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厌世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万逆

    其实当前这个人世间,信妙香如果开口说什么,基本上没人敢不听从。而关键是,他到底肯不肯说肯说多少而只要你有一星半点没说到,别人大可跟你装傻充愣,你也无可奈何!

    所以,除非人们能自己从心里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否则就是真的神佛降世也帮不到人类半点。

    人有的是,谁都能当皇帝,可谁也没法让一个人完完全全按照那些世俗教条的仁义道德,然后还能具备应对一切的明智和应变能力,这是无可置疑的现实问题!

    别的且还不论,即便当日风云山庄杨原如何含沙射影,曾惹三人心里如何不快。但此时温宝玉口中说出的这些近似对信妙香理解的言语,也让三人对风云山庄的认识大有改观!

    就像夏浩阔、渡悲等人,他们和师父的关系远非常人可比,但很明显他们并不是真的对师父完全毫无质疑的认同。而这一切的原因,岂非就是师父独善己身的固态那么其他的普通凡人们,对他就有再多不满也并不值得奇怪!

    只是根本上如果有人能真的理解他,那就算在需要自救的时候对他产生非议,又不是说谎,当然更不值得责备!

    诚然,夏浩阔和渡悲那些人都表现出过一些对风云山庄的疑忌,可想而知是因为很多过去的经验!而信妙香其实并没对此提过什么,所以三人心里暗暗有种念头,就是其实风云山庄的人,至少并不全都是自己曾经以为的那样!

    并不是说“经验”就能代表一切,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更不是说年长就一定要比年轻正确!然而年轻人很多时候确实都总容易犯一个相同的错误,就是刻意想改变固有认知,为了反对而反对,仅仅为了体现自己的超然和特别!

    这可真不算聪明!人存在了多久吃喝拉撒是必然的,起码九成九的人是一定无法摆脱的,这些必然都不是能凭一个念头就可以改变,经过千万年以来形成的固态。

    因为想要尽可能特立独行而吃大亏的例子太多了,如果只能步后尘,又如何体现自己更聪明过人

    七人一路走下去,山野林间也遇到过些许的小妖怪,而纯阳三人基本上没有动手的机会。本来对他们而言会觉得没有必要问都不问一句就痛下杀手,但想四人终究是凡人立场,而且证实了此番浩劫就是有妖邪作祟,行为会显得有些偏激倒也不足为奇!

    这种一厢情愿,往往就是年轻人“刻意”行为的副作用!若是早个把月,他们首先会因为四师兄觉得“人”未必都好,可如今心态的转变,会觉得“妖”也未必都坏。那么这样不分好坏的屠杀,虽然感觉不太对,但好像也没法多说什么。

    面对突然经历太多,心态的频繁转变,失去了根本的基本判断力,作为师父信妙香可谓难辞其咎。他以往虽然也笼统的说过一些,比如人的表面言行绝不代表其真正的心意。

    或者遇到一种人,一种事,不同时发生都无法一概而论。但这些对于纯阳三个人来说太概括了,而且从来没有过验证的机会,渐渐甚至也就忘了。

    信妙香会不知道这些问题当然不是,这次让徒弟们出来经历,目的也就是为了给他们这个机会!

    其实最终结果会怎样想象的猜测也没必要多提,信妙香自己其实也没能十足确定。可也许他作为“人”唯一值得认可的,就是他从来不否认,更不会掩饰自己的瑕疵缺陷!

    当然,知道了也不会改同样是他谈不上多好的特点。可起码,并不是能让很多人效仿的!




28、理存于利足
    从表面看,东海国大体上已经基本稳定了局势,之后只要有得力的人去主持重建工作,事情总会过去的。

    杨乘云和温宝玉等人邀请三人一同游历江湖,三人本身漫无目的,便也无可无不可的答应了。而此时沿途下来,一行人已经增加到了十三人。

    纯阳本身就是个话唠,和谁都很自来熟。纯绅则沉稳很多,一般都是杨乘云和温宝玉主动来和他交谈。纯纯是一行人中唯一的女孩子,又生性胆怯,所以始终只是跟着六师兄身后。

    一行来到淮河附近,风云山庄的势力主要还是分布在北方。不过近年来,也已经开始在南方很多地方扎根发展。

    同时随着几十年前灵缘天域和云天阁两大玄宗门派覆灭,江南也逐渐兴起了几个如:天目山,天视观;九江龙行门等等门派,其中金陵尹氏作为家族,声望也日渐提升。

    不过江湖上对金陵尹氏素来众说纷纭,表面上其家族产业颇为庞大,江南到处都有尹家的绣楼和收拾楼。而尹家的产业并没有比较平常的饮食、住宿或杂货之类,多为名贵衣饰,或者文房雅趣之类。因此也和一般世俗商贾有所不同,但并不是说他们眼高于顶!

    说起尹氏兴起也约有百年了,据当地人讲最初尹家一家人从外地到此定居,没人知道他们究竟来自何处,为何迁徙。但这一家人普遍文武双全,而且经商有道,不过十年八载,就成了富甲一方的豪门。

    至今将近百年尹家也算人才辈出,就目前尹家三代当打,四代年轻也除了几个有名的青年才俊。比如:秀春阁的尹八小姐,尹欢儿,大排行老八!淮水坞头尹乾,排行老二,也是子承父业如今掌管着金陵淮水上的来往漕运。还有个尹大宝,是尹家四代的老大,表面上虽然还不到三十岁,但体态臃肿,两撇八字胡俨然一个商场老手。但熟悉的人都知道,别看这尹家第四代老大其貌不扬,但其在同代中武艺最高,而且智计极深。若是以貌取人,便难免要吃大亏了!

    另外还有个人基本上外人很少有见过的,就是尹老六尹空含!据说其年幼时到玄宗门派学艺,多年来甚少回家,所以基本上家人都很少能见到。

    此外江湖上还有个新兴的“小六玄”,其一太白门,曾几何时原本也是八玄宗之外赫赫有名的玄宗名门。但一千多年前人妖大战后,和很多门派一样损失惨重,从此沦落到名不见经传的地步。

    这小六玄的兴起,也可以当做是昔日八玄宗衰败的证明。除了太白门,还有崂山上清宫、终南山天师门、长白剑派和雪山派。而最后一个说来有些可笑,就是神剑阁。

    说起可笑,并非因为神剑阁不配,但根本来说大多数江湖人心里当年的八玄宗或没落,或陨灭,玄心门和玄极门相对比较明面,阴冥派就很少人有意识了。因此才会有些人无聊极了,打算找些替代凑齐曾经的八玄宗,因此最初只有五派。

    但此时最终惹火了任开宇,直接仗着百龙吟挑战那五个门派掌门。他当然不好意思明说,可谁又不知道他因为嫉妒于是,人们多觉为了个虚名招惹上他这个瘟神不值得,便只好将神剑阁算在内!

    虽然这些门派成名未必很早,但其实建派历史可不短了。神剑阁不必多言,而比如天师门。昔日信妙香屠杀终南派满门二百余人,当时没人敢说一个字。而且毕竟当时的终南掌门乃是浩劫罪魁之一,不灭他山门,日后岂非等着其一门作恶

    后来有终南旁支门人感到不忍,希望可以重振师门。但碍于信妙香和玄宗不敢继续以终南为名,便取了天师门重建。

    金陵尹氏的特别之处还有一点,就是虽然其偌大产业,也不是没人知道尹家人在哪,但尹家本家何在却始终没有外人知道。

    另外除了尹大宝之外,就尹乾和尹欢儿平日里也几乎不与外人来往,就算人们知道他们一个肯定在淮河边,另一个肯定在秀春阁,但并不是说想见就能见到的。

    至于对尹家的种种传说,其实多半都是以讹传讹,越说越离奇。但既然他们自己都不曾有人出来辟谣过,人们也就更乐得图个嘴上痛快!

    一行人进了金陵城,果然不愧天下重镇,光看着就觉得富贵繁华,且不像某些城市土豪庸俗粗鄙。

    观雨楼是金陵最大的饭庄,一行虽都是年轻人,但身份可每一个平庸,更不是花不起钱的主儿。

    饭庄、酒楼之类的生意中伙计虽然未见得有什么大本事,甚至多是目不识丁,可一个个眼力却都着实不凡,对于看到的人,几乎一眼就能看穿根底。

    此时一下子进来十几个年轻人,乍一看虽然年纪都不大,可衣着气度那没一个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当即赶忙热情让进了雅间,菜谱都没看,直接让伙计看着上菜!

    一来二去,很快各色菜品、点心零食之类就满满摆了一大桌。纯阳也学着别人酒到杯干,反正他自小一身玄功,也不用怕会喝醉!

    杨乘云坐在纯绅身边,望着窗外忽然轻叹声:“哎!不久之前才看到东海国那么惨烈的灾情,如今在此感觉像是两个世界一般。而其实就算在灾区,经历了灾难的和没经历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

    纯绅听得心里一动,轻轻颔首:“是啊!这天下间能够急人之难人,实在不多。也难怪古往今来,天灾**不断。受苦受难的人,如果还能一丝心存善念,恐怕就将永无翻身之日了!”

    “何尝不是这样莫说我辈凡夫俗子,即令神佛对这红尘人世予取予夺,但若想让这世间苍生都能够一同努力将天下变作极乐净土,岂非也只痴人说梦一样”

    “哼!求人不如求己,若神佛真有灵验,东海国那些灾民何其无辜而那些发国难财,祸害百姓的又有哪个见着遭了什么报应的如此看来终究有事还得自己亲力亲为,若有希望就要自己去创建,指望别人……哼……!”

    说着,一支船队经过河面,船上都有风云山庄的旗号标识!

    纯绅见了奇问:“杨二公子!贵山庄再此经过这么多船队,莫非也是运往东海国的”

    杨乘云点头说:“正是!实不相瞒,东海国此番大灾,其国内物价飞涨。别的还好说,但粮食可是万万缺不得的。一开始就近采购为的救急,但长此以往风云山庄就算倾家荡产也无力支持。所以家父在初到东海时为长久计,就已经派人出去四处购粮了。”

    纯绅听了缓缓点头:“杨庄主确有远见!哎!朝政昏暗,又逢天灾。天灾**并作一处,受苦的终究还是无辜黎民百姓啊!”

    “六爷所言极是!然则我等草莽之人总也处于官府之下,有何能去左右朝政呢……”

    纯绅听着单手托腮靠在窗框,心里暗暗琢磨着。江湖人再多,再愿意不计代价去慈心济世救人。但他们自己终究还是要在朝廷辖制之下,能够真正解决的事情实在少之又少。而事情根本上始终得不到丝毫改善,又何谈寄望未来

    对纯绅而言,曾经的他根本一丁点也没去思考过红尘俗世。他甚至一直觉得,就算自己也能活上千百年,都不见得又亲自走到风尘看一看的机会。

    而这一次出门,以前的某些刻板认识倒是大多被证实了,然而随之而来心底里产生的疑问却让他非常苦恼!自己修仙练道,刻苦勤奋,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上天当神仙

    师父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百年间天下无人不服。他如果愿意做神仙,那早就上天了。可是师父也说过他不想当神仙,虽然厌弃红尘,又不愿为神……

    谁也无法,并且没有资格去判断别人人生的意义,但此刻的纯绅不禁心里在思考如果神仙不值得一做,自己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对东海国的帮助,让风云山庄名声再一次飞跃。东海国为此还特意派遣国使,前往承天国道谢!

    同时承天国朝廷,也为此通谕全国表彰风云山庄的义举!明眼人都知道,朝廷未见得是甘心乐意这么做,但此时此刻这样的表面功夫是必不可免的!

    唯一不高兴的,就只有东海国皇后贾氏一族了。因为他们本来是打算趁机大捞一笔横财,而一开始风云山庄也确实从他们手中买到了大量粮食和用品。因此贾氏丝毫不曾怀疑过,更不惜重金从外购粮打算狠敲竹杠。

    可是钱花出去才发现,风云山庄自己也从各地运来了大量的物资。以至于贾氏巨资损失,本想借机发难,却碍于现状不敢犯众怒。想私底下耍花招让地方官府使绊子,却连连失败。

    一时间,原本在朝对贾氏一族敢怒不敢言的很多官员,也纷纷抱团对其发难。贾氏再往东宫求援,却发现不仅儿子,连素来谦谨恭顺的儿媳妇也突然不买账了。

    几十年一直在东海国搅动风云的皇后贾氏一族,忽然变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如过街老鼠般,被全国上下一片人人喊打。

    说到底这也是贾氏一家人自作自受,皇后始终认为太子虽然姓骆,但是始终是自己亲生儿子。何况其才能平庸,朝廷上做主的虽然是自己父兄族人,好歹不会亏待自己母子。太子也明白自己就算有一天继承了皇位,最后也只能是一直受制于人,甚至会被取代。

    他怕老婆倒不假,可一来能借以帮自己保住地位性命,二来也可以借此去推诿很多其他的问题,未尝不是好事!这一切,不过只是处于困境权衡利弊而已!

    事情也并不深奥,太子固然才能不算高,可终究自小学习各种能力,起码的基本常识还是有的。利己之心无可厚非,道德永远也约束不了人心,所以才会出现束缚人行动的律法!

    至于那些种种教条、道理,就算能被称为“真理”,也是活着,吃饱了肚子之后才有可能去考虑的东西……



29、回忆鲜完满
    承天立国已经将近一百二十年,自从开国皇帝皇甫达,至今已经传到了第五代,皇甫显良!

    单以此人为君倒也还算是位开明君主,可其实就算是他爷爷皇甫含,即便信妙香也从未否认过其才能。只是苦熬了三十年,耗尽了其最初的宏图大志,一心只想泄愤才落了个惨痛的教训!

    皇甫显良如果单纯从一国之君的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来说,相比祖上还是有差距的。不过一来他祖上终究是经历过几十年战场打江山的,而他生于安逸,并且承天国也已经数十年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故,很多时候一个人有没有某一方面才能,只能到发生需要应对事态的时候才能知道。

    好在皇甫显良自幼熟知掌故,除了治理江山,也始终不曾忘记在自己的天下有个自己也绝对不能去触犯分毫的人!

    可他同样也知道一点,如果普天下只有一个人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那也无意只会是这个人!因此,信妙香这个人若是平时大可理都不去理他。可一旦发生什么严重的灾祸,他却必定是最重要的强援!

    皇甫显良年纪长纯绅、纯阳差不多二十岁。仅次就足以让他清楚意识到风云山庄的杨原,无论其当初那场闹剧是否成功,但一定会明白一件事。在如今这个江湖上,仍旧不会有人因为和他的交情,甚至**,就真的去与信妙香为敌。

    东海国的事究竟是天灾,还是如传说中有妖邪作祟风云山庄的侠义之举纵然值得赞赏,但不难想象东海国一旦有新君上位,那么贾氏则必亡无疑,而风云山庄将要成为其国朝野内外信任、感激也是可以想到的。

    甚至于,承天国,以及其他国是否会因为有人需要得到这种感激和赞扬,也同样遭到一样的灾难至少,承天和东海之间百年盟誓,是否可以继续牢固万一发生嫌隙,风云山庄会站在哪一边

    这些事,皇甫显良觉得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很有必要确定。但满朝文武,却没有他认为能够无所隐瞒去询问的,因为凭风云山庄的声势和实力,白痴都知道他们绝不可能与官府泾渭分明!

    思来想去,皇甫显良只想到了父子三个人,分别是太学掌院骆洪,及其长子廷尉骆晨,次子御史骆晖。

    骆洪乃是开国皇帝的大驸马,当时东海国六皇子骆云白的孙子。当年骆云白虽然贵为一国驸马,但官职只是个小小的将军,所有可以调动的兵马从未超过千人,因此并未,也根本没有资格和能力去参与争位,索性三十年后也并未因此受到了报复!

    骆云白平生只有一子,且自幼体弱,终生未能入仕。倒是这个孙子打小就聪明,为官多年深得皇帝信任,后来成了当时太子皇甫显良的太傅。皇甫显良继位之后,骆洪本曾以年迈为由想要辞官归隐。

    不过皇甫显良对这位师傅还是非常尊敬和依仗的,只是感其辛苦,便盛邀为太学掌院,除了自己有事可以与之商量,还能为国培养人才。其实骆洪的心思不过是自觉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已经官至极品,况且年纪确实很大,何必招人不待见反不如急流勇退明智。事实证明他的确很明智,也因此得到皇帝更多的信任,几番推辞后也就想着别给脸不要脸了!

    其二子也都算是有些才能的,而且和皇帝自幼相熟,骆晨素来忠义,陪王伴驾相互之间始终很和睦。而骆晖耿介有余,正好是做御史不怕得罪人的材料。
1...141142143144145...2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