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目睹这巨大的乌龟阵,达延汗根本没有进攻欲望。
轻骑兵攻击如此严密阵型,还打个锤子呢?趁早洗洗睡吧。
当天上午,达延汗派出上万骑兵,绕圈子进行四面佯攻,想知道明军哪个方向的部队最弱。
结果,一无所获,都他娘差不多。
下午又是各种佯攻,双方箭矢满天飞,勉强造成上百人死伤,阵亡者很可能只有两位数。
这估计就是史书当中,说十万大军打了一整天,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的原因所在。一个不敢攻进来,一个不敢杀出去,看似打得很热闹,其实都在互相试探消耗而已。
眼见太阳就快落山了,朱厚照的急躁性格再次展现,他左顾右盼的问道:“鞑子不敢进攻,万一跑了怎么办?”
江彬笑道:“鞑子若撤军,此战就算我们赢了,毕竟夺回无数财货和人口。”
“本将军亲率大军作战,就只为抢回这点东西?”朱厚照很不满意。
众将心中一惊,害怕皇帝下令冲锋。
幸好,朱厚照还没智障到那种程度,他突然说:“打出天子旗仗!”
“陛下不可!”众将连忙劝谏。
大家都想依靠乌龟阵型,让蒙古小王子知难而退。如此,即可宣传为一场大捷,便是朝中文官都无法反驳,因为确实杀掉不少敌人,而且还抢回无数财货与人口。
到时候,参加此战的将士,个个都有封赏,何乐而不为呢?
但如果打出天子旗仗,让对方知道皇帝在此,很有可能不要命的进攻,万一把皇帝给掳走怎么办!
王渊没有出声劝阻,因为他跟朱厚照想法一致,就是要吸引对方来进攻,否则这仗很难打下去。
朱厚照呵斥道:“叫朕威武大将军!”
“威武大将军,不可如此犯险啊。”
“威武大将军,我们已立不败之地,没必要亮出天子身份。”
“威武大将军……”
面对如潮的劝谏声,朱厚照一意孤行:“不许说话,本将军已经决定了。亮旗仗!”
御驾左右,立即举起十二面龙旗。
继而,周围打出六十四面旗帜,有四象旗、五岳旗、二十八星宿旗等等。
皇帝御驾的正前方,竖起一面北斗旗,接着又是一面大纛。
那面大纛显得尤为抢眼,平时放在北京的旗纛庙中,每年春秋两季都要祭祀。只有皇帝御驾亲征,或者派朝中重臣出征,才会从庙中取出带到战场——刘六刘七闹那么大,这面大旗纛当时都没动过。
如林般的各色旗帜打出,明军将士顿时士气高涨。这玩意儿真的跟战争游戏一样,特殊军旗亮出来,全军士气瞬间爆棚。
“万胜,万胜!”
数万将士自发大呼,越喊越整齐,宛若平地起惊雷。
对面的达延汗哈哈大笑:“果然是汉人皇帝来了,今日收兵,明日再战!”
眼见四面的蒙古骑兵退去,朱厚照担忧道:“本将军已亮出天子旗仗,蒙古小王子不会还要溜走吧?”
众将哭笑不得,皇帝摆在这里,鞑子怎么可能轻易离开!
当晚,张永主动找到王渊和江彬,三人再次私下里开小会。张永担忧道:“两位都是知兵之人,此战该不会有甚意外吧?”
江彬说:“只要陛下不胡乱行事即可。”
张永叹息道:“唉,咱家可不想做王振……”
“呸呸呸,别说这种话,太不吉利了。”江彬连忙打断。
王渊突然说:“最多三五日,鞑子必然有行动。他们为了保持机动性,舍弃了大量辎重,剩下的粮食能撑多久?到时候,要么强攻佯败,引诱我们追击,再寻找机会反攻。要么直接撤兵,再派哨骑观察我军动向,寻找机会大举突袭,‘土木堡之变’就是这样发生的。”
张永说道:“那就必须时刻保持谨慎,不能给鞑子找到任何机会。”
王渊扭头望向北边:“我最担忧的,是怀仁方向可能还有鞑子。前几日,我率五千轻骑开路,沿途鞑靼哨骑无数,被我追击之后,大部分反而朝着北方跑。敌军骑兵太多,我们的哨骑撒不出去,若是有一两万贼骑,一直悄悄跟在后方,也根本打探不出来。”
江彬猛惊:“怕是真有可能。这股藏起来的大队贼骑,多半趁着我军追击之时,突然从后方杀出来!”
王渊说道:“所以,不管发生什么,陛下的中军都不能乱动,我带来的神枪营、炮兵营,还有几种使用的神机营,必须用来守御中军大阵!”
张永对江彬说:“朱将军,陛下若是犯险,你我合力将他拉住,别顾什么君臣礼节了。”
“只能如此,我也怕陛下发生意外啊。”江彬郁闷道。
王渊又亲自巡视军营,叫来自己提拔的潘贵等将领,告诫道:“你们守在中军,不论发生任何情况,都不得离开陛下半步。若有贼骑从后方杀出,给我狠狠击溃,没有出现敌情,就老老实实守着!”
“遵命!”众将跪地领命。
翌日,又是大雾。
等雾气散去,两军再度交锋,烈度比前一天提升许多。
梦回大明春 362【胜败一念间】
数千鞑靼骑兵,不停在明军两翼来回袭扰,双方你来我往彼此赠送箭矢。
正面数千敌骑退下,回到达延汗本阵积蓄马力。又是数千敌骑压上,一轮奔袭佯攻之后,突然朝着明军的前军冲锋。
“放箭!”
三千弓弩手,立即开始抛射。
一轮箭雨射出,数十敌骑落马,蒙古人同样以骑射回敬之。
“标枪!”
两千多杆标枪,齐刷刷投出,又有数十敌骑落马,明军这边也被射伤射死数人。
“刀盾手列阵,长枪手准备,弓弩手再射!”
数千鞑靼骑兵转眼冲到阵前,中途又被弓箭射了一轮,这次留下上百具尸体。
双方大概相距十余步,明军前军没有丝毫慌乱,鞑靼骑兵见恐吓无效,立即斜向从阵前略过。
大明弓弩手和标枪手,趁着敌骑减速变向之际,立即进行疯狂投射。鞑靼骑兵瞬间就慌了,阵型变得散乱不堪,最后竟然直接溃败奔逃。
朱厚照站在御驾之上,用千里镜观察战况,顿时笑道:“又是佯败诱敌,本将军又岂会上当?命令前军,严守大阵,不得追击。”
“威武大将军英明!”张永、江彬等人纷纷拍马屁。
这年头的蒙古骑兵,就算不是出来抢劫的,也根本不会披挂重甲。
他们喜欢两翼袭扰,正面佯败诱敌,拉散对方阵型之后,立即进行三面反冲锋。一次反冲锋无效,继续骑射袭扰,不让对方重新整队,最终在运动战中击溃追来的敌人。
大明与鞑靼作战数十年,早就摸清了蒙古战术,就连朱厚照都不会轻易上当。
面对如此情况,达延汗稍微有些头疼,刚才那一波佯败,蒙古骑兵遭受三百多伤亡,却没有起到丝毫诱敌效果。
眼前这汉人皇帝,也太谨慎老练了吧!
中午,蒙古骑兵散在各处,下马就地吃干粮,同时给马儿喂水进食。他们离明军大阵不远,只要明军敢出阵收捡箭矢和标枪,他们可以立即上马发动进攻。
大明士卒也开始吃饭,这次南下救援,早就带够了粮食,不怕被蒙古人截断粮道——若半个月都无法分出胜负,明军可就近撤回应州城补给。
下午继续厮杀,双方伤亡加起来不足三位数,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
战场以北二十里,怀仁县以南十五里,同样在爆发战斗。
奉命在怀仁方向接应的宣府边将庞隆、靳英等人,走到半途就发现不对劲,他们居然遇到大股的鞑靼骑兵。
庞隆选择结阵扎营,又派出仅有的少量哨骑:“立即通知陛下,应州以北三十里,有大股敌军埋伏在此!应州通往怀仁的道路,已被鞑靼骑兵截断,但有变动立即撤回应州城里。”
宣府骑兵早就聚集在王渊麾下,庞隆等人派出报信之人,只有寥寥十余骑而已。他们刚刚出营就被发现,遭到鞑子的疯狂截杀,只剩两三骑活着遁入东部山区。
巴儿速孛罗也立即派出信使,通知达延汗说:“怀仁方向有明军出现,大概五千人左右,我的部队已被发现。明军派出报信的哨骑,有两三人逃进山中,估计两天之后就能绕向应州。这些明军,我留两千骑看守即可,请大汗尽快做出决策。”
“召集各部首领商议明日战事!”达延汗打算下血本。
翌日,风和日丽。
达延汗只留三千亲卫,其余四万骑兵,全都撒出去轮番进攻。
箭矢、标枪如雨般散落,双方伤亡迅速提升,明军左翼首先出现动摇。这些是萧滓、时春等人的部队,他们从大同前往平虏卫支援,又从平虏卫一路赶来应州,在应州又被围困数日,半个多月来就没怎么休整过。
眼见左翼聚集的敌军越来越多,王渊连忙下令:“神机营、炮兵队立即援护左翼!”
达延汗本来想诈败诱敌,此时感觉到战场变化,瞬间改变作战意图,亲率队伍杀来:“三面袭扰,全力进攻敌军左阵!”
大概两万五千鞑靼骑兵,在达延汗的统领下,绕着明军左翼轮番骑射佯冲。
攻势一波比一波猛烈,左军阵型愈发不稳,朱厚照从中军调遣两千人过去,总算没让左翼直接崩溃掉。
“杀!”
蒙古第一猛将阿儿托歹王,带着儿子布尔海,率领两万多骑兵冲锋。在友军几番佯攻袭扰之后,趁着明军来不及射箭、投枪的空挡,突然加速朝着大明左翼冲来。
“佛朗机炮,全速射击!”
二十门佛朗机炮,不等敌人靠近弓弩射程,便朝着平直方向开火。一颗铁弹打出,若是运气够好,能射穿好几个敌骑,战场顿时血肉横飞。
明军左翼前排的刀盾手,暂时让出位置,露出后排整整六千余火铳兵。
这些火铳兵,除了神机营之外,还有各边镇部队。被王渊全部集中起来,之前的战斗一直没动,此刻面对鞑靼大规模冲锋才亮出獠牙。
王渊亲自跑过去:“没我命令,不准开火!”
懒得搞什么三段射、五段射,待蒙古骑兵奔至三十步远,王渊突然下令:“开火!”
“轰!”
不仅六千余火铳兵一起发射,被王渊集中起来的五十架炮车(小将军炮),也瞬间发射出铁砂、铁片构成的散弹。
鞑靼轻骑兵全力冲锋时,阵型稍微要密集一些。三十步枪炮骑射,直接消去一层前排,鞑靼骑兵阵型瞬间散乱,后面的骑兵撞上友军尸体也各种人仰马翻。
与此同时,左翼弓弩手也重新上弦,在刀盾手顶上去的瞬间又是一轮齐射。
蒙古第一猛将、科尔沁部首领阿儿托歹王,由于冲锋在前,身上插着无数铁片,早已死得透透的。他的儿子布尔海,科尔沁部的继承人,也被炮弹轰断一条手臂,骑着战马摇摇欲坠。
“撤回来,快吹号角!”达延汗气得脖子粗红。
他连续佯攻袭扰数日,以为早就逼出明军的所有手段。甚至没见到火铳兵发射,也以为是火药用完了,哪曾想王渊留到现在才使用?
“呜!”
蒙古人吹响号角,那些冲阵的骑兵,纷纷减速转向,然后调头撤退。但也有千余骑,实在压不住马势,一头撞在明军左翼的拒马和车阵上,便有少数幸运苟活下来,也被明军长枪手捅成筛子。
“敌军溃了,随本将军杀!”朱厚照从御驾跳下,翻身跨上战马。
江彬和张永连忙扑过去,一人保住皇帝一条腿:“陛下,不可追击!”
“胡说八道,”朱厚照大怒,“鞑靼贼子已经全军溃败,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江彬说:“此乃鞑子诱敌之计!”
“你用数千骑兵的性命来诱敌?”朱厚照一刀砍出,“狗东西,快放开!”
江彬吓得连忙缩手,张永也不敢阻拦,朱厚照明显发脾气了,谁敢再劝必定被一刀砍死。
王渊正准备率领骑兵追杀一阵,刚刚打开车阵的铁索,就看到皇帝率领五百重骑冲来,气得大吼:“陛下,快回中军坐镇!”
“全军追击!”朱厚照挥刀狂呼。
五百重骑轰隆隆前踏,包括王渊在内的友军,只能纷纷退闪避让,朱厚照这家伙竟然率先带兵冲出大阵。
皇帝都冲了,将士们哪敢不冲?
特别是那些普通士卒,一个个热血上涌,完全被胜利给冲昏头脑。
数万人的明军大阵,瞬间因大胜而散乱不堪,在追击各种当中,各部之间不断脱节。
王渊对潘贵、魏升说:“你们带六千神枪、六千火铳兵,严守阵型徐徐前进,防止被鞑子攻击背后!”
“是!”潘贵领命。
太监张忠却冲过来,对火铳兵统领魏升说:“快快跟随陛下。”
“不得慌乱,听我的!”王渊道。
张忠说:“护卫陛下要紧!”
王渊直接抽刀:“张督公敢不听军令?”
张忠顿时脖子一缩,骑着马儿追赶皇帝,他生怕被王渊一刀砍了。
朱厚照虽然很莽,但这次没看错,蒙古大军是真的在溃败。
明军集中大规模火铳、火炮、弓弩,进行短距离齐射,上次使用这种战法,还是永乐皇帝朱棣亲征。见识过如此阵仗的蒙古人,早就死了近百年,达延汗怎料得到明军还有这一手?
那恐怖的瞬间杀伤,那轰隆隆的开火声,直接将鞑子连人带马吓得惊慌失措。
达延汗事先部署的佯败,如今变成了真败,一个传染一个,他想收拢部队都做不到。
“升热气球,观察后方敌情!”
王渊扔下一句,也带着五千轻骑追击。
王渊带来的学生,立即升起热气球,手执号角、令旗与千里镜,密切观察后方的情况。
朱厚照亲率重骑追杀一阵,砍死一个落马的敌人,翻身下马说:“脱甲再追!”
五百重骑齐刷刷下马,脱掉锁甲与札甲,跟随皇帝再度冲出。
“杀!”
朱厚照变得一身轻松,高举御刀策马狂奔,感觉好像太祖与太宗的魂魄附体。
王渊不敢离皇帝太远,一边奋力追杀,一边观察情况,他现在的主要职责是保护皇帝安全。
战况变化实在过于突然,埋伏在十余里外的巴儿速孛罗,根本没法在第一时间赶到战场。不过这也够了,他麾下有上万骑,而明军阵型乱得不成样子,只要赶来就能将明军杀得全军溃败。
“呜!呜!呜!”
热气球上的物理学门徒,隔老远就看到巴儿速孛罗,立即吹响号角,打出旗令让全军整队。
但绝大部分明军部队,都难以收回。
蒙古人逃疯了,明军士卒追疯了,这仗打得一塌糊涂。
大同总兵王勋,老将张輗,辽东游击萧滓,是少数还保持理智的边将。他们听到号角,又用千里镜看清旗令,立即鸣金收拢队伍,迅速集结以阻击身后的鞑子。
梦回大明春 363【差点被反杀】
“呜~呜~呜~~~~~”
达延汗命令亲卫疯狂吹号集结,渐渐的,便有数千骑兵聚在他周围。
朱厚照此刻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已完全失去理智,只顾带领卸去重甲的五百骑兵追杀。当达延汗能够有效聚兵之时,明军只有王渊带着五千骑兵赶上,其余步卒全都被皇帝甩在身后。
正德朝的大明边军还没烂透,边将们的基本素质也不错,更何况参与此战的将领,都是朱厚照精心挑选过的。
“坏了!”
眼见皇帝越跑越远,所有边将全都冷静下来,瞬间浑身冰凉惊恐万分。他们熟悉蒙古骑兵战法,达延汗完全有能力中途聚兵,然后突然杀一个回马枪,之前的溃败也能变成诱敌深入。
边将们立即下令停止追击,一边收拢士卒,一边缓慢前进,随即以急行军的状态朝皇帝靠拢——若是皇帝被反冲锋,只要不当场战死,他们也能在后边有效接应。
皇帝和五百豹房骑兵,胯下全是精挑细选的良驹。
别说步卒追不上,便是明军骑兵都追不上。
王渊之前沿途传令,耽误了不少时间。如今只能让袁达临时统率部队,自己骑着阿黑疯狂追赶,等追上皇帝的时候,已经进入他娘的朔州地界。
追了好几十里!
“陛下,快停止追击。”王渊奔至朱厚照身边。
朱厚照回头一看,顿时催促道:“让你的兵搞快些。”
王渊焦急喊道:“再追就中了鞑子的诱敌之策,陛下你清醒一点!”
朱厚照愣了愣,瞬间恢复神智,连忙下令停止前进。
前方不远处,一个蒙古首领喊道:“大汗,汉人皇帝没追了!”
“那咱们杀回去。”达延汗笑得很开心。
除了四散而逃的骑兵,此时此刻,达延汗身边可供调遣的兵力,竟然还有两万多人马。他在半路上就止住溃败之势,因为这些鞑靼骑兵早就习惯佯败诱敌,刚开始可能被恐怖的明军火力打蒙,但奔逃几十里怎么可能还不恢复?
这些鞑子骑兵非但重振士气,而且还顺便发挥演技,一直都做出慌乱逃跑的样子。
其目的,无非是把明军拉得越散越好,把汉人皇帝引诱得越远越好。
历史上,此战细节已经无从知晓,只说朱厚照亲率大军,从应州一直追到朔州。突然间起了沙尘暴,双方只能各自罢兵,也不知道是达延汗运气好逃出生天,还是朱厚照因此躲过蒙古骑兵的引诱。
反正,朱厚照胳膊腿儿齐全的回京,而达延汗回到草原不久就死了。
不管如何,现在被蝴蝶翅膀一扇,双方作战时间已经改变,至少今天不可能有沙尘暴帮忙解围。
在朱厚照和王渊撤退之时,达延汗立即回身反击。震天号角声中,那些胡乱奔逃的蒙古骑兵,也渐渐从两翼汇聚起来,几十上百人一队开始袭扰朱厚照。
五百豹房骑兵与五千轻骑成功汇合,王渊挥手下达指令,竟没有选择原路返回,而是折身向北直奔山区。
北边是绵延数百里的洪涛山脉,属于阴山山脉的余脉。
虽然不知道王渊什么想法,但皇帝和士卒都选择相信王二郎。足足狂奔两刻钟,众人终于抵达山区,沿着山脚一阵奔跑,王渊瞅准一个山谷冲进去。
山谷狭窄,只能容纳两三骑同时奔跑,大规模骑兵部队根本没法展开。
在山谷行军一刻钟,王渊突然下令:“全体下马,积蓄马力。袁二,你带数骑继续前进,看看更里面是什么情况。”
谷外。
“大汗,要追进去吗?”一个部落首领问。
达延汗犹豫不决,一旦进入山谷,蒙古骑兵战法就得抓瞎。若是不能短时间将皇帝拿下,等明军大部队赶来,追进去的骑兵全都会被堵住,并且遭受明军的前后夹击。
可山谷之中,是汉人皇帝,错过这次机会,今后再没有抓住皇帝的可能。
好难抉择啊!
达延汗七岁继位,娶了自己名义上的祖母,即他爷爷的第二任妻子。在妻子兼奶奶的辅佐之下,达延汗还没亲政,就开始征讨更强大的瓦剌部落。接着,达延汗又征服朵颜三卫,联合朵颜三卫打败亦思马因,抢回自己的亲生母亲。
这个时候,达延汗不过才十三岁而已。
他十四岁亲政,废除北元政体,恢复成吉思汗旧制。接着又征服鄂尔多斯、土默特等部,再度统一蒙古,被视为蒙古中兴之主,人人皆呼其“成吉思汗第二”。
到如今,达延汗也只有四十四岁!
这些年来,达延汗南征北战,无往而不利,还真没遭受过今天这样惨重的损失。将近五千蒙古轻骑,要么被当场战死,要么死于溃败途中,就连麾下第一悍将都阵亡了。
这口恶气,达延汗实在吞不下,更何况还有一个皇帝在诱惑他。
“阿尔苏,你率领一万五千骑,袭扰后面的明军,”达延汗当即下令,“不求杀伤,主要是拖住他们。找几个懂汉话的,在阵前高呼‘汉人皇帝已死’,明军必定慌乱不堪。若没有机会将其一举击溃,就一直袭扰,把这些明军引向朔州方向,让他们误以为汉人皇帝去了朔州。”
阿尔苏,又名“阿尔苏博罗特”,全名“我折黄太吉·孛儿只斤”,是达延汗跟祖母生的第四子,现为多伦土默特部之首领,他的领地正是河套地区。
等第四子阿尔苏率部离开,达延汗立即亲率万余骑兵,一头钻进那陌生山谷之中。
王渊则派遣两个士卒,爬到山顶轮番吹号角,以吸引明军各部朝这边靠拢。
当达延汗带兵进入山谷时,负责打探前路的袁达,派人回来禀报:“陛下,王总督,前方数里之外,有一开阔地带,甚至还有几户山中居民。”
“走!”王渊立即下令。
朱厚照此时也不打岔,他正在反思自身过错,一切军权都移交给王渊。
五千多骑兵,连人带马,很快穿过狭窄地带,前方顿时豁然开朗,王渊还看到山坡升起炊烟。
朱厚照终于开心起来,一点都不见害怕,甚至笑着说:“此地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
确实很好防守,来时的山谷,只容两三骑并行,而此处可并排站立十多个人。
王渊运气很好,这是绝佳地形,蒙古鞑子来再多,也得老老实实排队厮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