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当然,若是运气不好,全军陷入绝境,王渊就会下令弃马,带着皇帝爬到山上打游击。
之前不原路返回,而是率领骑兵进入山谷,其原因是害怕回去遇到敌人。如果达延汗在应州埋伏数千骑兵,明军大部的纯步兵队伍根本拦不住,到时候皇帝必然被前后夹击。
事实也是如此,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率领上万骑兵掩杀过来,却被严阵以待神枪营、神机营击退。他立即绕道奔向朔州方向,沿途还将没来得及整队的左钦部击溃,一阵追杀之后便继续前进。
其他明军各部,纷纷整队阻击。巴尔斯博罗特见没有突袭机会,便杀向朔州跟达延汗汇合。
若王渊选择原路返回,必然跟巴尔斯博罗特撞个正着。
王渊来到相对开阔处的山谷,立即命令士卒砍树搬石,将身后狭窄处山谷给堵住。接着又派人“请”来山民,拱手问道:“各位老乡,我等乃大明官军,可还有其他出谷的道路?”
山民们被吓得不轻,浑身发抖不敢说话。
朱厚照解下玉带,递给一个年长的山民,和蔼可亲道:“老丈,可有其他出谷的道路?”
老者跪地磕头说:“这位将……将军,那边确实有条山路,但不能骑马通行。走两天可以出山,出去再走小半个时辰就是山阴县城。”
朱厚照立即解下玉佩,交给两个豹房亲信:“你们到了山阴县,立即骑马去报信,带大军将这些鞑子堵在谷中!”
梦回大明春 364【当狗也不容易】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先来说说地理位置。
朱厚照之前被夜袭的地方,在金沙滩西南数里之外。而大明与鞑靼交战数日的地方,距离金沙滩同样也不远,位于怀仁、山阴、应州交界地带——偏应州地界。
正是“杨家将”的传说当中,杨大郎、杨二郎、杨三郎战死,杨四郎、杨八郎被俘的那个金沙滩!
如果硬要扯上关系,朱厚照班师回京之后,可说自己曾与鞑子大战金沙滩。反正隔得很近,并非完全吹牛,传到民间还更容易被百姓津津乐道。
洪涛山脉,是大同盆地以西群山的总称。
王渊和皇帝此刻身处的山谷,离朔州城稍远,离山阴县更近。
达延汗虽然迫切想要擒获汉人皇帝,但追进山谷却异常小心。甚至还派哨骑向前打探,生怕中了明军埋伏,毕竟这属于绝佳的伏兵地形。
“呜!呜!”
爬到山顶的两个明军士卒,按照王渊的指示,轮流吹响号角吸引友军来援。
达延汗听得烦躁不已,说道:“选十人下马,爬上去杀了那两个号手!”
此山谷之表层,为黄土半覆盖,偶尔亦有硅质灰岩和石灰岩露出。前山地区的地形极为复杂,刚入谷时相对平缓,向山中行走数里,山势立即陡峭起来。这破地方爬山已是不易,更别提爬上去杀人,两个大明士卒边跑边吹号,带着十个蒙古敌军满山乱转。
又前行一阵,哨骑回来报告:“大汗,谷中没有伏兵,前方两侧的山壁已无法攀登,明军用黄土、石块和草木堵住了通道。”
达延汗沿途观察地貌,发现谷中植被稀少,此时又是深秋季节,零星草木早就枯黄衰败。若明军选择火攻,虽然可以迅速蔓延,但火势不可能烧得太大。
“先清除前方野草!”达延汗再次下令。
又有三十人被派出,将战场附近的谷中枯草铲除,不留给明军丝毫火攻的机会。
山谷通道虽然被堵住,但临时制造的障碍很容易清除,鞑子只需付出少许性命就能搞定。
眼见一队蒙古士兵过来,因为中间隔着障碍物,王渊立即命令骑兵手弩吊射。
弩箭只造成四人伤亡,那队蒙古士兵已冲到障碍物前。
王渊不等他们把东西搬开,就下令将障碍物上的枯草点燃。一边点火还一边加料,反正满谷的枯草,可燃物多得很,两军之间顿时燃起熊熊大火。
这还怎么进攻?
别说那些燃起的枯草了,挡道的黄土和石块,也很快被烧得滚烫。蒙古士兵想要去搬开,一碰就烫得哇哇大叫,只能脱下衣服当防火手套。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鞑子死伤三十多人,依旧无法打通山谷道路。
那些石块和黄土,甚至都已经被烧红了!
“都退回来!”达延汗突然想出计策。
达延汗挑选一匹受伤的战马,命人蒙上战马的眼睛,然后抽刀子猛戳。战马吃痛受惊之下,立即疯狂朝前方狂奔,沿着山谷直冲被烧红的障碍物。
“轰!”
那些黄土和石块,都是临时寻来的,本身体积就不大。再加上已被大火烧脆,顿时就撞塌出缺口,灰烬、火星、土石碎末乱飞。
“再来!”
又是一匹马被蒙住眼睛,狠狠撞死在障碍物上,将那缺口撞得更大。
一匹接着一匹,蒙古人用五匹马的性命,终于把障碍物撞平——滚烫的石块和黄土,已经堆得有半人高,但双方总算可以接战了。
但达延汗并不立即进攻,而是让人脱衣负土,顶着弩箭填高自己这边。
这样,蒙古士兵就可以沿着填出的斜坡而上,冲到障碍物上反而比明军高出半个身子,拥有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
王渊瞬间明白达延汗的意图,一边命令射杀负土的敌人,一边派人把自己这边也填成斜坡。
此时已近傍晚,双方都没想着休息。
达延汗本想继续使用“奔马阵”,直接朝明军的人堆里冲。但他刚把战马蒙上眼睛,王渊也把几匹战马蒙上双眼,牢牢将狭窄的山道给堵住。
见此情况,达延汗只能收回战马,突然下令进攻,且命令后排士兵吊射。
王渊占据有利地形,他这边山谷更开阔,让士卒尽量贴着山壁站立,以减少被弓箭射杀的几率。这样,虽然当面防御显得空虚,但其实更有利于作战——蒙古士兵冲进来又咋样?山道两侧全是明军,等于少量士兵被左右夹击。
朱厚照被安排在很后面,他虽然想要亲手杀敌,但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任性。
天色越来越黑,朱厚照根本看不清前方战况,只能听见喊杀声震天。他浑身热血上涌,手心里全是汗,并无多少害怕,整个人都处于兴奋状态。
只见一队火把由远及近,亲卫过来禀报:“陛下,有山民青壮,想要投军报国。”
朱厚照非常高兴:“带他们过来!”
十多个汉子举着火把而至,齐刷刷跪在朱厚照面前:“拜见将军!”
朱厚照问道:“你等愿投军报国?”
“正是!”一个中年汉子说。
“好,好,其志可嘉。”朱厚照笑道。
土木堡之变以后,蒙古肆虐山西,又遭连年大旱,由此产生数百万流民。这些流民曾大举南下,仅是荆湘地区就汇聚上百万,被明宪宗一边招抚、一边清剿,总算彻底解决心腹大患。
而此处山中的居民,也是土木堡之变以后,为躲避战乱和灾荒逃进来的。
他们全都属于无籍黑户,平时不用纳税服役,靠种粮食和打猎为生。
王渊只“请”了几户过来,除开带路出山之人,其余全都被临时看管起来。但附近还有更多山民,这边打得热火朝天,山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反正都已经被官兵发现,事后多半会被追查,索性直接跑来投军报国。
黑灯瞎火厮杀好半天,山谷里本来就光线阴暗,就连月光都照不进来几分,杀到最后根本分不清敌我,而且接战之处堆满了尸体。
见明军士气如虹,无法一战而下,达延汗终于决定罢兵休整。
“大汗,不能再打了啊,”一个蒙古首领跪地,说道,“我蒙古儿郎,该当战死在马背上,而不是弃马死在这山谷中!”
达延汗冷笑:“把儿孙,你是不是在怨我,让你的部族主攻?”
“不敢!”把儿孙连忙磕头。
把儿孙,朵颜卫都督花当的长子,名义上属于大明武官,却被达延汗当狗一样使唤。
大明开国之初,朵颜三卫内附,朱元璋置大宁都司,让宁王去统领这些蒙古部族——就是要造反那位宁王的祖宗。
朱棣起兵靖难,怕被宁王捅菊花,于是只身前往大宁谈判。回去的时候,朱棣把思归汉军搬空了,就连宁王设下的伏兵,都被朱棣一并带走。由此,大宁卫不再有汉军压制蒙古,朵颜三卫成了大宁之主,大宁都司被内迁到保定。
朱棣称帝之后,朵颜三卫有从龙之功,正式获得大宁卫的地盘。又害怕宁王学自己,朱棣把宁王扔到江西,朝廷彻底失去对大宁的控制。
朱棣都还没死呢,朵颜三卫就开始叛乱。
朱棣大怒,御驾亲征,数次大胜,朵颜三卫纷纷归降。但朱棣下令,投降之人,一律释放,不准杀戮。
明宣宗时,朵颜三卫再叛。
明宣宗亲率三千骑追击,出喜峰口与敌激战,皇帝直接奔于阵前,射死朵颜前锋三人。遂两翼齐发,大破朵颜三卫,纷纷跪伏于明宣宗的黄龙旗下。
一直到土木堡之变以前,都是朵颜三卫袭扰边境,被明军打痛了再投降,如此循环往复。
弘治年间,鞑靼崛起,把朵颜三卫揍得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被迫臣服于达延汗。这些年一直侵扰大明边境,正德十年又被明军痛揍,只能入朝请降,然后降而复叛。
大明厌恶朵颜三卫的摇摆不定,达延汗同样如此。
于是,达延汗命令朵颜都督花当,将其长子把儿孙送来自己身边。一来作为质子扣押,二来借此掌握朵颜部的一些兵力,今天的进攻也让朵颜部去血战送命。
把儿孙简直欲哭无泪,谷中血战半日,他的部众已战死上千人!
但又没办法,想反抗等于做梦。
这些年,朵颜三卫的日子咋过的?
被达延汗逼着侵略大明边境,被大明打服之后又投降。一旦投降,达延汗便借口朵颜部投敌,带兵冲到朵颜部又抢又杀。
可怜的朵颜三卫,其实是被大明和鞑靼轮番吊打。
鞑靼各部将把儿孙耻笑一番,也聚在一起讨论战局,大部分首领都不愿再打。一来山中作战,专业不对口;二来地形受限,蒙古士兵处于劣势。
即便能擒获汉人皇帝,鞑靼士兵也得死伤好几千。
达延汗苦思良久,说道:“我们兵多,地形又窄,可以分兵作战。左右各派三千人,寻找合适地点,爬上山绕到明军后方,前后夹击定能一战而胜。明日继续进攻,为绕后的部队争取时间。”
梦回大明春 365【我是一个狙击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王渊麾下的五千轻骑,身上带着两日的干粮和饮水,这是打算随时出阵追敌而做的准备。
朱厚照的五百豹房骑兵,却啥都没带,两层重甲也脱了扔在追敌途中。因此衣服都穿得不够,入夜之后越来越冷,现在都围着火堆哆嗦取暖。
轻骑兵们把口粮分出,暂时还不用杀马充饥。
“陛下,总督,烽料备齐了!”一个叫朱忠的豹房亲信奔来。
朱厚照高兴道:“明日便点烽火。”
王渊皱眉说:“我们入山怕有近十里,在此点燃烽烟,友军很难看到,必须到更前面的山头点火。”
朱厚照立即把投军的山民叫来,问道:“哪里适合攀爬前往外面的山顶?”
一个山民青壮回答:“适合攀爬的地方,在蒙古鞑子身后四五里。越往大山里走,山势就越陡峭,大军不可能通行。不过我可以挑地方爬上去,然后再扔绳子下来,这样就好爬得多。”
王渊立即下令,前往山民家中收集绳索。
普通绳索太细,难以长久承受重量,只能数条编成一条。如此就有点不够用了,王渊又让士兵割马尾毛和鬃毛,全部用来编成绳索,这玩意儿还是很结实的。
军中烽火,十里一个信号,再远就不易观察了。
想要形成十里外都很看到的烽烟,自然不可能随便烧点茅草。它需要干柴、湿柴、油脂、牛羊粪等物交替使用,牛羊粪还得用水浇成半湿状态,这样才能炮制出冲天而起的滚滚大烟。
负责攀爬山壁的山民很给力,估计是平时打猎、采药时练出来的。十余丈(50米左右)高的陡峭山崖,只带一把药锄,光着脚就那样上去。
绳子有些不够,只做了两条,一次只能两个人往上爬。
即便如此,上去几人之后,也有一个士兵失手,二三十米摔下来死得透透的。
然后四个人一组,用绳索拉扯烽料上去。等烽料在山上堆好,再继续派人攀爬,前去燃烧烽烟的士兵至少得二十个。一来方便运送大量烽料,二来中途有人掉下山,也有足够的人手补上。
攀至五更天,终于凑足二十人,立即由山民带队进发。
此处的山顶相对开阔,不用打火把就能抹黑赶路。约末前进两里地,那山民就让官兵点燃火把,更前方的情况看得人腿脚发软。
山体大都由黄土覆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许多地方,表层黄土被冲刷殆尽,露出下边的硅质砂石,山顶越来越窄不说,而且到处是凹凸不平的缺口,经常只能容一个人攀爬上下。
稍不注意,就会踩到松散黄土,然后失足从山顶落下。
途中摔死两个士兵,加上山民在内,烽火队伍只剩十九人。
此时天色已亮,山民爬上一个高地,突然惊恐大喊:“有鞑子!”
蒙古士兵分成两股,但只在南边找到易于攀登处。他们没有绳索可用,攀爬时摔死的人更多,接着是崎岖不平的山顶,途中不小心又摔死好几个。
此时此刻,一个山民外加十八个明军,跟上千蒙古士兵大眼瞪小眼。
这破地方,便是正常行路都困难,更何况要抡刀子开瓢。
“结阵!”
负责带队的大明旗官,很快就反应过来。将他们背来的柴薪,堆在前方抵御箭矢,然后就地点燃烽火。
蒙古士兵就算有上千人,此刻也只能抓瞎。必须一个一个排队过来,而且还得小心踩滑了摔下去,他们唯一的进攻方式只剩隔空放箭。
大明官兵全都背靠柴薪,根本不受箭矢影响。
先点燃干柴,然后加入油脂,接着又铺一层湿柴,再丢些半干半湿的牲畜粪便进去。就这样一层一层添加,他们背来烽料,至少能烧小半天。
蒙古士兵,还在放箭,自己过不去,也不让敌人过来。
……
拉回黎明时分。
等烽火队登山完毕,王渊对朱厚照说:“陛下,我也上去,此处交给袁二指挥。”
朱厚照怕王渊摔下来:“你去作甚?”
王渊笑道:“我带兵爬上去,在鞑子头顶扔石头。如果能发现鞑子首领,或许可寻机一箭射死。”
这次轮到朱厚照劝阻:“派别人去便是。”
王渊摇头说:“我箭法更好。”
王渊从小生活在大山里,攀登山崖犹如家常便饭,更何况还有一条绳子。他力气又大,脚蹬山壁,抓着绳子,干脆利落的快速上升,比普通士卒快了两倍有余。
待到天色大亮,明军这边又成功登顶二十多人。
王渊亲自带队搜检石块,可山顶的石块不多,只能掰下一些黄土疙瘩。
鞑子再度组织进攻,负责往里填命的,自然是那些受欺负的部族。反正达延汗不会感到心疼,这次他的损失有点大,多送些平时不听话的部族去死,还可以加强达延汗家族的统治。
只要能抓住汉人皇帝,一切都值得。
王渊让士卒将黄土疙瘩码放在山顶,暂时没有往下扔。他拿出千里镜,趴在山顶仔细观察,很快发现一个组织进攻的蒙古首领。
感觉不满意,再继续观察。
不片刻,王渊似乎发现鞑靼中枢所在。
那里有好几个蒙古首领,骑在士兵肩上观察战况。这是因为山谷中无法起高台,而蒙古士兵的肩膀,要比蒙古战马更高一些。
之前数日厮杀,王渊用千里镜观察过敌方首领。
其中,达延汗出镜率很高,毕竟此人是鞑靼本阵中枢所在。
突然,王渊心脏突突一跳,他居然真的看到了达延汗。此人骑在一个士兵肩上,左右各有士兵扶住,正在沉着观察前方战况。
王渊换了一个更好的狙击位,取出犀照弓,搭重箭上弦。
此时双方的垂直距离,仅有五十多米而已。王渊为了方便射击,主动调整狙击位置,直线距离也就六七十米。
这么近,王渊拥有十足把握。
甚至,王渊害怕达延汗乱动,没有瞄准咽喉和脑袋,而是瞄准对方的胸膛。
“嗖!”
一支重箭飞出,达延汗正好偏下身体,对自己的长孙卜赤说:“如此战局,应当……”
话未说完,达延汗左肩中箭,直接轰倒回去。
王渊迅速再次搭箭,不待弓弦拉满,便又是一箭射出,这次射中达延汗倒挂在士兵肩上的小腿。
连续两箭命中目标,蒙古人终于反应过来,团团将受伤的达延汗围住。
突然,两三里外的山顶,赫然升起滚滚狼烟。
“投落石!”
王渊说完就拿出号角,在山顶吹响进攻的号声。
二三十个明军士兵,从山顶投下黄土疙瘩。即便黄土松散,几十米高砸下去,一旦把人砸中,不死也得丢半条命。
又是身后的狼烟,又是头顶的号角和落石,蒙古军队顿时就慌乱起来。
“有埋伏,快撤!”卜赤抱着达延汗的身体大喊。
鞑靼别部首领、老将那孩大呼:“留下两千人断后,留下两千人断后!”
断个屁的后,达延汗生死不明。汗位继承人卜赤,又带着达延汗率先奔逃,其他各部怎么沉得住气?更何况,在前方血战的蒙古士兵,全都来自不那么核心的部族,死伤惨重之下早就有了怨气。
万余蒙古大军,争先恐后逃跑。有人骑马逃窜,有人步行狂奔,山谷道路又窄,自相踩踏而死的蒙古士兵,比之前血战而死时多出好几倍。
朱厚照和袁达,虽然搞不清楚啥情况,但他们听到王渊的冲锋号,立即命令士卒上马追杀。
山谷里被友军踩死的蒙古兵太多,大明骑兵几乎是踩着敌人尸体,呈一字长蛇阵衔尾追击。朱厚照心里那个恨啊,如此杀敌良机,他居然被手下堵在后面,地形太窄根本不能发挥宝马优势。
王渊飞快奔回上山的地方,吊着绳索滑下去,随便骑上一匹战马狂追。
梦回大明春 366【一代英主窝囊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最新章节!
王渊从山顶下来,耗费了不少时间,只能骑马冲在最后。
在狭窄的山谷当中,鞑靼逃成一字长蛇,明军追成一字长蛇。不但鞑靼溃兵被踩死许多,就连疯狂追敌的明军,也有一些不慎落马,然后被挤在后面的友军活活踩死。
这种情况,根本没人敢下马割首级,因为下去之后就上不来了!
王渊也不敢奋力策马,只能等明军全部追出,他才骑马跟上去——免得一不小心被自己人踩死。
连续追了数里远,一部分鞑靼溃兵已经出谷,王渊都还被堵在山谷中央。
“吁!”
突然,王渊勒马停住,跳下去愣愣看着一地尸体。
在那堆尸体当中,赫然露出一截小腿,小腿上还插着一支断箭。而王渊的脚边,静静躺着一顶金貂帽,帽子已经被完全踩扁了。
王渊弯腰捡起金貂帽,拍拍上面的灰尘和血污,再将帽子拉开,慢悠悠盖在自己的头顶。
这顶金貂帽,王渊见过好多次,一直都在达延汗头上。
连续搬开三具尸体,达延汗终于完整出现。射中他肩膀的那支箭,同样已经断掉,脑袋虽然还算完整,可腹腔被踩成烂泥,内脏、血肉、屎尿混成一团,王渊甚至能看到马蹄形血洞。
一代蒙古中兴之主,就这样死得稀里糊涂。什么时候被孙子扔掉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踩死的也不知道,甚至有可能死于蒙古溃兵的踩踏。
关于这一仗,王渊有过许多设想。
或许是从小路出山的士卒,在山阴县弄到马儿,飞奔南下搬救兵过来。又或者明军哨探,看到这边燃起的烽烟,大军涌来将达延汗堵在谷中。甚至是鞑子承受不住伤亡,达延汗选择撤出去,王渊带兵杀出将其击溃。
太多太多的结局,唯独没有料到,达延汗死得这么干脆,死得这么窝囊,死得这么莫名其妙。
可现实就是如此让人难以捉摸,根本不讲任何道理。
至少,达延汗还经历了一番血战,而历史上死得更加扯淡。他每次要吃掉朱厚照派出的诱饵,就被大雾给拖延时间,被朱厚照追到朔州之后,突然又刮起漫天沙尘暴,双方被迫罢兵撤退。而回到草原,四十四岁的达延汗,正直壮年,身强力壮,立刻就死了。受伤死的?还是病死的?没有任何记载。
割掉达延汗的首级,悬挂在马鞍上,王渊再度策马奔出。
……
从小路出去的两个豹房亲信,必须走蜿蜒崎岖的山路,还要翻过三座山头,才能抵达另一个山谷。沿着这条山谷向外走,出谷之后再向东走,便是山阴县的县城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