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落花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若兰之华
九辰点头:“他到军和我谈过一笔生意,结果用劣马冒充好马,骗走我不少钱财。我本打算这两日将他押回军,细细审问,可南府谋逆的案子一出,只怕是不可能轻易将人提出去了。”





落花辞 第248节
宋席也觉得犯难:“那奴才能为殿下做什么?”
九辰道:“这人虽是个骗子,但医术却很高明。之前,夜照公主得了怪病,全靠这位国师妙手回春。这两日,夜照公主身子又有些不舒服,就想托我向这位国师讨张药方。”
说着,他从腰间抽出一张纸条,道:“这上面写的是公主的症状,还望老伯想办法交给那国师。”
宋席小心的收起来,道:“殿下放心,老奴定会小心行事。”
九辰对他躬身为礼:“如今,北苑乃是非之地。今日是我第一次过来,恐怕也是最后一次。接下来,我说的每一个字,老伯都要记下来。”
马场外,巫王坐在车辇里,微阖双目,权当养神。
见九辰最终还是牵了那匹银白色的汗血马出来,巫王眯起眼睛,轻哼了一声,便吩咐:“回垂殿。”
自从数日前,吴妃在重华殿晚宴上受到惊吓后,便一病不起,迅速的消瘦下去。下完雪,她又染上了严重的咳疾,一到夜里,总要咳出一口血,才能缓过气。
当日殿刀光剑影,吴妃性情柔弱,被吓成这样倒也无可厚非。最令人费解的,倒是巫王的态度。吴妃病后,除了云妃来探望了几次,巫王一次也没有到飞鸾宫探望过,也从没遣人来问过一句,反而日日到栖霞宫和湘妃狎乐。
原本夜夜笙歌的飞鸾宫,一下子冷清了下来。连宫人们都忍不住感叹,这深宫的女人,一旦失去君王的宠爱,这一辈子,算是走到头儿了。
大多数时间,吴妃都是整个人缩在锦被之,青丝不梳,粉黛不施,呆呆滞滞的,一坐就是一整天。
因而,听到贴身侍女雪雁来禀报:“世子来探望娘娘”的时候,吴妃呆愣了好久,忘记了惊讶,也懒得寻思缘由,只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道:“找了理由回绝了罢。”
雪雁又道:“世子说,娘娘这病的症状,和那位夜照公主很像。之前,夜照公主一直在吃那位江国师的药调理身体,很有效果。世子特意从公主那里讨了几粒,来送给娘娘吃着试试。若是管用,就让杏林馆按照方子给娘娘多研制一些。”
吴妃苍白憔悴的玉容,陡然颤了颤。半晌,她竟伸手理了理散乱的青丝,呆滞的美目,乍然焕发出神采:“这药我的确听过,请世子进来。”
------------
第127章
番外――惊鸿影(上)
七夕之夜,花灯满街。
佳人如诗如画,公子玉树风流,一步一莲,一步一李,自是携手游看极目胜景。
然而,纵使行人如织,灯影炫目,今夜扬州城,论喧嚣热闹,论纸醉金迷,论客满为患,亦无地可比得上明月楼的车水马龙,流觞曲宴。
“采花会”上,明月楼的花魁江楚羽一曲“惊鸿舞“,技压群芳,可谓是一舞倾城。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明月楼因此一举击垮与自身实力相当的白玉楼,独霸扬州丝竹管弦。七夕之夜,江楚羽将再次献上惊鸿之舞,名曰“博月老一笑,愿天下眷属”,据言,此次舞罢,江楚羽还将破例邀一人谈诗论画,赏月品茶,共度嘉夜。消息一出,立刻风满扬州,游人士子欢呼雀跃,几乎要为美人堕泪。
座位有限,入场已是千金难求,激烈争夺后,平日里趾高气昂的王孙公子们愣是“执着”的在明月楼内干巴巴守了一天,只为夜幕降临后,那紫玉台上的美人一舞。
七角宫灯次第燃起,幽兰落红铺上玉台,十丈软红蜿蜒而下,紫玉台湖心栽植的红莲缓缓绽开,顿时馨香满室,心醉神迷。
风头尽被抢去的明月楼姑娘们轻摇罗扇,百无聊赖的斜倚在栏杆之上,抿嘴瞧着楼下情景,目神采明亮,江楚羽之舞,男人爱之,女人羡之妒之。
风尘仆仆的墨大娘挑着凤眉,双脚刚踏下阶梯,便被“久候多时”的客人们团团围在央,几乎失了喘气的机会。
“各位公子少侠们请放心,云老板离开时早已交代好,今日我们楚羽姑娘定会让大家满意。”墨大娘清亮的声音倒是极具力量,三句不到,便堵住所有人的嘴。
“敢问墨大娘,今夜楚羽姑娘所邀之人,因何而定?”一黄衫公子,手执羽扇,发束玉冠,通身清贵,声音亦是好听。
问题一出,众人纷纷叫好,随之起哄。
墨大娘眉眼里满是笑意,团扇一挥,遮住半边面颊,勾人魂魄,道:“我家楚羽不爱金银,可妈妈我最喜铜臭。”
众人闻言,互视一眼,而后纷纷仰首长笑,落座后便悄悄与身后家仆小厮耳语几句,愈发的垂涎满面,气定神闲。
宫灯晕着红光,流光溢彩,琵琶声起处,全场顿时炸开了锅,片刻,全场静寂一片。
十丈软红上,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但见碧钗挽发,明月垂耳,清眸横波,容颜如花。紫色绡纱裙流水一般承起落花,一方紫纱更是遮住了半面红妆,引人遐想。美人清冷如雪的目光淡淡扫过场内众人,**轻点,借着一尺紫纱飞上紫玉台,横眸回顾之时,已是嫣然含笑,倾国倾城。
只一眼,足以*,只一笑,魅惑众生,谁言红颜白骨,终是风华绝世,江楚羽一舞,必是星月为尘,百花无芳。
皓腕之上,两双碧玉镯击节为响,足下幽兰四散而舞,碧钗脱落,琵琶铮鸣,众人一脸痴傻的望着玉台之上那个携着琵琶冶艳起舞的紫衣丽人,今是何年?今是何月?今时何日?已然忆不起来。
“好看!”一个清亮稚气的声音打破寂静,众人蓦然回神,依旧目不转睛的盯着美人舞姿,并不探究是谁如此“不识抬举”的胡乱言语。
压场的墨大娘却是挑起眼角,犀利的向二楼望去,倚栏观景的姑娘们被这两道目光射得生疼,连忙避开,唯独一双漆亮如星的双眸毫不回避的盯着紫玉台看。
“好大胆的小子!”墨大娘踮起脚,拾阶而上,待看清楚眼前状况时,却是哭笑不得。那些退到一侧的姑娘们,顺着墨大娘目光看去,亦纷纷掩唇而笑。
“如今这世道,真是无不有,半大的孩子都晓得跑到这青楼楚馆觅美人,也不知这父母是怎么管教的?”墨大娘盯着眼前正十分专注的扒着栏杆看美人的白衣少年,暗衬这孩子最多不过十一二岁,心智倒是成熟得很,因而,语气虽是严厉,眼角却是挂着戏谑。
白衣少年闻言回过头,俊秀十足的小脸上写满了愤愤然,一双星眸更是“狠狠”得瞪着墨大娘,道:“有什么怪的?!我就是要看,你闭嘴,不许打扰我!”
墨大娘一愣,咯咯直笑,道:“好厉害的娃娃,在我的地盘上,还敢这么狂妄。”
紫玉台上,楚羽莲步一勾,悬于紫纱之上,信手拨弄琵琶,宛若飞天仙女,台下连连喝彩,楼上白衣少年亦是可着劲儿得鼓掌,完全忽略掉了墨大娘的存在。
墨大娘使了个眼色,立于其身后的几名大汉会意,上前便要将坐在地上的白衣少年拖走。
“真讨厌!”距离一步之遥时,本是专心看美人的白衣少年突然转首,星目含怒,手短剑几个翻转,那些大汉便尽皆倒于地上。
“好厉害的小子!”墨大娘勾唇,扫过地上翻滚哀号的护卫们,湖水般的眼睛闪了几下,却是无奈摇头而笑,转身离去。
幽兰漫天,流沙如烟,一舞毕,美人含笑依旧,众人魂魄俱飞。
墨大娘摇着轻步,款款立于软红之上,挑起嗓音,道:“一千两为底价,出价最高者今晚幽兰居品茶赏月。”
一言落地,全场沸腾,叫价声此起彼伏。紫玉台上,紫绡垂落,遮住美人丽影,更遮住美人表情。
“50万两!”黄衫公子悠悠道出,顿时压住全场。
墨大娘双眼陡的一亮,艳艳而笑,道:“可有更高价钱,若无,今夜可入幽兰居者便是――”
“500万两!”清亮稚气的声音再次响起,直接打断了墨大娘的话。




落花辞 第249节
众人本已哗然不已,待寻声望去,更是惊声四起。墨大娘面上带起薄怒,鄙夷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再敢捣乱,我必让官府来拿你坐牢!”
白衣少年嘻嘻一笑,随手扔下几张银票,学着墨大娘的模样昂起头,挑起眼睛,倨傲道:“老太婆,你看看够吗?小爷这里有的是这些票!”
墨大娘冷冷笑着,示意小婢捡起银票,待接过看了几眼,瞬间变色,几乎站立不稳,惊得合不拢嘴道:“你――!你――怎么会?!”
黄衫公子偷眼扫过,但见张张均是100万两的银票,不由两眼发指,脸色青绿。
白衣少年等得极不耐烦,嘟囔道:“老太婆,够吗?!不够我继续扔!”
墨大娘眉眼顿时笑开,一边两眼发光的望着楼上钟灵毓秀的少年,一边略带歉意的扫过台下诸人,一时之间,喜不自胜,竟不知该如何更好。
“你们点说!还有高过我的吗?没有的话点出去!”白衣少年等不到回答便开始冲着台下众人发火。
众人见状,又羞又怒,暗想今日当真是阴沟里翻船,被一个**臭未干的小子抢了风头已是极其羞辱之事,如今还被这小子当众喝骂更是颜面丧尽。
“够!够!当然够!”墨大娘连忙答应着,直笑得合不拢嘴,眼角撇到那银票右下角“西洲居”字样时,暗道这小祖宗来头果然不简单。待瞥了眼台下众人,当即面露难色,语气迟疑了些,道:“妈妈我自是没有问题,只是不知我们楚羽姑娘――”这些个人,都有些家世背景,可一个也得罪不起,墨大娘思衬良久,唯有搬出楚羽作挡箭牌。
“价高者胜,楚羽无异议。”清清冷冷的声音自垂纱之后响起,没有一丝温度。只是,无人注意到,那双本如寒冬霜雪的美目此刻正有意无意的盯着对面楼上抓着栏杆的孩子,带着丝丝好,晕点笑意。
“哼!真是便宜那个臭小子了!”不知是谁,愤然握拳,砸于案上,众人立即附和起来。
幽兰居内,兰烬余香,名动江南的江楚羽今夜竟要与一个孩子品诗论道,明月楼的姑娘们闻之嬉笑不已,笑满是讽刺嘲弄。
“我说小祖宗,你懂诗懂画,知风知月么?”墨大娘一手拉着身侧的孩子向幽兰居行去,一边不死心的问着。
白衣少年及时坦诚的摇摇头,一双眸子晶亮晶亮,满脸无辜的反问道:“为什么要懂这些?”
墨大娘被这清澈的目光瞧得心神一震,不得不说,这孩子……真是生得太漂亮了,自己游走风尘大半辈子,何曾见过资质如此好的孩子,假以数年,那必是――哎!自己又想到哪里去了?!墨大娘回过神,谆谆教导,道:“不懂的话,你怎么‘陪’我们楚羽姑娘品诗赏月?”
“月亮不都长成那个样子吗?有什么可看的?”白衣少年疑惑不解,旋即开心一笑,道:“终于可以碰到她了,太好了!”
墨大娘闻言,下巴差点没掉下来,是自己心灵太纯洁了吗?!这――这简直就是一个小**贼啊!对了,这小子功夫了得,天啊!我们楚羽姑娘不会*于――啊!云老板,是你说缺钱要拢财的,不关我的事啊!墨大娘浑身一个激灵,掉了一地鸡皮疙瘩,忽然觉得手里拉的是个随时会祸害明月楼的炸弹。
“你在发抖?”一双星目十分好的盯着墨大娘,大大的眼睛里写满了纯洁无暇。
墨大娘狠狠一仰头,怒道:“胡说!你……你才发……发抖呢,你……你全家都发抖!”
------------
第128章 12.25
阴森幽冷的诏狱,两排坚固的铁牢间,一条纵深的走道,笔直的延伸而去,黑漆漆的,连盏灯都没有,根本看不到尽头是哪儿。
“啊――!啊――!”
惨烈的叫声,一阵高过一阵,回荡在黑洞洞的过道里,仿佛是从地狱里发出的声音。
狭小的审讯室里,一个眉目清秀的白衣少年,裹着件皮毛轻软的白色狐裘,笼袖站在主审官的位置,与这阴森恐怖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木制的刑架上,一个人呈“大”字,被铁链紧紧绑着,浑身鲜血淋漓、皮肉翻卷,已经看不出原来模样。他面部异常狭长精瘦,两只眼珠子直直的瞪着,几乎要占据半个脸,十分吓人。
白衣少年拢了拢袖口,沉静的双眸,似积着一潭寒冰,冷声道:“江国师,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心心念念的那些端木族余孽,已经全部被巫国铁卫剿灭,只要你肯说出宫里的那个内应是谁,我就放你一条生路,给你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诏狱之,有的是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法子,你这把老骨头,又能坚持到何时?”他唇边忽溢出一丝冰冷的笑,一名狱卒会意,立刻将一根烧得通红的铁针,慢慢刺进江淹右手指之。
江淹身体一挺,死死咽回要冲出喉间的惨呼,眼珠子又瞪大一圈。他凌厉得逼视着这宛如地狱修罗般的白衣少年,忽然咳出一口血,放声长笑:“我亲手埋下这颗棋子,就是要让巫启夜夜不得安宁。我只要一想到,终有一日,巫启会死在我这颗棋子的刀下,便觉心情舒畅,百痛俱消。我现在恨不能纵酒高歌,买一屋子的纸钱,来庆祝巫启早日升天,又岂会告诉你他是谁?”
他咯咯咯咯得笑个不停,好像多年夙愿已经实现,任狱卒们如何大声呵斥都不管用。
子彦眸光倏然一冷,他微抬起弧度优美的下巴,有些怜悯的扫了江淹一眼,轻轻抬手,吩咐道:“上刑。”
黑洞洞的过道里,再次荡起惨烈的叫声。
诏狱深处,一座黑乎乎的铁牢里,身穿囚服、木然端坐墙角的南隽,身体陡然颤了颤。豆大的微弱灯光,打在他惨白异常的俊面上,朦胧恍惚。
从被关进来到现在,他听过这诏狱各个角落传来的无数声凄惨叫声,唯独刚刚那一声,令他灵魂震颤,心痛如绞。
对面牢里,南央面色发灰、双唇干裂的靠墙坐着,短短一日,两鬓白发,似又多了一片。见南隽有些异常,他有些担忧的道:“隽儿,怎么了?”
南隽没有回答,却缓缓起身,走到牢门处,将脸贴到冰冷的铁栏上,似要寻找什么东西。
这遭蒙冤下狱,南央本就心抑郁、愤懑难平,如今看到曾经俊逸翩翩的儿子,成了这副模样,那股不甘与憋屈,更令他五内焚烧,几欲窒息。
隽儿还那么年轻,本应站在朝堂之上,舌战乌殿,舞墨风流,尽情施展才气,如今却因为他身陷囹圄,一点点磨光身上的灵气。
审讯室的旁边,连着一间简洁干净的屋子。两个房间只用块木板隔着,传音效果十分好,坐在这间屋子里,能清晰的听见隔壁审讯室的每一点动静。
此刻,这间屋子里就站着一个披着黑龙披风,目光冷沉、神色威严的男子。
屋门咯吱一声被人推开,子彦轻步进来,身上还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垂眸,恭敬的道:“父王,这江淹十分冥顽不化,只靠酷刑,只怕撬不开他的嘴。”
巫王侧颜冷峻,显然因为江淹那番嚣张的话,隐怒不已。半晌,他缓缓点了下头,淡淡道:“先别审了,省得把人弄死了。”
回到垂殿和前殿并无九辰踪影,蓦然沉了脸,皱眉问晏婴:“世子去了何处?”
晏婴忙道:“回王上,殿下吃完午膳看书。可后来不知怎么回事,殿下身上的刺心草又发作了,老奴就让人扶着殿下去寝殿休息了。”
“又发作了?”巫王拧眉,双目依旧冷沉沉,便大步流星的朝后面的寝殿走去。
九辰躺在龙床旁边的一张软榻上,苍白如玉的面上,冷汗涔涔,长而浓密的羽睫,在眼底投下一小片阴影,连漂亮的眉毛因痛苦而紧皱在一起。
巫王伸手试了试他额头温度,果然是滚烫的厉害,又联想起王使的一番话,心一角,不由软了软,问晏婴:“世子睡了多久了?”
晏婴见巫王脸色稍缓,才敢答道:“不到半个时辰。”
巫王淡淡嗯了声,抬起袖子,擦掉那少年额角淌流的两缕冷汗,又问:“景衡可来换过药?”
晏婴躬身笑道:“王上怎么忘了,景馆主都是晚膳之后才来换药的。”




落花辞 第250节
巫王剜他一眼,骂了一句:“老东西”,紧拧的眉峰,却是慢慢舒展开了。片刻,又吩咐:“告诉膳房,晚上多做几道清淡的小菜,粥里搁点黄芪,多熬一会儿。”
晏婴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回过神,赶紧眯起眼睛,连脸上的褶子都在笑:“老奴遵命。”
当年九州诸国混战,巫国的先祖,起自微末,聚集各方英才,靠真刀实剑打下了巫国天下。因而,历代巫王都是朝兢夕惕、宵衣旰食,十分勤勉于政事,光堆在垂殿的那些奏简,几乎日日都要处理到深夜。
夜间处理奏简,十分容易犯困。为了保证自己能清醒处理妥当每一件政事,给后代子孙树立一个好榜样,初代巫王在建造垂殿时,严令敕造官,除了寝殿既不准建火墙温室,也不得放置熏炉炭盆。为了律人律己,初代巫王还将这事儿严肃的记录到国法当。
因为这茬,一入冬,垂殿便冷似寒冰,巫王每次夜里处理奏简,都要在腿上盖一条厚厚的毯子。可纵使如此,那些刺骨的寒气,依旧无孔不入,总能将他双腿关节折磨得僵硬酸痛,一到雪天,更加难捱。
南府一案开审的前一夜,御案上的奏简已然堆积成山,放不下的,直接堆到了地上,巫王自然也避免不了要熬夜批复。晏婴怕巫王冻着,特意吩咐在殿里伺候的内侍,每隔一刻就要换盏热茶。
临近三更,巫王双足已冻得麻木、失去知觉。他合上一简,正想站起来活动一下腿脚,一只手,忽然握住了他的脚踝,然后,隔着靴子,替他揉捏起足部。
一股暖流,缓缓从足底升起,朝腿上涌去,连带着整条腿都暖了起来。巫王只觉浑身说不出的舒坦,低头一看,不由一愣。
御案旁边,只穿着一件单薄黑袍的少年,正双膝贴地,乖巧的跪在他脚边,低垂着脑袋,手法熟练的替他按摩着足底。两缕碎发随意飘在额前,恰好挡住了他的眉眼。
垂殿黑金色的玉石地面,泛着幽冷的寒光,这样的冬夜,跪在上面,只怕和跪在冰上,没什么区别吧……
即使知道他这份乖巧多半是装出来的,巫王也不禁微微动容,一股莫名的意绪,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心头翻涌起来。
“你不在后殿好好躺着,跑来这儿做什么?”
巫王习惯性拧眉斥了一句,打破了殿的寂静。
他又哼了声:“要是冻着了,又该白费这两日的好药了。”
九辰仰起头,嘴角一扬,轻轻笑道:“儿臣已经好多了。父王身处寒殿,日日操劳国事,稳朝堂,定边疆,为巫国百姓消愁解难、遮风挡雨,儿臣身为世子,实在觉得无地自容。父王就给儿臣一个尽孝的机会罢。”
说罢,他重新低下头,略显生疏的替巫王除去脚上的靴袜,先将巫王冰冷的双足迅速搓暖,又依法炮制,熟练的揉捏起来。
足底暖流,源源不断的涌流而上,巫王甚是受用,凝视着脚边那少年苍白的双颊,忽然有些怪,他是从哪里学会的这些事情。
全身经络似乎一下子通畅了起来,巫王不由生出了几分困倦之意,他端起案上的茶,抿了几口,想疏散一下这份倦意。可喝完茶后,他体内的倦意,却更浓了。足底暖流还在上涌,奏简上那些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
巫王靠在椅,睡了过去。
殿内侍,不知何时已经全部被遣了出去。晏婴悄悄进来,走到御案前,轻唤了几声:“王上”。巫王双目阖着,气息绵长,显然是睡深了。
跪在巫王脚边的少年,黑眸,划过一丝凛冽光芒。九辰迅速替巫王穿好鞋袜,在晏婴惊恐的眼神里,将手伸进巫王怀,摸出一块纯黑色的墨玉令牌。
晏婴只觉一颗心几乎吊到了嗓子眼,倒吸了口寒气,急问:“我的小祖宗,你偷黑玉令干什么?”
眨眼的功夫,九辰已把令牌藏到自己怀里。他冷冷挑起嘴角,简单明了的道:“我需要出去一个时辰,父王这边,就交给晏公了。”
说罢,也不等晏婴反应,便闪身出了垂殿。
“唉!不是说半个时辰么?!”
晏婴陪他犯下这等欺君大罪,一时间,也是心惶然,六神无主,连着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稍稍镇定一些。
离开垂殿,九辰一路避开守卫,闪进了一处叫碧水宫的地方。
碧水宫,是幽兰和子彦订下婚约后,在巫王宫的住所,因大殿下面穿凿着一条碧水而得名。
幽兰得到阿蒙传信,已经换了身夜行衣装扮,在屋里等着九辰。见那黑袍少年如约而至,幽兰水眸一转,浅浅笑道:“殿下近来艳福不浅,日日温柔乡里转。恐怕,也只有这种掉脑袋的事,才能想起要拉我入伙。”
九辰没理会她的奚落,只黑眸灼灼的盯着她手弯刀,道:“把你的刀给我。”
幽兰依言把刀递过去,只见九辰从腰间取出四个竹管,第一个竹管里装的是麻油,另外三个竹管里分别装着木炭粉、硫磺粉和硝石粉。九辰先把刀刃两面都涂上一层油,又依次抹上另外三种粉末。等这些处理完,他轻轻吹了吹刀刃,确定那些粉末不会掉下来,才满意的把刀还给幽兰。
幽兰闻了闻那油的味道,瞬间了然,仔细收好刀,问:“咱们去哪儿?”
1...6970717273...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