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安陆见张寿笑看着他,阿六也看看他,一点都没有亲自解释的意思,他不禁哭笑不得,却还不得不担负起了解释说明的任务:“那济民善堂,总共有总管一人,管事四人,杂役十多个,总共收养了一两百个孩子,分男女照看,所以还雇了看护的妇人大概十几个。”
“六爷出去的时候,那些孩子大多睡熟了,难以确定是被下药还是本身就睡得早。总管被绑在他的屋子里,管事四人,两个下药被迷昏了,还有两个就是潜入者之二。杂役里头有七八个被关在屋子里,剩下的也在潜入者之中。也就是,这很明显是早有预谋。”
“对了,我后来从那通道口过去增援六爷时,正好看到通道那一头还留着工具,其中有特制的尖镐,钢口磨损得很厉害。而后,我从一个俘虏口中问出,之前填埋封堵通道的时候,就是那帮潜入者中的一个主理的,所以在那个时候就动了手脚,便于此后能够重新掘开。”
说到这里,安陆突然顿了一顿,见吴氏面色忿然,而张寿则是身体微微前倾,面色异常凝重,他就知道,张寿是明白了此中那点猫腻。
“公子,这件事情,司礼监恐怕脱不开干系!”
张寿见吴氏一副大惊失色的后怕表情,他就立刻安慰道:“娘,别想那么多,司礼监中有害群之马,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哪怕之前皇上才下狠手清理过一次,也不免有人漏网。幸好花七爷早早就在被封堵的出口附近布设了重重机关陷阱,别人一出来就直接撞了上去。”
“那些机关陷阱也许确实强力,这次也确实发挥了用场,可这要是阿寿好不容易找来的那些能工巧匠还有能人异士,之前一不小心撞上去怎么办?岂不是白白送命?”
见吴氏少有地抱怨连连,却是一副意难平的表情,显然是对这座宅子也有了某种疑虑,阿六就补充道:“我对关秋他们说过,后头那块是禁区,靠近者死。”
少年用很平淡的口气说出这句杀气腾腾的话,随即就若无其事地说:“警告在先,谁若不听,那死了就死了。”
吴氏被阿六这话噎得作声不得。而这一次就连张寿也不由得庆幸了起来——要知道,这世上有些人固然循规蹈矩,但也有些人那是好奇宝宝,说不要去的地方却偏要去,如若因为这种情况而一不小心折损掉一个两个诸如关秋杨詹这样的,那他简直要哭死!
他只能端着一张严肃的脸告诫道:“阿六,今次的事情,你务必告知关秋那些人,让他们都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做。免得日后有人不听你的!”
而阿六对于这话反应很平静,只是简简单单应是,今天已经饱受惊吓的吴氏却忍不住了:“阿寿,你这是还要让人继续用那密室作为工坊?这也太危险了,就算是这次出口再次被封堵住了,下次怎么办?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娘,你这担忧我明白,所以这一次,出口那座济民善堂,我要了。”
张寿哂然一笑,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司礼监的善堂既然不是藏污纳垢,就是被某些人当成掩护,那这地方补偿给我这个受害者,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吗?我会亲自出面去向皇上请求,想来司礼监家大业大,不会吝惜区区一座济民善堂的!”
才怪!
安陆差点失口迸出了这两个字。要知道,京畿其他各地以及宣府大同开办善堂,那还算容易,可要在京城里拥有一座规模这么大的善堂,而且还要隐瞒和司礼监的关联,可想而知有多不容易!张寿这简直是想要硬生生从对方身上啃下一块肉来!
而他没想到的是,张寿在还没有把善堂要到手之前,竟然又另外吩咐了一件事:“不要觉得原本那总管以及几个管事杂役被绑了又或者下药了,就真的与昨夜之事无关。阿六,你和安陆亲自去甄别一下,我不管你们是威吓也好,是诈唬也好,总之能问出多少是多少。”
“至于我……”张寿笑看了一眼分明忧心忡忡的吴氏,他就开口说道:“我回书房去写奏疏,虽说很对不起学生们,但我总不能当成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总得向上头诉诉苦。当然,刚刚那个请求,我不会写在奏疏里。”那得是私底下去和皇帝“哭诉”!
吴氏只要张寿姑且别出去就好,别的事情她也顾不得理会,此时自然连连点头。而等到张寿叫了阿六和安陆一块跟着往外走时,她陡然想起据说是出城去接大皇子的朱莹,不由得又出声叫道:“阿寿,若是可以,再派个人去赵国公府问问莹莹眼下如何。”
“咱们家尚且进了贼人,我就怕她那儿……”
发觉吴氏说了一半就陡然打住,张寿哪里不知道她是担心万一乌鸦嘴说中了,当下就回头笑道:“我知道了,一会儿就派人去打听。不过娘放心,莹莹她从小就是最好运的人,今后也会一直好运下去的!”
虽说吴氏还远远没有到年纪大了的程度,但并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她不可避免地素来迷信,此时张寿着重强调朱莹的好运,她想起朱莹的生平,顿时如释重负。等目送张寿离开,她不由得念了无数声阿弥陀佛,但思来想去,还是不敢在这种时候贸然离家去寺院烧香拜佛。
她若是遇到什么变故,那还是小事,连累张寿以及家里人奔忙,那却是添乱了!
而张寿出了院子,并没有更多地吩咐阿六和安陆,而是打发了他们去做刚刚吩咐的那件事。然后,他也没有先去天工坊中查看什么景况,而是先去慰问了一下自家的员工和客人。
员工当然是关秋这样签过契约的,以及杨詹这样因为交换条件而留下,之后也定过契约的,至于客人,包括邹明等三位举人,方青和宋举人,以及近来迷恋天工坊中那些器具,常常在九章堂和这里两头转,昨夜正好停留在此的叶孟秋等四人。
因为昨夜那厮杀全都发生得快结束得更快,客人没被惊醒,情绪相对稳定,只有常常熬通宵的杨詹对天工坊暂时封闭这件事非常失落。至于潜入的贼人和幕后指使者诸如此类的问题,虽说有人问了,但听张寿表示还需细查,暂时还不能确定,也就没人继续追问下去了。
毕竟,近来京城事多,无头公案实在是太多了。
而当张寿安抚完了人,回到书房,用自己如今终于有板有眼,却依旧缺乏灵秀的书法,以及平铺直叙的文笔,来酝酿这一封奏折的时候,在这大清早时分,京城街头也正如同昨夜张园的这一场变故一般,体会到了秋风扫落叶的滋味,也不知道多少人心惊胆战。
从蓬门小户,到名门绣户,从官宦门庭,到草莽之家,当一队队官兵从大街上呼啸而过时,那还只是惊吓,可当有人突入自家大门的时候,那种惊怒绝望就是相同的了。
某位正在书房枯坐了整整一夜的老侍郎,听到外间那越来越大的动静,分明是有人闯到自家来了时,他在惊慌失措之后,面孔就死寂了下来,竟毅然决然地将一个瓷瓶中的药水全数倒入口中。当一大队人马悍然闯进的时候,看到的便是一具七窍流血,气息全无的尸体。
当然,这种极端的情形并不是遍地可见。至少,奉命行事的东西北中四大兵马司虽说按着名单抓人,领队的兵马指挥心里发凉,但最怕的反而是巡城御史事后找麻烦。唯一庆幸的是,顽抗又或者求死的人还真没见过几个,倒是高呼冤枉,连声咒骂的人,见了很不少。
而半夜就被丫头诚惶诚恐唤醒的孔大学士,那就没有张寿至少睡够了这份幸运了。
得知外间驰马不绝,似乎是有兵马通过,他自然又惊又怒,虽说知道风险很大,但还是第一时间派出一个精悍随从,出去截下街头一队兵马,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在他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他这个内阁大学士的光环,还是使得那个随从带回了重要的情报。
昨天夜里,皇宫之内,竟是有一二十个宫人纵火,幸亏发现得早没被点着。而除此之外,赵国公府、秦国公府、楚国公府,以及吴阁老张钰等处,都有贼人意图潜入,结果被警惕性十足的几家人或擒下,或打退。而更匪夷所思的是,这些贼人打的旗号恰恰是,拥立大皇子!
孔大学士在听到这个旗号的时候就差点没气晕过去,毕竟,想当初他也是嫡长制的拥护者,虽说没有如同某些如今被扫进犄角旮旯言官似的,拼命叫嚣应该立大皇子,但催促皇帝早立东宫,暗示既有嫡长,何必犹豫,这种态度却还是做过的。
大皇子被革除宗籍,对于他来说这就已经够头痛了,可他却不敢把赌注全都压在三皇子温和仁厚,不计前嫌上,所以,和张寿在经筵上当众打擂台,那也是为了想要揭开张寿的真面目,把这么一个三皇子特别有好感的家伙从东宫讲读的队伍中撵出去,然后塞进自己人。
可如今他推荐的人固然也成了东宫讲读,但三皇子最信赖的人还是张寿,而今这场拥立大皇子的闹剧,那更是如同重重一记耳光,抽在他的脸上。
孔大学士不敢夤夜派人去见其他交好的大臣,思来想去,就想到了自家隔壁的堂弟,当着太常博士的孔九老爷。好在是至亲,围墙上开了互通的门,因此他派人过去知会,哪怕是半夜清梦被扰,孔九老爷还是匆匆赶了过来。
然而,兄弟俩商量了半宿,却依旧没能想出究竟应该怎么应对。当然也不是没有对策,那就是当成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可是,因为孔九老爷之前带来的朱廷芳重伤垂死那口信,孔大学士已经授意自己这边的御史上书,道是五城兵马司不可缺人,请求尽快派人署理了。
而夜里突然出了这番事情,虽不知道五城兵马司是谁居中调度,但之前那御史的上书却显得很有先见之明。如果可以把五城兵马司换成自己人,那至少也是一个收获。
眼看天色渐亮,虽说困倦已极,但孔大学士还是打起精神说:“今天还有早朝,也该洗漱更衣了。究竟发生了什么,回头列班入朝的时候,总能打听到。你之前不是说,太常寺还有人说敬妃不该不给谥号的吗?你记得找个机会痛斥此人伪善,但记住,千万不要上书。”
孔九老爷会意地点了点头:“大哥放心,我明白了,上书会显得凉薄,但当众呵斥,却会显得我懂分寸。”见孔大学士点头,他正要再说什么,外间突然一阵喧哗,紧跟着,却是一个亲随慌慌张张闯了进来:“老爷,有一队兵马把咱们大门给围了!”
乘龙佳婿 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门?
饶是孔大学士自诩为这辈子见过无数大风大浪,可在乍然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他却只觉得浑身汗毛乍起,背心发凉,那种无以伦比的恐惧感一瞬间弥漫了全身。而相比他,孔九老爷那就更惊惶了,他甚至下意识地一把抓住了兄长。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好端端的会有兵马围了咱们家?”
虽说两家都是独立向外开门,可一笔写不出两个孔字,孔九老爷当然知道自己这个小小的太常博士是什么分量,心里就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往日享受了兄长身居高位的好处,如今却要被牵累。而孔大学士在最初的惊怒过后,却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
“慌什么!之前二皇子沉船的消息传过来之后,我大清早出门的时候,外头还不是多了不少锐骑营的卫士在那站着?后来我出门的时候,他们也随行护卫。说不定这一次也是皇上因为这一夜兵马乱窜,到处都是惊弓之鸟,所以才加派兵马过来,安大臣之心。”
嘴里这么说,孔大学士心里却极其没底。昨天朱莹带了两百兵马出城去怀柔接大皇子,这根本就不是秘密,再加上派去各家重臣府邸站哨和护卫的兵马,这至少就去掉了近千人……如此一来,满员也不过三千人的锐骑营还能剩多少人?
怎么还可能分出人马来增加他这样阁老的防护?上次他这边可是拨来了四十人!
可心中预感到出事了,孔大学士却想不通到底是哪方面出事——毕竟,作为朝中最顶尖的那一撮人,他平日里当然也少不了算计,但他在某些地方却是坦坦荡荡的,至少他自信家里不可能有人掺和到昨夜这拙劣的变故中。于是,他最终语气镇定地吩咐了下去。
“时辰不早了,我快要出门上朝了,先派个人去门口问问怎么一回事。”
门外报事的亲随先是听到里头九老爷惊慌失措,随即却发觉自家老爷依旧镇定自若,这匆匆忙忙赶出去的时候,他自然就顺口把孔大学士那态度和话语传给了其他人。一时间,原本惶惶不安的孔家上下,这才总算是有了主心骨一般安定了下来。
而那亲随为了邀功,干脆也没叫别人去门外,而是自己整理了一下衣冠,亲自从角门出去。看到一队兵马正在门前,他就走上前去,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道:“我家老爷正要上朝,敢问各位军爷此来有什么事?若是急事,我现在就禀报我家老爷。”
见那些骑在马上的兵卒一时面面相觑,仿佛没人敢出头,那亲随顿时更加昂首挺胸,心想自家老爷这等内阁重臣,甭管何时都是受人尊重的。
要知道,就连当年睿宗皇帝反正登基,把英宗皇帝那几个逆子杀的杀囚的囚,随即为英宗皇帝发丧的时候,还不是要借重当时那些部阁大臣?若非如此,现如今的废后敬妃,后来在当今皇帝登基之后,怎么会当上皇后的?还不是因为皇后家里是当时的名臣?
只不过,皇后简直是被家里人教得太愚蠢了,不像他们孔家的千金,在家里就样样精通,嫁出去之后,个个都是顶尖当家主妇。
文官们只要站在公心敦促皇帝早立太子,这怎么也算不得罪过。就算真的因为此事触怒了天子,又或者在别的事情上犯了错,于是落得个黯然罢官归乡闲住的下场,但绝对不至于闹得太大!
江阁老不就是个很好的前例吗?赵国公在前头打仗,人在背后散布流言,还纵容御史大加攻谮,最后除了罢官,也不见什么太大的处分!
而这亲随理直气壮的话,很快也迎来了同样针锋相对的回答。
“时辰不早了,我也知道孔大学士要去上朝,所以自然不敢惊动他老人家。”
嘴里说着老人家三个字,但当说话的人策马徐徐来到对方跟前的时候,那亲随就只见对方形容英伟,但脸上却有一道刀疤,此时赫然面带戏谑:“我是为了太常寺孔博士来的。我刚刚派人去那边门上问过,听说大半夜的孔大学士就把隔壁孔博士请了过来,我没弄错吧?”
那亲随乃是孔大学士最心腹的人,哪里会不认得这面有刀疤的年轻人便是朱廷芳?一想到自家老爷和九老爷昨天还在商量朱廷芳重伤之后如何如何,尤其是正在紧急盘点能够总领五城兵马司的人选,还让御史上书尽快填补空缺,他就觉得惊骇欲绝。
好在此事顶了天也不过是道听途说却出了错,反正老爷也不是亲自捋袖子上阵,因此他立刻竭力挤出了一丝笑容:“原来是朱大公子。大公子如果是为了九老爷来的,他如今就在书房和老爷说话,您若要见他,小的这就进去请了他出来?”
“真没想到,我这个遇刺‘重伤’的忙活了一整夜,孔阁老和孔博士居然也忙活了半宿,真是辛苦了。”
朱廷芳顿了一顿,不慌不忙地继续说道:“昨天孔博士到处对人说道,说是撞见我那未来妹夫派人给我买补药,号称其中还有能续命的老山参,足可见我这伤势不轻。多亏了他这么四下宣扬,以至于一拨一拨人跑我家探伤,我那二弟应付得辛苦极了。”
见那亲随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朱廷芳却笑眯眯地说:“多谢他这么替我四处散布流言,以至于昨夜那些奸贼自以为得计,所以继续他们那大逆不道的计划,结果被我顺藤摸瓜一锅端了。如此看来,孔博士却也是劳苦功高,大皇子这一败,皇上得记他一功。”
明知道朱廷芳这是在说反话,那亲随自是心中狂跳。然而,孔九老爷到底做了些什么,他又不能确定,此时唯有在那边赔笑,却是一个字都不敢多说。
见朱廷芳终于说完了,他只能挤出一句我这就去禀告老爷,随即一溜烟似的跑进了门。而他出去时镇定自若,回来时却面如土色,孔府其他人看在眼里,才刚安稳下来的人心不免再次浮躁了起来。一时间,那恰是群魔乱舞。
哪家都有明里恭顺,暗则心眼极多的刁仆,眼瞅着主人兴许要失势了,那自然是大难来时各自飞,于是,各处管事照管不到地方,那真是以讹传讹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最有市场的一种论调,就是孔大学士犯了弥天大罪,外间那队兵马就是来捕拿这位内阁重臣的。
之所以派了这么多人过来,难道不是为了籍没家产奴婢?至于没冲进来,只是稍留体面。
因此,在孔大学士正因为那亲随带回来的消息而大发雷霆时,孔府下人中间,一种非正常的恐慌情绪正在迅速蔓延。好整以暇等在大门口,无视阴沉天空以及阵阵寒风的朱廷芳,当看见角门前有下人鬼鬼祟祟在那张望的时候,年纪轻轻却阅历丰富的他立时心中了然。
他轻轻伸出手摇了摇,示意自己身后的兵马不要反应过激,随即就饶有兴致地盯着孔府的那东西两侧角门。果然,当瞧见外头人并没有什么阻止的行动之后,一个揣着小包袱的人试探性溜了出来,还一副出门办事的模样,竭力镇定地往外走。
而随着这第一个人毫无阻碍地顺利离开,很快,便有第二个第三个……短短不到一刻钟,朱廷芳就笑眯眯地看着足足五六个或提包袱或浑身鼓鼓囊囊的人从东西两侧的角门离开。
虽说他不确定在自己没看到的地方,诸如什么侧门、后门乃至于围墙,是否都有人匆忙逃窜,是否会被拦下,但他很确定,这种逃亡很快就会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很快,他终于看到了喜闻乐见的一幕——有个中年汉子推着一辆独轮车东张西望地从门里出来了!
直到这一刻,朱廷芳这才直接引马上前,径直堵在了那汉子面前。果然,他就是这么一站,对方立刻就瑟瑟发抖了起来,却是连头都不敢抬地问道:“这位大人……”
“连独轮车都推出来了,这是不打算回来了?”朱廷芳似笑非笑问了一句,见人讷讷难言,他就淡淡地说,“像前头那些人似的揣个包袱溜之大吉,我还能只当成没看见,但像你这样似乎一家一当全都要搬走,我要是再装成看不见,就说不过去了。”
那中年汉子顿时面色煞白。他仍旧不敢抬头看朱廷芳的脸,却是低头缩着脖子说:“大人,小的是当初主动写了靠身文书投效孔府做了下人,但实则并不是奴婢,身契钱一分一毫都没拿到。小的在外头还有父母长辈要养活,恳请您发发慈悲……”
听到靠身文书这四个字,朱廷芳顿时哂然冷笑。
那些当官的人家每每仆婢上百,可哪里就真的全都是家中世仆又或者正经买来的仆婢?其中没根基的那些人,有一大堆都是乡人又或者闲人看着人家科场过五关斩六将,金榜题名做官之后,于是自己送上门去求为奴,还特地奉上了靠身文书,也就是身契。
只不过,当官当到孔大学士这阁老的份上,家中竟然还会有所谓写了靠身文书之后为奴的下人,还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哦,你既然说你是写了靠身文书后进孔家的,那什么时候写的靠身文书,有多少年了?你要是信誓旦旦地说什么这两年才写了靠身文书进府的,那就给我趁早滚蛋!”
见朱廷芳骤然翻脸,那中年汉子终于吓得再也站不住了,慌忙就在独轮车之后跪了下来,赌咒发誓似的说:“小的那靠身文书写了十三年了,当初进府的时候不过二十一岁,那会儿孔大学士还只是孔学士,夫人正想要招个园丁,小的正好会花木手艺,就主动上了门。”
“若是定了雇佣的活契,小的就要每日来回,府里不包食宿,只给一千文工钱,但要是写了靠身文书,府里不但包食宿,也给一千文的工钱。小的是家里次子,家贫无妻,也就横下一条心央人写了靠身文书。”
见朱廷芳照旧似笑非笑,一点都没有放一马的意思,那中年汉子只能带着哭腔说:“小的贪图安逸,再加上家里人也贪图官宦府邸家人这点虚名,所以就一直安安稳稳呆在了这里。可小的也对得起那点工钱,孔府的那花园也是京城有名的!”
“可这功劳全都被管园子那个陈金冒领了,赏赐也都是他拿的,小的也就只有那一贯的死工钱!不过是银货两讫的交易而已,如今老爷有事,凭什么要我一个园丁一同受牵累?”
听到这里,朱廷芳终于忍不住轻轻拍了拍巴掌,见那中年汉子又惊又喜地抬起了头,仿佛以为他很赞同这番话,他这才笑了起来。
“靠着人家谋生的时候,就小心翼翼,卑躬屈膝,纵使赏赐厚此薄彼也敢怒不敢言;如今觉得主人家遭事就要出门躲灾,划清界限,以示不是一路人,这也是人之常情……好了,滚吧,你到时候别后悔就是!”
他策马让开了道路,见那中年汉子先是一呆,随即感激涕零地跪下磕了个头,爬起身后推起独轮车就飞也似地溜了,他这才伸出手指勾了勾。下一刻,一个赵国公府护卫就急忙赶了过来。
“跟上这家伙。竟敢当着我的面信口开河,有意思。”朱廷芳冲那推着独轮车的汉子努了努嘴,眼见自家护卫立时点点头,却是下马从另一边绕了过去,他不禁笑开了。
果然,不过一会儿,朱廷芳指名要见的孔博士人没有出来,但刚刚派出去的那个护卫却已经匆匆赶了回来。来到朱廷芳身前,那护卫就小声说道:“人推着独轮车出了门前大街之后,就丢下独轮车远远绕着孔府围墙转了一圈,发现几处门都有人看着,他就到了后门,假借自己是孔府在外办事的下人,又进去了。”
“呵呵。”发现自己竟然猜着了,朱廷芳不禁再次笑了起来。
哪家园丁要弃主而逃的时候,不走花园那边的后门,却反而从东西角门这种地方逃跑,还推着这么显眼的一辆独轮车?这不是普通的下人,说不定是孔府哪房觉得不妙,试着派人推车出来试探试探,车上装的都是不值钱的东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