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辞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若兰之华
巫王神色凝重起来,隐隐意识到此事不同寻常,默了默,掌间青光一闪,却是祭出了青龙剑。铮铮龙吟声,青龙剑身光华暴涨,一道道凌厉霸道的剑气冲进殿内,满殿青木被斩得七零八落,萧萧落下。
众人踩着满地残枝断叶,一路往前走去,最终在殿一块空地上发现了木枝生发之处。地面上凝结着大片干涸的暗红血迹,还画着一些怪的线条。
晏婴紧跟着巫王,定睛一看此处情形,惊得合不拢嘴:“这、这是——!”
巫王拧眉:“是什么?!”
晏婴面如土色,又俯身看了一番,忙躬身道“回王上,这正是当日太祝令摆血阵的地方。”独孤信那剑拨开木枝根部,果然在下面发现一只无柄的血刃,和血迹凝结在一处,正是那把引血匕。
巫王拿起引血匕端详片刻,暗道定是当日换血时,子彦在阵留下了血迹,才会令神木复活。没想到,凤神血脉竟有如此力量……这些年,若非他将子彦藏在西苑,严密保护,西陵衍只怕早已使尽解数过来抢人。
正这般想着,忽听晏婴嘀咕了一声“怪。”抬头一看,只见他正目光发颤的盯着那血阵,面色惨白如纸,似是想起了极可怕的东西。
巫王略有不悦,哼道:“怎么回事?”
晏婴艰难的转过头,喉头有些发干,声音也透着紧张:“王上,当时血阵分为两半,这半边躺的是、是世子殿下……”
巫王只觉脑嗡得一声,似有什么东西炸开了。这时,独孤信已带人把地面的木枝都清理到了角落里。巫王抬眼扫去,果然见一个圆形的血阵已露出完好轮廓,两条血线,把血阵分割成两半,间以一条夹道隔开。
除了神木扎根的这半个血阵,夹道对面,还有另外半边血阵,阵墨玉地面十分光洁,既无血迹,又无碧枝从地面长出。
湘妃故作惊诧的望着晏婴:“晏公的意思是说,这阵的血迹,都是世子殿下留下来的?”
晏婴忆起此事,依旧忍不住的心痛:“当日换血时,那把引血匕,就是插在殿下的胸口。对了,太祝令暴毙后,云妃娘娘曾进入殿内,想必亦记得此事。”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齐刷刷落到云妃身上。云妃莫名一颤,强稳着心神道:“不错。这边躺着的,的确是世子殿下。”
湘妃眉尖一挑,悠悠道:“这就怪了。世子殿下的血里,怎么会长出神女枝呢?难不成,这世子殿下也是凤神之后?”
“一派胡言!”巫王脸色瞬间沉了下去,厉声斥道。余事皆可开玩笑,唯独此事不可。此阵既然是用来换血,想必,是当日因为某些原因,这边血阵也沾了彦儿的血。
虽是如此,可心里为何总是有一股隐隐不安的感觉呢?
桓冲也如被踩到尾巴尖一般,怒道:“凤神血脉,唯有子彦公子一人,娘娘休得乱言。”
落花辞 第303节
这立新储的关键当口,他可实在不想再节外生枝。
湘妃冷冷讥讽:“本宫只是根据亲眼所见,猜测一二,桓相怎么如此紧张。莫非,桓相知道什么内情,怕本宫点破,坏了你的大事?”
“你——”桓冲气得几欲吐血。
“都住口!”
巫王有些烦躁的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阳穴,眼底血丝欲盛。殿外忽然又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奔进来一个狱卒模样的年男子,只扑到巫王跟前跪倒,急禀道:“王上,诏狱那边的木枝还在蔓延,犯人们已经吓得开始闹事了,普通刀剑根本斩不断那些青木,还望王上赐青龙剑断绝祸患。”
巫王这才记起,兰台和诏狱也长出了神女枝。如果祭殿是因为有凤神之血,那另外两个地方又是因为什么呢。他心忽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和冲动,想要迫不及待的查清真相,以及,那真相所掩藏的惊天秘密。
“立刻前面引路!”
“是,王上!”
刚到诏狱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的犯人喧闹声以及刀剑相击声,禁卫们且战且退,见巫王驾临,据是欣喜不已。
原本黑漆漆的诏狱,此刻火仗窜动,灯火通明。青色木枝从诏狱最深处蔓延而出,缠满铁牢每一根栅栏。犯人们何时见过这等诡异景象,极度惊惧之下,纷纷晃动铁牢栅栏,欲要破牢而出。
巫王抽出青龙剑,一路催动剑气,斩断纠缠在一起的木枝,终于在最里面的一间铁牢找到了木枝的扎根生发处。
巫王一到,立刻有禁卫执了火杖凑过来。因三面皆是石壁,这间铁牢极为阴暗潮湿,牢内杂乱的铺着一些稻草。神女枝就是从稻草缝隙里长出来的。
葳蕤碧叶,与铁牢内幽暗的气氛极不相称。
巫王打量着这间铁牢,潮腐气息扑面而来,莫名有些不舒服,便问:“最近,这牢内都住过何人?”
先前去祭殿报信的狱卒忙道:“最里面这排铁牢,是专供王族子弟反省思过用的。前段时间——”他觑了觑巫王脸色,才敢道:“世子殿下就关在这间。”
“你说……世子……”
巫王喃喃一句,这一瞬,有什么东西从心头滑过,却又无迹可寻。
一路跟过来的桓冲等朝臣皆是面面相觑,不敢吱声。
巫王拧眉默了片刻,忽得一把夺过禁卫手的火杖,亲自俯身去探查那些木枝。
拨开片片碧叶,果然见稻草上凝结的大片干涸血迹,与祭殿内的情形如出一辙。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巫王握火杖的手,禁不住微微颤抖起来,青龙剑似感受到主人的心绪,亦不安分的铮鸣震动。
独孤信大步从外面奔来,急禀道:“王上,商君在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禀告。”
商君,乃是对公子巫商的尊称,自时侯兵败被囚,他已很久没有出现。
巫王这才回过神,把火杖丢给一旁的狱卒,便起身朝外面走去。走正半路,忽想起什么,便吩咐那狱卒:“时侯关押之处,可有派人看管?”
狱卒会意,忙道:“下面那层并无木枝长出,侯爷无恙。”
巫王淡淡嗯了声,这才大步走了出去。
诏狱外,已挤满人影。除了宫人,云妃、湘妃等各宫妃嫔都在,连隔壁马场的宋席父子都跟过来看热闹了。
巫商一身金袍,立在众人前面,神色异常凝重。
见巫王一行人出来,他立刻上前行过大礼,便恭敬的道:“属下带来一个人,他应该可以为王上解答心困惑,以及今日这宫的事。”
巫王听他语气,愈发惊疑不定。巫商轻轻击掌,立刻有两名影子从暗处现身,丢了一个瘦弱的人影下来,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少年眉目倒生的十分清秀,只似有不足之症,羸弱得厉害。乍被丢下来,他目光惊恐的扫视一圈,双肩几不可见的颤抖着。
巫王只觉这少年说不出的眼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人群,却有一道纤瘦的人影,略带惊喜的朝这少年扑了过来,竟是云妃。
巫王眉峰一紧:“你认识此人?”
云妃正盯着那少年的脸庞细细打量,目含泪,听巫王问起,难掩欣喜的禀道:“王上,他就是昔年杏林馆馆主华谙之子。”
华谙?!
巫王大惊,华谙当年被先王指派到南山寺伺候巫后生产,后来巫后诞下世子,天降雷火,除了景衡,华谙和其余几位医官皆葬身钟楼。
先王惋惜华氏医术,曾特意派人寻访华氏后人,却一无所获。听说华谙亡故后,华氏便举家搬迁了。没想到,时隔多年,华谙的后人竟然现世。
晏婴仔细打量着那少年的眉眼,忽然惊道:“碧城?!”
碧城惊慌抬头,目光无措的寻找一圈,待寻到晏婴,哽咽道:“晏总管。”
巫王彻底凌乱,也终于记起眼前的少年。没错,他当日的确是把这个碧城指给了世子。难怪,会如此眼熟。
可这碧城既是华氏后人,为何会入宫做一个低贱的洒扫内侍呢?
他正欲发问,人群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喊声:“王上,此子奸佞至极!您切不可听他胡言乱语!”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巫后披头散发,由宫人扶着奔了过来。
她径自冲到碧城身边,眼燃烧着浓烈的恨意,说完,夺过禁卫手里的长刀,朝碧城砍去。
云妃大惊,欲握住刀柄阻止,却被巫后甩倒。眼见着碧城就要一命呜呼,一道青色剑光,破空而出,硬是把那刀震开。
巫后只觉一股巨力压下,手腕一麻,长刀已脱手飞走。
“把王后拿下!”巫王怒喝一声,两旁禁卫立刻冲过去挟制住巫后,将她拖开。
冷眼立在一旁的巫商,这才睨了眼碧城,道:“有王上为你做主,有什么话,你只管大胆的说。”
落花辞 第304节
巫后又发出一阵凄厉的哭喊,流露出不甘及绝望神色。
碧城再不犹豫,抬起苍白瘦弱的脸,声音有些颤抖,说出的话,却足以撼动整个巫国。
“王上,真正的凤神血脉,不是子彦公子,而是世子殿下!”
所有人,遽然变色。打斗声,喧闹声,戛然而止,连空气都似凝滞不动。
“你、你再说一遍——”
巫王踉跄一步,忽然觉得寒彻骨髓,天与地,在眼前剧烈旋转,令他眩晕发昏,分不清现实和梦境。
碧城眼忽然滚出大颗泪珠,悲声道:“世子殿下,根本不是王后之子!当年,奴才的父亲,根本没有死在雷火!”
一字字,如巨石一般,猛然撞向胸口,巫王“哇”得喷出一口血,手青龙剑,直直坠落于地。
同样颤抖不止的,还有云妃。
------------
167.第 167 章
胸口似被人用千斤重锤狠狠的砸了一下, 闷疼的几近窒息。
一股腥甜从喉头喷薄而出的那一瞬间, 四肢百骸,如坠冰窟, 让他止不住的颤抖。
惊呼声、尖叫声从四面八方齐齐涌来,紧接着,有许多双手, 一起托住了他摇摇倒下的身体。
“王上!王上!”昏聩, 一个沉稳焦灼的声音不停地唤着他, 隐带着几分疼惜。
巫王茫然的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 便是巫商儒雅担忧的面容。
“参商……”巫王轻勾起唇角, 宛若大梦初醒般, 笑了笑,声音黯哑至极:“他说……真正的凤神血脉……不是彦儿……是不是很可笑, 很可恶……太祝令每年都会验血,那日在清华殿里, 所有人都看到了,彦儿的血, 能令神女枝复活……”
他饱含伤痛的墨眸间, 忽然涌出泪痕:“当年,是孤亲手把彦儿从水底救出来的,再晚一点,他就要和阿语一起溺死了。你知道吗,孤抱他出水时,他小脸憋得青紫,却还是在冲着孤笑。如今,竟有人,敢拿此事做章!孤要将他千刀万剐!”
说到此处,他目陡然迸出浓烈的恨意,仿佛终于找到了支撑他站起来的力量,抵着青龙剑,一点点踉跄的站起来,如暴怒的狮子般,红着眼走向碧城。
他眼底血丝越来越浓,周身都散发着狂躁不安的气息,手长剑亦嗡嗡震动不已。碧城吓得连连后退,眼睛充满泪光,无助得摇头:“奴才没有说谎!奴才没有说谎!”
“混账东西!闭嘴!”巫王狂怒之下,骤然嘶吼一声,宽大的龙袍被内力震开,松松散散的挂在身上,掌间长剑青光大盛,将碧城结结实实的笼在剑之。只消他一收手,这个乱他心智的恶徒便可粉身碎骨。
青龙剑本就是天下至凶至利之器,此刻巫王深陷心魔,内力暴走,剑气更偏离了原来的清正之息,杀气十足。四周宫人及妃嫔毫无内力自保,皆被这凌厉逼人的剑气逼得退出丈远,独孤信及一众铁卫禁卫虽勉强站稳脚跟,依旧被剑气刮得面部生疼,睁不开眼。
巫后本是气郁攻心,见此情景,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只盼着巫王就这么昏聩下去,一剑结果了碧城性命。这般想着,她竟渐渐恢复了冷静,焦灼的等着那一剑赶紧刺下。
“王上!”眼看巫王眼戾气越来越重,巫商点足飞掠过去,欲唤醒巫王,谁知刚靠近半丈内,便被巫王以剑气逼开。
碧城见状,惊恐的瞪大眼睛,再顾不得许多,嘶声竭力的大喊:“王上,奴才没有说谎!当年,奴才的父亲被先王派出南山寺伺候王后生产,可到了南山寺,他才发现,王后根本没有难产!”
这一句句,无异于道道惊雷,当头劈下。巫王身体晃了晃,目光猛地一缩,握剑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他欲要一剑斩下去,可双手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巨力牵住般,怎么也动不了。
碧城见这番话起了作用,不由大喜过望,接着大喊道:“当时,南山寺的厢房里,除了王后,还有一个只有七个月大的病儿!”
“七个月……病儿……”巫王颤抖得愈加厉害,听了这话,面上血色顿失,如看鬼魅一般看着碧城,恨不得把他看穿看烂。
“胡说!”巫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碧城斥骂一声,便含泪恳求巫王:“这贼子是为了祸乱巫国,才故意编出这种谎话!王上切莫信他!臣妾怀胎十三月,日日煎熬,难以生产,南山寺的僧尼都能作证!还有景衡,他也可以为臣妾作证!”
“景衡!对,还有景衡!”混乱,巫王终于捕捉到一丝清明,立刻狂躁不安的吩咐独孤信:“传景衡!立刻传景衡!”
桓冲心惊胆战的立在一旁,见巫王终于恢复了一些神智,忙附和道:“王上圣明。此事干系重大,切不可偏听这来路不明的小内侍胡言乱语。”
他一句“胡言乱语”,毫不避讳的将碧城归入奸佞之列,史岳等重臣心领神会,连忙齐声附和。
云妃此刻也从震惊醒悟过来,也不顾剑气,强行奔至碧城身旁,急道:“你说这些话,可有证据?若是……若是有一句不实之言,不只是你,整个华氏都将声名不保!”
碧城泪流满面,悲怆道:“娘娘明鉴。因为这个秘密,奴才的父亲遭人迫害,冤死狱,奴才的母亲和姐姐,被人囚禁在暗无天日的地方,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奴才怎敢妄言?”
云妃失力的跌落在地,目光僵滞,不敢再深想下去。
不多时,独孤信带着几名铁卫回来禀报:“王上,臣等找遍王宫各个角落,并未发现景馆主的踪迹。”
巫后暗暗一惊,立刻指着碧城,恨恨道:“王上,定是这贼子怕景衡拆穿他的谎言,所以暗派人谋害景馆主!王上定要为臣妾和景馆主做主!”
“你闭嘴!”巫王嫌恶至极的打断巫后,只觉头疼欲裂,太阳穴突突似要跳出,撕扯着他每一根神经。这个关键当口,景衡突然失踪,究竟是巧合,还是在暗示着什么?
喧闹不止的人群,骤然发出一声冷笑。湘妃聘聘袅袅的走至巫王身边,眉尖一挑,望着巫后冷笑:“听说那华谙葬身南山寺之后,景衡便升了杏林馆馆主的位置,自此平步青云,成了御前第一医官。臣妾倒是好,当年那雷火降下,在钟楼里为王后诵经祈福的僧人和寻找香灰的医官皆被劈死,怎么单单景馆主逃了出来?莫非,这景馆主竟是有祥云护体,抑或练成了什么金刚不坏之身?”
她似想到了极好笑的事情,冲巫王抿唇一笑:“王上,若景馆主真有这等抵御雷火的本事,改日臣妾可要好好向他讨教一番。这样,就算日后做了什么亏心事,也不怕天打雷劈了。”
巫后被她一言戳到痛处,恨得牙根发痒,怒道:“贱人,你休得胡言!”
湘妃咯咯笑道:“臣妾不过随口一说,看王后这形容,倒是恨不得把臣妾剥皮抽筋呢。王后若心怀坦荡,又何惧人言当年旧事?”
桓冲等人亦恼火不已,这湘妃明摆着就是在搅局,俨然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架势,不由怒道:“王后乃一国之母,娘娘如此肆意诋毁,是何居心?!”
湘妃冷冷一笑,不屑于理会,只对巫王道:“臣妾自幼生了副侠义心肠,最看不得乌云蔽月,小人得志。此事既干系九州公主,想必王上也不愿草草了结、后悔终生罢?这碧城既是华谙之子,又出语惊人,字字皆暗指当年内情,王上何不冷静下来听他把话说完?”
晏婴联想起巫后这些年对九辰的所作所为,心那缕疑窦越来越浓,亦趁机进言道:“娘娘说的
在理,这碧城若胆敢胡言乱语,别说国法容不得他,老奴便要第一个打死他,王上不妨听听。”
巫王红着眼扫视一圈,许久,才痛苦的摇了摇头,慢慢撤回青龙剑,逼视着碧城,咬牙道:
“孤、给你一个机会,若有半句虚言,孤定将你碎尸万段!”
“王上不可――!”巫后惊慌不已,绝望的高呼着,正欲爬过去扯住巫王衣袍,一道冰冷的剑刃,已横到她颈前,伴随着巫王冷一遍,闭上你的嘴巴!”
三尺青锋上,杀机毕现,巫后浑身肌肤都冒起一层鸡皮疙瘩,禁不住剧烈的战栗起来。
落花辞 第305节
巫王极力稳住波澜起伏的心绪,目如冷霜,一寸寸扫过碧城,哑声问:“方才,你说七月的病儿,是、怎么回事?”
声音里,透着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疲倦、沧桑与无力,以及,一丝隐藏得极深的恐惧。这世上,除了他,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阿语诞下的是个不足月的孩子。
碧城好不容易抓住这绝处逢生的机会,用力搜寻着从父亲那里听到的零碎记忆,哽咽道:“听父亲说,他和几名医官一到南山寺,便被人绑起来,带进了王后的产房里。他们进去后,却发现王后好端端的坐在床边,腰段纤细,根本没有孕态,可床上,却放着一个只有七月的婴儿。那婴儿似是患了重病,脸色发青,浑身冰冷,几乎绝了气息。父亲和几位医官自是惊疑不定,王后却声泪俱下的哀求父亲救救那婴儿,并说她其实早就诞下了孩子,只是因孩子从娘胎里带了怪病,先王不愿声张,才以难产为由,召了众医官进南山寺。”
巫王越听越是心惊,一颗心几乎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便听碧城继续道:“可那孩子只有七个月,跟王后的孕期根本对不上,父亲虽怀疑这套说辞,却不敢拆穿,只得依照王后吩咐,先救了那孩子再说。等把完脉,父亲却发现,那婴儿是寒气入体导致气血凝滞,而引发的寒病,因为耽搁了医治的最佳时间,寒气已经侵蚀到眼部,根本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什么怪病。若再拖下去,这婴儿恐怕有性命之忧,父亲连同几位医官日夜不休,研究救治之法,如此过了两月,那婴儿终于转危为安。”
“可没想到――”碧城的声音忽转哀戚,痛苦的回忆道:“王后害怕秘密泄露,早就对这些医官起了杀心。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突然有一群黑衣人闯入了父亲所居的厢房,把父亲和几名医官强行赶到了钟楼里,用迷药迷晕。父亲随身带了母亲给他缝的香囊,昏迷了一会儿,便清醒过来。可当他用力站起来,想要走出钟楼时,才发现四周浓烟滚滚,整座钟楼已陷入火海之!”
这些话委实太过惊心动魄,太过不可思议,宫人们俱是屏息凝神的听着,巫王冰结的墨眸间,似有什么东西,乍然碎裂。
------------
168.第 168 章
据兰台史官记载, 南山寺那道雷火降下时, 怀胎十三月的世子妃风南嘉,终于诞下麟儿。
先王因觉此兆不祥, 便下令封禁钟楼,并命南山寺高僧于钟楼下诵经七七四十九天,以超度亡灵。
胸口那股几欲窒息的闷痛感越来越强, 无数条线索串联在一起, 似乎都在指向那个令他恐惧的答案。神经撕扯之间, 体内气血冲撞的愈加凶猛,巫王“哇”得连喷两口黑血, 昔年往事不受控制的涌入脑海。
那时, 因为阿语之死, 他一病不起,日日神伤, 整整半载不理朝事,连彦儿都不愿相见。先王又气又无奈, 起初还严厉斥责,试图激发起他的斗志, 到后来, 见他实在冥顽不灵,便索性不再理会他,任由他消沉萎靡。
那夜雷火降落,南山寺哀声一片,世子府却是喜气洋洋,阖府上下张灯结彩,都在庆祝世子妃诞下麟儿。他一怒之下,挥剑斩落了府所有喜庆物件,并严禁下人们以“世子妃”称呼那个女人。即使先王派人连连催促,他也不肯入宫去看那女人和孩子一眼。
等半年之后他终于从颓废和悲伤醒悟,彦儿已由府乳娘抚养至半岁,可能因为是个不足月的产儿,无论乳娘如何努力喂哺,那幼儿依旧羸弱的厉害。他本下定了决心,继位后,要摒弃万难,立彦儿为世子。可先王临终之后,却用一道密旨,断绝了他所有念想。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先王为了永绝后患,竟以彦儿体内的血牵涉夭黛之毒为由,将他囚禁西苑,并命太祝令每隔一月验一次血,若发现彦儿血脉有异动,立刻处死。他既愤恨又不甘,继位之后,便以南山寺那道不祥的雷火为由,不许司礼提及世子生辰之事。
也正是那时,江湖上疯传九州各国听闻阿语死后,尚有凤神血脉在世,纷纷花重金雇佣重花宫与幽怨谷的杀手,欲入沧溟刺杀凤神血脉。几乎被仇恨吞噬掉理智的他,为了报复,故意让暗血阁散播世子即是凤神血脉的消息,让那个女人的孩子为彦儿做挡箭牌。
他恨了这么多年,念了这么多年,辛苦筹谋了这么多年,现在却有人告诉他,这一切都是错的,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他生平第一次,像一个懦夫一样,不敢去面对那个残到最后,他已泣不成声。这些苍凉的往事,即使有一朝能够沉冤得雪,那些逝去的亲人,已经再也回不来了。
四周宫人及一众妃嫔已然听得心惊胆战、震惊不已,连老练沉稳的独孤信都极为动容,云妃更是满脸泪痕,心痛如绞。唯独湘妃依旧目光清冷如初,缓缓扫过众人,及瘫软在地、惨无人色的巫后,眉尖一挑,道:“王上,事已至此,您还不愿相信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