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然而,这一次一大清早,难得晚上脑力劳动了一会,不得不吃了夜宵消食了一阵子,比平常晚睡的他,却不是睡到自然醒,而是……被额头上那突如其来的冰凉感给冷醒的。当他睁开眼睛,看到面前恰是阿六那张熟悉的脸时,他的第一反应便是合上眼睛。
嗯,这是噩梦……
可下一刻,他就听到耳畔传来了一个冷淡的声音:“少爷,太后召见。”
当这几个字钻入耳朵之后,张寿愣了片刻,突然翻身坐起,满腔睡意一下子就醒了。见阿六站在床边,满脸无辜地看着自己,他见其手上拿着一条软巾,再想到刚刚那冰凉的触感,不用想都知道,必定是阿六用井水泡过的软巾给自己来了一下突然袭击。
“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我站很久了才叫你。”
听明白这言下之意是,我还体贴地让你多睡了几分钟,张寿唯有自认倒霉。他掀开被子下床,却只见旁边衣架上,赫然是一套一看便是熨得整齐笔挺的簇新国子博士官服,他不禁有些讶异地看着阿六:“你特地带来的?”
“是。”阿六本来已经闭上了嘴,可似乎考虑了一下,他才继续补充了一句,“织坊赶做,大小姐命我带来的。”
想到阿六每次多说话,大多都是在涉及朱莹的时候,他不禁狐疑地瞅过去一眼。然而,见人在自己的盯视下脸色纹丝不动,他也就放弃了看出个端倪的打算。等到他洗漱之后,阿六送来分明早就预备好的清粥小菜和三色点心,他只能赶紧先填肚子。
没有外人,他也不在乎食不言寝不语这点规矩,一面吃一面问道:“太后怎会突然召见我?”
“爱屋及乌?”阿六挑了挑眉,见张寿差点被呛着,他才嘴角翘了翘,“因为您出名了。”
这算什么回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托大小姐和陆三郎当初帮我造势的福,再加上大前天那天晚上入京城之后,陆三郎张琛那百多人簇拥我去国子监,我好像在京城早就出名了吧?
张寿还带着一点不情不愿的起床气,没好气地呵呵一声,随即狠狠咬了一口柔软的香葱花卷。下一刻,他就听到了阿六难得的进一步解释。
“今早,王府尹大杀八方。”
呃,这说的是早朝吧?有这么夸张吗?
张寿认真地想了一下朝会上可能发生的争执,突然觉得原本鲜香可口的花卷有些没滋味。而就在他叹气的时候,阿六又补充了好几句:“您最好快点,否则大小姐兴许会从门口打进来。昨晚她就想来,结果被太夫人夫人和娘子劝住,今天一大早就在顺天府衙门口等了。”
“你不早说!”阿六终于变身啰嗦少年,张寿却着实气坏了。
朱莹在其他地方门前等他,那不要紧,但这里是……顺天府衙!
顺天府统辖整个京畿地面上诸多县镇,位于京城北面的府衙自然进出人等又多又繁杂,每逢特殊的放告日,还有来告状的。当然在有大兴县衙和宛平县衙的情况下,这种越级上告的比例很低,负责刑名的宋推官大多数时候都相对清闲,但今天,他却希望自己忙一点。
因为站在门口的他面对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的朱莹,那简直是磨破嘴皮子,也没能劝大小姐挪动一步。这一刻,他多么希望府衙之中人人噤若寒蝉的王府尹能赶紧回来。
“大小姐……”
朱莹终于不耐烦了:“我一没硬闯,二没喧闹,三没挡路,你还想怎么样?我就是等人而已,怎么,你们大晚上的硬是把人请来这里,还不许我在这等一等?”
宋推官好容易等到朱莹开口,可却被那一二三给说得作声不得。和这位朱大小姐从前在京城的骄横做派相比,她今天确实算得上很克制了。可她是没硬闯喧闹挡路,问题是别人不敢进来啊!
总不能让那些来办事的人全都走后门吧?说到底,昨夜确实是王大尹抢人……
正当他暗自腹诽的时候,却只听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莹莹!”
他尚未来得及回头,就只见面前的朱莹瞬间转怒为喜,脸上那笑容竟是比大红衣裙还要娇艳,就连一直认定自己为人重贤重德不重色的他,都差点看得目不转睛。直到他察觉到身旁有人匆匆走过,而后朱莹笑吟吟地朝那人迎了上去,他这才如梦初醒。
看清楚那是身穿国子博士官服的少年,想到自己之前放了另一个简直如同藏在那高举的一套官服后头,看不见头脸的少年进去,宋推官忍不住觉得好笑,可当昨天正好没和张寿打过照面的他看清楚对方那张脸时,却忍不住生出了几分说不出的怨艾。
想当初殿试,据说他差点就能被点为二甲第一名传胪,可其中一位青年进士不但气宇轩昂,一表人才,于是被主考官力荐,得到了传胪,而他落到了二甲第六……
想当初馆选,他差点就能考取庶吉士的,但和他文章不相上下的那位,长得比他好,照样是得到了翰林院掌院学士的青睐……
想当初授官的时候,他本来有望出任行人司行人的,但因为这一职司要经常出外差,颁诏、赏赐、传旨、册封,是朝廷的门脸,于是,他因为容貌差一点又与之失之交臂。
如今他是从六品顺天府推官,王府尹也对他颇为赏识,看似前程正好,但是……这已经是他的第三任官了!如果他也长得好一点,官路是不是能更平顺一点?要知道,他考上进士的时候,也是难得的顶尖年轻才俊,才刚二十,现在却二十六了……
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宋推官那复杂的心理活动,张寿没有察觉,但人家那看着自己和朱莹的幽怨目光,他却察觉了,少不得催促朱莹赶紧走。而朱莹接到了他就心满意足,自然无心在这顺天府衙大门口继续杵着,当下便连忙指了指墙角,恰也是一乘驮轿,但抬轿子的却是前后两匹骏马。
“太后娘娘特意派了驮轿来,我们从北安门入宫,直接到玄武门下轿,能少走很多路!”
张寿当然知道北安门位于皇城北侧,距离顺天府衙最近,但这要穿过北面的外皇城,经过众多宦官衙门。他不确定如今的皇城宫城规制如何,可心里却不免生出了几分期待。就因为这么一恍惚,他直到上了驮轿,方才想起了一件事。
这驮轿顶多只能两人对坐,朱莹这是要和他同乘?
可下一刻,轿门却突然就这么关上了。紧跟着,他就听到外头传来了大小姐那喜气洋洋的声音:“快,赶紧走了,太后娘娘正等着呢!”
当驮轿起行时,张寿简直有一种被人押上花轿的即视感。虽说他很快就赶走了这种无稽的念头,可接下来的一路上,他再没有兴致打起窗帘去看沿途风景,就算进入北安门之后也是如此,干脆眼观鼻鼻观心似的坐在想着昨夜那些密信。
记性极好的他死记硬背下了那些二进制数字,如今干脆一个个推敲,当在玄武门前下轿时,心不在焉的他已然将其都转成了十进制,正在脑海里的千字文中搜寻一个个字眼。因此,当又是两乘小轿抬过来时,他没怎么在意就再次坐了进去,直到再次落轿方才回过神来。
“清宁宫到了。”
刚刚一路不曾注意过路上建筑,此时下轿时,张寿就发现入目的尽是红墙琉璃瓦,迎面的门上,赫然是清宁门三个字。扭头看了一眼太阳,他就意识到,这应该是清宁宫的北门。按照宫中南向乃是正门的规矩,毫无疑问,这里乃是后门无疑。
他略一犹疑,就只见朱莹提着裙子快步跑了过来:“走前头长信门还要绕过去老远,还是这清宁门近!阿寿,快走,太后娘娘和我家祖母一样,都是很和善好说话的人!”
张寿笑着微微点头,可当他正要进入清宁门时,却只见一个小宦官突然从里头窜了出来,险些和他撞了个满怀。
朱莹登时眉头倒竖,然而,还不等她发脾气,那小宦官却连声赔礼后一溜烟跑了。
张寿几乎本能地伸手一按胸前,随即立时毫不犹豫地突然探手入怀,左腿迈前一步,与此同时右手一扬,来了个标准到无以复加的直球投掷动作。
尚未回过神的朱莹就只见张寿手中一样东西猛然掷出,随即准头极好地正砸中那个小宦官后背。顷刻之间,人就扑通一声被砸爬下了。她目瞪口呆地看着张寿,随即就只见清俊小郎君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她笑了笑。
“很久没丢过了,手有点生。”
朱莹瞅了一眼地上那个捂着腰爬都爬不起来的小宦官,忍不住笑开了。这就手生了,如果手熟,那个倒霉的小宦官岂不是会被砸死?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觉得你样样都好
“太后娘娘你看,就是这个,居然是掐丝珐琅瓷盒!那小宦官就这么和阿寿一撞,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东西藏到了他身上,要不是阿寿警觉得快,发现之后立刻乾坤一掷,就让这家伙栽赃成功了!”
清宁宫正殿,朱莹当仁不让地坐在居中太后身边,还把那已经碎成两半的蓝色掐丝珐琅瓷盒捧到了太后面前:“这是清宁宫的东西吧?看那个贼骨头动作之快,绝对是和人配合过很多次了,绝对是个惯偷!”
自从刚刚进来拜见过太后,张寿就一直都三缄其口,只坐在那若有所思地看着朱莹一个人唱独角戏。至于今天在场的另外一位勉强能称得上认识的永平公主,还有那两位皇子,他只在最开始一块行礼见过之后,就再也没有多看上一眼,仿佛他们只是无关人士。
借着偶尔抬头去看朱莹,他暗自打量这位曾经垂帘听政过的太后。毕竟,如今这位是本朝开国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垂帘听政,而且据朱莹说起来归政时毫不拖泥带水的太后。
按照赵国公朱泾在先帝睿宗时就已经建功立业封爵的时间以及皇帝的年纪来算,张寿觉得,她应该要比赵国公府那位太夫人年轻十几岁,可比太夫人更显老气的玄青色常服,再加上首饰也都选的是深色系,表情又更显得刻板威严,竟是如同与那位太夫人同岁。
更不同的是,朱莹的祖母看人素来是慈祥宽和,然后偶尔显露出几分锋芒和锐意,可太后却大约是居高临下惯了,任何时候都带着一种挑剔的傲气,很容易让初见者无所适从。所以,他索性就如同真的久居乡下的少年似的沉默不语。
直到声音清脆如同百灵鸟似的朱莹终于告一段落,永平公主这才开口说道:“张寿虽说反应快,但只要叫一声抓贼就行了,何至于就把东西扔出去?万一摔坏的不是一个珐琅瓷盒,而是印章等等更贵重的物品,岂不是糟糕?”
张寿看了一眼朱莹,见她同样先朝自己看来,他甚至觉得自己能读懂她那眼神——无非是你要想说话,我就先不说了的表情……他只觉得好笑,索性就回了一个随便你的表情。
见张寿不打算辩解,朱莹立刻接过了这一重任。
“那么短的时间,阿寿哪知道人家鬼鬼祟祟塞给他的是什么?这万一是刀子又或者其他凶器呢,他岂不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要知道,我们进宫的时候可没搜过身!再者,要是一个不留神被别有用心之徒跑了呢?总之,要是换成我,我也绝对先拿下人再论其他!”
太后似乎对振振有词的朱莹已经司空见惯,再次去看张寿。见其身姿笔挺,神态略有几分僵硬,凛然如对大宾,分明是和刚刚进来时一个坐姿,想想人自从最初被朱莹带进来之后就没说过话,她便从朱莹手中接过东西,递给了一旁侍立的一个中年女官。
“玉泉,你先看看这瓷盒是不是清宁宫的。”
张寿刚刚就注意到,那中年女官和太后是一个风格的打扮,只是衣服刺绣更显得朴素淡雅。此时,他看见女官拿着那摔成两半的瓷盒反反复复看了好一会儿,最终朝他笑着颔首,继而就摇了摇头:“太后娘娘,应该不是清宁宫的。看这式样,倒像是之前分赏下去的。”
分赏给谁,女官玉泉提都没提,但朱莹却立刻用不善的目光盯着张寿对面,坐在左下首的那两男一女。永平公主被她瞪得心里直冒火,差点反唇相讥,可想想那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她还是硬生生忍住了。
而她上首,长了一双凤眼的二皇子却笑道:“莹莹,你瞪我们干什么?你从小到大就喜欢那些长得好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就连小孩子都逃不了你的毒手,现在好容易碰到一个才貌双全的如意郎君,就把我们全都丢一边去了?你也太无情了吧?”
“什么叫逃不了我的毒手?呵,我是吞了他们,还是怎么着了他们?你们男人但凡遇上美人也都喜欢多看几眼,我也不过是遇上了多看几眼,多说几句话,那又怎么了?再说,小时候觉得粉妆玉琢,冰雪可爱,长大了变成禄蠹蠢物就面目可憎的,又不是一个两个!”
永平公主终于忍不住了,霍然起身质问道:“朱莹,你这是说谁?”
“我又没指名道姓,难不成你堂堂公主,却觉得自己是禄蠹蠢物?”
见朱莹那炮火全开的彪悍模样,张寿终于忍不住笑了,随即就发现对面投来了两道截然不同的视线。四方脸,表情就好像人欠他三百万似的大皇子,目光冷硬如铁;男生女相,凤目长眉,表情仿佛见谁都很亲切似的二皇子,则是冲着他笑得意味深长。
他纯当自己没看出这两位皇子有什么不对,仿佛完全下意识似的开口叫道:“莹莹!”
朱莹闻言本能地闭嘴,随即就悻悻瞥了气得直发抖的永平公主一眼,没好气地说:“看在阿寿面上,我不和你一般计较!”
太后似乎对这些小儿辈的吵吵闹闹容忍度很高,刚刚一直不言不语,此时等争执告一段落,她这才淡淡地说:“二郎,你若是还想禁足宫中,不能踏足宫门一步,那就尽管指桑骂槐好了。明月,你平时素来冷静自持,怎么一碰到莹莹就如同点着了的爆竹?”
二皇子这才微微色变,连忙起身谢罪。永平公主则更是羞愤,尤其低头时看到朱莹在笑,她恨得简直咬碎了银牙。而这时候,反而是自始至终没说话的大皇子站起身来。
“太后娘娘,二弟和明月素来便是这般脾气,还请您息怒。倒是张博士昨夜才在顺天府衙辅佐王府尹破了密信之谜,想来劳乏得很,所以进了清宁宫之后,累得话都没说几句,还是为了莹莹这才开尊口。您就放他们早点出宫去,省得莹莹心疼她的未婚夫。”
这种语带双关的话,张寿早就有免疫力了。因此,当大皇子一说完,他就顺势站起身来:“太后娘娘,臣进京三天,只睡了一晚上好觉,确实有些恍惚,但要说到精神不济到不能答话,却也言过其实了。臣没想到能面见慈驾,所以就像在国子监面圣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说着就理直气壮地拿出了前日的例子:“那时候皇上赐宴赐酒,原本极其荣耀,但臣却半路大醉不起,多亏了皇上抬爱,带了臣去葛府老师那儿醒酒。如今臣脑子里一半是昨天晚上苦苦琢磨的那些密码和数字,一半是面见太后的惶恐不安,当然说不出什么话来。”
看到张寿那眼神朝自己瞟来,朱莹只微微一踌躇,就把帮腔的话改成了小声嘟囔:“就是,头一次见太后娘娘,能滔滔不绝那才是咄咄怪事。”
“莹莹,你啊,从来都是老脾气!”太后终于哑然失笑,随即就松开了朱莹的手道,“好了,带着你家如意郎君去吧,省得他在这儿呆得别扭,你也着急。我见过就行了,终究是你祖母你爹觉得好就好……当然,你觉得好才最要紧……”
当张寿和朱莹从清宁宫中出来,照样由北面走清宁门,张寿刚上了驮轿,就只见朱莹竟是打开门,同样也跟了上来。他微微一愣,随即就笑道:“怎么,在生气?”
“谁有功夫生那三个的气?一个看似端方,其实却心眼最小,你以为他那话是帮你开脱?是讽刺你藐视太后娘娘!一个长得像女人,一肚子坏水,像三姑六婆,没事就喜欢和永平公主联手算计我!永平就不说了,我从小和她不对盘!幸好有太后娘娘,我看她还挺喜欢你的。”
朱莹的抱怨,张寿左耳进,右耳出,心里却想,太后喜欢他吗?未必。
和太夫人那相对明显的善意比起来,太后要疏远冷淡得多。从始至终,太后就没有有过一句单独的话是对他说的。而且,把两位皇子一位公主请来作陪,看似是重视他这个外臣,实则何尝不是一种宣示亲疏有别的方式?
说起来,一贯和朱莹不和的永平公主倒无所谓,大皇子二皇子看着都挺不靠谱的,不像明主,希望那个任性散漫却分明很有主意的皇帝能够长命百岁!
那个瓷盒的公案,多半会死个手脚不干净的小宦官,然后就到此为止。呵呵,如今他是不能拿背后的人怎么样,日后就不一定了!
张寿心不在焉地想着,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再一看时,却只见朱莹正若有所思地盯着他,那种专注的目光让已经习惯她视线的他都有些吃不消。还不等他发问,朱莹竟是抿嘴一笑。
“阿寿,他们确实没说错,我从小就喜欢好看的人,男女老少,只要长得好,我都会对他们好一点。但除了葛爷爷和极少数人之外,很多最初一见时让我觉得很惊艳的人,只要相处多了,总能看出各种各样不好来。可你不一样。”
她眼眸明亮,脸上满是欢喜和骄傲:“你不但长得好,还性子和善,说话风趣,做事周到,而且好像什么都会……总之样样都好!我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完人!”
张寿愕然看着她,足足好一会儿,他突然笑了起来。直到笑得畅快的他瞧见她面露薄嗔浅怒,他才止住了笑声,饶有兴致地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莹莹你觉得我样样都好,那么我一定会努力,不负你这完人二字!”
乘龙佳婿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实验和妖法
出宫的路上,朱莹索性把驮轿的窗帘高高挑了起来,竟是丝毫不怕被外人看到和张寿坐同一乘轿子。于是,张寿也就得以大大方方地从窗口一览这沿途经过的北面皇城诸多建筑。
而且,旁边还有朱莹这个最好的解说员,他一面听着她那涉及到很多掌故和人物的解释,一面把六宫局和那些内官衙门的外观都粗粗看了一遍。
在如今这个年代,以尚宫局为首的女官体系,和以司礼监为代表的宦官体系,至少在朱莹口中,仿佛是分庭抗礼。而从人数上来说,宫女和女官的数量比起宦官和太监,竟是占了绝对优势。而宫中放出去的那些年龄届满的女官,甚至是官宦人家续弦的不错选择。
之所以如此,据说是因为太祖反感历朝历代多用阉宦,以至于民间无数百姓自残身体。
但如此一来,楚宽那薪火传承靠阉党的说法,就得打上一堆问号了。
张寿听着朱莹的介绍,渐渐就将话题渐渐转向皇帝此前提到过的古今通集库。朱莹可不像葛雍那样顾左右而言他,立时轻哼一声说:“原来你是说内书库啊,那在内书堂后头,听说是从宫城南边搬过去的!那里藏着很多太祖皇帝留下的手稿,可很少给人看。”
一听朱莹这话,张寿立时眉头一挑:“如此说来,当初皇上对国子监周大司成表示,如果他恳请,不是不能放人进去抄录,这话应该只是抚慰大司成被人冤枉了一场?”
“可不是?别说周大司成,几位大学士都难得进古今通集库,为此把司礼监的人恨得牙痒痒的。睿宗爷爷的时候,也有官员气不过一群太监把持着太祖皇帝遗物,结果就连睿宗爷爷都没理睬。其实我也很好奇啊,我小时候还偷偷溜进去过,结果糊里糊涂就被人送回来了。”
听到这里,张寿已然觉得,皇帝之前对自己说,立下什么让人无可置喙的大功,才能去古今通集库这种话,很可能也只是忽悠自己的。
可越是这么想,他越觉得心里痒痒,尤其是想到之前接触到的密信,一则是利用二进制编码,一则是利用移位密码,他忍不住对古今通集库里的东西生出了不少设想。
难不成古今通集库里说是藏着无数太祖手稿,其实却用的英文法文甚至拼音这种特殊语言写的,又或者……纯粹用了密码机制,把大多数想看懂的人都拦在门外?
话说回来,虽说发明二进制的外国友人觉得中国古代八卦就是二进制的雏形,可从九章算术到其他算经十书,全都不涉及逢二进一这种最基础最朴素的二进制原理,说之前那二进制密码和太祖没关系,他才不信!
就在这时候,突然只听到一声“停下,快停下”,驮轿立刻在毫无征兆地情况下停了。正在出神的张寿陡然一个前倾,而正看他的朱莹微微一愣神,两人的脑门竟砰的撞了个正着。
下一刻,张寿捂着头慌忙靠后,而朱莹则是一面揉着脑门,一面直接探头出去,恼火地质问道:“喂,怎么回事?”
“哎哟,我的大小姐,总算是追上你们了!”
满头大汗飞奔过来的,正是曾经裕妃身边的“小管事”常宁。大概是因为跑得实在太急,他不得不支撑着膝盖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好一会儿这才得以站直身子。
“皇上带着内阁孔大学士,兵部陆尚书,国子监周大司成,顺天府王府尹,还有好几位官员去了葛府,葛太师要当面实验张博士的办法。虽说皇上没发话,但裕妃娘娘觉得,主意是张博士出的,又是葛太师亲自主持,张博士不去可惜了,所以特地命小的来禀告一声……”
他才刚说到这,朱莹已经是大声嚷嚷了起来:“还愣着干什么,快,赶紧去葛爷爷家!那边肯定戒备森严,太后娘娘的驮轿,就算锐骑营也肯定不敢拦着!”
见朱莹压根没理会自己就做出了决定,刚刚差点跑断腿的常宁顿时黯然神伤。这宫里不论大小太监,全都不许骑马,不许坐轿,有什么事只能靠跑。就在他暗自安慰自己,朱大小姐素来就是这脾气的时候,却只见窗口一道金光飞出。
他下意识地伸手一探,立时觉得有一样沉甸甸的东西入手,再一看,可不是一锭金锞子?再一抬头,他就只见一只莹白如玉的手缩了回去,可不是朱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