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三国骑砍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中更
大大小小的豪强、土夷酋帅零零碎碎分布各处,多为士家所联合,并非兼并。
过去的累次战争里,已经证明交州挡不住中原之兵。
中原统一,士家控制的交州自然会薄弱,无力反抗,也没信心反抗。
见士徽无异议,田信又说:“今之天下,汉与贼不两立。我眼中士家保偏远交州不失,哪怕自号王侯,也是功大于过。而曹氏、孙氏并为国贼,唯有剪除,才可警示后世。”
士徽口称不敢,挺直的腰杆微微弯曲,有展示恭顺之意。
田信不以为意,询问:“士校尉,你若是孙权,见南阳如此大郡旦夕之间易帜归顺于荆州,会如何做想?是惊惧而生顺服之心,还是欲披荆斩棘杀出一条帝王之路?”
士徽惊异,反问:“田君侯言下之意?”
“别无他意,只是有感士家有功于汉家,欲出手挽救而已。”
田信脸上仅有的笑容敛去,他如今威名在外,面无笑意时,在士徽这类不熟悉的人眼里,仿佛一头即将觅食的凶暴猛虎,心中生惧。
“我非轻鄙孙权,只是觉得此人以继父兄壮志为己任,有勾践自霸百折不挠之志。而他连续两番背盟来袭,犹如男盗女昌,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时游刃有余手段娴熟。”
这时候士徽颇不自在,郑重拱手:“某愿听从君侯嘱咐,以应不测之难。”
“好,我料孙权必叛盟,我军若在荆州陷入不利,江东必然分兵全取交州,并煽动南中叛乱。我会提议君侯,表奏士校尉回归交州担任将军,以便举兵自守。若东吴进犯交州,士家守御国土,快则半年,迟则一年,我将亲率锐士开赴交州,荡平广州。”
士徽屈身长拜:“某之一族世食汉禄,愿为汉家社稷效死。”
田信伸手将他轻易搀扶起来:“士校尉也不必如此刚烈,若我军陷入苦战,士校尉当存有用之身,以待天时变化。谨望士校尉能宣告宗族,使大小老幼知晓汉王胸怀。”
“汉自为正统,不计较士家微末之事;而江东孙氏犯上作乱,尤为忌讳士家,若有机会,必犁庭扫穴不留余种。”
“还望士家警醒,莫被虚言诓骗。”
“是,君侯教诲,徽至死不忘,必使父老、子弟人人知之。”
见士徽又要屈身长拜,田信伸手拦住:“不必这样,君侯与我皆是厌恶繁文缛节之人,从简即好。”
说着田信侧身展臂取来木匣,摆到面前推开匣子,里面是一卷卷的装裱精美的帛书,是细绢卷轴里贴合帛书:“此我闲时所抄,计有《汉律》、《孙子兵法》、《防疫救护十二策》与《千字文》,以谢士君筹粮襄助之恩。”
“君侯关护之心,士某必不相负。”
见士徽垂泪,田信就说:“待天下安宁,再与士君相聚。而江东多谲,谨望士君安然泰平。”
“军旅凶险,也望君侯珍重。若无君侯指点,某将不知宗族如何相处于世。”
田信郑重拱手,士徽也屈身长拜,待士徽整理情绪后,若无其事带着一匣宝贵的田信手抄本离去。
行楷隐隐领先钟繇的楷书半步,而标点符号已成为神器,能让初学者迅速判断出文章的正确内容……这毁的可是世家的饭碗。
同样一部经典,因为断句不同,已分出好几种解释,各家各持一种说法……而标点符号,从田信手里发扬时,注定会冲击各家的断句、解释权。
经典原版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各家的注解版本才会有断句。
而标点符号若发扬光大,极有可能直接标注经典本身。
那么各家的注解版本重要性大减,权威性下降,这跟挖坟、断根没区别,也不是田信能控制的,有的是人愿意去冲击世家垄断的断句、解释权。
而田信也只能给内容明确的《汉律》添加标点符号,《孙子兵法》逻辑清晰,断句时少有混淆,不存在较多争执,也易于断句。
除了这两个,其他的经典就有些烫手,田信未作处理。
士徽回到江陵静静等候关羽的安排,关羽却陷入迟疑。
有点想不明白,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孙权这样的人。
可田信的判断有理有据,就如男盗女昌之辈,许多事情真的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时熟的跟回家一样。
而田信还握着一条众所周知的江东高层情报渠道,若这条渠道始终在孙权怀疑的范围之外,属于视线盲区,始终能躲过孙权的猜疑、屠戮……那么,孙权第三次背盟极有可能会再次发生。
而这次背盟,影响实在是深远。
汉军后续规划的一系列战略计策都离不开江东割肉放血的军粮补助。
在这个曹操刚死,魏军缺粮人心散乱的关键时刻里,江东充足的粮食储备,才是主导天下变局的最大变量。
魏军只要耗到今年夏收、秋收,那中原、关中之地就有了集结大军僵持、防御的底气;等到明年秋收,魏军将拥有出动十万人外出征战的军粮储备。
等明年之后,魏军将恢复状态,摆脱现在尴尬的虚弱状态,人心也将渐渐凝聚,团结在曹魏战旗之下。
孙权有可能第三次背盟,这么重要的消息,关羽也陷入犹豫。
刘备……经不起这个消息的打击,刘备又从来不是能忍的脾气。
若得知这个消息,暴怒之下,可能孙权现在犹豫,那很可能被逼着倒向魏国。
现在刘备的精神状态已有些不稳,十分不稳定,已急功近利,连三个月时间都不愿等。
曹操病死雒阳,深深刺激刘备的意识,这是很难规劝的事情。





三国骑砍 第一百零二章 太极三巴
邺城,曹操葬礼结束,各军返回驻地。
曹丕继任大汉魏王、丞相、冀州牧,以曹真为镇西将军驻屯长安,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追录其前后功勋,进封东乡侯,郭淮为镇西将军长史。并始置凉州刺史一职,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为西平曲演所拒引发凉州豪强新一轮反抗。
二月时,拜夏侯惇为大将军,接回邺城养病;拜曹洪卫将军、野王侯,拱卫邺城。
拜曹仁为车骑将军,封陈侯,都督兖豫荆益四州军事;迁中领军曹休为镇南将军,驻屯汝南召陵,封东阳亭侯。
而曹彰食邑加赠五千户,并前一共食邑万户,罢兵权闲住;曹植九年前就封为临淄侯,食邑万户,如今也是归国闲住。
弃曹彰、曹植不用,魏国防线西边以曹真为雍凉都督,拜张郃为左将军驻守雒阳;中原以曹仁为主,曹休为副,佐以徐晃守叶县,堵住南阳出口,张辽守合肥。
另召回吴质拜为振威将军,持节,督幽并二州军事。
曹操病逝前做出遗命以夏侯尚持节,负责率领军队护送灵柩至邺城,随后接替曹休空缺的中领军一职;邺城外有卫将军曹洪,中有武卫将军许褚,内有中领军夏侯尚,层层防备可谓严密。
军事大抵稳定,暂时也就无法插手青徐地区。
政事上改秘书为中书,右丞孙资改为中书令,左丞刘放改为中书监。
以司马懿为丞相府长史,贾逵迁邺城令,又急转魏郡郡守,蒋济为魏王国长史。
就这样暂时形成了孙资、刘放、贾逵、蒋济、司马懿五个人为主的中枢决策团队。
曹操病逝时,由于担心天下将变,有的人建议秘不发丧,有的人建议以谯沛二郡国籍贯的官员全面代替各郡长官,都被贾逵阻止,可见当时有多慌乱。
如今形势还不算最糟糕,尚有许多操作的余地。
只是曹丕有些拿不定主意,颇为忧郁,是忧郁。
野战中击败汉军,打破汉军不可战胜的势头是目前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破坏孙权与刘备的联盟,优先度更高。
不破坏这个联盟,以现在雍凉的曹真、张郃组合,又或者中原的曹仁、曹休、徐晃三人组合,面对汉军主力时都有些乏力。一旦战败必然如山洪爆发,破坏力十足。
可孙权、江东前后战争里表现拙劣,现在除了有充足的粮食外,孙权、江东在曹丕眼里再没多余的价值。
仅仅为了破坏孙刘联盟,斩断汉军粮食补给,就花费巨额代价拉拢孙权,这让曹丕有些难受。
如果江东军战力强横,不得不给也就罢了;可现在的江东军狐假虎威,却不得不给于丰厚报酬,实在是让曹丕心里不痛快。
本就不是什么豁达性格,曹丕不痛快写在脸上。
但贾逵五个人一致离劝,似乎吃定了孙权会再次背盟,弃盟约婚约不顾,对刘备反戈一击。
司马懿讲道:“汉中前后两战,非刘备善战,实乃我军布置失措,千里运粮难以持久,才不得不撤军。败我军者,乃汉中险恶山水。后襄樊之役,若非邓城水师东调淮南,陈侯又怎会轻易败于汉水南岸?关羽能胜,仗其独有大船尔。后汉水泛滥,乃天地之力,因缘巧合而已。”
“其后孙权率军袭取荆州,都督吕蒙抱病督军,攻江陵坚城而不克,实属必然。只是病重心急而死,致使大军离散,士伍不整,孙权又急于破关羽于一役。当时关羽所部实乃哀兵,存必死之心,休说孙权,就是孙策、孙坚复生,也无计可施。”
“故汉军虽强,臣以为我之五千,可抵汉军三千;吴军虽弱,我之三千,可抵吴军三千。孙权拥有带甲之士二十万,更兼粮多,足以与荆州厮杀。以荆州四战之地,孙权足以拖疲,使之无力北出。”
“而我弃南阳之地,增武关、叶县之兵,可引荆州军少则万余,多则三万驻屯宛城、新野,可分其势,有利孙权。”
“如今唯有以重礼诱孙权背盟来附,再无他策,还请大王明鉴。”
汉军并无想象中的强,真要打还是能打赢的;吴军也不是纸糊的,利用价值更重。
蒋济也劝道:“今之天下,汉天子无有片土,所治无有一民,所得安堵尊荣皆赖我武王征讨。平天下使万民太平者,魏也。”
“代汉之事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若诱孙权来附,可见大王仁德,亦能使国中臣民顺服。为帝王业,何惜区区王爵?”
“淮南、淮北空虚荒野,让与孙权亦不影响根本。若刘备出益州,则国本振荡,万民将陷水火煎熬中,恳请大王以天下社稷为重,使黎民苍生免受倒悬之苦,暂行忍耐。”
用两淮之地为代价,诱使孙权背盟,足以引发新的舆论的风暴。
孙权举江东来附,给一个吴王、扬州牧是必须的,合肥、寿春所在的九江郡本就在扬州牧辖区,割让两淮也不算丢脸,只是正常的移交过程。
曹操病逝以来贾逵屡屡摄行大事,此刻却很低调,没有连续进言。
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也都垂眉不语,不反对司马懿、蒋济之语,那就是支持或默认。
为了促成孙权背盟,孙资牺牲很大,将亲家田豫给卖了。
必须卖呀,田彭祖不仅当过曹彰的军吏,田豫本人还跟曹彰一起配合过。
就曹彰在雒阳险些发动的军事政变,现在谁还敢跟曹彰旧部、亲故之人走动?
偏偏田豫的独女是自己儿妇,田豫是自己好友,贾逵更是老乡兼好友,贾逵劝说下,孙资才决定卖了田豫。
还有文聘,没有就近撤到汝南安置,却安置到无险可依的新野,本就是放弃。
文聘放弃江夏北部临近山区的土地撤入南阳,孙权接收后,就与汝南郡隔了个桐柏山、大别山。
虽有山相隔,但也有通讯途径,不像两淮已迁移百姓形成无人区。
文聘让开通道后,隔着大别山,反倒能与孙权进行更快的消息交流。
接连舍弃南阳、田豫、文聘,让这些自然而然的并入荆州……孙权眼红不眼红?
打生打死半辈子,连九江郡的合肥、寿春都打不下来,而曾今汉末人口二百五十多万的南阳郡就这么轻易倒戈依附刘备。
别说孙权本人,就连自己这些设计者,都有些为孙权不值……
曹丕若想坐稳位置,他没更好的选择;孙权想维持至尊身份,也没更多的选择。
两人之间唯一的博弈关键就在于成本,曹丕想少给一些,孙权想多拿一些……可刘备出益州在即,没有他们讨价还价的余地,不然就得一起倒霉。
一个吝啬,一个狮子大张口,到底是能合则两利,还是一损俱损?
这种情况下,田信优化已有流行的原始太极图,组合易经八卦,形成先天太极八卦图、后天太极八卦图,以及模仿太极图的三巴图一并送往益州,希望能借诸葛亮之口来劝刘备。
不然大军出益州,却失去江东之米,今年军队既影响生产,也难有作为。




三国骑砍 第一百零三章 求战心切
“君侯,江陵各处多有箭书、布告,皆言吴侯叛盟降魏。”
麦城铁匠坊外,田信最新征辟的主簿虞忠持公文前来,双手递上:“城里城外议论纷纷,关侯征君侯回江陵议事。”
自封爵亭侯后,田信的26点魅力含金量提升,四点魅力可以蛊惑、感染一名亲兵。
前后有林罗珠、王直、田纪三人,骊马蒙多一共占了十六点,空闲十点。
随着他绘制出先天、后天太极八卦图及三巴图后,留在麦城充任书吏的虞氏兄弟态度大改,田信选资质最好的虞忠感染,虞忠足有铁骨、健步两项天赋,田信又给加了个铁壁天赋,顺势征为主簿,官秩比四百石。
出现在田信面前,虞忠最大的感受就是隐隐间更为强壮,内心充实无比,浓浓的安全感油然而生,仿佛视线内种种一切都有焕然一新的错觉。
江陵发来的公文已被虞忠拆解,除非是专属密信,否则正常往来公文都在虞忠处理范围内。
他比田信还要小一岁,处理公文已游刃有余。
田信审阅公文内容,嘴角一扯:“还真有趣,孙权来信说曹丕欲劝降他,许以吴王、扬州牧、骠骑大将军之尊,并还九江郡于江东。他这信刚到,江陵,宛城都有流言……世方,你如何看?”
虞忠依旧敬畏孙权:“君侯,兴许是魏人离间计。”
“我也希望是魏人的离间计,走,去江陵。”
江陵城中,关羽召集众人议事。
主簿杨仪、前护军潘濬、南郡郡守马良、龙骧将军关平、骑都尉张苞、左参军庞林、前参军马谡等江陵周围的重要人物皆在。
此外还有宗预,以征虏将军主簿的身份追随张飞入益州支援刘备,如今充任张苞的副手。
诸人议事,看法颇多。
田信当夜抵达时,依旧挑灯研究。
田信与关平一同用饭,关平细细讲述个人看法:“马幼常看法颇多,既认为这是魏人离间计,兼有施压江东之意;也认为孙权坦白揭发公文,有掩饰、欺人之意。他断定如今魏人、江东已有默契,我军与吴军联合北伐中原之计,已然破灭。”
双方不能信任,怎可能在东西两千里宽的战线上发动配合攻击?
“我赞同马幼常看法,南阳突降,已让我军被动。”
田信端着面汤小饮一口:“我军愈强,吴军却无进展,孙权怎会无动于衷?”
关平点着头,另说:“宗德艳以为孙权已存背盟之心,却不敢与我军敌对,意在诈取曹丕封赏,也有中断我军北伐之意。他建议我军留一军依托襄阳、汉水守荆北,集结二军破武昌,取江东。”
现在前军、左军镇戍荆州,新编制的后军已陆续启程,后将军黄忠、副将、辅汉将军李严,后护军辅匡。
而宗预,则是计划内的后参军。
整个后军除了辅匡是襄阳人外,余下的主要将领都是南阳人,说不好还会把文聘所部编进去。
后军整顿后,刘备会自己率领部分中军出益州,留中护军赵云协助诸葛亮守成都。
从益州往荆州运粮,运输效率高,没有江东粮食补充,也能勉强供应大军进攻。
有一条最节省粮食的进攻路线……顺江而下。
关平说着做笑,笑容苦涩:“我军若攻江东,虽有利,却正中魏人、江东之计。”
孙权也是要脸的,不可能轻易背盟。
不然有他这个朝秦暮楚左右横跳的领袖,江东的军心、将领凝聚力也就散了。
田信咕嘟嘟喝光面汤,直问:“我军难道就不能休养一年?或半年,待秋收后出兵?”
“孝先,你我及父亲功成名就,声威震动天下。”
关平情绪略低,想起田信曾经一句话:“我前军先战襄樊,后战麦城,以不足三万之众,前后歼灭俘斩敌军十万有余。宛如割草一样,你我能割得,旁人就割不得?”
“后军气势汹汹而来,谁能劝住?”
“如今上下吏士皆为名利所动,恐怕还轮不到你我先攻。”
关平说着苦笑不已,田信估计这话有一些是关羽的看法。
打完麦城一战后,关羽的好胜心已消退许多,开始求稳。
关平已经成长起来,稳定发展,今后足以传承衣钵,成为国家柱石。
关平有足够的经验、威望接替关羽的位置,弱冠之年为前军副将。
可张苞呢?还有那么多随刘备周旋天下的老人,一同入蜀历经大小几十战的荆州籍贯将校也想晋升,还有前后两场汉中战役里脱颖而出的益州籍贯将校,以及东州系老资格将校。
大家都想升官,谁不想杀敌建功?
前军已经杀够了,开张吃三年;左军的战场在关中,这是谁都抢不走的,右军的战场在陈仓、陇西。
而中军、后军就没得选,要么进伐中原,要么……顺江而下讨伐再次背盟的孙权。
根据孙权背盟不可测定律,不管啥时候锤死孙权,都没冤枉的。
特别是孙权前面杀死南阳李肃、谢景、羊衜等人,更是让南阳人、荆州人愤怒。
孙权可能背盟的消息,恐怕不能迟滞刘备出益州的速度,反而会加快。
谁都知道江东兵弱,如果是打吴军,那肯定争先恐后,生怕来晚。
关羽能劝住刘备么?诸葛亮能劝住刘备么?
如果这两个劝不住,自己又有什么用?
刘备绝不是优柔寡断的人,追求快意恩仇,又非常潇洒。
第二次徐州战役时,刘备带几十骑看到曹操亲自来进攻徐州,当场带亲骑就往河北跑。把徐州直接让给曹操,就是这么的干净利索,不打没意义的仗。
而江东军,是目前公认的弱。
不管是抓住这个借口逼孙权内附投降,还是一口气锤爆孙权,都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避免以后北伐时孙权再捣鬼,比什么都有用。
如果能逼降孙权,简直赚翻了。
乘势向孙权进攻,则有以一敌二的意思……刘备不缺这个胆量。
自己不缺,关羽、马超、关平也不缺……可真向江东开战,前军、左军只能打外围,决战肯定是中军、后军的,不然大老远跑到荆州图什么?
内部平衡已被打破,这已不是刘备、关羽能控制的。
只有给中军、后军建功立业的机会,才能重新平衡,平衡的不仅仅是力量对比,还有人心,关键的人心。
思索良久,不同关平的愁苦,田信只是冷哼一声,自嘲做笑:“既想割草,就让去割,你我已尽力了。”




三国骑砍 第一百零四章 毒计
黄忠、李严已率领集结、编组的后军走在回荆州的路上。
不论多艰难,刘备一定会率中军、后军返回荆州战场。
战争的号角也一定会吹响,刘备想大打出手,中军、后军也想打一场决战。
不管敌人是中原的曹仁,还是江东的孙权。
随着田信、马超陆续抵达江陵,会议进入关键点……是否初步动员分散军屯的各军军士,这是个步兵种地,水军织网打鱼的休养阶段。
动员军队肯定会刺激孙权,马良提议:“明日遣使武昌,就说魏军聚集军马欲攻南阳,我军将分兵北上守卫南阳。应好言安抚,以消孙权戒心。”
马超哂笑:“多此一举,孙权戒心深重,岂会轻信使者言语?”
马良重申:“我军聚集兵马,为增防南阳而已,理应与江东说明白。若江东欲叛盟,也与我军出兵无关。”
马超扫一眼厅中密密麻麻的荆州人,目光落向关羽,拱手:“关侯,魏军来攻必然是两路兵马,右将军徐晃出叶县,左将军张郃走武关,此俱当世名将,不可小视。”
“孟起可愿率领本部移镇宛城?”
关羽看都不看厅中荆州人,特别是前护军潘濬,见马超愿意,关羽道:“孟起若往宛城,我遣雷绪、孙朗率军两千驻屯新野,为孟起侧翼。”
现在是初步动员,各军也就动员五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马超也只是身体微微前倾时拱手接令,他是左将军假节,关羽是前将军假节钺、总督荆州军事,略低小半级。
关羽目光落在田信身上:“孝先率本部移驻堵阳,控扼堵水、澧水,孟兴率本部骑士为副将。徐公明若举军来攻,孝先务必坚守。”
田信、张苞起身拱手:“遵命。”
关羽目光看向张苞:“孟兴明日一早率部乘船前往堵阳。堵阳能争则争,不能争就退往历阳。”
他又看田信,目光深重:“堵水、历水皆南通比水,孝先率军抵达历阳能争堵阳则争之,不能争也要保全比水。东有孝先守比水,西有孟起守宛城、淯水,徐公明纵有十万大军,也难施展。”
1...3132333435...1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