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乘龙佳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府天
听到有人说话,工部郎中次子许繁顿时下意识循声望去。当看到皇帝右下手坐着一个眉目清朗,眼若晨星的少年,容貌俊逸到让他见过的所有同龄人都黯然失色,他原本的七分紧张顿时化作了十分,心里满满当当都是乱七八糟的问题。
那是谁?那也是今天的考官之一?不对不对,这又不是科举,哪来的考官……
当许繁浑浑噩噩地离开乾清宫之后,他才猛然清醒了过来。我刚刚都说了些什么?我刚刚都在做什么?难得的面圣机会,皇上还让我介绍自己,我竟然都给弄砸了!
懊恼到简直想死的许繁狠狠砸着自己的脑门,直到一旁传来了一声咳嗽,他方才如梦初醒,惶恐地看向一旁,却只见之前带他来的那位司礼监随堂吕禅对他和气地笑了笑。
“许公子你是第一个,若是有什么差池,也不用太在意,皇上刚刚说了,日后好好练一练胆子就行了。”若非今天之事非同小可,也用不着吕禅亲自担当。他按照楚宽暗地里的吩咐宽慰了两句,见许繁明显脸色好转了许多,他这才笑吟吟地说,“好了,你先出宫去吧!”
许繁听到自己竟然不用回廊房,而是直接出宫,后悔不迭的同时,却又有些幸灾乐祸。如此一来,后面的人未必知道前面如何,他这丢脸的事也不至于传得人尽皆知。最好人人都和他一样紧张到手足无措,那样他也能心理平衡一点。
也许是许繁打心眼里的祈祷有了作用,第二个人的表现没比他好到哪去,结结巴巴,磕磕绊绊,在张寿听来,几乎是等于在御前做了一篇我家都有些什么成员的命题作文,偏偏说到兴趣爱好的时候竟然还脱口而出爱看春秋,却在皇帝考问了两句春秋典故后哑口无言。
直到皇帝耐着性子见到第五个报选的少年,那自我介绍才算是从容自若了起来。和其他战战兢兢的少年们不同,人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张寿,盯着人看了好一会儿后,方才不慌不忙向皇帝行礼,而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不但报了祖上三代履历,还着重强调了他们的功勋。
“臣的祖父虽说当年只考到举人,但在一任教官之后,又不嫌偏远,做过云南和福建总共两任县令,他勤政爱民,离任时深受好评。家父进士及第,初观政吏部,后任主事,员外郎,如今官居吏部考功司郎中,兢兢业业,从未有丁点差错。臣自幼受他们熏陶……”
见人神情自若地谈起自己读过什么书,业已在院试当中脱颖而出,考中了第五名秀才,张寿不禁在心里暗自说,这看上去是个一心科举的读书公子——估摸着今天不是想借这个机会表现自己,就是觉得娶个郡主对自己的前途有益无害。
至于是否真的希望娶公主,就要看人对自己的前途究竟是个什么预计了。是封疆大吏就心满意足,还是誓要入阁拜相才甘休。
人家表现得很好,他当然不用再去提醒,更不会随意开口询问,而是静静坐在一旁,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从各方面看都仿佛很优秀的少年郎。等其说完之后,他正觉得没自己什么事,突然只听皇帝问道:“张卿,你觉得这位肖郎如何?”
张寿微微一愣,随即就笑道:“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可谓一表人才。”
被皇帝亲切地称之为肖郎,肖云不禁心中激动,虽说试图使劲压住这股高兴劲,面上仍是不禁流露出了些许。他虽说并没有见过张寿,但观人形貌,再听到皇帝那张卿的称呼,他就知道人是谁了,此刻听到张寿这品评,他不禁更是自鸣得意。
就算张寿是皇帝钦点国子博士,而后又拔擢到翰林侍读兼詹事府左赞善,而且即将是赵国公府的乘龙佳婿,那又如何?难道还能睁着眼睛说瞎话,道他不够优秀?
而皇帝听到张寿这样的评价,却是突然笑意盈盈地问道:“那张卿觉得比之你如何?”
皇帝刚刚突然问自己觉得人家如何时,张寿就预感到他要出幺蛾子,此时见果然如此,他就不慌不忙地说:“先祖父为平民,先父为秀才,臣家世不如肖公子。臣从开蒙读书到现在不过数年,不如肖公子。臣闲居乡野多年,见识稀少,不如肖公子长在京城,见识广博。”
“臣素来每到夜间就不再读书,生怕伤眼,不如肖公子手不释卷,日夜勤读。所以,臣从未下过科场,也没有功名,不如肖公子年纪轻轻便已经是生员。”
他说着顿了一顿,见肖云那股志得意满根本连掩饰都掩饰不住,他就继续不紧不慢地说:“臣比他强的,唯有两点。一则是对算经略有所得,于是薄有微名。二则是对于教书育人稍有心得,侥幸能让几个浪子回头,总算是不负皇上所托。”
“张卿为人坦诚,不,应该说是谦冲。”皇帝顿时大笑,见站在那里的肖云面露阴霾,眼睛忍不住往张寿瞟去,他就敲了敲扶手道,“不过你说得不错,肖郎能在出身不错的情况下刻苦攻读,着实难得。对了,肖郎在诗词歌赋之外,还擅长什么?”
肖云正在偷瞟张寿,心想人刚刚说的那一连串不如,这到底是明褒暗贬……还是明褒暗贬?当听到皇帝问自己擅长什么,他不由得呆了一呆,随即才朗声说道:“臣小时候曾经有些抚琴的天赋,但后来父亲教导,玩物丧志,与其浪费时间在这些上,不如早日踏上仕途,穷尽所学来安抚一方百姓,所以臣后来就放下了琴艺,如今早已生疏了。”
“哦。”皇帝微微颔首,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笑了笑说,“来人,赐肖郎经厂印制的新书一部,你且退下吧。”
肖云不知道皇帝对自己观感到底如何,却也不敢拖延,等到一旁有人给他赐书之后,他慌忙谢恩行礼告退。当他出了大门时,却正好听到张寿正在和皇帝说话:“若非今日时间有限,如此家学渊源,又勤学苦读,胸怀大志的少年郎君,臣倒是想再请教请教。”
“后头还有三十几个人,若再耽搁下去,怕是今天要见不完了。”
随着厚厚的门帘落下,肖云这才如释重负,脚下步子一下变得轻快了不少。而等到下了台阶,他的心绪已经完全平静了下来。张寿之前说的话只是陈述事实,并没有文过饰非之处,而他也已经竭尽所能表现了,至于剩下的,那就听天由命好了!
能娶到郡主自然最好,娶不到的话,他至少给皇帝留下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印象!
而在确定人已经离开很远了,皇帝这才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是选地方官,肖云这样的人自然不错,可连抚琴都会因为读书而放弃,足可见他是个相对古板的人,如此郎君,只怕朕的女儿和侄女们会嫌弃太刻板无趣了。”
张寿忍不住咳嗽了一声,随即才一本正经地说:“皇上,臣也不会琴棋书画,连骑马也只是初学者,骨子里其实也是个很刻板无趣的人。”
“是啊是啊,能在听雨小筑那种地方说人家跳舞的美人是曲项向天歌,你要不是遇见了莹莹,你这么刻板无趣的人,这辈子可怎么办?”皇帝没好气地打趣着张寿,见人满脸无辜,他看着那张斯文俊秀的脸,突然又觉得自己言过其实。
男子爱美人,女子又何尝不是喜欢美男子?别说张寿并不是真的无趣,哪怕他真的无趣,只怕也有的是女孩子愿意飞蛾扑火……咳咳,不对,不是飞蛾扑火,是自投罗网!
肖云过后,渐渐就轮到了半山堂中某些家世较为一般的监生。因为有些人早就知道张寿会在一旁陪选,所以会装着惊愕一下,然后再恍然大悟地对着张寿恭恭敬敬拱手行礼,在皇帝面前特意表示自己尊师重道,当然更多的是暗自希望张寿为自己说句好话。
对于这样的居心,皇帝何尝不知道,可看到张寿那张无可奈何的脸时,他却也懒得戳破。然而,让他惊异的是,几个明明身为官宦之后,却素来并没有什么好名声的家伙,在面对他的提问时,却都表现得颇为从容,至少并不怯场。
有人坦诚自己年少不好读书,耽误了大好时光,而在他再次问兴趣的时候,人就立刻说自己迷恋奇花异草,还在他面前侃侃而谈说了一大堆花草心得,最后醒觉到说了一堆废话,方才讪讪谢罪。
有人坦诚自己读书资质有限,前背后忘记,但很喜欢收藏前人法帖,家里少说也藏了有名头的没名头的各种法帖上百本,奈何字还是写得难看,惹来皇帝忍俊不禁。
还有人振振有词说自己娶到妻子后一定会竭尽全力对她好,绝不纳妾蓄婢,纵使河东狮吼也甘之如饴,结果被张寿一句“她要是罚你跪搓衣板呢”,不幸地噎了个半死,好半晌才悻悻回了一句打是亲骂是爱,被皇帝笑骂撵走。
皇帝原本只当这番接见多数会像是那个肖云那般,下头的人凛凛然如对大宾,最终人见多了就枯燥乏味,可二十多号人见下来,虽说他午饭都只是用茶点凑合的,却越见越觉得有意思,到最后当张武进来时,他听其自报家门乃是南阳侯第五子,就忍不住戏谑地笑了一声。
“张武,朕听莹莹说过你。听说你排行第五,你爹就给你用武字取名,你可有恨过他这个爹实在是太懒太随便,对你这个儿子也浑然不放在心上?”
“臣……”张武简直是完全懵了。这算什么问题?皇帝怎会如此刁钻?
然而,当他看到陪坐一侧的张寿满脸轻松,他就陡然冷静了下来。要否认很简单,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孝子也很简单,但张寿既然这么一副表情,之前又说过不妨坦率诚实,他就横下一条心,当即垂下头去。
“回禀皇上,臣非圣贤,自然曾经是有过怨怼的。”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大胆抬头直视圣颜,这才一字一句地说,“但后来见过张博士,又在那融水村住了那么多天,臣就想明白了。父亲儿子再多,臣从前是有些被忽视,但至少并不曾让臣受过饥寒之苦!”





乘龙佳婿 第两百一十三章 天子赐
张武到底出自侯府,刚刚大胆直视御容,已经是他能够做到的极限,此时那股胆气过去,他自然而然又低下了头,竭力避免去看张寿有没有给他什么暗示——他虽然觉得自己的回答应该还算不错,可多年的经历,却让他没办法树立起太大的信心。
但他还是尽力用平静的口吻说道:“我父亲和伯父全都起自卒伍,如果没有父亲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上阵拼杀,他也没有现在的爵位和前程。所以家里那荣华富贵,是父亲应该得到的,而我等儿孙能享用,已经是得天之幸,即便所得不均,也没有怨天尤人的道理。”
“因为如若父亲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兵,那么,也许就没有臣这个儿子了。即便臣能够出生,那多半也就是一个从小顶了天混个温饱,在这么大年纪就不得不去光着脚种地、做工甚至乞讨挣饭吃的贫家子而已。父亲给我多少,对我多好,那是他的心意,而不是他的本分。”
就算他的嫡母很厉害,也只是打压,从来没有虐待或者暗害过他和其他庶子。较之其他豪门大宅那些乱七八糟的勾当,他只是被忽略,被冷落而已。父亲尚且能从一介小兵到如今的位置,他哪怕没有这样的武勇和胆略,但难道将来连温饱和小康都不可得吗?
张武一边说一边整理自己这些日子渐渐理顺的思绪,本来还只是纯粹给外人听的场面话,渐渐就流露出了真心实意。他突然转过身子,对着张寿深深长揖,这才一字一句地说:“多亏老师这些日子的教导,我才算是明白了。”
张寿本来就觉得张武这番话恰到好处,此时顿时笑道:“不要什么事都推在我头上,你有那样的想法,那是因为你自己成长了,也是因为你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都成长了,于是大家彼此影响,耳濡目染,你们自然而然就破茧成蝶了。”
人家既然表达了最初的怨尤之心,又说出了成长之后的体悟,还顺便捧了一下他这个老师,着实面面俱到,他就顺带夸夸学生呗?谁让这番话说得实在不错!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
而皇帝看惯了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明争暗斗,此时听到张武这个答案,那就更加百感交集了。尽管之前见过那么多人,其中有好几个都是远远要比张武优秀的,可他却觉得刚刚兴之所至,随口问出的这个问题,着实是带来了不小的收获。
“好,真是很好。朕很意外能听到这样一个回答!”
他一推扶手站起身来,竟是在宝座前来来回回走了两步:“这个世上,为人庶子者,大抵都希望为人后,继承家业,如此便可扬眉吐气,但大多数人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父亲,祖父……乃至于先祖,这家业又是如何来的?还不是筚路蓝缕奋斗打拼而来的!”
“埋怨长辈不公,该给你的没有给你,说到底,从一开始就输了。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输家的位置,只有输家才会喋喋不休埋怨不公。想当初南阳侯和怀庆侯当初从小卒到双双封侯爵,一向是无数人憧憬的榜样,可又有几人知道那险死还生的艰辛?”
皇帝感慨完之后,却又突然叹了一口气,随即重新坐回了宝座。
一个排行靠后的庶子,还能够理智地放弃本来就不可能继承的家业,可那些排行靠前根正苗红的嫡子,有几个能放弃那大好家业的诱惑,又有几个能不在背后怨怼父亲甚至母亲?
长子怨父母生儿子太多,分薄了家产;次子怨父母为什么不早生他两年;三儿子四儿子也可能在心里不服气,凭什么那些没能耐的兄长要骑在他们的头上作威作福……任何一个家庭要延续血脉都不得不开枝散叶,可开枝散叶的结果往往就是争抢家业。
就算本朝制度,家业诸子均分,可祖宅祭田,却是不分的,因为这是宗族传承的基础。
就和他能够把内库中的财产均分诸皇子,却绝对不可能把这皇帝宝座分下去一样。
意识到自己再赏识张武,却解决不了自己如今越来越觉得棘手的那个问题,皇帝最终还是有些意兴阑珊,继而轻轻点头道:“张武,你且好好奋发努力,朕很看好你。”
张武登时又惶恐又激动,慌忙屈膝下拜道:“皇上谬赞,臣愧不敢当。刚刚那番话是臣真正的心意,但臣其实文不成武不就,也并未真正想好将来应该如何。臣只能说,努力跟着老师学习世间之理,学习为人处事,学习如何经营将来。”
张寿忍不住以手扶额,随即就抬头看向皇帝,欠了欠身苦笑道:“皇上,还请宽宥张武第一次面圣,所以有些语无伦次。他说的是真心话,但是……”
“好了,别但是了,朕听出来了,他觉得你这个老师不错,那就行了。”皇帝笑着点了点头,饶有兴致地说,“你刚刚说他有很多益友,他也认定了你这个良师,这不是很好吗?能有良师益友,方才能够让自己的心胸宽广起来,这是有利彼此的事情。”
皇帝接下来又问了张武几个问题,最后突然头也不回地吩咐道:“柳枫,去东暖阁里,把朕书桌上那只梅花笔洗取来,赏赐给张武,算是朕嘉许他为子之德!”
张武登时大愕,尤其是抬头看见张寿也露出了一丝讶色,他立刻意识到并非人人有赏,心中又是狂喜,又是不安。然后,天子赐,不敢辞,他也只能叩头谢恩。等那即使擦过却依旧带着几分湿意的笔洗接了在手时,他更是心中一片滚烫。
这赫然是天子常用之物……他居然运气这么好!
眼见张武再次谢恩起身之后,转身出去时脚步分明有些不稳,张寿忍不住出声提醒道:“张武,抬头挺胸,越是看脚下越是容易绊倒!难不成你想把御赐之物摔了,让人笑话你吗?”
张武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先是停步深深吸了一口气调匀呼吸,随即微微侧身低头谢过了张寿的提醒,这才大步出了门去。
眼看门帘落下,人消失在门外,张寿这才站起身对皇帝说:“皇上这赐物,被外人看见,会误会张武已经入了圣心。万一传出点闲话……”
没等张寿把话说完,皇帝就嘿然笑道:“朕就是已经圣心独运了,否则怎会赏赐他朕用过的笔洗?他是个不错的孩子,不论从前如何,但至少如今这颗心是放正了。德阳那孩子一贯谨小慎微,给她一个热衷前程,又或者恣意张扬的丈夫,反而害了他。朕觉得张武不错。”
张寿顿时愕然。他记得朱莹说过,德阳公主对张武的第一印象不错,张武自己也说过尚主是福分,但不敢奢望。于是他思前想后,还是请朱莹对皇帝把某些话说清楚。那么现在,皇帝到底是带着定见选女婿,还是真的因缘巧合?
见张寿那呆愣愣的样子,皇帝不禁好笑。你以为朕为什么要问张武这些,还不是从莹莹那里听了她的敲边鼓?既然人还不错,那么自然也就定下了。想到这里,他就扬声叫道:“好了,下一个!”
张武之后,便是张陆。因为司礼监早就得了吩咐,前后两人错开,因此他并没有遇到张武,更不知道一贯视作为难兄难弟的张武竟然从皇帝那儿得到了难得的赏赐。此时此刻,他先向皇帝施礼,随即就小心翼翼地瞥了一旁的张寿一眼,连忙就侧身做了一揖。
见此情景,皇帝忍不住笑道:“你们这些半山堂的,道是人人尊师重道,只不过瞧见张卿却都不怎么惊讶。怎么,是他早就告诉你们这件事了?”
这个问题和之前问张武的一样,异常犀利刁钻。张陆素来性子滑胥,可正想绞尽脑汁搪塞的时候,他就看到皇帝目光直视自己,登时心中一慌。
他下意识地说道:“是,小先生早就告诉我们了……”
话一出口,他就意识到坏了。他也不知道平时很会临机应变的自己怎么会突然犯这种错误,更顾不得骂自己傻,慌忙解释道:“皇上,是臣和其他人对于面圣心里没底,所以央求小先生能指点指点我们,可就在那时候楚公公来传话,我们正好在,后来就死缠烂打询问……”
还没等张陆把话说完,皇帝就打断了他的话,继而问张寿道:“他们问了,张卿你就对他们直说了?”
“因为楚公公并没有说,事情要保密。”张寿坦然说道,“而且,不是他们死缠烂打问的,而是臣主动告诉了他们。然后就把他们给撵走了。他们平日里老是被人在背后说是没出息的纨绔子弟,臣想着届时待在皇上身边,多少能给他们一点底气,所以索性早告诉了他们。”
张武一下子更慌了:“不不,是小先生受不了我们问个不停,这才一不小心说漏嘴的!”
“狡辩!”皇帝没好气地捶了捶扶手,见张寿从容不迫地起身长揖,而张陆则是一咬牙就直接跪下似乎想要请罪,他突然就笑了一声,“此事本来也不用保密,否则楚宽也不会正好候着你们一大堆人聚在一块的时候去见张卿。”
他说着就笑眯眯地端详面色灰白的张陆道:“张陆,你胆子倒是不小,为了维护你的老师,居然在朕面前也敢打花腔?以你这老师的性格,他要不想说,别说你们死缠烂打,就算是拳打脚踢,也甭想撬开他的嘴!”
见张陆那张脸干脆从灰白变成了惨白,皇帝就轻描淡写地说:“天地君亲师,你这算不算是把师放在了君前?”
“臣……臣……”张陆双股打颤,最终颓然跪下,额头贴着地面,却再不敢多说一个字。
即便是觉得皇帝从前似乎不是这样严苛的人,但皇帝这种生物素来多变,因此张寿不敢去赌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也只能走到张陆跟前,直接把人挡在了身后。
“皇上若是觉得张陆有错,首先那也是臣的错。教不严,师之惰,还请看在他年少无知,又是一心维护臣,宽宥他这一次。”
张陆只觉得今天自己实在是蠢极了,本能地抬头叫道:“小先生,那是我说错了话!”
皇上定睛看着面色依旧平静的张寿,见张陆竟然伸手想要去抓张寿的袍角,他这才威严地咳嗽了一声:“好了,朕不过是试试你们两个。今日又不是朝堂奏对,又不涉及什么大事,哪有那么多过错。只不过,张陆你需得记住这个教训,一个谎言,得要很多谎言弥补。”
张陆已经是觉得汗如雨下,闻听皇帝此言,他哪里还敢说半个字,慌忙叩头应道:“臣记住这个教训了,今后定然不忘皇上这番教诲。”
“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尊者讳,揽过于己身,这不算错,但错就错在你一开始就为朕威势所慑,乱了方寸。”皇帝似乎对这番吓唬人的效果很满意,接下来又好整以暇地问了张陆一大堆问题,最后点点头道,“柳枫,去把朕桌子上那支宣城紫豪拿来,赐了给他。”
居然有赏赐?这是什么鬼?满脑门子汗的张陆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甚至连抬头擦汗都顾不得,就慌忙谢恩不迭,可当接过了柳枫匆匆送来的赐物,他再次谢恩站起身时,却因为心神恍惚一个踉跄,直到张寿伸手扶了他一把,他才回神。
感觉到那只手在他的前臂上重重握了一下,张陆终于丢掉了那些惶惑,但心下却是惭愧至极。早知道他就应该按照之前张寿吩咐的那样,坦率诚实,又岂会吓成刚刚那个样子?
而当张陆退下之后,张寿算一算接下来还有六个人,其中就有倒数第一的张琛和倒数第二的朱二,再加上另外四个,六个人清一色都是半山堂的监生,而且都曾经在翠筠间里呆过。当下他就单刀直入地说:“皇上,接下来全都是臣的学生,臣还是避避嫌,不再说话了!”
“张卿何必当真?朕只是另辟蹊径,想要好好看一看这些曾经被人认定没出息的后生小子而已。”皇帝笑容可掬地看着张寿,语气显得很诚恳,“你大可放心,接下来朕绝不吓人!”
你也知道这很吓人?张寿暗自腹诽,但在皇帝的目光注视下,他终究没有力争,却是重新坐了回去。皇帝赏赐笔洗给张武,意思还很明确,可赏赐紫豪给张陆,这到底是什么见鬼的意思?




乘龙佳婿 第两百一十四章 你儿不如我儿,他爹胜过我爹
既然对张寿说了朕绝不吓人,接下来的四个人,皇帝一一接见时,问出来的问题就平常多了。而这四个按顺序进来的贵介子弟见张寿含笑端坐一旁,自然而然就有了底气,虽不能说是对答如流,在皇帝面前却也表现得颇为镇定,当然,这也是因为皇帝并未考学识的缘故。
1...8182838485...4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