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向胜利前进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火树
可是,张青山却在犹豫,因为他的心中有一种信念如果说红军离开了百姓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那么,他离开了军队,就如同失去了一切可问题是,如果自己就这么死在草地上,那又算什么
彷徨中,张青山下意识的摸了下口袋,没有烟,又顺手摸了胸口,心头一喜,果然,贺军长给的那包烟还在。
在草地上擦了擦手,又再衣服上擦了下手指,这才掏出那大半包烟,抽出一根,先在鼻尖上闻了闻,这才把那大半包烟放进内衣口袋。
叼着烟,顺手摸出火柴盒,结果,火柴被雨水打湿。
没有丝毫犹豫,完全是下意识的向左边一模,摸到一只手,砰了下,顺口说了句“同志,借个火。”
见对方没反应,他还抓起对方的手
这一抓,感觉力道不对劲,这才醒悟过来,扭头一看,得这是半截手臂,却因为没有衣袖在上面,看不出是敌人的还是自己同志的。
见惯生死的张青山没有丝毫害怕,反而愣了下,最终,把这半截手臂放下,长叹了一声,也不知这声叹息是为自己同志还是为敌人,又或者是为了人类这个种族。
左右看了眼,向左边最近的那个同志的尸体跪爬过去。
也不看对方的惨样,就在尸体上摸了起来。虽说共产党员不迷信,可张青山却觉得此时自己心头堵得慌,应该说点什么。便边翻找火柴盒边说“同志,对不住,我这火柴打湿了,找你借个火。”
最终,没从对方身上找到火柴盒,张青山却好像在和对方说话一样“不打搅你休息了,我去下一个同志那儿问问。”
一连找了六七具遗体,不是没有火柴就是火柴被打湿了。最终,张青山在一具脖子被子弹削掉一小半,把周围草地染红的遗体上,居然收出了一个煤油打火机。
张青山觉得这打火机有点眼熟,应该在哪见过。一时间,他看着手上的打火机,也不急着点烟,而是眉头微皱的回忆起来打火机可是高档玩意儿,恐怕整个红军队伍里也没几个。他之所以对这个打火机有印象,是因为这个打火机的主人是四十九团二营一个班长的。记得在雪山上,当时好多同志身上的火柴盒都点不着柴火。这家伙就拿出这个打火机给大家生火,事后十分嚣张的显摆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显摆,让张青山对他印象深刻爱显摆的人绝对见不得比他更爱显摆的。说什么这是他参军前,将一个欺压百姓的地主阔少爷打断了腿,顺手抢来的。
再看看这位同志的遗体,这一刻,张青山居然有些眼红了他是多么希望,眼前这个比他还爱显摆的家伙,能再站起来,对他显摆一次,不只要显摆一下,或者是笑一笑,他给对方磕头都行。可是,一切的一切都无法挽回不知道这个家伙牺牲时有没有后悔,但要换成自己的话,张青山觉得一定不会后悔。还是参军时那话既然走上了革命道路,那么,就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为此,无论是流血牺牲,还是抛洒青春,都无悔此生。
点燃烟,坐在牺牲的战友旁,默默地看着山下,张青山边吸着烟边做着这道选择题。
直到烟蒂烫着了手指,他才猛地惊醒过来,扔掉烟头之余,他的眼神却十分坚定





向胜利前进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无绝人之路!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别说掩埋这么多遗体,就是想要埋葬这些战友的遗体都是一种奢望天知道敌骑兵的援军什么时候回来。万一碰上了,那可就完蛋了。
所以,当他决定继续长征,哪怕一个人,也要找到大部队的时候,他就只能硬起心肠,无视这些了。
先用自己的急救包把左小腿的伤口处理一下,然后,用找到的一把步枪当拐杖,一点一点地在战场上收集资源,结果,还真是不错红军战士带的粮食收集了二三十斤,敌人带的罐头也拿了十三个,三个灌满水的水壶,烟十二包散烟都收集到一起,运气不错,在一个看起来应该是敌人长官的身上居然还找到了一把勃朗宁手枪和两个弹夹手枪本身里也有一个弹夹还有很多别的物品,比如说雨衣、急救包等等。
反正,张青山觉得很可惜这些东西在这里显得异常珍贵,却没办法带走。别说他已经受伤,就算是没受伤,又能抗得了多少
张青山有些舍不得这些东西,尤其是食物,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所以,他就大吃特吃起来最少这一顿也要顶得上一天的饿。同时,为了防止敌骑兵随时回来,他就只能在一堆尸体旁吃。
在这种血腥味和惨景中吃东西,换成一般人,恐怕喝水都得吐,而张青山却是边吃喝边两眼望着天,因为他虽然能受得了这种血腥的刺鼻味,可眼前的惨景却让他心情格外沉重。
饱饱地吃了一顿,摸着有些圆鼓的肚皮,打了个饱嗝,又猛喝了两口水,他觉得,这一顿可以挨到明天早上。
把水壶一丢,拿着一根木棍,撑着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向二十多米外早就打包好的一个大包袱走去。
把包袱扛在肩头,四下看了看,叹了口气,最终,他没有顺着谷内通道走,而是直接向山上走去。
要不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一个人倒霉透顶的时候,就是转折之时。
这不,因为腿脚不便,又扛着几十斤重的东西,仅仅爬这么个大山坡就用了足足一个半小时,累的张青山大口大口的喘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累不仅是体力上的负担,更是对他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以至于爬到山顶时,他不是战胜山坡的高兴,而是有一些绝望爬这么个山坡都如此费劲,接下来更为艰难的路程岂不是更难走以至于他先前对胜利走出草地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脑子里竟然琢磨着与其如此,还不如就死在这儿来的干脆,还能免受接下来的罪。
带着这种想法,刚爬到山顶的他把身上的抱负一丢,也不看四周的情况,掏出包烟,抽出一根,拿着好不容易找到的没有被打湿的火柴,点燃。
深深地吸了口,抬起头,看向四周下一刻,他就呆住了,紧接着就是喜色上脸,最后居然咧嘴笑老天爷真是爱开玩笑,老子都有干脆死在这儿的打算了,你却让我又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一两百米处,有两匹马儿正在那儿低头吃草。这不是老天爷开玩笑还能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如果是两匹野马,没准张青山会更加绝望,别说此时张青山受伤,就算是没受伤,他也捉不住两匹野马,反倒是打死它们吃肉的希望还大一些。但正因为这两匹马儿套着马鞍,就绝对是战马,这就让张青山喜出望外了战马可不怕人,而且还十分听话。更重要的事,无论是红军还是国军,对战马的训练都差不多,这就更加容易得到。真正的天无绝人之路
张青山一瘸一拐的走过去。
离两匹战马百米时,大概是因为处于上风处,又是视力绝佳的地方,那两匹战马抬头看了眼过来,打了个喷嚏后,没有任何表示,继续吃草。
离两匹战马还有五十米左右时,那两匹战马抬头看着他,左边那匹黑白相间的战马有些局促的动了动蹄子,退后了两步,倒是那匹纯黑色战马又开始低头吃草了。
“吁”
张青山见状,右手食指放进嘴里,吹了个响亮的哨音。
果不其然,大家训练战马的方式都一样。
那两匹战马听到这个哨音,同时抬头看来。见张青山继续走过来,那匹黑色战马摇了摇头,打了个喷嚏,向张青山走来,另一匹战马也缓缓跟着。
摸摸这匹战马的马鼻骨,又摸摸那一匹,张青山乐呵呵地笑了这下,不仅不愁那些好东西能带走,还不愁赶路的问题了,最主要的是,有伴了。虽然它俩不会开口说话,但总比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赶路要强百倍没试过孤单的人根本体会不到,在空旷无垠之地,寂寞会对孤单一人造成多大的心灵打击,多考验人的意志力。这种孤单寂寞,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能让人绝望的自杀。
再次回到燕子口谷内,把先前收集到的东西都带上武器就只能带一只轻机枪和十几个弹夹没办法,轻机枪是远程攻击武器,手枪就是近战,这两者配合的当。至于步枪,说实话,面对众多敌人,还真不如轻机枪,虽然轻机枪重了些,但这不是有另一匹马驼吗。因为张青山知道,接下来的路,将有多艰难,这些用得上的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尤其是粮食。
骑着马,牵着另一匹马,用指南针确定了大方向后,心情大好的张青山乐呵呵地赶路。
心情好的时候就夹夹马腹,加快点行程,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信马由缰,反正只要方向对了就成。倒是想说话,却又不能唱歌,让张青山有些憋屈,但马儿是不不错的听众,虽然它们显然不知道张青山在嘀咕什么。
这期间,张青山对于第一次会碰到什么人,既担心也期盼期盼的是能碰到战友,这样的话,无论是心灵还是战斗力都会大大地提高;担心的是会碰到敌人的散兵游勇或者马匪,那样的话,自己十有八九会小命不保。
为此,张青山也尽最大的可能做好防范别说手枪的子弹上满了,就是身上的手榴弹也有一颗连盖子都扔了,为的就是一旦碰到敌人,抵抗不了的话,就跟敌人同归于尽。而且,他尽量不走平地,每次要到山顶时,都会偷偷地爬上去,用望远镜四处观察平原上除了一些沟渠可以藏人、伏击外,一目了然,不在高处先观察一下周围环境,一旦贸然走在平坦处,被敌人发现了,想躲都没地方躲。
为了尽量不碰到敌人,或者被敌人发现,他不得不采取昼伏夜出的行进方式。最能体现他心细之处的,还是他一路上准备的五只火把,主要是用来防狼的草原上狼多,夜间被围上,就只能用火把护身,用机枪扫射,否则,铁定完蛋。
要不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张青山这一路上别说碰见敌人,就是连一只狼都没碰上。倒是碰见了几具尸体,敌我都有,除了证明自己走的路线没错外,没有别的实际意义。
走了三天两夜,到第三天傍晚时,张青山对寻找落单的战友,已经不报希望了。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老天爷又跟他开了个玩笑。
不知是该庆幸没碰到敌人,还是该失落没有看见战友,反正心情有些复杂的他,跟平时一样,骑着马来到一个不大的山顶。就在离山顶还有五六米时,突然
“站住举起手来。”
张青山的第一反应是看了眼对方,虽然见对方穿的是红二方面军的军装当时,别说红军有统一的军装,就算是各团,也没有统一的制服,甚至,有些红军还穿着老百姓的便装。想要确定对方,那就只能看军帽,因为各方面军的军帽是统一的,比如说红二方面军当时的军帽就是六角边,可他的第二反应是左右看了看,第三反映才是再次看向对方,然后,笑了。
也不举手,就这么笑了起来眼前有六个穿着红二方面军军帽的家伙,有四人拿着步枪,有一人拿着大刀,另一人则拿着把盒子炮,正警惕的看着他。不过,从他们脸上就能看出,这几个人显然是掉队或者被打散了的。因为他们有的人脸上还有血迹,有的人则连军帽都不见了。
“几位同志,都是自己人,请不要误会。”话虽如此,可他的右手却看似随意的放到了右腰间的手榴弹上,抓住了那颗没有盖子的手榴弹的引线。
这个时候,相互提防是应该的万一你是穿着我军军装的探子了
不过,张青山开口叫了声同志,让对方警惕的心稍稍放松了点,虽然依旧端着枪对准他,可看到他右手的动作,那个拿大刀的刚要张嘴,却被身边那个拿盒子炮的人制止。
随后,那个拿盒子炮的人问道“我是红四方面军的,你是哪方面的”
张青山一楞,仔细的盯着对方的眼睛,见对方笑容里多了几分警惕,顿时就明白对方是在试探自己,故意说是四方面军的。
用左手一指自己的帽子,笑道“你说我是哪儿的”
一听这话,那个那盒子炮的人就收起了枪,笑道“果然都是二方面军的,是自己同志。”
上面说过,每个军的军帽是相同的,而这里面就有个小窍门,或者是在红军中公开的秘密指任军帽就能看到。而能主动说出来,是自己同志的可能性就很大,所以,对方一见张青山这么反问,就有些相信张青山了。
当然,这只是初步,接下来,还会有相认的小窍门




向胜利前进 第两百一十五章 又当上了队长
“你好,我是模范师五十一团二营二连二排三班班长孙志平。”对方走过来,隔着三四米远,对张青山敬了下军礼。
可别小看他这个问题。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态度也诚恳,但问题是模范师这三个字是有说头的,或者说,这也是他的第二次试探没见他身后五人依然端着枪,没有丝毫放松么
十七师可以说是公认的红二方面军的王牌师,无论是装备还是战功,在红二方面里都是一等一的,所以才得了个模范师的称号。而这些,都是红军内部人人清楚的事。他这么问,自然是想让张青山点出模范师到底是哪个师。
“原来都是十七师的。”张青山随口就给出了答案,却也进行了自己的第二次试探“我是开路先锋连的。”
“原来是突击连的,那大家就是一个师的。”对方一楞,随即露出喜色“我跟你们连长是老熟人了,在一起喝过好几次酒对了,他左眼上的伤好了么”
刚才问师,算是考验的大范围,现在就是追问细节了,而在这细节中还带着套路粗中带细,真中带假既然你是突击连的,那我就问你们连长的情况。
老子都不认识你,还跟你一起喝过酒更何况,老子什么时候左眼受过伤
“老子就是突击连的连长张青山,你倒是跟我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跟我喝过酒”张青山翻着白眼“你就这么巴不得老子受伤”
对方一听这话,先是一楞,随即笑了起来。张青山大眼一瞪,没好气的反问道“倒是听说你们团的李团长的左眼受伤了,也不知道好了没有”
还别说,张青山在燕子口伏击战之前的部署时,见过五十一团的彭团长,但他受伤的不是左眼,是右眼。至于对方是怎么知道彭团长受伤,那就不是他考虑的范围。
“你就扯吧。”对方也不带丝毫犹豫的就点出“五十一团的团长根本就不信李,姓彭,他是右眼受伤了。”
都对得上,显然,双方都是自己同志。
孙志平松了口气“好了,这是咱们自己同志,大家把枪收起来。”
第一次碰见的人就是自己同志,张青山也十分高兴,一把跳下马,结果,却忘记了左腿的伤,一个没站稳,跌坐在地上,疼的直龇牙。
孙志平赶紧上前扶他“张连长,你没事吧”
“没事。”张青山咬牙站起来,对对方笑道“我这倒霉的让你见笑了。”
随即,两人站好,相互敬礼,介绍。只是,刚介绍完这几个同志,就听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同志肚子发出一声“咕噜”,显然是饿了,惹的众人笑了起来,他却有些低着头摸着后脑勺,脸红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事,在这里,谁不饿”说完,张青山一指后面那匹马,道“那匹马上驮着上百斤食物,大家只管吃。”
这几人显然是很多天没吃饱饭了,一听这话,顿时激动的跑过去。
“那几瓶酒可不要动,留着晚上驱寒。”张青山回头笑着提醒了一下,正要对孙志平说话,哪知,孙志平一拍大腿,对那几个战士叫道“别只顾着自己吃,赶紧给别的同志们送些过去。”
“还有人”张青山一听这话,心情更好了,追问道“还有多少在哪”
“就在那边的山沟里休息,除了我们六人外,还有二十一个同志。”
“快走,带我去哎哟”
张青山只顾着高兴,结果,一不注意,左腿向前跨了一步,要不是孙志平眼疾手快的扶住,他就得向前扑倒了。
“张连长,你左腿有伤,还是上马吧。”
等张青山上了马背,孙志平边吃着别人递来的食物,边牵着马,跟张青山说起他们这些人的情况。
燕子口伏击战的战斗结束后,大家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可只来得及打扫一半左右的时候,侦察兵快马回来报告大股骑兵正向这边冲来。师部立即就判断出这是敌人的主力骑兵到了,立即下令,大家赶紧撤,五十团负责殿后掩护
在燕子口伏击战中,五十一团负责扎紧口袋,任务最重,伤亡率也最高。而这次撤退实在是有点紧促,孙志平所在的二连得到的任务是负责转移伤员。结果,后方战事吃紧,敌骑兵中又有小股部队来犯,孙志平所在的二排就负责对付这些小股敌骑兵。然后,在一系列的战斗中,二连被打散了
孙志平带着班里的四个战士和两个伤员一路向北摸索前进,途中跟别的被打散的同志汇合,就有了眼下这二三十人剧集在一起。但是,这二十七人中有十一人受伤,其中三人受重伤,好在武器方面都还不错,最少能有信心击退相同规模的敌人,可关键是,大家都没什么吃的了,加上要照顾伤员,队伍的前进速度可想而知。所以,大家在昼伏夜出的走了几天后,就只能先躲在这儿休息。
孙志平几人跟张青山碰头时,正好是他们准备冒险去附近挖野菜,听到哨兵报告
随即,不等孙志平询问,张青山就主动说起了自己的情况。
既然确定对方是自己同志,孙志平对此也没怀疑,毕竟,这种在战场上被炮弹炸晕的事不稀奇,关键是,被炸晕后,还能被另一发炮弹掀起的泥土层给覆盖了,这种情况就比较稀奇了。对此,孙志平给的答复是笑嘻嘻地打趣张青山“早就听说突击连厉害,没想到,你更厉害,连这种好事都能碰上。”
张青山除了翻白眼,心里诅咒老天爷外,还能怎么样
“班长,你快去看看”
心头正骂老天爷了,猛不丁的见到二十多米外冒出个脑袋,看见他们后,赶紧跑过来报告。
孙志平一见他这面带哀伤,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了”
“小平头牺牲了。”
孙志平还没做出反应,倒是后面那几个战士中有人一听这话,立马跑了过去。
大家所藏之地说是山沟,倒不如说是一个大凹槽更为确切。只是两边的平度差不多,因而,在视角上,从左右两边的远处难发现而已。所以,只在前后两边山头上派了哨兵。
张青山来到大凹槽后,见到十几人正围在一起,最中间的担架上躺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红军战士,闭着眼,面色灰白,嘴唇发青,右腹有大片血迹。显然,这个小红军战士不仅长期营养不良,而且,他右腹受了重伤,流血过多,又没有条件及时治疗,就这么牺牲了。
旁边那十几人,各个面带哀伤,有两个显然跟这个小红军战士关系很好的战士,正在他旁边抹泪。但大家都很自觉的没有出声,以免引来敌人。
看到这个牺牲的小红军战士,张青山不由的叹了口气,脑海里想起了小鬼头周宝玉相同的年纪,相同的理想,相同的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身前有什么遗嘱吗”
大家对张青山感到陌生,见他说话,纷纷看来。
“这是突击连的张青山连长。”孙志平主动介绍“都是自己同志,有什么话就说吧。”
要不说人的名树的影,突击连作为开路先锋,一路上战功赫赫,作为其连长,张青山的名声可谓如雷贯耳,尤其是他的种种事迹恩如果不是这家伙犯错误的事也不少,早就被竖为典型来宣传了。
一听说是他,众人明显一惊,随即,大家看他的目光都有些变了钦佩、欣喜、激动
担架右边的那个年轻战士从怀里掏出一颗军帽上的五角红心,边亮给孙志平看边哽咽的说“小平头临走前把这个给我,说他希望把我能带着他的这颗五角星,走出草地。”
“你收好,一定要完成他的这个遗愿。”
“是,保证完成任务。”
接下来,在孙志平的指挥下,大家将小平头的遗体就埋葬在这大凹槽内,并约定,无论情况如何,但只要有一人活着走出草地,等革命胜利了,一定要回来给小平头立一块碑很遗憾,多年后,张青山想完成这个心愿,却找不到小平头的坟茔了。
张青山的到来,极大的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尤其是张青山带来的东西,让大家对胜利走出草地充满了希望见惯了生死的他们,虽然因小平头的牺牲而在内心依然有些伤感,却依然无法掩盖这种突然降临的胜利希望,为此,大家的谈性都多了起来。
而张青山从敌人那儿收集到了罐头和饼干,让众人不用生火熬汤,减少了暴露的几率。有些活泼的同志甚至边吃边愤愤不平的讽刺敌人这些老爷兵还真是做惯了老爷,打仗不行,享受起来倒是以等一等厉害,真不知道这么一个罐头又榨取了多少民脂民膏。
吃完饭,就该干正事了。
先前,孙志平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但张青山的到来,就必须要有所改变无论是军衔职务还是战斗指挥经验,张青山都是这二三十人中最高的,而且,他个人不仅是党员,还是战斗英雄。经过孙志平的推举,大家一致同意他为这支队伍的队长,孙志平为副队长。
张青山也知道,此时此刻不是客气推诿的时候,他的经验将决定这支队伍的生死,所以,他也没客气,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口粮大家好久没吃饱了,大吃一顿是应该的,不仅能有力气走下去,还能提升士气,但接下来的路,不控制口粮就不行了,所以,还得挖野菜




向胜利前进 第两百一十六章 自杀!
23岁的向邦国是湖南省龙山县召市镇人,他跟张青山虽然是同县的老乡,和张青山同一时期参加革命,不过,两人虽然都是四十九团的,却不是一个营的,因而,他并不认识张青山,但这并不妨碍张青山的知名度。
1...8485868788...4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