了,要彻底解决隐患,还需要查明中毒来源。
此时,那名清晨和下午尝过药水的太监被带来了,接受苏宸的盘问。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一十六章 毒性不强
那名太监只有十五岁,打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孩子多养不起,七岁时他就被卖入宫内,净身做了太监。今日清晨从五更天换岗,执勤到了下午,本来已换班去休息了,此时被传唤过来,战战兢兢站着,还不知发生了何事。
苏宸拱手朝着李煜和太后道:“恳请官家、太后,准许在下询问此人一番。”
钟太后微微点头,李煜准道:“问吧!”
苏宸转身,上下打量着那名小太监脸色,发现他有些疲倦和难受的样子,印堂凝聚了一抹黯淡之色,却也不像是中毒过深的表情,心中起疑,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奴叫黄小江,大家都称呼小江子。”小太监如实回答。
苏宸又问:“三皇子在上午和中午服用的汤药,你都先喝过吗?”
小太监点头答道:“都喝过了,一大碗,喝的精光。”
苏宸微微点头,像是一个职业医生般仔细询问:“那你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比如肚子疼,喉咙痛,或是脑袋晕沉?”
小太监想了想,摇头道:“没有……太明显反应,就是有些拉肚子,下午还吐过一次,有点犯恶心。”
钟太后、李煜、永宁公主等人,都脸色微微一变,觉得这里面,可能会有猫腻儿。
苏宸微微点头,汤药果然有问题,但是并不致命,很可能下毒之人,并没有下什么厉害剧毒,而是微量毒药,一个十五岁的小太监,能够扛得住,但是对于本来就病的不清的五岁孩童,再忽然有剧烈反应,很容易一命呜呼。
“把手臂给我,诊一下脉。”
小太监很听话地伸出手臂,十分配合。
苏宸搭脉之后,察觉到他的脉象也有些紊乱,与二皇子的脉象有相似处,但是由于年纪有差距,而且二皇子身上有癫痫症,和惊厥病情,所以表现出来病态等,更加严重,脉象也比小太监的不规律多了。
诊断结束,放下了他的手臂,苏宸对着钟太后、李煜等人说道:“此人的脉象,与二皇子殿下有相似之处,的确跟服用汤药有关,但是汤药里放入的毒素,捏拿的很好,年轻人抵抗力好,症状没有那么强烈。但二皇子年幼,加上身有疾病,本就处境危险,再加上毒素的干扰,导致与痫症、受惊吓的病情等,一起又复发加重,才会有了适才过激的反应。”
钟太后、李煜等人闻言后,都能够听明白了,那就是汤药被人做过手脚,下毒之人考量很深,懂得捏拿毒药的剂量,此事还需要深究细查不可。
若再深思细恐,绝对是有预谋的,而且不是简单地针对苏宸这么简单了。
因为苏宸没有功名和官衔,只刚成名而已,充其量只是一个名声鹊起的才子,还不至于遭到妒才迫害,毕竟古往今来,大才子多的去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也没听说会被人妒才,派人暗杀和陷害过。
但苏宸在短短几日间,先是出现了北方宋国武德司秘谍的伏击,紧接着在宫廷内救人,还有人对皇子下毒,企图嫁祸给苏宸,这件事,怎么看,都觉得有蹊跷,不会如此简单。
钟太后虽然是妇道人家,但是毕竟从年少时候嫁给李璟做王妃,然后辅助丈夫一步步在夺嫡中成为皇帝,她被册封皇后,多年来巩固自己地位,维系在皇宫内的皇后威严,见过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官场争斗,权柄旋涡,每一次都是扑朔迷离,凶险万分!
她的脸色微沉,带着几分怒意,对幕后捣乱和下毒的势力,深恶痛绝了。
李煜也蹙起眉头,在考虑谁会对苏宸下手。
永宁公主忍不住问:“苏宸,接下来,当如何查找线索,二皇子的病,该如何救治?”
苏宸眸光看了亭亭玉立的公主一眼,拱手答道:“回公主的话,草民已经给二皇子殿下服了清除毒素的药物,会稳定病情,暂时需要观察六个时辰,同时,在下打算去一下煎熬药汤的地方,查一下残存的汤药,还有未用完的药草残余,哪些人负责熬药和端药,需要全部调集起来,逐一审问,看看他们谁的身上有毒药的残留,或是行为诡秘反常,便可锁定下毒之人。”
钟太后点头道:“官家,这件事,就交给苏宸去办吧,找出证据,查到毒源,才能对症解毒。”
李煜见太后都发话了,不再犹豫,直接从腰间拿下一块玉牌,交给他说道:“此乃朕的玉佩令符,拿着它,如朕亲临,带着一直禁卫队过去,查找证据。”
他放心不下皇子和皇后,所以,不打算亲自过去查这案子。
永宁公主被苏宸看着有点脸红,毕竟她久居宫内,见过的真正年轻俊杰比较少,加上这几个月一直在读苏宸的诗词文章和话本,算是他的书迷了,此时主动请缨道::“母后,皇兄,永宁恳请跟随,在旁亲眼见证,免得后宫有些不长眼的奴才,会不信服他的话,阴奉阳违,故意不配合。”
钟太后没做它想,微微颔首,觉得跟去一位公主,代表皇室,亲眼见着事实真相,免得任何一方有所欺骗和隐瞒;若是苏宸随意找个线索,就安插罪名,这也是不行的。
“那好,永宁,你就陪同过去,一起查案。”
“母后,我也去!”永嘉公主嘻嘻一笑,十二岁的年纪喜欢凑热闹,深居皇宫收到约束,平时没什么好玩的,查案子如此神秘莫测,她也不肯放过。
“皇姐夫,我也去。”周嘉敏也请求陪同。
彭箐箐没有说话,但是早就主动站到了苏宸,看样子一副母狮子保护幼崽的贴心,表明态度,不让去肯定不行的。
李煜心中苦笑,这个苏宸,似乎女人缘挺好啊!
“去吧,但是不要干扰苏宸寻找证据,查出下毒人的线索。”李煜发话了,准许了几女的请求。
一名殿前司值班的副统领尉迟信被传唤进来,听了李煜吩咐之后,对着苏宸道:“苏公子,本官尉迟信,跟你前往尚药局查找证据。”
苏宸客气道:“有劳尉迟将军了。”
二人先后走出皇子寝殿,诸女也跟了上去。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乎意料
尉迟信带着二十名大内侍卫护行,穿过宫廷长廊和错落有致的殿宇墙门,去往了尚药局查案。
尚药局属于殿中省六局之一,主要负责掌御药及诊侯方脉,平时有一些太医会在这里执勤上班,除非有事给宫内的贵人们搭脉治病外,更多时候是在这里上衙,整理药方、研究药剂等。
太医只是口头称呼而已,尚药局官职有四类,负责该部门的主使名为奉御,目前由傅东胜担任,两名直长,分别名为李克腾,郭升,然后侍御医多人,以及主药若干人,除了以上四个官职外,其余都是普通的御医,负责整理药方典籍和药材为主,干一些杂活。
只有侍御医以上,才有资格给官家、太后、嫔妃、公主们看病诊断的,相当于后世的主治医师,若是太监、宫娥、宫女们生病,则是那些没品阶的医员来治。
苏宸到了皇宫的西侧区域一处院落,这里是殿中省尚药局的司衙,他发现里面的人都被禁卫军监视起来,大概是皇命方才下达,消息传开后,有禁卫队围住了这里,暂时不让御医们出入,等待苏宸过来清点查案。
傅东胜看到苏宸过来时,脸上带着一些焦虑,上前不耐烦道:“苏公子,你可算过来了,官家派人查禁了尚药局,禁卫说是等着你过来调查药汤掺毒之事,可有什么法子?”
苏宸拱手见礼之后,询问道:“傅大人,在下想查一下,是哪位御医根据方子抓的药,是否完全按照比例份量来勾兑,此外,谁负责监督的。”
傅东胜解答道:“抓药的为是主药王聪,因为是给皇子抓药,所以比较慎重,直长李克腾,亲自过目看过。”
王聪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似乎有些身份背景,对这个年轻的苏宸并不在意,带着几分傲气走出来道:“是我抓的药又如何,王某在尚药局待了多年,拿过的药方能做到过目不忘,难道还会出错?需不需要我背出来验证一番。”
苏宸目光看着他,倒是有些兴趣道:“你能背出止痫汤的方子和剂量?”
“那有何难?挺好了,熟地六钱,当归六钱,白芷二钱,全蝎半条,蜈蚣两条,僵蚕二钱,广地龙二钱,水蛭一钱二,地鳖虫一钱二,蝉蜕一钱二、制南星二钱,川郁金二钱……”
这个王聪还真有些聪明才智,记药方有几把刷子。
苏宸微微点头,继续问:“用法呢?”
王聪继续背道:“水煎三次,分三次服,每日两剂,半个月看成效,方子上是这样写的!”
苏宸仍不肯放下细节问道:“背是背熟了,每次抓药出来,用秤量过吗?”
王聪理直气壮道:“那当然,直长李大人在旁亲自监督过。”
四十多岁的李克腾站出来,一本正经说道:“不错,李某可以作证,剂量完全按照药方所抓,没有问题。”
苏宸目光扫过一处熬药的灶房,指着那里道:“煎熬在那里完成的吗?”
傅东胜解释道:“不错,事关皇子安危,所以熬药时候,也有多人监督,甚至殿前传旨公公亲自观看,不会中间做手脚。”
苏宸听完之后,径直走了过去,进入煎药的灶房,不过这里中午给二皇子要熬的残余药渣已经被清理掉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无法找到那一砂锅里的药水了,只有未水煎的药包,还剩下不少。
“把剩余的药草,找人再熬一锅出来,我要亲自尝一下。”
傅东胜点头,使唤两名底层御医,按照吩咐,烧了木炭,在一个青瓷砂锅,放入了清水,煮沸后放入那包药草,水煎熬药。
1...979899100101...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