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万一他们会错了意怎么办?万一他们觉得不公,于是仇视富贵人家,做出不可弥补的事情了怎么办?难道你们在司礼监内书堂学这些东西的时候,是刚开始学论语的时候就讲的吗?”一连串的反问过后,见罗三河一时哑然,四皇子成功占据了上风,那就气势更足了。
“你以为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可你这只不过是哗众取宠!有本事你在孔大学士那些内阁阁老的面前去说,在朝堂上去说!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三哥还让你来提醒我呢,我看是我来扳正你才对!哼,老师曾经说过,要知行合一,这是什么意思,你懂不懂?”
门外的张寿听到四皇子竟然反过来教训起了罗三河,他不禁呵呵一笑,心中很满意这个效果。甭管楚宽通过三皇子安插这么一个人进来,那是什么居心,他的应对都奏效了。
那就是让已经在外头市井摸爬滚打了一圈的四皇子,来好好乱拳毒打一番这个愣头青!否则,不论罗三河这么一个人日后是杵在四皇子身边也好,还是呆在公学也罢,就凭此人的性格,那很容易就会给他惹出一大堆麻烦来!
因此,眼看火候差不多了,他就重重咳嗽了一声,随即不慌不忙地进了学厅。第一眼看去,他就只见四皇子趾高气昂,而罗三河则是有些措手不及似的,尤其是对上他的目光之后,人竟是显得有些羞怒,当下他就无视了罗三河,冲着四皇子淡淡一笑。
“郑锳,还振振有词地对别人说知行合一?说不如做,我看你这斗嘴功夫见涨啊。”
四皇子也就敢在罗三河这种出身乾清宫的内侍面前摆摆威风,在张寿面前可不敢,无论是屁股上,还是手心上挨过的痛楚,他都还记忆犹新呢。可他又不想在罗三河面前弱了声气,当下就在那不服气地轻哼道:“谁让他先瞧不起我的!”
“老师,你刚刚没听见,他说话可不好听了!”四皇子也不确定张寿刚刚到底在不在外面,有没有听到他们的对话,反正先添油加醋地复述了一遍,随即就露出了忿忿不平的表情。
“老师,你评评理,他说这些话,不就是想说,他觉得他提出建言我根本不会听,所以与其相看两厌,还不如我们各干各的吗?他拼着违逆父皇和太子三哥,也要离我远远的,怎么,难道我就是天生的闯祸胚子,做不出好事?”
“他也不想想,乾清宫和司礼监那么多得力的人,谁过来帮我都是最好的臂助,干嘛要他这么一个愣头青?说不定就是因为他从前得罪了楚宽,所以太子三哥送了他来,根本不是让他看着我,而是让我保护他,免得他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太子三哥就是这么仁厚!”
熊孩子越说越有理,越有理越是振振有词,见罗三河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分明是被自己绕进去了,四皇子不禁暗自得意。可他正想巧舌如簧进一步巩固战果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身上好端端突然一凉,于是,虽说他瞥见张寿照旧是笑吟吟的,可却赶紧闭嘴了。
见好就收吧……否则惹老师动怒,他就真倒霉了!
而张寿看着罗三河那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眼神也有些变幻不定,分明是真的因为四皇子这番话而去思量此番差事的真正用意,他简直想要为这个单纯的家伙掬一把同情之泪。就连四皇子这种熊孩子都能把人忽悠到这份上,这家伙是怎么一路进入司礼监的?
然而,反正他的目标已经超额完成,当下就只当没看见罗三河那表情变化,反而把四皇子给劈头盖脸训斥了一顿——中心意思很简单,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既然罗三河已经得到他的允准去当老师,四皇子跑到这学厅来拍桌子闹事就是大错!
当然,他不至于压着四皇子给人道歉,只是再次着重强调了一下人是三皇子派来的这一事实,眼见四皇子总算是老实了,他这才淡淡地说:“罗三河继续讲课,回头跟郑锳去通州。”
乘龙佳婿 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
之前朱莹的婚礼,没有送请柬给宫中那些公主,所以,永平公主理所当然地没去参加,因为她有一个最好的借口,她死了哥哥,还是两个。哪怕她知道四皇子偷偷去了,父皇也带着三皇子悄悄去了,可父皇没带她,她也就只当不知道。
而且她明白,父皇绝不是因为什么偏爱,而是怕她和朱莹自小就是冤家对头,什么东西都爱争一争,抢一抢,所以她见了朱莹那风光大嫁的场面,于是心里不痛快。他担心的是她因景生情,自伤恨嫁。
当然,她其实一点焦急待嫁的心思都没有——更准确地说,她根本就想不出放眼所及之处,有什么男人是值得嫁的。然而,她却终究不想让人拿来和朱莹做比较。只不过,朱莹在婚后三天,张寿都已经放完婚假回去复课之后,邀请了她们齐聚一堂,她也不得不来。
不过,在看过那张名单之后,她就发现,除却朱莹之外,其余女夫子们不是未嫁之女,就是孀居的寡妇,这样的格局,反而朱莹这样一个新妇夹在其中,其实会显得突兀而尴尬——虽然以她对朱莹的了解,横冲直撞的朱大小姐大概就根本不知道所谓尴尬为何物。
永平公主没去参加张园那场婚礼,但洪氏接到了请柬,她自然去了。然而,她只是陪着张寿的养母吴氏说了一会儿话,没有像叶氏那样,贸贸然亲自去朱莹和张寿的新房。
毕竟,她和朱莹其实并没有那么熟,而且也不能说是什么相见恨晚的知己,与其对坐之际要拼命找话题来试图装作熟稔,还不如陪着吴氏待客。
而陪着吴氏的她也确实帮上了很大的忙。所以,今天她和永平公主以及朱莹在选定的女学这座轩敞院子聚首的时候,朱莹就撇下永平公主,笑意盈盈地特地感谢了她一番。对此,洪氏见永平公主一言不发,一副你们就当我不存在的架势,她也只能连连自谦。
虽然是冤家对头,但人逢喜事精神爽,如今的朱莹也不再如当年一般,为了一丁点小事就会和永平公主争个没完。永平公主不吭声,她也没有喋喋不休在那炫耀自己的婚礼,反正该有的风光她已经全都有了,只是饶有兴致地和洪氏商讨着各家有意送过来的女学生们。
而对于这件事,就连身为金枝玉叶的永平公主,却也还是第一次听说,她也只能看着朱莹在那津津乐道于谁家的女孩子腼腆,家里人预备送她到女学来,希望人能开朗性情;谁家的女孩子太羞涩,连一句囫囵话都不敢说;又是谁家的姑娘不善于计算,管家不行……
听到最后,永平公主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你这说来说去,全都是些官宦乃至于勋贵千金,这距离洪娘子之前说的,希望天下女子能够在自重自爱之外,还学会自强自立的本事,这好像相差太远了吧?”
“难道女学只是单单惠及这些原本就不愁没有老师教导的官家千金吗?这些有家世背景的姑娘,她们就算不上女学,也自然有家里人撑腰。”
“不比天下很多看似殷实小康之家重男轻女,家里哪怕供出了举人秀才,女孩子却目不识丁,嫁人之后也是任人宰割,有苦不能诉,洪娘子你不是一直都想为这些人张目吗?朱莹你不是说希望这些人学会自立自强吗?”
此时此刻,叶氏等几个朱莹亲自去请的女夫子们正好陆续抵达,发现永平公主竟然和朱莹以及洪氏争执了起来,她们不禁面色各异。她们大多也就是和朱莹打过交道,对永平公主根本就不熟,只知道人从前主持月华楼文会,有京城第一才女的美名。
所以,她们彼此对视了一眼,绝大多数人非常谨慎地没有贸贸然插话,只有叶氏皱了皱眉,竟是率先开口说道:“想当初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然而,封国乃至于天下妇人却以为美,于是群起仿效。”
“由此可见,很多风尚,本来就是从官宦贵族之家传出去的。女学也不例外。”
叶氏竟然如此直接地为自己说话,朱莹顿时神采飞扬。她却没有顺着叶氏这话头继续往下说,而是笑吟吟地侧头看向了洪氏,果然,洪氏也微微点了点头。
“我之前是没有想到,居然真有这么多官宦勋贵之家的千金愿意到女学来,所以只打算从殷实小康之家中招收一些女学生。因为她们既然生计不愁,家里父兄长辈肯定会希望她们借此机会学会一些东西,将来嫁得更好,甚至带挈亲友更上一层楼。”
“但是,我没想到朱大小姐的名声和影响竟然这么大,竟然有很多人家冲着她的名声,就愿意把家里的千金送来。如若真的因为我那点宏愿就不收,那岂不是把她们排除在了天下女子之外?我想,官宦之家都肯送女入女学,消息传扬出去,很多普通人家一定趋之若鹜。”
“而只要能教好这些学生,各位女夫子也自然名声在外,受人敬重。”
今天来的这些女夫子们,除却两个是在京城确有才德之名的孀居寡妇,但其余包括叶氏在内的四人,全都是因为皇子选妃而在宫中经历了不止一次遴选,而等到大皇子和二皇子败落之后,选妃暂停,她们一时处境尴尬,于是权衡再三,方才答应了朱莹的邀约。
而即便是这样的邀约,也不是她们能够自主的,很多人为了说服家里人,甚至还想出了各种的说辞招法,所以,眼下洪氏这名声在外,受人敬重八个字一出,叶氏也就罢了,其余三人却是无不心中振奋。
都是花信一般的好年纪,又能在选妃中过了复选,无论性情还是才学,不说第一流,那也是相当不错的,谁会真的甘心孤老终生?
而朱莹之前登门拜访时,口口声声说皇帝并不希望耽搁了她们的终身,可她们家里却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又或者家人倒是想给她们另外找好人家,宗族乡里却阻力重重,她们当然也希望能在女学中做出一番成绩,闯出一点名声,也免得终生为人所制,不得自由。
因而,当下清苑陈氏就第一个赞同道:“没错,寻常人家多数会看着官宦人家行事,一旦有众多官宦千金入学,其他人自然也会群起效仿。”
“路要一步一步走,急不来。自上而下地收人入学,这也是一个办法。”
“女学和公学不一样。贫寒之家的儿子们也许还能少做一天工,少种一天地,挤出时间去入学。可贫寒之家的女孩子,却根本等不到这一天,因为她们早就被父母长辈卖了换钱!”
说这话的是和叶氏一样来自通州的胡氏,她声音尖利,明显带着几分旁人没有的凌厉,最后竟是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怨气。
“就和我族中那些所谓亲长捶胸顿足,大为遗憾我没能给他们挣回一个皇子妃的名分一样。要知道,家里小一辈的男孩子都不会读书,在科场上考不出什么名堂,这希望就放在女孩子身上,所谓婚姻,也不过是最好能卖一个好价钱!”
“所以,女学也是这样,只要有名门千金入学,多少人家挤破头也想把女儿送来。不是为了让她们自立自强学本事,而是希望她们攀龙附凤,好带挈自己!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样的道理!”
尽管胡氏这话犀利到有些刻薄,但众人听在耳中,大多却觉得非常赞同。而刚刚第一个出言为朱莹说话的叶氏,此时却觉得有一种不那么妥当的感觉。
不是因为胡氏这话不对,就是因为人这番话实在是太对了。
果然,下一刻,她就只见永平公主哂然一笑道:“就是因为世人常常喜欢东施效颦,一味盲从,所以我才不愿意招收太多官宦人家的千金。这些女孩子难免会自恃出身,万一她们不服女夫子们的管教,反而倒是居高临下,炫耀家世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四面八方想要攀龙附凤的人家要是全都把家中女儿送过来,那时候怎么遴选?怎么保证公平?到时候外间本来就看不惯女学的人再煽动一二,届时流言蜚语乱传,那是个什么结果?”
“公学有陆绾和刘志沅这样的老臣,有朱莹你家相公张九章这样的能人,尚且都要常常靠葛老太师出面,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太子来做后援,女学呢?”
“女学充其量也就是我一个没什么分量的公主,加上你这个身世显贵的赵国公千金,再加上洪娘子的书香门第名声,还有这些女夫子们的才德之名而已。但相较公学,单薄何止几倍,禁得起别人众口铄金吗?”
“最重要的是,被你们本想教化的女孩子在背后戳着脊梁骨骂,你们不会觉得委屈吗?”
永平公主这突如其来的反击,不论是刚刚满腔怨愤的胡氏也好,还是两个斟酌利弊没有贸然开口的孀居女夫子也好,又或者最先开口的陈氏和另两个点头的也好,全都不禁愣住了。而刚刚已经有所预料的洪氏顿时大为棘手,想了想就打算开口缓和一下气氛。
然而,她却没有想到,朱莹竟是不慌不忙抢在了她的前面:“女学初开,不可能面面俱到,如官宦千金,我打算只收那些家里官职不大,权势不显的,也就是说,势要之家的千金,一概不收!想来各位女夫子也不希望被达官显贵拐弯抹角找来求照应,随后束手束脚吧?”
朱莹说着看了众人一眼,见叶氏首先点头,胡氏等人对视一眼,犹豫片刻,也大多点头表示赞同,她就笑看了一眼如释重负的洪氏,又气定神闲地站起身来。
“至于民间女子,女学也绝不能送上门来就照单全收。有道是,宁缺毋滥,就和公学一样。哪怕不能如九章堂那样贴出考题,任凭人交上答卷作为初试筛选,也可以另寻他法。我既然应了皇上来做这个督学,那么,我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访查。”
说这话的时候,朱莹嘴角一翘,恰是显得神采焕发:“赵国公府当然有的是人手,但是,这并不是我的凭恃,因为如今我是出嫁的女儿,没道理什么都要麻烦娘家的人。我家有个打遍京城三教九流的阿六,所以只要阿六出马,有的是人去奔走,去摸清楚报名各家的底细。”
这下子,就连永平公主也不由得愣住了——居然三教九流之徒能这么用的吗?
今天朱莹特地要求,把朱宏等人打发去跟着张寿去公学了,却把阿六给带了过来。因此,这会儿朱莹在里头炫耀似的把自己拿出来说事,阿六先是一愣,随即就有些哭笑不得。
他之前打遍了京城各处三教九流,那也是因为最初和王之子郑承恩闹出来那件事的教训,于是想着为了给张寿打造出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顺带也好广布眼线,留意各方动向,所以很多事情他事先都能有所准备——可现在听朱莹这么一说,他突然发现眼界一下子开阔了。
这次因为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事,朱廷芳所领的五城兵马司和秦国公张川掌管的顺天府衙正在整个京城内外开展打击,很多三教九流之徒都吓得不敢冒头,号称都快饿死了。
如果能开发出这些家伙的新用途,那么很多人也就可以有一份正经营生了……这就好像是自家少爷曾经说过的,所谓金盆洗手,上岸做好人?
阿六在外头浮想联翩,朱莹则是在里头侃侃而谈自己的收人准则。除却小官宦以及无名宗室家的千金之外,她的招人目标确实就和永平公主以及洪氏最初的设想一样,放在小康殷实之家,但并没有对家境以及家人的特别要求。
用朱莹的话来说,闲着也是闲着,如果有那种父兄长辈重男轻女,贪得无厌,把家中女儿当成奇货可居的家庭,而那位姑娘又有自强自立之心的话,她倒很乐意把人招收过来,为此要和人家大战三百回合也在所不惜……
当然,她是这么说,永平公主和其他人谁都只当耳旁风就是了,就连洪氏声称想要替天下弱女子张目,却也不想在一开始就开启困难模式,自找麻烦。而外间阿六更是暗自发誓,绝对不会让这种极品之家的姑娘进了女学。否则朱莹跑去战天斗地了,张寿怎么办?
就在这时候,守在门外的阿六突然捕捉到了外间似乎有动静,他毫不迟疑地悄然离开,等到了出了这个院子,快到大门口时,他就只见一个熟悉的人影从容举步而来,恰是楚宽。
乘龙佳婿 第七百六十一章 鹰犬和评判
阿六对楚宽这个人,那自然是非常熟悉了。而且,说得过分一点,他对楚宽甚至比张寿对楚宽还要熟悉。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从前在融水村张家时领着什么机密任务,需要不时回宫中找楚宽汇报——其实他认识楚宽也是从跟着张寿回京之后。可是,要知道他还额外从皇帝那边另外拿一份武艺教习的俸禄,因而通籍宫中,于是“偶尔”碰到楚宽的机会非常多。
只不过现在阿六却已经意识到,所谓的偶尔,其实压根就不是偶尔,因为楚宽好像一直都对张寿很感兴趣,甚至常常会去演武场旁观他和人交手。所以此时此刻,面对这么一个不速之客,哪怕听张寿说过,三皇子会派人来送信给叶氏,他依旧对楚宽显得不那么客气。
“楚公公亲自出马,太子殿下身边没人了吗?”
“你的话比从前多了。”
楚宽的回敬直接而又犀利,见阿六看向自己的眼神顿时有些不好,他就呵呵一笑道:“太子殿下身边确实没什么人,要知道,之前孔大学士就差没有逼着皇上答应,慈庆宫中不用识文断字的内侍。如今我是挂着万安宫管事牌子的名义,做着慈庆宫管事牌子的事。”
见自己说了这么多,阿六终于没有再继续拦路,而是漠然退到了一边,只是那眼神分明依旧带着警惕和提防,楚宽也不在意,不慌不忙地径直往前走。当察觉到身后那少年紧随而来,他就头也不回地说:“你是皇上派去跟着你家少爷的,可现在好像早就忘了自己的职责。”
“我不是御前近侍。”阿六不假思索地迸出了一个完全八竿子打不着的回答,但当接下来楚宽回头看他时,他却闭上嘴再也没有只言片语。
楚宽想起如今花七总领御前内侍的那份职责,当然就明白了阿六的弦外之音。
可想想花七把这么一个人直接丢在宫外张寿那里,只定期去传授一下武艺,也不让人刺探传递消息,任由其日久天长和张寿朝夕相处,也难怪最后会把这么一个天赋和努力全都不缺的少年完全变成张家的人,而皇帝却竟然听之任之,他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皇上都没说什么,你不用担心我会蛊惑你去干什么。就凭你对张学士的忠心耿耿,我总不至于自取其辱。”他转头继续往前走,突然没头没脑地说道,“太子殿下非常敬重张学士,甚至比皇上当初敬重葛老太师更胜一筹。有这样的基础,论理张学士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说到这,楚宽突然词锋一转道:“但是,就因为他稳如泰山,势必会受到两代天子的信赖,他才招人嫉恨。就算是葛老太师的出身资历和才能,昔日在当帝师的时候,也曾经有当时的阁老尚书等等试图动摇他的地位,更不要说你那位少爷了。”
“你要想保护他不受侵害,那就要竖起耳朵,睁大眼睛,时刻磨利自己的爪子,自己的獠牙,随时准备扑上前去,咬破敌人的喉咙,一击制胜,让人绝对没有任何反扑之力。”
“这就是当初我曾经为皇上做过的事。这就是身为鹰犬的作用。”
阿六的眉头非常明显地紧皱了起来。鹰犬两个字,想当初花七也对他说过,但现在他听在耳中,却总觉得不那么得劲。
然而,此时他们已经快抵达永平公主和朱莹等人说话的地方了,包括跟着朱莹来,特意做了男装打扮的湛金流银,还有宫中的两位女官以及几个女夫子的侍婢和仆妇都在,所以他最终没有出声,只是在心里默默反驳了一句。
少爷虽然从来都没说过,有没有把他当成鹰犬,但人却常常都说,他是家人。
楚宽的到来,除却朱莹事先从张寿那儿知道风声,其他人都很意外。
永平公主常常由对方陪着去月华楼主持文会,按理说是对楚宽最熟悉的人,她从前只认为对方是父皇的心腹,司礼监未来的掌舵人。
可自从楚宽顺理成章接任司礼监掌印,却突然毫无预兆地一跤跌到底,随即又被皇帝派去慈庆宫,青衣小帽充当一个毫无名分的随侍,她就觉得自己看不懂这个人了。等到人突然又摇身一变成了太子生母的万安宫管事牌子,她就彻底觉得,这人城府比她曾经以为得更深。
所以,楚宽姿态谦逊地声称,代替皇贵妃前来,再捐助女学一笔钱,她只觉得人是打着皇贵妃的旗号别有用心。要知道,虽说曾经的和妃如今已经是皇贵妃,甚至比她身怀六甲的母亲裕妃还要再高一截,但这位为人谦逊的太子生母,那根本就是能不出头就不出头的性格。
就连现如今,人在打理宫务时,更多的还是倚重于太后派来辅佐的那个女官,如果不是裕妃身子渐重,行动已经有些不便,这位皇贵妃十有八九会把大权都推给裕妃。
而就是这样一位恨不得自己不起眼再不起眼的太子生母,会派楚宽来送钱资助女学?如果是跟着太后做这种事,那还差不多!
永平公主的警惕心已经提到了十分,在宫中呆了许久的洪氏也隐隐察觉事情好似有些复杂,叶氏则是因为自己参选的经历,对这些宫妃之间的勾当一向敬而远之,于是三个人谁都不吭声。而其他人却压根没意识到,全都在那又惊又喜。
之前率先附和朱莹的陈氏,就忍不住开口称赞道:“皇贵妃这真是及时雨,之前我们还在议论朱大小姐的方案,回头招生报名时,派人去访查核实这些报名者呢!”
见陈氏照旧还是拿旧日称呼来叫朱莹,而朱莹明显皱了皱眉,楚宽就笑道:“哦,原来皇上钦点的督学御史居然想出了这样的办法?这是要利用赵国公府的人手,还是要用我们小六爷那打遍京城无敌手的威名?反正两者都行,但也确实是需要钱铺路,那就尽管去用吧。”
“这笔钱说是皇贵妃的体己,不算多,一千贯,但其中有一半是太子殿下攒下来的钱,这一次也是太子殿下提请皇贵妃来做的这件好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