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其实铁炮容易炸膛的缺点,在明末已经渐渐克服,且不像西方那样各种套用加固铁箍。
一种办法是铁芯铜体,利用铜铁熔点不同,在铁胎上浇铸青铜。铜凝固时热胀冷缩,压紧里面的铁胎炮管,这种炮比铁炮耐用,又比铜炮便宜。
一种是熟铁芯、生铁外壁炮,优点比铜铁合铸炮更明显,且更加便宜,利于大量生产。
明末的铸炮技术,已经不输给欧洲,总打败仗是因为国家出了问题。以文御武、收税困难、党争不断……再好的技术,都无法推广;再好的将领,也会被文官坑死;再厉害的文官,也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以前这些铸炮技术,王渊都不会。
他会坩埚炼钢就可以了,克虏伯早期钢炮,便是用坩埚炼钢浇铸出来的,也就领先西方几百年而已!
王渊见葡萄牙铸炮师,用杉木制作炮模,工作效率低得可怜。这样铸炮,等火炮铸造出来,王渊早就被皇帝召去北方打仗了。
“召集全省技艺最精湛的铜匠!”王渊立即下令。
铜匠们陆续来到杭州兵仗局,王渊问道:“你们铸造大型铜器,是用什么方法制模?”
一个铜匠说:“失蜡法。”
王渊说道:“那就试试用失蜡法制作炮模。”
需要几个月时间的木制炮模,用失蜡法一个多月就搞定。先用蜂蜡做成铸件模型,再用耐火材料填充泥芯、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熔化,一个炮模就这样轻松制成。
王渊害怕耐火泥范承受不住钢水高温,还专门命令工匠掺入石墨。
整个过程,把葡萄牙铸炮师看得目瞪口呆。
接下来,便是把炮模运去绍兴铁厂,用坩埚炼钢法炼出钢水,然后直接浇铸成钢炮。
世界上第一尊真正意义上的钢炮,就此诞生!
按葡萄牙人的叫法,这是一尊舰载加农炮(滑膛),口径17厘米,全长225厘米,弹膛长216厘米。可发射12磅重石弹,或者30磅重铁弹——欧洲此时还没用弹重量来区分火炮。
按大明的叫法,这是一尊五百斤炮。
它为什么比大明的火炮先进?
除了射程远之外,还有射速优势。有一个母铳(主炮管),另有五个子铳(副炮管),子铳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可在子铳填装弹药,轮流安入腹部的长口内发射,属于欧洲早期后装炮的改进型。
“这是……钢炮?”葡萄牙铸炮师们,围着火炮不敢置信。
这些家伙偷偷打量炼钢炉,却根本看不明白。他们不知道坩埚加了石墨,也不知道有助熔剂存在,便是回去禀告葡萄牙总督,也根本不可能用坩埚炼钢。
五百斤的钢炮,已经是铸造极限,动用了整个铁厂的十多座炼钢炉。
王渊也不打算把铁厂搬迁到海边,万一遇到海盗突袭怎么办?倒是杭州城外可以开分厂,专门为铸炮提供钢水,那里有钱塘水师护卫着,一般而言是没有问题的。
拉出去试炮,45度仰角射击,最远射程超过1500米。
但若是海战,六七百米为最佳射程,太远了便精度不够,能不能命中全看运气。
王渊又让葡萄牙铸炮师,与中国的铜匠、炮匠联手,制作小型野战加农炮。炮身上装轮子,仅重百余斤,可发射石弹、铁弹和散弹,射程勉强达到500米。
一口气造了二十门,还顺便铸了许多铁弹。
这样批量生产火炮,放在十六世纪是不可想象的,只能说坩埚炼钢法属于超时代的发明,它本该两百多年后才能问世!
但它的技术原理,确实又不复杂,只需解决坩埚的耐热问题,以及解决助熔剂的问题便可。
王渊动用绍兴民夫,运送火炮前往杭州,打算搭乘海船在天津登陆。
再晚,朱厚照就要骂娘了,因为这时已经是六月份。
王渊的浙江总督职务还保留着,一切工作交给张璁代理。
投奔总督的侠客宁搏涛,带着一帮太湖水匪,已经整体编入钱塘水师。王渊为宁搏涛弄来个副千户官身,算是监督浙江备倭总督满正,免得满正吃空饷把水师给练废了。
新来的浙江南关主事,被王渊敲打一番,继续扣留木材给水师造船。而铁厂与浙江都司,也继续展开官民合作,为还没造好的海船浇铸火炮。
这些练兵、造船、铸炮的钱,都挪用自钞关和海关税银。
得知王总督即将回京,浙江士绅痛哭流涕、如丧考妣,自发组织起来在港口相送。这场面,让决定留在杭州的传教士卡米洛,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民对总督有多么爱戴。
梦回大明春 348【后膛炮是主流?】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王绍、汤沐、原轩、徐蕃、梁材、李隆……等浙江官员,集体恭送王渊登船,此刻心情极为复杂。
他们作为浙江三司官员、杭州知府,虽然看不惯王渊的许多做法,但却无法否定其功绩。
浙江三司,是有关税分成的,地方小金库迅速充盈。
浙江布政司,更是靠铸造铜钱,搞白银外汇赚了无数,两位布政使趁机捞银子还不算贪污。
浙江都司李隆,现在又跟绍兴铁厂合作铸炮,每铸一门炮他都能渔利。而且,这家伙不知从哪弄了一艘海船,派遣心腹大摇大摆的做海贸,比以前从海盗那里收孝敬银子赚得更多。
杭州府明显更加繁华热闹,但凡心思活络的小民,挑担上街卖零食都能养家。许多闲散居民和郊区农民,都被拉去码头那边谋生,甚至有小商人开办洗衣房,雇佣农妇专门为海员洗衣服。
关于妈祖转世的传说,已经通过戏曲、小说,以杭州为中心迅速扩散。送子观音怒目像,更是在全省范围内铺开。
杭州府各大县城,已有半年无人敢溺婴。至于其他各府,以及乡村地区,不说溺婴现象绝迹,但也明显减少了许多,婚嫁奢靡之风亦稍微遏制。
这一切,看得见,摸得着。
大家对总督的观感,又怨,又畏,又敬,又爱,反正不能简单概括出来。
当然,也有想法简单的。
比如两浙盐运使吴大有,漕粮总督徐廷光,巡盐御史刘栾等人。他们被王渊吓得躲到外地,听说王渊要走,又假惺惺跑回杭州,热情备至的礼送王渊回京。
只有商人,对王渊最为爱戴,甚至将其奉为财神爷,他们舍不得敬爱的总督大人离开啊!
在多达上千人的送别之下,王渊带着夏婵、袁达,以及五百神机营登船。另外还剩下五百火铳兵,留在杭州供张璁调遣,免得有不长眼的闹事儿。那个叫张慕的皂吏,王渊用起来颇顺手,也暂时留给张璁使唤。
有几个物理学派弟子,留在杭州工商学校,担任老师并推广物理之学。
“恭送总督!”
二十多位府学士子,站在码头遥遥作揖,他们属于王渊的脑残粉,甚至有人自发加入物理学派。
与此对应的,是王渊的无脑黑,这种士子在杭州还为数不少。
何瑭、桂萼、常伦等人,待船队消失于海面,才结伴返回城内喝酒,并商量如何压服那些士绅——总督回京,有些家伙必定要跳。
船舱内。
火者亚三小心翼翼问道:“总督大人,天朝今后真的要为满剌加复国吗?”
王渊笑道:“这话我可没说过。”
火者亚三道:“总督大人在杭州建船造炮,肯定是有用途的,许是想效仿三宝太监下西洋。而满剌加遏制航道咽喉,总督大人怎容许弗朗机人占据?”
“不要胡思乱想,安心做好翻译即可。”王渊说道。
火者亚三说:“若有朝一日,总督大人率巨舰驱逐佛郎机,在下愿效犬马之劳!别的不敢要,在下只想拿回属于自己的土地。”
王渊只是笑笑,不承认,也不否认。
火者亚三这次北上,是给王渊做翻译的。
那些葡萄牙铸炮师,落到咱王总督手里,等于刘备借荆州,明摆着有借无还了。理由很直接,就说自己没有熟练炮手,想把这些铸炮师带回北京帮忙训练炮手。
葡萄牙总督对此无所谓,几个铸炮师而已,如果能讨得大明皇帝的欢心,那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葡萄牙早就占领了印度果阿,并建起亚洲最大的造船厂和铸炮厂。马六甲的工匠不够,去果阿弄一批过来就是,皮雷斯的身份可是印度总督。
王渊把铸炮师们叫来,火者亚三担任翻译,在船上继续跟他们讨论火炮问题。
有个巨大疑惑,一直盘旋在王渊心中,为啥在十六世纪初,葡萄牙火炮全都是后膛炮?
王渊问道:“欧洲有前装火炮吗?”
一个铸炮师回答:“如果是用于攻城,那么全都是前膛炮。如果用于野战或海战,则以后膛炮居多。”
“为何如此?”王渊追问。
铸炮师说:“因为前膛炮威力大、射程远,用于攻城最有效。而后膛炮射速快,用于海战和野战更实用。”
“原来如此,”王渊又问,“后膛炮为什么威力小、射程近?”
铸炮师说:“因为炮膛漏气。”
早期后膛炮,在景泰、成化年间,就已出现于欧洲。
别一提起“后膛”,就觉得它比“前膛”先进,早期后膛炮的致命缺陷是火药气体外泄!
大概再过三十年,葡萄牙人的火炮,就会逐步由后膛转为前膛,并且之后两百年都是前膛炮的天下。
传到中国的佛朗机炮,目前已算世界巅峰,因为它属于欧洲早期后膛炮的改进型,子母铳的设计能稍微减少火药气体外泄,并且射速也因此提高不少。
“老爷,喝粥。”夏婵端着八宝粥进来,脸色苍白,走路发飘。
王渊捣鼓着火炮,头也没抬:“放下吧。你回去多休息,晕船可不是一两天能适应的。”
夏婵说:“吐了几次,感觉好多了。”
王渊说:“那坐下吧。”
夏婵站在旁边,好奇问:“老爷在做什么?”
王渊道:“看能不能把火炮改进一下。”
“哦。”夏婵不再说话。
佛朗机炮怎么说呢,完全颠覆王渊对火炮的认知,它有点像放大版的老式后膛枪。
炮腹是开放式的,开了一个巨大的槽。
炮手可提前将铁弹和火药装入子铳,射击时直接将子铳安进开槽炮腹,再楔上固定子炮用的炮闩就可点火。
这种火炮,射速快,散热快,换弹快,不到一分钟就能发射一次。
而且安全性很高,子母炮铳分离,不用担心炮管过热而引起火药自燃。子铳承担大部分爆炸压力,用坏了更换子铳就行,主炮身的使用寿命超长。王渊如果想省钱,可以用熟铁做主炮身,只用钢浇铸子铳即可。
但是,气密性超级差,严重时可能炸膛,并且射程近、威力小,非常不适合做重炮。
王渊在船上思考好几天,抵达天津时直接选择放弃。
这种炮尾、炮腹设计,根本没法改进气密性。想要不漏气,必须重新设计炮腹,那等于王渊自行设计一种全新的火炮。
如果称霸海洋的葡萄牙人,普遍使用这种火炮的话。那么可以推测,此时的火炮属于海战辅助,威力太小很难将敌人击沉,关键时刻还得靠接舷战才行。
不过嘛,用于陆地野战堪称利器,几十秒一发的火炮,你在十六世纪初上哪儿找别家去?
天津海边,织布厂的工人,早已等候好几天。
二十门火炮和弹药搬下船,再将棉布搬到船上。海船继续前行驶向日本,工人们划船运载火炮前往天津卫,然后顺着大运河坐船直奔北京。
朱厚照已经催了好多次,让王渊快点带兵出发。
梦回大明春 349【提着野太刀去户部问罪】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浙江官员应该感到庆幸,他们只是遇到王渊而已,北方边镇的武将们才是真倒霉。
越接近秋天,朱厚照治军就越严。
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陈源,只因买马(茶马贸易)吃了回扣,被皇帝派去巡视的心腹发现,直接削职为民,并且追缴赃款!
若放在以前,这也就罚俸的小事儿,顶多进行降职处理。
朱厚照在边疆治军卓有成效,大量空虚兵员被补齐,重要卫所实现五日一操,军饷也最大程度的发放到士兵手中。
就是,钱粮不够了……
王渊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家里见老婆孩子,而是直接提刀冲向户部衙门。
今年的新科进士,有些已经在户部实习,见此情形惊得瞠目结舌。
“这便是王侍郎?”
“除了他,谁敢提着刀子到户部?”
“那是什么刀?好长啊。”
“倭刀,我在南边见过,只是没见过这么长的倭刀。”
“这刀比人都高,怎么出鞘啊?”
“嘿,你们是不是搞错了?这时候了还聊刀的事情。”
“不然呢,你敢上去挡着?”
“……”
户部尚书石玠迎出来,对王渊手里的野太刀视而不见,反而质问道:“王侍郎为何执兵刃到户部?”
王渊拖刀而行,刀鞘弃于地上,边走边说:“陛下来信,命我执刀问石尚书,他要的粮饷为何还没到?若是筹不齐粮饷,便让我将石尚书一刀砍了。”
“那你就砍吧,”石玠伸出脖子,“户部钱粮不够,巧妇乃为无米之炊。”
王渊冷笑:“自我总督杭州以来,浙江北关税银翻了十倍,去年底便运送三十万两白银进京入库。还有杭州海关,虽然只是初步开海,去年底也运了五万两银子到户部。这三十五万两白银,都被石尚书私吞了不成?”
石玠鬼扯道:“各地赈灾皆需银两。”
王渊气得不行:“我若不去浙江,便没有这三十五万两,难道户部的日子就不过了?”
石玠叹气道:“若没有王侍郎的银子,许多地方的灾情就难以赈济。”
这位清流吓唬不住,王渊也懒得装腔作势了,他指着一个户部佐官说:“把我刀鞘捡来。”
佐官连忙捡起刀鞘,小跑过来递给王渊。
“进去说吧。”王渊收刀回鞘。
石玠引着王渊回自己办公室,大喇喇坐那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王渊接过吏员端来的茶水,跟石玠聊道:“去年建海港用了许多银子,今年浙江北关的税银,至少能上交户部四十万两。杭州海关的税银,也能上交户部二十万两。”
“真的?”石玠终于沉不住气。
王渊反问:“我骗你作甚?”
石玠怒道:“历任浙江北关主事,竟贪污至斯也。往年的税银三万两不到,王侍郎一去浙江,便能上交四十万两!”
王渊笑道:“小小北关主事,哪能一个人贪几十万两?从地方到京城,层层贪腐而已,我这次整顿北关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石玠居然拱手说:“王侍郎一心为国,鄙人佩服之至。”
王渊又说:“杭州海关那里的税银,每年都会增长不少,估计十年之内能每年上交百万两。”
“百万两?”石玠难以置信。
王渊说道:“这还是分润给地方,又分润给陛下之后的银子。”
石玠是北直隶人,且一直在北方为官,根本没去过南方。他跟海商利益集团毫无瓜葛,此刻竟问道:“开关一处便有百万两,何不多开几处?”
“哈哈哈哈,”王渊忍不住大笑,“石尚书,去年我只在杭州开关,你就站出来反对,我哪有能力多开几处?”
石玠有些尴尬,他反对开海,只是想当然而已,认为百害而无一利。现在听说一处海关就能上税百万,他自己又是户部尚书,怎能不动别样心思?
这位清流,如果一直当户部尚书,估计会成为坚定的开海派!
王渊突然话题一转,问道:“石尚书迟迟不发粮饷,是想逼着陛下回京?”
石玠不言语,算是默认了。
这馊主意,是大臣们集体想出来的。
皇帝不是想御驾亲征吗?粮饷不够,看你怎么亲征,到时候还得乖乖回来。
王渊又问:“石尚书,以陛下的性格,会因为粮草不够而放弃打仗吗?既然无用,那为何还要扣发粮饷?若因为石尚书不发粮饷,导致陛下亲征战败,再来一个土木堡之变,石尚书当得起这个罪人吗?”
石玠额头开始冒汗,“土木堡之变”这句话太渗人了。
历史上,石玠本打算一分粮饷都不发,被朱厚照连番催促,他顶不住压力才发了一半。而朱厚照就是用这半额粮草,亲自跟蒙古小王子开瓢,并且还打了一个大胜仗。
幸好当时打赢了,朱厚照心情愉快没追究,否则石阶必定丢官下狱。
“唉,”石玠也打开天窗说亮话,叹息道,“陛下要得也太多了,张口就是百万两银子。我发去一半,已经使出浑身解数,若没有王侍郎弄来的三十五万两税银,户部现在都揭不开锅了。”
王渊说道:“石尚书巡抚过边镇,自然晓得糜烂到何等程度。陛下想一年时间就整顿边军,花出去的银子能不多吗?”
石玠苦笑道:“那就再拨二十万两,绝无更多的可能。若陛下和王侍郎还不满意,便一刀将我砍死便是。”
“二十万两也行,”王渊说道,“我半个月后,要率六千士卒出征,石尚书帮我筹集一下粮草。”
“真要打仗了?”石玠正色道。
王渊说道:“能不能打仗,就看蒙古小王子会不会南侵。他前年大举南侵一次,去年没什么动作,今年很可能又大举南下。若蒙古小王子要来,必定是秋天出兵,最早不过九月,最迟不过十月。”
石玠担忧道:“陛下从未打过仗,他……能应付吗?”
“不知道,”王渊说道,“估计陛下自己心里也没底,所以才多次写信催促我北上。陛下亲率万余士卒(豹房边军),张永又掌握万余边军,我再带六千人过去,地方卫所也能出几万,那大明兵力至少五六万。若不轻敌冒进,据城而守等待战机,再加上陛下亲征,没有武将敢玩忽职守,遇到蒙古小王子还是能打的。”
石玠问道:“若鞑靼兵力十万以上怎么办?”
“那就安心守城呗,”王渊笑道:“若陛下不在,我还敢冒险。陛下亲征,我可不敢乱来,只能以守城为主,寻找战机吃掉敌方小股兵力。”
石玠联想到王渊的历次战绩,感慨道:“有王侍郎在,我心里稍微踏实些。若无王侍郎,真不知陛下会怎么打仗,他这番举动快吓死满朝文武了。”
王渊起身说:“石尚书,六千士卒的粮草,就拜托阁下了。我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儿子生下来,现在都还没见过呢,我也想快点回京陪妻儿过安适日子。”
石玠说:“六千大军的粮草,包在我身上,战争之事就拜托王侍郎,千万要维护陛下周全。”
“竭尽全力而已。”王渊拱手告辞。
石玠亲自把王渊送出户部衙门,这变故把众人看呆了,不知道他们两个是怎么和好的。
怎么和好?
银子呗!
去年户部多出三十五两税银,王渊还保证今年又能多出二十五万两,而且税银似乎还能逐年递增。作为穷得叮当响的户部尚书,石玠必须跟王渊搞好关系,这位可是财神爷!
梦回大明春 350【三省总督】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恭迎老爷回家!”
黄峨带着高级家仆,在正门口迎接王渊。
香香和绮云这两个异族女子也在,香香又长高了些。绮云就蹿得更快,十岁的小姑娘,一年时间长高两三寸。
“二哥,”黄峨从奶妈手里要过孩子,抱到王渊跟前,“这是初一,就等你回来起大名。”
大年初一生的,小名还叫初一,颇有“启年”之意,难道叫王启年?
王渊自个儿悄悄汗了一下,他穿越前偶尔也看小说,“王启年”这金牌配角到处跑,在好多书里都能见到影子,总不能给儿子起一个配角的名字吧。
正月初一,明代的元旦节。那么叫王元,还是王旦?
似乎都不好。
这一天是岁之朝,那么叫王朝?
还马汉呢!
这一天又称元朔,那么叫王朔?
嗯……总感觉在骂人。
“叫王素吧,”王渊解释说,“素,本也,质也,诚也。连字也一并取好了,就字‘太素’。太素为质之始,他正月初一降生,希望能为大明带来本质的革新。”
黄峨顿时眉开眼笑:“素儿,好名字!”
睡梦中,王素皱皱眉,似乎对这名字不太满意。
黄峨迎着王渊从正门进入,香香作为妾室,只能跟家仆们一起走侧门。王渊并未纠正这种人格上的不平等,否则他该怎么跟黄峨解释,居然为了一个妾而逾越礼制?
入宅之后,王渊和黄峨说了一阵私房话,管家周冲就来汇报情况。
主要是庄田和养鸡场的收入,这方面都交给周冲打理,家宅则由黄峨亲自在管。
庄田也就那样,除非发明化肥,否则很难变出花来。
养鸡场的规模却不断扩大,现在养着大概六千多只鸡,培植的蚯蚓早就不够用了,很多时候都得拿粮食作为饲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