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乘龙佳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皇上若是想要将半山堂交给张博士,想要让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监生回头是岸,确实要给张博士更高的权限才行。否则,难道他每日里去各家府邸,把那些请了病假事假丧假各种假的监生,全都给拎回国子监吗?”
皇帝顿时眉毛一扬,见张寿脸色惊愕,他突然转向一旁喜上眉梢的朱莹,因笑道:“小莹莹,瞧把你高兴的,怎么,你想让你这如意郎君去劳心劳力,管着那群从来就挂名不去国子监的家伙?你对他这么有信心?”
“那当然!”朱莹想都不想便点了点头,随即又补充了一句,“我家祖母就说过,打算把我二哥交给阿寿去管教,他就是欠收拾!”
“呵呵,姨母还真是……”皇帝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继而就轻描淡写地说,“那好吧,朕就特赐张寿一把戒尺,但凡谁要是迟到旷课不守规矩等等,把他们手心打烂再说!说来老三老四也已经到入学的年纪了,回头朕一并把人送到半山堂来!”
哪怕是之前赞成张寿接管半山堂那群纨绔子弟的人,顷刻之间,他们的表情也和其他人一样,全都冻在了脸上。
张寿更是觉得自己犹如见了鬼,可当皇帝转头朝自己看来时,想到如今这世上遗留着很多熟悉的东西,却有更多仿佛强大不可动摇的东西横亘在面前,他只觉心里沉甸甸的。
“皇上是希望三皇子和四皇子,学习刚刚被户部张尚书指斥为妖法的世间运行之理吗?”
“没错!”皇帝一时抚掌叹道,“太祖皇帝当年常感慨,朕生而能文,稍大能武,奈何对世间万物之理,却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想用时却已经悔之晚矣。老师替朕教过老大老二,如今他年纪大了,也应该享清福了,你就帮朕调教一下老三老四吧!”
张寿没注意后半截话,因为皇帝前半截话实在是信息量巨大。
难道太祖皇帝是个文科生?也许……但更可能的是,那位前贤会的东西有点杂。既有二进制,也有北京老地图,更有心肺复苏术。至于数学物理这些基本学科,也许那位前辈因为离开学校太久,印象不够深刻。这其实是绝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的通病。
想到这里,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深深一揖行礼:“既如此,臣奉诏!”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兴师问罪
带着一帮大臣围观了整个实验,随即很不负责任地把两个刚到启蒙年龄的皇子,以及一大堆不良少年扔给了张寿之后,皇帝就神采飞扬地辞别了自己敬重的老师葛雍,带着一大堆人离开了葛府。至于那块擦干了水渍的太祖题匾,则是交给了国子监祭酒周勋。
至于这位曾经因为这块匾吃了颇大苦头,如今却惊闻匾题匾中真的存在空心暗格的大司成,事后会如何纠结,天子就撒手不管了。
然而,也不是没有人留下来。葛雍的老友兼死敌褚瑛和齐景山就没走。而顺天府尹王杰,竟然也用有事向葛先生请教这个借口,堂而皇之地留在了葛府。
然而张寿非常意外的是,兵部尚书陆绾本来就磨磨蹭蹭走在最后,而朱莹瞅了个空子突然上前一拦,人竟然顺势留下了!
葛雍原本就打算留着张寿,探讨一下术语手册的问题——天知道他近些日子成了书坊里头出书最多的名人,却没有一本是他事先知道的,每次都是后知后觉,如今他打算正儿八经印一本书给自己正正名声。因此,他不免觉得这么多人扎堆实在太烦。
尤其是陆绾这种专心致志青云直上的禄蠹,那更是不在受欢迎之列,就连齐景山褚瑛和王大头留下,他也只不过是当成可供炫耀的对象而已——陆绾这种根本听不懂那些名词的人,对其炫耀那简直是对牛弹琴!
所以,他干脆懒得理会朱莹把人截下来到底是什么名堂了,吩咐一个哑仆回书房,把整理好的术语手册取了过来,继而得意洋洋地说:“你们有眼福了,这是我这关门弟子张寿和我一块钻研出来的简易术语手册,把算经上头那些拗口的术语,都改成了通俗易懂的词。”
褚瑛顿时习惯性地讥讽道:“你和张寿一块钻研出来的?你这当初连阿拉伯数字都不太肯用的老家伙,什么时候这么新潮了?谁不知道你一直都叫嚣傻瓜没资格学算经!”
“我新潮怎么了?谁让这世上傻瓜太多,连个九章算术都好多人看不懂?长此以往,算学就我们几个老头子钻研,很有意思么?广撒网才能多捕鱼,这点道理也不懂,老糊涂了你!”
被归在傻瓜类别中的朱莹顿时撅起了嘴,随即发狠似的想,哪怕为了以后和张寿有话可说,她看来也得去好好补一补那些知识。
而被另一个归在傻瓜类别中的陆绾,那则是差点脸色发抽,再一次想起当时张寿解释他却怎么都听不懂的情景。那真是太丢人了!
齐景山没理会两个抬杠的老友,拿着其中一卷安安静静地站在一边翻阅。而同样算学颇有造诣的顺天府尹王杰,则是手中拿着书,却把张寿叫到了一边。
“有件事我之前没来得及和你说。”王杰那大大的脸上,表情非常平淡,仿佛就在说着一桩无关紧要的事情,“你解出来的那封信,我在朝会上没有说出实情,而是稍稍改换了几个字,把它粉饰成了十三封信里头无关紧要的一封。”
张寿在片刻的意外之后,立刻若有所思地说:“您是想让别人误会我其实没解出来,钓出背后的大鱼?”
“没错。”王杰很满意自己如今是在和明白人说话,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笑容,随即低声把自己篡改过的信对张寿读了一遍,然后才继续往下解释。
“真正的信,我已经悄悄密奏过了皇上,刚刚皇上也很赞同我的做法。毕竟,不管是不是有人故意鱼目混珠,只要消息传出去,那个人必定会左思右想,只要他坐不住再出招,那么就容易抓住马脚……”
没等王杰继续说个明白,张寿就笑着打断道:“王大尹您自己有主意就好,反正我只管破解密信,怎么处置,怎么钓鱼,那是你的事。倒是你这主意有没有和陆三郎小齐和小呆说过?只要他们三个不多嘴,那就行了。”
“如果不是今天太后召见,得等到我回去,你才能离开顺天府衙。那三个想必还在顺天府衙里团团转呢。”王杰说得若无其事,随即就低头翻了翻手中的书,目光在那些术语上一扫,他就再次抬起眼睛,“葛先生和你研究出来的东西,必定不错,回头付梓了送我一套。”
他顿了一顿,仿佛生怕张寿听不明白似的再补充了一句:“书太贵,我买不起。”
这最后七个字,他提高了一点声音。
这下子,刚刚和褚瑛从谁更古板争执到一道难题的葛雍,竟是耳朵很尖地捕捉到了。葛太师顿时气急败坏地叫道:“王大头,你还好意思哭穷?这书是我定价这么贵的吗?是那些奸商!再说,书要是便宜到和白菜一个价,不是被傻瓜糟蹋了!”
再次遭到傻瓜暴击的陆绾终于忍不住了,眼见王杰若无其事地把手稿还给张寿,随即对葛雍行了个礼,竟是就这么扬长而去,本来就是为了堵住王杰这才留下来的他立刻拔腿就预备去追人,谁知道再次被朱莹堵住了去路。
恼火的兵部尚书大人气得面色铁青,硬梆梆地质问道:“朱大小姐这是何意?”
“我是何意?呵呵。”朱莹咯咯一笑,随即收起笑容,冷冰冰地问道,“我还想问你是什么意思呢!支使了陆三郎像狂蜂浪蝶似的追着我不放,蛊惑我二哥说要和我家联姻,其实却在背后唆使人对付我爹……陆尚书你倒说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寿刚刚看到朱莹拦住陆绾时就心道不好,等听到朱莹连珠炮似的开始质问,本待劝阻的他只是稍稍一犹豫,她已经把那一系列问题尽数抛了出来。可想想他之前答应她的事,确实没有完成,他最终还是走上前去,站在了她的身边。
陆绾不知道刚刚先走了的王杰有没有因为听见朱莹这话而止步,但至少他知道,刚刚正在争执的葛雍和褚瑛,以及一旁看戏状的齐景山,同时抬头看向了自己。
尽管三人淡出朝堂已久,但全都是曾经声名显赫之辈,朱莹这番话一旦经过他们之口传扬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羞恼之下,他下意识地看向了张寿,冷冰冰地说:“原来昨日张博士在致公楼上代朱大小姐问我那个问题的时候,早就在心里认定是我攻谮的赵国公?”
朱莹不可置信地侧头看了一眼张寿,见他照旧面色淡然,她想到他不但答应了自己,还切切实实履行了承诺,如今自己这莽撞地拦下陆绾质问,很可能坏了他的计划,她不禁觉得面上微微有些发烧。
可就在这时候,她恰是看到张寿也向她看来,只是一眼,她那点不安就烟消云散。
那眼神仿佛是在安慰她说,没事,说了就说了。
张寿收回目光,见陆绾面色不善,他就似笑非笑地说:“陆尚书昨天不是没回答我吗?”
自己刚刚砸出去的话,却又被人反击了回来,陆绾顿时恨得牙痒痒的。当着葛雍三人的面,他自然抵死不能认这样的指控,当下愤怒地一甩袖子道:“简直无稽之谈!朱莹,你父兄自己战事不利,你和张寿却委过于人,怪不得圣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
他这最后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心情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的朱莹立刻反唇相讥道:“赖不过去就想骂人?这就是尚书涵养?别以为这世上就你读过论语,接下来那一句不是‘近之则不逊,远则怨’,谁要和你近了?就你这性子,谁都恨不得离你远远的!”
张寿知道,朱莹既然被归为女子,自己就当然是小人。他满不在乎地挑了挑眉,随即讥诮地说:“陆尚书瞧不起女子和小人,可大概有一句流传在女子和小人之间的民间俗话你没听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不等陆绾恼羞成怒,他就不慌不忙地说:“昨夜我在顺天府衙,听说了那些密信的来龙去脉。事起兵部,然后事发则是临海大营,还请陆尚书三思。”
闻听此言,陆绾方才强行压下了满腔怒火。自己现在正后院起火,如果真的被赵国公府认定是之前攻击赵国公父子的主谋,那无疑是死敌,接下来人家要是倾力反击,他这个本来还以为躲在暗处的攻击者就要倒霉了!
于是,他将双手背在身后,借此遮掩攥拳又松开,松开又攥拳的动作,冷冰冰地说道:“我和赵国公父子无冤无仇,再说文臣武将毫不相干,他若真是败北回来,我自当参劾,如今只不过没有消息,闻风而动的是那些御史,我哪有那闲工夫!”
说完这话,他便冷笑道:“你们两人要兴师问罪,不妨去好好查一查大学士张钰,都督张信陵,这两个人互为表里,和赵国公府朱家是死对头!还有张琛的父亲,那个人人都觉得平庸没本事的秦国公张川,他觊觎赵国公和楚国公在勋臣中那中流砥柱的地位很久了!”
见陆绾说完便拂袖而去,张寿见朱莹又惊又怒,他就开口说道:“莹莹,老师和齐先生褚先生正看着呢,别哭了,有什么委屈去对他们说!”
朱莹简直惊呆了。谁哭了?我连眼睛都没红好不好!
下一刻,她就看到张寿伸手过来,一副要给她擦眼泪的样子。一下子就懵了的她压根就没注意到,张寿悄然在观察陆绾离去的背影,自然就更不会看到,陆绾脚步一停,紧跟着就逃也似地走得更加快了。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礼监的底子,纷争的源头
精通借位之道的张寿非常有把握,哪怕陆绾回过头,他这貌似给朱莹擦眼泪的动作也不会露出任何破绽。直到人完全消失在门外,他才放下手,随即歉意地对呆立在那儿的朱莹笑道:“陆尚书这人,说话几分是真,几分是假,没人分得清,我觉得唬一唬他会比较好。”
朱莹简直羞怒交加,尤其是看到葛雍和褚瑛齐景山全都是笑眯眯的样子,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阿寿!你要唬人干嘛非说我哭了!”
“就是因为你在他印象里,不是那种会气哭的人,说你哭了他才会震惊不是吗?他这种细腻多思的人,吓吓他,他能好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毕竟,咱们现在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张寿犹如逗小孩似的呵呵一笑,随即非常无辜地说,“谁要你不相信我,突然就冲出来质问他?不吓吓他,万一他回去之后破釜沉舟,联合那些和你爹有仇的人发动总攻怎么办?”
“我……”朱莹顿时哑然。好一会儿,她才不得不低下了头,“我又不知道你昨天已经遇上他,已经问过了,我给你赔礼还不行吗……”
“当然不行!刚刚兴师问罪的你威风凛凛,神气十足,连陆绾这个兵部尚书都被你震住了,更不用说我。要说错,也是我没有先对你把话说明白,怪我,怎么能让你对我赔礼?”
“我……”朱莹被张寿前四个字噎得面色发白,等听到最后,纵使大方如她,也不禁面红耳赤,不得不大叫一声道:“你又耍我!”
眼见得朱莹露出了鲜明的小儿女之态,葛雍不禁啧啧一声,随即对左右两人道:“看看,莹莹这么刁钻厉害的丫头,就降伏在张寿手上了!”
褚瑛却和齐景山交换了一个眼色。
今天张怀礼和陆绾,一个是直接折在张寿手上,一个是间接败在张寿手上,而且,张寿还得到了王杰和周勋的双双支持,获得了一个国子博士原本不可能得到的极大权限,说起来,葛雍这算学天赋不错的关门弟子,桃花运固然不错,其实官场运也算是挺强的。
可就在这时候,张寿已经逗完了朱莹,笑意盈盈地来到他们面前。
“老师,褚先生,齐先生,今天皇上突然带着这么多人过来,怎么没见到那天去过国子监的司礼监秉笔楚宽?”
此话一出,葛雍顿时脸黑了。他恼火地上前一步,突然骈指就去戳张寿的脑门。早已经领受过老师这一手厉害的张寿下意识地一个滑步,葛雍这一招顿时落了空。
“你还敢躲?你还好意思问楚宽!你小子昨天跑去司礼监外衙,一大帮蠢货都以为你是二皇子,你这简直是平白无故惹麻烦!”
“知不知道司礼监外衙是什么地方?那边是太祖曾经阉人的地方!司礼监最早一批宦官,全都是选的北虏南蛮孤儿,从三四岁开始洗脑教育,五六岁阉割,洗脑这两个字也是太祖皇帝发明的……反正一代代下来,全都养得忠心耿耿,哪怕祖先和父母站在面前也照砍不误!”
张寿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那一刻,他想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德米舍梅制。苏丹派人去被征服的基督徒村庄征召奴隶,然后收入近卫军培养,和亲人完全隔绝。这些人经过长久的洗脑和军事训练,终身保持独身,不娶妻,不生子,成了苏丹身边最强大的军队。
后来近卫军废除独身制,渐渐又废除了德米舍梅制,那时候奥斯曼帝国的近卫军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没有,一支曾经赫赫有名的军队也差不多垮了。
虽说独身制和阉宦还是有差别的,但不得不说,情不同而理同。
正因为这一走神,张寿就被葛雍戳中了脑门。他站直了身体,没有再闪躲,讪讪地说道:“那一日在月华楼上,楚宽提到皇上让我出任国子博士的时候,我不是提出条件,让他把曾经到这儿闹事的那些人找来给我当学生吗?我就是问他去要学生的。”
“哦?”葛雍这才收回了手,皱了皱眉,仿佛有些纠结。而一旁的齐景山当时也是亲历那场葛府堵门事件的人,知道张寿曾经判断这些人都至少通晓算学,当下便饶有兴致地追问道:“那楚宽怎么说?”
张寿想了想,干脆把楚宽当日对自己所说的话一五一十如实道来。当他说到当年国子监仅剩的那些算科监生官路大多不顺,最后不少都被达官显贵召了去教授仆役,就只见面前算科三老面色全都很不好,直到他说出当时回答楚宽的话,葛雍那僵硬的脸才和缓了一些。
“豪门家仆,傲下欺上,纵使学到了一点算经皮毛,心术不正的占了大多数,先别说国子监清静之地,别人断然难以容忍和仆役同列,就真把人招进来,也很容易坏了风气!你做得对,先看看那些身家清白的人如何,不够就出题招生,这事儿我和老齐老褚可以给你撑腰。”
张寿见齐景山微微颔首,一旁褚瑛也连连点头,他不由问出了自己连日以来最想问的一个问题:“老师,齐先生,褚先生,我不明白,你们也都是算学宗师,若是你们坚持,皇上也坚持,国子监九章堂不至于倾颓成那个样子……为什么是我?”
朱莹终于从刚刚那复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听到张寿这最后一句话,她不由得愣了一愣。等看到葛雍和齐景山褚瑛全都不说话,她忍不住开口说:“那当然是因为阿寿你教得好!”
葛雍顿时笑了:“小莹莹,你这话算是说对了一半。张寿,你在融水村带出了两个不错的学生,等后来张琛陆三郎一窝蜂似的过去之后,你又发现了陆三郎,从这一点来说,你学生运很强,最重要的是,你这些学生,都是风华正茂的少年郎。”
褚瑛本来不打算说话,可这会儿也忍不住说道:“没错,从前就算有些天赋的那些算科监生,也都是冲着当官去的,小则二十多,大则三四十,等不起,一旦官路蹉跎,谁还会执著所学?”
齐景山也笑道:“我们三人,老葛是太祖皇帝嘉许的世代名门,老褚是家境殷实,考了进士当敲门砖后就懒得做官,我当年也是二甲进士,管过钦天监,一路官当到了太常寺卿。王大头是被老葛发现的天赋,硬拉上了贼船。再加上老葛那个当过户部尚书的弟子……”
他顿了一顿,意味深长地说:“你数一数,朝中精通算学的高官,就这么几个,可后继者几乎就没有年轻的……就连老葛的儿孙,那都几乎一窍不通,我和老褚也是一样,当年的学生,如今也都四五十岁了。算经十书……太艰深了,年轻人很少有能下力气去学的。”
嗯,九章算术起初还简单,但商功篇能看到人发狂,就不要说其他书了……中国古代算学,从术语到字句再到问题,全都对初学者太不友好,能学进去的人几乎都是天才!
张寿终于大体明白让自己出任国子博士的用意,而这时候,葛雍却来了一记绝杀。
“太祖皇帝当年,倒是留下过一些极其粗浅的算学书籍,但就是因为太粗浅,文武官员家里只不过用来教自家刚启蒙的儿女,后来太祖皇帝退位,船队出海却因为风暴倾覆……”
退位的太祖竟然死于翻船?张寿登时倒吸一口凉气。他就只见葛雍一下子顿住了,仿佛在犹豫是不是应该往下说,但终究,他的这位老师还是说了出来。
“那场海难,朝廷讳莫如深,对外只说太上皇病故,这也改变了后续很多事情。流血流多了,太祖皇帝的功业固然还有很多人钦佩,但那些粗浅的启蒙书,渐渐也失传了,不成体系。这时候大家才发现,那些东西当年觉得简单,可如果少了其中一两卷,同样不好理解。”
“而大船航行四海,所到之处,所见之南夷和西夷,在我朝中人看来,根本谈不上什么繁华,更不要说盛世,尤其太祖皇帝口口声声道是要警惕的西夷那边,大家只看到小国林立,不过我国一府之地,也敢称王,见到丝绸茶叶更是视若珍宝,那真是让人越看越失望。”
“我朝从太祖初年就开始发展各种火炮,大船上轰两下,甭管哪一国,立刻就老实了。西夷之地的土地还不如我朝富庶殷实,不免让人觉得这种小国就算占下来也压根没意思。”
“而那些西夷文字和图画,一则鬼画符,一则伤风败俗,拿回来就被人斥之为离经叛道,很多东西翻译过来也牛头不对马嘴。”
“总之,很多东西其实争了很多年。”
一句很多东西其实争了很多年,张寿算是隐隐明白了其中的复杂。
元末天下人口本来就不多,那会儿连自己的土地都种不完,就算那位前辈提到要殖民,也会引来无数反对。而等到探索的结果却发现外头那些不过弹丸小国,人人都不如自己,一定会有官员会觉得,在那种地方耀武扬威这种事一点意思都没有。
那美洲呢?那可是世间极其富庶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因为只有美洲,不存在沙漠,戈壁之类的也没有,只有无尽的丛林。为什么就没有海船去美洲圈地?
也许,当初太祖退位后组织的船队,便是在去美洲的路上倾覆的?现在的年代换算成公历,似乎还不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年代吧?
而国内几次争位,似乎不止牵涉到宫廷流血,还牵涉到内战,这也使得某些天朝中心者自然更觉得,花费在外的力气完全没必要,还不如专心致志,先经营好自己的天朝大国。
“如今朝廷两党争的,一是不许外来书入境,二是不许西夷人在我国永居。至于海船嘛,南夷和西夷都相当倾慕我朝丝绸瓷器,而且朝廷对南洋还是很重视的,那边的国王和贵族都很好打发,只要大批奢侈品运过去,就有无数香料、宝石和红木运来,红木素来是太祖最爱!”
葛雍却本能地隐去了一件事没说。
三来,是朝廷担心太祖当初没死,却也不曾回国,有后裔流散在外,开国称王,所以一直在悄然找寻!否则,商船固然不禁,可朝廷官船每次下海耗费巨大,哪有功夫老是派出去?
大明火炮为何如此强?还不是太祖重赏能工巧匠,甚至亲自指点,这才能造出那些重逾千斤的不可思议武器?只可惜,子孙不肖,竟然有些巧匠的后人流落到了北边,否则,北虏就算勾结东胡,怎么可能是大明的对手?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点进司礼监和领袖潜质
顺天府尹王杰快刀斩乱麻,断完了那一桩临海大营官兵勾结,谋逆叛乱的案子,同时又破解了来往密信十三封,展示了算学功底在解决某些事情上是非常必要的。
1...4041424344...4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