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回大明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梓钧
说完,世兰宗退回去,几门小型佛郎机炮推出来,朝着简易的木制城墙开炮。
康提王国守军吓得连忙退后,军官和士兵都在窃窃私语。
世兰宗的祖先,乃僧伽罗国科特王朝统治者,并且是唯一统一过锡兰岛的王朝。即便已经过去数十年,但科特王朝的影响力依旧很大,甚至西边还有一个宣称正统的科特王国存在。
“僧伽罗王子回来了!怎么办?”
“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他才是僧伽罗王室正统。”
“他还说要赶走异教之人,不如咱们跟着他打仗吧!”
“他能复国吗?”
“肯定能,他带着大明的佛军。”
“……”
只过了十多分钟,守将就被军官杀死,数百士兵出城迎接他们的王子。
宁搏涛笑道:“你整编军队,全都听我号令。”
世兰宗拱手道:“全凭宁将军做主。”
世兰宗的王室卫队,瞬间从十多家仆,扩张到五百多人。他迅速接管城市,协助大明士卒,从海陆两方前后包围葡萄牙城堡和炮台。
在行军过程中,大量印度教徒前来参军。
由于康提国王是佛教徒,对佛教进行有力保护,但却顾不上印度教徒。于是葡萄牙人逮着印度教徒欺负,还拆毁印度教神庙修城堡,这里的印度教徒最具反抗精神,他们愿意帮着佛王子复国!
世兰宗见状非常高兴,问道:“附近可有异教庙宇?”
“有!”投诚军官立即响应。
于是,世兰宗也不去攻打城堡了,带着刚刚收编的杂牌军,拆毁城内仅有的一座天主教堂。教堂内的传教士,也被愤怒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杀死。
接下来完全失控,世兰宗根本无法约束,那些杂牌军又去拆毁绿教寺庙,甚至发展到攻击平民的地步。
世兰宗这次终于体会到乱军的可怕,慌忙去找宁搏涛:“宁将军,请借我一百士卒平息骚乱!”
宁搏涛笑道:“拿去吧,打仗还得靠大明天兵。”
世兰宗领着一百大明士卒,沿途放铳弹压,将那些趁火打劫的全部处死,这才迅速收束自己的杂牌部队。
但这种弹压,让刚刚投诚的军官颇为不满。世兰宗又开始转移矛盾,带着部队去扫荡城内的绿教富商,抢来的财货自己分一半,剩下的全部分给麾下士卒,如此手段立即士气高昂。
第二天,达伽马派来的舰船驶来,跟大明水师一番交涉,带走了城堡和炮台上的葡萄牙士兵,算是承认大明水师对亭可马里港的占领。
没办法,葡萄牙人太少了,甚至都无法真正殖民锡兰岛。他们只能在西部支持一个王国,又在东部威胁一个王国建立殖民点,哪有本钱跟大明水师打大仗?
达伽马虽然是个暴脾气,却也知道隐忍,不像前任总督那样莽着脑袋出兵。
在大明水师的帮助下,世兰宗率领杂牌部队,迅速占领沿海的伊拉乌帕图和库士帕维里。所到之处,便是拆毁异教寺庙,杀死驱赶异教信徒,只保留佛教徒、印度教徒和妈祖的信徒。
潜藏在康提王国的宗教矛盾被彻底引爆,佛教徒还稍微好些,印度教徒集体陷入疯狂。他们长期属于被打压的对象,这次终于有佛王子带他们翻身,各种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整个锡兰岛,不到两个海南岛的大小,还被分裂为五个国家,每个王国能有多强?
只半个月时间,世兰宗就吞掉康提王国四分之一的地盘,麾下的杂牌军队人数已经过万。由于其血脉正统性,还有大明水师相助,再加上岛内的宗教矛盾,一路就没遇到啥像样的抵抗。
直到此时,康提国王才反应过来,慌忙调集军队前往镇压。
双方大军在欣古拉克戈德相遇,康提军队约有一万八千人,但真正能打的只有两三千,而且以冷兵器为主,仅有一支五百左右的火器部队。世兰宗的军队有一万两千人,统兵大将是他从泉州带来的家仆,用乌合之众来形容都侮辱了“乌合之众”,但幸好有一千五百大明火铳兵相助。
交战之前,世兰宗派人往对方军营射书,斥责康提国王的祖先参与谋杀僧伽罗王,并再次宣称自己的正统血脉,发誓要在锡兰岛禁止异教传播,只允许佛教、印度教和妈祖信仰。
康提军队虽然识字率不高,但这封信的内容却迅速传播。军队中的泰米尔人(印度教徒)首先鼓噪起来,立即遭到将领的镇压,就这样自己跟自己打起来。
世兰宗观察到敌方混乱,立即下令全军出击。
一群乌合之众,阵型杂乱的冲过去。那位负责统军的家仆,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指挥,他的能力极限也就指挥几十人啊!
不过敌人更扯淡,军队内讧导致士气低迷,眼见世兰宗率兵冲过来,瞬间就有无数士兵逃跑。甚至还有一些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士卒,反戈一击攻打国王的部队,世兰宗的军队竟然在战场上越打越多。
大胜!
大胜之后,是无尽混乱。
世兰宗的杂牌部队,跟新投诚的部队,居然稀里糊涂打起来,指挥系统完全失控。
世兰宗只能跑回来,对一直观战的宁搏涛说:“宁将军,请速速出兵弹压,小王实在压不住了!”
宁搏涛哭笑不得,只能带兵收尾,一阵放铳想让乱军强行安定。
然后,溃了……
世兰宗的那些部队,在稀里糊涂的混乱当中,居然被大明友军给击溃。狼奔鼠突满地溃逃,就此造成此次决战最大的兵力损失,世兰宗哭着骑马四处追赶,好几天之后才勉强又聚集起上万士兵。
世兰宗虽然政治手段还算高明,但打仗完全抓瞎。他胡乱整编一番部队,便率军直扑王城康提,打造器械莽着脑袋攻城。
攻城之战,死伤无数,杂牌军士气降到谷底,很快就开始出现逃兵现象。
而大明士卒,只在一旁看戏,时不时朝城墙打上几炮——傻逼才参与攻城呢。
就在世兰宗近乎绝望之际,城门大开,康提贵族捆着国王出来,跪伏迎接他们的佛王子入城。





梦回大明春 478【王子复国记之末】
??在占领康提王城之后,剩余地区传檄而定,因为翻遍整个锡兰岛,都找不出比世兰宗血脉更正统的王族!
??康提王国,就此覆灭。
??但岛上还有科特王国、罗依伽摩王国、悉达伐迦王国和贾夫纳王国。前面三个王国,都是僧伽罗国分裂的产物,世兰宗可以利用自己的王子身份。但最后一个王国,却是由来自印度的泰米尔人统治,僧伽罗王子身份在那里屁用没有。
??正德十九年冬,世兰宗被请进康提佛牙寺,成为佛牙的新一代拥有者。
??佛牙对于僧伽罗国来说,就像中国的传国玉玺,比大明赐封的国王金印管用无数倍。世兰宗拥有佛牙之后,又是正统的王室血脉,政治声望在岛上如日中天。就连西边的三个王国,都有许多人蠢蠢欲动,甚至是越过国界主动前来投靠。
??这时,取得佛牙的世兰宗,正式宣称自己为僧伽罗王,民间则称他为“佛王”、“佛子”。
??鉴于岛内的民政和军政一塌糊涂,拥有秀才功名的世兰宗,宣布在全岛范围内开科取士。不论是僧伽罗人、泰米尔人,还是大明遗民,都可以前来王城考试做官,并且还分了文举和武举。
??这个举措虽然突兀,但也没招来太多反对,毕竟岛内识字率比较低,再怎么考试还不是那些人当官?
??同时,世兰宗宣布僧伽罗语为官方语言,且允许泰米尔语和汉语作为法庭语言。
??正德二十年春,僧伽罗国举办第一次科举考试,共有文武考生八百多人参加。他选了十多个作为自己的王室属官,其余中举者皆任命为中低层官员,高层官员依旧是以前的贵族。
??宁搏涛从头到尾旁观,就跟看猴戏一样,顺便组织人手采伐铁梨木造船。
??选拔官员完毕,接着便是整顿军队,然后又清理户口,还模仿大明制定户籍黄册。这玩意儿引来血腥杀戮,地方贵族开始叛乱,幸好全国也没多大,世兰宗的杂牌部队轻松平定。
??一直混乱到正德二十年秋,世兰宗开始征讨西边三国。
??这三个王国,其国王是三兄弟,几年前联手弑父篡位,还把父亲的国家一分为三。分家之后互相攻击,地盘最小的反而最凶悍,杀得地盘最大那个节节败退,于是后者请求葡萄牙相助,连大王子都改信了天主教。
??连年攻伐之下,三个国家都民不聊生,三个国王因为弑父也不得人心。
??世兰宗带着佛牙,身怀正统血脉,又宣称要禁止异教,再次上演无数喜迎王师的戏码。消灭这三个国家的时间,加起来还比他制定户籍黄册更短,接着便是北上征讨最后一个王国。
??“宁将军,请务必相助!”世兰宗找到宁搏涛。
??宁搏涛笑道:“王爷已占全岛四分之三土地,还怕区区的贾夫纳国?”
??世兰宗汗颜道:“宁将军说笑了,自家事自家知,小王能快速复国,除了王室正统血脉,更因有大明天兵相助。这贾夫纳国,小王的血脉身份无用,其国民多为泰米尔族。且其士卒悍勇,小王新建之师,怕是难以取胜。”
??“呵呵。”宁搏涛不置可否。
??世兰宗颇为光棍道:“宁将军开价吧。”
??宁搏涛说:“第一,锡兰岛的铁梨木,今后只能卖给大明水师;第二,在灭掉贾夫纳国之后,其北边一半国土,归大明水师管辖;第三,东边的亭可马里港,西边的科伦坡港,西南边的加勒港,南边的马塔拉港,都归大明水师管辖。”
??这些要求非常过分,等于把整个锡兰岛,最菁华的关键港口,一股脑儿给侵吞过去——宁搏涛索要的四大港口,以前全是葡萄牙殖民据点,每个据点只有两三百士兵驻守。就这么点人,国王们还不敢招惹,可见本地军队有多烂。
??“可以。”世兰宗咬牙答应。
??立国未稳,必须寻求大明护佑,否则根本扛不住葡萄牙,也扛不住北边的泰米尔人。
??贾夫纳王国虽然军队强悍,但民政可谓一团糟,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不好。在大明水师的海陆齐发之下,贾夫纳军队在沿海一触即溃,其地百姓冷漠旁观,甚至还有很多拿了好处的带路党。
??至于攻城,世兰宗的杂牌部队去堆,大明士卒在后边开炮便是。那些弹药也得算钱,用锡兰岛的铁梨木和宝石来换,反正大明水师不做亏本买卖。
??仅打了一个月,便完美收工。
??因为此时的贾夫纳国,实际上已分裂为两块,超过一半地盘都听调不听宣,只不过军阀还没有宣布独立而已。军阀在南边拼命死扛,国王在北边直接投降,只因王城离海岸太近,国王被迅速围困没法跑路。
??大概相当于锡兰岛八分之一大小的北方土地,全都成了大明水师辖地。
??太监朱英开始组织移民,圈地划给迁徙过去的汉人。
??至于那里的泰米尔人,本来就属于入侵者,他们的祖先都是从印度次大陆来的。现在要么选择改汉姓、学汉语,要么就被抓起来当农奴。而且就算做了农奴,也不准再信仰印度教,必须改信妈祖娘娘。
??僧伽罗王世兰宗,就此统一锡兰岛,成为万民称颂的佛王。
??而北边那八分之一土地,被全体岛民自动忽略,大明爸爸的占领是关怀啊。
??一根根铁梨木,一箱箱宝石,从港口源源不断运出。铁梨木专门用来造战舰,各色宝石则用来赚钱,大明水师这一票油水丰厚,朱英、满正和宁搏涛尝到甜头,正琢磨着寻找新的进攻目标。
??没办法,舰队维护成本太高,必须想点法子赚外快。
??他们瞄准了孟加拉,因为孟加拉也盛产铁梨木。但暂时还不敢去碰,因为此时的孟加拉,是整个印度次大陆最强悍的国家,葡萄牙殖民者也一直没敢招惹孟加拉!
??唉,还是回香料群岛欺负爪哇土著吧,他们现在才占领爪哇岛六分之一土地呢。
??可惜占领爪哇岛不能全靠军事,那里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大明水师登陆之后,疾病带来的伤亡,远远大于战场伤亡,只能不断移民进行开发。
??说起移民,锡兰岛战事还未结束,朱海就开始在山东搞移民了。
??山东又遭灾了,三府之地干旱严重,加之大量土地改种棉花,粮价迅速翻了六倍有余。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被迫贱卖自己的土地,士绅趁机购买土地种棉花,这类似变相的“棉吃人”圈地运动。
??朱海趁机跑去山东招募移民,那些灾民在走投无路之下,谁给口吃的就跟谁走,哪还管今后是不是要舍命前往美洲?
??朱海把以前的几条船卖了,再贴钱从大明水师买来淘汰的大船。然后装足了食物、饮水、柴禾,以及各种净水物资和茶叶,只带一个船舱的货物用于交易,便领着有男有女的六百多个灾民,直奔美洲而去。
??这次有了经验,离开日本一百零二天,便抵达旧金山湾……该叫福山湾。
??中途只死了二十多人,六百移民被安置在妈祖湖,在那儿繁衍生息开始殖民。
??至于下一批移民,朱海打算安置在栎木湾,因为那里大片大片全是橡树,可以用来作为造船基地——历史上,那里本就是欧洲殖民者的造船基地,取之不尽的橡树,还在海湾边上,天然就适合开造船厂。
??首批移民虽然艰难渡海,却对这种安排非常满意。
??因为朱海留足了种子,土地随便开荒耕种,种出的粮食还不用交税,更没有大明那坑死人的徭役。而且男女比例对半开,可以自由组建家庭,这种日子简直是神仙过的!
??只不过嘛,朱海留下的食盐,顶多够用一年半载。若船队过期不回,移民只能自己找盐吃,这里的破气候很难在海滩晒盐。
??此次事件,史称“朱海移民”,又称“探海公移民”。
??不是伯,也不是侯,是公!朱厚照的孙子追封的。
??朱海移民刚刚出发时,王渊的长子王策,也迎来了自己的童子试。




梦回大明春 479【舍我其谁】
四更天,凌晨两点。
一个十二三岁的书童,扛着箱子跑来:“少爷,考箱!”
王策借着烛火,打开考箱又检查一遍,肯定再无疏漏才交给书童。
宋灵儿依旧大大咧咧,拍着儿子的肩膀:“考试不要慌,没什么大不了。一个童子试而已,今年考不中,明年继续考就是。”
“阿妈,我不慌。”王策笑道。
黄峨、夏婵、香香都在场,几位姨娘各自准备了吃食。一股脑塞给书童,可怜那书童还是孩子,根本扛不了这许多零碎。
早就做了管家的周冲,主动前来帮忙,将各种饮食都挂在自己身上。
王渊传授经验说:“进考棚之后,钉好油布就睡觉,天亮自有军士把你叫醒。一定要睡足,否则头晕脑胀的,有本事也发挥不出来。”
这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王策立即说道:“多谢阿爸指点!”
“去吧!”王渊挥手说。
大人们自去睡觉,就连宋灵儿这个亲妈,都没有陪儿子去考场。
王策带着书童,身边跟着周冲,张慕远远缀着保护安全。
京城的学童非常牛逼,直接借用会试考场,主考官乃正三品顺天府尹,只论官品已经跟王渊平级了。哪像地方学童参加童子试,全是正七品知县监考,穷乡僻壤甚至还得自带考桌。
从家里到考场挺远的,需要从京城西北,一直前往京城东南,斜穿了整个北京城。
等王策到达贡院门口,那里已经在排队入场。
童子试而已,不需要脱衣服,在验明身份之后,随便摸几下就算已经搜身。
也不提前安排座位,进去之后随便坐。由于礼部贡院非常大,根本不可能坐满学童,因此不会出现紧挨屎号的情况。
王策随便选了个地方,拿出铁锤和钉子,搭着板凳在那儿钉油布。他牢记父亲的叮嘱,钉完油布直接睡觉,被人叫醒的时候已是天亮。
考题是油印的,经过多年改良,高级货已经不容易脱墨,考生由此免受满手油墨的苦恼。
京城的县试,需写两篇八股文,比偏远地方正规得多。不像王渊当初在贵州,能准确破题就算合格,两者难度相差迥异。
县试没那么多讲究,不像考举人和进士,主考官必须坐在里面。
王策正在阅读考题的时候,主考官已经在巡场了,背负着双手满考场转悠。王策只瞟了主考官一眼,便认认真真破题,因为那考官太熟悉,有时一个月能见两三次。
主考官的名字,叫严嵩。
严嵩之前是正三品通政使,去年转任正三品顺天府尹。看似属于平调,职权似乎还减弱了,但顺天府尹乃升迁跳板,今后要么转任地方巡抚,要么到六部做右侍郎,甚至可以直升左侍郎(这种情况很少见)。
顺便一提,明代皇帝在天农坛有田地,每年都要装模作样亲自耕种,即天子劝农。而天农坛的皇帝土地,必须向顺天府尹缴纳赋税,表示赋税方面没有任何人可例外——官员和士子减税,都是有严格限制的,不是说做官就能全免,但实行起来被各种钻空子。
严嵩在考场转悠了几圈,已经知道王策在哪儿,但他只当啥都没看见。
顺天府尹不好当啊,要管的破事太多,认真起来很容易得罪权贵。他更怕天子御驾亲征,朱厚照每次外出打仗,压力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倒霉催的顺天府尹!
严嵩的上上任叫胡宗道,因为朱厚照亲征宁王,顺天府尹必须负责征召民夫,还要为数万大军征集粮草。当时才跟蒙古小王子打了不久,顺天府百姓早已不堪承受,京畿之地被搞得盗贼四起。转眼间皇帝又要亲征,顺天府尹胡宗道,竟然因为压力太大,活生生忧惧而死。
严嵩现在很头疼,因为他听王渊说,皇帝今年似乎又要亲征,让他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准备尼玛,严嵩很想骂人,这个皇帝太难伺候了。
回到正堂,严嵩坐那儿喝茶看书,只等着学童们过来交卷。
大概晌午时分,终于有学童交卷,严嵩稍微有些失望,因为第一个交卷的并非王策。
县试提前交卷者,拥有巨大优势,可以请主考官进行面试,主考官感觉满意当场就能通过。
严嵩快速浏览此人的文章,又随便出了个对子,笑问:“你多大了?”
那学童说:“禀府尊,十四岁了。”
严嵩颔首道:“回去用功读书,准备四月的府试,到时候还是我当主考官。”
“多谢府尊提携!”那学童大喜,因为他已经面试过关了。
又面试了两个学童,王策终于第四个交卷。
严嵩拿起王策的答卷,只看第一行,便笑道:“好大的口气!”
这次县试出了两道小题,第一题是:文不在兹乎?
成语“斯文在兹”就出自这句,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也跟这一章的内容有关。此题可以写得很大,也可以按朱子章句解读,熟读《论语》的学童都能作出文章。
而王策是怎么破题的?
这小子直接来一句:“道之将废也,存亡续绝,舍我其谁?”
严嵩仔细读完全篇八股,考教道:“朱子章句说,此‘文’乃礼乐制度,是孔子的自谦之辞。你好像不怎么赞同?”
王策回答道:“先生说,此‘文’乃‘道’,朱子的批注有些多余。”
严嵩笑问:“你的老师是谁?”
王策答道:“杨讳慎公(杨慎)。”
严嵩又问:“你父亲如何解读?”
王策说道:“父亲与先生的解读,大同而小异,都认为此处之‘文’指‘道’。父亲说,孔子敢作敢为、当仁不让,宋国的桓魋要加害孔子,孔子直言自己承担了天赋使命,定然可以逢凶化吉。孔子在此处遇到危险,怎么可能突然自谦?朱子以己度人,把孔子的格局看得太小了。父亲还说,‘文不在兹乎’这句,孔子有着舍我其谁的气势,怎么可能一边拍胸脯自夸,又一边用辞自谦呢?”
严嵩再问:“何为道?”
王策回答:“孔子曰仁,孟子曰义。”
严嵩微笑再问:“那你觉得是仁还是义?”
王策突然反问:“府尊为何要挑一个呢?仁义可双全矣。”
“哈哈哈哈!”
严嵩捋胡子大笑,把王策的文章放在最上边,赞许道:“汝有乃父之风,吾拭目以待耳。此篇八股,当为第一。”
这倒不是徇私,而是王策的文章确实不俗。虽然用辞浅显,朴实无华,八股结构也有些松散,远不如王渊少年时那样丝丝入扣,但胜在大气蓬勃,而且英气逼人,就像一把脱鞘而出的锋刃。
以文观人,可知根底。
“道之将废也,存亡续绝,舍我其谁?”——这种八股破题,别说是小小学童,就连成年士子都很难写出。
反观第一个交卷的学童,破题为“文值其衰,圣人亦自疑也”,意思是:礼乐即将崩坏,孔子都在自我怀疑。
一个是礼乐崩坏,自我怀疑;一个存亡续绝,舍我其谁。
格局之大小,高下立判!
王策谢过府尊提携,便收拾考箱离去。
严嵩感慨道:“虎父无犬子,此子挥斥八极,又是一个王二郎啊。”
1...206207208209210...338
猜你喜欢